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2021-02-03 03:00: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是一本由英国cereal编辑部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20-8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一):邂逅一本养眼又养心的杂志

  《谷物》是一本相当特别的杂志。首先从它的名字来看,“谷物”二字让人联想到食物,具体说来正是那道在西方非常普遍的渐渐也被许多中国人所接受的叫做“牛奶泡麦片”的早餐。这其实也是这本杂志的创办目的,主办者Rosa Park和Rich Stapleton希望通过这本杂志为读者奉上一道精神美餐。而本期的封面也采用了犹如朴实谷物一般的淡淡的小麦色,让人心生安宁,搭配菱形格子纹路,摸上去踏实又温暖。它的内容也是实实在在分量十足,从生活到艺术,从建筑到时尚,还穿插有散文诗歌。配图绝无俗艳之色,高雅大气。有人说这是“性冷淡”风,有人说是低调中透着高级感,又有人说有着中产阶级的格调。然而我更希望透过表面汲取其中的养分。 本期,也就是第14期《谷物》是十几期以来首次使用人物做封面。而这位封面女郎正是目前大热的美国印裔女诗人露比·考尔。而她的经历特别符合这一期的副标题:标准之外的人生。露比幼年与父母一同移民美国,胆小的她在学校里几乎不与人沟通。然而难以被掩盖的文学才华最终帮助她站到了台上。年轻的露比凭借自己的诗歌成为互联网上的网红。她在诗歌中抒发自己作为女性、移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引起无数共鸣。

  此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摄影师何藩的摄影作品。他的作品冷静而有力,阴影之下有着明显的情绪表达。文中讲述他20几岁的时候在街头寻找镜头的情形:“有时候等一天,有时甚至更长,才能等到他有感觉的人物出现。”所谓的艺术之感,可遇不可求。而这样的好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本书诸多优雅配图中,最让我喜欢的是“无限蔚蓝”一文中索伦托王子公园酒店里建筑师庞蒂的“蓝白”设计。这座坐落在海边石灰岩悬崖上的酒店将门外的蓝天白云延伸至室内,所有房间地板和墙壁的装饰只用蓝白两色,而且每个房间的地板砖都有着不同花样。身在海边城市的我对于这样的设计尤为心水。

  此外杂志中还介绍了20世纪后期的巴斯克艺术家奇利达的艺术作品,尤其是位于拉孔查湾的雕塑“风之梳”,已经被列入当地政府的保护项目,还将被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作品历久弥新,经过日复一日的海浪冲刷及自然老化,反而更加赐予了它力量。这跟现在某些昙花一现的艺术品完全不同,也算是在所谓的“标准之外”了。但这才是艺术家留给世人的真正的“遗产”。

  “标准之外”的人生有着别样的精彩,“标准之外”的艺术品有着更加持久的生命,这样一本一本养眼又养心的杂志值得我们反复捧读,品尝其中之味。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二):人生,存于标准之外。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古至今,人生于世,总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标标准准束缚,跳出这样的人生,会被认为是奇葩、异类。也唯有存于标准之内的人生,才会被认为是处在正轨的人生。

可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仅能给你些许思考和启发,却不能让你看清前路几何。所以,相信人生存于标准之内倒不如相信人生是存于标准之外。

《谷物》杂质第14期,就是以“标准之外的人生”为副标题,展现在人生标准之外的另一种人生,让我们不被定义,使我们与众不同。而本期《谷物》也是独特的,它改编了前13期封面的特色,将原有的封面谷物改成了以人物作为封面的创新,这也算是杂志本身对于标准之外的创新吧。

本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是来自旁遮普的印度裔加拿大籍诗人露比·考尔,我猜想会选用她来当作封面人物,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她的人生经历吧。

露比年幼时就与父母移民美国,在新环境中,她和所有人一样胆怯、害怕,但她具有难以被掩盖的才华,她通过写诗,成了ins上的年轻博主,并且她的听众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女性,因为她作品的主题涉及女性之间的感情、女性主义、压迫和虐待,引起了女性粉丝的强烈共鸣。

她就是这样用标准之外才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谷物》杂志中,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想要做什么就赶紧做,一定要试试,允许自己犯错。”

在我看来,生活中的所有焦虑,都是出自一个根源——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在人生标准的条条框框下,在宁死也要捍卫完美形象背后,总是藏着一颗不安、不定的心,既然这样不安稳的过着,为何不愿跳出标准之外,展现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准之外的人生呢?

