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摩登》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上海摩登》读后感1000字

2021-01-29 02:55: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海摩登》读后感1000字

  《上海摩登》是一本由[美] 李欧梵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摩登》精选点评:

  ●“现代性”的追寻。

  ●这本书是08年6月买的,想来是上完吴晓东的现代文学史课后买的,如果没记错其实买之前已经摩挲过很多次了,倒不是我对李欧梵有特别的好感,只是提到了上海,又是“都市文化”的讨论,我就有点小心潮澎湃了~不过这么多年一直读不下来,如果不是毕业论文的关系,大概这本书还会在箱底压很久。其实话说回来又说过去,我不了解文学研究现在的状况到底何如,没准《文学中的城市》在搞文学史的人看来已经是罕见的好书,所以不宜过多置喙。但至少可以为我所comment的是,李欧梵把全书切成两半,前一部分意在为文本的讨论设置一个足够firm的城市base,感觉还好,或者在某种意义上以“霓虹灯内”和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同构了一个上海,可是第二部分切了也就切了,文本讨论该干嘛还干嘛……大概这就是文学研究的格式?不过张爱玲倒是一定要讨论的。

  ●这书是毛尖什么时候翻的???"brave new world"=“勇敢的新世界”,“imagined community”=想象的社区,新“community”=新“村”,excuse me?至于张爱玲的"fallen city"也不是“沦陷都市”,而是“倾城之恋”的“倾城”啊。这都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很基本的常识吧……

  ●二流学者 对上海的理解有严重偏差

  ●迷人的讲述方式。

  ●由都市文化(建筑、杂志、电影、作家、文本、世界主义、双城“她者”)来探究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现代化语境,后记中探讨了香港和上海的互文关系。通过重绘(因为作者背景,大多是国外文献),勾勒了上个世纪「摩登」的城市生活以及缘由。(*Chapter three:上海电影的都会语境)ps.读这样的书就因该一边写读书笔记,一边拿个小本本记下来书中提到的文献呐~)2016.10.29-2016.11.4

  ●海派并不是没有文化,而是那样的文化并非某当局认同,所以长期被压在京派文化下。如果再没有人去把它们挖出来,多少年之后就会成为史海钩沉,可惜至极。阐述海派文化,如果无知到要拿黄金荣来说事,那还真是说的人太没文化。。。

  ●一部大众文化的必读作品。。

  ●阐释过度

  ●回忆起来 这是把我拉到城市史的罪魁祸首之一

  《上海摩登》读后感(一):摩登:一种情怀在文学史

  《上海摩登》以《子夜》的第一段开头,呈现的是霓虹灯下光怪陆离的上海,并用《子夜》原标题“1930:中国罗曼蒂克”来引入时间的界定;第二部分对一系列带有上海印记的作家作品进行评述。第三部分反思上海世界主义以及与香港的关系,以张爱玲《中国的日夜》结尾,写道士带着“他们一钱不值的过剩的时间,来到这个高速度的大城市里,他是古时候传奇故事里那个做黄粱梦的人,不过他单只睡了一觉起来了,并没有做那么个梦——更有一种惘然”。 我觉得这个结尾太妙了,就是当他从社会史、从现代性理论,从殖民历史的讨论中抽离出来的时候,依然落到文学感受上。李欧梵反复强调自己的研究不是“怀旧”,是“基于学术研究的想象重构”,但不得不说他与研究对象长时间的相处让他对上海的摩登带有一种强烈而含混的情感,也让文学史研究更有温度。这样的新的著史方法是迷人的,也是影响巨大的。

  《上海摩登》读后感(二):两个入口:文化研究的问题范式与概念资料

  最精彩的是猜想地揭示了各种“互文”,尤其是广泛形式的文化文本存在与文学文本之间。作者指认上海的都市文化是一种“杂交”的文化,主动贴近并天生颠覆,生成了中国20世纪初具体语境下的现代性追求。但我并不认为足以充分谈论身份认同与殖民或世界主义。(终归谈艺术简单一些而不希望沾染政治,但是其实看作家文人的变动就会明白这是多么不实际)

  更喜欢第一部分分析上海文化。提出了经典的文化研究问题范式,穿插在材料中的提问往往很是警醒,另,全书引证析评的大量材料理论正说明这本书的研究性质——“如何生成”,(材料引注对我来说又像一个新的资源库与诸多入口,不过也得承认学术体确实需要如此,有时显得赘余无用),而不太像文化漫步介绍——“是如何的”,这种意义上题目可能有点错误导向那些想了解30年代上海文化的读者而觉得掉书袋。

