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斯和亚历克斯》经典观后感集
《鲁斯和亚历克斯》是一部由理查德·隆克瑞恩执导,摩根·弗里曼 / 黛安·基顿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一):两个老人一只狗的生活
剧情很朴实,因为没有字幕将就看。一边回着朋友的微信一边看,大概就是花大钱治他们心爱的小狗,然后卖房子看房子,中间来插点城市警察抓犯罪份子的新闻报道....最后还是没卖掉房两老又住在一个已经呆了40年没有电梯的房子。。。
夫妻之道就是这么平凡,简单。深刻的体会写不出来,没写过影评,只是看这里人气比较少,留个脚印,仅此而已。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二):time,experience,satisfaction
「But seeing that young man,kneeling on the ground like that,it just make me realize that we are just like everybody else today.Getting all worked up over nothing.Why we are moving? What are we chasing?haven’t we built a good life?”」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三):温暖的亲情在悄悄的流动
温暖的亲情在悄悄的流动,岁月有的不但是磨砺还有韵味。
摩根·弗里曼1967年,弗里曼出演百老汇歌舞剧《我爱红娘》。1987年,弗里曼凭借在《黑狱风云》中的表演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的两项提名。1989年,他凭借着在《为戴西小姐开车》中的忠厚诚实、善良勇敢的老司机形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一片又让他第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黛安·基顿美国影坛70年代的代表性女星,她的知性与感性颇能反映嬉皮风尚流行的那个时代。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四):home sweet home
没有想象中的好看 喜欢Mogran Freeman低沉的嗓音和知性的感觉
讲述夫妻俩要搬离住了三十年的房子 哪里满满的都是他们的回忆
从相恋走到一起买了房 养了狗 到蹒跚走不动路 房子最好的view是布鲁克林大桥
他们爱纽约 不像去任何纽约以外的地方 从看房的客人到他们去看房发生了一些事情触动到了他们
包括狗狗看病从1000美金到动手术1万美金 男主角的心态变化
以前就听过老美喜欢说一句 home sweet home 后来渐渐能理解了
哪怕没有家庭温暖感的人 回到家都会是舒适的那种感觉 不漂泊有安定的感觉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五):有趣的电影
熬过碎碎念的老人家电影的开头,你会觉得电影越来越有趣。黑白配的老年夫妻打算卖掉生活40年的房子去买另一套。电影开始,视为儿子的狗狗生病住院,高昂的手术费让二个角色显现个性,老太太碎念小任性,老先生迁就迎合。电影穿插的房产经纪人角色,滑稽的带着职业微笑,让影片节奏明快。场景一直穿插着一个有着伊斯兰国家血统的美国年轻小伙子被白人世界持续的当做恐怖分子跟拍追踪,连着房价都受到他的影响。这个桥段恰恰是老先生几十年前所经历过的。当年黑白配的婚姻,顶着世俗的极大压力。他知道种族歧视的滋味,就像现在美国人对伊斯兰国家的态度。当老太太又任性的时候,老爷爷心情就和观众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要离开深爱的小家呢。结尾的,作为亲戚的房产经纪人终于对他们不再友善。而狗狗却站起来了,和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六):这是我想要的余生
今晚给贝贝讲完故事后,点开电视无意中看到这部电影,于是点开来看。故事很简单,也很琐碎,一对老年美国夫妇,丈夫是一位退伍的黑人士兵,妻子是一位出生在布鲁克林的普通女孩,黑人小伙年轻时为这位女孩画了一副人体油画,因为这次经历,白人女孩顶住了来自社会世俗的眼光和家人决裂的压力,和这位黑人小伙结婚,并在布鲁克林买下了一栋有两间卧室和一个卫生间但却没有电梯的老房子,一住就是四十年。当他们老了,想要换一栋带有电梯的公寓,整个故事就是在卖房与买房之间来回穿梭,加上他们狗狗生病手术和一宗疑似恐怖袭击事件在中间润色,整部片子让人感觉到了那种因为爱而走到一起平平淡淡但又不失情调的生活感觉。 对比之下,我自己把日子过成想要的那种了吗?没有,但也无力去改变,只希望贝贝长大可以找到一个她爱的,同样也是值得依靠的男人。 好了,想的有点多,距离贝贝结婚还要二十多年吧?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七):好像爱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这一部可以算今年观影的好电影了,不到惊艳的程度但是温情满满,全程不仅会心还有由心的笑,感觉很棒,想到自己的外公外婆也想到自己将来和另外一半的生活,天啊,40年,好像一切都习以为常,一切都那么简单如意,一切都那么契合。
可这一切却花了多少时间去习惯,花了多少时间去解决,又花了多少时间去磨合忍耐?
