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佛菩萨会生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为什么佛菩萨会生病?

2021-02-01 06:00:19 作者:续祥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佛菩萨会生病?

  文 | 续祥法师

  在我们的印象中,佛菩萨拥有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金身,是不可能生病的。

  但有意思的是:翻开佛经你会发现佛菩萨也会生病,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示疾”。

  示疾起源于佛陀为救度长者而示现风痛使其种福田这一典故。

  佛教许多典籍里都对佛陀或菩萨以显疾来为众生说法布道之事有所记载。

  如《维摩诘经》中记载,毗耶城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维摩诘,以身现疾,

  一众官民都前去问疾,他便借此向民众传授无常虚妄之道理。

  除此之外,如《涅槃经》中对佛陀示疾说法亦有记载,其中佛陀患病是为了展示秘密教法。

  同时,佛教历史上也有许多祖师示疾的案例,比如六祖惠能在七十六岁时示疾而终,净宗九祖蕅益于五十七岁示疾长逝等。

  示疾和生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一般人生病通常是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种:由“饮食不周”而引起的疾病。

  《佛说佛医经》中讲“饮食无节制”,这种疾病多是由于饮食不规律,也就是世俗说“吃出来的毛病”,即“病从口入”。

  第二种是由“四大不调”所引发的疾病。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组成的,简称为“四大”。

  本质为坚性,有保持作用,能受持万物,称为地大;

  本质为湿性,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

  本质为暖性,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

  本质为动性,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这四大组成,《弥陀略解圆中钞》中讲,“地大不调,举身沉重;

  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

  因此“四大”中的任何一种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不同表现的疾病。

  

  甚至四大分散后直接挂掉。

  而佛菩萨的示疾则不然。

  是菩萨或高僧示现佛法的一种方式,为宣说教法而随缘示现疾病。

  如《维摩诘经》中说:“观此身疾,以兴教门。”

  所谓“示”,即为梵语pra^tiha^ya,即是显示、显现之意。

  如《大般涅槃经疏》卷一云:“然秘藏渊凝非行不到,善巧方便示现令前,所之右胁而卧默无所说示现病行。”

  佛菩萨教化众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教,二是身教。

  当言教无法对众生产生作用时,便会选择身教。

  所谓身教即是以身示现所教,也就是常说的“示现”。

  于诸经典中论及示现者,例如华严经卷中“一一诸如来,神力示现身。”

  “佛子,如来以如是等无量身云,普覆十方一切世界,随诸众生所乐,各别示现种种光明电光。”

  诸佛、菩萨为引导众生而变现种种身形,如佛陀所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音菩萨之三十三身等示现之义。

  所谓“疾”,指的是使身体不适的种种小病。

  古人认为:外伤为疾,内伤为病;轻者为疾,重者为病。

  许慎也曾在《说文解字》中曾解释到“疾,病也","病,疾加也"。

  也就是说,病是疾发展、演变、恶化的结果。

  疾虽然是小病,但若治疗不当也会加速发展成病。

  即便是一般修行人临命终前,有时也会现出或轻或重的疾病和痛苦。

  菩萨和修行者的色身也有累坏的时候,但不损害其佛性亦不妨碍其成道。

  因为有道之人生存在世间,是应机缘而显示的形体,病亦为他显示给世人的现象,故曰“示疾”。

  当然,示疾并不是谁都可以,示疾作为佛菩萨和高僧教化众人的重要途径,其以疾度众生,是有条件的。

  在《释迦如来应化录》中记载“维摩示疾”的故事时便给出了两个条件:

  有长者,名维摩诘,辩才无碍,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

  其以方便,现身有疾。

  由此可知,示疾应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对佛法有很高的造诣。

  正是由于维摩诘长者“辩才无碍,入深法门”,是位得道的修行者,早已超越了对自身色身的关怀,心中只有众生,

  利用色身这个工具为众生做事,才会有示疾这一现象的出现。

  二、智慧明达,懂得善巧方便。

  要知道,慧命不生不灭,身命必衰必死。

  凡夫只识身命,往往执着于色身本身,无法体会到幻身无常的道理。

  此关不破,慧命复活难期。若无智慧,便无法证得示疾这一现象本身。

  因此,要达到示疾的条件,首先要明白众生有疾的原因。

  想要知道众生有疾的原因,就先要明了灭众生病苦的意义。

  这是因为菩萨发起大悲心入五浊恶世,解众生执着于生死病苦,不得解脱,不求解脱,不明解脱,

  菩萨以己度人,只有众生病痊愈了,佛菩萨的心病自然就化解了。

  

  于是就有了法药跟授药的说法。法药,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中的药方。

  而授药,就是佛菩萨在世间的种种应化示现,示疾正是其中之一。

  由于众生业障沉重的原因,很多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会选择示现疾病。

  疾病是先贤善巧的运用法界缘起力,目的是开启众生加持之门或开启其他利益之门。

  示疾中的疾有两种:一种是因上来的病,一种是果上来的病。

  因,在这里指代众生,我们凡夫在因地中,有无量烦恼。

  这无量烦恼迷惑都属于疾的一方面。

  而这些病大都是从颠倒妄想中生出来的无明,也是对娑婆世界种种无常的最好示现。

  因此,历代高僧大正德所示现的疾病是有智慧的弟子不停地提起烦恼即菩提的对境。

  这些疾病对应的“治疗方法”是弟子累积福德资粮最好的缘起,

  

  更是遮挡无谓应酬的利器。

  比如:一旦有大德示疾,众多弟子就会放生祈福,这便是救护众多生命的缘起;

  再比如,如果念诵祈祷文,除了为当时示疾的大德消灾延寿,更能令弟子的寿命增上。

  因此,这里的疾病还是弟子寿命增上的缘起。

  还有,纵然是信心不圆满、缺乏智慧的弟子,

  也会因为随侍大德左右,而与大德接上众多殊胜之缘,成为未来解脱的根本。

  或许这些高僧大德本身并没有病苦,有时是替众生生病、受苦。

  另外,显现上有严重的疾病等灾难,这也是一种表法,

  

  意喻着每个众生都离不开生老病死,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正如经中所言:

  “彼有疾菩萨应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这个是讲病当体是中道,所以有病的菩萨应该用中道观来调伏。

  正因为疾病本具性空缘起之力,所以具德的圣者能不可思议善巧的用以利益众生。

  蒋扬钦哲上师曾经讲过:“成就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这一切当然也包括疾病的示现。

  佛菩萨和圣者示疾,其实是为了治愈我们的生死大病,

  

  而示疾的根本目的就是劝诫众生,让众生回头是岸:“以示业报不亡,敬人勿造恶也。”

  玄奘法师临终示现病苦,并留下遗言:

  “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

  这便是告诉我们:

  人生一世,色身如梦幻泡影,无常、无强、无力、无坚,

  

  是很快会腐朽掉的东西,所以真正智慧的人是不会依靠这个身体的。

  想要得到清净无染的佛身,就要断掉一切的众生病;

  想要断掉一切的众生病,就要先示现为“有疾”的众生形象。

  凭借我们当前所修的一切法,先来消尽自己的烦恼,以救度更多的众生。

  而当成就之时,则更加精勤于自利利他的佛行事业,

  并借此疾病来告诉众生因果之义,

  进而让他们出离轮回,究竟长乐,这也是佛菩萨“生病”的原因。

  师父陪你聊聊

  你认为什么习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

  (留言告诉师父吧)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