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精选

2021-01-20 03:04: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精选

  《禅宗与精神分析》是一本由铃木大拙 / 弗洛姆 / 马蒂诺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页数: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禅宗与精神分析》精选点评:

  ●从人与自然关系切入东西方文化或者说精神态度的差异,有点意思。但是关于禅宗的部分,尤其公案,看的云里雾里,应该会多次阅读。 ps,如果说精分是西方思维的,那什么是东方的呢? 森田?正念?

  ●①我对宗教一直都有本能的抗拒,今后我应该也不会皈依任何形式的宗教。但这并不妨碍我会主动的去了解他们,因为很多所谓的宗教其实更多的是哲学,而且是哲学里面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与认识论。②这部书从禅宗的哲学角度出发,与现代精神分析联系起来,这个点选的非常好,也会让读者获益很多。③如果没有基础的话,建议不要先读此书,学术性太强了。建议可以先看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来看此书。

  ●墙裂推荐!!!

  ●铃木大拙与弗洛姆的部分比较有阅读的价值

  ●去束缚,见本心。

  ●铃木大拙的无意识和弗洛姆的无意识不在一处啊。

  ●弗洛姆的部分已读过。

  ●这个好,两个主题都是我喜欢的;终于看完了禅宗与精神分析,禅看的行云流水,精神分析也看的行云流水,因为十多年前就开始大量的看了,但后来用心理分析来解释禅,看的有点绕,懂貌似懂了,佛洛姆有点强行解释的意思在,还不够通透,不过见解也是一流,心理分析人性和人生的观点犀利,非常受用,很受启发,看过一遍先放放,以后有机会再回头看一两遍。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突然更懂了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哲学的本质是研究语言,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并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二合一。

  ●弗洛姆的文风很熟悉 每次读都很感动

  ●弗洛姆很有意思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一):本来无一物

  铃木大拙与弗洛姆写的一本可以看很多变得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视角,让我们换一角度去看问题,改变了一个人的心灵。难忘的一句话: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看似无欲无求,空空然,实则是一种广阔的胸怀,超然的人生态度。人生的平淡,内心的平淡,面对各种起起落落,只留下淡淡的一笑,此时我感觉到的是一颗柔软的心,一颗包容了万物的有弹性的心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二):著名的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 玛塔吉谈禅宗修练

  现在我们要超越思维(mind)。我已说过,思维只是个神话;而我们却总是常常活在思维层面,因此才有这么多问题出现。它们都是来自思维的。假如你己超越思维,就不会有问题要问,因为你己到达那境界。你就是不在那境界才会发问。你总是到达那境界一段短暂时间,就再掉下来。因此,我要告诉你怎去停留在那境界久一点。我没有那问题。我时常都超越思维。对你们来说,我要找个方法让你们维持着超越思维的状态。我时常告诉人们的,且效果极佳的方法是:无时无刻,正在入静与否也好,起立也好──去看看你的思维正在想什么。你是己得到自觉的灵。你必須先达到「连接」的状态。若你不是「有连接的」, 你就是做不成这功课。但若你看着思维正在想什么,静观着思维,且向思维发问:「呀!你想要什么啊?」 「你想思考什么啊?」 你会很惊讶,看着看着便会突然到达一点,变成无思虑。因此,要时刻静观着思维,它在做什么?它在想什么?思维自会停止思想。因为它不能回答,不能向一个己得自觉的灵回答。不过,你得先要超越思维。你要把自己与思维分开。你向思维发问:「思维先生,你在想要什么呢?」 「你在哪?」对着镜子也可以,你不必患自恋狂。当然不会。不过,要做的就是这样发问。......要进入无思虑,最好是看着某物,例如花朵。你的思维会立刻有反应。你就看看它在说什么。「不!我不想听!我不想听!」 只要说:「不,我什么也不想听,只想观看!」就这样,它自会渐渐消失。这原本就是禅宗想修练的功课。

  ——国际著名灵性大师锡 玛塔吉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三):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关于赫拉克利特的Logos和老子的“道”之变相扎堆成功记

  关于此书,一句话,如题,确实是完美的展现了以禅和精神分析这两种体系为代表的东西方思想关于人之本性理论的迥异、作用及对WELL-BEING实现的意义。

  .S.插个话,对于禅宗,我怎么觉得弗洛姆那哥们未免也太虔诚了点吧,原本明明是八分神似的东西硬是给伊描得了个十分圆满呐。。。。。这位恩客大爷,好歹你也表误导小朋友嘛—V—#这年头,身心健康我容易么啊,真是~

  看来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呐~哪都一样!

