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川之月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万川之月读后感精选

2021-01-07 04:00: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川之月读后感精选

  《万川之月》是一本由胡晓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川之月》精选点评:

  ●逻辑架构基本都是套路。 然而说得在理,话也雅致,诗选得比较赞。 但是说实话不喜欢谈中国古典必在儒释道几个哲学里打圈子,就说说山水诗不也很风雅么?

  ●生命的安顿,灵魂的止泊。

  ●想起来以前疯狂喜欢朱良志老师著作的日子了,抄书抄得不亦乐乎。这本也是,不用说太多,自然沉醉其中……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来

  ●读完老泪纵横

  ●缺什么补什么

  ●借地标记同名作者的两本耽美《江春入旧年》(郑予北、林家延);《一往而深》(叶祺、陈扬)。尽管在学术作品下借地有点点抱歉,但万川之月这位作者的文笔、知识储备以及性情还是挺配这种基调的。尤其是叶祺这个角色的塑造,书香世家出身、冷清、犀利、博闻强识(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一代通文墨,二代识风雅,三代方知礼仪”)。但私心比较爱郑予北~ p.s. 胡晓明老师的这一本一定也去读一下!

  ●很美很洒脱

  ●把很容易矫情的东西写得温柔平和 所谓“以学养为诗心”就是这样吧 | 90年代成文的 一点都不显得过时

  ●和静读园林是一个系列的,但是侧重于古典文学中的心境

  ●读了好几遍,笔记也做了特别多。是他将我带入山水的澄明之境。

  《万川之月》读后感(一):这北大版插图乱配,

  原书内容,自然是好的。论版本,江西人民的初版最好。

  这北大版插图乱配,跟内容没一点关系,一点都不动脑子。有的古画作者都搞错。北大版的书,质量问题不少,往往让我失望,

  《万川之月》读后感(二):山水诗学,生命十境

  “天地构精,万化化醇。”天人一体同源,生命的止泊,就在见一山一水、一花一月而微笑的瞬间。

  作者说,这本书的理论资源主要是熊十力的境论,直接灵感之一是唐君毅的《生命九境》,这与老师的推荐是一致的。最真诚的感恩就是照着认真去做,那么这就是接下来要读的。

  《万川之月》读后感(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一月照一切水,一切水映一月,万川之月只是一月。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根本是中国古典哲学,而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生命的安顿和灵魂的止泊。儒家的庄重,道家的飘逸,佛家的清空,都移情于山水田园,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达到生命的愉悦。

  本书语言极其优美,本身就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万川之月》读后感(四):语言的重要性

  后记里作者痛陈诗歌语言的重要性.

那么精美的,经过代代诗人提炼的诗性结晶的词语,从此消失,人们的头脑就像被洗劫一空之后,重购新家具的房间,没有了记忆,神韵与温情. 而那些现成而又变化多端的辞语魔方, 就像软件从电脑中被删除了一样, 不再有了.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迷信和夸大所谓个人创造,灵感直觉之类新神话,诗的经验永远是一次性的神迹式的创造,于是诗歌的写作也就人为地神秘化,秀异化了,其结果,无疑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这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情.

  只能说心有戚戚焉.似乎一直没有办法用现代汉语去真正地表达情感,听到影视剧里故作深情的对白就觉得恶心,只能借助另一种语言带来的疏离感才能勉强说出来.现在明白这些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传统已经被掏空了吧.

  1984里Big brother力推的newspeak,当局目前的语言腐败("撸起袖子加油干"一类的真真满是泥腿子气息),都使人在这个问题上很悲观啊.

  《万川之月》读后感(五):万川之月

  阅读来源:公众号砚书(pdf mobi)

  完全是被名字所吸引,万川之月,应是佛家“月映万川”、“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的变体,后来被朱熹援引去论证他“理一分殊”的理论。讲的是天上的月只有一个,映在江河湖海中却有千万个,意味着至理只有一种,但是体现在每个个体上又有不同。作者应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在万千山水诗中找寻中国山水诗内在同一的精神特质。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把这本书想成特别的理论派,实质上,它更像是一本个人选编的诗词集。作者用了一个新的角度,不再是按照某个时期、某个派别、某个诗人,这样去分类论述,而是选取了山水诗中频繁出现的一些意象,去探寻这些意象背后所代表的自《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以及其向上延伸出的中国文化的心灵境界和哲学意味。

  因为是选取意象,所以尽管说是山水诗,其实也基本上把所有写过景写过物的诗都包含进来了。书分十个篇章:

第一章 雪夜人归——生命的飘泊与安顿第二章 啼鸟处处——生命的悲哀与复苏第三章 花泪蝶梦——有我与无我第四章 泰山秋水——向上与超越第五章 逝者如斯——勉励与纵浪第六章 鱼跃鸢飞——流动飘逸之境第七章 荒天古木——荒寒幽寂之境第八章 风日流丽——绮丽华滋之境第九章 一窗梅影——清莹透明之境第十章 扁舟一棹——音乐与绘画境界

  看到这是个篇名或者说是场景,心中应该都能立刻想起很多熟悉的诗词。例如“雪夜人归”,对应的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由旅途之景、异乡之景、归家之景而引发的关于漂泊的哀思;“啼鸟处处”对应的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由花落、烟雨而引起的伤逝与乐生;“逝者如斯”对应的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时间流逝而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思考。最终,作者细数了山水诗中的种种意象,在第九章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那就是一个“清”字:

中国的陶艺,以清澄幽邃为上品;中国的音乐,以清明象天为至乐;中国的园林,以小窗花影为绝胜;中国的绘画,以清淡水墨为妙境;中国的诗歌,以山水清音为佳赏。清,乃是民族文化精神生命的心源之美。……“表里俱澄澈”五字,真是天人一体同清,天人一体同明!庄子的宇宙清气,释氏的万境空明,儒家的冰雪人格,融融合为一片。诗者天地之心,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宇宙诗心是诗人心灵的活跃。

  正所谓“山水有清音”,开中国古代山水诗先河的谢灵运,也正有着“清新”、“清丽”的评价,李白写谢朓也说“中间小谢又清发”,“清”本来就是中国山水诗非常重要的特色之一,但作者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其引申至中国文化的层面;并且在第十章,从诗引申开去,谈了音乐、绘画、诗词之间体殊而道一的关系,由此又从“万川之月”回归到月本身上来。

  读罢仿佛随作者在诗中古往今来,山川湖泽的游历了一遍,虽然略有些轻点辄止,总觉得并不过瘾,但到底诗歌之韵也并不是一本小书就可以尽道。能够有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已经是收获颇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