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1000字

2021-02-13 03:47: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1000字

  《少有人看见的美》是一本由熊逸著作,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一):西方艺术简史:那些披在理性身上的华美外衣

  书拿到书,厚墩墩,沉甸甸,精装,大开本,内文彩印;翻阅之后,内容丰富,干货不少。

  封面除了几个重复的大大的书名外,尚有几条宣传语。虽不失为一种设计创意,却约略显得芜杂,不过封面只是书的“衣着”而已,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内文,是作者的灵魂和思想。

  封面上,作者署名左侧的一条宣传语很醒目:“如果没有艺术,生活会是一种失误。”这是对艺术之于人生价值的肯定和褒扬,不过这话对艺术的褒扬,难免有些委婉而保守。

  不过,对于艺术的价值,本人会这样说:“如果没有艺术,人生注定难以承受。”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并不在于他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于思想和艺术。人类具有思考(包括反思)能力和审美意识,这应该是人类生命真正的价值。也正因为有了思想和审美,人类才赋予自身以生活的意义。没有艺术和艺术在生命中的穿插和楔入,点缀和慰藉,我们的内心空虚而茫然。没有艺术和审美的人生不过是低级的生存,(再发达的文明,再厉害的生存能力,不过是技术的利用而已),不过是粗鄙的动物行为。看看那些科幻中的“异形”“电子人”等生命体就明白了,活在冰冷的纯粹的科学世界里,还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呢?

  人类在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创造美——于是便有了艺术。

  如果说,大自然是上帝一手创造的宏伟艺术品,绘画、音乐、诗歌、建筑……所有这些则是人类在模仿“上帝”的基础上所创造的艺术。

  大学期间,我曾花费许多光阴泡在图书馆里,除了啃文学和哲学,还饱览了中外诸多伟大而精美的绘画作品,令我沉迷而赞赏。不过,我也只是泛泛地了解了许多画家极其作品,以及各种画派风格和发展渊源罢了,却没有深入认识到这些绘画作品背后的深层思想或理念来源。

  本书分多个章节,大致按照西方艺术发展历程进行勾勒,分别从某一个核心主题点进行阐述,剖析那些艺术背后的渊源,包括政治、宗教、哲学潮流等等,从而使其中每一幅画面变得立体和饱满。作者以诸多西方名画的演变,来注解艺术的发展脉络,同时以丰富的背景知识来阐释这些艺术作品表面下的内核,两者互为注解。

  这是用明晰的理性剖析的一部新颖而深刻的西方艺术简史,也可看做是以绘画为优雅的外壳,勾勒出的一部西方文明简史。

  还有一点,作者在文中叙述历史或阐释绘画的时候,时不时冒出一些精辟的见解,目不暇接,读来令人更是醍醐灌顶,不得不佩服熊逸老师的对哲学宗教艺术的深度思考和高度理解。假如当年大学的哲学课或艺术课,能成为熊毅先生的学生,那当多么幸福。可惜啊,今天才领略到先生独到的真知灼见。

  读了熊逸老师的这本,对于国画丹青和西方那些经典画作,才恍然有了新的一层认识。中国传统画始终偏向于纯粹的审美,几乎很少有更深层的思想。可以说,中国画几千来虽然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却几乎没有质的飞跃,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不论是工笔、白描还是写意,几乎停留在一种直观的美,单纯而优雅,我们所有的绘画钻研不过是用笔技术而已,几乎无外乎写真和传神。当然能达到“传神”的境界,自然是一个画家非常了不起的地方。而本书所关注的这些西方绘画,每一幅的画面背后似乎却隐含着哲学思考、宗教或政治理念,它们让我第一次意识到,画面的布局、物体的数量,几乎都蕴藏着哲学或宗教理念,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节,画中人物手捧的一本书,桌面上随意摆放的一个玩具,都大有来头和深层的理念支持——并不是随手而画,也不可以随意增添或删减的。可知,那些不少的西方名画,它们的审美性是建立在某种理念(理性或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而不仅仅是提供观者以浮浅而单纯的视觉观感。

  相比中国画,虽然题材虽说也有宗教画、文人画、宫廷画、风俗画等,但宗教画始终大多被限制在对人物造型(宗教或神话人物的群像或个像)的勾勒和镂雕;文人画则无过乎对自然景致或理想生活(闲居、山居、隐居、游览等)的描绘(如富春山居图);宫廷画无非是仕女、花鸟、楼阁、禽畜和宫廷活动场面的刻画(如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此外尚有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小型的如《卖货郎》,大型的如《清明上河图》等。这些同。

  顺带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插画,不是随意的经典画作配图,而是根据作者文字所提到的作品进行有的放矢,这对于理解内容颇有益处,可惜所配的绘画,不是来自于博物馆或美术馆的高清扫描,像素太低,可能是编辑从网上随便下载的,从而让本书的价值难免打了折扣,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不过,整体读完熊逸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对中西方古典绘画的差异有了新的认知:中国画(乃至东方日本绘画等)是画家们“直觉审美”的产物,西洋画则是画家们“理性审美”的产物。欣赏中国国画,仅仅用直观的审美基本就足矣,就能感受到画面中所透射的诗意之美,甚至是画面中所洋溢的生活情趣;而西方古典画则需要一定的历史、宗教和哲学知识作为基点,才能明白那些细节,进而才能看懂整幅画面所表达的涵义。

