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锦集

2021-01-14 00:1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锦集

  《神曲 地狱篇》是一本由但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页数:292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曲 地狱篇》精选点评:

  ●完全没有涉猎的领域,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我读不懂TAT

  ●风景都为暗喻。文化类

  ●名著啊~就是注释比正文长~

  ●地狱篇——第一遍仔细读完觉得不够,就边看着网上的公开课边读了第二遍,之后又看了一个专门讲《神曲》的书。第三遍顺利看完,收获更多,感觉注释有些冗长,有点不需要。

  ●含有古希腊异教内容,要小心!

  ●有一个闷热的夏日期末,为了外国文学的作业集齐了所有的该篇版本苦读了一星期。那个星期连做梦都是咖啡味的。带着湿漉漉的空气。最后编出了一篇诘屈聱牙的破论文。

  ●高中上课偷看过,可惜看不太懂

  ●喜欢的

  ●荡呆的神曲对于我真是一种甜蜜的折磨。不过我还是应该感谢它,以我现在浮躁的尿性,如果不是因为文学史考试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读了。忍受折磨之余还要报以调侃,不够感人,说理的句子加起来还不如一句“闹得鬼魂们真想变成聋子”

  ●让爱人进天国,让政敌下地狱。打过你一个耳光的人,你就让浑身污泥的鬼魂在地狱里把他撕了……丁丁,这样不厚道。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一):还是老版本好

  读文学书还是喜欢老版本,干净整洁的装帧设计,精美典雅的铜版纸印刷的插画,放在手上都是一种享受。田先生翻译的也不错,风格比较端庄凝重,读了第一节就轻松地顺了下来,一气呵成。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二):中学时代热烈盼望的书

  当时年纪还小,在书店抓到一本就看,立刻就被书中的文字和插图迷住了,当然,最后还是千里迢迢从北京背回家了。可惜……我一直没有找到后面的炼狱和天堂篇,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译者田先生花了那么长时间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果然是好版本呢,后来看的其他的译本都不喜欢,一直在等着他的,可是后来上学、工作,终于没有时间再找,今天偶然才发现原来田先生已经去世,借此地方,哀悼一下这样执着的田先生……嗯,不过我也很开心,终于发现了完整版本了

  :啊,发现评错位置了,偶当年看的那本是90年出版的,而不是这本97的本子,晕……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三):田德望先生的译本

  找了无数的版本,还是觉得这个版本好,尤其是注释特别详细。田老用了十年时间翻译也实在是不容易了。纸张质量比起现在的畅销书差了许多,但是书的内容是现在的大部分作品远不所及的。

  9年前,在书店买了一本天国,因为是学生钱不够,只买了最便宜的那一本,想等过两天再回来买另外两侧,真是造物弄人,两周以后这书居然下架了,再也没有在书店找到,莫非青岛的确如人所说是文化荒漠吗。就此一等就是9年。幸好现代有了网上购物,青岛这个旮旯地儿买不到的东西在其他城市终于可以找到,地狱和炼狱总算顺利收到,那在手里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浓浓的墨香和满是灰尘的书页足以证明此版早已被人们忘记,这不公正的待遇多少有些让人愤慨,然而又使得更加珍惜疼爱。

  不过书还是要看的,哪怕以后看的掉页了,也是值得的。这本书的存在也会变得有意义。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四):神曲

  这些书貌似很少有人评论,突然成了话络子,看看自己读过那些书,随便写写。

  其实,我看着这三部曲,是赎罪。

  万恶的自己,需要洗礼。

  这个版本的神曲算是比较老的咯,但是有点是很棒的,3B的铅字插画,让人感觉非常的舒服,像是人体的艺术。。。。在读作品的时候是种双重的享受。

  翻开很久没有翻的书,扉页写着92,92年买的,很老的了,突然觉得自己又要救赎一下自己。需要祷告。

  有时候发现人的一生似乎总是在救赎,

  把石头推上去,滚下来,再推上去。。。

  周而复始,当然这比较悲观。

  充满了宗教的色彩。。。

  意大利的文化。。。。

  《神曲 地狱篇》读后感(五):不入地狱,怎知天堂

  该书是长诗《神曲》的第一部,是文艺复兴之始著名佛罗伦萨文学家但丁的传世之作。原名是《喜剧》(La Commedia),后来薄伽丘在题目里加上了“神圣的”这个形容词,所以全称是“神圣的喜剧”,中文翻译约定俗成,都叫“神曲”。

