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奥赛罗》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奥赛罗》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12-31 03:13: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奥赛罗》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奥赛罗》是一部由尼古拉斯·希特纳执导,艾德里安·莱斯特 / 罗里·金奈尔 / 琳赛·马歇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舞台艺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赛罗》观后感(一):特定环境下的冲突触发

  阅读原著的时候一直不明白,奥赛罗怎么可以如此轻信馋言,一点冲突又何以引发流血冲突。

  T的版本突出军营的背景设定,曾经同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士兵间,就是有难以言喻的信任和依赖。而战争结束又不得遣返的焦虑躁郁,这种情况下任何小事都可能触发军营内的集体爆发,正如酒馆的狂欢与群殴。

  伊阿古眼中的女性就是男人泄欲的种马,原著看的十分恶心,但Rory Kinnear 的表现卑鄙却不下流。

  舞台戏剧总是夸张,卡西奥的表现真是天真到无脑,要有多纯净的心灵,才能和苔丝狄蒙娜此般亲昵又不觉不妥。

  《奥赛罗》观后感(二):补记,超级好

  从这部剧开始,正式入了NTlive的坑。

  不知道这个班底有名不,但真的好过BC的《哈姆雷特》,尽管后者很用力很有人气剧本也更popular。

  当你不再留意角色,不再留意诡计,只关注命运、事件与结局,当你发现结局是那样无可逆转,可能就懂得悲剧的另一层意义了。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爱是极爱的。英雄也是真英雄。美人也是真美真温柔贤淑。可嫉妒也是层层递进,真到了非杀不可的程度~就是这样的公式,当它的推导强大到没有他解的时候,人生是有多悲凉。爱情是有多可笑。

  最好的制作可能就是这样,把剧本的原意解读出来,透过对剧本的演绎让观众忘了剧场,忘了剧本,只关注生命。

  在这个角度上,所有的参演人员和莎士比亚一起都做到了优秀。

  《奥赛罗》观后感(三):性本恶,善良不是天性

  1.七宗罪,人们出生带着原罪。对宗教不了解,只是知道自己有一个阴暗面和光明面。环境合适,就释放出相应的自己。

  如果有选择,我希望你做个善良的人,尽管代价有些大。

  举头三尺有神明。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2.眼见不一定为实。

  就算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不要过于相信自己。

  真相是什么,谁也不知道,问问自己的心。

  3.你讨厌的东西,也是你不能接受的自己。

  越讨厌越不能接受。

  4.抵抗得了世俗的眼光,却抵不住自己的内心的怀疑和嫉妒。算不算讽刺?

  有时候我们嫉妒的和恐惧的也许只是自己的想象。

  多些坦诚沟通,会不会更好?

  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终于有幸一见,沙翁,幸会。

  《奥赛罗》观后感(四):直至人心

  第一次看莎翁的剧所以提前做了功课:从网上下载了看(四大悲剧除了李尔王网络上都有),当时是看的英文字幕,所以一大堆thy thee thou看得头疼,加上各种生词,导致虽然上半场做了功课专注于台词而非表演,下半场没预习反而看得更投入。—— 这大概也是我以前不喜欢预习的原因和结果。

  Othello(奥赛罗)的嫉妒的原因除了Iago(伊阿古)的挑拨,也有内因,

  - 奥赛罗年老,卡西欧和Dez年轻,有两个细节,Othello看文件戴的是架鼻梁上的老花镜,那个位置不太像近视镜,Othello一开始的扮相能看到头发中夹了白发。

  - 奥赛罗丑,卡西欧风流倜傥。

  饰演Othello 的Adrian Lester 也是英剧 Hustle 的主演。看疯狂动物城就容易想起 Hustle 里千奇百怪的骗局。但在此剧中明显的气场不够,完全被 Iago 盖过了,设定中可是沙场老将,Adrian Lester 形象太儒雅。

  衣服上标志都是皇冠了,怎么还老是威尼斯威尼斯呢,说是伦敦也可以啊,把时间改到现代,还是威尼斯感觉好违和。

  金刀记和这个故事的情节也有点像,古代都要用虎符信物,现在,发个邮件就能确认了,但仔细想了下,像剧中的猜忌仍然是可能的,虽然科技进步,人心却是不变的,这也是莎翁四悲剧能永恒的原因; 如果真的有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间应该不会有这么复杂的情感,《攻克机动队》里虽然有机器人对人的一句bug般的告白,但可能性谁知道呢。—— 这几天AlphaGo热门,有必要看看攻克安慰一下。

