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曲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2021-01-23 02:29: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神曲的故事》是一本由但丁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曲的故事》精选点评:

  ●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游记。

  ●插图非常好!

  ●很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诗歌类宗教文学

  ●插图美轮美奂!

  ●插图版最好

  ●人性的洗炼。

  ●这本书很精致

  ●想我这种读不了诗尤其是现代诗的人很适合看这本书,解释清楚,配以大量多雷和布莱克的画,喜欢

  ●同出版社,不同封面?详见小仙书评。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一):图读神曲

  插图以多雷和布莱克的为多,个人比较喜欢布莱克的,有节奏,韵律和丰富的想象力,把神曲中诗的意象表达的很好。

  多雷的太过写实了,不合诗歌的路子,少了让人想象的空间。

  图片收集的很丰富,波提切利的也很不错,喜欢古典绘画的朋友不该错过。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二):画与诗的结合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有画,不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注释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三):到底是哪一本

  我手里也有一本陕西师范大学的《神曲的故事》,非常精美,应该不是盗版,封面不一样,26元。ISBN号码不一样,但我根据我手里这本 7-5613-2830-3/I 查询,是一本房龙地理。晕。

  不过Anyway,这边书还算可以,配了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和注释,语言比较平易。原来的诗歌,且典故象征非常多,读起来吃力,拿这本对照着看看,省力多了。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8804305

  我找到的当当的我手里这本的链接。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四):三界之游

  犹记得初读《神曲》时,还是个借书填卡都要掂起脚尖的孩子。砖头厚的书,俯拾皆是的典故,囫囵吞枣的啃完,云里雾里的懵懂不解。

  再读《神曲》,已走到生命旅程的中途,和但丁著书时一样,迷失在一片幽暗的黑森林,死亡也未必比它更可怕。在一切似乎变得没有意义之际,事物的真正价值亟需被重新评估。

  书是好书,语言直白、注释丰富,再辅以波提切利、布莱克和多雷等绘画大师精彩独到的诠释,但丁所畅游的三界以最非凡、最瑰丽的意象尽呈读者眼前。

  黑森林中三野兽对但丁虎视眈眈,象征了人性中三种心理状态:

  * 豹——野心

  * 狮——贪欲

  * 狼——自大

  在渡过阿克伦河前往冥界时,但丁警戒了浑浑噩噩度过一生的人,如果没有立场,不能做出道义上的选择,就不能前往冥界。接着,他就在导师维吉尔和旧情人贝阿特丽切的引领下入地上天畅游三界。

  地狱:地狱分九圈,各自囚禁折磨背负不同罪愆的灵魂。

  第一圈:又称limbo,是那些出生在基督之前无罪却也没有信仰的灵魂滞留地。这里,没有希望,没有哭泣,只有永远地叹息。

  第二圈:是沉沦肉欲的灵魂滞留处,要经受飓风的无情席卷和撞击。此外,做为罪行的裁决者,米洛斯会用缠绕在身上的尾巴圈数,决定罪人该被分派到地狱的第几圈受罚。

  第三圈:是暴食者的灵魂滞留处,经受着三头怪兽刻尔布鲁斯的利爪撕扯,暴雨和寒冷的折磨。

  第四圈:是吝啬者和挥霍者的滞留处,被罚周而复始推动滚石。于此可知:财富的分配,是以人类理智无法预知的方式轮转,从种族到种族、从部落到部落、从个人到个人,人们争夺财富和虚幻的利益,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第五圈:暴怒和愠怒者的滞留处,被罚互相厮打和浸没在斯提克斯沼泽中不能言语。

  第六圈:异教徒的灵魂在此受到烈火的灼烧。

  第七圈:施暴者受困于此,根据暴行对象的不同,又分三环。

  1. 对他人施暴者:浸在沸腾的血河中

  2. 对自身施暴者:颠簸于流血的荆棘中

  3. 对自然施暴者:身陷热沙、火雨之煎熬。

  第八圈:欺诈者受困于此,因诈欺的对象、方式的不同,又分十谷。

  1. 拉皮条者和诱奸者被恶鬼用长鞭驱策。

  2. 阿谀奉承者被浸粪便中

  3. 买卖圣职被倒置洞穴中,双脚被火灼烧

  4. 占卜者身体扭曲倒退行走

  5. 贪污受贿者浸在沸腾的沥青池中

  6. 伪善者穿上重铅所制的斗篷举步维艰

  7. 窃贼被蛇群围困撕咬,互异变形

  8. 狡诈的谋士被灼热的火焰包裹

  9. 挑拨离间者被恶鬼反复用剑劈开

  10. 造伪者又分4类:炼金术士被恶痂折磨;伪装他人者相互撕咬;造伪币这腹部肿胀,干渴难耐;作伪证者患热病而发出恶臭。

  第九圈:背叛信任的人的人被冻在不同的四环中:

