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书院2》读后感100字
《龙隐书院2》是一本由方先义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隐书院2》读后感(一):《龙隐书院2:白袍将军》:传递仁义礼信忠义道德等东方传统美德
废寝忘食地阅览完毕《龙隐书院1:洞庭水怪》后,我甚是惊诧少年们正义凛然的行事作风,在育儿过程中,我讲述给家中俩孩听,两人也着实钦佩这样的哥哥们。青春文学作品一如既往的想要于奇幻世界里向心智尚未成熟之人传输优良品质精髓。 自从为人母后,时常踌躇于育儿事业上,心知肚明孩子都不喜欢被说教,换个角度思想,成人尚且不喜欢被说教,何况孩童。此时,让他们主动接触青春文学作品,无异于解放了父母长辈双手与时间配以焦虑的思绪,一举多得。 曾经于大学期间被舍友鼓动信教,时常参加放生活动,然而在利益驱使下,那种放生活动也颇显心机预谋。在《龙隐书院》第一部中作者埋好伏笔,江君安在菜市场上遇到一个流泪的鱼,颇为好奇的询问鱼贩是否可以放生,但是被利益控制的鱼贩又怎会将纳入手中之钱财拱手让人,于是有了第二部中有了牙角真人掳掠人类小孩事件。只因白鱀豚白轻语被人类残害后,无法还阳,于是其父白慕辰就命令收获人类的小孩阳气进行自己女儿的重生。这样看来,《龙隐书院2:白袍将军》颇有种玄幻的气息。 无论是何种写作风格,作者的只言片语中都在要求阐释哲理性思维,在这一部中我们终究能够看到人类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也许在期许培养孩子们要支持造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我们也在要求成人反思自我生存方式。犹记得在教育孩子时,我的夫婿经常能够说出一堆大道理,然而真要让其自身改变时,简直犹如登天,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事作风挺让人嗤之以鼻,只可惜于事无补。 在陪伴家中孩童阅览《龙隐书院》这套书时,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价值观颇受震撼,我不知道作者这样的写作用意是否会导致将来孩子们对鱼类食物的过于担忧。我也在思索着我的教育方式,期许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体悟青春文学书籍的志趣,而不是一味的惆怅纠结。
《龙隐书院2》读后感(二):新神话之龙隐少年2
第一册的的人物卡片是,一张江君安一张余冠玉,第二册同样很用心的绘画的两张人物卡片,不同于第一册的两个人物,这册的人物是葛晓山河施如坤。出版社很用心的将龙隐书院的四个主要角色用卡通的方式绘制出来。阅读起来很有少年感。
这册的故事开始徐徐开展开来。女妖牙角真人掳走岳州城孩童,羁押囚牢,确借水遁走,江安君现场勘查被擒获,双目被刺,困在湖底。机缘巧合下,拯救了被困的风神。在风神的帮助下逃离湖底。。。一连串机缘巧合的矛盾和冲突中。整个故事徐徐展开。
第二本一共二十二章,用的名字都是四字短语。翻看了解整个故事的时候别有一番阅读趣味,最近读的书,现在作者都已经懒得做标题,为章节梳理故事脉络了,直接标记123好了,可以看到作者功夫下的很细。包括每个章节字数内容都有一定的控制。
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角色的名字好熟悉,有种亲切感,无意中看到作者自述说明书书中人物名字由来的:我自幼喜欢古典诗词,喜欢有诗意、有视觉感、有声响感、有寓意的名字。曾经为了给女儿取一个好名字,我特意取了一百多个名字来筛选。 所以,我希望笔下的主人公都能喜欢自己的名字。江湖多俊士,为君安天下——这是江君安名字的含义。晓山,而后晓天下——这是葛晓山名字的含义。余冠玉,只看名字你就会觉得,他应该一个锦衣玉立的翩翩佳公子形象。我喜欢从古典诗词中寻找人物名字,这一点学习了金庸。在他的笔下,木婉清、王语嫣,多么漂亮的名字! ”才晓得,作者也是对书中人物名字也是用心了的。
以前读书看到金庸说,自己为一个情节,可能会想到好几天。本书的作者,用心程度也是相似的吧,绝不似网文一天可以写上万字的作者的吧。真心希望作者用心的作品,可以拥有越要越多的读者。
《龙隐书院2》读后感(三):有环保,正能量的书院
