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锦集

2021-01-15 00:30: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锦集

  《卧虎藏龙(上下)》是一本由王度庐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6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卧虎藏龙(上下)》精选点评:

  ●从始至终都很喜欢玉娇龙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香港

  ●2019.9 淡却值得回味。玉娇龙这一人物塑造,以及最后跳崖的神来之笔,对人性的刻画都很棒。李安的电影只是借用了人物的壳子,和原著已是两个世界。

  ● 小说中 并没有出现让我喜欢的女性角色 男人们也没有特别可爱之人 说起来 刘泰保道还是个个性之人 小虎太痴 李慕白太迂腐 人物多被各式各样的框框约束 玉娇龙虽然天不怕地不怕 但太过骄横 让人喜爱不起 不太可爱 到是那蔡娇妹 呵呵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睡睡”玉娇龙真是可爱之极,她不照父母的心长,也不按着情人的心长,她长成了玉娇龙。 她跑到人群里又跑远了这群人,天地间没有谁比她更高明了。

  ●原来只读了个上……

  ●看过电影的看小说也不会失望,只是倒数第二章让人看得焦躁

  ●江南鹤哑巴师兄再传弟子玉娇龙的故事。王度庐-4。在里面李慕白有点高人的意思了。

  ●三分之一的时候弃书,受不了李慕白的迂腐和俞秀莲的贞烈

  ●亦可与金古梁温并提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一):当年他若不杀我爸爸,我们兄弟还不能杀死他爷爷呢!

  “当年他若不杀我爸爸,我们兄弟还不能杀死他爷爷呢!”

  我觉得这就可以代表这个小说的基调了。

  头一次看这个小说,是在高中的语文读本。然后就念念不忘。大漠的罗小虎,豪门身怀绝技的貌美女孩儿。大漠上是多张扬浓烈的生命!

  很久之后才看了电影。又辗转,读到了这两册书。

  真是失望。

  我想我是被金庸圆滑美丽的文笔惯坏了,我端着这一碗粗粝的白饭,不能下咽。金庸那里也有生活的苦楚,也有狠毒,也有算计,也有狼狈,可是都那么柔和,不戳刺得你难受。王先生却是早得多的人。他笔下的北京城,俩字儿,闹心。

  真闹心。

  我看得很不舒服。我不是嫌他的招数不华丽,初中时看过一个讲太湖水匪的小说,那武功也是一拳一脚实打实的,一本书结结实实下来也爽利舒服得很。我嫌什么?你就听听这句话:“当年他若不杀我爸爸,我们兄弟还不能杀死他爷爷呢!”我真不爱听这口小家子气的京城调调儿!老北京多着呢,该是一个腔调吧,怎么有的在天上有的在泥巴坑里?闹心!整本书除了那个闷不吞的李慕白没有人能把握自己,有力量的人清楚自己永远不会有足够的力量,为免于堕进狼籍的生活他沉默,不乐意沉默的那人终于自己毁了自己,没有自己的力量的人逞强斗勇,说:当年他若不杀我爸爸,我们兄弟还不能杀死他爷爷呢!

  那口气该是多无力。

  这书要是拿到现在,准有些前辈对它说:“你这个,啊,意识形态我不能赞成。这一点严重拉低了文章的档~~次。”

  是,生活本来就是闹心的,我本应该歌颂这本书的坦荡,我应该用心读它一次又一次来给自己看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一遍就放下。可是我还不能。等我“堕入世事的涡潮”,再来对着这本书唏嘘吧。这会儿,我不喜欢它。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二):这位猫奴却已灰心丧志

  看过小说更发觉了李安的好——电影版《卧虎藏龙》真是去芜存菁,老四九城风貌、旗人风俗、官宦人家的派头保留得极好,又表现得极有味道;而那些旧派武侠的琐碎与神神叨叨几乎被剔除干净了,电影版的刘泰保甚至是可爱的,不是小说中那清末武术界阿Q的面目。

  原著小说中乏有可爱人物。玉娇龙的脾气简直坏透了,比郭芙更差上三分。李慕白与俞秀莲亦不是电影中循循善诱的前辈(倒也合我心意),俞秀莲虽然也埋怨玉娇龙处事不当,禁不住她自身也是个暴脾气。而李慕白……竟然是个轻佻浮夸的小青年!却也正是书中那彻头彻尾的陌生感,令我读得津津有味。

