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门十三子》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金门十三子》读后感精选

2020-12-26 00:0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门十三子》读后感精选

  《金门十三子》是一本由一只鱼的传说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门十三子》读后感(一):江湖一直都在,奇闻秘事一点不少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信则有,不信则无。尤其是我们拥有广阔土地和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有多少奇人异事在民间流传至今。有时候我们听民间传说都是图个乐子,很少有人相信这些神秘的江湖故事,也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真的相信吧。

  就像蒲松龄写《聊斋》,其中一个传说就是他摆摊收集故事,再予以加工修改,最后有了聊斋故事集,到今天真实性已无从考证,谁敢说这里面没有亲身经历呢。而今天一位网名叫“一只鱼的传说”,熟悉的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老鱼”,已经在同名公众号和发文平台上连载了百余篇他听闻和亲身经历了江湖奇闻秘事。这次出版的《金门十三子》则是对这个系列故事的一次系统整理编撰,而且也准备影视化。

  江湖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普通人离他们很远,所谓金门是一个采金的行业,因为以前采金人都是官府雇佣的贫民,他们采金却不能为已用,还要遭受剥削压迫,命运苦不堪言。有高人从昆仑山上下来传授了采金秘术,而后采金分为四脉:分别是专门寻找大山里藏金矿的“观山”;沿着水里金线的走向发现金脉的“分水”;寻找山体裂缝深渊里金子;还有悬崖峭壁鹰巢里的金粒,的有道是“观山寻脉”、“分水定金”、“潜渊夺金”、“凌云淘金”。这四脉出自同一处,而这只是当时昆仑山金门里流传到民间的其中一样古老神秘的手艺。金门祖师爷的手艺有三十六类,七十二行。金门镇守昆仑第九山,座下只有十三个弟子,号称金门十三子。金门十三子,九子镇守九州,三子行走天下,守护人间,还有一子名小十三游戏人间。

  所有故事的起源都是关于这个神秘的金门,老鱼自从开始行走江湖后,一开始他还只是位听客,从他结识的人老毕哪里听说金门。老毕的师傅是金门的外门弟子,老毕跟随师傅闯荡江湖的经历都告诉了老鱼,有憋宝人、长白山怪物、黄河巨龟等等。这些故事说到底都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真真假假是否夸大其词,而我们也是半信半疑。直到老鱼自己成了江湖中人,亲身经历了认识了金门的外门弟子金老七,因下山历劫红尘一直漂泊在江湖。虽然不如内门那十三子厉害,但也是超凡脱俗之人了。

  故事才刚刚开始,喜欢神秘江湖奇人异事的朋友,就接着听老鱼为我们娓娓道来。

  《金门十三子》读后感(二):江湖传奇,清雅隽永

  

《金门十三子》的作者是一只鱼的传说,他很会讲故事,他已经在公众号上讲了近200个神秘故事,这本书有很多故事是根据作者的真实经历改编!素材主要就是源自于生活。揭示了众多隐藏在民间的神秘的江湖故事。

在他讲述的世界里有另外一群人,过着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种江湖,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金门一个神秘的门派,隐居在昆仑山,研究的是如何成仙。山上有十三位门内弟子,他们隐居在遥远的昆仑山,如同是传说中仙人般的人物,称为金门十三子。

金门十三子之外还有一子,号称小十三,她是金门最小的小师妹。虽然小师妹是金门十三子里最弱的一个一位大家都让着她,所以呢,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江湖上传说,十三子尽出,昆仑山崩,十三子会不会一起下山……

金门还有非常古老神秘的手艺,就是采金。一位古代以金银为货币,采金是非常重要的事,官府从民间招募了大批人手进山采金。金子就是钱呀,采金人经常偷藏黄金。所以,采金人在采金时要求赤身裸体,出来后还要被检查,虽然每天挖到金子,却自己还是饥寒交迫,贫病而死。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写构建的人物都是栩栩如生,铺垫故事的前奏,故事中对真实的历史人物穿插其中,并给了特别中肯评价,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在古风文学的小说中,《金门十三子》无疑是佼佼者。读这本书,被描写的神秘故事所吸引,对那些像迷一样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曲折传奇的故事如同眼前,娓娓道来。如同看到一幅波澜惊奇而又明朗开阔的图卷,在这图卷中有喜有悲,有恋慕之美,都在这本书之中。带着淡淡的忧郁。那情致和意境,令人不能忘怀。描写的是清雅隽永,宛若一个让人神清气爽的梦境,难忘那幽人空山的情怀,透出了沧桑。

