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造性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创造性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5 00:08: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创造性的读后感大全

  《创造性》是一本由[美]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40元,页数:4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造性》精选点评:

  ●这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采访各界取得巨大成就人的研究成果,不是国内扯淡作品。装帧和封面设计太差,书是好书。我在豆瓣很少给书评分,这本书给五分。

  ●创新。《创造力》

  ●让自己每天生活得更好的一本书。

  ●从创造力的底层逻辑出发,讲述了创造力如何产生。打消了我不努力不学习就想在沙发上等待创造力降临的幻想。

  ●很不错

  ●创造性强的人一定是这个行业的领头者,改变了整个行业认识和运作方式的人;

  ●Flow

  ●读第三遍

  ●改变我对自身认识的一本书,非常好

  ●冗长不实用

  《创造性》读后感(一):大师之作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序言和谈创造性的弊端那几段的论述,他站在很高的角度从生物演化和文化演化的高度来谈这些问题,不愧是大师!也因此,在douban上我给了这本书一个五星的评价。但是,对于作者论述的创造性的过程等我觉得还不够通透。也可能是由于时代认知的局限性,这部分我觉得现代的知识的连接主义理论更加精彩。

  《创造性》读后感(二):谁说创造不可学

  这是一本不那么好读的书,我从去年10月9日开始读,断断续续,有几次差不多没有读下去,但最后终于在4月11日读完了。书的行文学术气息比较重,不像目前流行的励志脑力激荡那么鼓舞人心,但细细读下来,干活比较多,没有注水。

  关于“创造”或者“创新”,在于我看来就是一种悟道的过程,尤其是奇凯岑特米哈伊提出的“心流”概念,更是一种得道的感悟。东方人将悟道,主张自我体验,说道只能悟不可学,而西方人将创造到好,摆开架势,成立一个课题组,访问了几百位杰出人士,从访谈内容和统计数据,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如果有人想从中得到提高创造性的灵丹妙药,我估计他要失望了,这些结论和建议没什么特别,培养好奇心;培养习惯;孕育心流;发现问题;选择专业等等,但大道至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创造性》读后感(三):为什么要“立刻去做”

  为什么想起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立刻去做?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想起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手头有别的事情或者很懒不想动,或者躺在床上,于是把这件事情加入到“To Do List”中,过一段时间,想从To Do List中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变得很困难。本来是自己想做的“主动”的事情,变成了为了完成To Do List而作的“被动”的事情。结果经常是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或者无疾而终。

  因为在想起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身体有“涌流”(Flow)。

  涌流的力量强大,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事情,还心情愉悦。

  而涌流很容易消逝,拖延,就是让涌流消逝的过程,把“主动”变成了“被动”。

  所以,当我们有做某件事情欲望的时候,要抓住拥有涌流感做事的难得时机,立刻去做,拖延是巨大的浪费。

  就像现在我本来想要睡觉的,但想写这篇文章,瞬间就写完了。

  《创造性》读后感(四):又一本“默默无闻”的名家好书

  看看豆瓣上乏人问津,到现在还只印刷了一次就知道这又是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也难怪,研究”创造性“的书多半都让人“起疑”——不就是东拼西凑瞎骗钱吗?有人干脆就质疑:创造性也可以研究?

  作者名字太拗口了,Csikszentmihalyi,M.,翻译成中文简直更是噩梦,谁能记住一个叫奇凯岑特米哈伊的人?但在豆瓣上输入他的英文名,跳出这么一列:多少书啊,读他英文著作的人还有颇有一些,例如这本豆瓣的主管阿北也在读,在美国这是畅销书呢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他还真是一个名家,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积极心理学的发韧和创立者之一。因二战而移居美国。研究创造性,谁都知道这是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可他青年时就对人沉浸乐趣中的感受——那种时光飞逝浑然忘我的感觉(他称之为flow)——感兴趣,几十年不但做下来了,还取得硕果累累。这么有个性,研究的东西还这么有趣,叫我怎么不对他感兴趣呢。

  不妨拿他来鉴定一下国内的普通心理学教材,里面多半有章节提到创造性,但介绍些什么呢?一般介绍下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就没了。刚出的教材如果连simonton,Csikszentmihalyi.M,Gardner.H这些创造性研究名家都只字未提,那么基本断定这本教材的主编不是一般的偷懒——哪怕你为了图省事偶尔看看摘要综述也应该知道啊。