  玉娇龙的面貌是极美的,书中描述道:“这位少妇是瓜子脸儿,有些清瘦,但也因清瘦,才愈显得俊俏。高鼻梁显出她的多才、有威,但性情似流于偏狭,两条柳叶形的细眉,是告诉人们她天资聪明。她的两眼尤大而美,且明亮有神,但是常凝滞着,不爱流动……”这番面貌,实在非韶华极盛时的章子怡担当不成了(以至我现在每见她在综艺节目里语无伦次、神神叨叨地点评,都感觉恍如隔世……)。

  玉娇龙非但脾气极坏,行事没分寸,她的爱情也不甚美好。以8012年之现代眼光看来,罗小虎之于玉娇龙正如刘泰保之于蔡湘妹,这两对结缘的过程都充满原始性,即雄性或为暴力胁迫或为软磨硬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雌性最终是以“认命”、“冤孽”的态度消解这种压力与不快。玉娇龙既认了罗小虎做情郎,却又放不下她旗人官家小姐的身份,而更要命的问题是鲁君佩长得丑……她的出走、回归、跳崖与隐遁充满了非理性,简直一团乱麻——真是一位别开生面的武侠主角人物。

  而我却始终偏爱玉娇龙,打从见到电影里章子怡那一回头,说她不过“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透口气儿”。多好的台词啊,这清静地方她寻不得,最终也没能透上口气。小说里玉娇龙带着丫鬟与一只叫做“雪虎”的猫出走,早先她惹事生非、把客栈打得落花流水之时,仍不忘吩咐店伴给爱猫准备猪肝拌饭。最后猫跑了,这位猫奴却早已灰心丧志。要知道这世上总有一些人是怎么活都不痛快的,他们也许是心气太高,也许单纯是要求过多,又或者根本是天生的反社会,总之他们不痛快,拧巴,纠结,混不吝,大闹一场而后遁去,留下一副烂摊子。

  书中,玉娇龙左支右绌、大败而归,心中既有恨意又有悔意。而我作为看客说句风凉话,你看她既未没入鲁府做那老实本分的翰林夫人(即使是被鲁君佩踢出府来),又不跟了那逼奸在先还装委屈深情的罗小虎,岂不甚好。在我心中,玉娇龙睁一双妙目与这人间倔强无言相对,她说武当山是酒馆娼寮,她不稀罕。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三):一个无聊读者的闲散评论

  一年多前在图书馆旧书库无意看到的,当时好像是被工程热力学惹毛了,随便找了本书消遣一下,结果即刻沉迷无法自拔了。可能是书里表达的主题恰好契合我当时内心反叛之意愿与独立之渴望吧。

  书中丰富多元之美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呐!

  大爱王度庐文风。着实自成一派。此书的文学价值远高于聂云岚版本。聂版更适合看言情童话的小朋友。

  非常欣赏玉娇龙这个角色的刻画,她与李慕白夺剑那段真是让人叹绝,将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傲娇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就是个疯子嘛!可是我喜欢!这个人骨子里有种尚武精神,极爱挑战。作者将此个性赋予一个旗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当时被压抑多年的中原民族的民族性格早已退化得相对软弱而寡断了,而尚武精神之于马上民族更是名正言顺的一脉相承了。当然,这更可能与作者的血统有关。

  许多武侠小说中的莺莺燕燕着实让人腻味,皆为男子附属品,玉娇龙这个女性形象却少有的自我而叛逆,绝对主角当仁不让。还有那么丁点儿的女权意识和同性情节。让人扫兴的是她长得太美了,太完美了,多么俗套,但这种设定也是理所当然的,外貌的普通或丑陋必将带来或深或浅的自卑与怯懦,不脱俗的外形绝难包裹住一个峣峣皎皎的灵魂。(我可绝对不是外貌协会的!)

