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精选

2021-02-18 01:40: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精选

  《沿着季风的方向》是一本由刘子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一):走路速度也会影响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通常较长。这是因为,走得快的人,心脏、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机能都比常人强,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自然更佳。反过来说,长期有规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体各方面生理机能,如减缓中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让他们显得更年轻。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二):最好的旅行书

  看过那么多本关于旅行记录的书,这本是我眼中文笔最好的一本。

  可能我本身喜欢这类优美、还带着幽默的文字。

  看了下作者的经历,只能“哇!” 感觉科班的果然不一样,由衷的佩服。

  11年就在新马泰印尼等地待过一年,赤道及其周边国家,四季炎热的气候、

  海面快速涌现的乌云、骤然下起的暴雨和雨后暴烈的阳光,以及常年暗绿的巨大的植物,

  都成为了青春时期对赤道的记忆和认知。相信不久的将来带着这本书,会去书中的那些地方。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三):沿着季风的方向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普鲁斯特语)

  首届“单向街 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豆瓣年度好书”得主——刘子超再度出发,沿着季风的方向,前往南亚深处。

  ---------

  他搭乘火车走遍印度南北;追随毛姆的足迹进入山地部落;坐上两 万美元的游轮航向蒲甘;穿过整个爪哇,抵达雨林深处的遗迹和火山;探寻泰柬边境上被地雷包围的古寺;在海岛之国邂逅成群的鲸鲨;在白色大象的故乡,寻访流亡苗人;乘着古老的运米船,由曼谷向大城缓慢行进……

  ---------

  他对自然倾心,也与途中偶遇的人倾谈;投身当下,又随时进入磅礴的历史;藏身度假客中,又不时抹去痕迹,遁入全球化遗忘的荒蛮之境;他在旺盛、暧昧、失序的“忧郁热带”自省:我是谁?正置身于怎样的世界?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四):耐看,随便的阅读笔记

  1.

  绝大部分时间“我”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估计读者看腻了历史和人间风景的片段的时候

  “我”又会出现,链接上现实和虚幻的往事。

  2.

  既细腻又很粗线条。

  粗线条的是旅程快步前行,没有过多的琐碎细枝末节,也不纠缠于旅行碰见的各色人等,惊鸿一瞥,管中窥豹的片段也挺好。

  细腻是作者一个个微妙的小小观察。很有趣。

  3.

  印度作为起始点。的确看得出来作者的心情变换了不少。

  4.

  老挝让人神往。有点想去雅加达。

  5.

  午夜降临前抵达,有点像是圣地巡礼,萧索,平静,悠然。

  沿着季风的方向,有点寻找自己的青春之旅意味,由失落,悲哀,麻木,到接受以及最后达成妥协的心境。

  6.

  耐读。好看。牛肉干一样的文字。有回味。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五):告别孟买,我抵达双井

  

旅行文学是打工人日常通勤的最好陪伴,尤其在疫情延续的日子里。不那么拥挤的地铁最好,一来是运行相对平稳,读书不容易头晕;更因为车在地下轰隆隆地行进,与地上的世界隔离开来,如果你把耳机里的音乐开到足够大声,听不到报站的话,好像一开门,就真的会把你送到书中描绘的目的地。

今天早上,我先跟着刘子超去了大吉岭,坐在世界上唯一还在高原上运行的蒸汽火车,听历史上英国人如何千辛万苦把种茶技术从中国引进印度的八卦。接着,我们从新德里坐“首都特快”,抵达孟买,了解如何规划着把孟买建成上海,接着又拒绝司机探访富人区的建议,来到百万人规模的贫民窟,在门口看到大大的“Welcome”,还遇到了不远万里从阿根廷来到印度、从不存钱、靠寄些地毯回去给家人卖、在这里已居住七年的“贫民窟移民”。

告别孟买,我抵达双井。做好电梯,升上地面。开始一天的工作。

到傍晚时刻,我将再次回到地下,向下一站 - 缅甸进发。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六):3

  

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抹平整个世界,一切棱角、个性都渐渐消失。剩下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模样,一样的建筑、一样的穿着、一样的价值、一样的追求、一样的人。后面的人来不及思考,只能被裹挟其中,跟着奔跑。

在中国以南的亚洲国家里,传统的生活还有所保留。印度、缅甸、柬埔寨、印尼、老挝、菲律宾、泰国,都跌跌撞撞地从各自苦难的近代史中走出来,包扎好伤口,憧憬着未来。这些国度里的人们,正游荡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拒绝现代的人,好像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向往现代的人,以各种各样奇怪的身形努力挤进现代的大门。印度和东南亚,有很多让人感到陌生的语言、风俗、味道,对外人来说,处处光怪陆离,充满令人向往的神秘气息。

对猎奇的游客来说,这片广阔的土地和生活其中的人,就像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新鲜、刺激,甚至怪异。作为游客,可能会心血来潮,探险一番,之后再不会来。对当地人来说,那些令人惊奇的,只是他们的日常。旅行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之外,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同的人,在过很多种不同的生活。这也让人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正常的生活”。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七):与其说是旅行,毋宁说是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在刘老师进行书中的东南亚之旅的时候,我刚生了娃,旅行次数断崖式下跌不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质内容都简化为酒店酒店,挖沙挖沙。如果不想拖家带口开启hard模式,其实也就错失了旅行最大的魅力——那些独特的风景。冷门佳处。

  这些偏偏子超都去过,令我嫉妒。上一本是东欧,这一本是南亚,如果没记错,中亚、俄罗斯、东非的还没有出版。我很容易想到他在旅途中啜着啤酒的样子,对什么都饶有兴致的——暗中观察;但很难想象社畜如他,能跟人交流出一本书的容量,哪怕这种气质能吸引姑娘们前来攀谈,我也从来没在书里等到过他和人家聊上三句话。不过,这完全无损于他的敏锐:跑到世界上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却又在那里意料之中地看到全球化的交换,最终回到同一个问题:在身份的困境中,人们如何自处?