作者用浪漫的笔墨描绘了那像雨又像风的故事,如早晨的曙光,充满着希望,似那山间流淌的清泉,静谧中带着活力。这部小说构架庞大,人物个性鲜明饱满,语言风趣,故事情节紧凑,有时候看似山穷水尽,却总会柳暗花明,铺陈展开的场景气势不凡。

《金门十三子》,很棒的江湖传奇故事。

  《金门十三子》读后感(三):一只会讲故事的鱼

  

奇人写奇书,奇书有奇事。

书的作者“一只鱼的传说”,父亲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后家道中落,由吃喝无忧的富二代变成了在北京住仓库的北漂,为了生存做过枪手、野导游、假股东贩子,后因缘际会进入腾讯做了年薪百万的高管。本是触底反弹,人生马上进入高光时刻,谁想公司组织体验时被误诊癌症,后离职闯荡江湖,“开春成都的鲜笋红烧肉、清明扬中河豚、盛夏苏州槽鹅、杭州西湖醋鱼雄黄酒、中秋阳澄湖大闸蟹、汕头对虾、呼伦贝尔手抓羊肉等等”都留下了作者的印记。

诗人不幸、国家幸;作者不幸、读者幸。

一段段光怪陆离的民间传奇故事就此开始。

憋宝人,是一类比较其特的人,经后天刻意的培养,练就了一双迎风流泪的慧眼,一眼过去,宝藏所藏之地皆无处遁形。本书的开篇第一个故事就是憋宝人因为一道驴肉火烧发现了一个隐藏在驴圈下面修炼白年的巨型螃蟹。这样讲跳跃性比较大,具体先是因为驴肉有股海鲜味儿,进而发现养驴所在村子多年前突然断水,再而经一双迎风流泪的闪眼,判定驴圈下面有异样。

书中多出出现了关于美食的描写,有的是衬托主人公司的洒脱人生,有的是作为故事的一道线索,引出下面的故事。一道驴肉火烧发现了修炼百年的螃蟹精,而野山参味道的莲藕娃娃则进出了一个神秘诡异的地下世界-阴城。作者对于阴城并没有太多的描写,但从蛛丝马迹中,给出了阴城的一个画像,比方说深处地下,阴暗潮湿,里面锁有大量妖魔古怪,像是正统神话里的地府,但是阴城还有个作用,就是可以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小金十三跟憋宝人的对话中,出现了一句,你以为那些农民皇帝怎么来的,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九五之尊,跨度不是一般的大,怎么出现这么一个大跨越,相信会有大把的史料可以作证,但是在民间用这样的想象力来注解,也是挺脑洞大开的一个事情。

道人忍不住问,这个阴城到底是什么呢?小少年露出了一种古怪的微笑,说,阴城啊,它是这世界最好的地方,也是最邪恶的地方,只要你能找到阴城,愿意出代价交换,那么不管你许什么愿,它都能满足你。道人忍不住笑了,说那我跟他许愿当皇帝也行吗?小少年面色古怪地看着他,那你以为那几个农民皇帝是怎么上位的?

写的是民间传奇故事,但故事中又夹杂有真实的人和事,在真与假、现实与想象的不断切换中,恍惚间已分不清两个之间的界限,上海青、红帮分裂于天地,天地会在美国最分布的领导人是国父,天地会再往后延伸是漕帮,漕帮再往后挖掘竟然是书中的金门,金门分为外门和内门,内门十三子基本不参与世俗事务,一心修道成仙;外门是金门在世俗的代表,外门懂的采金矿,从“分水、观山、探虚、凌云”四个方向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作为大金主,金门在书中操作了很多社会上的大社团,很像传说中欧美国家背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样一个出世又入世、物质与精神皆富足的帮派,在昆仑山上仅仅排第九,不仅让人瞎想,在神话故事里面多次出现的昆仑山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金门十三子》读后感(四):老鱼自述民间江湖,真实情节让读者震撼!

自《金门十三子》开通预售后,已不止一次出现在当当新书榜单中。这本新作详细记载了发生在民间各地的传奇故事。

书的作者是“一只鱼的传说”,很多熟悉他的读者都亲切的称他“鱼叔”。他是一个拥有传奇经历的人物。畅销书作家只是他众多身份中的一个,而且这个身份十年前他就已经获得了。今天他不仅仅是畅销书作家,还是自媒体大V。知乎盐选“一只鱼的传说”专栏月入近30万。知识星球付费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其创始人吴鲁加这样评价他:“鱼叔是知识星球最成功的作家,也是星球顶级头部大V。”作为自媒体达人,鱼叔运营的公众号“一只鱼的传说”,仅靠读者口碑相传,读者就迅速达到百万。

