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杀论》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自杀论》读后感1000字

2021-01-06 00:2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杀论》读后感1000字

  《自杀论》是一本由[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4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杀论》精选点评:

  ●自杀是一种应当受谴责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又是社会所固有的倾向。“(p400)生活往往是艰难的,往往是令人失望或空虚的”,人生存下去是需要理由或者说目标的,不然其结果就将是自杀。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异化的出路在于“社会”要发挥出足够的整合个人的功能,取代传统的政治宗教家庭

  ●老师您放心,我只是读着玩儿……

  ●西方社会自杀者多是思想自由者,没有了宗教束缚就有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某些利他主义社会下恰恰相反,天朝农村、女性、教育程度低者自杀率高,世间一绝。

  ●虽然你统计学用得各种不严谨,但在彼时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所以我仍然是你的脑残粉。

  ●看看作者的生卒年,给4星算是客气了。

  ●在这本书里,精确优美的语言是没有的(因为翻译实在垃圾),详实的数据是理想化的(因为资料都是二手三手),有趣的理论框架是少见的(除利己、利他、异常的三种自杀的分类其他部分都很无聊)。不过毕竟涂尔干是祖师爷,《自杀论》是社会学定量研究里程碑,还是要翻翻看的。

  ●买了,放在了家里

  ●涂尔干这部《自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在社会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明确了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对象,即社会实在社会问题或者是其自述的社会事实;第二,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模式,书中在研究自杀现象时所运用到的方法手段堪称经典模板;第三,通过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阐述了其社会整合的理论,并在最后一节提到了职业团体的整合作用,对于后世的社会分层整合理论有很大影响。而且作为一本学术书籍,《自杀论》语言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结合大量现实生活的数据论述不会显得很枯燥,算得上是一本社会学专业人员的必读书籍

  ●很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但是距离现在有点远,所以重点其实是看研究方法,看到第四章仿效的时候突然感觉到那么多有温度的生命的消逝在作者笔下只堆积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或者与社会因素有关,或者与自然因素有关,或者与仿效有关,这样理性的研究是不是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还是说社会学家们对生命的敬畏就是这样体现的?

  ●居然可以把实证做到这个程度。给涂尔干跪了。

  《自杀论》读后感(一):关于自杀的结论

  这本书写的很好,自杀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最痛苦的死法:割腕。听着血自己流淌,该是什么感觉。这样就可以去见上帝了,心理无比的畅快。心理的变动不像现实那样,可以否定,但是心理却像一个实体般顽强的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自杀论》读后感(二):不仅仅是一本社会学意义上的好书

  这个系列的书装帧都比较朴素,让人感觉能好好地感受原作的意味。

  作者伟大自不必说,逻辑条理清晰,数据应用翔实。

  但是最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很多可以说是人生感悟的东西,并且非常的理智。

  对于认识社会来说非常的重要。

  《自杀论》读后感(三):自杀论

  本书的作者以大量的数据来举例论证引发自杀的主要原因,但是相关的数据和事例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并非是主要原因,作者认为人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人与社会连结的强弱有关,即是自杀是一种社会事实。本书成书较早,相关数据有些偏差,但是并不妨碍这本书的存在意义。对于作者的观点,可能是时代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的原因吧,有些不太认同;但是作者对于人类杀人的意图倒是看得很清楚,无关性别,只不过是有没有机会的问题而已。这本书不好读啊!

  《自杀论》读后感(四):笔记(学术地位,现实意义,不足之处)

  学术地位:自杀研究是证明孔德上述思想的开拓性尝试,他把建立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成为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现实意义:导致自杀的成因,企图自杀者所透露的讯息征兆,针对高危险族群或者自杀未遂者的辅导措施,面对自杀状况的危机处理以及自杀者遗族的辅导都是非常值得正视的议题。

  不足之处:并未对社会规范制定明确的操作性定义也没有测量出社会整合与自杀率之间的关系。

  《自杀论》读后感(五):对于个人世界观的极大影响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远近导致的自杀结果:

  1.越远

  结果是利己主义自杀,只考虑自己内心的感受完全以自己的内心为中心,与社会失去联系。

  2.越近

  结果是利他主义自杀,完全融入社会,失去自己,为了社会尽自己全身的力气。(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少这种情况,随着文明的进步,个人自由思想的兴盛)

  3.既有个人性格又与社会有一定关联,

  这是一般人的选择,而且是稳定的选择.

  以上是我个人感触最深的内容,当然这几种选择都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就想总有星星变成流星而大多数还在天空一样。(反常自杀就不说了,属于不可抗因素)

  个人观点,仅供一阅,走入你的内心还需你在家开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