  通过熊逸老师通过思考精心所勾勒和总结的这部西方绘画艺术简史,它告诉我们:绘画是一门博通的综合性学问,不仅仅是直观性艺术。而此学问,甚大矣,得多领域地好好补课才行。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二):西方艺术简史:那些披在理性身上的华丽外衣

  书拿到书,厚墩墩,沉甸甸,精装,大开本,内文彩印;翻阅之后,内容丰富,干货不少。

  封面除了几个重复的大大的书名外,尚有几条宣传语。虽不失为一种设计创意,却约略显得芜杂,不过封面只是书的“衣着”而已,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内文,是作者的灵魂和思想。

  封面上,作者署名左侧的一条宣传语很醒目:“如果没有艺术,生活会是一种失误。”这是对艺术之于人生价值的肯定和褒扬,不过这话对艺术的褒扬,难免有些委婉而保守。

  不过,对于艺术的价值,本人会这样说:“如果没有艺术,人生注定难以承受。”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并不在于他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于思想和艺术。人类具有思考(包括反思)能力和审美意识,这应该是人类生命真正的价值。也正因为有了思想和审美,人类才赋予自身以生活的意义。没有艺术和艺术在生命中的穿插和楔入,点缀和慰藉,我们的内心空虚而茫然。没有艺术和审美的人生不过是低级的生存,(再发达的文明,再厉害的生存能力,不过是技术的利用而已),不过是粗鄙的动物行为。看看那些科幻中的“异形”“电子人”等生命体就明白了,活在冰冷的纯粹的科学世界里,还有什么意义和必要呢?

  人类在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创造美——于是便有了艺术。

  如果说,大自然是上帝一手创造的宏伟艺术品,绘画、音乐、诗歌、建筑……所有这些则是人类在模仿“上帝”的基础上所创造的艺术。

  大学期间,我曾花费许多光阴泡在图书馆里,除了啃文学和哲学,还饱览了中外诸多伟大而精美的绘画作品,令我沉迷而赞赏。不过,我也只是泛泛地了解了许多画家极其作品,以及各种画派风格和发展渊源罢了,却没有深入认识到这些绘画作品背后的深层思想或理念来源。

  本书分多个章节,大致按照西方艺术发展历程进行勾勒,分别从某一个核心主题点进行阐述,剖析那些艺术背后的渊源,包括政治、宗教、哲学潮流等等,从而使其中每一幅画面变得立体和饱满。作者以诸多西方名画的演变,来注解艺术的发展脉络,同时以丰富的背景知识来阐释这些艺术作品表面下的内核,两者互为注解。

  这是用明晰的理性剖析的一部新颖而深刻的西方艺术简史,也可看做是以绘画为优雅的外壳,勾勒出的一部西方文明简史。

  还有一点,作者在文中叙述历史或阐释绘画的时候,时不时冒出一些精辟的见解,目不暇接,读来令人更是醍醐灌顶,不得不佩服熊逸老师的对哲学宗教艺术的深度思考和高度理解。假如当年大学的哲学课或艺术课,能成为熊毅先生的学生,那当多么幸福啊。可惜啊,今天才领略到先生独到的真知灼见。

  读了熊逸老师的这本,对于国画丹青和西方那些经典画作,才突然有了恍然的认识。中国传统画始终偏向于纯粹的审美,几乎很少有更深层的思想。可以说,中国画几千来虽然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却几乎没有质的飞跃,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不论是工笔、白描还是写意,几乎停留在一种直观的美,单纯而优雅,我们所有的绘画钻研不过是用笔技术而已,几乎无外乎写真和传神。当然能达到“传神”的境界,自然是一个画家非常了不起的地方。而本书所关注的这些西方绘画,每一幅的画面背后似乎却隐含着哲学思考、宗教或政治理念,它们让我第一次意识到,画面的布局、物体的数量,几乎都蕴藏着哲学或宗教理念,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节,画中人物手捧的一本书,桌面上随意摆放的一个玩具,都大有来头和深层的理念支持——并不是随手而画,也不可以随意增添或删减的。可知,那些不少的西方名画,它们的审美性是建立在某种理念(理性或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而不仅仅是提供观者以浮浅而单纯的视觉观感。

  相比中国画,虽然题材虽说也有宗教画、文人画、宫廷画、风俗画等,但宗教画始终大多被限制在对人物造型(宗教或神话人物的群像或个像)的勾勒和镂雕;文人画则无过乎对自然景致或理想生活(闲居、山居、隐居、游览等)的描绘(如富春山居图);宫廷画无非是仕女、花鸟、楼阁、禽畜和宫廷活动场面的刻画(如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此外尚有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小型的如《卖货郎》,大型的如《清明上河图》等。这些同。

  顺带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插画,不是随意的经典画作配图,而是根据作者文字所提到的作品进行有的放矢,这对于理解内容颇有益处,可惜所配的绘画,不是来自于博物馆或美术馆的高清扫描,像素太低,可能是编辑从网上随便下载的,从而让本书的价值难免打了折扣,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不过,整体读完熊逸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对中西方古典绘画的差异有了新的认知:中国画(乃至东方日本绘画等)是画家们“直觉审美”的产物,西洋画则是画家们“理性审美”的产物。欣赏中国国画,仅仅用直观的审美基本就足矣,就能感受到画面中所透射的诗意之美,甚至是画面中所洋溢的生活情趣;而西方古典画则需要一定的历史、宗教和哲学知识作为基点,才能明白那些细节,进而才能看懂整幅画面所表达的涵义。