  1. 该隐环:弑亲者

  2. 安特诺尔环:卖国者

  3. 托勒密环:暗杀宾客者

  4. 犹大环:背恩者

  炼狱:

  通向炼狱之门有三个台阶

  1. 白色的大理石代表自省

  2. 黑色的粗石代表自我揭露

  3. 红色的斑岩石代表自我改变的热情

  唯有具备这三种特质,赎罪才有可能。炼狱山的攀登也象征着赎罪的过程,起始痛苦而艰辛,随着自知程度的提高,山坡坡度愈发平缓,攀爬也变得容易。

  炼狱分七层:

  第一层:骄横者在重石的压迫下弯腰

  第二层:嫉妒者双眼被缝合,迫使他们中止过度的攀比,转而注重审视内心世界。

  第三层:易怒者在重重烟雾中跌跌撞撞(象征了人类在怒气充盈时不再宽容,不允许差异的存在,变得偏狭)

  第四层:懒惰者不停的奔跑不得喘息

  第五层:奢靡者脸埋在尘土中

  第六层:贪食者饥渴不得满足

  第七层:贪色者身受烈火煎熬

  天堂:

  天堂分九重,具备不同善良品质的灵魂分居其中。

  月球天:信守誓言

  水星天:专注荣誉,力行善事

  金星天:多情

  太阳天:精于哲学和神学,热爱智慧

  火星天:为信仰而死

  木星天:追求正义

  土星天:在贫寒的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坚贞的心,代表道德制约

  恒星天:信仰、希望、仁爱

  原动天:代表宇宙的本性,中心静止,九环相绕。

  阖上书本,对号入座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思忖着自己又会被罚至地狱的第几圈?需要攀登到炼狱山的第几层,经受怎样的磨练?最终上到天堂的第几重天?

  《神曲的故事》读后感(五):但丁的《神曲》与苏菲大师伊本•阿拉比的《登霄记》

  但丁在《神曲》中关于地狱和天国的描写,与伊斯兰教经典中关于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描述;与伊本•阿拉比《登霄记》的描述非常相近。这些细微末节的极其近似,决不是一种巧合,或者是偶然现象。伊本•阿拉比是著名的苏菲主义大师,有“大学者”之称,著作很多,据说有四百部,最著名的是《麦加的默示》和《格言集》。《麦加的默示》有20卷,《登霄记》是其中的一部分。

  以下是学者李振中对《神曲》和《登霄记》的比较。

  1.两部书都是描写地狱和天国的,都是一个生活在世的人,在一种“偶然”的时候,由向导带领来到了这里。《登霄记》的向导是天使伽百利,《神曲》的向导是维吉尔和贝雅特里奇(Beatrice)。他们的任务都是向来访者介绍眼前的景象,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伽百利向穆罕默德解释了有关信仰和宇宙规律的细节等。在《神曲》的《地狱篇》有狮、豹和母狼,意味着人类的野心、淫逸和贪欲。

  两部书的目的,一开始就交待得很清楚。《登霄记》的伽百利受主宰的“派遣”,“要让穆罕默德在这个夜晚,了解天地宇宙的奥秘,亲眼看一看形形色色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表现和归宿。”维吉尔也在《神曲•地狱篇》的第一篇中对但丁说,“我将做你的引导人……引导你经历永劫之邦,那里你可以听见绝望的呼声,看见受苦的古幽灵,每一个都在尝试着第二次的死;次则你可以看见那些满足于火焰之中的,因为他们还有和那些幸福者住在一起的希望呢。”

  2.两部书,地狱中罪人遭受刑罚的方式和种类,有许多是相同的。例如:《登霄记》中第一层地狱惩罚罪人的是“残暴的风”,它就象“不生育的女人那样冷酷无情、咆哮凶猛”。《神曲》地狱第二圈惩罚罪人的是“毒风”,它是“永不停息的地狱之风”;

  《登霄记》中第二层和第四层地狱里,“巨蝎和巨蛇吞噬着那些罪人”,“毒液流进了他们的肌肉、骨头里和神经里”,“但真主不让他们毁灭,让他们回复原形,为的是让他们受更多的罪”。在《神曲》地狱第八圈第七沟中,“里面一大群蛇,形状奇奇怪怪,种种不一”,“一班惊惶裸体的灵魂乱窜着,他们的手给蛇缠住在背后;蛇的头尾穿过他们的腰部,再结合在他们的胸前。”“一条蛇忽然跳起来,咬住一个罪人的颈根。顷刻,那个罪人已经着了火,烧成灰;灰落在地上,聚积起来,他立即回复了原形”。

