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摘抄

2021-02-05 01:4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摘抄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是一本由叶壮著作,无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一):是什么在妨碍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当今这个电子产品蓬勃发展的时代,如果你问父母们影响他们亲子关系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究竟要怎样修复并维系亲子关系?究竟该不该让电子游戏背这个锅呢?如果我们都不能了解孩子所作的事究竟是什么,就更谈不上去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了。

父一辈的故事在下一代看来,即便是再英勇的伟绩,也总免不了窜出几个过时、老套、刻板的负性评价。而年轻一代口中的潮流,似乎也不太容易走进长辈们的视野。尽管这些差异通常不会过于影响家庭和代际之间的关系,但磕磕绊绊的小插曲避无可避。

受中华历史文化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骨子里仍然存在着古训这样的思想,对于这些传承的概念,不论是支持者还是表现反对的人们,都不可否认我们还是在意很多传承下来的文化的。如果不在意,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对传承的争论和关注。而这些抵触,从另一方面正说明了内心对这一存在的认可。不同的是,当存在磕绊和争执时,会让我们更易迷失了自己的本意,更易忽视了问题的根源,而盲目地归咎于一些显而易见的表面问题。

在当今这个电子产品蓬勃发展的时代,如果你问父母们影响他们亲子关系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恐怕回答游戏的居多,而像缺少时间或者距离太远这样看似客观的回答相对较少。那么,究竟要怎样修复并维系亲子关系?究竟该不该让电子游戏背这个锅呢?

通过研读著名心理学者叶老师关于游戏的新作,给了我几点的启发和思考。亲子关系之所以僵持在电子游戏这个点上,而没有被突破和更好的解决,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解和理解。了解是一个基本的信息的收集和吸收,而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谈理解不理解孩子。

游戏是什么?

我们可以形容游戏是消遣,是娱乐的项目,也可以指责它是浪费时间、精力、金钱的罪魁祸首,甚至扣上剥夺了孩子们与人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们沉迷于虚拟的世界。

然而,正如一把刀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一样,游戏这件事本身也并无善恶之分,游戏这个行为的善恶评定取决于所游戏的内容,游戏者的特点,以及周围的环境。一款游戏,如果设计得合理,它甚至可以作为锻炼一个人多种软能力的工具,是沟通的桥梁,是认识世界的媒介,是创新的园地,是满足探索与好奇的空间,是让人体验专注和坚韧不拔等美好品质的训练营。

但如果我直接在家长面前搬出上面这些说法,可能我的下场比较惨,而孩子们更加跃跃欲试打游戏。正如叶老师所描述的那样,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游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所有游戏和玩游戏的行为一棍子打死。

很抱歉,我本身不是一个游戏的完全支持者,因为我所接触到的身边的游戏都是各种打打杀杀、或者充钱刷任务的内容,只是对于解密类和益智类游戏还能接受。毕竟这类游戏通常是单机版,多数关卡是有封顶的,万一沉迷,也不会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彻彻底底。当我读过叶老师的《边游戏,边成长》这本书后,很惊喜地发现游戏这个世界的庞大,内心种冲动想要马上分享给身边那些只打那几个网友的朋友,快看啊!好多五花八门的游戏!它们各有特色,各有帮助!叶老师举例分享的这些游戏真的可以说在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用另一种方式在锻炼大脑。

在书中叶老师十分有条理地将游戏分门别类,这些门类想必是叶老师思索后的精华,每一门类下玩家会得到的收获都有理有据的娓娓道来。其中不乏纪念碑谷这类的单机版。

这么大的游戏世界,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游戏呢?

相关的游戏名称书中举了很多,正面的反面的、常见的和不常见的,都十分详细,在这里就游戏的挑选标准挑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的,分享出来,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游戏内部的情节性,是否不适合孩子年龄阶段,是否太暴力血腥,是否有人伦的美好故事情节蕴含在里面。

2、游戏的场景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否能激发你对美和视觉空间创意的探索。

3、游戏的规则是否允许孩子去探索,有助于它们尝试不同的途径。

4、游戏中包含对某一类学科知识的扩展,真正的玩中学。

5、游戏是否存在低俗,或者重复、诱导消费的情况

此外,了解孩子的性格类型,也是引导孩子十分关键的地方,叶老师很创意地用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角色来讲述不同类型的孩子特点,想必这种创意的结合也多少得益于叶老师的游戏经历吧。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探索认识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在警惕不良游戏的危害的同时,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世界,并同他们一起探讨游戏的意义和一款游戏的好处,相信,当你真诚地推荐并想跟他们一起参与游戏的时候,孩子们惊讶的双眼会闪烁着同样令我们成人惊喜又充满善意的光芒。

这本书还有一个秘密

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陪伴孩子游戏等,叶老师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参与并不一定要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参与的方式还是很多的。

最后真诚地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更好地解决游戏和亲子关系的平衡,找到更健康的发展模式。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二):知行捕手读书笔记