  相对来说对于作家或文学文本的分析个人觉得隔靴搔痒,不是那么有趣,但很赞同艺术现代主义之于中国的情形,一种引进与模仿式“贫血的唯美颓废怪诞”,物质与身份上的引似,但并不具备真正生成的土壤,因而表现在小说中往往情节强扭、人物失魂,变成姿态的互文和历史材料。

  最后,再次表达一下喜爱张爱玲对于现代上海(或许可以称今天的中国大都市)的观察。

  《上海摩登》读后感(三):《上海摩登·张爱玲:沦陷都会的传奇》读书笔记

  张爱玲对都市的「爱」与「疏离」

  如果说台静农和沈从文让我们回归了乡土的美和趣,那么刘呐鸥、穆时英和张爱玲则让我们走近了都市。上世纪中叶,都市是一个矛盾体。首先它作为西方「现代化」洪流中不可退避的进程,是新奇的、令人神往的,但是同时,世界局势风起云涌,这种新奇中,掺杂的是战火、是政治局势的纷繁复杂、是国家生死存亡,因此,对它对观看就显得尤其需要敏锐对视角。刘呐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西洋镜」一样的视角——声、光、电的奇幻,猎奇而向往,这种蠢蠢欲动的撩动性是新感觉派的优点,但是也是最终缚住他们手脚的桎梏。而张爱玲不一样,她的向往中有疏离、沉溺中有抗拒、痴迷中有厌恶——很难说清楚她的厌来源于什么,哪怕她亲口说没有电车的声音她睡不着这样的话,似乎你也无法确定她对「电车」是真的「喜爱」。

  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她对文字和人物充满了「张爱玲式矛盾」,她笔下是充满市井气的人间烟火,但是这种烟火带给我们的并不是炊烟的温暖、烤番薯味的安心,而是冰冷珠翠叮叮当当地掉地上的铜臭、是人情算盘在手指尖打得哗哗地响。这也成为她对抗宏大叙事的方式——家国、爱情、希望和憧憬,在她笔下看不到热泪和热血,只听得到寂寞的红酒杯在碰撞——《倾城之恋》里她偏要用一座城的覆灭来陪葬充满算盘声的爱情,而其实与其说是陪葬,不如说是遮羞。

  《上海摩登》读后感(四):李欧梵知道我为何如此迷恋上海

  因为对上海一直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恋,所以上大学时候买了这本书,可翻了没几页,就被同学借走然后弄丢了——其实也是好事儿,如果没丢的话,也许这本书早因为它的晦涩(就我当时的知识结构来说)被遗忘在我老家的书柜子里埋了几层灰了。正是因为丢了,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希望有朝一日才去买回来读完它。

  这本书不好读,当时翻的那几页也正好是其中最感性色情的部分(施蛰存的《石秀》部分),因此我才成了施蛰存的拥趸。最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挺不容易的,每天看个两章就累到不行,不知道是因为翻译还是作者本身的表述,有些地方太过诘屈聱牙,有些地方又喜欢把车轱辘话来回绕。可以看出作者在严谨扎实的学术基础之上流露出不可抑制的主观兴奋和卖弄——作者早已经迫不及待地宣称了自己是一位现代主义和上海浮纨气息的狂热分子(从其另一部作品《情迷现代主义》很容易可以看出)

  也正如上所述,这本书很挑人,如果你不是恰好对现代主义和上海文化有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喜爱,你很难进入作者为你营造的情感共鸣当中。我和这本书建立的联系也是出于此种感性,所以虽然我当时读不懂他的大部分论断,但却与作者感到了一种共享的隐秘欲望——我们都热切地迷恋上海现代主义的一切。

  但这次重读过程仍然是有意义的,而且这意义是重大的。除了老上海文化圈的一次知识普及之外,李欧梵用他理性的注视,让我为何对老上海的意乱情迷找到了部分答案。

  我曾经有段时间很喜欢自己写诗,我的诗中总是带着带着色情意向的颓废,比如下边这首。

  小魔女

  每次爬上扫帚时

  宽大的黑袍子到处翻飞

  露出白花花的底裤和大腿

  大红色高傲的蝴蝶结

  是正在长大的雏妓

  牙齿被吻得焦黄

  皮肤被口水覆盖

  完美的14岁

  是高礼帽们的午后餐佐

  逃离单调的父母

  只因她爱这样的高潮

  不管身下骑的是什么

  ——我那时从没读过波德莱尔,我相信那是我从娘胎带来的变态因子。我对这种变态气息的迷恋和追逐,让我一度非常自卑无措。也正因为这本书,白痴的我才明白这是一种被认可的美学追求—我的苍凉即是我的热爱,我的混乱表述着我的自由,只有盘旋在罪恶之中才能开出真实的花。

