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解读希特勒》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1000字

2020-12-23 03:50: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1000字

  《解读希特勒》是一本由(德)塞巴斯蒂安·哈夫讷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读希特勒》精选点评:

  ●对希特勒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主观色彩较强,但视角很独到。作者认为魏玛共和国并非被纳粹党直接推翻,它从一开始就摇摇欲坠,纳粹和其他政党只是踩了最后一脚。绥靖政策起源于魏玛时代,终结于希特勒时代。有些正确概念,只因为“希特勒曾同意过”而被否定了,但问题是:希特勒也同意2+2=4。

  ●通俗简单的小册子。

  ●他跌入深渊之前 曾经站在过顶峰 他想创造的可能不是德意志王朝 而是日耳曼帝国 国家是实现他个人意志和理想的道具 没有任何宪法 任何组织的约束

  ●真是不知道这本书哪好。传说中的客观我可真的一点也没从书中看到,与想象的差距实在是大。书中充斥着罪行失策背叛,完全没有一丝正面的描述,出生参军演讲及政治生涯只贬无褒,以为对败军之将能有客观描述也只能说我还太天真

  ●翻译得有点差了,读下来觉得只算点评,并未解读。

  ●对于全面评价希特勒,这本书必不可少。。。纳粹为什么叫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从这本书可以看出纳粹德国的社会主义根基。。。

  ●简短且简明,深刻且深邃,现在我是以为读懂了60%,但我知道,事实上,我只不过读懂了大约30%,甚至更少。

  ●此书会令人产生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像哈夫讷观察希特勒那样观察历史人物。

  ●在图书馆见过,下次借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一):批判希特勒的原罪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小册子,也不像百家讲坛的解读xxx的系列,通俗易懂得肤浅。这本书的确通俗易懂,但绝不是让你知道希特勒的私生活或者他的情感纠葛,更不是血泪控诉他所犯下的那些罄竹难书的罪行,而是让你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希特勒现象的出现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简短且简明,深刻且深邃。批判希特勒的原罪,才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类最大规模惨剧的再发生。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二):第一次遇到页码错乱这么严重的书

  书的开本小,看着不方便这种次要的事我就不多说了

  从正常页码的129页开始到159页中间全部是页码错乱。。。140页之后是101页,150页之后是126页之类的真是打击看书的兴致啊!

  其实书的内容包括序都感觉写的不错

  翻译的也还算可以接受

  就是乱码问题,少了这么多页整个“错误”和“失策”这两章完全没法看啊。。

  难怪买这么便宜 OTZ

  难道我是一个人?!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三):希特勒的毁灭性思想

  这本书的作者十分关注希特勒的思想,我认为作者的一个核心假设是思想决定行为。作者从分析中的出的结论是希特勒是疯狂的掠杀者,而非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更不是第二个俾斯麦。总体思路大概是这样:希特勒希望的能通过德意志民族来统治全世界,并把犹太民族灭绝,他的确这样做了,但当他达不到第一个目标时,他决定集中精力做第二个,工厂式地屠杀犹太人;而且他竟然把怒火对准德意志,既然德意志既然无法帮助他获得世界,那么德意志就要被毁灭(“我不会为德意志流泪”)。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四):值得反复读多次的书!

  希特勒究竟是想征服世界还是想消灭犹太人,这是一个后人很难理解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相互抵触的,不可能同时实现。

  哈夫纳的书写的真是想当好。

  解读希特勒,相当于对希特勒的人生做了一次典型性评论。

  希特勒最令我痛恨的是两点:

  1、动用国家机器,按照他个人的好恶,进行了大规模的灭族屠杀。这和日本在中国做的事情还不一样。

  2、希特勒,没有作为一个政治巨匠在掌握德国,他最后的希望是连德国一起毁灭。这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我想,从这两个地方看来,哈夫纳认为,希特勒至少是一个非常非常自私的人。

  《解读希特勒》读后感(五):希特勒1934年當上領袖( Führer)後的將軍晉升問題 希言子

  記得Sebastian Haffner《Anmerkungen zu Hitler(解讀希特勒)》說Adolf Hitler當上領袖( Führer)後提拔的將軍中沒有一個出身容克貴族。

  我查證了一下,這一說法是錯的。例如,Erich von Manstein是1936年10月晉升少將,Erwin von Lahousen是德奧合併後的1943年晉升少將。

  不過,可以總體上考察一下容克貴族的晉升情況。

  比較容克貴族佔總人口的比例、參軍的比例、晉升高級將領的比例。

  比較一戰與二戰的情況。

  對此既有興趣又有能力的可以做一做這方面的研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