  通过熊逸老师通过思考精心所勾勒和总结的这部西方绘画艺术简史,它告诉我们:绘画是一门博通的综合性学问,不仅仅是直观性艺术。而此学问,甚大矣,得多领域地好好补课才行。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三):情绪是过眼云烟,只有理性思维坚如磐石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救画还是救猫?”李诞作为“救猫派”结辩结的相当精彩。他有这么一句话我记得最深;“我觉得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

  这句话一说完立马获得满堂彩,我也笑的肚子疼。但是笑完以后认真去想,李诞为什么这样讲?其实也不难理解——只有永远失去的和最难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在被迅速吸引又迅速遗忘的当代人心中,得以永生。

  因为这是一个太容易被“遗忘”的时代。

  你还记得用手机短信给别人发信息,发到超出字数限制的日子吗?还记得自己爱豆因电话号码被泄漏上热搜是几月吗?还记得前两天让你心有所感的事件是否有后文吗?

  不会。

  微信表情包替代了大部分需要打字的瞬间,爱豆的热点和黑料每天都可以在大粉和站子刷到无数遍,而对那些在短时间内高度重视的事件,往往也只是短时间而已。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我们有的是途径和手段获得一切我们想知道的讯息。这同时意味着,当你有整整一屋子金银珠宝的时候,就不会在意某条项链上到底有几个钻石了。

  我们在乎的只是——打眼一看,这满屋子富丽堂皇璀璨夺目的“感觉”。我们迅速获取信息,又迅速因为新的信息而遗忘它们。这盲目而疯狂的追求背后,只是为了获得某种感觉。 说的高大上一点,叫感性。 很多人喜欢看我晚上发的学习博,觉得很有动力,很坚持,很热爱生活。我非常尊重和理解大家的想法,但我自己并不追崇这件事。我不会从任何人的学习图片里找满足找动力。因为我知道:

  真正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是图里完成了的那些真实的行为,是那些真的看完了的书和写完了的文章。

  作为看客,我欣赏自己的图片,构图很美光线很好气氛优良,满满的幸福感。这是感性的。但作为当事人,我只是把完成了的事拿出冰山一角做记录而已。其实图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几兆大小的数据。这是理性的。

  所以李诞说“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不是在讲段子,而是精准的定位到当代人的心理环境——想被更永恒的铭记,只有放大和挖掘理性上的价值。

  烧掉的蒙娜丽莎永远比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更有价值,既因为失去了且再也得不到了,又因为就像被烧了的巴黎圣母院一样没有多少事件能替代它,所以足够“永恒”。

  其实这两点都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只是李诞用一种更被大众接受的感性的表达方式传递了出来,所以满堂彩接连不断。 发现没有?就算我们心里明白这个事应该理性对待,依然更偏好所谓“观众缘”的感性表达。

  因为人们太在意“感觉”了。 看节目追求感觉,看微博追求感觉,看名画当然也追求感觉。

  或者因为画作波澜壮阔的际遇传奇,或者因为画作冲击视觉的色彩构图,总要有一样吸引眼球才能抓住人心。就如同当今的旅游越来越沦为“打卡”一样,对名画的憧憬和倾慕,也越来越多的因为它的身份地位——

  瞻仰名画带来自我艺术修养提升的幻觉,远远大于名画本身传递给自我的内容。

  有人说“何必劳心劳力去深谙作品背后的用意与过程?何必细心揣摩作者表达的意图?反正我只要欣赏个热闹就好了啊。” 那我们有太多事情只是在凑个热闹了。

  还有人说“总要有坐在路边的鼓掌的人啊?” 对。但难道你的事业,价值,也是终身鼓掌么?

  人类是天生向往美,向往永恒的动物。从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到名画的价格价值比小猫更大,再到舞台比路边耀眼夺目。能够在人心中留下更多的美与永恒之记忆的,总是更深邃更打动人的,总是最难得到最难遗忘的。

  感性的鼓掌和一笑而过,并不会比了解名画背后的深刻与作者的寓意能带来更恒常的快乐。

  因为短暂的陶醉只是无数情绪碎片里的一个,我今天可以在这个纪录片里得到,明天也可以在别处得到。然后呢?

  很快有新鲜的内容取代它。而下一次看到也许依然为之震慑,但那样的我们永远不会明白,它凭什么一次次出现在社交网络的原因。

  感性思维像一只永远带着笑脸的提线木偶。有人让它跳舞就跳舞,让它跪倒就跪倒。很多时候我在怀疑,我就是那只木偶。

  但我并不想被操控。 我喜欢的一个画手出了一组图,小熊在肥肥的小肚子上放吃的,放书,放各种东西。乍看很可爱,我点了个赞。当我要滑下去的刹那我觉得作者很有趣,小肚子也不是一无是处嘛,自娱自乐的拿来放东西也很好啊,为什么就不能被看到好处呢?作者在创作的时的用心我似乎窥探到了一二。

  此时此刻画手的作品在我心里的印象绝不比转发了那些图就迅速遗忘的人更浅。对作者本人的理解和认同让我对作品多了更多的喜爱和理解,也因此被更久的铭记。

  我夸赞这组图片可爱并不是出于木偶心态:你画的可爱我就说可爱。而是提线人心态:我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而那个思想的确值得称赞,所以我说它可爱。

