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大传读后感1000字
《拿破仑大传》是一本由艾伦·肖姆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5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拿破仑大传》精选点评:
●作者把拿破仑贬得一文不值,仿佛真的只是时代选择了拿破仑,所以拿破仑能凭着运气赢得一次一次战役,真是幼稚。果然我和马云的差距只是马云运气比较好吗?
●永远 的崇拜
●记得是高二那个年代,它摆在我的床边,每晚在睡觉前,就像看故事一样,阅读着这位大帝的人生
●去死吧,污蔑皇帝的人
●在这本书里,拿破仑是英雄,也是普通人
●我很佩服他
●因为著名,所以有趣?
●“我倾听来自各方的忠告,但归根结底,要由我自己的头脑做出决断。”拿破仑在新成立的参政会上说,“治理国家的艺术,只不过是运用常识来解决重大的政治问题而已。”
●花很长时间读完的
●我看过的有关拿破仑传记当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拿破仑大传》读后感(一):简评
作者很明显对拿破仑持贬低态度,认为他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运气、奇迹、“魔鬼的运气”。不像是一个公正的历史学家应有的态度。另外,战役描写中数字太多,显得有点凌乱,相比之下,对各方人物行为的描写就过少了,往往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战斗的胜利。
对于拿破仑的一生,我总结就是“成也欲望,败也欲望”以及“成也形势,败也形势”。
《拿破仑大传》读后感(二):欲望无止境
拿破仑的伟大为何不能善始善终,大概是其欲望压过了其能力,有许多机会可以和她国媾和,但拿破仑想的是征服欧洲,也许是世界.
适可而止,拿破仑尊崇腓特烈大帝,确不能及时的与他国妥协,封锁大陆政策彻底切断了和英国言和的机会,也拖垮了经济.
人不能够欲求不满.
否则如希特勒只有一步之遥.
那时的战争确实是比较文明,没有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敌人.不像二战.
《拿破仑大传》读后感(三):历史学家不应带着严重的情绪和粗糙的态度写作
在许多章节中,作者都几乎是带着一种对拿破仑偏见在写作,在他的笔下,大量的出现恶意的“猜想”,就连拿破仑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都成了运气和巧合。更加糟糕的是。虽然作者自称研究拿破仑多年,其笔下却错误不断——尤其是涉及到战史时——最可怕、可笑的莫过于将格鲁西一支完整的部队“全军溃败”了。
不了解拿破仑的人也许会被出版社“最全面、最权威”的宣传攻势所迷惑,事实上这本书最多就是与全面搭得上边了。圣诞夜爆炸案和马莱政变,在我们一般能接触到拿破仑书籍中稍有深究,肖姆对此的详细、并可贵的没有个人情绪的描述还算是较有价值的。
《拿破仑大传》读后感(四):《拿破仑大传》:关于领袖们的影响力
领袖们大都是有着非凡的影响力的。如毛泽东,如希特勒,更如拿破仑。他们之于P民,之于他们的士兵,就犹如主人和猎犬:P民和士兵是迷信于领袖们的。只要是领袖说的,p民和士兵都会尽力实现。
书中多次讲到拿破仑在开战之前给士兵们演讲,士兵们都“斗志高昂”。即使是在滑铁卢,大家都明知会战败时,也仍然追随着拿破仑。除此之外还有拿破仑在获胜之后在国内所受到的热烈的欢迎。曾经看过的二战的纪录片里的希特勒出现在奥地利所受到在奥地利的德国人的热烈欢迎,还有在手足舞蹈的演讲之后被民众热烈鼓掌景象。民众里不乏思想独立的学者、艺术家,但是大家都迷信于领袖,受领袖的鼓舞。在中国,毛泽东也是如此。
毛泽东,希特勒和拿破仑都是逆袭成功的屌丝,是我好好学习的榜样。他们都有着像催眠一样影响着群众的能力。这个能力之于一个干着“伟大的事业”的人,是非常大的优点,因为“伟大的事业”大都需要一群人的努力。领袖们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苦恼—他们对群众有着近乎“控制”的影响力。
不要碌碌于琐事,成长为更勇敢自信的人,并对别人以影响。
《拿破仑大传》读后感(五):《拿破仑大传》
我们书友会要求看的第一本书,作者是美国人艾伦•肖姆。这本书对拿破仑的一生按照时间线做了比较详细的记录,虽然作者说因为自己是美国人,会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但看完之后,实在没有感到拿破仑的伟大,却让我想到了郭德刚的一句话“不是我多优秀,而都是同行的衬托。”书中对拿破仑的描写,他就是个好战分子,而且运气特别好,有几次都莫名其妙的躲过了战败的命运。生活特别混乱,情感上有障碍,他们一家人都感觉像精神病是的,同时代的人也是各种奇葩,感觉那就是个混乱的年代,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很难在情感上理解。每个人可能都很难客观的评论一件事或一个人吧,多少都会参杂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因为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下班后孩子的辅导班的大堂里看的,每次等待的时间都在2个半小时左右,看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并作个读书记录,这又是不一样的读书经历了。对于这种我几乎从不涉猎的书,也一样看得很起劲,心中也是很欢喜得,以前拿破仑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再让我说其他的我就没有什么能说得了,现在对他的经历,我也能如数家珍了,和孩子谈论这段历史也能言之有物了。因为和同事一起看拿破仑的书,大家的版本是不同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能谈论各自看到的不同的描述了,谈谈大家不同的感受了。 多看书,多看不同的书,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