  原文是首1万4千多行的长诗;《地狱》、《炼狱》、《天堂》各近5千行。但丁之前大多数意大利的文学作品都用拉丁语写成,但丁极为重视意大利语,对母语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首诗全诗以意大利语写成;因为意大利语元音较多而且押韵,原诗应该读起来朗朗上口,欣赏价值很高,可惜我不懂意大利语,而且田德旺先生的这个译本,为忠于原文起见,完全放弃了诗的形式,只是译成没有任何韵律的散文,所以甚为遗憾。这倒不是说田老师译的不好;诗作究竟可不可译不说,实际上译作应该是很传神的,而且每一章后面都有长长的注释(比原诗要长两倍),看那些注释才能很好的理解原诗,也有不少古希腊、圣经典故、佛罗伦萨大事和前人的注释分析,读起来也是享受,可见田先生在翻译此书上的确是颇费心力,至少掌握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可以说,这是我目前到此为止看这个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系列图书中翻译的最用功的一个了。有图为证(抱歉,懒得打了):

  我国唐朝时的请君入瓮,与这个多么神似!

  西文“自恋狂(Narcissic)”一词由此而来。

  但丁活在13、14世纪的意大利,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而且一度曾涉足佛罗伦萨政坛,不想在那个乱世,卷入黑白两党之争,因为他所在的党斗争失败,终生被流放出佛罗伦萨。因此诗人对佛罗伦萨这座城市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怀念和思乡,也有诅咒,在本篇中被他打入地狱的佛罗伦萨人之多可见一斑;也有些批判佛罗伦萨普通人的片段。从这一点来说,文字的力量是可怕的;诗人笔下的人早已作古,而他们的骂名因为这部巨作遗臭万年。难怪拿破仑要竭力巴结文人、作家。

  《神曲》内容博大精深,但主线是通过反思人类的罪恶及弱点,通过理性分析得以认识升华,最后在信仰的帮助下进入天堂。前两篇《地狱》、《炼狱》是作者本人在他极推崇、象征知识和智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指引下游地狱和炼狱;而最后是在但丁早年恋人(后来嫁给了别人,又后来死了,但丁伤心欲绝)、象征至善信仰和爱的Beatrice的带领下参观天堂。从理性有局限、只有信仰才可以让人上天堂可以这个角度上说,但丁和托尔斯泰的观点是一样的。

  《地狱篇》共34章,讲的是诗人和维吉尔从地表出发,一级级深入,一天内参观完地狱的过程。但丁的地狱构造很复杂,前面章节每章各讲一级,后面的几级分的越来越细,第7级分为3个圆环,第8级分为10个恶囊,第9级地狱又分作4个环。基本上,每一级代表着人类的一个恶行和但丁生前及同时代这些恶行的代表人物。这些恶习有:贪吃、贪色、贪财、欺诈、愤怒、异端、浪费、暴力、背叛等等。祥请见图(田德旺先生画的:)

  上面说过,在地狱篇里,但丁在诗中对古代及同时代的一些人进行了非常猛烈的抨击,对当时仍然占统治地位的教会也大力批判,这不能不说是非常有勇气和进步精神的。

  值得一提的是,但丁在刚入地狱门、在其外围时提到了芸芸众生,认为毫无作为渡过一辈子的人,都应该被赤身裸体放在那里,是“从来没有真正生活过的”,对他们极为蔑视,“因为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默默无闻地虚度一生,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就如同空中的烟雾,水上的泡沫一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才华横溢的但丁把地狱描写的栩栩如生,各种人物了了几笔就跃然纸上,对地狱各种恶魔的刻画、对罪人们的惩罚、阴森恐怖氛围的营造都极为传神,富于创造力而且绝不重复。基本上,人活着时追求什么恶行,地狱里就被这种恶行变本加厉发过来折磨,所谓“不入地狱,怎知天堂”?

  这样博大精深、内容精彩的一首文艺作品,配乐是极为困难的,我能想到的稍微沾点儿边的,是Grieg的作品《Peer Gynt》里的这首,当然,这首曲子比较欢快,无法跟神曲Inferno里的悲惨场面相符: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