  这是感性和理性审美的差别。也是《少有人看见的美》里分析画作的侧重和视角: 画作之后的那个人和他传递出来的含义,比价值千金的“名画”更珍贵。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的作者熊逸在自序里说,人从感性审美转到理性审美是有年龄阶段的区分的。我个人也是这样认为,人与人的心理成长阶段是不同的,同一个事物看待的侧重也有分别。

  但这些都不影响我站在感性审美和理性审美的中点上说:理性审美更有意趣。 因为做提线人,更好玩。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四):你看见感性美,我看见理性趣味

  思想隐士熊逸是一位善于引导读者思考的作者。他在《春秋大义》中对“春秋大义”、“原心定罪”等问题的分析就给人茅塞顿开之感。对文化有着深层理解的他,在欣赏艺术时同样理性、通透。所以,在《少有人看见的美》中,他没有聚焦在对画作外在形式的美学欣赏上,而是深入其中去拆解画作背后隐藏的文化思想特质。凡·高说“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这正是熊逸解读画作的焦点。

  为了剖析画家们通过作品传递出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少有人看见的美》各个章节都是按照主题对画作进行分类、对比和分析的。灵魂的重量终究几何?理想城市该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巴别塔无法建成?是什么定义了我们自己?何为永恒?如果历史只是不断重复,该如何面对当下?……书里探讨的每一个主题都发人深省,甚至没有标准答案。熊逸提供给大家的,是更广阔的欣赏视角和更深刻的思考空间。

  要从画作中解读这些深刻复杂的思想问题,势必要先理解画家们有意或无意在创作中使用的表达思想的“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倘若语言不能相通,思想就无法交流。上帝扰乱了凡人之间的语言,阻止他们合力建成通天塔;熊逸解读画家们的语言,带读者理解画作中的思想内涵。

  画家的语言,就是画的感性美和思想内涵。感性美是画的形,思想是画的魂,美好的画作形魂兼备。感性美能够赏心悦目,理性美增添思想意趣,赋予画作持久的生命力。感性美和理想意趣相得益彰,让那些拥有灵魂的画作变得鲜活,最终给人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触动心灵的思想启发。

  如果把色调、构图、绘画技巧等看作画家们的显性语言,那么思想内涵就是他们的隐性语言。“少有人看见的美”所指的正是思想内涵这种隐性语言。

  一种流行的误解认为,艺术家们往往感性思维发达、总是激情澎湃,却欠缺理性思维、讨厌数字和理科。实际上,历史上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偏偏迷恋数学。正是西方画家把几何学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创造了透视画法。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弗兰西斯加拥有冷静、缜密的数学家头脑,他就说过,“完成一幅画对于他来说不啻解出了一道数学难题”。数字和几何被古希腊的智者们奉为“宇宙自己的语言”、“神的语言”,而西方画家们早就学着去掌握并运用它们,这在很多画作的布局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在理想城市的创作中。

  在弗拉·卡内瓦莱、乔治·马蒂尼等人的笔下,理想城市的布局总是拥有现实城市不具备的规整的几何之美。虽然现实的局限让绝大部分不肯妥协的理想城市理念只能停留在蓝图之上,但终究有唯一一座理想城市有幸被建造出来。这座依《帕瓦诺瓦地图》而建的城市至今仍沉静地展示着画家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面貌。

  作为凡人的画家,“大胆”模仿和借用“宇宙自己的语言”,来传达他所理解的宇宙存在的规律和城市的完美状态。作为观者的熊逸,则透过多幅《理想城市》的几何构图,把画家表达的理想城市理念解释给读者。

  当然,不同画家对理想城市的设想不尽相同。有人追求这种规整分布带来的简洁、优美,自然也有人偏爱杂然分布的亲切感,安布罗吉奥·洛伦采蒂在《好政府及其治下的城市生活场景》中展现的正是这种写实的理想城市状态。无论规整还是杂乱,都可以称作理想追求,只不过前者属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后者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何种思想占据时代潮流,则相应理念应时而生。

  时代风潮和个人遭际对画家思想的影响,就是这样隐藏在深处,但仍有迹可循。在《画家的立场》四章中,熊逸以雅克·路易·大卫为例,详细分析了这位画家的画作及其表现出的画家思想的转变。

  大卫当过宫廷御用画师,也曾在法国大革命的浪潮中经历沉浮,最终在家庭中寻得内心的平和。人生的大起大落塑造了大卫在不同时期绘画的主题和风格。年轻的大卫会在《1804年12月5日在颁发鹰旗后军队向皇帝宣誓效忠》里展现革命热情,但一定画不出晚年作品《马尔斯被维纳斯与美惠三女神缴械》中主动向爱神缴械的战神马尔斯形象。饱经风霜后才懂得暴力的局限,对善和爱的人道主义追求方才凸显出其珍贵价值。

  关于绘画观念的转变,大卫曾这样解释,“人的一生里,永远是激情最先出现,沉静与深刻最后出现。最后出现的东西自然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等”。如果不曾经历相似的激情并达到相似程度的沉静与深刻,也许难能体验大卫画中的况味。画中思想总是隐藏在线条、颜色的背后,而熊逸就是要通过《少有人看见的美》引导读者去体会画中的理性趣味、抓住画的灵魂。

  2019.12.18雾凇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五):看画,和画作后面的人

  前几天看一部老文艺片《爱在黎明破晓前》,看后跟朋友讨论了几句,随即打住。这部片子她看过好几遍,注意的是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情绪的流动;我注意力的重心,则倾斜于导演为何作这样那样的安排,分析为什么让他们在火车相遇,为什么只给他们一晚上的恋爱时间……

