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兰的初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阿兰的初恋读后感100字

2021-01-27 00:02: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兰的初恋读后感100字

  《阿兰的初恋》是一本由[法] 埃曼努埃尔·吉贝尔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1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兰的初恋》读后感(一):美国小男孩的初恋回忆

  

阿兰是法国漫画家埃曼努埃尔·吉贝尔(Emmanuel Guibert)一系列漫画作品的主人公,他并非是一个虚拟的角色,而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一切都源于吉贝尔在法国西南地区的雷岛度假。他遇到了美国老人阿兰·科普(Alan Cope),他是一位二战老兵,对吉贝尔讲述了自己的人生记忆,打动了吉贝尔,两个人的知遇之交成就了一部图书回忆录的计划。先后诞生了《阿兰的战争》《阿兰的童年》,最后是番外篇《阿兰的初恋》,这部漫画的故事内容非常简洁,片段化,然而却是作者耗费漫长岁月的洗炼而完成的。

吉贝尔在二十年前就完成了初稿(阿兰在世时就看到过部分画稿),但始终不满意,后来在台北看唐伯虎画展的时候受到触动和启发,终于创作出一部独特的西方文人漫画。左右两页合起来是一幅构图完整的跨页图,旁白力求洗练、清淡,作为构图的一部分精心布置,犹如在山水画上题诗。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幼年时期的记忆已经残缺不全,往往是碎片式、断断续续的印象。如何将这么些记忆串联成一整个故事正是考量漫画作者叙事与画面呈现的一个难点,通过数年以来不断地思考,调整与修改,吉贝尔将最终版本呈现给我们。 这是一本小开本的书,捧在手心里立即被蓝色的封面所吸引。故事始于阿兰的幼儿园时期,他遇到了同班的女同学玛尔塔,两人成为了玩伴,和所有小朋友一样,他们很调皮捣蛋,去爬树去撒野。

阿兰回忆往事,说道:

实话实说,她可能是个极普通的小女孩。可我不觉得。

我曾下定决心,长大以后要娶她为妻。我本该那样做的。在幼年时期,什么是爱情都不知道的小孩已经信誓旦旦地许下了诺言。如此初恋的结局早就不言而喻。实质上,阿兰和玛尔塔之间更多的是友谊。阿兰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时光飞逝,在阿兰的心中始终有着对于初恋对象的牵挂,他和玛尔塔取得了书信上的联系……

本书画风优美,有很多纪实性的场景,作者亲自远赴实地进行了探访与纪录。有些人与物早就不在了,作者根据阿兰提供的老照片描绘而成。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 阿兰早已离开了人世,留下他儿时的点滴与青年时的回忆永远地留存于世,透过本书,使人感受到儿时的天真无暇以及成长后离别的哀思。又有多少人记得童年的点滴往事,很多人早就遗忘殆尽。那些看似琐碎的成长经历犹如被孩子珍藏在小铁皮盒里的迷你宝贝,被有心人打开了,小心地呵护起来,化作了整本看似薄薄的,却意味深长的漫画书。

之前阅读过《阿兰的战争》与《阿兰的童年》,吉贝尔的漫画有一种魔力可以透过画笔解析人物冗长而琐碎的故事,渐渐地深入人物的内心,挖掘主角的情感羁绊,最后使得读者产生内心的涟漪,引发一种共鸣。

  《阿兰的初恋》读后感(二):《阿兰的初恋》每一页好看到都能当壁纸!!!

阿兰的战争8.9[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Emmanuel Guibert) / 2015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阿兰的童年8.7[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 Emmanuel Guibert / 201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与前两部《阿兰的战争》《阿兰的童年》相比,吉贝尔对于《阿兰的初恋》采取了完全不一样的创作方式,全彩+全跨页的形式,让每一页都是完美的壁纸呈现

  《阿兰的初恋》读后感(三):“老不正经”,无限深情!