此次出版的《金门十三子》,就是对“鱼叔江湖”的一次完整梳理,书中鱼叔更多的是以亲身经历的身份向读者娓娓道来。新作囊括多条故事主线,以鱼叔的真实经历为线索,写作了许多奇人异事,给读者展开了一个真正的江湖,一个高人辈出的江湖。

在鱼叔的江湖里,有人背负天下苍生,匡扶正义,有人行走于黑暗,负重前行,有人斩妖除魔,平定四方,有人仗剑天涯,且歌且行,有人镇守四海八荒,守护人间。全书23个故事,记录了41位高人的传奇经历。他们隐藏在接头巷尾,大山水泽,守护人间江湖,从未离开,只是你不知道。

新书在当当网开通预售后一小时,一万册图书被读者预定一空。同时荣登当当网24小时新书榜第一名和小说类新书榜第一名。作品的火爆也引来了诸多影视公司追捧,目前已经有8篇故事签约了影视改编,“金门小十三”的影视已经启动了,由《鬼吹灯之怒晴湘西》的网络电影导演刘轩狄团队执导。未来还规划有网剧、网络电影等项目。后续“金门十二子走蛟少年”、“金门第七子血凤凰”的影视项目,也将陆续启动。

新书热销后网上对他的传言也是五花八门。这些传言哪些是真的?让我们从鱼叔新书的故事中寻找一找蛛丝马迹。

“民间奇人——金老七”

这个故事还是讲的金门。

不过这个故事,不是老毕讲的了,而是我亲身经历的。

老毕虽然给我讲了不少关于金门的故事,但是我并没有当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江湖故事看,类似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也很有趣。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都觉得老毕是太喜欢那种江湖故事了,然后自己虚构了一个憋宝人的师父出来。

但是没想到,我后来真遇到了一个金门弟子。

那时候,我们家已经彻底败落了,我也从一个成天潇洒度日的少爷,变成了一个大学学费都交不起的穷学生。当时不忍心让母亲为我奔波筹措学费,加上念的学校也很破,索性自己偷偷办了退学,在北京潮白河畔一个小村子里租了间大杂院,勉强活着。

我当时租的房间,月租金只有三十元钱,也就是一天一元钱,我每天的生活费也是一元钱,连馒头都买不起,就买点儿大米,弄了个煤球炉子,自己生火做饭。

后来就想着去找个工作,好歹赚点儿钱,要不然真的就饿死了。当时只要给钱,什么都干,给别人做枪手,给一个私家侦探老板写传记,给别人攒图书策划案,后来就跟一个叫“老满”的大哥混日子。

老满大哥姓“那”,他是满族人,家里以前是清朝大族,当年老北京几条街都是他们家的,后来家里连续出了几代大纨绔,把家产都败光了,就给他剩下了一个仓库。

老满大哥对这个仓库很满意,他说,这里从前是大清朝装粮油的地方,风水极好。他的证据是,仓库里住着一堆老黄皮子,老得毛都白了,而且这里经常大晴天打雷,一串串的雷打在仓库上,震得仓库嗡嗡往下掉灰。老满大哥说,这叫旱天雷,是打这些黄皮子的,它们在仓库里住了几百年,都成精了。

我们就住在那个仓库里,我当时很迷军事,还弄了一个吊床、一堆木板,固定在仓库上面,上面弄了个迷彩帐篷,拉着各种迷彩条,弄得像个军事基地。

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前年我去老满大哥那里,看到那个帐篷还在,我还很感慨,专门上去睡了一会儿。发现那些黄皮子还在,探头探脑地看我。它们还认识我,看到是我后,就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被我用鞋子丢了好几下也不怕。

好快啊,算算都十三四年了!

我们当年很穷,拼命想办法赚钱,我们倒卖过邮票,干过野导游,去新疆贩过玉,从土夫子那里倒腾过古董,给风水大师做过托,还给外地人运过尸体,三教九流,什么都干,好多人觉得我怎么什么都懂点儿,其实都是那些年学的。

但是正所谓“穷忙”“穷忙”,人越穷吧,就越忙,所以我们当时越来越穷,几乎都要吃不上饭了。好在老满还有“房”,不用交房租,就是那个仓库,不然真就饿死了。

这个仓库确实很大,高高的房顶,粗壮的梁木,结结实实,板板正正,亮堂,敞亮,但是你再好,也就是个仓库,没法对外招租,谁会租一个仓库呢?

但是还真的有,就是我要说的那个奇人。这是一个邋邋遢遢的道人,而且半僧半道,用现代网络术语说,就是佛道双修的隐士。他脖子上戴着一串嘎巴拉,手腕上有个道家的雷击木牌,而且荤酒不忌,特别能喝,一顿能喝三瓶小牛二!