  对导演来说,我那位朋友是合格的观众,完全沉浸于他创造的艺术世界;对我这种观众,导演估计会皱皱眉头,因为我总想透过影片,窥探影片背后导演的思想。

  熊逸大概跟我有类似的“恶趣味”。《少有人看见的美》这本书,就是熊逸这种“恶趣味”的集中展示。他的兴趣,不像美术史前辈贡布里希、傅雷那样,津津乐道于一幅画的技术细节——色彩、构图、线条,等等。他总想绕到画作背后,打量乃至审视站在画作背后的画家本人,研究画家们是怎么想的,以及,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那种技术、风格来画那个题材?比如,站在《贺拉斯兄弟之誓》后面的雅克·路易·大卫,和站在《阿喀琉斯的愤怒》后面的雅克·路易·大卫,分别是怎样的雅克·路易·大卫?

  熟悉艺术史的人,对这个名字绝不陌生,艺术史对他的标准评价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奠基人”。不熟悉绘画史的人,大约也看过他的画,各种版本的拿破仑传记,都喜欢用他那幅《拿破仑跨过圣伯纳德山口》作封面,更何况他的《马拉之死》,曾荣登中学历史教科书。

  大卫生于1748年,死于1825年,他创作的高峰期,恰重合于法国大革命前后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作为一个“对政治怀有异乎寻常的热情”的画家,他的绘画紧贴时局。而他前后的变化,又能体现其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或许正因为这些原因,熊逸拿出了整整四节篇幅分析大卫的画作,深入探讨了站在这些名画背后的雅克·路易·大卫。

大卫《贺拉斯兄弟之誓》

  《贺拉斯兄弟之誓》,创作于1784年,当时法国正处于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彼时的大卫刚刚成名,“当时法国最有艺术品位的精英之一”路易十六,看到了大卫的才华,“委托大卫创作一幅以贺拉斯兄弟的故事为主题的绘画”,“以激发法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鼓舞起他们为了国家利益而义无反顾、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贺拉斯兄弟之誓》这幅画的题材。它取材于当时流行的一个古罗马故事。罗马和阿尔巴隆格是两个相邻的国家,两国男女多有通婚。不幸,罗马的扩张欲望引发了两国的战争,分属两国的亲戚与亲戚、朋友与朋友,不得不刀兵相见。为了避免过多的流血,双方约定,各派三名武士代表本国决斗,失败者臣服于胜利者。

  贺拉斯三兄弟就是罗马的代表。这个故事的主角贺拉斯,即将面对的对手中,既有自己妻子的弟弟,也有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对于贺拉斯的妻子和妹妹来说,无论哪一方获胜,死的都是自己的亲人、爱人,为此她们肝肠寸断。

  贺拉斯三兄弟的父亲老贺拉斯,则以国事为重,鼓舞儿子们勇敢杀掉媳妇的兄弟和女儿的未婚夫。大卫的画作,表现的就是这个场面:老贺拉斯高举利剑交给三个儿子,家里的女人们在一旁饮泣。

  很明显可以看出,画面凸显的是勇武的贺拉斯兄弟,尤其是鼓舞儿子们上战场的老贺拉斯。他们雄壮的身影,宛如雕塑。

  大卫的这幅画完美地达到了“雇主”路易十六的要求,凸显了贺拉斯家的男人们“为了国家利益而义无反顾、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使法国民众在这幅体现了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画作中,受到了“灵魂的洗礼”。

  可是,在这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礼赞中,软弱的女人们的情感,自然地被忽略了,甚至她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衬托贺拉斯们的英雄气概。——个人的情感,被淹没在“爱国”的洪流之中。

  这时的大卫,显然也是爱国主义的拥趸,怀抱着崇高热烈的情感,投入其中。几年之后,“爱国主义”被抽象的“人民”取代,波旁王朝的专制替换成了革命政权的专制,和断头台上的滚滚头颅。大卫始终立于潮头,创造了一系列凸显爱国精神、革命精神的画作。这段时期的他,思想被抽象的理念(爱国、人民等等)控制着,没有个人的存身之地。

大卫《阿喀琉斯的愤怒》

  1925年,经历过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一系列动荡的大卫,已经离开动荡不已的法国,定居布鲁塞尔,完成了一幅“在表现手法上”具有“革命性”的作品《阿喀琉斯的愤怒》。

  要读懂这幅画,还是得先了解这幅画取材的故事。阿伽门农率领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的途中,冒犯了女神阿尔忒弥斯,军队因此无法行进。神职人员告诉阿伽门农,必须把他的女儿伊芙琴尼亚献祭给女神,才能平息女神的愤怒。阿伽门农骗女儿来军营与勇士阿喀琉斯完婚,以完成对女神的祭祀。

  这幅画描绘的,就是祭祀即将开始,阿伽门农不得不说出真相的场景:既心痛女儿又不得不为了希腊联军牺牲女儿的阿伽门农,伤痛欲绝的阿伽门农之妻,愤怒的阿喀琉斯,强忍伤痛愿意接受这一安排的伊芙琴尼亚。

  与《贺拉斯兄弟之誓》对照来看,能看出更多意味。有两组人物可以拿来对比:(一)老贺拉斯与阿伽门农,在亲情与国家之间,他们选择以国家的大局为重;(二)两幅画中的女人们,她们同样是无辜的受害者。