  有个好心人劝朋友戒烟:“你看你,烟龄十五六年了,算下来,你把一辆奔驰都抽没了!戒烟吧!”结果人家反问:“你抽烟吗?”他回答:“不抽呀。”“那你的奔驰呢?” 抽烟当然不好,但是这个笑话很明确地指出一个人们容易忽视的道理: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让孩子不再在玩游戏上“浪费时间”,就必然会转化成高效精进,学有所成。 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模式 因为不理解,所以开始讨厌;因为讨厌,所以开始抵触;因为抵触,所以激发了亲子间的矛盾。在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总是不乏这样因不了解而产生芥蒂的情况,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父母和孩子发生争执的战场不大一样罢了。 《游戏改变世界》的作者、游戏设计师简·麦格尼格尔从不掩饰自己对电子游戏的执着倡导,她认为人们通过玩游戏可以广泛开发四个有用的特质:第一,动力感——立即采取行动去克服障碍的愿望,同时坚信自己可以成功;第二,强化的社交能力——研究表明,在我们与别人玩游戏之后,即使赢的是对方,我们也会更喜欢他们,这是因为一起玩游戏会建立信任感;第三,投入感——我们更乐于努力赢得胜利,而非放松或闲逛;第四,意义感——玩家更喜欢投身于那些令人敬畏的宏大任务。麦格尼格尔说,这四个超级影响力能把人塑造为“被赋能又心存希望的个体”。 不难想象,如果我们从孩子自身的成长出发,去有效引导这些力量,那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走上非常棒的成长道路。一个有动力、与人为善、做事专注、有宏观目标的孩子,难道不值得我们下功夫去培养吗? 对孩子来说,游戏能够带来的成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认知上,玩游戏的确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情绪上,很多游戏对于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有良好作用;社交上,一方面游戏给孩子提供了交友的平台,另一方面游戏还可以促进孩子亲社会性的提升;创新能力上,孩子的创造力与心流体验,都可以通过游戏得到不错的激活。 游戏中,与核心目标有关的注意机制叫作“集中式注意力”,与屏幕中的大量敌人和飞溅的弹药有关的注意机制叫作“分布式注意力”。如果你只采用前者,紧盯着通关终点不放,你就不能活着冲到终点;但如果你只关注后者,你又丧失了根本目标,只会毫无策略地原地开枪。 所以,要想闯关成功,你就必须要做到将注意力高效率地合理分配,既留意重要的关卡任务,也要关注随时发生的突发事件,而这一切,因为游戏的快节奏,还发生在一定的压力感受之下。对应在日常生活中,这其实有着很直观的影响力——开车、踢足球、公众演讲,甚至考试,其实都涉及这种注意力的高效分配,掌握了这个技能,才会在这些活动中有上佳的表现。 相对于普通人,经常玩这类游戏的玩家,大脑中负责注意力调控的多个脑区都会更加活跃,包括负责维持注意力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不同目标间切换注意力的顶叶皮层,以及监测人体自身行为的扣带皮层。 我想阐述的是游戏给创造力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土壤:心流。 玩游戏是非常容易让玩家产生心流体验的——不管是电子的,还是非电子的。我爸的一个朋友,人送外号“棋疯子”,就是个下起象棋来没日没夜、不知够的人;我的一个表哥热爱打篮球,不怕晒、不怕冷,只要有人叫打球,换了鞋就走,就像能连着玩几个小时《文明6》的我一样。 虽然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游戏形态,但游戏给我们提供了同一种心理体验:心流——一种让人高度投入,甚至忘却时间流逝的心理状态。 著名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有一本经典著作《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在书中,他指出人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心流的存在。你解数学题时突然想通了,是因为心流;你写作文时下笔如有神,灵感无限,是因为心流;你玩象棋时频出妙招,是因为心流;你玩游戏时精巧腾挪,通关斩将,也是因为心流。心流是一种高级而稀有的心理体验,而游戏是诱发心流的极佳环境,这样的组合,很有可能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采用“回溯”的方式来传递知识,自然要让学生们去做经验总结、考试、测验、读后感等等类似的工作,而采用“展望”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则更多地要求学生们去探索、试错、体验和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很多传统的教师只掌握了“回溯”的教育手段,自然会高度排斥采用电子游戏作为教育平台。同样,很多传统的家长只能理解“回溯”如何让孩子掌握知识,自然也会认为游戏在教育上缺少功效。 当下教育界的思潮其实更倾向于让老师成为学生“在知识殿堂中遨游的导游”,而非学习上唯一而绝对的主导。知识在快速更迭,技术在高速发展,如果你已工作多年,就很明白企业里的老员工,很可能难于掌握真正的新技术——越老的员工要掌握新的技术就会越困难,因为这种学习很难依靠“回溯”的方法去完成,而“回溯”却是上一代人最能理解的学习手段。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只有掌握了新时代的学习方法,才能完成新时代的学习任务,对于一个出生于2005年之后的孩子来说,学会前瞻性地去“展望”新知识已成必需的技能。 希恩举了一些例子 人类压力研究中心的索尼娅·卢比安(Sonia Lupien)教授提出了一个叫作“坚果效应”的概念,她认为,缩写为N.U.T.S.的四种刺激,会让人感到焦虑:第一是新异(novelty),指的是这种刺激你以前没见过;第二是不可预知性(unpredictability),就是你预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第三是对自我的威胁(threat to the ego),即你的安全感或能力遭到质疑;第四是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也就是你感到在控制局势上遇到了难处。家长不了解游戏,不知道游戏的影响是什么,在这件事上因为缺乏认识也无法细致管理。你会发现,倘若家长对游戏本身了解不多,每一脚就都会踩在雷上,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想不对孩子发脾气都难。 我认为,只要满足三个特点就能构成游戏,它们分别是:规则、交互和表达。作为教育的发出者,从底层逻辑上去了解游戏的这三个要素,你就可以快速接入管理孩子或学生玩游戏的频道了。 