我们原本以为,他住在这里,是为了避人耳目,好方便诈骗点儿钱财什么的,后来发现,还真不是。

他来到这里后,根本不出门,就盘腿坐在香案底下,也不念经,也不打坐,就这么歪着头打瞌睡,睡醒了,就叫我给他买吃的。

他很大方,每次都让我买一大堆吃的喝的,然后邀请我们俩也过来,称兄道弟,一起吃吃喝喝,倒也畅快。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大半年,这邋遢道人也没钱了,我们三个又开始挨饿了。

大家就商量着怎么办啊,要不然继续出去练摊,好歹混口饭吃。邋遢道人就给了我一个电话,让我联系这个人,就说是金老七的朋友,让他给点儿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他过来。

我将信将疑,试着打了个电话,对面是一个姑娘,听我说了“金老七”后,激动得几乎失了声,在电话里千万恳求,一定要让我告知地址,她马上亲自送钱过来。

我当时还是个少年,哪经得住小姑娘梨花带雨地请求,当时就告诉了她地址。没多久,就来了一个小姑娘,急匆匆跑过来,丢给我一个黑色手包,然后就问我金老七在哪里。

我把她带进去,没想到她看到金老七后,一下子就跪下了。我和老满就慌了,想着这是怎么个情况啊,莫非是金老七这个畜生骗了人家姑娘,这老王八蛋也真的是,所谓盗亦有道,他怎么能胡搞呢?

没想到,姑娘紧接着喊了一声:“爷爷!”

老满于是试探着问了一句:“老七,你几几年结的婚啊?”

金老七想了想说:“那就记不清了。好像是抗美援朝那一年吧,当时到处都嚷嚷着打倒美帝国主义。我当时在‘安东’(后来改名叫‘丹东’)执行一个师门任务,那时候鸭绿江边出了点儿事情。当时闲着无聊,溜出去看热闹,结果喝多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跟当地一个朝鲜族姑娘好上了。哎,这就是酒后误事啊,都是虐债啊虐债!”

第二天,我专门查了查,抗美援朝那一年,是1950年。这么算算,老七恐怕至少有七八十岁了,这他娘的,这个人怎么不会老啊?!

金老七对她孙女很冷淡,说不了几句,就挥挥手让她走了,说自己要清修了,见不得外人打扰。

有一年中秋节,小孙女带了一大篓阳澄湖大闸蟹,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大闸蟹,很威武。当时金老七很高兴,说吃大闸蟹就要吃这种大个儿的才鲜啊,还要配老石榴,喝绍兴那种黏稠似蜜的老黄酒最好。

老满弄了一个八仙桌,在院里那棵老枣树下摆开,吃了大闸蟹、石榴子、风鸭、食蔬,又喝了老黄酒,酒足饭饱,大家兴致都很高。

金老七也很高兴,他哼了几句京剧,慢慢转着酒杯,看着天上一轮圆月,突然感慨了一句,对她孙女说:“哎,我当年啊,第一次看见你奶奶时,就是中秋节哇!”

我们知道他终于要讲当年的事情了,都赶紧竖起耳朵偷听。只听他说道:

你奶奶是朝鲜族,朝鲜族也过中秋节的,他们那里叫“秋夕节”。

咱们过中秋节嘛,都是一家团圆,他们那里不是,他们那里是祭奠先人,要扫墓,有点儿像咱们的清明节。等扫墓完事了,就吃松糕,然后举办活动,像拔河、摔跤,女的主要是荡秋千。

我当时嘛,知道他们爱吃狗肉,就想溜过去混顿狗肉吃,后来才知道,他们过节时不吃狗肉,吃那种松糕什么的。我觉得没意思,就想撤回去。

结果当时正在举办摔跤比赛,有个壮汉见我想溜,就嘲笑我,说我是胆小鬼。我当时就生气了,直接冲上去,几下子就给他撂倒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是当时的冠军,我撂倒了他,就成了冠军。既然成了冠军,你就不好走了,只好待在那里应应景,喝喝酒什么的。

姑娘们也有比赛,她们比荡秋千,咳!你奶奶啊,就是当时的荡秋千冠军,她当时踩在秋千上,荡过来,荡过来,就像天上的一朵云彩,看得我的眼都花了。

我就站在底下看着她,周围的人拼命给我敬酒,我就拼命喝酒,喝了一杯又一杯,最后醒来时,已经在你奶奶闺房里了。

我当时就知道,完犊子啦!因为我的师门啊,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门派,叫作金门。金门分为山上、山下,也就是内门和外门。山上的师门,也就是内门子弟,那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在遥远的昆仑山,都是传说中的仙人一般的人物,一共只有十三个人。

