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锦集

2020-12-25 00:09: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锦集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是一本由朵娘 著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一):顺应天性,听从本心,勇敢前行,过特立独行的一生

  

1.特立独行,需要极大的勇气

为什么中庸之道深得人心,正是因为,活得特立独行,其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赞同一个决定,可能不需要什么理由。但反对的意见,就很难逃得过需要解释的命运。规矩是一把尺子,它让人们逐渐固化了思维。当我们已如温水里的青蛙般,开始享受平庸的美好,那命运的裹挟,也必然随之而来。

想要拥有生命的主动权,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自由从来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长大了的年轻人,他们的热情逐渐消耗殆尽。

这时代,很难有人说自己不迷茫,也很少有人逃得过压抑自我的烦恼。太多的人,只能是夜深人静之际,偶尔释放自己的能量,更多的人,只能选择默默无闻,为着切切实实的生活,妥协着。

没有谁愿意被束缚,但自我的价值需要自己开拓,而且只有自己能开拓,其他人帮不上忙。

做自己的引领者,在压力很大的时候,也要记得,这人生的路,是自己的。唯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路途。

2.《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

这是朵娘创作的一本颇为治愈性的散文随笔,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就感觉到了轻松,虽然说市面上相同主题的书很是不少,但写得像朵娘一样清新而不腻的,也是难得。

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有时候人们是很需要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生活的。朵娘就是一个很好的引领者。《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在书的扉页上,她的个人介绍很有趣:朵娘,青年作家,患有轻微的知心姐姐后遗症,爱倾听,爱治愈,爱打抱不平。

当我们常常觉得生活苦涩,没有人理解的时候,其实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她之前出版的《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就很温情。

这本《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更是围绕着当下青年人生活中常见的烦恼,用朵娘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宽广的人生视角。

打破内心的束缚,用新的概念去定义自己当下的生活,这固然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做自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世道做什么不需要代价呢?既然都要付出,不如选择心甘情愿的那一种。

3.激发潜能,开拓未来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前提是,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潜能。

未经开发的人生,其实是一种浪费。尊重自己的个性,承认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所有,我们才能轻装上阵。

就像朵娘说的,认真生活的人,从来不会被辜负。虽然很多名利不见得如我们意,但若我们把专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得到的那些其实是不容易衡量的。总有一天我们会认识到,心智的成熟,才是最难得的成长。就算是一样的经历,也会因为格局的不同,而有着不同深度的思考。

4.特立独行过一生

阅读朵娘的《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的时候,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话:预言要自证,人生要自控。不是你行你上,而是你上你行。

这话一见就觉得霸气。我们该有这样的勇气,不然畏畏缩缩,按照别人的想法过一生,岂不是对自己最大的辜负。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随着我们主动为自己争取各种权益,世界也会向我们打开。

只要不怂,生活就没办法撂倒你。有些苦难,经历过,挺过来,也是一种收获。

顺应自己的天性,不强求自己事事都做到最好,只求问心无愧,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奢侈。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请勇敢,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二):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自我与世界和解

  

前几天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嫁到国外的东北女孩和大家聊她的外国婆婆,虽然是在逗趣,有点吐槽有点夸奖。这个东北女孩说,她的外国婆婆从年轻时候带孩子时都是以自我为主,从来不会因为孩子就去苦了自己,比如自己吃新鲜水果,孩子只能吃剩下的,或者果酱之类的;买东西也是先挑选自己喜欢的,然后再去考虑孩子……

虽然婆婆的这种态度和行为不属于大多数,但是却让这个东北女孩觉得很解压。为什么呢?因为婆婆的理由就是,每个年轻妈妈都是不容易的,我不能因为孩子放弃自己,我已经尽全力去做个好妈妈了,这就可以了。

而现在这个东北女孩也学会了这种态度,可能行为不是像婆婆那样极端,但是至少内心的压力不再那么大了,不要把妈当的那么沉重。偶尔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作为当妈的她会全力照顾孩子,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样,拼命自责,觉得自己当妈当的不好。

这个视频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那些当妈妈的朋友,在大多数国人眼中,似乎当妈后就没了自我才是正确的当妈模式。为了家庭和孩子,推掉了朋友聚餐、推掉了热爱的旅游,甚至放弃原本辉煌的事业。如果你做出了相反的行为,就身边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让人心烦的声音。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似乎只有 “全心全意”的付出,好像才称得上称职的好妈妈。