  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只能说 太真实!市井小人物的性格让人信服,就好像来自我自己的一部分,时常让人忍俊不禁。在文字描写之外,感觉到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颇深。

  我喜欢这本书里角色性格上的各种残破、各种纠结与罪恶。Imperfection makes perfect!正是这种残破产生的真实感不会让你脱离现实进入到很多小说营造的一种似梦似幻之境界,相反,它激发了我想要更切实的融入生活的渴望。于是,就此创造出一种奇异的励志效果。

  然而,让人悲伤的是,当我二次阅读的时候,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地,不管我再怎么反复咀嚼记忆中让人拊膺长叹的段落,当初文字所具魔力早已不复存在。一切皆流。或许这就叫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吧。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四):铁鹤柔情王度庐

  一部打入奥斯卡的《卧虎藏龙》,使王度庐的名字突然家喻户晓。 王度庐原非藉藉无名之辈,他是旧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与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并称“北派四大家”,其作品在三四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但新派一出,四大家几乎销声匿迹,如果不是李安把他的作品翻出来拍,只怕世人不知,“鹤铁五部曲”到底是什么东西,聂云岚侵权一案,也不会起这样大的风波。 说实话,其实王度庐的风格不是很对我的口味,他的文字平实而近乎平庸,描写粗淡而稍嫌沉闷,有时甚至会觉得罗嗦。然而每一位评论家都会提到,王氏笔下江湖儿女的悲剧性,英雄如江小鹤、李慕白,仗剑江湖,睥睨群豪,莫奈苦情所绕,四顾茫然。被赋予“悲剧侠情”之称,写感情漩涡、写内心冲突,侠骨、柔肠、英雄泪,比之还珠的奇幻仙侠,宫、郑的“武打综艺”,不肖生的江湖传奇,情节热闹而人物单薄,不失为一种进步。 最爱罗小虎 话虽如此,啃完长长的五部曲之后,并没有很大的感触,因为书中的人物性格,都不能很讨我喜欢。以描写最着力的李慕白来说,武艺是绝高了,一出道即力压江湖,几乎从无敌手,然而性格优柔寡断,提不起,放不下,固执拘泥,一意逃情,连累俞秀莲也有爱不能宣,深情自苦,未过门便要守寡,一生孤清。再就是玉娇龙,武功高强,除却李慕白无人能制,但骄蛮狂傲,恃武行凶,连远遁穷边之后,也喜怒无常,一言不合便动手伤人。 不过看到最后一套《铁骑银瓶》,却有一个人让我印象很深。那个莽汉子罗小虎,却真正叫我从心里喜欢。 罗小虎原是一个富绅的私生子,自幼浑浑噩噩,不晓世事,只想学一身功夫,冒冒失失随人出走到了塞外。后来父母为人所害,兄妹失散,罗小虎却成了威震沙漠的大盗半天云,并与玉正堂的小姐娇龙两情缱绻,私订终身。但两人身分悬殊,势难匹配,玉娇龙心高气傲,拒爱逃婚,仗剑横行,闹得江湖翻天覆地,玉家颜面尽失,最后她深为失悔,借投崖遁世,与小虎缱绻一宿后,翩然远去。罗小虎失去爱侣,如离魂魄,从此卧虎藏龙,绝名江湖。 这是正传《卧虎藏龙》里的故事,但我觉得罗小虎的性格要到后一部才真正完满,真正变得可爱起来。 在《铁骑银瓶》中,罗小虎对情人仍念念不忘,苦苦追寻二十年,一直寻到玉门关外,才得知玉娇龙已病死沙漠的消息。巧的是,玉娇龙临终时陪在她身边的正是她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韩铁芳,而铁芳后来又和父亲交上朋友!人间缘份奇妙若此,不免为小说更添上传奇的色彩。 莽汉子亦是痴情人,罗小虎听说玉娇龙死了,登时万念俱灰,了无生趣。大丈夫生既无欢,死亦何惧?因此他在迪化城代春雪瓶顶罪,意气侃如,慷慨就逮;在狱中将生死置之度外,从容谈笑,旁若无人;仇人假公济私施以虐待也不能令其变色,铁铮铮的好汉固不失英雄本色。 之前为情所困,英雄气短的“虎爷”,一旦独来独往,反而恢复了当年纵横大漠的雄风。他听说春雪瓶是“春龙大王”的女儿,便自以为是“亲爹”;春雪瓶用弩箭射他“胡说八道”,他也不恼,心中却乐:“好孩子!你妈妈教会你的箭,如今竟拿来射你爸爸了。”明里暗里皆以有此“好女儿”为荣。韩铁芳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前来救他时,这浑人还直将儿子引为至交。 //罗小虎那乱蓬蓬的大胡子却直往上拱,笑着说:“好朋友!”他恨他自己发出的声音太哑,他就张开了大嘴又喊了一声:“好朋友!”这声音像破锣似的拼命地喊了出来,他可力弱了,胸脯不住直喘,那一只眼睛也闭上了。// 他至死以为春雪瓶是他女儿,因此临死之时,还要莽莽撞撞地为韩、春二人硬做媒。而他毕生的憾事,就是玉娇龙因为他的身份而不肯嫁他。当年玉娇龙情热之时,叫他刻意求官再来求亲,这沙漠大盗钱是大把,却不通世情,如何有门路弄个官来做? //(韩铁芳哀声呼父,)但罗小虎这时耳朵似也聋了,没有听见,他又向雪瓶说:“你妈妈的脾气真……”他两只眼睛都瞪起,说:“你快嫁韩铁芳!快嫁!快嫁!别等着他作了官再嫁,别学……别学你妈妈,你!听我的话!当韩铁芳的老婆吧!韩……嘿!朋友!……”// 这楞头楞脑的浑小子,岁月的风霜没有侵蚀他的豪气,磨平他的性情,使他变得稍许圆滑。他在中原的江湖上是格格不入,步步履险的,因为他没有多变的心机,他在沙漠生长,在沙漠扬名,有着沙漠民族的好斗和纯朴,对敌人是明刀明枪,对朋友是倾心以待。大漠汉子,风云意气,大碗酒,大块肉,笑明月,傲风砂,直肠直肚,真情真性。至性之人,虽然武艺不是极高,相貌亦非俊美,豪情胜概,却已得我倾倒。

