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触不到的肌肤》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触不到的肌肤》经典影评有感

2021-01-07 04:25: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触不到的肌肤》经典影评有感

  《触不到的肌肤》是一部由滨口龙介执导,染谷将太 / 涩川清彦 / 石田法嗣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触不到的肌肤》精选点评:

  ●虽然不是很看得懂剧情,但是好喜欢染谷对变态角色的处理,真实又文艺,这种神经质自然到感觉他本人就是这样的。

  ●因为是前传,所以故意不清不楚嘛

  ●缓缓,想重看一遍.

  ●第一部滨口龙介。54分钟没有后续的短片,但依然很完整。滨口从开头两人的现代舞开始定基调,使之后每个角色之间的触碰显得既暧昧又有张力,“触碰”这个动作被他诠释地太完美了。你会惊讶地发现每个角色之间都有一层薄薄的隔膜,多鳍鱼、鱼和水的比喻都是来探讨这个。兄弟、恋人、朋友,都有害怕触碰的瞬间,但一旦完成这个动作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可怕。很难不在富有张力的共舞中不被对方慢慢牵引吧,那就只有在这暗含情愫的一舞之后离开你。

  ●3.5;迷人的诡异,拍成长片一定非常棒!以“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接触”的现代舞形式表现人与人之间不能共情共生的疏离感,兄弟前史以及男主的性格形成原因只能透过一鳞半爪猜测,然而大写的孤独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我们人类从漫长史前的海洋中进化成人,保留了些许特征——后脑骨、脊椎骨和手背伤口的暗示。

  ●导演通过即兴接触的形式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双人博弈看上去像舞蹈也像格斗。“你不要用自己的意志主动迈步,要等待对方,让对方牵引你”,这一内在律令使不可能发生的接触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运用具体的影像展示人对心灵能量的觉察,无疑是非常聪明且巧妙的方法,它实则暗喻着一个人如何超越人际交流中的障碍。

  ●喜欢滨口描写人物关系的方式

  ●绝对是基片……勉强圆了我想看染谷演基片的愿望吧……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如此之深,以至于永远都无法互相理解。很多时候发自肺腑说出的话,对方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意义。这一切与智商无关,与意愿无关,与感情无关,只能说,人与人之不可通约性实在是太强悍了。能够部分消解这一切的只有彼此了解的深切愿望,以及共同相处历练的漫长时间。两者缺一不可。

  ●片子里出现的肢体表达,简直和我跟朋友们玩的身体课一模一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借由身体而非语言传达得更通畅,不过片子里是靠一个外部强突出案件才能达到道的境界。片尾待续的字幕是有续吗……