其实,我认为无论年龄、性别、身份如果变换,我们就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活在世上,首先因为我们是我们自己,其次我们才是其他的角色。而如果连自己的快乐都抹杀,自己的喜好都不能去做,那么你怎么能指望自己会快乐的扮演其他角色呢?就好像那些全心全意对孩子说:我多辛苦多不容易把你拉扯大的妈妈们。这么沉重的“拉扯”,孩子会真的喜爱你,以你为荣吗?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之中,作家朵娘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以失去自我为代价去与世界和解,更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是的,谁说成长就要丢掉个性,谁说长大就要抹去棱角,谁说成熟就是要沉默……不论什么时候,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成熟,不做任何人、任何事的附庸,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有人说:一个女人的幸福感,首先是成为她自己。但我认为,不单单是女人,任何人要想获得幸福感,都要成为她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才是幸福。

就好像《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家庭主妇米琪,原本米琪与乔尔是相爱的,可是因为他们太想拥有完美的婚姻,太想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完美,所以他们努力扮演着固定的角色,却逐渐忘记了真实的彼此,之后丈夫的出轨让他们的婚姻破裂。

分开后,米琪在机缘巧合下走上脱口秀表演的道路,她的自信和笃定,她的独立和自由,帮助她找到人生方向的那种真实感和幸福感。

作家亦舒在《美丽新世界》中写道:人生短短数十年,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别人。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书中第一章“万事不抵我愿意”中举了一个事例,作者本身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为了讨好他们,就要拼命压抑自己本性,伪装成另外一个人,当时她最羡慕的同事小武老师,因为小武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作者曾经问过小武老师为什么可以活得那么潇洒,小武老师说:“因为我不用讨好他们。而拼命讨好他们的你就是因为你不自信。……人生短暂,愿意做就去做,不必去讨好谁。”

小武老师的话一下子点醒了作者,往后的日子里,她开始用心体验生活,努力寻找喜欢做的事,不迎合,不讨好,渐渐地有了底气和自己的骄傲。

是的,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生命旅程,何必去别人的跑道里做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和插曲呢?

幸福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呢?是金钱物质,是生活环境,还是别人的眼光?都不是,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是否用心地去生活,去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

是的,相比于任何人、任何事,我们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唯一;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认真生活的人,从来不会被辜负

因为成长的艰辛从来都不可避免,也正是这些艰难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从只会流泪哭泣的弱者慢慢蜕变为经得起人生风浪的强者。

我们都在期待好运,但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心顺意。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前走,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积蓄力量。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中说到了一个事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于晓丽,因为从小体弱,后来就开始尝试练习瑜伽,虽然她身体条件差,可是她每天都能很努力的去练习,到最后,她成为了瑜伽教练,再后来,她辞职自己办起了瑜伽馆。可正当事业兴盛之时,丈夫因为工作的关系去了汕头,权衡之下,于晓丽放弃了瑜伽馆,去到汕头,临时做了一个培训师的工作,刚开始她做的很艰难,可是她从未想过放弃,最后,她成为了公司的行政总监。

象于晓丽这样的,从一个小白,跃升为职场精英的过程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是她们做事情全力以赴,努力专研业务,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一遍又一遍的去解决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她们才能做到做一事,成一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总是鲜花掌声相随,更多的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经历很多困境,但与其选择在困境中沮丧,不如迎着它继续向前。走过那些艰难的光景,你终会遇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我们自始至终都是不断成长的状态,你的人生是否足够精彩,不在于你当下拥有多少,而取决于你未来能拥有多少。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告诉我们:相信未来可期,保持很多的热爱和一点点野心。努力,去创造自己的人生“C位”!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三):千万别说我没告诉你,快乐的秘方在这里!

  

不只是最近天气的原因,还是受水逆的影响,庄姐的心情一直很低沉。那天晚上和我微信电话三个小时,满满的就是一个词、两个字“绝望”。哎~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庄姐是我以前公司的同事,比我大三岁。原来一起共事时,我们俩的关系就很好。庄姐天性乐观开朗,真诚坦率,在同事中口碑极好。我换了工作之后,两人更是像朋友一样相处现在。平日里闲暇下来,俩人还经常逛街小聚一下。可今天庄姐一反常态地情绪低落而抑郁,我在安慰与规劝她同时,真的有点担心庄姐。

庄姐生性要强,凡事都爱做到极致,说白了就是希望得到人人的称赞。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她就异常失落,甚至于还有些怨恨自己。可别忘了,白雪公主还有个憎恨她的后妈呢!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想得到人人称赞、人见人爱,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我一边听着庄姐跟我诉苦,心里不由得想到了正在看的《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里的一句话:我们未必事事做得完美,但起码要做到无怨无悔。