标准之外的人生,不应该拘泥于水,不应该限定于某下规律,更不应该定格于某些条框,人生标尺那么多,如何能够做到全部标准呢?你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产,人生是没有标准的,但人生却可以很独特,独特到全世界只有你在过着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谷物》的内容,是我喜欢阅读并且阅读后是有所收获的来源,这种收获,不限于一句箴言一个生活灵感,更是来自被刊物洗涤的心,欢实且纯净。而内容也是从·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等方面,打破了世俗常规,让人相信,只要无畏于标准,用于坚持,就能够突破标准,在标准之外可以收获更好的人生,而标准,只能是附着在亲人的身边。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三):阅读间把镜头对转自己

  

遗产是什么?遗产是看到别人的记忆、贡献、辉煌然后让人忍不住把镜头对转自己。最新一期的《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的主题是“遗产”,《谷物》杂志的风格依旧简约冷峻,在不同的艺术品、故事、人物之间穿梭。摘取两篇,共享之。

参观胡安·米罗工作室

你对自己的工作室有什么幻想。

胡安·米罗创作了很多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艺术作品,他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于是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工作室。

《谷物》中的胡安·米罗工作室的图片,给了我们延伸想象的基础。历时两件的工作室,反而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之一,融汇自己对设计的领悟,真正称为自己的领地。

胡安·米罗在这里作画,身后,又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

重要的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它创造的氛围、影响的东西”。“艺术品会消亡,但是它已经播下了种子。

这就是胡安·米罗的工作室。

生命中不能没有诗

我的声音是两个国家冲突的产物......

父亲缺席自己成年的成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艰难的,对诗人考尔也是。一次诗朗诵,带了考尔从所未有的温暖,她学会了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通过诗来回应,在大家的帮助下,成为了“网络诗人”。她对迎合传统的口味没有任何兴趣,“这个时代为她这样不愿意接受国家、文化、家庭束缚的人打开了一个窗口,考尔不仅要为这些人发声,还想让他们为自己的发声”,这是考尔诗中的力量。

考尔

这是让人动容的故事,也有令人动容的诗。

最后,从《奥斯曼狄斯的空虚》中提及的诗中,反向感受这些遗产的伟大:

朕乃奥斯曼狄斯,王中之王,看看我留下的东西,多么的宏伟辉煌!而今一切荡然无存,偌大的废墟,残骸四周只有苍茫戈壁,孤寂黄沙铺展向远方,无边无尽。

请珍重这些“遗产”。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四):有如散步的读书

  

“有一天,有个人问我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我觉得是在采访中听到的成千上万个关于未完成作品的回答。我的问题总是关于我们能一起干点什么,哪些能实现,哪些还没实现。艺术家们给我讲他们还没有实现的作品,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因为我想在未来完成那些设想。”

不知道大家对这段话还有没有印象。它也出自一本《谷物》,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的采访。犹记得,初读到这些文字时我既有小小的震动,又有所顿悟,当下回过头来重读了一遍,然后陷入了沉思。

细细想起来,每本《谷物》采访或拜访了诸多人物及其工作室或住所。总结每次阅读时的情绪和感受时我不禁发现,这其中最常有的,是感动。每每被书中闪光的思想感动时,我都会想成为更好的人。

《谷物14》也不例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知道大家在阅读时会得到什么,以下是我的本次阅读所得(仅撷取感动我的点滴之处和我的发散思考),与君分享。(本文没有放图,大家有兴趣的话去看书吧,可知全貌)

认识了一位低调的艺术家,胡安·米罗(Joan Miró)

书中对他的描述在我看来有点可爱,说他每天黎明时分,雷打不动地从家里的生活区域走下石头楼梯,来到工作室;经常为完成一幅画辛苦数年,独享沉默和孤独;喜欢读诗,静静地坐着,一坐就是几小时......(你脑中也有情景了吗?)