  可是,在处理这两组人物时,两幅画完全不同。阿伽门农没有像老贺拉斯一样占据绝对中心的位置,重点刻画;伊芙琴尼亚和她的母亲,也没有像贺拉斯家的女人们一样,蜷缩在画面的一角成为背景般的存在。

  在《阿喀琉斯的愤怒》这幅画中,阿伽门农没有了大义凛然,反而显得有些理不直气不壮;女人们的情绪得到了充分表现,她们的哀痛、茫然与强自平静,占据了画面的中心。

  通过对比,熊逸看到了画作背后“画家思想的转型”。熊逸认为,《阿喀琉斯的愤怒》中,每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大卫都曾体验过。到这时,他终于从集体主义(无论是披着爱国主义外衣的集体主义,还是打着人民旗号的集体主义)中走出来,对画中的个体给予关怀。这一刻,具体的人,取代了抽象的主义。

  钱钟书曾讽刺那些看了《围城》之后还要了解他本人的人:“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可能很多艺术家都不喜欢这种来自读者的窥探。但是,有时候认识那只下单的母鸡,吃鸡蛋时,真能品出更丰富的味道。熊逸非得绕到画作背后瞅瞅那个画画的人,除了满足他智力上的愉悦,想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六):如何抵达一幅名画背后的奇异哲思?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凡·高

  如何欣赏一幅画?如何分辨一幅画是好是坏?如何判断一幅画是否比另一幅要好?比如,凡·高的《鸢尾花》是否好过莫奈的《睡莲》?

  许多人以为,欣赏绘画依靠“各花入各眼”的主观审美就足够了,可实际上,“每幅名画,既是美的凝固,也是谜的布局。”同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一样,绘画也承载着复杂的社会因素与历史意蕴,倘若对画作的文化背景一无所知,便无法拨开重重迷雾抵达艺术本身。

  “如果没有艺术,生活会是一种失误。”熊逸老师在其艺术文化随笔《少有人看见的美》中,从思想角度而非艺术角度带领读者以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画作为桥梁,与隐藏在名画背后的伟大哲人们进行了一场妙谈和盛宴。不要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美术读物,因为“它无意引起任何感动,只希望激发一点思考。”

上帝的时间视角

  熊逸

  在古老的希腊神话里,时间老人(Father Time)名叫科洛诺斯( Cronos),他是一位盘古式的神祇,开天辟地,从原始的混沌中析离出大地、天空和海洋。

  科洛诺斯的形象几经变迁,文艺复兴前后的画家一般将他画成面容沧桑的老人。在所有的神祇中,他或许是最有沧桑感的一位,以至于现实生活中过于老相的孩子会被冠以“小时间老人”的绰号。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里就有一位著名的“小时间老人”( Little Father Time),沧桑忧郁得实在过度,“那张脸就像悲剧女神的面具”,他最后是以自杀收场的。

  时间老人脸上的沧桑或许不是出于个人遭际,而是悲悯众生的情绪凝结。他的背上生着一双翅以象征时光飞逝,手里握着一把巨大的镰刀以象征时间将会璀璨一切。这个形象常常和农神混淆,和死神也相差无几,但仔细想来这恐怕算不得画家的粗疏,因为这三位神衹确实总是以相似的姿态做着相似的事情。

  画家们赋予时间老人各种凄凉的寓意:或让他摧毁青春容颜,或让他给负重前行的人増添更多的负担,或让他逐走生命之神,而死神紧紧追随在他的身后。英国画家J.D.柏顿有一幅《阿多尼斯之园:爱茉莉塔与时间之神》,绝佳地表达出时间对青春的重压。

John Dickson Batten,The Garden of Adonis-Amoretta and Time,1887

  画面取材于埃德蒙·斯宾塞的长诗《仙后》(The Faerie Queene),爱茉利塔是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养女,被精心养育在阿多尼斯之园里,她一直把花园当作独一无二的幸福天堂。但有一天她忽然发现即便在这座永远不缺阳光与雨露的天堂里,花儿也会凋零,娇艳的百合会在太阳的光线里枯萎。她寻找这一切悲剧的原委,终于发觉:“邪恶的时间之神是万物的大敌”。

  这幅画,道尽少女对时间的第一次觉醒。画面上虽是少女最青春娇艳的年纪,亦是鲜花开得最璀璨的刹那,但时间之神以极具压迫感的姿态出现在画幅上方,所过之处沦为一片狼藉,提示着一切美丽即将以凄凉收场,让人油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再如阿格诺罗・布隆齐诺的名作《有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在充满色情意味的画面上安插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各有寓意。

Agnolo Bronzino,An Allegory with Venus and Cupid,约1542

  主体人物丘比特与维纳斯的亲吻象征着爱情的欢愉,而就在丘比特的身后,那个阴沉的背景里,藏着一名面容狰狞、正在愤怒地扯自己头发的老妇,那是“妒忌”的象征;画面中心偏右的那个绿衣少女,在衣衫底下藏着的却是布满鳞甲的怪兽的下肢,她是“欺骗”的象征;画面上方,左端的真实之母与右端的时间老人一起揭开帷幕,让观者骤然想到妒忌与欺骗原来都是藏在爱情背后的角色,随着时间帷幕的缓缓揭开,丑陋的他们终将暴露出来。

  幸运的是,画家们也赋予时间之神一些美好的寓意:或让他拿起一块书版,记载下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或让他揭开蒙在“真理”身上的斗篷(显然这比掲开爱情的帷幕要令人愉快得多),暗示误解与冤屈终将消散,只要我们足够耐心,时间终将辨明对错,揭示真理。