  《登霄记》中第五层地狱的刑罚是,罪人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硫磺巨石,“硫磺燃烧,罪人也跟着燃烧,两个燃烧成一团火焰”。《神曲》地狱第八圈第八沟也有同样的描写,“在沟底我只看见火团来来往往,也许每个火团裹着一个罪人,但是别人看不见他。”“当那火团到了适当的地点,在适当的时候,我听见我的引导人这样说:‘噢!你们两个在一个火团里,请你们中间的一个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地迷了路,怎样地遇到了死神?’”。

  《登霄记》中第六层地狱惩罚罪人的是“沸腾的水”,“如果把它浇在天地般大的岩层上,这岩石便立即溶化”,“那些罪人就在这水中洗浴,承受惩罚”。《神曲》地狱第五圈惩罚罪人的是“鬼沼”,和“污秽的水”。

  《登霄记》中对伪造者、挑拨离间者、进谗言者的刑罚是“用炽热燃烧着火焰的剪子,割断他们的舌头”。《神曲》地狱第八圈中,对这些人的刑罚是“一个魔鬼手执一把锋利的剑,残酷割断他们的肢体。”

  3.伊本•阿拉比和但丁对“炼狱”的描写:

  伊本•阿拉比是这样描写“炼狱”的:“末日审判有50个关口,每个关口要一千年。首先,人们从坟墓里走出来,一个个赤身露体,饥肠辘辘。他们站在坟墓口受到审问,如果他们对自己的宗教是虔诚的,对真主和穆罕默德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们就可以顺利通过。否则就要在原地停留一千年,没有饭吃,没有水喝,遭受饥饿折磨一千年。然后到第二个关口,那里是灼阳和火棚,他们的前后左右都是燃烧的火焰,头顶上的炽热的太阳,没有地方可以荫蔽。他们在这里受到审问,是否叛过教,杀过人……如果没有这些罪行,就可以顺利通过,否则就要在这里遭受火刑一千年。第三个关口是漆黑的洞,谁要是对宗教信仰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他就要在这里遭受惩罚一千年……” 。

  “然后,他们要经过十个大棚,每个大棚一千年,生前对信仰发生动摇;违犯清规戒律;不孝敬父母;待人悭吝刻薄……都要分别在这里受刑一千年……” 。

  “每个人死后的灵魂,都要经过一道道关口,对生前的善行和恶行进行一笔笔的清算,最后来到天桥进行最后的清算。”

  “天桥是架在火狱之上的,是通往天堂的必由之路。它细如发丝,利如钢刀。天桥共有七座,通过每一座桥需要三千年,上桥一千年,过桥一千年,下桥一千年。虔诚行善的教徒可以顺利通过,否则就要在这里遭受成千年的刑罚……” 。

  伊本•阿拉比就是这样详尽生动地描述了灵魂在“净界”“洗炼”的每一个过程。

  在但丁《神曲》“净界”中,“天桥”变成了“路”。“净界的外部,是崎岖的山路和岩穴。” “净界本部为环山腰的七层圆路,愈在上层的直径愈小,从下层到上层有阶梯。在每层圆路上洗炼七大罪恶之一。”

  在《神曲》的“净界”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伊本•阿拉比的描述相类似的篇章,甚至连“洗炼者”受罚的原因和受罚的方式,都是十分相近的。

  4.关于“乐园”的描写:

  《登霄记》中的“乐园”在“七重天上”。 “廉洁清白的灵魂可以进入乐园。那里绿草如茵,鲜花芬芳。在诸河的河畔上,仙女们唱着甜美动听的歌,颂扬至高无上的主。” “在乐园里,有两个涌流不断的源泉,它们的水是清彻的。一个源泉的水是饮用的,另一个源泉的水是洗浴的。饮了这里的水,和用这里的水洗浴过的灵魂,就可以升入永恒的天国。” “在天国里,有一只天鸡,它是绿白二色的,当它张开两翼时,把诸天和诸地都遮盖住了。它每天诵扬真主,在早晨按时唤醒人类的家鸡,让它们啼鸣,召唤人们去作晨礼。”

  《神曲》中的“乐园”在“净界山顶”。《净界》第28篇至第33篇中,是这样描写的:“那里树木茂密而青翠,行进于香气扑鼻的平原上,加以朝阳的光辉,真是爽心悦目。” “枝头小鸟充满欢乐而尽情地唱着。” “在我面前发现一条小溪,……地上最纯净的水和那里的相比,似乎还混浊一点;” “这里的春天是永久的,这里有一切的果子;这里的水是人所称颂的琼浆玉露。”

  《登霄记》的“天国”中有“天鸡”,《神曲》、《天堂》第18篇至第20篇中,就有“鹰”的详细描写:“在我面前,显示出那张着翅膀的美丽的影像,这是联合在一起的灵魂所构成,他们正欢乐于甜美的享受之中。” “他交织着对神恩的颂词,以及那些歌声,只有高高在上的,才可以享受他的妙处。” 《登霄记》和《神曲》都非常重视运用天文学的知识,这是其他描写“天堂”和“地狱”的文学作品中所没有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