  《卧虎藏龙(上下)》读后感(五):江湖儿女

  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是我最喜欢的国语电影之一,最初看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电影根据民国武侠作家王度庐的同名小说改编,却一直没有看过原著。这两天忽然来了兴致,就通读原著。把一些想到的写在下面。

  比起改编电影故事的紧凑,原书的故事情节相对不那么统一,稍显散乱。总体而言,前三分之一以刘泰保为主角,讲述的是刘泰保如何追寻铁贝勒府中失窃的青冥宝剑与捉拿碧眼狐狸的故事。中间三分之一叙述的是玉娇龙个人的情感烦恼与离家出走后在江湖上的玩闹。最后一部分以罗小虎的胞妹杨丽芳杀死仇人为主,并穿插了刘泰保、玉娇龙、俞秀莲等人的交际。玉娇龙是本书当仁不让的女主角,她的所作所为串联起了全书上下的爱恨情仇、门第纠葛和江湖上的刀光剑影。看完全书,我是非常佩服电影的编剧和导演,能在原书纷繁的故事中提炼出一条以盗剑和寻剑为明线,以规训与放逐为暗线的故事线索,在有限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展示了江湖的虚伪险恶和其内部法则,又以李俞和玉罗两代人的不同情感纠葛写出了情感的克制与冲动,真是太厉害了。

  说回原书。和电影中玉娇龙受业于碧眼狐狸并暗中偷艺不同,原书中的玉娇龙受业于一个江湖边缘人士高朗秋(此人和碧眼狐狸也算有关系),在碧眼狐狸入府时玉娇龙的武功就已经远胜于她,并且因为知晓碧眼狐狸的罪犯身份,玉娇龙实际上把她控制得服服帖帖。书中的玉娇龙是更有主见的。而这种“有主见”的自信与驱动力,也正是因为她身怀绝技却从未涉足江湖,从而总想要做点惊天动地的事情。好比书中插叙的新疆偶遇罗小虎,便是玉娇龙遇到罗小虎率团伙抢劫时想要建功立业捉拿大盗而主动追击,才有的故事。在我看来,一身的功夫正是玉娇龙悲剧的来源。美国电影《蜘蛛侠》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换个角度说,一个人能力越大时,超能力给予的好奇、勇气与野心也就越大。愿意锦衣夜行的人终究是少数的。练成了高超的武艺,自然想要找人一较高下或者锄强扶弱;饱读诗书之后,自己也想著书立说或者传道授业。玉娇龙的老师高朗秋就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对象。他练好武功后徘徊在出招与藏巧之间犹豫不定,因他本不是江湖人士,而是想求功名的秀才,机缘巧合下半路出家练成了高妙的拳脚功夫。路遇不平,管还是不管?抱着一身功夫,要不要投伍从征?武功赋予的想象,不只是一个快意恩仇走南闯北的图景,还是一个进入另一种等级秩序与记忆空间的机会。谁的武功高,打败的名人多,便获得了传颂的机会。这也是刘泰保这样武功稀松平常的人所梦寐以求的。但刘泰保毕竟已经人在江湖,和玉娇龙、高朗秋这种还不一样。对玉娇龙来说,武功是能力,也是负担。武功给她在逃离父母之命时提供了进入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评价体系的机会,但同时她来路不正的武功也让李慕白一直向她追问拳谱和师伯的下落。