  正如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德·特洛伊的《时间揭示真理的寓言》。

Jean-Francois de troy,An allegory of Time Unveiling Truth,1733

  特洛伊是洛可可风格的绘画名家,这幅画表现了时间老人在绘画史上最常见的形象。画面中心的白衣女子是“真理”,被“真理”揭去假面的那个一脸惊恐的人是“邪恶”。时间总能使真理战胜邪恶,这是人类多么美好的一厢情愿。

  以时间为主题、全方位表现线性时间观的名画,首屈一指的当属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尼古拉斯・普桑的《随着时间的乐音舞蹈》。

Nicolas Poussin,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1634

  这是普桑的代表作之一,金字塔式的对称构图给予画面相当程度的稳定感。

  画面中心手拉手跳舞的四名男女分别代表着富裕、贫穷、勤奋和愉悦,他们随着时间的节拍旋转不息,暗示着人生中贫富苦乐的交替。画面右侧,戴着翅膀的时间老人赤身裸体地演奏竖琴,虽然并不那么醒目,但他オ是一切的操纵者,舞蹈的节拍以及音符背后的情绪完全掌握在他的手里、画面右下角的小天使凝视着一只沙漏,那是时间老人的标记之一;处于左下角对称位置的那个小天使顽皮地吹着气泡,向观者提示着一句古老的拉丁谚语:“泡沫般的人生。”( homo bulla.)

  画面左侧的石雕是古罗马的门神杰努斯(Janus),“1月( January)”的名称就是为了纪念杰努斯而来的。杰努斯也被称为两面神,生有一正一反两张面孔,一张脸回顾过去,一张脸张望未来。而在一切人、神、物的头顶,在云霄之上,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由黎明女神开道,辉煌地向东方行进。他手持一只金光闪闪的圆环,在普桑的时代里,这是象征永恒的符号。

  这幅画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也恰恰在于这个圆环:象征永恒的圆环居然并不握在时间老人的手里,而是高踞于时间老人所统治的世界之上;换句话说,永恒并不是长生不老之类的概念,并不是在无尽流逝的时间中永存不变,而是时间体系之外的某种东西。这是西方文化里一种特殊的观念,在东方文明中不曾有过。

  本文选自熊逸《少有人看见的美》,有删改。

《少有人看见的美》 联合读创 | 2019年12月出品

  《少有人看见的美》是当代著名思想隐士熊逸唯一的一部艺术文化随笔,有着极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熊逸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以哲学、历史等为写作角度,展示了艺术作品背后所隐秘包含的深刻文化意义,阅读性极高。 “如果把一幅名画比喻为露在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的话,那么海面就是画家本人以及画家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而冰山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庞大身躯,亦即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伟大哲人无声浸润于社会与艺术之内的诸般奇异哲思,才是令我兴趣盎然并在这本书里着力描摹与分析的东西。所以,这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美术读物,它无意引起任何感动,只希望激发一点思考。”

  如果你恰恰和作者一样,也是一个对智力趣味情有独钟的人,并且对美术史怀有几分兴趣的话,那么你就是这本书所要寻找的读者。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七):答案之书

  读过这本《少有人看见的美》,让我越过无数场画展,瞬间想到《敦煌 洞窟中的天国》音乐会。就像那场音乐会凿开了敦煌洞窟一样,这本书凿开了名画表面的画布。它让光透了进去,第一次照亮了画作背后的理性思潮。它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让我知道很多问题要如何回答自己,要如何讲给下一代听。

  我们每个人从小学一路读到大学甚至更高,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岁月里,或许总有个疑问时常在心中闪现:我们读这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

几乎每个周末上午,都会坐在家里的咖啡吧读书晒太阳。但读书有什么用?

  除了与工作对口的专业教育之外,接受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例如文科生学数学、理科生背古文,这到底为了什么?

  这本《少有人看见的美》,恰好给出了“少有人想到的答案”。它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让我知道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自己,以及如何讲给下一代听。

《少有人看见的美》

  (一)如何回答自己? 成年之后文科与理科的和解

  在感性和理性的天平里,艺术是什么?肯定是感性啊。如果让艺术回归理性,创作前先去想“尔来四万八千岁”有没有多一岁、“天台一万八千丈”有没有少一米,谁会忍心这么做?

  相反,只有“感性”躺在床上、映在水里、颠倒过来,才是“性感”——这是艺术天生的气质、是迷人的所在。

艺术的性感不是轻佻,而是它自有一种力量(穆夏作品及局部特写 摄于国家大剧院展厅)

  于是在固有认识里,理性仿佛成了感性、艺术和美天生的“敌人”。

  例如本书中第一个出现的画家穆夏,在表现《爱的时代》《理性时代》《智慧时代》时,整体画风都发生了鲜明的改变:从明媚青涩、到沉郁暗淡、再到洞察一切的令人生畏。

【捷克】阿尔丰斯·穆夏《爱的时代》(左)《理性时代》(右)

  但这本书的“可怕”之处,恰是让我们看到了艺术里的理性不仅不“可怕”,反而闪烁着美的光芒。

  理性的思辨、哲学的探索,到底如何 “可视化”?如何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并为艺术品本身的厚度加持?读罢很多章节,不禁让我深以为然:

  “传统美术史在讲到文艺复兴的时候,总会强调艺术家们如何挣脱了宗教的刻板……但谁能想到,在一件件艺术品美丽皮肤底下,流动的是残酷政治斗争的血液。”

  这是成年人超越艺术本身,对艺术趋于理性的思考。

【意大利】帕尼尼《现代罗马场景的画廊》

  所以成年以后蓦然回首,就会发现感性和理性、文科和理科,当年看来完全对立的范畴,当体现在同一幅艺术作品的时候,形象点说,就像先贤们做的一次PPT而已:

  用更精美的排版,来包装贩售他们的观点。所以拉斐尔抖了一下画笔,就像贾跃亭点了一下鼠标,讲故事的PPT要翻页儿了。

图:本书第四章《好政府的寓言》,用艺术来实现抽象观点的可视化

  所以针对经典名画,以前的书通常都在讲PPT的排版、页面、设计到底有多美。这本书呢?来,咱们讲讲PPT的内容好在哪。

  这是什么?是实质性的跃升,这就是本书的价值。它消解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实现了两者在艺术范畴下的和解。

  《少有人看见的美》介绍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紧随其后就是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理性之光。

  这本书通过艺术的笔触,让“理性之光”不再刻板无趣、抽象难懂,而是闪烁着聪明甚至狡黠的光彩。这让我第一次深刻明白了,“理性之光”的思考、思辨,到底如何照亮了艺术作品。

喝一杯杏仁味龙舌兰,让艺术回归艺术

  “(古希腊神话人物忒休斯乘船远赴克里特岛,杀死牛头怪、结束了古希腊活人献祭的噩梦。)他乘坐的船被雅典人毕恭毕敬当作圣物膜拜。

  随着岁月推移,雅典人一次又一次拆掉朽烂的旧船板,换上坚实的新船板。以至于所有旧船板都被替换过至少一次。于是哲学家提出一个经典问题:这艘船还究竟是不是原来那艘船?”

图:本书第五章《阿里阿德涅》,美女公主与身后的忒休斯之船

  看到这幅画,作者没说构图、色彩或者笔法,他洋洋洒洒写下了这么多,用独特的视角叙说“理性思考”的美。

  “少有人看见的美”,是成年人超越艺术本身,对艺术趋于理性的思考。它讲明了艺术寓于感性美、直观美之下的理性美,到底具有何种表达方式。这不仅仅是“美”的,甚至其特质超越了“美”、超越了“吸引”,应被称为“魅力”。

  (二)如何回答下一代?基础教育有什么用

  扎实的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会让人不知不觉的站在山岗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看到更多世界和时光的美。是它让我们具有了发现、回望和审视美的能力。

  只不过这种能力在每个人的孩提时代,由于心智未开,常被云翳掩盖。须待成年之后,“仿佛太阳升朝霞”,金光照耀、云翳尽开那一瞬,一定会顿觉生命、过往、时空、天地……是多么的瑰丽壮阔、浩瀚辽远。

图:本书P45,《毕达哥拉斯学派礼赞日出》,仿佛太阳升朝霞

  例如逼疯无数文科生的数学,如果说数学是美的,与其说出“严谨之美、逻辑之美”这种缺乏感染力的笼统回答,不如讲一个生动的故事: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数的变化(各种揭露宇宙本质的公式),这些变化以几何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数字、几何是宇宙自己的语言。而宇宙是神所创造的,那么数字与几何当然也就是神的语言。

  那么当你掌握了数与几何、掌握了神的语言,或许就会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去实现自己心中伟大的构思,(建造一座理想城邦),在空白世界设计你自己的秩序蓝图。

  你自己就是神,无人敢来阻挡你。所以基督教长期以来都把数学视为魔鬼的艺术。”

图:本书第四章《理想城市》,近乎纯粹的几何与秩序之美

  如果老师、家长能这么讲,或许已经通神。这种无法阻挡的诱惑力,才是数学另一个层次和维度的美、甚至魔力。

  同样的还有意大利皮耶罗著名的《基督受洗图》。他悄悄在画面上安放了一颗大树。 而这棵树的位置,恰好位于黄金分割点。

  这种精心构图的几何布局,使得“其他画家还在用颜料毕恭毕敬的颂扬上帝的时候,他却悄悄在画布上用上帝的语言,扮演上帝。”

《基督受洗图》与黄金分割之树

  所以读完《理想城市:扮演上帝的画家》这一章,让我在30岁的年龄,不禁依然为之豁然开朗。

  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给那些处于美的觉醒、理性思辨之萌芽的少年,讲出来的话。这才是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有的水平。

  去年听过一场印象非常深刻的交响乐演奏会,是国家大剧院的《洞窟中的天国》(芭蕾舞剧《敦煌》选曲)。演奏会包括“莫高窟、飞天、胡旋舞、妙声鸟”等8个乐章。

  听罢之后,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华音流韶”——韶光,原来真的会从音乐中流过。艺术仿佛用音符在敦煌的洞窟中凿开了一个个孔隙,让光透了进来,于是整个世界都附着了流动的光彩。

《洞窟中的天国》交响乐演奏会

  而读过这本《少有人看见的美》,让我越过无数场看过的画展,却瞬间想到了这场音乐会。

  因为这本书也像那场凿开了敦煌洞窟的音乐会一样,凿开了名画表面的画布,让光透了进去,第一次照亮了画作背后的思潮涌动。它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让我知道了很多问题要如何回答自己,以及如何讲给下一代听。透过本书第七章,看着另一头的《宝石联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