我嘛,算是山下的外门子弟,虽然是外门子弟,其实也算挺厉害了,被称为金老七。

当时我就跟你奶奶说,不行啊,我师门在昆仑山,我得回去啊!你奶奶什么也不说,就是看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然后不停地哭。

哎,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啊,我就安慰她,那就先住几天再说吧……

结果住着住着,就有了你爸,就更加走不了了。

后来,师门给我飞鸽传讯过几次,我也把情况和师门说了。师父说,这也是我的红尘劫,既然遇上了,就且好好渡过去吧。

后来嘛,大家都知道,国家就乱了,各种运动,想走也走不了了,就这样浑浑噩噩过着,一直到你奶奶生病去世,我才幡然醒悟,一切皆空嘛,所以决定回去。

但是等我想回去了,找到以前师门的联络站,却发现联系不上师门了。好在我当年在师门好歹学了几手功夫,索性就这么在江湖上漂着吧,最后就成了现在这个鸟样子。

我才明白,这个看似糊涂的道人,竟然还有这么传奇的经历。不过他那个神秘的师门又是什么呢?是老毕说的那个金门吗?

我问了问他。他说,关于昆仑山上那个金门,他了解得不多,只知道都是仙人一般的人物。他了解的,是山下的金门,就是那个采金四脉的组织。

金老七说的和老毕差不多,他也说金门(外金门)掌握了采金的四大秘术,分为“分水”“观山”“探渊”“凌云”四派,每一派都有一门独特的采金秘术:“分水”是采水里的河金,“观山”是采山上的山金,“探渊”是采山体裂缝里的石金,“凌云”是采天上的飞金(在山崖峭壁寻找鹰巢等,鹰有收集金沙的习惯,借此寻金)。

也因为这四大秘术,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个金子嘛,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当时我们都喝多了,也没在意,大家随便扯了些闲话,就回去睡觉了。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这个邋遢道人就走了。

走之前,他留下了几句话。他说,他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京城最富贵的地方,你们这个不起眼的胡同啊,以前是大清朝存放钱粮的地方。最神秘的就是你们这个仓库,它是存放一种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的,所以这里既是最富贵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这种地方啊,凡人住不得,你们这几百年前就被老黄皮子给占啦!

他说得不错,我们仓库的那群黄皮子,老得毛都变成了白色,月圆时还会人立着拜月,已经成精了。仓库经常大晴天打雷,雷霆霹雳打在房梁上,嗡嗡往下掉灰,黄皮子吓得四处逃窜。

他说,这样极富贵又极危险的地方,有时候会出一些邪事,按说金门是要派人来镇守的,所以他在这里等了一年,就希望能重新联系上金门,但是过了那么久,都没有见到来人,他有些心慌了。

他觉得,师门肯定出了问题,他还是要去昆仑山看看。虽然他去了可能也没啥用,不管怎么样,都要尽一份力。这次去昆仑山,他不会再下山了,要是还联系不上师门,他就死在大雪山上。

最后,他贴着老满耳朵,说了一句话,然后就告辞了。

他说完那句话后,老满直接怔住了,甚至都忘了起身去送他,看来应该是一句很重要的话。

但是那句话到底是什么,老满却怎么都不肯告诉我,非说法不传六耳,非要在他咽气前,才能告诉我。

他走后,我和老满也聊起过,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神棍。

老满说:“老七应该还是有点儿法力的。”我问:“如何见得?”老满说:“你啊,咱们仓库那窝黄皮子,自从老七来了以后,就再没有出现过啊!”

我想了想,还真是。金老七走了没几天,那窝老黄皮子就出现了,大摇大摆的,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让我一度很怀念他。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去年去老满大哥那里,我们还聊过这个神秘的金老七,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找到师门。

祝他能够如愿吧。

《金门十三子》

作者:一只鱼的传说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一个隐藏在民间的神秘“江湖”:湄公河畔懂蛇语的大蛇王、乌苏里江边上神秘的憋宝人、终南山上修行的马道人、峨眉山下用蒲草算命的江湖大哥、微山湖畔用“鬼门十三针”的半截子蒋、苗疆血凤凰、荆州走蛟、保定凶宅、神农架铁甲人……这些故事,有些是作家真实经历,有些是作家听人讲述,真真假假,神秘有趣,除了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民间江湖”。

目前,本书已有8篇故事签约影视改编……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金门十三子暂无评分一只鱼的传说 / 2021 / 九州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