  关于本人力荐的原因,N句话,如下,基本也就是酱紫滴^V^:

  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是一种非宗教性质的科学方法,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个方法中最有特色的,便是致力于使无意识成为意识,(P.S.用弗洛伊德他老人家的话说,也就是致力于使Id转变为Ego)

  而从无意识变成意识的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个人意识领域的一种扩大。

  如果说扩大意识领域意味着醒悟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禅正是达到“悟”这种状态的一种理论与方法 ——当然,在西方也许伊是会被称为某种宗教的或神秘的体验(P.S.关于神秘的体验这个东东,貌似老弗在伊的《精神分析引论》里有谈到通过某些神秘实践来导致人格根本转变的种种尝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哦^V^!呃~这种极其BT的方法估计也只有他老人家去尝试的啦)

  OK继续言归正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精神分析是一种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 而禅则是一种精神拯救的方法,虽然这两个体系都是既涉及到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又涉及到导致人们well-being的实践,但是它们却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思想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来认识到禅宗探究实在的方法与科学方法的不同,对于凭借精神分析法来追寻人们精神危机的根源和探究人类自我拯救途径的我们来说,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此书从一个侧面解答了两者之间某些“既辨证又统一”的问题,所以嘛~乃政治老师之首选教参了啦。。。^V^!开玩笑,开玩笑的~我是说,所以嘛,就力荐一下此书了啦!

  .S.铃木大拙和弗洛姆这两个不同领域大师级人物的一次PK(—V—#超女看多了的后遗症,连口误都误的那么没技术含量)不好意思,应该说是这两位大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了啦,其中见解之独到,确实很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哦!

  O~怎么说各位同学也得给个FACE人家吧,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好歹也捧个人场不是,嘿嘿!^V^好了,我说完了,大家可以开始交出场费了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四):佛理与基督之我见(一)

  去两个地方心会变得安详 一个是庙宇 一个是教堂 两者比较 更偏向前者 可能是对佛教音乐更加亲睐的缘故 百字明咒 金刚经 大悲咒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直都很喜欢 虽然听不懂 去年的红色之旅爬苏仙岭 因为听到苏仙观传来的金刚经 于是放弃了山顶美景 在观前的石阶上坐了一上午...以生救生 生亦是亡的典故多少对我现在颓废的人生观产生了影响 我有一个朋友一直希望我能信基督 按她的观点 后入的可以为先

  对于神的理解 可能一定程度比别人的悟性偏高 但内心一直却很排斥 我朋友是一个虞诚的教徒 但正因为如此 我觉得她过于深信 如同古代的愚忠 她一直强调神的阻拦或成全必有美意 比如她考GRE的二类有效证件过期 她归结于神的阻拦 是一种考验 其实她忽略了一个潜在规则 倘若真有神的存在必有撒旦共存 世人的千姿百态皆不过正邪搏弈的一盘棋 而信主不过是我们不甘向邪恶势力低头 期望从神那里获得力量 努力生存下去的一种信仰.这只是一种好的出发点 而搏弈有输有赢 即使邪往往不能胜正 但不代表邪永远是输家 因为棋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邪不胜正只是最终的结果.这世上有着太多的冤屈和怨恨与不平 你能说那都是神的美意么 这也刚好证实了没有万能的神.而佛经认为学佛人对这些灾祸情景 应该以念佛的态度正视。通过念佛将心念端正 藉著念佛来遏止妄念烦恼。因为佛理认为信仰永远只能是信仰 而不能成为我们耐以生存的依据 对于不平之事,别指望神能救济所有之人。这和基督宣扬的“万能的神”向背,我觉得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相当之重要放弃自身的努力完全交托于神,这原本就是信教的误区;如果神能解决一切问题,那试探岂不就变得了无生趣。

  佛理不宣扬佛的万能 只是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度的字面意义在于佛只是一个摆渡者 登彼岸 结束万劫不复之芸芸。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饿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既是六道轮回。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这和唯物论的观点一致。个人觉得没有脱离实际.因果报应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基础。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可以浅显的理解为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这也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基督宣扬神爱世人,做恶事者只要潜心就能“回头是岸”。这点和佛理相仿,不同的地方在于佛经需积善德,才能功过相抵,才不至死后跌入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八万四千岁的地狱道中, 一旦拜倒于佛 必先出家 远离尘土,说明下,基督和佛都有"带发修行"基督必须遵守“十戒” :

  第一条:除了上帝以外,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雕刻或跪拜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神的名。

  第四条:当守安息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一切所有的。

  而学佛之人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清规戒律,甚至在饮食上都相当规范。不象教徒一样仍游离于灯红酒绿尘世之间。这些戒条让学佛之人远离了很多诱惑,从而更加潜心向佛。这里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基督教徒心中有主,但仍经历着世间炎凉与考验,试问又有几个凡人能逃离欲的左右。一旦遇到试探则会企求神的救赎,忽略了自救;但学佛之人因为太多的戒律需要遵守,变得清心寡欲 自身修为已经接近于神。所以对于佛经的研究一直是人才辈出,越是修行越是圆满,最终超越凡人的躯壳与悟性,陧盘登入极乐。这也恰恰证明了佛理的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以后再慢慢写。不是想把基督比下去,事实上我既不是学佛之人也不是基督教徒,只是想把一个门外之人的肤浅之见跃于纸上。何况象我这种俗人,任何修行都是无意。我只是一个安静等死的孩子.