  《奥赛罗》观后感(五):Anyway,五星打给演技。

  古老莎士比亚的戏改编成现代戏,看男演员穿着现代大兵的制服,女主一派波西米亚休闲风,激情道出的台词无比复古考究,大量描绘性的修辞和让人澎湃的排比句,混搭的花了很久才入戏。奥赛罗的勇武坚韧的魅力一点没泼墨展开,除了靠嘴炮拿下苔丝蒂梦娜,轻而易举被无敌恶人伊阿古挑拨,让危险的思想化作毒药,吞噬了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伊阿古更是个超级脸谱化的奸佞小人,两面三刀、口蜜腹剑、工于心计真的是让人恨不得冲进屏幕把他花式吊打。苔丝蒂梦娜则是纯洁小白莲一朵,对人性黑暗毫无招架之力。披上现代戏的外衣总是觉得有些不对,或许在这个处处强调自我、标榜个性、百无禁忌的今天,为贞洁、忠诚、名誉付出生命的代价不知道会被多少网友组团贴上心理素质低能的标签。

  一直以来对于过去的经典改编成现代戏,内心是排斥的。比如林奕华对四大名著的改编,角度很有趣,观点很现代,但我却有点接受无能,总觉得作为一个新故事是相当不错的,会引发我们对人生的诸多思考,何必要拉上经典陪跑呢。尊重经典也可以是不要做自以为是的现代人,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解读揣测过去,或者是硬要赋予经典新的含义。跳脱出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妄议是不负责任的。

  个人感觉主人公们的人性向度略显单一,非黑即白、很少见内心纠结和善恶挣扎,尤其是恶人的塑造。桥头风景里马强哥因为陷入对继女的不伦之爱从而充当可耻告密者,其中的徘徊挣扎总归还是让人有种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的扼腕叹息,内心仍相信乌云也有镶嵌金边的时刻,毕竟人性里许多灰色地带。可耳根子软星人奥赛罗和无耻混蛋伊阿古都让我看戏时内心几度义愤填膺的咆哮,最后看着床上悲惨死去的三个人,戏剧戛然而止于伊阿古被带走的时刻,悲伤仿佛一张被墨汁晕染开来的宣纸,眼看着留白被黑色侵蚀,却束手无策。

  Anyway,看了这么多场Ntlive ,演员的演技推出整出戏一波一波的高潮,他们刻画出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让人难以忘怀。伊阿古说出罪恶念头时脸部肌肉的抽搐,那种阴险让我头皮发麻,艾米莉亚最后控诉的戏简直太有爆发力。他俩是我心目中的本场最佳!

  .话说总觉着这个女演员好像有点撞脸吴越。

  《奥赛罗》观后感(六):直戳两性真相,振聋发聩却又令人心痛

  好看!本来四大悲剧里最无感这一部,活生生刷成莎剧观剧里的最佳!

  区别于我曾经看过的所有版本(它们大多聚焦于阴谋和轻信),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剧院从这么感性的性别视角去讲奥赛罗。

  从男性角度来说,该剧顾问是在英国军队里服役32年的老先生,因此对于军队的描绘非常真实,用现代大兵的生活模式来搭《奥赛罗》的框架,很有新意,真切可感地传递了男性之间比一般情感还要坚固的“战友情”(即使它是如此可恨)。

  而女性角度所揭示的妇女一直以来遭遇的错待催人泪下,Othello、Iago甚至是一直以无辜面目出现的Cassio对女性的态度都太可恨!Emilia的痛陈能得到所有自尊自爱的女性的共鸣。

  两种性别角度推动故事前进,最终这个半现代版的《奥赛罗》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呈现在我们面前,充分地调动了观众的痛感和愤怒。