说到书院,我能想到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从网上可以看到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朝,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者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龙隐书院》是一部系列小说,作者方先义,儿童文学作家,《龙隐书院》是其“中国新神话”系列全新巨作,进一步揭开人与自然千百年来想以共存的秘密,全面呈现给孩子一个天人合一的大道自然。 《龙隐书院》正是选择了岳麓书院作为框架,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封面写着:为你描绘一个儒侠并举的中国。本书虽然是儿童文学,但是书中的文字通俗易懂,言语并不幼稚,并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非常吸引读者。同时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有我国的传文化儒家思想,还有武侠的内容,加之丰富的想象力的神话色彩,对于我这个成年人也非常喜欢。书的开篇的人物档案对主要人物进行了简介,书的结尾的趣味小知识也是内容丰富。 《龙隐书院2白袍将军》从人物档案中看到,除了江君安,余冠玉,施如坤和葛晓山四人之外又多了白慕尘和牙角真人,新人物的出现,又会带来什么精彩的内容呢?《龙隐书院2白袍将军》的故事内容延续了《龙隐书院1洞庭水怪》,同时的写作风格也没有变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白慕尘和白轻语是父女关系,他们是水中的白鱀豚,白轻语正是《龙隐书院1洞庭水怪》一开篇人类捕杀的白鱀豚,白慕尘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还阳,指使牙角真人掳掠人类的小儿,举行血祭。非常明显的展现了,人类破坏自然,自然就会报复人类,潜移默化的为读者展现了环保的理念。最终江君安救了白轻语,白慕尘为了报答江君安,答应给他实现三个愿望,江君安的一个愿望是让白慕尘放了抓来的孩子,又是满满正能量的体现,展现了江君安的善良。期待《龙隐书院3风神之子》!
《龙隐书院2》读后感(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对人性的复杂性的认知,并不是少儿小说的使命与初衷。少儿小说塑造人物,不同于成人小说,需要有超级端正的三观,否则很容易将少年读者引向歧途,而且人物性格都是相对单一,而不足以丰富,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切忌出现好人也有坏的一面,坏人也有好的一面。 《龙隐书院2:白袍将军》延续着第一部的脉络,毕竟在第一部中只抛出了小儿失踪的引子,但并未揭开失踪之谜。虽然主人公所在的“怪物斋”团队英勇骁战、智谋非凡,但是要想将女妖牙角真人绳之以法,还是要靠正统的力量,而不是民间的努力。在本册书中,女妖牙角真人虽然束手就擒,但是妖怪是不容易回归正途的,她的YUE牢而走,不仅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必需,也是展现江君安情商的最好方式。 江君安在双目被刺,几乎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是自救,还是等待救援,是留给少年读者的两难选择。作者方先义在此应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且看“大丈夫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说出来是义正辞严的,但是真的面临生死抉择时,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即使是再精巧的文学描写,也是第三者视角,而不是当事人的现实反应。 吉人自有天相。如果故事到此无解,那只能说明低估了方先义的布局能力,在千钧一发之际,江君安转危为安,得到了风神的帮助,逃出了是非之地的江君安,深知自己能力的有限,给少年读者是一记温柔的提醒,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我们行走江湖必备的防身法则。 虽然书名提及了白袍将军,但是全书直至三分之二处,仍然令少年读者未能目睹白袍将军的一言一行。或许说前面三分之二的叙述只是铺垫,或者是引子,真正的白袍将军,其实是心有千千结的,他对于自己命运是无法把握的,毕竟与人类相比,他很弱小、很无助,极其希望自己能够化险为夷,成就传奇。