规则:游戏即江湖 交互:由表及里的包裹感 在游戏这个话题上,和孩子聊规则,我们聊的是“怎么玩”的问题;聊交互,我们聊的是“玩起来感受怎么样”的问题。 好玩的游戏能够激发人的投入欲,投入精力、思考、体能,当然,还伴有时间和金钱。不好玩的游戏有很多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你不想再继续投入下去。如果把玩游戏类比成谈恋爱,很多坏游戏就是那个能逼着你和他/她分手,还激发你这样的想法的恋人:“你喜欢我哪一点?我改掉行不行?求求你放过我。”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一个劲地规劝孩子:“你要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啊!你不吃怎么知道不好吃呢?”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家长和孩子聊游戏,只不过角色会反过来。但很少有孩子会成熟到对跟家长说:“你要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啊!你不玩玩怎么知道不好玩,没有意义呢?” 当孩子和游戏有一种新鲜的交互时,与其一上来就嗤之以鼻地报以反感,倒不如亲自体验一下。这样,亲子交流才有了天然的破冰契机,当下的良好沟通和未来的游戏管理也就有了切入点。 表达:这才是我 这种在游戏中的表达,其实非常需要家长与老师的认可,因为它能带来两个非常大的好处:第一,让孩子敢于表述自我;第二,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定位自我。 规则、交互和表达,构成了游戏最重要的内核,而了解这三个元素,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找到管理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切入点。不管是和孩子探讨游戏里的特殊规则,还是讨论新颖的交互方式,抑或是就游戏这个话题进行自我表达,都是很棒的选择。 不过,做好对孩子的游戏管理,让电子游戏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件“说说而已”的事情。除了和孩子“聊游戏”之外,帮孩子好好地“选游戏”,不让低端的电子游戏浪费孩子宝贵的成长资源,同样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真正开明与信任孩子的家庭,往往并不会受累于养出一个“网瘾少年”,因为吃过满汉全席的人大概率不会沉湎于鸡蛋灌饼。 如果你的孩子很长时间只玩一款游戏,还非常沉迷,那你就要小心了;但如果你一开始就能给孩子足够的机会与空间去接触更多样的游戏,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性,那么你就是在玩游戏这件事上“富养子女”。先见够了世面,养成了口味,孩子日后面对的诱惑与挑战就会少很多。 每次和家长们谈到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时,我都会强调两点:一是游戏能够赋能成长;二是对孩子玩游戏的最佳管理方式就是成为孩子的玩伴。 为什么呢?用进化心理学家大卫·巴斯的观点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就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运气好的话能彼此沟通下去,运气不好的话就变成了单方面的碎碎念。另一种是肩并肩的,就是咱俩一起去做某件事情,不管是原始时期的狩猎,还是现如今的打麻将,都属于这一类。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一书的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和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也在书中建议:家长有必要提前和孩子约定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其中的关键点之一是不要在该退出游戏时弄得大家不愉快。 悟空型的孩子普遍挺成熟、聪明,有点自己的小主见,能力强,底子也好,在家长看来,当然是个能成事的好苗子。 这类孩子偏偏有一个毛病:家长和老师安排的“正路子”不愿走,就喜欢在电子游戏里多琢磨、花时间,一旦不让玩游戏就急眼,面对家长对于电子游戏的管理,往往会爆发性地抵抗,有点大闹天宫的意思。 如果你家有个悟空型的孩子,聪明而有主见,我其实非常建议你更多地在玩游戏这件事上信任他,相信他能做好自我管理。就算做不好自我管理,也能从错误与失败中总结教训,以后在这方面做得更好,甚至把在玩游戏上做自我管理的经验深化成一辈子的人生经验。 自始至终的信任,加上设身处地的感受,伴随着善意的提醒,才是悟空型孩子真正需要的。 同“悟空”一样,“八戒”最大的问题也不是游戏。 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应对自己的冲动,不会和诱惑打交道。“八戒”不只是忍不住玩游戏,也忍不住立刻就要把所有产生诱惑的冲动付诸实现。所以我接触到的这类青少年不仅有沉迷游戏的问题,还可能有暴食的问题、参与线上赌博的问题,以及沉迷色情视频的问题。 针对八戒型的孩子,我的建议很简单:与其谈游戏,不如谈自律;与其谈自律,不如谈目标;与其谈目标,不如体验如何设定并追求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孩子日常行为的多元性并管控过分的养育资源。 沙僧其实代表了很大一批人,很大一批真实存在但不愿呐喊的人。就因为没发出过声音,所以外界老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 不愿在真实世界中呐喊就是沙僧型孩子最大的问题。“悟空”和“八戒”要解决的是自己与自己的纷争,“沙僧”要解决的则是如何与世界对话的问题。 两条原则 在管理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出手原则。 第一,从一开始就要给管理足够的优先级。一开始不管,之后发现难管了,结果管不了,这是很多家庭对孩子进行游戏管理时的真实写照。 第二,在处理孩子因游戏而生的各种问题时,有一个基本的参考标准——游戏不应该对其他生活元素产生影响。 你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作为一个大人,你可以很好地处理自己和电子屏幕的关系,或者你在很努力地处理这种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同样把处理与游戏的关系作为一件需要去完成的事情来对待。 我知道这很难,因为你可能要在即时通讯软件上开会,要等着在电商平台上“秒杀”低价的折扣商品,要花十几分钟时间来修图发在社交平台上,甚至可能你自己也在玩游戏。 不存在没有代价的管理,孩子并不是一个放在那里就能自主运转的全自动流水线,作为父母,我们总要做点什么,而且你这样做其实并不算牺牲,因为你也知道这么做是对的,你本人也可以由此获益。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三):网络游戏只能带坏孩子?错!聪明爸爸教你如何帮孩子边游戏边成长