当读到他64岁时才在马略卡岛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我是惊讶的,毕竟他创作了很多有名的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艺术作品,有不同形式的陶瓷、版画、书籍插图和雕塑实验艺术品闻名于世 。但最让我理解有共鸣的是,其中讲到,当工作室竣工时他觉得这一切太过强烈了,没办法在里面工作。

米罗马略卡基金会的策展人和展览馆馆长帕特里夏说:“突然拥有如此完美的空间,他却不知所措了。他需要慢慢地把这里变成自己的领地。在那一刻,那只是建筑师的作品。把它变成画家的工作室需要一个过程。”感觉,我有时搬家或换工作时也有类似心情。(吐舌

此后米罗花了两年时间,用各种剪报、明信片和照片让这里有了自己的味道,再开始重新画画。跟我们每次搬到一个新地方,往里面放置、填充自己的东西,从陌生到熟悉,到有了归属感,也是同样一个过程呢。(有没有共鸣?!

然后,感动来了:1981年米罗将工作室赠送给了当地政府以供后世参观,因为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成为新艺术家的土壤,培育和发展新的艺术手法。你看,举凡大家,都这般无私,不吝于分享。

期待遇见“患上司汤达综合征”的别样时刻

当我搜索这位建筑师的名字时,看到这样一条评价: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建筑大师。起初我尚有点不以为然,但在看完《不可思议之美》这篇后,我已经变得有些迫不急待想去亲眼看看大师作品。

"当我向一位建筑师朋友提到要去看布里翁陵园时,他告诉我他第一次去参观的时候,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所震撼。他只能用‘司汤达综合征’来形容,症状包括头晕眼花、泪流满面,是人在面对美到极致的事物时的反应。"

看到这里,你不期待自己遇见“患上司汤达综合征”的别样时刻吗?(反正我想了,可配合书中图想象

里面还有段描述让我颇受震动:“斯卡帕设想中的布里翁陵园,半是堡垒半是城市公园,附近镇上的居民会经常来光顾。他要建一座大型综合建筑,在这里人们可以野餐和玩耍,让这个城市的逝者 ‘招待’活着的人们。”

联想到欧美的旅行指南中经常含有陵园这样的知名景点,我瞬间理解了所有。是啊,陵园从来不仅仅是埋葬死去的人们的地方,它也是我们怀念看望逝去的亲友的场所,是我们与他们共处相依的地方。觉得阴森森吗,但不用害怕吧。

乘电梯时我常留一角,想到传言的这可能是鬼休憩的地方,不管存不存在吧,就想给留出点空间。想着他们又不是我害死的,我没害过人,所以不害怕。(heihei

读书开阔视野!读书开阔视野!读书开阔视野!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羞愧地承认,大多数时候看到广场上的公共雕塑时,我常浅薄地想: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东西呢。然后随意走过。

现在,爱德华多·奇利达改变了我的想法。我以前从未想过(或许是不想想),不管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是商家,他们和艺术家创造了一件属于所有人的作品,它不为某一个人所私有,平等地面向每一个人。这样一件艺术作品放在这里让我们都能看到和欣赏,本身就有意义。更何况,它们是艺术家结合思想、情感和环境创作的结晶。

其子路易斯回忆父亲时说:“我父亲总喜欢不做计划就开工,他经常说:‘要是已经知道作品长什么样,那一定是以前完成过的作品。他总是说:‘要花多久?那得看我需要多久。’他从不赶时间。”

慕了,生活(/工作)得悠闲从容也是我的人生追求。

乔治亚·欧姬芙,谷物爱的女人

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一样,《谷物》爱她。(之前就介绍过、提到过多次)

“那个薄嘴唇宽帽檐的女人,被各种媒体书写,无数摄影师跟随她来到这片沙漠,而她会在门口迎接他们,说:‘啊,你来看欧姬芙了。’这个名字从她本人身上分离出来,就像坛子和自己的阴影分离。她会笑着转过身,然后相机转向,对准风景。”

书中描写她的文章其实很长。但在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一下子有了画面感,仿佛看到了乔治亚·欧姬芙,她就站在那里说:啊,你来看欧姬芙了,然后转向一边继续看风景。如果说知晓欧姬芙的故事是我的阅读所得,“见字如面”的临场感则是我的意外收获。我挺享受阅读时的这种体验的。