  上半场还能花痴的我,下半场被日常就可见可感的直男癌逻辑恶心得肠胃都一块儿蜷缩——自私而可鄙的男人们视女性的贞操甚至女性本身为所有物,却有以己度人,用歹毒的嫉妒心去猜忌和抹黑,杀了爱人的陈词是“我曾经也为国家做过很多贡献”,对自己恶行的忏悔是“我缺乏恋爱的理智却又有一腔真心”,嘴脸令人作呕。

  Desdemonna和Emilia的分量意外地重,两人在户外椅子上一段关于“贞操”的解读,直戳两性真相,振聋发聩却又令人心痛:“难道女人没有逢场作戏的欲望吗?难道女人不会喜新厌旧吗!如果男人肯承认这一点,就让他们学会善待,否则我们就会告诉他们的声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妄为是受到他们的指教!”

  从技术角度来看,集装箱组式的场景转移和调度非常棒,中场撤完道具之后,演员还原军队里男人们玩足球的场景很惊喜!

  Rory版的Iago演得太好了,那种可恨让人咬牙切齿,在所有层面上都把毒辣和邪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面奉承背后陷害的两面性,一边轻视妻子一边怀疑其不忠的直男癌,还有对财富和荣誉的贪婪),Oliver奖和记者协会奖名至实归!

  Othello倒是少点意思,不够阳刚也不够狠,很多场戏的起伏看起来有点滑稽。

  Desdemonna的演员也出演了《李尔王》里的考狄丽娅,妹子超美,台词功底和表现力也不错,感觉未来英国国家剧院主役有望。

  Cassio有抖森版本在前,宝贝儿Bealey的演法感觉太弱,再加上本身长相很甜,实在缺乏是未来要担当总督的领袖气质。

  《奥赛罗》观后感(七):一种很好的戏剧尝试

  首先说概览。220分钟,三个半小时的长剧,看之前以为会很累,很冗长,实际上完全没有。各个方面的优秀编排,使得全剧节奏感极佳,很好地把握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即使你完全知道剧情流向,也丝毫不影响观剧体验。这是莎翁的魅力,篇幅虽长,没有废话,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废话”是为填充放松的片段,有轻重缓急,有抑扬顿挫,方是一部好戏。本剧很好地把握了莎翁的匠心,220分钟里都没有看进度条的冲动,很赞。

  形式。把古典莎剧转化为现代背景,在尊重原著内涵的前提下,换了一个令观者感到亲切的语境。再把舞台剧拍成电影形式放映,给了观众更多元的视角,很好地凸显了制作者的意图。

  角色和演技。毫无舞台剧装腔作势的感觉,真心自然。

  伊阿古演得很好,脸部肌肉的抽动,眼神,恐怕是现场后排的观众都没能体验到的,经由电影形式很好地展现了。个人认为其表现力是全剧最佳的(导致真的很想打死他,哈哈哈)。

  苔丝狄蒙娜的设定也非常好,是个年轻美丽生气勃勃的女孩,没有精于打扮,非常朴素、无拘无束的现代服装设定也很贴近现实。前半部猜忌产生之前和奥赛罗的现代式互动我觉得设计得非常好,毕竟隔着时代背景的差异,我们可能觉得保持莎翁时代的肢体语言有点拿腔捏调,本剧的肢体语言很好地展现了苔丝狄蒙娜的大胆、率真、纯洁。

  奥赛罗的两段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在会议室解释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沉浸于爱情的眼神和表情真棒;二是在洗手间里偷听伊阿古和卡西奥对话,因为嫉妒而痛苦的演绎很传神。(真是一个一根筋的黑小子啊ww)

  情绪渲染。有人批评它把悲剧演得频频笑场,我要表示反对。即使悲剧也需要一些小的调剂,只要悲剧的部分仍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就还是成功的。我自己泪点不低,但这部剧仍有四五个片段令我泫泫欲泣。奥赛罗不是第一次看了,剧情了如指掌了,莎翁的经典台词也很熟悉了,但它仍然很好地引导了观众的情绪,跳出纸外,让你看到了悲剧真实的情景,让你从较为轻松、时常有笑声、流畅的铺垫氛围中,转入想笑也笑不出来的悲剧氛围中,更加突出了悲剧色彩。它的情绪渲染我认为是恰当的。