暑假,对于家长来说,又是一个“防火防水防网游”的重要时期。刚刚打开视频随便搜索“孩子网游”几个字,立马跳出一大堆“充值花掉父母血汗钱”的新闻,随便点开几个,看到的都是一张张哭泣的脸庞。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尤其多,上半年疫情加网课,给了孩子充分接触手机的机会,现在又逢假期,父母又多了一层担忧。

应该说整个社会大环境在提起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件事来,一众报道都是负面的居多,为什么网游有这么大的危害,孩子还都疯狂沉迷呢?网游真的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做家长的深思。面对一个无法避免的新生事物,我们的态度仅仅是堵就够了吗?

做为一个10岁男孩的妈妈,我也在为这个问题苦恼。直到读到这本《边游戏边成长》才感觉心里有底。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壮,一位专业是心理学的爸爸,也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特聘讲师,还是育儿达人。他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如何科学管理,引导孩子正确玩游戏颇有心得。他认为,电子游戏只要玩得适当,非但不会影响孩子学习,还能助力孩子成长。关键是家长的处理方式。

“网络游戏”是原罪吗

“都怪网游游戏带坏我家孩子!”

“要求国家坚决禁止网络游戏!”

“打游戏纯粹浪费时间、浪费钱!”

这些话是不是说出不少痛恨网游的家长心声?仿佛只要网络游戏不存在,就可以天下太平,收获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我们不妨想想自己小时候,没有网游的时代,依然有歌舞厅、录像室、老虎机等等引诱孩子沉迷的因素存在。所以说,孩子出了问题,不能简单“甩锅”,而要挖挖背后的真实原因。

叶壮提醒父母本质的问题根本不是游戏,而是在教育模式、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中。确实,看看新闻就会发现,很多沉迷网络的孩子,大多是父母忙于工作疏于交流、或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他们内心孤独寂寞,无处可以倾诉,网络游戏就是一个最好的寄托载体。

中国的父母习惯跟孩子以一种权威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来交流,“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我都是为你好。小屁孩懂什么?”两个人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聊不上天。大家可以看看,叶壮在书中给出的这幅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模式图。可以发现只有双方都有强烈的交流意愿,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这样你说的话,孩子才肯听。

想要改变,就得停止各说各话、对牛弹琴的状态,先让交流意愿与交流主题趋于统一,才是亲子之间就游戏话题进行沟通的第一步。

如果你也想和孩子有高投入的交流,但是孩子不愿意怎么办?别急,叶壮给出了以下三个妙招:

你需要找一个并不那么刻意、专门的机会。比如接他放学的路上、一起散步或者在外面吃东西的时候,趁孩子放松的机会,既能好好聊一聊,又不至于显得太刻意。真诚地去和孩子交流,而不是换一种相对柔软的方式,在沟通中逼迫孩子就范。很多家长在这种沟通中,其实就是换了一张和善的面孔,但仍然把自己的态度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单方面的宣贯而已。耐心地等一等,而不是专门去营造与寻找沟通的机会。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机会总会有的。当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时,双方也就会更加舒服地去沟通。

亲子关系好了,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游戏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坏

中国的父母为什么视电子游戏为“洪水猛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观点占据了头脑:“网络游戏会让孩子变坏。”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根深蒂固想当然的认知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叶壮在《边游戏边成长》中分析了三点原因:

时代特点中国电子游戏产业初级阶段的混乱现实对新技术的恐慌

电子游戏在1998年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是挺吃香的,广受年轻人的欢迎。但随着越发地流行,弊端也开始显现。因为初期管理的不完善,各种暴力、色情和种种耸人听闻的内容,蔓延开来,对青少年造成很坏的影响,逃学、堕落、打架等等,让人们开始对之“恨之入骨”,甚至称其为“电子海洛因”。孩子一进入网吧,就开始疯狂。连游戏室老板也说:“整天在游戏室里的孩子只有一个结果,男孩子最后变成抢劫犯、小偷,女孩子最后变成“小姐”。”

种种负面报道,再加上对游戏的不了解,让家长心生恐慌,一味拼命阻止孩子接触网络游戏。但你越是不让孩子玩,孩子越想玩,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如果把游戏看做一头野兽,那么我们要做的不是隔绝,而是科学地驯化它,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其实网络游戏也并非毫无益处,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玩游戏能够带来以下好处:

锻炼大脑,提升认知能力调节情绪感受与缓解压力提升抗压力达到心流状态,提升创造力更包容的社交属性

现在的网络游戏制作炫酷、画面夺人眼球,而且一般都设有很多关卡,即时反馈性强。还需要眼疾手快、专心致志才能完成,对于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分配都是很好的锻炼。另外在游戏中也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战斗,非常开心。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心流快感,在游戏中很容易实现。因此,只要合理地利用好网络游戏,将教育内容游戏化,孩子就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如何正确管理孩子玩游戏

既然游戏有利有弊,家长要怎样做才能祛除弊端,让游戏最大化地助力孩子成长呢?一起来看看叶壮在《边游戏边成长》中的建议:

1、首先了解孩子到底在玩什么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话用在游戏上也是行得通的。家长唯有先自己补好功课,才可能对孩子玩游戏施加正确的干预。大多数的家长害怕孩子玩游戏学坏,就在于自己根本不懂游戏。叶壮认为游戏的核心构成分为三点:规则、交互和表达。只要从这三点出发,就可以快速接入管理孩子玩游戏的频道。

比如家长可以就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跟他请教下到底怎么玩,再问问孩子好玩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当孩子打开话匣子之后,接着就聊聊玩起来感受怎么样,是惊险刺激还是其他,最后是表达,问问孩子为什么选择这个角色,想从游戏中得到什么,等等。

2、帮孩子选择一款好游戏

孩子毕竟还小,辨别能力弱。所以家长要在孩子玩游戏之时,把把关。剔除那些不适合的游戏,触碰以下三条红线一票否决:

游戏中的社交有太多的负面信息:比如彼此之间谩骂、侮辱、人身攻击等诱导道具付费:免费玩一步步地变成付钱买缺乏情节或知识:粗制滥造没有任何知识含量

挑选好的游戏的原则:

1、新知性:即孩子通过玩这款游戏能获得智识上的提升,不管是在知识储备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上。比如《大航海时代4》里面就有很多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

2、审美性:游戏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要让人在审美层面有所收获。比如精良的图像、震撼的音效,甚至是模拟武器震动时的手感等。

3、趣味性: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收获一种纯粹的快乐。就是一种非常基础的、让人感到愉悦的游戏体验。比如剧情的起承转合、排除万难后的成功时的欣喜若狂、甚至是费力爬上山顶后看到的美丽风景等。

3、管理游戏时间

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玩游戏时间太长,影响学习。在管理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出手原则:

1、从一开始就要给管理足够的优先级。就是说,从孩子接触游戏开始,家长就要心里有数,定下规则。不要一开始不管,以后想管了管不了。

2、在处理孩子因游戏而生的各种问题时,有一个基本的参考标准——游戏不应该对其他生活元素产生影响。对家长来说,孩子当然是玩游戏越少越好,最好不玩。但这个期望值是不现实的。我们对孩子游戏时间的管理,不是让他们少玩或不玩,而是要让他们找到在生活中安排各种要素的节奏感。制定好每天的学习、娱乐时间规划,松弛有度地去执行才是上策。

可以按照年龄和学习任务规定好每周的游戏时间,最好找一个整块的时间段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而不是零碎时间。例如和孩子约定好周六、周日让他每天玩两个小时,周一到周五不玩。

另外还可以多安排一些其他的业余活动。比如家人一起去爬山旅行运动等等,多带孩子去户外感受生活之美,而不是整天窝在家里。

孩子的自制力不强时,硬件设置也是必要的。比如手机、平板和电脑都可以设置家长模式,锁起应用,设置好时间段,路由器也可以设置断网时间。现在各大游戏厂商也开始使用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人脸识别,都能够进一步保护孩子。

不管你承不承认,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避无可避的存在。面对孩子玩游戏,就得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家长要做的就是一个“过滤器”和一个“管理咨询公司”还有“孩子玩伴”的角色,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能“边游戏边成长”。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四):“电子游戏就该封禁”:来看无知的父母,是怎样毁掉孩子未来的?

  

01 神奇!电子游戏变身特效药

一提起电子游戏,很多家长都会恨得牙根痒痒:

“就怪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家的孩子本来很乖巧,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是因为迷上电子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怎么管都不听,特别叛逆。”

正是因为如此,就算暑假来临,孩子本可以通过电子游戏放松。但就是有家长把电子游戏视为“洪水猛兽”、“毒药”,唯恐自己家的孩子沾染,不让孩子与电子游戏的接触。有的父母,甚至连电子产品都不让孩子碰。

可惜,你自以为是的保护,可能对孩子来说只是伤害。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不让90后、00后孩子接触电子游戏,甚至不让他们接触电子产品,无异于人为地斩断了他们和未来接轨的可能性。连电子竞技都被国家批准成为正式体育竞赛了。不让孩子玩游戏,他们可能连和同学交流的基本话题都没有,能不越发叛逆吗?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对于电子游戏的深入研究,专家发现,好的电子游戏其实是有很多“隐藏技能”,帮助孩子成长的。

牛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就指出,每天玩电子游戏少于一小时的孩子社交能力,要高于其他同龄人。

在某些情况下,电子游戏甚至能成为处方药!

2020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了一项从未有过先例的医疗认证:批准一款电子游戏为处方药,用于治疗8-12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没想到吧,电子游戏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父母如何利用电子游戏助力孩子成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选择游戏呢?