  书中的玉娇龙也背负着比电影角色更深的家庭束缚。电影中有意把玉娇龙的内心矛盾刻画为追求自由个性的自我与婚姻束缚之间的冲突,并着重强调了她和罗小虎之间短暂又轰轰烈烈的爱情。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特别是对于外国观众而言。而书里的玉娇龙为家族牵绊太多了。最后纵身一跃,不是因为导致太多的人死去的负罪感(书中李慕白没有死,而碧眼狐狸在小说开始没多久就被俞秀莲杀死),而是为了诚心祈祷父亲身体康复。书中反倒是玉娇龙的母亲因为思念过度郁郁而终。鲁君佩也不只是一个长相丑陋的翰林,反而勾结歹人要挟玉娇龙。涉世不深的玉娇龙武功再高,也难敌人心莫测,在玉鲁两家之间纠缠不清。家族、姻亲、名誉和荣辱结成一张天罗地网,让玉娇龙左右为难又迫切想要逃离。在这一点上,原书暗合了传统社会家族观念的。尤其是玉娇龙希望罗小虎能谋取官职,好名正言顺娶走自己。在这个意义上,玉娇龙的思维框架没有像电影那样现代到了追寻自由的地步,她仍然只是一个想要嫁给理想夫君的传统女性。她可以嫁给罗小虎,但不能飘泊江湖,只能明媒正娶。

  再说说书中的其他人。小说之丰富,就在于其形形色色的人物。刘泰保的身上集合了很多北方男人的特点:好高骛远、死要面子、说话喜欢夸大其词、好酒嗜赌、好打不平,等等。这样的人放到现在,大概就是京城的顽主、老炮一类。说实话,这个人看到最后,实在没给我太多好印象。而俞秀莲、李慕白、罗小虎等人也都不是那么纯粹。俞秀莲和李慕白是纯粹的江湖人士,但太过迂腐。俞李二人在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比电影中还要迂腐可笑。俞李都只有三十左右,李慕白也不是一代宗师。他们说着场面上的话,想尽力维护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依靠道义维护的等级世界,希望周全所有人。可问题就在于江湖里刀光剑影,本来就不是单纯依靠自律就能维护的。总有数不清的碧眼狐狸来破坏这个秩序,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武功是可以超越道义的。想维护道义,只能比对方更强大。从这个角度上说,江湖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更为“原始”的世界。罗小虎更不是电影所表现的那么潇洒、带着域外风情,他行事鲁莽,为情所困,但是对玉娇龙并不那么相信——他在新疆和玉娇龙的接触总共不过几天,两个人又有着巨大的身份差距,怎么可能彼此推心置腹到山盟海誓的阶段呢?实际上,刘泰保、罗小虎和蔡湘妹等“底层”人士上层权贵颇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象,在不对等的身份和权力面前,作为平凡百姓的他们想到的办法不过是要命一条,同归于尽。这是民间版的“I have nothing to lose”,而官家因为涉及前途和家族荣辱,权力更大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息事宁人。江湖秩序与法律秩序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权力的不对等有些时候反而对显贵人士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江湖人士对官差和法律既拒斥又畏惧。盛名如李慕白也因在京师杀人而五年内不敢踏足。江湖人士之间的私斗也都默认不惊动官府。而江湖人的奇能异术又是一种优势,明察暗访,倚重江湖人士来去自由。而且铁贝勒还时时想着收编江湖侠士到“正统”的等级结构,希望招揽李慕白。《卧虎藏龙》的世界是非常传统的。

  本书是王度庐“鹤—铁”五部曲其中之一。字面意义上,“虎”当是罗小虎,“龙”当是玉娇龙。虎卧于茫茫云岭之间,龙藏于芸芸众生之中。可他们终究还是逃不出更大的传统与文化结构的束缚。纵使离家出走,也是始终做不成江湖儿女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