  当然,这本书除了让我找到了对现代主义美学的归属之外,对老上海城市景观的解构也更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对上海的迷恋。

  我为什么迷恋上海,是因为像刘呐鸥邵洵美一样是喜欢享乐的精致布尔乔亚?还是因为我是一个总是游离在现代化景观之外的游手好闲者?即使我像前者一样也无甚指责,但实际上我发现我属于后者。虽然电影院、舞厅、跑马场、百货公司这些老上海的现代景观,在李欧梵看来提供了太多私人和公共之间的文化互动,从此使得城市成为一个寓言性的所在。因此,我迷恋老上海的橱窗,迷恋那奢华琳琅,迷恋那声光化电,只是因为那是让我完成对一个城市寓言化想象最直观的工具。

  同样我也迷恋弄堂里妓女包身工的景观,因此张爱玲的视角更加聪明刺激,踩在水池子上的那一抹红色丹寇——谁不喜欢呢?

  (未完待续)

  《上海摩登》读后感(五):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是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的著作,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上海为研究中心,论述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构建及其体现的中国现代性。该书共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描述外滩建筑、百货大楼、咖啡馆、跑马场、城市的游手好闲者等重绘了上海的景象;通过分析印刷文化体现的现代性,中国电影对西方的借鉴和本土化,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等,想象性地重构了上海近代的都市文化。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分析了几个以上海都市文书为写作对象的作家及其作品中所传递出的现代性。第三部分,作者对上海的都市文化和世界主义做出了思考,并把老上海和香港做对比,认为香港是上海的一个他者。总之作者力图以上海都市文化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下面就谈几个这本书中让我印象较深的几个问题。

  在第一章《重绘上海》中,作者描述了一些上海的公共空间,如外滩建筑、咖啡馆、电影院、跑马场等,作者试图在这些公共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其对上海外国和本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重绘一张上海文化地图。作者在论述中,弱化了上海的殖民色彩,强化了上海现代性的一面,以及中国人对这种现代性的拥抱。这是本书的一个论述主旨,也是李欧梵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亮点。但是,作者对上海现代性的构建是以一定的想象为基础的,上海的现代性对上海市民的影响到底达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作者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虽然作者选取城市的漫游者为代表,来论述城市现代性与游手好闲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城市及其现代性对更多的大众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则需要有更多的资料进行说明。

  在第二章《印刷文化与现代性建构》中,作者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新的思想和观念是如何被传播的;二、印刷文化中所体现的现代性。对于前者,作者分别论述了《东方杂志》、文库、教科书、《良友》画报等出版物,作者认为,出本商业的投资很多是以引进“新知”为名义的,这些出版物承担了启蒙和促进现代化的任务,并帮助国家进行民族的构建。对于后者,作者以《良友》画报和月份牌、广告为分析对象,尤其是对印刷物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作者一反传统认为时髦的女性形象意味着女性的身体成了消费对象这一观点,认为画报和月份牌上的女性反映出来的是一种都会的生活方式,是都市文化和现代性的体现,作者认为传统观点是一种误读。但是根据我查阅过的民国时期的报刊,对于摩登女郎的形象,在当时就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她们是“新女性”的代表;一种则认为她们所体现的是一种奢靡堕落的生活方式和以女性身体为对象的消费。所以,仅仅把女性的摩登形象作为物化的消费对象,或者仅仅作为现代性的体现都是片面的,都市女郎的身上应该同时传递出这两种信息。

  在书中,作者认为,无论是近代文人翻译的西方作品,还是受到西方影响的现代文人的创作,西方作品和思想到中国后都已经被本土化了,所以,这些作品传递的更多的是中国的现代性信息。对于电影的论述,作者也持相似的立场,认为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并不是殖民性质的,因为,中国观众观影的口味是被中国化翻译的西方小说或者中国文人创作的小说(如鸳鸯蝴蝶派)影响的,“中国现代性的都会文化产物,受着中国人的个性影响”。作者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虽然上海有西方殖民存在,但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却不曾出过问题。正是也仅是因为他们那不容置疑的中国性使得这些人能如此公然地拥抱西方现代性而不必畏惧被殖民化。近代的上海,殖民化与现代化是其明显的时代色彩,李欧梵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和角度来解读近代中国的都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点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现代性和都市文化是这本书的主题。李欧梵是一名具有历史研究背景的文学史学者。不同学科给他的灵感,使得这本书显得新颖独到,也给人很多启发。但是和很多其他西方学者一样,这本书又有阐释过度的地方,想象性色彩稍微浓重,但这仅限于个别资料的运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