  

60岁的阿兰,每当想起未成眷属的初恋还对他曾经的帮助心存感激,内心就会雀跃不已。

这位老人大半辈子都没有放下他的初恋。

我以前总觉得,大概是因为没有在日后有更好的际遇,所以人们才更容易怀念从前吧。可是后来的体会却不是这样子。

人的一生并不总是随缘而流动的,当大多数人只是匆匆过客时,总有一些人是我们一生的羁绊。

有时候,很难讲清楚,年轻的人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彼此吸引。

那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自然可能源于对方的外貌或者性格,但有时候我觉得那就是一种神秘的想象。而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很多事情来抑制和促进那样的想象。

阿兰跟他的初恋玛尔塔,可以说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他们的关系里,有着所有童年情感里那种灵动和纯真,阿兰对他们一起经历的事情,印象格外深刻。但是这种关系在阿兰母亲去世后,就出现了波折。

父亲很快就再婚了,继母非常介意阿兰与玛尔塔的互动,不允许他再与她往来。那时,阿兰还没有什么自主的力量,所以,只能顺从于家长的权威,做一个乖孩子。他跟玛尔塔的关系就那样断了。

阿兰后来想起这件事,除了愤怒,他最大的感受是可惜。从上帝视角看,他的情感触手在最敏感的时候,只能选择自己斩断。这无疑是残忍的。当阿兰十八岁时,终于有勇气去玛尔塔家时,却不知她的心中正有一些情绪难以抒发。结果两个人在彼此距离最近的时候,都没能互诉衷肠。玛尔塔用肖邦戏谑曲的漫长来羞辱渴望交流的阿兰,但在恋爱滤镜里,阿兰只是觉得她当天有一点奇怪,客客气气的。

阻挡阿兰的还不止这些。战争同样耽误了他的幸福。尤其当他复员时,玛尔塔已经结婚了。

这以后的几十年,阿兰都未能解开那个心结,那么长的时间,作者在书里一笔带过了。没有玛尔塔的日子,完全可以想到痴心的阿兰应该一直在频繁地思念她。尽管那时候,她已经是阿兰的人生过客了。整整42年过去了,不想留下遗憾的阿兰,最终选择重新联系玛尔塔。

我们自然不好揣测阿兰的执著是因为爱还是什么,但是他人生的两次重大转折,确实可能激发他的想象。母亲的去世和战争,完全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也许正是他内心对初恋的蓬勃情感,帮他抵御了那些不可抗力带来的消耗吧!

现实生活中的人,虽然未必这么戏剧化,但是在情感之路上,没有坎坷的人我想应该还是比较少的。人一旦动情,就很难以寻常的算计之理来揣度。爱是一种复杂的冲动,大家都喜欢沉溺其中。

这个故事的结局算是比较完美。玛尔塔那封回信,写得极为克制,她不经意间所透露出来的那种回首往事的遗憾感,真的非常令人动容。

每个人一生都可能做很多后悔的事情,但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和勇气表达歉意。也许没有阿兰的执著,玛尔塔会背负着那个微不足道的秘密离开人世,可是现在她解开了心结。在彼此已经没有生活交集时,勇于表达爱意其实是危险的,但这本书里,却没有那种感觉。这主要得益于阿兰的克制。他的克制和他的执著深情一样令人着迷,大概正是因为他的分寸感,才让这个有点“老不正经”的故事充满吸引力吧。

为这种不留遗憾的人生点个赞!

  《阿兰的初恋》读后感(四):"我曾下定决心,长大以后要娶她为妻。 我本该那样做的。"

  

一年前,第 47 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 56 岁的埃曼努埃尔·吉贝尔,并如此评价:

将终身成就奖颁给这位杰出的作家、创新的漫画家和叙事者,他的图像小说和儿童作品都展现了最大的人性。

我们曾写过一篇吉贝尔的短篇小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来看

没有选择科幻、奇幻等漫画题材最常表现的领域,吉贝尔将目光聚焦于现实,更准确的来说,是身边的普通人。记录战地记者迪迪埃一生的《摄影师》,当然还有他生命中的贵人阿兰·科普,吉贝尔总尝试从身边捕捉灵感,把他们的故事用漫画复刻在纸上,形成独一无二的回忆录。

摄影师9.2[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编绘) [法]迪迪埃·勒费伍尔(摄/口述) [法]弗雷德里克·勒梅西埃(绘) / 201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摄影师》破天荒地将摄影照片和漫画结合在一起

说起吉贝尔和阿兰,他们相遇的故事总也说不腻:1994 年,吉贝尔在法国西南地区的雷岛度假,几天内与阿兰偶遇了数次。尽管阿兰已近古稀之年,吉贝尔才刚满 30 岁,但 40 岁的年龄差并没有让两人产生隔阂,促膝长谈后的二人彼此都清楚:他们的人生被绑在一起了。