写到这里,这篇书评已经很长了……豆瓣长评改进得还很多bug,打字总出现很多代码,xxxxxx,不写下去了。《谷物14》中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设计鬼才乔纳森·安德森,他收藏的银质餐具着实令人惊艳,奢华复古又好看,你们真应该看看那张照片!他还是个大帅哥!(将一个又帅又有才华的男人收入脑中,我自认为这实乃一大收获。)

比如天才摄影家何藩的故事,他那句:“我必须等到感动我的事情出现,艺术一定要有人性。如果你没感觉就按下快门,那么看照片的人也什么都感觉不到”,让人深有共鸣。

还有封面人物露比·考尔,时下正红的ins人气诗人,她的两部诗集《奶与蜜》《太阳和她的花儿》均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但她的存在有更大的意义。

阅读《谷物》也让我获得了很多关于家装的建议,当看到吉奥·庞蒂的蓝色瓷砖和范克龙堡的五金把手时,我已经开始设想未来的家的样子。(当然,首先要有一个房子……

还有……很多。但真的不写了……总之,作为轻阅读读物,谷物值得一看。它让我想到胡适先生说过的“无目的读书”,似散步,不能抱着深刻学习的态度。但话至此,散步时的所思所想也很珍贵吧,多少名篇名著金点子诞生于此呢。





  《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读后感(五):《谷物》信息爆炸时代,一本“性冷淡”风的纸质杂志,如何存活?

  

随着各大杂志纷纷宣布停刊,街头巷尾的报刊亭落幕,传统媒体的土崩瓦解已经成为大众接受的事实。

然而就在2016年,中信出版社横空出世策划出版英国在售杂志《Cereal》的中文版《谷物》。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作为领出版业领头羊在纸媒接近崩溃的阶段,发行季刊杂志会不会是标志纸媒的复苏呢?

《谷物》到底有什么十足的底料,可以在信息爆炸时代,互联网媒介占据信息市场的当下,可以有生存空间呢?

国庆假期,手拿到这本沉甸甸的杂志最新刊《谷物14:标准之外的人生》,不禁哑然于这本杂志的自信。

《谷物》是一本专注旅行与生活的读物,从版面设计到主题设计,和网络流量信息有巨大的反差,正因此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宁静感。

就像看多了网红整容脸,天然之美、淡然之雅的自然美肤,就更显得有超凡脱俗的美感。

01、风格:感官刺激大潮下的“性冷淡”风

《Cereal》2012 年创刊于英国,中信出版社“新生活社”策划出版中文版《谷物》,从设计到文字内容,都是和英国版本同步,甚至纸张及版面细节,都保持一致。

《谷物》是一系列专注旅行与生活的读物。提供的深度阅读体验,也是视觉盛宴。它根植于我们对旅行,对阅读,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也根植于我们的信念:认识更多新的美好的事物,将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

然而,这种推介眼前的美的方式,确实和我们平时所能想象的热闹满屏不太一样,反其道而行之,杂志具有“性冷淡”风格。

我们一般说的“性冷淡”风格,就是极简主义风格。它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流行了,追求极端的简洁,也受米斯“lessis more”思想的影响。

极简风格颜色上以黑白灰以及原木等自然色为主,形式能简化就简化,不会出现任何扎眼和哗众取宠的设计,强调朴素不奢华。设计简洁、高冷文艺、禁欲主义,这些都是典型特征。

在感官刺激的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繁乱冲击之下的视觉感官刺激之下,“过载”、“过剩”成了人们的新型危机,无论是信息推送还是视觉、思想的压力,精神变成高度紧张、用脑过度而效率变低的尴尬境地。

“性冷淡”、“禁欲”、“极简”这些字眼儿似乎和杂志的展示、推介生活之美大相径庭。然而,此刻,合时宜的“刚刚好”、“空间”、“清淡”、“寡色”成为精神救赎的舒缓药丸。

当今主流文化设计重视视觉感受大于理性,反对所有科学化与标准化,带着娱乐精神去做燥热视觉。

然而《谷物》却采用“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像一只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性冷淡”怪咖。但是,不得不说,指尖触摸硬挺的纸质,闻闻墨香,享受片刻下的宁静,,它确实能让人清心寡欲。