在《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里,作者朵娘向我们讲述了当代年轻人迫于各种压力,难免在情感工作社交中压抑自我,进而无法按照心中所愿去生活的这样一个现状和事实。朵娘对年轻人常见的迷茫心态,在围绕解放天性为前提下,为他们拓宽了人生视角,进而帮助他们打破内心的束缚发现自身的价值,最终活出不一样的风采。

《你不必自己的天性为敌》的作者朵娘,是一位青年作家,她不仅爱倾听、爱治愈,而且还如侠女一般地爱打抱不平。对症失意梦想人生,专擅温情暖文。已出版畅销书《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是一位颇有才情、内外兼修的女子。

朵娘的《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共分为五章37节,在花了三个晚上通读完之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四章:原谅所有的不美好。

人生一世,就好像坐在一辆疾驰的汽车上一般。有的人上车与我们同行一段路,又有的人下车离开我们各奔前程。临窗而座的我们边看着这些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物,边欣赏着沿途风光。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就有令我们心生不快的,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这些令自己心生不快的不美好之物,我们千万不要去怨恨它们。因为这些人和事来到我们的世界里,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气度和格局,去和这些无所谓的事情争高低。就好像朵娘说的那样:

遇事激动,把身边的人都看成罪犯,那被罪犯包围着的自己真的就那么清白无辜吗?

遭遇困境意难平,把身边的人都看成笨蛋,那被笨蛋包围着等自己真的就那么聪明伶俐吗?

真正超脱于这些逆境的人,眼见这些不美好,心中也都会泰然处之的。除了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段,心存一份高姿态之外,更多的我想应该是一种智慧,一种沉稳大气而超脱于世俗的智慧。毕竟“聪明易得、智慧难求”,我们应该做的,也只是原谅这些不美好,因为什么都不如自己气定神闲地去奔向美好生活来得重要。这一点,朵娘在《你不必自己的天性为敌》里这样写到:

于己宽容、不偏执,身心放松舒适,大脑才能迅速“在线”,喜悦常在。

于人宽松、不过分叫真儿,处处留有余地,贵人才能徐徐而来,机遇常来。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精神上想快乐却越来越难。除了人们身兼数职生活压力大之外,更多的,我想是人们面对这种快节奏的手足无措和失控感,进而产生的那种无力感吧!

一切一切的不成功,一切一切的不美好都从无力感滋生出来。我们愤怒、无望,我们憎恨、不解。但大家为什么不把这一切的不美好当作是上天赐予给我们的礼物呢?这是让我们来变得更加强大的礼物,正所谓:

“凡是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强大。”

成长就是一种修行,就是一场无可替代的修行。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天性、发现自己的天性,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天性为敌。毕竟拧巴的生活过的是很艰苦的,现代生活已经就够难的了,我们何苦再难为自己呢?

其实大多数向庄姐一样的人,她们的本心都没有错,但人生除了他人的赞美和承认,是不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还要多加一些什么东西呢?那就算内心深处的笃定和沉稳,那种历经世事之后的处变不惊,那种千帆过尽的达观与淡然。最后,送一段朵娘在《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里的一句话,给像庄姐一样的朋友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不要以失去自我为代价与世界和解,更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相信未来可期,保持很多的热爱和一点点野心,愿你一直如少年干净、纯粹、心安。”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四):千万别说我没告诉你,快乐的秘方在这里!

  

不只是最近天气的原因,还是受水逆的影响,庄姐的心情一直很低沉。那天晚上和我微信电话三个小时,满满的就是一个词、两个字“绝望”。哎~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庄姐是我以前公司的同事,比我大三岁。原来一起共事时,我们俩的关系就很好。庄姐天性乐观开朗,真诚坦率,在同事中口碑极好。我换了工作之后,两人更是像朋友一样相处现在。平日里闲暇下来,俩人还经常逛街小聚一下。可今天庄姐一反常态地情绪低落而抑郁,我在安慰与规劝她同时,真的有点担心庄姐。

庄姐生性要强,凡事都爱做到极致,说白了就是希望得到人人的称赞。没有得到别人的称赞,她就异常失落,甚至于还有些怨恨自己。可别忘了,白雪公主还有个憎恨她的后妈呢!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想得到人人称赞、人见人爱,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我一边听着庄姐跟我诉苦,心里不由得想到了正在看的《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里的一句话:我们未必事事做得完美,但起码要做到无怨无悔。