《龙隐书院2》读后感(五):不忘初心,迎难而上的小少年
《龙隐书院2》延续了《龙隐书院1》的写作风格,语句短而精妙,读来异常舒服,不知不觉整本书就看完了。
倘若说第一部龙隐书院是开胃菜,那第二部则是爽口的佳肴,第一部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我的的顽强小少年,而第二部中小少年的形象更为饱满生动,他虽然是个身无异能的普通人,但他坚信的自己的信仰,哪怕是在严重的困境中,依旧努力活下去并运用自己的智谋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他有一颗大义的心,作者赋予了他更难得的品质。
在这本《龙隐书院》中,作者不仅仅写了个侠、儒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普通神话小说,更是在书中加进了不少积极向上的理念,诸如把正义,保护环境,爱护海洋生物等观念,悄无声息的融到故事中去,在阅读过程中,能直观的感受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以及对待美好的事物需用心去爱护的观点。
另外在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会不知不觉的让读者产生一种与主人公的共鸣情绪,激发了青少年们那颗正义热血的内心,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会去思考何为英雄,何为英雄行为,作为人类我们应当如何与身边的动植物友好相处等等。
书中描述水妖的一部分情节中,可以感受到,其实人无完人,善与恶并非一成不变,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恶人的道理,同时作者也使了个小招,透过心理描写方法,让读者不断猜测主人公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到底是迎难而上,还是遇强则退,毕竟人的心理都是恐惧感的,在遇到陌生危险的情况下都会潜意识想退却到安全环境中来。
书中的主人公在遇到困境时候,都会一鼓作气向前进,哪怕是在眼睛遇刺后,也决不放弃,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审视适度,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毕竟生活并不是小说,我们也没有像书中主人公一样,拥有超能力的室友,也没有藏在耳朵里能指点的风神。
最后,这本书读来趣味无穷,能一口气吸引着你往下翻阅,着实值得一读了。
《龙隐书院2》读后感(六):《龙隐书院》那些侠气的人物姓名由来
《龙隐书院》的部分人物设计我自幼喜欢古典诗词,喜欢有诗意、有视觉感、有声响感、有寓意的名字。曾经为了给女儿取一个好名字,我特意取了一百多个名字来筛选。
所以,我希望笔下的主人公都能喜欢自己的名字。江湖多俊士,为君安天下——这是江君安名字的含义。晓山,而后晓天下——这是葛晓山名字的含义。余冠玉,只看名字你就会觉得,他应该一个锦衣玉立的翩翩佳公子形象。我喜欢从古典诗词中寻找人物名字,这一点学习了金庸。在他的笔下,木婉清、王语嫣,多么漂亮的名字!
在《龙隐书院》中,我喜欢的角色有很多,江君安、余冠玉、阿秋(后面会有更多关于他的故事),都可以算。说来你可能不信,要说我最喜欢的人物,到第三部中才会有更多表演,那就是多情重义的白鱀妖白轻语,她是一个古典的东方美人鱼形象,温柔善良,知恩必报。有点像少年版的白素贞,又像那个聪明的祝英台。我用两部小说来写对她的拯救,还把天下最好的名字送给了她,可谓用情颇深。
因为她是洞庭今日再也见不着的一个种族。江豚歌犹在,何处听白鱀?所以,我想借助白轻语这个形象告诉世人,美人鱼是存在的,就在洞庭湖和长江流域!
