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2021-01-24 06:00:11 作者:揽云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文 | 揽云

  从前有个禅师,已经证得了圣果,有一天下大雪,出门看到一只小老鼠,冻僵在雪地里,禅师很慈悲的把这只小老鼠拿进茅棚,把它暖热。

  它苏醒了过来,慢慢适应了和禅师一起生活,可是它却不能忍受禅师身边的一只猫,尽管那只猫从来没有要伤害它。

  有一天小老鼠实在是忍不住,就对禅师说,您能不能把我变成狗啊,我看到猫害怕狗。禅师满足了它的要求,它很高兴。

  很快它在外面碰到了一只老虎,它看到老虎很威风,就对禅师说,您能不能把我变成老虎啊?

  禅师又满足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老虎,这下它更得意了。

  它随禅师又回到茅棚,看到猫爬在那里,可是它还是瑟瑟发抖……

  它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变成了老虎,怎么还会怕猫呢?

  它问禅师。禅师告诉它:“你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外表,可是你的心还是一颗老鼠的心啊。”

  学佛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改变外表,而是改变我们的心啊。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一身光鲜、仪表整洁、高谈阔论,但隐隐总觉得好似空中楼阁,看似强大却总感觉虚的厉害。

  就好比一个人看着虎背熊腰,背地里却天天吃六味地黄丸一样。

  这样的“装饰”自己的外在,恰恰说明自己内心的弱小。

  所以无论你变成狗还是虎的外表,终究还是一个小老鼠的心,依旧容易受伤、容易愤怒。

  强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而言的东西,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

  所以嗔恨并不一定是性格不好,更主要的是自身心力、能力虚弱的一种自残式的保护。

  内心不强大的人,处处是风浪,再小的事,都会被无限放大,心中永远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就特别容易恐惧。

  内心的强大,需要我们不断的去锻造。

  这种锻造,其实也是一种“业”的积累。

  他需要我们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打造我们强大的内心。

  既然是“业”,那自然是“意主意造作”,更多的还是要在“意”上多下功夫。

  从一般的角度讲,多读书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的气质不是单靠穿衣打扮表现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培养出来的一种气质。

  如果想气质方面拿捏的死死的,那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和人生阅历支撑才行。

  这种支撑,绝不是看看手机,读读快餐杂志就可以的。

  人生阅历,“不经磨难总天真”。

  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一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懂得人生的真谛。

  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和激情。

  经历磨难,但不要被磨难吞噬,更不要陷入负面情绪执著于此。

  从佛法的角度讲,内心的强大就是要如实了知恐惧,心中无有恐惧则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击垮我们。

  恐惧,其实也是负面的心理状态,本身也属于嗔心的一种。但如同诸多烦恼一样,与菩提本是一体而成。

  我们修行并不是要消灭掉烦恼,而是了知烦恼的升起,才能够转烦恼为菩提。

  所以,了知烦恼,并观照到烦恼的升起与转变才是我们修行的着力点。

  恐惧,其实并不是来源于外在,而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就像小老鼠看见了猫,即便猫不会伤害它,它也会感到恐惧一样。

  人为什么会怕死?因为对现实的放不下,对外来的不可知。

  解决恐惧的方法其实不仅仅是要直面恐惧,而更是要了解你恐惧的对象,因为恐惧多数来源于未知。

  如同黑暗的房间里你会害怕,但如果把灯打开则恐惧全无。

  一样的道理,你对什么恐惧,就试着去走进他,了解他。

  当你把恐惧的对象“照亮”时,则不存在任何的恐惧了。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心无罣碍,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修行,就是了知我们身心的过程,当我们用智慧之灯照亮我们的身心的时候,必然“心无罣碍,无罣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个王子雄心勃勃,要改变这个世界,于是就去请教他的老师,老师告诉他:

  “从这里往前走,你要经过三道门,每个门上都有一句话,你遵照执行就好了。”