  《触不到的肌肤》影评(一):纠结了很久的观后感

  导演从当代舞着手,是很新鲜的点子。文艺片比较闷一点,节奏很慢。但是耐心的看下去会不停的思考导演埋下的伏笔是什么意思。然并卵,看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 有人说是同性片,我也是带着这样的前提去看的,但是最后并没有感受到同志的感觉,可能是导演表达的太隐晦,也有可能是本人比较愚笨。 但慢慢整理思路后,还是能看清一些导演的意思。 通篇包涵亲情,爱情,友情;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就是把人生最常经历的东西都包含在了一起,但每条线都描述的很淡,生活很平淡,感情很平淡,连生气都是平淡的说出来。 男主哥哥对死去父亲的话题逃避,不知道曾经爷俩发生过什么,但从他捡回的那条鱼,他形容成父亲的转世,虽然给了朋友在养但是自己还是很在乎。把对父亲的一种情感寄托在那条鱼身上。一直不愿意直面,而嫂子和朋友总是会旁敲侧击的让哥哥去直面自己的感情。 千寻男主是被哥哥捡回来的,在三年前的洪水中,父亲去世的那天。千寻虽然会跟哥哥大闹,但是一直也保持着距离。大概是哥哥对父亲的执念转嫁到弟弟身上,哥哥不说弟弟也感受得到,再者,在哥哥家居住的三年,哥嫂对千寻都很好,但总有一种疏离感,不属于这里的感觉,纵使千寻还是很在乎哥哥。 直也男2,千寻的同学,超级喜欢梓,和男主一起练当代舞。但是练习中直也一直找不到感觉,千寻是知道的,直也的顾虑,不说破,而是在一些细节里提点直也。当中描绘了直也对梓的执着,也带了一下直也感受得到某些不存在的东西。这两样我认为是伏笔,对于直也发现梓尸体的时候,他是突然看向了梓尸体的方向,然后决定打电话给梓,从而发现尸体。发现尸体是直也第一个动作是像舞蹈动作里的一样感受梓脸上的气息,然后害怕的抽手。 梓女主,喜欢千寻而和直也保持距离,对他不搭理。直也也不死心几乎成了跟踪狂。一天梓围观千寻在水边的练习,说穿了自己喜欢千寻的心思,最后死在那里。 直也发现梓的尸体后,反而能进入到舞蹈的状态中,在舞蹈的最后,直也手在千寻脖子上停顿了一下,再往脸上去,这时是直也单人的镜头,他的表情变了一下,像是了解什么。然后坦然的对警察自首。 电影里面最不坦诚的就是兄弟俩。直也和千寻互相采访那里,千寻说到他能感受到别人想隐藏起来的东西并对此感到害怕,后面补充说一旦捅破了那层纸反而能坦然面对。纵观剧中的人物,说出这句话的千寻是最不坦诚的人,他一直都是害怕的,他感受到的隐晦的情感,他都不敢捅破。 至于鱼这个线索,emmm大概是导演觉得人类是鱼进化而来的吧(科学上是有这样一个说法),正好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水,所以多次强调鱼。挑了一条独特的鱼,这条鱼指向每一个人,剧里的人都在讨论着这条鱼,没有这个鱼更多的资料,从单方面来看,大概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是一条独特又独立的鱼。哥嫂在桥上的对话中,哥哥说河底的东西有一天都会被发现,他不是说河水干涸,而是涨潮,四处都会被水淹没。这里可以看出哥哥对鱼的执念,而对鱼的执念来自于父亲。这条父亲死后第二天发现的鱼,在河底最深的地方一动不动。这可能是哥哥发现父亲的画面。哥哥老是把这个鱼提在嘴边,更隐晦的也许哥哥当初更希望是父亲活着而不是弟弟,这样大概能解释千寻对哥哥的疏离感从哪来。他知道,但是哥俩谁都不说。 最后是当代舞这个元素,当代舞是没有台词的,完全靠身体去感知和表达。语言本身其实有很多限制,很多感受是语言组织不了,只能靠感受,最直观的是女人的第六感。可以说导演把电影分成两个面,一面是生活,一面是生活中不能被说出的感受。当代舞是巨像的感受,台词是抽象的表达。 梓的死真的很迷,不是说凶手很迷而是动机,我觉得两个特写止血贴应该就是导演想表达的凶手,如果再加些更隐晦的那导演怕不是要上天,搞这么复杂。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很小。所以我认定千寻就是凶手,他为什么要杀梓?想不通。直也自首,结合前面直也对梓的执着,我倾向于直也想跟在有梓的地方,跟警察走,到他被定罪,梓会变成一个标签贴在他身上。如果是这样,那么直也和千寻就形成了墙裂的对比,都是执念,直也去捅破走到底,而千寻自始至终都没有坦然。 这部抽象的电影,让我码了这么多字,像是去猜测一个没有答案的雾。btw导演续集快出来,等待揭晓答案呀。

  《触不到的肌肤》影评(二):距离

  里美姐姐真的好好看,眼睛好迷人(ˊ˘ˋ*)♡

  ————————————————————

  看完电影几天后,结合电影名字,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导演要表达的点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触不到的肌肤”这个梗在电影里有几处。

  第一个是贯穿始终的双人舞,在舞蹈中极力贴近对方,互相牵引,却被严令禁止绝不能真正触碰到对方的肌肤。

  第二个是千寻闭着眼时,斗吾想碰千寻的脸,被千寻躲开,以及斗吾闭着眼时,里美想碰斗吾的脸,被斗吾用同样的方式躲开。斗吾和里美在被躲开后都问了同一句话:“能看见吗?”千寻回答说能听到还是能感觉到(记不清了),斗吾好像没有回答。

