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功夫传奇》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功夫传奇》影评100字

2021-02-12 04:42: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功夫传奇》影评100字

  《功夫传奇》是一部由夏桂昌执导,李嘉 / 欧锦棠 / 文韦森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武侠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功夫传奇》影评(一):目前最好的传武纪录片之一

  开场bgm就很燃,武当那位大师兄很帅,跟嘉宾交手时也很棒。袁康就博士看得出来功夫和道学研究都很深。

  少林那集给了我很多启发,那位师兄说得“身到脚手随,三节自可齐”,“一个单操,千锤百炼,一招熟,百式通”等等,深以为然。大师兄说起以前下山的经历,对我也是一种警示。

  咏春那集那个外国徒弟让我等惭愧,不远千里来华学武术,白天当外教,晚上练咏春。想起师爷有个意大利徒弟,除了上班,就是练八卦掌,现在摔人想扔那儿就扔那儿。

  洪拳那一集中,印象最深的是讲天台武馆,师兄带领一班徒弟,在离开武馆时行礼,极其感人。

  抛开武校啊体育学院之类的,其他练武术的大多是业余时间训练,训练时间不足,因为要学习,要工作,然后师兄弟可能见一次面都不容易,而且平时还需要注意留手,导致了实战少。典型的就是形意那一集,那两位练宋式形意的师兄功夫是有,但缺实战,然后身高之类的也不占优势,最后结束时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如此,但怪不了别人,只能武术界自己加油,武术的发展需要时间,各门各派应该加强实战方面的训练。

  :李嘉开新浪微博了,叫 武者李嘉,会发一些练功的视频

  《功夫传奇》影评(二):功夫传奇备忘录

  武当

  少林

  咏春

  洪拳

  太极

  形意

  螳螂

  八极

  访沧州、台湾两地。练大枪。台湾刘云樵传徐纪。保镖武术。 忠肝义胆,以身作盾,舍身无我,临危当先。

  搏克

  访蒙古、北京善扑营。在蒙古跟从哈达老师学习搏克。

  搏克规则:膝盖以上倒地为输,一局定输赢。不能抱腿。无重量级。

  成吉思汗定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会上进行搏克比赛。

  男儿三艺:搏克,骑马,射箭。骑马射箭可训练搏克基本功,骑马练下盘(桩功),射箭练上盘(臂力)。搏克手穿边缘缀有铁钉的褡裢比赛,上场时跳狮子舞。技法分“别”和“勾”,横为别,直为勾。注重力量,注重抢把位即抓褡裢。获胜一般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腿把对方勾倒,二是扛在肩上扔出去。

  蒙古人多肉食,煮熟后用小刀切着吃,故身体强壮。

  白鹤

  《功夫传奇》影评(三):还看什么一代宗师啊

  现在的“中国功夫”似乎都是表演项目,那些看起来很好看耍套路的中国传统功夫究竟有没有实战能力呢?

  于是那些武痴年青人(大多学过散打、拳击之类的)的就跟着节目组出发去探究了。看他们从心底对传统功夫的不屑再转到恍然大悟的时候,自己心理也会有一种升华的感觉。

  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国术不是用来打架的——都是杀人的功夫,插喉插眼撩阴打心窝,怎么阴怎么来,讲究的就是一招制敌。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不式微才奇怪。

  像里面有位师傅说的,功夫就是没有规则的,有规则的那些是竞技、是GAME。像很多比赛里不准打头、下体、心窝那些要害部位,不准踩脚等等——但是国术一开始出现的作用,就是用来杀人的,每个套路就是对假想敌的拆过招练习,这些全都是国术的重点,擒拿、摔、推、打,优先攻击要害部位。