  王子往前走,看到一扇门,上面写着四个字:改变世界。

  受到鼓励的王子用尽各种办法,来试图改变世界,可是却发现非常的困难,各种懊恼、沮丧、苦恼接踵而来……

  就在他精疲力尽的时候,他到达了第二扇门,门上写着:改变他人。

  他似乎找到了改变世界的方法,于是去试图改变别人,用了很大的力量,效果并不显著,再一次失望、悲观、几乎丧失信心……

  又发现了第三扇门,上面写着:改变自己。

  原来是这样!王子此时醒悟到要改变世界需要改变人心,要改变人心需要先改变自己……

  王子努力改变自己,却发现改变自己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他陷入了迷茫之中……

  此时他的老师出现在他的面前,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对他说:“你回头沿路走回去。”

  王子返身往回走,首先看到了第三道门的背面写着一行字:接纳自己。

  原来是这样的,原来在门的背后另有玄机。接纳自己就意味着包容,意味着胸怀宽广。

  不仅认识自己的优点,还要接纳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气,更好的认识自己……

  王子在接纳、包容、改变自己的时候,逐渐到达了第二扇门,发现门的背后写着:接纳别人。

  此时他的心胸已经能够理解接纳的意义,他开始原谅别人的过失,接纳别人的异议,包容别人的优点与缺点。

  他很快的来到第一扇门,发现门的背后写着:接纳世界。

  他打开来时的第一扇门,发现世界是那么的美好,此时在他的心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有时候,其实不是路走不通,而是同样一件事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们太执着于所谓的成功、改变、消灭、成就,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站在二元对立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处理我们的人生。

  给自己树立“敌人”的同时,就一定会让自己很辛苦,甚至很痛苦。

  这不是佛教的态度。

  对于佛教来说,是希望我们能“如实”的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自己,如此才能从二元世界里走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解脱。

  好比我们想要了解世界地理,如果你只是站在你生活的这个土地上的话你永远也不能了解这个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但设想如果你能在太空中去,或者有人给你一个地球仪,那这个世界地理的状态就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我们说的“如实”所要达到的效果。

  不是让我们纠结于山的高低、水的深浅、路途远近,而是能够了知无论多高的山都是各种岩石组成,无论多深的水都是水分子构成。

  而这一切又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一切又如此的相互依赖。

  所以不要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对立面,学了佛就要尽量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把“改变”转换为“接纳”,把“接纳”变为观察缘起的“如实”、“如是”。

  我们给自己设立种种对立,不过是在这五欲尘劳之中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何苦跟自己过不去呢?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有缺点和优点,但这些不过是人为定义的东西。

  我们不否认所谓优缺点的客观性,但我们坚决反对主观将优缺点固定、机械、僵死的去理解和运用于我们的生活。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当我们能够接纳自身、他人、世界的优缺点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超越自我,实现解脱。

  所谓因缘所生法,就是一切都有可能!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为什么不能遵循事物本来的样子,随缘而行呢?

  人有的时候,要学会“放自己一马”,放自己一马就是将自己从对立之中超脱出来。

  所谓旁观者清,其实就是因为旁观者并不在对立之中,而因此不会丧失自我。

  如果能够做到不对立,就能够开始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接纳这个世界,乃至接纳一切而心包太虚。

  “接纳”不是无原则的,不是等于懦弱。

  接纳的前提是能够不跟自己过不去,能够如实观照自己、他人、世界,这个如实观照的前提就是你要先跳出来才行;

  跳出来就要如实对待缘起的一切,顺因缘而行,而不是跟缘起过不起。

  当我们结果佛陀递过来的这个地球仪时,我们是否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想了解的这个星球?

  无论佛在或不在,都在那里,你能发现就能够解脱。

  好比辟支佛,观花开花落就可以悟道解脱。这便是“法尔如是”。

  师父陪你聊聊

  你愿意接纳和你不一样的人吗?

  (留言告诉师父吧)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