  灯光和布景,做的真是好。灯光能很清晰地表现清晨(有别于上午),表现夜晚户外的灯光。从电影形式可以看到,所有布景皆是几个巨大箱子构成的,简明利落,了无痕迹。

  新视角带来的现代反思。时代背景是不同的,而莎士比亚是永恒的。一些原本比较细碎的探讨点,在现代设定下分外明显了。

  比如种族歧视、种族认同问题。欣赏奥赛罗的人,亦只是对他个人的认可,对他敬畏成分较多。奥赛罗自信,但潜意识里不乏对自己黑皮肤的敏感和自卑。

  比如女性价值、婚姻关系问题。体现在艾米莉亚的行为话语上、苔丝狄蒙娜的反应上、卡西奥的话语上。

  比如嫉妒、荣誉、友情、正义等等。

  请不要怪我尽是些溢美之词,这是我第一次看ntlive,眼光不甚挑剔。在第一次看的人看来,简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奥赛罗》观后感(八):幸亏看到了《奥赛罗》

  TLive的第一批三部,终于看完了。个人感觉呼声最高的《李尔王》有点儿用力过猛,人气最旺的《哈姆雷特》有点儿节奏混乱,反而是没有带着期待来看的这部《奥赛罗》,惊喜连连,没浪费宝贵假期里的四小时!

  说到我心里艺术作品中的渣男,我一直以来的赶脚就是:中有薛平贵,外有奥赛罗……嗯,没错,这是我从小认定的渣男故事,于是我怀揣成见就来了~

  先夸导演好了:流畅!没有一个无用场景布置和动作安排的顺滑流畅!对于一部220分钟的剧来说,从头到尾没有一分钟让人犯困实在是太可贵了好么!简洁的封闭军塞,让人看起来很舒服的滑轨换景,现代感极强而紧扣剧情的音乐,职业军人指导过的人物造型……还有登场人物少时的光线,人多群戏时的走位,一切都紧抓住观众。导演Tiziano Mancini,听着不是英国人啊,完全不认识,好棒!

  演员:按说这应该算是个双男主的故事,奥赛罗和伊阿古,也就是Adrian Lester和Rory Kinnear。然而反派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的设定,本身就让伊阿古高于了剧中的所有角色,于是Rory Kinnear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男主,并凭借自己出色的演绎获得了2014年的奥立佛最佳男主。(对,没错!太太们,他打败的是你们抖森。然后再插播一下,今年的最佳男配是我给老师!)Rory Kinnear,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成员,一个长得老实本分且略着急的优秀英国男演员,很多人认识他是因为《黑镜》里的*猪首相(这算绕不过的黑历史么?),更多人认识他是因为007里的Bill Tanner,个人感觉属于那种看上去普通却存在感很强的人。这部戏里,外忠内奸的伊阿古简直像是为他量身订造的角色。Rory的台词处理十分出色,人前的忠诚正直,人后的轻蔑不屑,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同样十分到位,如果说马老师大部分时间在用嘴唇表达的话,那么Rory的整个脸都动了起来,抽搐的面颊、翕动的嘴唇、飘忽的眼神……加上幕后花絮里提到的他自己根据人设处理的造型,无敌的表现力,实至名归的最佳男主。

  奥赛罗和卡西奥,说实话因为人设给演员的空间不够大。怎么看怎么眼熟的Adrian Lester,奥赛罗演的很棒,成功中年人的气度和内涵,以及人到中年的焦虑和不自信,对妻子的深情和被挑拨后的痛苦挣扎,都很到位,但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尤其是起了疑心后的处理较弱。这个卡西奥……有点儿嫩,热情冲动易上当这些都OK啊,但你跟我说这样的小伙儿接任总督我可不答应!且有抖森珠玉在前,只听录音就觉得很棒的卡西奥啊,可惜木有录影。

  苔丝狄梦娜和艾米利亚,新改编中角色比重有所提升的两位女主。苔丝狄梦娜,就是《李尔王》里那个考狄利娅,颜和肢体表现力都很棒的姑娘,绝对的未来大青衣,但我依然不喜欢她的台词……莫名的不喜欢啊,其实姑娘真挺棒的。艾米利亚,姐姐也超眼熟,英国真的就50个演员么,看谁都见过的样子。本身艾米利亚就是个高于“配角”这一概念的存在,这版里貌似比重更高了一些,而且这姐姐实在演的太强了!杨柳之歌段落和勇揭真相段落,一静一动,细腻和爆发,帅死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关于主题,忠奸和爱情与婚姻的探讨有所弱化,种族和女权的问题更为突出。当然这两个主题在所有剧目的现代版改编里都得到了强化,这算是社会在进步的表现吧?天朝的艺术家们请跟上脚步啊!