  很多门功夫的兴起跟反清复明有关,看看过去的历史,我们战乱的年代多于和平的年代,这也是孕育功夫的一个诱因吧。法律的不健全,除却好勇斗狠,保护自己和反抗斗争、侵略,那个时候真的是拿命来博,不是什么打得好不好看,什么点到为止。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功夫打不出来的原因。真的用上,就会把人打死,而附加了那些规则之后,传统功夫根本就没招可打,因为都是杀招。所以现在只好自己打SOLO漂亮一下给别人看了。

  ----------

  功夫本来就讲究实用,不对敌怎么增长,可是大家切磋又不能打要害部位,实战的机会少,实战上用得出套路的人更少,打来打去就还是变成了流氓打架,你抱我摔,我抱你摔。

  在咏春里用上套路的大师兄,真的应该浸淫咏春很多年了,而且是实打实出来的经验,所以才会有这么漂亮的守中线。

  -----------

  等第一季第二季都看完之后,回头来看,才会更理解为什么天下武功出少林,为什么学武先学做人。功夫,真的很屌!

  “功夫,使咩好睇遮,打得就得啦”

  《功夫传奇》影评(四):功夫未死,大隐于市

  首先说香港电台。香港电台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电台。里面的成员是香港公务员编制,所以制作的都是以独立的视觉分析。播出在翡翠台和本港台。而本辑《功夫传奇》是精品良作。

  中国功夫,现在能占据话语权的是武术套路。包括08奥运所想的武术入奥,不过是将套路纳入到奥运会的竞技范畴。一招一式的比划,能代表中国功夫吗?套路的存在是建国后为怕习武之风危害祖国的稳定,将国术和谐之后的结果,传统的招式除去杀伤性后,添加华丽的动作,就是今天的套路。

  以为阉割后的国术占据了所有的话语权,而古老的功夫无人得知,人们看着华而不实的套路,大开大合又破绽百出的招式,不禁问中国功夫能打吗?社会上对于功夫的质疑日渐成为主流。《功夫传奇》试图引领观众重新认识中国功夫,武术不是套路,是五千年实战的总结。失去的太多了,留下的太少了。这是看完片子的第一感观。

  五集里出彩的是少林篇和咏春篇。

  少林篇。

  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看过央视体育频道至今最好的纪录片《今风细语江湖》德建篇。

  德建本是一少林的出世高人,今年来欲将所悟救更多的人,符合佛家之理,入世了,致力于少林禅武医理念的推广。少林的名声这几年随着商业化已经众人皆知了。真正少林的传承不在那喧闹的庙宇,在后山三皇寨。为此要得知少林的正宗得到三皇寨找到德建大师。

  少林篇将主要泼墨于少林的武与禅。德建大师所承继的是少林中秘传的心意把。心意把是少林的杀招,由影片可以得知,心意把招招都是杀着,指向要害。非死即伤。如此的招式是不可能搬上所谓的竞技场的,而且与佛门的慈悲也大相径庭。但是德建以心收性,以禅御体,伤人即伤己。修心与练武溶于一体,禅与武的结合是中国功夫区别于世界上所有格斗技法。练武之人先先练武德,以修禅遏制自身的杀戮之心。能力越大则责任越大,越掌握自身的杀伤能力越大,越要抑制自我。本集高于其他其他的原因就在于境界。少林的千年的底蕴所积聚成的禅与武的结合,使人不由佩服。

  咏春篇

  未完待续。。。。。。。。。。。。。。。。。

  《功夫传奇》影评(五):武术的背面

  每一次国难危急武术就必然被推向风口浪尖。救国存亡只是武术最动人的却是其中的小小一部分。不救国存亡的时候武术/习武者又在干嘛呢?