  第三个就是直也伸手想摸梓的脸,被梓躲开,直也愣了一会儿说“原来你刚才说的保持距离是指和我啊”,然后站起来走到梓旁边的窗户外面问“这样的距离可以吗”,梓气得直接走掉了。

  第三个对“距离”的表现应该是相当明显了,很容易看出在这一段里,直也想触碰却“触不到的”梓的“肌肤”,蕴藏的含义就是直也想要和梓拉近距离的欲求,以及梓对他的距离感和对与他更亲近关系的拒绝。

  关于第一个,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舞蹈中不能直接触碰到对方,所以他们练习时一直遵守着这个规矩。仅仅这样看,似乎在这个舞蹈部分,“触不到的肌肤”和两人情感上的交触关系并不大。但电影开头时千寻在练习中不小心触碰到了直也(是否真的不小心?)导致练习暂停,休息时千寻看着直也的脊椎,抬手接近,被直也躲开后转移注意力;以及电影最后的共舞结束时,直也突然一把按住千寻的后脑勺,对千寻说“ok”,转身就替千寻顶了杀死梓的罪名。每一次舞蹈中原本不该有的接触,都是对两人关系纠葛的一个隐晦反映。至于电影中老师对双人舞立下的不能触碰对方的规矩,我相信也是有这方面的含义的,不过我想不到该怎么表述出来了。我的一个猜测是这个禁令代表着一些使两人将那些暧昧情绪深埋在心底的因素。

  第二个是我目前最没搞懂的,所以现在也说不出什么来。千寻躲开斗吾应该是暗示了兄弟间不可逾越的隔阂,这个倒蛮好猜的,毕竟这一点在电影其他地方有用人物对话表现出来;那么由此推断,斗吾躲开里面应该也有这样类似的涵义。但由于电影中关于斗吾的片段都较为隐晦以致我有点搞不懂,只能单从这一点来猜测斗吾的内心对里美是保持着距离的,尽管他们相处时看起来似乎很亲密。我猜测斗吾的内心可能跟他在河上打捞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关系,但说实话打捞工作的那几段,尤其那群工友一起休息的那段是我两个最没搞明白的地方之一,所以也只能粗略猜猜了。另外对于千寻的回答(听见or感觉到)有什么含义我也暂时不明白。

  另一个最没搞明白的就是千寻杀死梓那里。没错,虽然电影对此没有给出肯定答案,还留有悬念,但我看完认为就是千寻杀了梓。从这一点出发真的是很难理解。毕竟千寻作为主角,有时候我会感觉似乎很容易看出他的一些想法(比如想触碰直也的脊椎那里),但有时候其实我也像外人一样是只能看到他的言行的,可能是电影拍摄风格和角色性格导致的吧。比如千寻独舞被梓偷拍时的惊讶和质问梓时的不满,我马上就感觉到了,但从之后被梓血吻开始到电影结束,他一直都是我说的那种让我只能看着他一言一行但完全没法从我认为合理的思维角度来推断他思绪想法的状态,对我来说就好像在那种状态下,他就不是个脑子里有思想情绪的人似的。我只是拿这里举例,电影中这种状态应该有好几次。

  打完字突然想到一个点。千寻想触碰直也脊椎那里,他面对直也的疑虑,给出的回答是“你的脊椎真奇怪,就像被进化抛弃了一样”。我之前一直认为这只是千寻转移直也注意力的说辞,但我突然想起千寻一直对那什么鱼有着莫名的执念(那什么鱼在电影里以各种方式出现,也是贯穿始终,肯定也藏着什么寓意,但我目前还没搞懂这块),如果“被进化抛弃”和那什么鱼有联系的话,也许那并不是说辞而是千寻的真心话,那么也许千寻想触碰直也脊椎就不能算是对直也的欲望,而是对那什么鱼的执念。这样的话,之前的有些想法就得改动改动。

  然后既然跟那什么鱼有关,那我现在就是什么也猜不出来了。就这样。

  有人跟我讨论吗

  《触不到的肌肤》影评(三):界面上的工作

  