  另:第二轮终于要回归市区了,有机会的话,首选《凡人与超人》……没错,又是为了男神!

  《奥赛罗》观后感(九):李尔王

  William Shakespeare -- Lear King

  莎士比亚剧距离我们已经四百多年了。著名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今天我一口气看了《奥赛罗》和《李尔王》两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带给人生存意义的思考;麦克白酒越权威的英雄快感,奥赛罗无畏的痴情而李尔王在我看来,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说,讲的是一场因遗产安排所引发的养老纷争从而折射出权力欲望权力与疯癫的关系。

  故事源于公元前8世纪英国古老传说,作于1605年也是文艺复兴之风从意大利吹向英国之时。李尔王分封的时候凭借女儿的溢美之词以衡量对他的爱戴之情决定分量。小女儿质朴真挚的感情没有得到李尔王的理解而被剥夺了被分封的权利而且还驱逐出境。她因为不再受爵位财富的牵绊,幸而得到了法兰西国王的真爱也为后来李尔王的境遇埋下伏笔。李尔王当初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在头顶皇冠的光芒笼罩下,任性蛮横一再被包容,使自己沦为奉承和谄媚的猎物。暴烈虚荣的本性源于对权力欲望的执着,以致于后来被剥夺权力后任性恣意妄为的时候,不再被女儿们所包容接受,执拗的认为自己还能行使早已不再的权力。当支撑他的精神和心灵的柱子轰然崩塌时,大发雷霆痛哭流涕。被女儿逐放于荒原上,主观臆想呼啸召唤大自然威力来报复无情的世间 ,这一系列近乎癫狂的举动实则是内心极度空虚的歇斯底里。权力这邪恶的根源把他推向了彻底空虚极度疯狂到后来绝望而崩溃至死。

  李尔王的悲剧警示世人使用权力来缓解自卑导致权力的滥用也是意志的不坚定不满足的表现。 真正赋予权力以精神的力量可使权力温和转化也同时是当时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的最大贡献之一人文情怀。回归自我,忍耐和节制,放下先入为主的情感的固执避免李尔王的悲剧。出人远矣,尚且虚怀若谷。

  坦白说虽然不是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戏剧,没有拜占庭式的宫廷服饰展示和诗一般、排山倒海的台词。如果真的是原著念着大段的英文古文,说不定会忍不住睡着了,因为真要全程集中精神看完一出莎士比亚戏剧还是很辛苦的。 所以不得不说,NT Lives 的这一举措也是将莎士比亚戏剧来了一次颠覆式的穿越,赋予它现实意义,即便不了解历史背景也不会看得云里雾里。同时该穿越剧原汁原味的保留了沙翁的名句,当舞台上演员念起这对白时,我还是无比激动的......

  othing will come of nothing. 小女儿在向李尔王进言时

  Love’s not love when it is mingled with regards that stands aloof from the entire point.

  low,winds, and creek cheeks!Rage!Blow!李尔王在荒野咆哮时

  Tis this times plague, when madmen lead the blind.李尔王遇到被私生子的弟弟Demond陷害的哥哥

  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and thou no breath at all!小女儿死在李尔王怀里时,他的懊悔与哀怨。

  T Live 英国国家剧院擅长将沙翁名作放置在现代的语境中,穿越至现代,也就是说我看的不是原汁原味的沙翁戏剧而是穿越剧。英国国家剧院辉煌的过去十年,平均上座率达90%,前艺术总监还因此获封爵士。他的理念最重要的是艺术实验性和娱乐性,开设了NT LIVE平台从而继续书写英国戏剧的传奇。请记住这个地址泰晤士河南岸伦敦塔1号新剧场,他日我再次踏上英格兰土地时,一定要在新剧场看戏。另外还有一个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原汁原味必须到那看。

  未完待续......