也许这本书《边游戏,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会给你启迪。

本书作者是心理学者叶壮,他是北京交通大学特聘讲师,上海帆行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同时也是多个育儿节目的特约专家。

叶壮从小就喜欢打游戏,到现在了已经有两个儿子的,还是时不时会用游戏和父亲以及儿子互动。

这本书就是他个人经验和所学专业知识的产物,兼具趣味性和实操性,让我们可以转换视角看待游戏。父母只要学会科学管理,就可以让电游成为激发孩子更多可能性的推进器。

通过这本书也可以了解,游戏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红利?父母应该怎样进行游戏管理?如果亲子关系因为游戏而发生矛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下面我就从大家对电子游戏的常见错误认知出发,谈一谈父母究竟怎样进行正确的游戏管理。

02关于电子游戏的错误认知

1.孩子“一玩游戏就变坏”

好多家长对电子游戏深恶痛绝的原因,是认为孩子沉迷游戏,所以才会导致成绩下降。这是典型的“甩锅心态”,把孩子问题归咎在游戏身上。

其实,孩子迷恋游戏的深层次原因,有可能是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外部环境太过冰冷,孩子才会转投虚拟世界的怀抱,寻找游戏。

换句话说,在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就算没有游戏,孩子也会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台球、蹦迪、拉帮结派等方式,进行发泄。

所以,“一玩游戏就变坏”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2.乔布斯等名人都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所以我也要抗拒

乔布斯是技术大佬,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做法就是正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已经成为新新人类的交流语言,让孩子不接触任何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

有些父母对电子游戏的恐惧,和早些年人们担心汽车、漫画、电影等当时的新发明,对青少年会产生危害的心理一样,都是在新事物面前的焦虑心理。对新生事物避之不及,是自欺欺人的“鸵鸟心态”。

随着大家对新技术的了解,恐慌终究会归于平淡。

3.孩子玩暴力游戏,我就是怕TA学坏啊

这应该是所有对游戏的偏见中,最盛行的一种:孩子玩暴力游戏,就会变的暴力。

2015年,斯泰森大学心理教授克里斯·弗格森的分析现实,暴力游戏对儿童的攻击性、情绪困扰、社交活动及成绩变差没有显著影响。

2019年的英国皇家协会的研究,也同样印证了这个观点。

总的说来,一个没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孩子,不太可能会受游戏的影响而学坏的,

如果父母实在担心,那也好办,选择其他游戏就好了,不要纠结。

所以说,对于游戏,父母的正确的态度是多了解,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

03 只要游戏得当,孩子秒变学霸

1.认知上的发展

2018年,《科学美国人》发布年度专刊《大脑之谜》,其中特邀日内瓦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达芙妮·巴韦利埃撰文,深度探讨了电子游戏如何作用于大脑中与智能相关的神经机制。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科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动作类电子游戏的确可以提升某些认知能力。

经常玩动作游戏的人,眼睛更容易注意到一些细节,这在审题、阅读论文都十分有用。游戏玩家的视觉对比敏感度也比常人更高,空间想象能力也更强。

在复杂游戏中,游戏玩家需要同时兼顾多个任务处理。这也会帮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业和职场中,具有“一心两用”的能力。

2.情绪上的发展

有研究发现,玩游戏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孩子,主观幸福感水平会增强

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于2017年在《心理科学》的论文,探讨了青少年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长短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

研究最终发现,在周末,接触电子游戏在三个小时之内,都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需要上学的时候,这个时间段会下滑到两个小时。 与此同时,与其他的接触电子屏幕的方式——比如看动画片、刷手机和上网相比,游戏对情绪功能的改善效果是最好的——从数据来看,上学日玩两个小时的影响效果最大,能让孩子们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概百分之六。

好的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拥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排解压力。

在游戏中和伙伴攻坚克难的过程,也会锻炼孩子的抗压力。

3.社交上的发展

“在当下小朋友的生活中,游戏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提供“共同语言”的角色。”

关于青少年线上游戏对社交的影响,普尔研究中心发表的调研数据显示:

“有52%的孩子会和朋友一起玩游戏,且有13%的孩子每天都会这么做。与此同时,男孩社交对游戏更是刚需。”

我们撇开数据,观察周围的生活,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选择“开黑”、“吃鸡”作为朋友间的活动,而不是之前的唱KTV、聚餐了。

是的,时代变了。

4.创新上的发展

玩游戏是非常容易让玩家产生“心流”体验,它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什么是心流?通俗点说,就是沉浸在当下,浑然忘我的状态。

比如牛顿在做物理学实验时,废寝忘食,会错把钢笔水喝下肚子一样。好的游戏,加上孩子的热爱,会促进他们进入心流状态,“有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04游戏管理,父母应该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电子游戏带来的好处,作为父母的你,肯定心痒痒的,迫不及待想指导如何进行游戏管理了吧。

下面,我就结合中国国情和本书内容,给出如下3点建议。

首先,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面对陌生的游戏世界,家长必须先自己有所了解,才可能对孩子玩游戏施加正确的引导。

在游戏管理这件事情上,切忌“外行管理内行”。想象一下我们在工作中,本来干的好好的,突然有人来指手画脚,是不是很招人烦?