我们原本拥有多么美好而神秘的一个族群,可是,因为我们的过错,她们从此仅活在传说中。
《龙隐书院2》读后感(七):快乐的童年,孕育好故事——《龙隐书院2 白袍将军》
六一儿童节到了。 许多人都在为一件事伤神:送什么礼物给孩子呢?玩具?衣服?文具?手机?书?钱? 仔细在脑海中搜寻童年记忆,关于六一收到的礼物,没有丝毫印象。一方面,有可能是那时条件差,原本就没有收到礼物。另一方面,更可能的是这些物质的礼物,很快就消失在了记忆的河流之中。可有一个场面,我却记忆犹新——趴在舅舅膝头,听他讲故事。 舅舅喜欢看书,《西游记》、《聊斋志异》、《薛仁贵征西》……在孩子好奇的心里,那些厚厚的书里,一定有着一个无比精彩的神秘世界。所以,我们总爱缠着他讲故事。我们敬佩程咬金、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武艺高强,憧憬孙悟空师徒四人的降妖除魔之路,害怕又牵挂各种女鬼。这就是我们童年收到的最好礼物。 所以,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莫过于一个精彩的好故事。 《龙隐书院》应该就是这样的礼物。作者用孩子们喜欢的、易懂的活泼语言,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精彩的故事。全书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多采用短句,对称性的语言,读起来非常惬意而过瘾,忍不住就一口气读了下去。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在主人公江君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册中讲到江君安与三位舍友合力制住了牙角真人(是我们所说的一种鱼——黄鸭叫修成的妖精)。这册开篇,牙角真人神秘逃走,江君安四人开始追查她的下落。其间各种凶险,又巧妙化险为夷,甚至因祸得福。颇有点武侠小说里主人翁的神奇际遇的味道。 书中能量满满,主人公在遭遇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挫折之后,都不言放弃,换角度思考。这也正是他能有奇遇的原因。每一位小读者都能从中汲取满满的正能量。 据方先义老师说,他之所以能讲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就是得益于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和高质量的阅读。这一切,让他从小就成了孩子们中的故事大王。讲好故事,是他从小就在做的事。 合上书,我有了答案。我们送给孩子的,应该是能长存与孩子的心中,能带给他精神愉悦的礼物——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一段高质量陪伴的岁月。快乐的童年,将孕育出好的故事。
《龙隐书院2》读后感(八):机缘
关于“机缘”,有三种解释,而“机会与缘分”正好与本文相符合。那些在余冠玉口中“不可言”的东西就是机缘。江君安也想依靠自己去发掘“不可言”背后的神秘,让自己变得强大。 《龙隐书院》第一册以牙角真人被俘、四小侠回龙隐书院结束。可是平静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龙隐书院》第二册的开篇中牙角真人就利用老狱卒的贪婪逃出了牢房。四小侠依然是抓捕牙角真人的主力,他们来到现场查勘,发现了牙角真人逃出的法阵,余冠玉查看无果,返回,不料江君安去寻他一直未归。说实话,此时我与余冠玉的想法一样,认为江君安是莽撞的,身为普通人却没有普通人的自觉,一意孤行把自己和同伴一起陷入被动之中。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才明白,正是江君安的无所畏惧才让他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缘。面对危险,他冷静思考,被牙角真人刺瞎双眼后依然想着以后的出路。他的乐观也让我思考:逆境中,是放弃自己裹步不前还是迎难而上?我想,每个读者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境,面对困境如何去做,确实值得每个人想一想。 江君安机缘巧合救了风神,并在风神的帮助下逃了出去,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风神,真是一个又唠叨又搞笑的老神仙。他不正是江君安“不可言”的机缘吗? 文中除了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令人深思的情节,从《庄子》中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到蚊子的喜好;从鸟鱼之苦乐到树草之苦乐;从人类捕杀白鱀豚(白轻语),到白将军捉人类儿童欲救白轻语。这与作者的“人与自然”的主题相契合。世间万物皆有灵,世界不只是人类的,也是万物的。如何平衡人与自然,应该是所有人都要思考的问题。那么,读书的少年人,你认为该如何让人与自然相依共存呢? 《龙隐书院》系列是适合少年人读的书。书中不仅有侠义精神,还有古文诗词,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词与作者描绘的画面相结合,令读者畅游画中。 文章的最后,江君安救回了白轻语,并在渔夫出海、红日初升时成了那个骑鱼少年。书中,白鱀豚应该会得到应有的尊敬;现实中,再也没有白鱀豚的身影。 愿,白鱀豚也能遇到一份机缘,可在湖中游弋。
《龙隐书院2》读后感(九):故事仍旧继续