  《奥赛罗》观后感(十):群戏才是现代版《奥赛罗》的题眼

  《奥赛罗》诞生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其悲剧的根源,归结于嫉妒说和轻信说。但是很显然,如此解读下的奥赛罗和伊阿古的双商竞赛毫无看点可言,不足以形成对伟大作品的深刻阐释。所幸新世纪的地平线上出现的诸如心理学、殖民理论、后殖民理论,带领人们开始沿着身份认同与他者角度,剖析奥赛罗对威尼斯、白人、基督教社会身份认同的困境、失败与否定这条路,揭示其轻信、嫉妒、杀妻及其自杀的深层心理原因。

  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改编的新版《奥赛罗》,给出了将情绪推向不可逆转的癫狂状态的背景环境,或许可以帮助理解奥赛罗和伊阿古两个不可理喻的偏执和邪恶。

  希特纳的《奥赛罗》里一场混战的群戏当属题眼。作为当代改编版本,希特纳将故事移形当代中东战场,摩尔猛将奥赛罗变成了英军军官,受元老之命征战土耳其舰队也变成了英军驻扎塞浦路斯的守备军营。当伊阿古的扮演者罗里金奈尔穿着松松垮垮、举着酒杯从音乐嘈杂的街头酒吧中走出,当莱斯特饰演的奥赛罗变身肌肉男,无声上演制服诱惑,人们还以为这将是一个颠覆式的改编呢。

  然而并没有。除了衣着和场景穿越,演员们的台词都相当忠实于原著。现代战争的即视感,只是给剧情增加了更多躁动、不安、郁热的气氛,明显散发出一股男性荷尔蒙气息,并且浓郁地体现在了群戏这一场。

  这场充满酒精与斗殴的群戏发生在奥赛罗和他的新婚妻子来到守备军营后不久。军人们带着斗志而来,却了无发泄之地,于是只剩下无穷无尽的酒精、吹牛逼、下流的言语和手势,伊阿古挑起的一点争端足以让十几个男人无处安放的荷尔蒙悉数爆裂,随后赶到的苔丝狄蒙娜就像裹挟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暴风雨倾覆——结果副官凯西奥因为打架而被免职,伊阿古趁机靠近了奥赛罗,得以进一步诋毁凯西奥和奥赛罗的妻子苔丝狄蒙娜。因而这场戏起到了明显的催化作用,从无所事事到丧心病狂的催化剂,为奥瑟罗最后的崩溃、爆发、丧失理智增加了情绪上的合理性。

  军队生活、上下级和战友之间的关系,正是导演希特纳在这次改编中,理解人物动机的关键,为此他还特意请了从退伍的军官来指导演员表现军营里的冲动与冲突的细节。在谈到自己的执导理念时他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军队在这出戏里面是绝对的中心,这也是我深知我们会去探索的。在战斗中度过的一生,投身于暴力中的一生,究竟对这部戏的中心男性角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处在戏剧漩涡中的女性角色产生了什么影响。”

  无疑,这版《奥赛罗》的最大看点是两大奥利弗戏王的演技对飚,然而军营中的群戏则是改编中最匠心独运的地方。希特纳保留了莎剧中两人的力量对比,从一开始意气风发的将军奥赛罗,逐渐被猜忌吞噬,显露出嫉妒与自卑;而猥琐卑下的旗官伊阿古,逐渐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得志而张狂,两人的表里变化共同推进,被莱斯特和金奈尔演绎得相当好看。另一方面,当代战争背景赋予了原著更丰富的层次感,看起来也更鲜活易懂。应该说,莎翁对奥赛罗和伊阿古两个主要人物一善一恶的设定相对刻板,且性格中都带有一种不可理喻的歇斯底里,但如果说奥赛罗和伊阿古在科索沃和波斯湾曾并肩战斗,他们(以及凯西奥)之间的敌意酿成了另一种厮杀,即战争背景下的人格扭曲或畸变,故事就变得好理解了。正如罗胖所言,“伊阿古和奥赛罗看起来是人格分裂的。如有你有15年的时间与死亡和毁灭相处,这种极度恐慌的感觉会时刻萦绕着你。”

  原文发于公众号,有摘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