在《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里,作者朵娘向我们讲述了当代年轻人迫于各种压力,难免在情感工作社交中压抑自我,进而无法按照心中所愿去生活的这样一个现状和事实。朵娘对年轻人常见的迷茫心态,在围绕解放天性为前提下,为他们拓宽了人生视角,进而帮助他们打破内心的束缚发现自身的价值,最终活出不一样的风采。

《你不必自己的天性为敌》的作者朵娘,是一位青年作家,她不仅爱倾听、爱治愈,而且还如侠女一般地爱打抱不平。对症失意梦想人生,专擅温情暖文。已出版畅销书《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是一位颇有才情、内外兼修的女子。

朵娘的《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共分为五章37节,在花了三个晚上通读完之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四章:原谅所有的不美好。

人生一世,就好像坐在一辆疾驰的汽车上一般。有的人上车与我们同行一段路,又有的人下车离开我们各奔前程。临窗而座的我们边看着这些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物,边欣赏着沿途风光。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就有令我们心生不快的,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这些令自己心生不快的不美好之物,我们千万不要去怨恨它们。因为这些人和事来到我们的世界里,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气度和格局,去和这些无所谓的事情争高低。就好像朵娘说的那样:

遇事激动,把身边的人都看成罪犯,那被罪犯包围着的自己真的就那么清白无辜吗?

遭遇困境意难平,把身边的人都看成笨蛋,那被笨蛋包围着等自己真的就那么聪明伶俐吗?

真正超脱于这些逆境的人,眼见这些不美好,心中也都会泰然处之的。除了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段,心存一份高姿态之外,更多的我想应该是一种智慧,一种沉稳大气而超脱于世俗的智慧。毕竟“聪明易得、智慧难求”,我们应该做的,也只是原谅这些不美好,因为什么都不如自己气定神闲地去奔向美好生活来得重要。这一点,朵娘在《你不必自己的天性为敌》里这样写到:

于己宽容、不偏执,身心放松舒适,大脑才能迅速“在线”,喜悦常在。

于人宽松、不过分叫真儿,处处留有余地,贵人才能徐徐而来,机遇常来。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精神上想快乐却越来越难。除了人们身兼数职生活压力大之外,更多的,我想是人们面对这种快节奏的手足无措和失控感,进而产生的那种无力感吧!

一切一切的不成功,一切一切的不美好都从无力感滋生出来。我们愤怒、无望,我们憎恨、不解。但大家为什么不把这一切的不美好当作是上天赐予给我们的礼物呢?这是让我们来变得更加强大的礼物,正所谓:

“凡是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强大。”

成长就是一种修行,就是一场无可替代的修行。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天性、发现自己的天性,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天性为敌。毕竟拧巴的生活过的是很艰苦的,现代生活已经就够难的了,我们何苦再难为自己呢?

其实大多数向庄姐一样的人,她们的本心都没有错,但人生除了他人的赞美和承认,是不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还要多加一些什么东西呢?那就算内心深处的笃定和沉稳,那种历经世事之后的处变不惊,那种千帆过尽的达观与淡然。最后,送一段朵娘在《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里的一句话,给像庄姐一样的朋友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不要以失去自我为代价与世界和解,更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相信未来可期,保持很多的热爱和一点点野心,愿你一直如少年干净、纯粹、心安。”

  《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读后感(五):心情低落时,喝一碗暖心的鸡汤,继续起航

  

之前看过很多鸡汤类的书,看得多了,总以为没什么用。比较鸡汤喝多了,就感觉不到它的营养。加上很多的励志书,基本都是按照套路来的,不免有些看清励志书籍。

对励志书有着根本改变是因为一个小事。有一天,一个朋友找到我谈心,说到最近心情低落,因为家里的一些琐事,心情转换不过来,知道我看过很多励志的书,她请我帮忙介绍几本书。我第一反应是,这些书没多大用,幸好我没说出口。我答应她回去帮她找找,在书架上查看时,发现有些书是很符合她现在的心境,于是推荐给她。

当她看了我给她介绍的书后,她说虽然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心情却大不一样。原来,这些励志故事,不是让你立马有改变,而是在你心情低落时,转换成你的愉悦。

我们见的世界还太小,目光所及,除了工作和家庭,还能有更宽广的世界,因为家境的束缚,我们只能坐井观天。但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另外一种营养,对世事的洞察,以及关于知识本身的内涵。