说实在的,一部电影从开头就能听出来了,还不是看,是听,摩根配音的旁白就已经让我每个毛孔都张开了,这种感觉很难得,应该说是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感觉,是要有怎样的经理,这样人生的人的声音可以有这么强的代入感,一直到结尾的旁白都让我微小,这真的是太美好了。
但是剖开美好,你会发现一切都很艰难,看似简单却一点也不简单,很多事情之所以那么平常可能已经花了你几年的时间才能让大家发现,哦,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内心的想法和真实感受只有自己知道,没错,生活很难。
再来说拍摄手法,能把对比拍摄做到这样简洁明了、年代分明、加深印象、提升感想真的是不容易,因为我是全身心的投入导演所要带我走的路。每一次时间切换,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这40年的生活,每一次的年代不同的争吵,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这40年来的妥协,每一次看到Ruth说:“你一点都没变,还是老样子”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这40年的爱。
结局算是不错,因为自身想法是希望他们去住曼哈顿的房子,有阳光,满足的Ruth的理想,可是他们原先房子的风景光线真的是太美了。
也算是第一次这么近的去了解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好像孩子并不是维持关系的纽带,发现维持关系的是爱。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八):一路同行
一部讲述少年成 长的优 秀读物 ,它告诉人们 : 一个坚强独立的犹太少年是怎样在战火中炼成的 ,讲述 的是一次漫长 的流浪 :一对年幼的兄弟——哥哥欧文带着弟弟亚历 克斯 ,在失去了祖 国的庇护、父母的照看 后 ,是如何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成功逃过纳粹 的追捕 , 并在好心人和亲人们的帮助下逐渐战胜内心的恐惧和 软弱 ,学会 自立 自强 ,最终克服战后创伤的心理 阴影 , 在以色列 的、新 的土地上重新寻回身份 的认 同与 内心 的安宁。作家 以其 细腻而丰富 的手法 ,记录并反映了 一位犹太少年在战争背景下的心路历程 。 发生在这对 兄弟 以及 他们一大 家人身上 的那 些 “疾风骤雨”,统统化为苦难记忆 中的碎片呈 现在我们 眼前 。心理挣扎与成长 ,我们得以推测出在那个特殊的 时代 中,犹太人尤其是年轻 人所遭受 的苦难与创 伤。因为有着 战争背景和生离死别的伤痛 ,故事 的基 调始终有些压抑沉 闷;但在其 中也点缀着许许 多多生 动鲜活 的亮 色——爱 宠“鼠仔 ”、“心上 人 ”表姐 厄休 拉 、好心的胖夫人与农场主夫妇、马戏团大家庭 ,等等 , 总能在阴郁中激发出人性 中美好的一面。这不仅使故 事 中身处困厄的他们 ,也能使作为读者的我们始终心 怀光明,相信未来。第二年春天 ,思子心切 的父母克服了重重 困难 ,终 于来到法国南部与兄弟俩会合 。但好景不长 ,德 国军 队很快就入侵 了法国斯特拉斯堡 ,大家决心分头逃难。 叔叔马库斯和妻子玛丽带着弟弟亚历克斯逃往南部 的 蒙彼利埃 ;在父母 的安排下 ,哥哥欧文被送到一个好心 的法 国农 民家庭做帮工。二战 的局势不断恶化 ,不幸 再次降临 :欧文亲眼 目睹了法国宪兵在他面前带走 了 他的父母 ,之后他们又被转交给了德 国纳粹 ,从此再无 音讯 。欧文沦为了无依无靠 的孤儿 ,先后在农场 和流 浪剧 团谋生。一次意外导致弟弟亚历克斯犹太人的身 份暴露 ,叔叔马库斯也遭 到了纳粹 的逮捕与审讯。为 了履行临别时对母亲的承诺 ,欧文 冒着 生命危 险承担 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随着流浪剧 团一同漂泊。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九):虽然不厚道,但还是要说,本片很烂。