电影成为向观众解释艺术的很好的途径,这是一个巴赞的理想。 它把需要抽象思维能力才能理解的绘画转变为另一种感知,令所有可看可听的人都能够理解。 新一代的电影继续这一工作,并且开始解释当代艺术。 滨口龙介的电影几乎惯常出现对于当代艺术的展示,并且以全盘肯定的态度呈现它。

在《触不到的肌肤》中,当代艺术培养出的一种非日常的姿态,展现出一组关系中所可能存在的互动的边界。正如影片中对于“距离”的探讨,人与人的关系包含从感知到理智等等众多混杂的面向,并且在交互的过程中“水与水”、“水与鱼”、“鱼与水”的辨析让观众意识到所有可能占据的位置都会在瞬息间变化、流动。关系的背后是人的存在,即非个人的具体的存在,亦非整体的抽象的存在。导演或许认为它难以言说,但是可以通过另一项整体性的活动来感知。《触不到的肌肤》中那段主人公们不停练习的舞蹈——又一处当代艺术参与到电影之中的例子——既是非常具体的避免触碰对方的指示,也是极为抽象的甚至直到影片结尾也仍然不知所云的动作。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展现了咖啡馆中两个男主角的谈话,其中一个说:(对于老师的指令)我什么都不明白呢。另一个则回答:我也不是完全不懂,一些拙见罢了。然后才有了那段重要的讲出了“水与鱼”之喻的对话。 在《欢乐时光》中,三位女主参加的艺术家讲座展示给我们当代艺术对于全新的观看方式和感知方式的思考,以及普通人理解当代艺术是如何可能的。 滨口龙介给出的答案是体验,这让他的电影本身也是深度体验式的,很多时候像一场催眠活动。

我们在黑泽清的电影中体验过类似的感觉,诸如《x圣治》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统一,完全用电影将观众催眠了。 然而,和黑泽清的催眠不同,滨口龙介不提供醒来的时刻。在黑泽清的催眠背后往往是阴谋、悬疑和恐惧等等元素的在场。而在电影的最后,总会有一声类似响指的动作把我们叫醒,从而和那个背后的东西正面遭遇。 滨口龙介则似乎让我们在睡与醒的界面上观看电影,一如《夜以继日》更接近日语直译的片名《睡着也好醒来也罢》。或者换用另一种说法,即一个鬼魂的视角。这一视角是极为现代的,它既是一个历史感缺失的视点,同时也宿命般的无法摆脱以通过概念的方式观看世界的诅咒。

其实,这种现代性是内蕴于电影之中的。巴赞在《绘画与电影》中,把电影蒙太奇看作一种沿水平轴延伸的地理学时间单元,并且与绘画所代表的具有地质学体系向纵深发展的艺术做了区隔。 古典电影以亚里士多德为明灯,在戏剧性和虚假的结局中隐藏起摄影机的存在,同时也隐藏了摄影机存在中内涵的现代性。

如果说杨索的平原是对于电影所可能展现的世界的一个整体性隐喻。它的先锋性如同文革时期的样板戏。这是一种智识上的抽象概括。在另一端,我们也遭遇过那些强调感知的电影,诸如萨福迪兄弟的《好时光》和《圆钻》。我们感受到现代的噪音、碎裂和歇斯底里。 滨口龙介更进一步,他永远是寻找“界面”工作的导演。作为某种特殊而罕见的状态,这是某种属于新时代电影的奇观。他提供给我们一个拥有充分自省力的位置,同时也因为这个位置的存在避免了粗暴的二元对立。这是帕索里尼的电影尝试给过观众的体验。而帕索里尼的策略是展示焦虑,以某种知识分子的身份给观众困惑,避免入戏。他们代表着突围的两个方向。而在巴赞的立场上,滨口龙介显然更符合一个属于电影的理想。他实现了一种“既身处其中,又身处其外”的状态。 “既身处其中,又身处其外”,这是某部诺兰电影中的台词。如果说阿彼察邦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是蒂姆·波顿想拍但拍不出的电影,那么或许滨口龙介拍的也正是诺兰想拍而拍不出的那类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