再回头看,不能不说励志书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存在。最近看的这本《你不必与自己的天性为敌》,我对此感触也是蛮深的。作者是青年作家朵娘,在大多数年轻人还在压力中求生存时,在情感中挣扎时,压抑自我,无法按照心中所想去生活时,她都已经出了好几本书,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是如何做到通透地生活的?在这本书里有与她相关的故事,有她的感悟和建议,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1、万事不抵我愿意,勇敢面对生活的底气,来源于内心向上的驱动力。

小时候受家庭影响,选志愿,做事情,被父母管控得多了,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直听从他们的吧,似乎这样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那我们该怎么选择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也会归错于家庭。比如考不上公务员,便觉得是父母没关系,比如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便会责怪之前的公司太苛刻,比如发挥自己的特长,没有得到别人认可时,会认为是别人没眼光。

我们对自我没有明确的认知,怎么能找到喜欢的人生呢?

我在之前的人生里,也会抱怨生活,抱怨家庭,而现在,还是同样的家庭,还是同样的生活,我却有了根本的变化,心态的变化,变得快乐起来。

我喜欢看书,我妈看到我看书,就会骂我,说我看书没用,也赚不到钱,但我喜欢啊,所以我坚持看书。我喜欢写作,写得不好,基本的遣词造句都做不好,有些人会打击我,你写这些有谁看,有什么用。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没什么用,可是我喜欢啊。

世界上有很多事并不是拿金钱来衡量,千金难买我愿意。在做这些事情时,我开心,内心的富足,晚上安心的睡眠,每天激情而充实,精气神起来了,慢慢地变成别人羡慕我。因为我还在坚持初心,坚持梦想。

积极向上的内在的驱动力,推动你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份满足感,会让你自信满满。当一个人的生命里充满的全是力量,还能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吗?

2、习惯一个人,快速走过迷茫期。

前几天在小区碰见以前的同事,她看我在培训班上班,说很想自考,提升学历,再考个教师资格证,最好考进公办学校,当个老师挺好。我说:自考,我没有报培训班,自己报名自己买书看,坚持了5年才考完的。教师资格证至少半年才能拿到,需要笔试、面试、普通话考级,更别说考公办教师的艰苦和竞争压力。她听我说完,便偃旗息鼓。她说,她不知道做什么。

她老公是做设计的,建议她跟她老公学设计。她说不行,她感觉太难,第一次她老公教她,没说几句,两人就吵起来。另外一个朋友建议她考会计,她又说自己对数字不敏感,也不太喜欢。

同事27岁,已婚,还没有带娃,一直在迷茫期,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好像做这样也行,做那样也行,工资低,想改变,又无从做起,像一只迷路的羔羊,找不到回家的路。

年轻人大概很多都是这样的状态,不是没有想过改变,只是没有找到改变的方向。内心匮乏安全感,寻找生活的温暖已经花掉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慢慢地沦陷在青春的迷茫期里。

你要习惯一个人,独处时,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实在想不出来,那就沉下心来,看看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别人世界的光芒。寻找内心的安宁,才能突破瓶颈期,走出迷茫期。

3、原谅不美好,承认不足之处,保持平稳的心态过一生。

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也得活在当下。不管日子好不好,都是你在过。你的心情决定你人生的欢喜,同样也决定你生命的长度。

早上骑车送娃,经常会遇到抑尘车。它拖着个大尾巴,不停地向天空展示它的威力——喷洒水。抑尘车从我身边缓慢地经过,漫天铺盖而来的是细小的雨水,打在我脸上和眼镜上,我每次都会觉得很烦躁。可那次,儿子说,妈妈,你看有彩虹。那天刚好有太阳,水滴在阳光下形成七色的彩虹。心情顿时变得欢快起来,像彩虹般多彩。

生活总有那么多的不完美,你在讨厌它时,它却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每一种物质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世界的不完美,承认它存在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它带给我们的美好,用另一种思维看,你会发现世界有太多你没有看到的美。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本身。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不能只看到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发挥,最后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做到心态平衡,你会发现自己也并不差,能够独立完成很多成就。

总结:认同自己,才能有更好的人生。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总是有很多人跳出来告诉你这样不行,那样不好,你站在十字路口,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唯有遵从内心,你才能找到正确的路。而遵从的本质,并不是简单几句你开心就好,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的价值观与对世界观。

一步一步走,始终保持学习,你就会遇见真实的自己,寻找到内在的安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