你的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想给予孩子在游戏上的指导,起码你俩得有共同语言。建议你放下架子,了解孩子喜欢游戏的信息和属性,这才能有助于你们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

其次,是要给孩子树立使用电子产品的好榜样。

很多家长一回到家,就喜欢“葛优躺”玩手机、刷抖音,却看不惯孩子玩会游戏。

这个普遍的现象,也印证了以下这项数据。

“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60%的家长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在屏幕上花费太多时间,而 70%的孩子则认为他们的父母使用了过多的新技术产品。”

家长学会游戏管理的本质,其实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毕竟,时间是属于他们的,不是吗?

所以,此刻开始,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吧!

最后,帮孩子挑选一款好游戏。

挑选游戏的三条黄金原则:新知性、审美性、趣味性。

新知性:孩子可以通过游戏获得智识上的提升。

审美性:好游戏会有美感上的表现。

趣味性:能让玩游戏的我们,收获一种纯粹的快乐。

只要一款游戏,以上三者占二,就值得尝试。

与之相对的,是三条“一票否决”游戏的红线:

游戏中的社交有太多负面信息 诱导道具付费 缺乏情节或知识

这三条红线,家长一定要牢记,提前甄选,对孩子负责。

写在最后:

其实从神经科学的角度上来说,现实世界其实就是一款充满魅力的游戏。不玩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

只有在现实中,无法找到价值感、成就感的孩子,才会沉迷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从这个层面来说,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才是你的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源。

所以,与其吐槽游戏带坏孩子,不如反思自家教养方式是否合适,更来得有效。

其实,无知不是教养孩子的障碍,傲慢才是。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边游戏 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读后感(五):孩子成绩不好,都是电子游戏的错,电子游戏:这锅真不该甩给我

  

文/芳芳没想到

一提起电子游戏,很多父母都恨得牙痒痒,仿佛电子游戏就是伤害孩子的罪魁祸首,不管是孩子不写作业,成绩不好,抑或是孩子不爱说话等问题,反正都是游戏的错。

可记得在去年看过一个高考成绩很好的男孩,他上高三之后,因为学习紧张,自己的游戏就没有时间打了。

这时候,他跟自己的妈妈商量,让妈妈替他打这一款游戏,妈妈欣然同意了。

孩子因为自己的游戏有人帮忙练着,也就能更投入的学习,为高考做准备了。

那一刻,曾经对电子游戏抱有偏见的我,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学习好的孩子也有玩电子游戏的。玩不玩电子游戏,跟成绩好不好,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谈游戏色变,其实没有必要。

正如白岩松所说:“电子游戏被孩子和年轻人喜欢,当然有它的道理,不过有度永远应该是准则。”

本来我也是那个特别怕孩子玩游戏的人,直到遇见了《边游戏,边成长:科学管理,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这本书。

当我放下内心的防备,去看这本书的内容,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把孩子学坏,或是成绩不好,甩锅给游戏,倘若游戏会说话,特别是那些好玩有趣的游戏,它们一定会觉得委屈。

本书先是澄清了人们对电子游戏的误解,以及电子游戏可能带来的成长红利,亲子共同打游戏为什么那么有必要,之后给出了父母帮助孩子指定管理游戏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这三个点,希望这本书解读完,能够让你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有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从现在开始每天找点时间,去寻找,去体验不同的游戏,跟孩子一起找到适合亲子一起玩的好游戏。

把问题都甩锅给游戏,是刻板印象在作怪

游戏跟金钱一样,它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坏,可很多人对电子游戏有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是埋藏在潜意识里的。

在知乎你输入电子游戏加上孩子这两个关键词,能够看到大量的问题,都是在问如何避免孩子玩游戏。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只要孩子不玩游戏,就会好好学习,就会去打篮球踢足球,就会好好跟父母说话。

我们楼下的邻居,家里有两个孩子,只有妈妈,没有爸爸,平时都是姥姥姥爷带着,管教孩子完全没有方法,各种纵容。

两个孩子,只要不上学或是不上辅导班,全天抱着手机玩小游戏。

实际上,孩子的问题不止是孩子的,他们的妈妈是急诊室的护士,上班特别忙,还时不时的有夜班,别说教养孩子了,就是孩子最基本的作业,她很多时候都没有时间检查。

这样的状态下,两个孩子内心其实缺安全感,缺边界感,他们学习不好,没有礼貌,不懂规矩,其实真的跟游戏没有多大关系。

但当别人问起时,家人会非常自然的把锅甩给电子游戏。

叶壮老师在《边游戏,边成长》中有一句话,直达问题的核心:

本质的问题根本就不在游戏、台球、蹦迪这些“坏东西”上,而是在教育模式、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中。找错了症结所在,是大量烦恼的家长,在尝试结局问题时,迈错的第一步。在问错了问题的情况下,再好的答案,也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

游戏并非一无是处,好游戏能促进孩子成长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如今的00后,10后群体中,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我有一次带孩子去公园,听到两个小学生的谈话,共同话题就是一款叫《我的世界》的游戏,其中一个孩子作业没写完,另外一个孩子还劝他说,作业不多,你好好写,写完之后,再一起玩游戏。