  以上。

  《禅宗与精神分析》读后感(五):《禅宗和精神分析》—奴役走向自由

  

这是弗洛姆在经过“禅宗和精神分析讨论会”这场会议后,弗洛姆本人结合会议内容和铃木大拙的禅学,在自己的学说和思想之上修改和扩充写成。内容主要是禅宗和精神分析这两种对精神治疗的实践否存在某些联系,而这些联系又有什么意义?

由于弗洛姆本人是弗洛伊德的弟子,自己的基础学说是建立在精神分析之上的,所以他首先是把西方文化中的精神分析,尤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治疗实践产生的背景,目的,以及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概念的价值与目标中,发现了与禅宗密切相关的共同之处,这也是两个实践的汇合点,这就是人的幸福安宁,也被称作人的“拯救“。这样一种目的追求在精神分析中表现为将”无意识“的潜能挖掘出来,让意识能够更统一,更真实,更完整的去觉察客观世界,体现在禅宗里则表现为”开悟“,即在现实性中回归真实,是摆脱奴役走向自由的道路。

精神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裂是什么

问题首先在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这种危机在于人的分裂,体现在人的机械化和人与外在外在世界体验上的异化。“人被劈成两半,一半是知性的我,这被认为是真正的我,它要去支配另一个我,如同支配自然一样。”这种分裂源自对理性的崇拜,和对情感合理性的不认可,更进一步的,在对理性主义的盲目追随下,使得这种理性主义变得非理性起来。而在这种目标倡导下的生活里就表现为人格分裂,感到焦虑,抑郁或绝望。

精神分析就是针对这种“病人”所提出的治疗方案。据弗洛姆的说法,他认为弗洛伊德是站在理性主义的巅峰上来进行治疗,他的这种态度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比如清教伦理目标的遗留。弗洛伊德倡导用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把人无意识中的部分给挖掘出来,扩大人的意识层面,来使人从“神经症症候,抑制,及变态性格中解决出来。”治疗恶目的不在于免除疾病本身,而是在于获得”幸福安宁“。

正是建立在幸福安宁之上,这一“人类存在基本概念”才是“人道主义精神分析”,也是禅宗思想的共同基础和目的。

这本书讲的不算细致,弗洛姆本人也说,他本身并没有开悟的体验,所以并不能够代表某种权威对二者进行评论和分析,但我仍然觉得弗洛姆对铃木的这种东方“辩证逻辑“有着非常大的包容和接纳态度。我也很赞同弗洛姆代表的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知识导致转变。他认为禅学和精神分析可以求同存异,相辅相成,即:利用精神分析的知识,达到开悟的目的。只是这一猜想依然函待实验验证。

分裂的形成:三层过滤器

既然表现是人精神上的一种“分裂”,首先这个分裂是如何形成的?

弗洛姆站在精神分析学科上,认为分裂来自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分裂,“我”本身的分裂。 意识在他这里指觉察状态,无意识在这里指不觉察状态,而意识中的部分又有着大量的虚构和幻像,所以打开无意识的内容,不仅让我们看到被扭曲事情背后的真相,也让我们看到其他我们未曾发现的事情,即破除压抑。

无意识来自无法“觉察”。意识是被人们所理解的,弗洛姆说是“经验想要被觉知到,只是在它能够凭借一个概念系统”及其范畴而得到理解,得到关联并变得合理有序的条件下才能办到。“这一范畴系统的作用我们可以称作社会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有三层:

1) 语言;第一点是词汇,语言词汇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有些感受能不能被表达出来;其次是语法,不同源流的语法对于词性以及时态的用法和强调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会影响使用这个语言人们的体验方式;第三是句式,影响人们的思维角度和体验重点;语言之中存在着冻结在其中的精神,和生活态度,这些影响着我们“如何去体验,以及哪些经验能够进入我们的觉知。”