摩根弗里曼已经成为硕果仅存的融入白人主流文化的黑人演员了。就像某人说的迈克尔杰克逊是白皮黑心,而他是黑皮白心。摩根弗里曼是我最喜欢的好莱坞演员之一,在好莱坞光怪陆离的精神空虚之中有他为科学、为真理而疾呼,非常不容易。不过他已经陷入了一张大网,也就是这种形象的网,即摩根弗里曼式电影。
摩根弗里曼式电影就是这类,一个专业人士——可能是文学家、画家也可能是科学家,与某个小女孩交流心事,感悟人生和对爱的表达。牵出了弗里曼曾经的往事,他的弱点,而此弱点绝不是他个人人品的缺陷,而是生活或社会对他的残害。好像耶稣他老人家复活以后和某个单亲母亲生活在小农场,进而和小女孩谈起自己被钉十字架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令人觉得甜腻,这样的感悟是充满了不可辩驳的正义,但是这样的电影令人厌烦。量产这样的电影好像是肯德基给的软趴趴薯条。
又是纽约……可以很肯定的是纽约电影人一直想把它塑造成美国的巴黎,他充满了各种文化的浪漫杂糅和纷乱市井甜酸苦辣。突出国际性的包容和雅痞的高端艺术品位,他们总是不遗余力的宣扬这座城市的伟大。但是就我看来,描写纽约最好的却是《路易不容易》,这不在于谁在撒谎或言过其实,而只是视点不同,就像洪晃说北京的胡同,她说,北京的四合院四方天井、金鱼假山、葡萄架,鸟语花香,创造了城市中的人文净土,怎么能拆?我住的四合院是整日的小厨房、没有独立厕所和越是雷雨天越容易断的保险丝。
《鲁斯和亚历克斯》观后感(十):此心安处是吾乡
摩根弗里曼的声音是一种诱惑,蕴含着智慧和平静,一如他的《肖申克的救赎》。他扮演的Alex是一名小有才华的画家,与妻子Ruth相伴四十年,一直住在一个老式的5层公寓里,门前一条河流从城市中穿过,一座铁架桥横跨河上。
Alex每天带着小狗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和熟悉的老街坊热情地打着招呼,也和陌生的小年轻格格不入。Alex是个守旧的老人,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自己的妻子是个退休的教师,对于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看着每天吃力爬五楼的丈夫,妻子希望能将自己的房子卖掉,换一个带电梯的公寓,委托房产中介人Lilly帮助打理。各怀目的看房人摩肩接踵,老头躲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接受各色人等的检阅,Lilly巧舌如簧地闪转腾挪,或察言观色,或旁敲侧击,在买卖双方中来回周旋。
卖房的同时,老夫妻开始着手买房,在不同的地点遇上相同的一拨吵吵闹闹的人,住房或后面火车轰鸣而过,或前面被高楼阻挡,老人无所适从。只有片刻时间和一个小女孩简单对话,享受短暂的世俗逃离。电视里播放着突发的新闻连续报道,人们因恐怖分子的存在而变得焦虑。
老夫妻没有子女,一条小狗年岁已高,突发重病,老两口带狗看病,病情是严重的,花费是昂贵的,老头虽然有些心疼,看看妻子感同身受的心痛,还是同意医生动手术全力救治。
倔强的老头依然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不愿意向迎合世俗。只有妻子一直在身边支持他,鼓励他,不允许别人诋毁他的作品。妻子Ruth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为了和Alex在一起,不惜与自己的家庭决裂,Alex是她值得牺牲的人,眼神中透露着彼此深深地爱。当Ruth躺在床上,看着书,听着Alex刷牙的同时哼着熟悉的歌,她自然的同步地哼着,这份爱需要时间来积淀。
当被中介和买房者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他们的目的,Alex拒绝被他们玩弄,带着妻子离开了买卖的漩涡,选择坚守自己的老窝。愤怒的中介露出自己的本性,她关注是她的生意,掌控你的选择,当场面失控时,她恨不得要吃人。
小狗恢复了健康,老夫妻也恢复了往常,妻子重新粉刷了老房子,老头也重新画了幅妻子的画像,眼中最美永远属于你。楼下搬进了一对小夫妻,一如四十年前的Alex和Ruth。
人生就像是过山车,经历起起伏伏,最终还是回到最初的原点,其实不必山高水长,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