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想自由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思想自由史》读后感锦集

2021-01-18 00:40: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想自由史》读后感锦集

  《思想自由史》是一本由(英)J.B.伯里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页数:1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自由史》精选点评:

  ●如果罗马人迫害基督教的时候干的彻底点,那么以后基督教就没机会迫害别人了

  ●伯里(John Bagnell Bury ,1861-1927,话说这位巨巨的译著也太少了吧)广为人知的那句话应该是1902年在剑桥就职时说的“历史不过是科学罢了”吧。我看的这版是没有索引的,本来我是打算用意念掐死编辑的,但马上就从古登堡计划中得到了拯救:http://www.gutenberg.org/files/10684/10684-h/10684-h.htm#ch-bib。此外,旁友们,在你们吐槽伯里论述狭隘的同时,有没有人注意到此书几个版本的内容简介都说是他较早期的作品?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1914年(13年后伯里就去世了),成书时间我找了一下也没找到,你们译者也好出版社也好,能不能稍微严谨一点?

  ●本科刚入学,班主任即送这本书给班里每个人。他在赠言里写道:“记住这些人的名字,更为重要的是,因着他们的道路获得自由的思想。”我如何想不到,保研面试时,自己第一个想起的书目即是这本小小的书。这是西方人在宗教之下获得思想自由的故事,那么中国人呢?我们已经过了在礼教下挣扎的年代,我们要挣脱的是什么?我们的思想真能摆脱固有的影响吗?我们有必要摆脱吗?

  ●零九年五月很欣赏的一本书。

  ●翻译得不好 看着云里雾里

  ●很薄的书,很值得看。 人类的奋斗史,基本上是一本思想自由的奋斗史。 特别提到古登堡发明印刷机,这一历史转折点,也就是当人人能手握一本《圣经》时,黑暗从此破开。

  ●: D081/2261

  ●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部围绕基督教的思想自由史。

  ●宗教

  ●是那种比较典型的在空白里做文章的。

  《思想自由史》读后感(一):思想自由 维基百科之解释

  思想自由,(英文:Freedom of thought),又称观念自由,是个人持有不同于他人,包括不同于家长,不同于宗教组织,不同于执政党的独立思想之权利。思想自由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人有权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Everyon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thought, conscience and religion. )”

  参考文献

  •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思想自由史》,[英]J.B.Bury 著,宋桂煌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思想自由史》读后感(二):一部基督教思想自由史,

  全书基本上没脱离对基督教的讨论,所以把书名换成:基督教史也许更适合。不过宗教思想史的确算思想自由史的一面镜子,全书读起来很有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感觉,一个个哲学思想围绕宗教信仰徐徐展开…

  自由一直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词,自由主义发展这么多个世纪,如今依然爱国主义,国家主义盛行,自由主义者也应该对此多谢理解,这些思想也都是有所依托的,许多具有传统情怀的中国人,即便在理性上支持自由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但也会在情感上体会到深深的失落,如何珍视传统的伦理价值,如何处理传统精神对现代性的情感隔膜与抵触,这是自由主义在精神意义层面上遭遇的挑战。

  大体梳理下这本书的大体结构吧:

  希腊思想自由时期→中世纪罗马时期基督教崛起对思想自由的迫害(宗教裁判所)→文艺复兴时期的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蒙田,伏尔泰,洛克,卢梭等)→欧洲各国宗教的宽容(Frederick的普鲁士时期)→唯理论时期(霍布斯的自然法,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洛克等)→十九世纪(康德,不可知论,实证主义,一元论等)

  全书基本上没挑开对基督教的讨论,更没有之后的古典自由主义,自由意志主义等内容,颇为遗憾…

  大量的史料与引用,对基督教有兴趣的读者倒是可以读一下…

  如果你对基督教历史了解又读过西方哲学史之类的思想史的话,就不用读这本书了,干货不多…

  《思想自由史》读后感(三):可以读一读的思想自由史

  读这本书是有功利因素在的,因为以“人与自由”为主题的月望哲学讨论小组(我们几个志趣相投者自发组织的一个哲学讨论小组,因每次讨论定在农历每月月望之时,故取名“月望”,小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学历,既有哲学系的,也有临床医学的,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小组是完全开放的,可来可不来,不过仍有7个左右核心成员。但因时间原因到目前为止小组讨论只进行过3次,收获亦不大。)第二次讨论在即,我却丝毫没看过这方面的材料。急噪之余随手翻堆在书桌上的书时,发现了这本小册子——J.B.伯里的《思想自由史》。之前没听说过作者,买这本书也因之便宜而已(南华书店的库存书,3元)。该书是宋桂煌的老译本,译本虽老但翻译的文字还是颇优雅的。本书的线索并不难,即追溯了自由思想从古代希腊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发展历程,并阐明了以下观点:人类思想的历史,是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压制走向自由的历史。其间纵然多有黑暗时期出现,企图以思想权威的专制精神取代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的光芒势必冲溃黑暗,建立理性与自由的王国。读完之后却不太赞同作者的一些观点,比如不赞同作者将人类思想的历史发展看作是单线性的,即认为人类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科学理性的世界,其实反观现代社会,科学理性作为另一种思想枷锁已经开始显现了。又比如对作者那种一种将科学与宗教对立的态度,一种将基督教贬之为人类自由的枷锁的态度有些厌倦。但不管如何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特别其中关于思想自由与思想权威专制之间的关系略叙(第八章:思想自由的辩明)还是有一些启发之处的。

  《思想自由史》读后感(四):思想自由,人类理智对权威的彻底胜利

  非专业读者品评。

  小篇幅解读人类思想自由的从来便有却缺乏可靠保障、失去再到切实拥有,数千年之历史,跌宕之时势,不乏伟人巨人对思想禁锢的质疑、反对乃至奋力一击,寥寥数语便能见得斗争之惨烈,个人代价之巨大。

  罗马帝国以及之前的思想自由时期,科学、艺术、文化多样纷呈。宗教信仰也少有强制性的成分存在。基督教一股独大,其对于世俗权力的干预以及政教交融的趋势,宗教信仰自由被剥夺,宗教法庭的出现成为思想禁锢的高峰。文艺复习、启蒙运动,唯理论对于宗教的挑战,科学新发现的出现,对宗教思想禁锢带来强大的外部冲击。宗教信条的不同解释,教义之争到教派之争则是宗教禁锢的内部瓦解。理性实践在诸多社会变革中得失败,又再为理性科学的一股独大设置了障碍。人类思想领域难有正当的控制,不可强求一致,对于不同观点观念保持着一份善意的宽容也成了人类的普遍共识,权威的可被质疑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

  现存的思想自由,就经历所见,未觉得其可爱可敬,但是确实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放在历史中考查,能见其可贵,置于现实中考量,则能给人一份宽容与包容之量。自由意志到自由思想,干涉与意志强加在不少场合显得无理不正当,简而言之,在有着对历史的崇敬、对人类文明的敬意敬畏的同时,在有着对目前人类思想自由的维护保持的共识的遵守,包容而又开明,可以讲理可以探讨但又对不同意见不同思想有一份耐心与尊重,实是要努力践行的事业!自勉、自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