2) 逻辑;即线性逻辑和辩证逻辑之分

3) 被允许思考,感受和表达的内容;即社会,或家庭所允许你合理,合法思考,感受和表达出来的内容。

语言凝结着精神的财富却又无形中限制着我们的精神,既是文明助推器又是发展挡路石。

我们认识世界却无法体验世界。

分裂的状态及分裂的治疗

这种自我的分裂,意识和无意识的分裂,或者生活经验的异化的现象,可以相应从三个层面进行表述:一是人格的扭曲,二是虚幻作用,三是“思虑作用”。总的来说,是说“意识层面里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是幻像,他们用虚妄的意识来体验这个世界,导致看到了扭曲的世界而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幻像的产生来自于思虑作用,他们选择用思虑去看待事物,从词语和概念,思想去理解世界,因此没有和世界相通。而从无意识向意识层面的转变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这种扭曲,看到外在的过滤机制对自己的影响,在分析师的引导下,逐步走向幸福和安宁,这其中正是贯穿着弗洛伊德”知识导致改变“的原则。

这些失调和分裂直接剑指这样一种存在:处于压抑状态异化者。与之成立的对比对象则是“沉浸式体验“,这让我想起《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提到的方法:“停止思维”。

这种“停止思维”,遏制理性分析的做法,指在让我们去建构式的认识世界,而非倒退式的认识。建构式的认识世界就是用自己的体验去构造属于自己的认识,而非建立在语词,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思维分析。但这种“纯感受”不是把自己退化到儿童时期的幼稚,依恋的混沌状态下,相反,这却恰恰是在理智发展之上的和谐,是意识对周围世界的全然,真实的纳入眼中的前提下,去从本性出发思考的行动。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方向上,一个是后退的退化式,一个则是前进的建构式,其次是做法上,一个是封闭和逃避,一个是敞开和接纳,无疑前者是建立在虚幻作用上的认识,后者才具有积极性和发展性,照弗洛姆的说法,这种建构意味着“诞生”。我把它理解为新意识的诞生。

禅宗和精神分析的伦理目的

禅宗对于这种“幸福安宁“的形容,就是”开悟“,体现为身心合一的自由,即 “完全的安全感和无所畏惧”,“是摆脱奴役走向自由。

但事实上,禅宗同样认为这种开悟有不同程度的划分,第一级,第二级,乃至更高级别,对于个人来说,也许永远都达不到最高级别的开悟。所以禅宗的目的是“悟”本身,也就是那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冲破黑暗的第一支蜡烛。

而精神分析的目的则是让人彻底摆脱焦虑,抑郁,沮丧等病症。在这种状态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则体现为一种幸福感。

奥古斯丁说,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的生活。在这种基督教神学观念里,人因为得罪而被逐离天堂,想要重回这种至完满之地意味着“得救”。得救这种状态并不完全依靠外在神秘力量,得救也不是把主动权全部交给上帝,相反,如果坚称这里有着一个上帝,上帝却在人的本性之中存在着,“人愿意跟随神,却并没发现自己就是神”,人靠自身去体验到和神性相像的部分,从而依靠这种内在导向,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理智思考,做出抉择。

如果单纯从人的存在状态来讲,这种状态和董仲舒“天人合一“,张载的”万物一体“似乎也有共通之处。

对理智的考量

这种对思维作用的考量,对理智主义过分追求的批判,对我来说是对另一个问题的补充说明,即:人理智的局限。理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就生命体验本身来说,理智不能凭一己之力达到快乐和幸福的终点。

首先,这种体验需要建立在主体之上。过度理智的分析会阻挡这种体验,因为人本身被割裂,我们更像是看着这份体验发生,导致这种体验感就像发生在客体之上,任何生命面对这样的体验,感受到的只有虚无和无意义。其次,通过理智去思考生活,只会去“占有”自己,而不是去“成为”自己,理智建立的是“社会身份的你”,把自己当作一个“物”,去考虑如何使用和更多的占有。最后,理智需要使用概念,概念会阻止我们进一步体验生活,一个压抑的人感受不到快乐,他感受到的可能是快乐的

这是属于理智的反噬。

那我们需不需要为理智划界?在一些地方,就像康德所说的“悬置知识?”

总结:弗洛姆关于禅宗和精神分析的态度

他在文章末尾说”揭示无意识的方法若推崇至极,可以成为开悟的一个步骤,但这必须提到哲学的态度“,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和禅宗存在着目的的共通,所以禅宗可以吸收无意识作为其中的一个步骤。我很赞同这种中和的观点,因为无论怎么说,理智的考量是绝对不能退出人类生活之外的,仅仅只是“空”,“放下”不足以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这就像前文所提出的“退化”的应对方式,依然是一种虚幻作用,是“假开悟”。所以对于禅宗的这样一种解释更有利于普通人去理解这份“禅修”,对于精神分析学说来讲,也是对于东方智慧的一种吸收。

另外有一点,二者也是共通的,即“人人都有佛性”,无论是病症的消除还是开悟的达到,都没有人能帮你做到,只能自己救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