  这本书作者采访了91位科学/艺术上创造性世所公认的人物,探究创造性产生的条件和体验。他本人长于写作,富于幽默感,读了常常让人”会心“,这保证了这本书不但精彩而且好读。

  可惜,此书封面设计的土了些,宣传又不够,一晃6年过去了,还是”默默无闻“,我这里还把它当作新书来”重新推出“呢。

  《创造性》读后感(五):创造性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因突变

  自有生物出现以来的历史,受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约束。造就生物的基因会发生无目的性的变异,其中的一些变异所造成的生物的表观性状更适应生物所生存的环境,从而就使得这些变异的基因得以流传下来。这些变异积累的足够多,就会造成新的物种的产生。从海洋生物,到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一直到人类的诞生。人类的诞生使得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类以前,整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类的出现带来了他们所独有的精神世界,有意识,有语言,有道德,有文化,与先前的物质世界并行发展。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因,创造性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因。创造性改变了现有的文化样式,那些保留下来的新的样式不断积累,待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就像生物里不同的物种一样。没有突变的基因缺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像是没有创造性的文明也只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在新的变化面前束手无策。

  突变的基因若要起作用需要经由自然环境的选择,一如创造性的留存与否也要经受人类社会的选择。创造性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如果个人的创造性没有得到社会文化的承认,那么就谈不上创造性。比如巴赫的作品如果不是在200年后被社会承认,那么他的创造性就只能湮灭在人类的历史中,不能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有任何的影响。就像一个突变的基因没有经过自然的选择也不会对生物进化留下任何的印记一样。创造性要依赖社会的承认才能够起作用,那么我们也就不能确保在下一个200年,巴赫还会有现在的地位--一如生物体获得的基因也可能会被后代抛弃一样。所有的留与不留,生物体依赖自然环境的选择,创造性依赖人类社会的选择,都不具有永久的地位。

  基因突变并没有导向自然环境的选择性;创造性本身也是散乱的,要有社会作出选择。在巨大而快速的自然环境变化下,基因突变无法保证物种能够必然存活下去;同样,在各种可能的世界危机面前,创造性也难保人类文明不会毁于一旦。

  再记录一些散乱的想法。

  任何人,不管贫富贵贱,都难以仅把物质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当作最终的理想--猪一样的只有吃和睡的生活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我们要谈天八卦,想知道人和事的各种新闻;我们欣赏艺术,为着纯粹的人的大脑创造出来的东西而迷恋。社会甚至还要专门的设置一些主要为了满足我们好奇的职位--不事生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人就意味着有创造性--或者欣赏别人的创造,或者自己创造。

  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被认为与世俗不合。原因在于人的注意力有限,他沉湎于那些需要创造力的事情上,从而缺少了对一些世俗常态的注意。哪怕他其实谦虚、博爱、富有同情心,在其他人眼里也许并看不到。

  真正专注于创造性工作的人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而并不在意生活的细枝末节。成功是附带的收获,不是一开始努力的目标。

  在艺术的行当里天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你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阴谋诡计上。可是,天真只有跟幸运连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最终因为你的成功被大众看到。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早已经被扔到圈子之外了--而一个不在合适位置上的人,不管说的话多么真理,也难以流传开来。

  创造性是一个伟大的天赋。所以上帝觉得,拥有创造性的人已经被充分眷顾了,那么就给那些缺少创造性的可怜人一些物质的财富做补偿吧。

  加拿大小说家罗伯逊.戴维斯说:“当你考虑生活究竟是什么时,悲观主义的念头很容易冒出来,因为悲观主义是一种短视的生活观。如果你看着今天在你身边发生的事以及从你出生以来发生的事,你会不由自主地觉得生活就是一团复杂的问题,具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如果你能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你就会承认,从第一条阿米巴虫从粘液中钻出爬上地至今,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如果你用长期的眼光看问题,我看不出你怎么能够悲观主义地看待人和世界的未来。你可以短期地看问题,并认为整个世界一团糟,认为生活中充满欺骗和虚假,于是你当然就会觉得很悲惨。我觉得有些同事,尤其是研究文学的同事的观点实在是有意思,他们说悲观主义的和悲剧性的观点才是理解生活的唯一真实钥匙一我觉得这只是一种自我放纵的废话。悲剧的观点要比喜剧的观点容易得多。我了解那些持有悲剧观点的人,这是一种逃避者的观点。他们就觉得一切都完了,这种说法当然很容易。如果你试着更公正地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喜剧、模棱两可和讽刺是如何复杂。我觉得这对于小说家是至关重要的。光写悲剧小说是很容易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