四川文艺一向是我很喜欢一个出版社,这次他又出了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书籍-《龙隐书院》。 方先义,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会会员,他也是很多学作家协会的会员。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我也是听一个关系很好的宝妈给我推荐过这个作者,然后我去买了他的一本《妖怪客栈》回来阅读,我发现真的是非常优秀。 我也算是读过不少的童书以及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但是这次读这本《龙隐书院》,却让我觉得。作者对儿童的喜好点抓住的非常的干脆。他很了解儿童应该就适合看什么样的作品才是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作品,什么样的故事对儿童来说是三观最正。 在《龙隐书院》里,作者笔下的每一日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也有都有它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江湖多俊士,为君安天下,这是江君安,一个不羁的灵魂,一颗侠肝义胆的心。晓山,而后晓天下,这是葛晓山,少年的英雄,无数人心中的梦。 《龙隐书院1洞庭水怪》,我就已经看到了侠与仁义并存的博爱之感,而随后我又去阅读了《龙隐书院2白袍将军》中,我只觉得这种博爱更胜一筹。 这本书书封上的两个人物,乍一看有种小龙女与二郎神的既视感,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可以说在这一点上,设计很棒了。 读这本书时候,那个突然想起以前看的一个动漫《秦时明月》,书中的江君安,就犹如当年的天明,身负异能又心怀天下。 这本书讲述洞庭湖底中存在着守护着安逸的白袍将军,但是他却意外的消失于所有人的视野之中,而在江君安等人的努力之下,竟发现,原来人类的贪欲正是一切的根本。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个题材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不方便去描写出来的话题,因为作者他就用的他自己很严谨的故事逻辑来告诉我,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 看见一下作者对这本书的自述,突然意识到原来作者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考虑了那么多的方面,也难怪这本书一出版受到了那么多人的吹捧和喜欢,可以说他的优秀也是有他的原因的。 其实还想夸这本书的一个点,就是在一个年幼的年龄,其实很多孩子都是无法理解一个“儒”“侠”“道”这几个字真正的含义,而作者通过一个故事来向孩子表达这个,整体情感其实真的是很生动形象。
《龙隐书院2》读后感(十):和谐共生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最后一次发现白暨豚的确凿记录,是2004年8月在南京江段搁浅的一具尸体。以上是百度百科发布的关于白暨豚的词条。《龙隐书院》对这种美好的动物做了喻人的描写,将八百里一等一的水妖、巡水将军白慕尘的真身设定为白暨豚。因为人的活动以及无法满足的口腹之欲,洞庭湖的水族人人自危,渔民们为了生存,无休止的打鱼,使得水族中连白袍将军都经历了丧女之痛。伤心欲绝的白袍将军为了用法术唤回爱女,使她重返人间,而将人类的小孩捕获。那些为了失踪小孩而与白袍将军大打出手的龙隐书院学子们,听闻原委,也无法真的责怪白袍将军的选择,可是冤冤相报,何时是个尽头?五行血,风神歌。聚灵为引,七日为期……这是白鱀一族最后的绝唱!面对人类贪欲,洞庭的最后两尾白鱀将何去何从?这与现实的冷酷是多么贴合,在现实中,人类为了自己,无休止的透支自然带给我们的生活能是幸福吗?如果还不自省,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总有一天会食我们自己种下的恶果!
虽然故事的最后,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江君安用误打误撞学来的法术帮助白袍将军的女儿重回人世,而且没有牺牲人类孩童的生命,大家皆大欢喜。这样的结局自然再好不过,但是现实往往没有善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最终白袍将军的后裔们依然没有逃脱被灭绝的命运。洞庭湖、长江再也听不到白暨豚的欢声笑语了。这是白暨豚的不幸,更是我们全人类的不幸!
方教授用龙隐书院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道理,就是用博爱的心怀去善待身边的人与动物,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与动物们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这世界才会更有希望,更加宜居!
在这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的时期,这部书所透露的意义更加非凡。爱地球,爱环境不能是一句口号、一个空话,要痛定思痛,吸取教训,重新思考人类在这地球上所应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