我当时有些震撼了,原来倘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同伴,他是爱学习的,自律的,那么这个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青少年里,有57%的人以考线上交到过新朋友;52%的人会和朋友一起玩电子游戏,其中有13%的孩子每天如此。

如果说对于八零九零后来讲,面对面玩微信,或是刷抖音,是一种新趋势的话,那么未来,孩子很有可能面对面时,一起玩的就是游戏了。

至少游戏中,他们还能有互动和交流,比起我们各玩各的,会更高级。

游戏能够带给孩子的,除了社交需求之外,还有认知上,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情绪上,能够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最重要的是,玩游戏还能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和心流体验。

千万别认为孩子玩游戏,什么都学不到,就在2018年,《科学美国人》发布的年度专栏文章中,邀请了认知神经科学家达芙妮.巴韦利埃写了文章,探讨了电子游戏和大脑中智能有关的神经机制。

科学界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动作类的电子游戏,能够提升某些认知能力,比如说看小字的能力,比如空间想象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等。

除了提升认知能力,很多人打游戏都是为了放松,或是调节情绪,不是很多男人都喜欢在回到家之前,要么抽根烟,要么玩几局游戏,让自己回家的时候拥有一个好心情吗?孩子为什么不能如此呢。

同时,电子游戏中,设置的越来越难的关卡,能够让玩家去克服困难,不断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个过程中,就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

当孩子全心全意玩游戏时,他们比较容易进入心流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创造力能够被进一步激发。

现在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开始利用游戏中的原理,设置课程内容,让孩子玩得更开心,学习效果更好。

正像叶壮老师说的:电子游戏不能替代传统的教育空间,它与教育并不天然对立,而是教育在当下的延伸。

想帮孩子做游戏管理,父母就需要躬身入局

虽然孩子玩游戏不可避免,但我们绝对要明白一个前提,并不是孩子想玩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

因为很多游戏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很有可能还含有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说色情或是暴力,或者说是引诱孩子充值,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等。

很多孩子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父母倘若能够介入,帮助孩子做游戏管理这件事,那么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就多了一重保障。

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帮孩子做游戏管理这件事呢?

首先:我们要对游戏有个大致的认知

不过,我们无法在对一件事情一无所知的时候,去指导和帮助别人,帮孩子做游戏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有的游戏,基本上都具备三个特点:规则、交互和表达。

规则,就类似于使用说明,其中一种规则是最常见的底层认知,比如渴了要喝水,饿了要找食物吃一样,另外一种规则是操作性规则,就像是不同的游戏中出现的红色药水,有些规定喝了之后,人就有了魔法,另外一些可能喝了就中毒了等。

交互,交互就是一种体验和感受,这游戏好不好玩,我会不会再投入精力和时间,好游戏带来好感受,当然糟糕的游戏,就很容易让人放弃。

表达,在游戏中,我们会把自身的特征赋予在游戏角色上,在这个角色上,我们本身勇敢,就会让角色勇敢,甚至有些游戏,可以给角色起名字,决定它的发型以及服饰等。

除了要知道游戏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应该了解游戏的常见类型,在《边游戏,边成长》中,叶壮老师按照游戏的特质,把游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其次: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接受为游戏付费的思维方式

只要有混过知识付费圈的人都知道,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真不如直接进入优质的付费圈子,去获得真正有用的实操干货。

游戏付费,就是一个门槛,吸收进来的孩子以及家长,也是不同的。

第三,富养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多体验不同种类的游戏

只有体验的足够多,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每个孩子的口味和喜好不同,就像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

为了避免孩子因为接触的游戏有限,沉溺于一些不够优质的游戏,富养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很重要,只有孩子体验的足够多,才能有足够的鉴别能力。

这个体验的过程,建议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进行的,我们并不是孩子的导师,但我们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和孩子一起体验游戏,孩子能够感觉到跟你是肩并肩在一起的,所以你说的话,也更容易进入他们心里。

最后,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副驾驶,帮孩子做游戏管理这件事

帮孩子做游戏管理,并不是替孩子做,这个主角需要是孩子,要信任孩子,给孩子空间和犯错的机会。

但可千万别误解了信任,叶壮老师提出:信任你的管理对象,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管理了,信任不意味着放养,给他自由不等于告诉他不用自律。

管理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从一开始就要介入,不要等孩子已经沉迷了,才采取行动,往往会困难很多。

另外,给孩子一个重要的边界,就是告诉他,游戏不能影响正常生活。这也是重中之重。

游戏本身的功能是为了放松,为了体验,为了有趣,倘若被游戏绑架,那么玩游戏这件事,就失去了原先的功能。

写在最后,很多父母之所以害怕孩子玩游戏,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玩游戏,或是电子产品,都有不能自拔的趋势,担心孩子跟自己一样,会有这样问题。

这时候其实父母就该拿出自己的勇气,做孩子的榜样。

我特别赞同书里的这句话:你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作为一个大人,你可以很好的处理自己和电子屏幕的关系,活着你在很努力的去处理这种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同样的把处理与游戏的关系,作为一件需要去完成的事情来对待。

说到底,孩子玩游戏,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行为,只要做好游戏管理,游戏本身是不会妨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反而有可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沉迷于游戏,是沉迷于短视频之类的东西,也是要进行管理的,当然管理孩子之前,先要自查,自己做到了,再要求孩子做到。

言传身教,才会真正有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