02、表达空间 | 留白想象

“性冷淡风”官方说法是Normcore,即极简主义的有味说法,代表着极简与克制,是去繁求简的高级智慧。极简与克制,恐怕是”性冷淡风“的最终精髓。

留白是极简的最主要方式,《谷物》作为高端杂志,纸质优良,采用大量的留白,给足读者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在世界各地的风景照片或者室内酒店、花园照片,都会留足空白。

也许我们不能走旺往世界各地,但至少有某一刻,我们心存向往,为自己留下美好期许的思考之时。我想这也是《谷物》排版设计理念中一个要素:与读者建立想象的空间。

留白,也是删繁从简,释放压力,为工作生活繁忙之中,留下喘息的间隙。

但事实上,极简往往是因为想要表达的更多,希望留出更多空间;克制,则代表着在这之下,隐藏着更深层的想象空间。

03、优质深度的内容,核心的竞争力

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多到应接不暇,然而审美选择疲劳过后,如果缺乏与自身相关性过久,读者也会逐渐消退兴趣。说到底,精致而专注的优质深度的内容,才是永久的竞争力。

互联网的特性快而杂,纸质杂志的团队和调性比较专一,读者在疲劳后很迫切地希望能找到一个与自己爱好、格调、追求和向往的媒体密切相关,对自身产生实质的愉悦和精神享乐,那么这就是我理解《谷物》的核心生存法则。

杂志的系列性、持续性是让读者有归属感的源头,同时,杂志必须面向订阅服务人群,专注于这些领域的独特之视角和格调,不能闭塞排外,也不能让之遥远和被冷落。

《谷物》的受众者是有趣的灵魂,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特立独行而对“美”有持续欣赏力,和品质的人。

我们可以从任何网站信手拈来一张地球另一端的唯美图片,但我们不下功夫无从知晓唯美背后的生活方式,以及细节设计灵感,《谷物》用“空旷”构图而“冷淡”的色调,展示世界某处的静默,然后再用极细的字体,娓娓道来它的故事和魂牵梦绕处的那一片光。

拿到书时,我习惯翻阅所有的图片,用视觉抢先占有,再细细品读,之后是页眉页脚处。猛然发现一些中国的老照片,且占了八页之多,显然是中国某位摄影师的黑白系列作品。

一张1954年题目为《靠近阴影》的黑白照片吸引了我,前几日刚读过《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这本书,身着旗袍烫花头的中国女性侧身站在墙角处孤独的样子,像极了我想象之中的张爱玲。

再看这位摄影师竟然是何藩,1965年在《西游记》中饰演唐僧,1972年转任导演,导演了二十几部作品,这是国人所知道的何藩,在影视界的成就,却淹没了他的摄影作品成就。

而我翻遍《谷物》中何藩的文字介绍,也没有一处提及他的影视事业,中心围绕的是他与摄影多少年的故事,让世界以“摄影家”的身份去结识这位中国才子。

这是谷物的特别之处,不走大众寻常信息流,而是让读者用独特而认真的态度看待生活、名人、旅程处处的折射面。

信息速度与内容容量,是纸媒永远无法比拟新媒体时代的弱势之处,然而,纸媒也有新媒体无法专注的品质感与专业,以及点击“关闭”就会有永久丢弃的空虚感。

写在最后

为什么叫“谷物”?英文书名“cereal”,在英国,这是人们从小时候起,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吃到的脆脆的、带着奶香味的食物。它包装盒上的文字和图片,也在每个早晨的同一时间,带给人们很多知识和乐趣。

而在中国,谷物也是最基本的食物。《谷物》希望像这些对所有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的食物一样,成为大家的好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我倒认为“谷物”像是粗粮,在人们吃惯了细面、精米、面包之后,在某个时刻开始愿意回归粗粮谷物,从味觉到营养吸收都是返璞归真的享受。

纸媒不会就此灭亡,总有那么一群小众的人群,热爱阅读注重感受、热爱生活真谛、慢享翻阅纸质沙沙的满足感,喜欢手边有纸墨的充实感,喜欢纯粹又有留存的空间。

作者介绍:荣荣

关注女性,赋能家庭。欢迎关注头条@荣荣家庭关系教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