  影片给的答案是:劳作,耕耘,反复练习技艺(一种术)而获得道(一种超脱)

  天下武艺不分高下,何以少林为首

  影片里介绍,修炼是枯燥无趣的,配合饮食有度,作息规律,武僧要重重复复的习练气,神/意。饮食和作息顺应自然天数,这样才能把人体的机能演变成植物。再配合招式(人为设计的)进行磨练(意和气的),改变人体结构和性能,之后调动气息和意念爆发/击打出的力量/速度水平已不是日常习武者能够望其项背的了。

  盛世好武,末世安命。

  美帝习武之风甚炙。大陆对待武术的和看待求取功名的途径无甚差别。教的是套路,学的是套路,考的也是套路。好武之人反而在习武的群体里被边缘化。

  武术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

  道家比较起来还是放不下,喝酒吃肉、结婚生子、炼丹求仙、长生不老。崇尚自然,又自然又洒脱。可道士往往回落入一个俗套,即玩世不恭好戏弄凡人。比如三国的左慈先生(此人更接近于术士)。而且道家仅仅崇尚自然之力。这让道家在面对终极问题,比如命运、生死的时候显得非常的私人化。例如庄子的鼓盆而歌,即表示了自己顺应天命淡然处置又表达了哀怨的自然情绪。佛法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普渡的态度。六祖慧能讲小乘佛法只能自救,大乘佛法方可普渡宗生。佛教在终极问题上采取的态度是终极关怀。基督教义面对此问题往往抬出上帝的施救与赦免,采取至高的爱的态度,教众循法度,知廉耻,人无相轻,上帝会在个人生命结束时进行考量,合乎标准者天堂永生,堕落者地狱沉沦。基督教承认人的虔诚与顺应是教化的结果,要受施洗、要熟读圣经从而感应上帝的存在。佛教抛弃了基督教义这类复杂难以考究的问题。最通俗的说法是“佛本是道”,传自天竺的一颗种子却在中土的文化土壤里长成了另一种风貌的参天树木。道家避世般的自然无为,儒家担当一切的济世胸怀,天竺佛教的艰难思辨,在中土佛教里被解释为:禅宗。所有的佛像目光无一例外都是垂敛的,一方面代表对人世苦楚的同情与理解另一方面是对人世的了然与超脱。十三棍僧护唐王,救国存亡每有僧兵。这是佛家入世的关怀。僧人们不露武学,对应儒道“邦有道则显,邦无道则隐”。佛家经典里的艰涩典故正是原义佛家的影子。而这些都是内在的,隐形的,武术是对禅宗显性的最佳解释。一招一式,虚虚实实,随意赋形,犹如僧人站在高石上研习招数,万法皆空。

  武术最终要引导习武者获得生存意义的暗示,这个问题不存在答案。

  这是每一个宗教都必须给予合理解释的问题。禅宗通过武术透露的是这样的态度:万古恒一。武僧通过最平凡的劳动最平淡的食物从而遗忘山下(红尘里)的诱惑。通过研习武学来释放机体的能量和欲望。不会有人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孔子也曾经感慨:吾未见有好色如好礼者也。红尘正是放纵欲望之所。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正是获得平常心和解脱欲望枷锁的唯一途径。这一点和正统儒道是相同的:无欲则刚。禅宗还想说明,无论习武者选择的是哪一种生命状态,欲望或是无求,最后的归宿都难免相同-泯灭。或许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 和收敛相比,放纵身心的欲望会在年老后加速死亡。面对质疑(往往是指责对生命质量的刻意降低),活的久一点还是活的精彩一点?武僧给出的回答是:业报。裘马声色,功名利禄都会伤及自身。知道这一点,有的则步入空寂,有的则无为无不为。正合乎孔子所言:吾介于材与不材之间也。即明哲保身又兼济天下。生存意义的问题也许真就没有过统一的答案,武学能够提供的仅仅是个人选择的便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片中三皇寨的武僧似乎已经站在一个此生都难以企及的武学高度,可敬仰并不是是唯一能做的。在练习中获得心如明镜并不困难,在生活中如武侠般行走江湖远是个梦想。传统武术中积累的并不只是招式,更多的是哲学和思辨。练习武术是为了将习武者神行贯通,做到心如止水。可多少人能有如此的慧根和机遇呢?能做的只有将这份精神和技艺传承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