△ 阿兰逝世后,吉贝尔(右)重游他与阿兰聊天的花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吉贝尔在后来的访谈时清楚地记得,那晚是 1994 年 6 月 20 日,他决定用漫画记录下阿兰的一生。

岁月并没有淡化记忆,即便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阿兰也能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经历的这些年;速写、录音、照片、家庭录像……吉贝尔用所有方式记录下与阿兰相处的时光。

1999 年,阿兰·科普去世。

2000 年,《阿兰的战争》第一卷出版。

阿兰的战争8.9[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Emmanuel Guibert) / 2015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2 年,《阿兰的童年》出版。

阿兰的童年8.7[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 Emmanuel Guibert / 201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吉贝尔用令人惊讶的水墨技巧,将阿兰融入进了历史的棕褐色中,使书中的分镜看起来像一张张褪色的档案文件,加上书纸呈现颗粒状的质感,翻开书就好像在看老人的旧影集。

这两部作品让吉贝尔享誉漫画界,读者惊讶于阿兰平静的外表下有如此风起云涌的人生,更羡慕他有一个漫画家朋友,用擅长的方式来记录他的一生。

在大家以为阿兰的故事已经结束时,吉贝尔“留了一手”,还有一段最感人的故事,准确地说,还有阿兰·科普最挂念的一个人:

《阿兰的初恋》。

《阿兰的初恋》带我们到上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展现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加州的生活场景,细腻地描述了阿兰与小女孩玛尔塔的交往过程。 纯真、有趣、动人的友谊和若有若无的情愫终于在世俗的影响下渐渐淡漠,成为一段遥远的回忆,令古稀之年的阿兰怅然若失,又若有所得。

《阿兰的初恋》作为一部番外性质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要与前两部作品做区隔,《阿兰的战争》和《阿兰的童年》都是线性的、编年体的故事,分别对应阿兰人生中的某个阶段。

《初恋》的故事核心是人,阿兰与玛尔塔的羁绊,为了凸显这种不同,吉贝尔煞费苦心,就连他自己都说:“说起来挺逗的,这本可以最快读完的书却花了我最长的准备时间。”

2014 年,吉贝尔应邀前往台北参加活动,在观赏唐伯虎画展时,《画山路松声》与《江南农事图》等文人画重视神韵的传递,让吉贝尔深受触动和启发。

△ 《山路松声图》,唐伯虎

灵感来源于此,他创作出一部独特的西方文人漫画,取消分镜话框,取消左右两页的区隔,合起来是一幅构图完整的跨页图,旁白力求洗练、清淡,作为构图的一部分精心布置,犹如在山水画上题诗。

吉贝尔又一次做到了,用水彩精心雕琢,整整呈现 50 幅精美的画作,每一页都惊艳到像一张桌面壁纸。

说回玛尔塔,她是阿兰的邻居,是阿兰真正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另一半,大萧条、禁酒令这些大人们的问题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只想一起探索周围的一切。

蓝花楹、南欧紫荆、雪松……童年的回忆里总会伴有自然的香气,树上的秋千、车库后的树屋、马路两旁的水渠,就没有不能呆在一起的地方。

△ 30 年代的加州在吉贝尔高超的水彩功力下显得如此夺目,每一处仿佛都洒满了阳光

他们都是唱诗班的一员,圣诞节的晚上很冷,但阿兰不知道心里总觉得很暖和。

但一切总是会变化的,阿兰和玛尔塔有一天突然没了联系。

这其中的故事我们还是交给读者在书中仔细品味。我们知道的是,阿兰和吉贝尔相见时已经 60 岁,尽管 50 多年没有相见,他却从来没有忘记小时候的玛尔塔。

虽然书名是《阿兰的初恋》,原版名字还是“玛尔塔与阿兰”,但吉贝尔却并没有仔细刻画出玛尔塔的容貌,远景的轮廓、侧脸、背影,唯独没有交待她的正脸。

这或许是阿兰内心最深处的秘密,他与玛尔塔最快乐的时光,到莫名的失去联系,再到成年后的反复追寻,都被那种若隐若现的情愫缠绕下变得模糊。

这其中的情绪,吉贝尔制造出朦胧的视觉效果交代给了读者。

“我曾下定决心,

长大以后要娶她为妻。

我本该那样做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