  你可以说他的趣味比较精英,但问题总是很普适的关切,也很当代。

  其实,后来我也很快明白,就算没有娃,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困于人生琐事,在中年危机中溺死了自己那些耗费时光的精神享乐。就连那个以文科著称的高中班、p大贵系,我也不记得有几个人还算专职作者。惟其如此,也才更觉得扎实的非虚构写作的可贵:20岁的穷游路线,30岁的人生阅历,我期待和相信他走走写写到4、50岁,会是另一个何伟、查特文、奈保尔,或者什么别的他喜欢的写作者。

  我呢,书评写写改改满纸还是无脑吹,无益于它应有的睿智不俗,就此打住。倒不如在某个时刻回到那个小巷子里,铜锅涮肉,哈气满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八):嗅到迷醉的风

  读过《午夜降临前抵达》后就记住了作者,不时会搜一下有没有新作品,《惊异之城》就是这样买来的(好吧那本完全看不下去),这本新作延续了《午夜》的风格,就连装帧也是一脉相承(这点我喜欢)。

  作者的文风很飘逸,叙述里刻意控制没有加入太多背景和历史的介绍,更多是感受和体验,这是最难写的游记方式,也是我认为真正的游记应该的样子。特意看了对作者的一段采访,原来看似轻灵的文字背后,也是捻断数茎须的打磨,不由让人松了口气。

  普通人写不出游记,最多是记录(看看旅游攻略网站的帖子吧);随便去家书店的旅行书籍区看看就知道,平庸的伪游记数不胜数,图片为主配上几句不知所云的话,骗骗钱不要太容易。每年出版的冠以“旅行”分类的书汗牛充栋,能看的寥若星辰,从这个角度,我很期待作者这样有才气和洁癖的人继续写下去。

  读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走神;看到后面我努力想搞清楚原因,我想一方面是我自己浮躁,另一方面是作者写作的特点导致的。作者在写到一些背景或新的人物时,往往很自然地就引入了,而读者还反应不过来,导致读着读着就迟钝了,读完一页没留下印象——因为没读进去。我并不是说这算是缺点,《午夜》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没这本明显,我想是这种风格游记所难以避免的问题。

  我很喜欢每篇的结尾。每篇的开头和结尾能看出一些非虚构写作方式的印记,能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为了写出隽永结尾而绞尽脑汁的样子,还有写出来时得意的表情。

  f说说地区吧。实话实说留下印象的其实没有,印度依然是最有趣的地方,写印度的两章总让我想起《印度走着瞧》,我仿佛也嗅到了那个疯狂国度的杂糅气味,果然感受异国情调的主要工具是嗅觉,能让读者有此通感,是作者最大的功劳。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九):一部抵达内心的非典型游记

  很舍不得的看完了刘子超老师这部看似游记却又不仅仅只是游记的书,深深被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所吸引,以至于每天都很期待坐下来看它。在疫情时期哪儿都不能去,在书里遨游了东南亚,也算是很棒的收获和体验。

  我在2013年去过泰国(曼谷,清迈,普吉岛)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滨城),2014年去过菲律宾(长滩),所以在刘老师对相关国度的描绘时我的感知力明显更强,但去的城市不同,角度不同,所以有更多新的收获。特别强烈的一点就是,以后去有历史文化地方旅行前,做功课时一定要看看相关的历史、宗教文化等书籍,这对我们深入到一个地区了解他的风土人情,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做一个风景的观光客,而非外地的旅行者,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已经2年无法出国旅行,期间一直想去柬埔寨看看吴哥窟,毕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但是看完这本书,我非常想去柬泰边境的柏威夏寺去看看。关于这场边境风云,虽然篇幅不是很多,但是我却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查阅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也上网观看了相关图片,视频,看完后,我对这个了不起的吴哥建筑有了非常丰满的立体画面和感受,心之神往,即使路途艰难。这启发了我在看书时候要进行发散性补充很必要。

  再说下这本书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国度应该是缅甸,在此之前,我是从来没想过要去这个国家。但这之后,我想要找个时间去看一下这里的佛塔。想乘船游览伊洛瓦底江沿岸风光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想去卑谬。

  这不只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游记,说实话关于景色的描绘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简少,但是我着迷于他深入当地人生活聊天的状态,对谈,去冷门小众景点涉险的勇气,随时天衣无缝接入的磅礴历史,让人如痴如醉,每一个章节的收尾既不拖泥带水又有节制,引人遐想。在这本书里,东南亚给我最大的震撼不是海岛风光,而且各种宗教文化信仰以及相对应的宗教庙宇,废墟。壮观而绮丽,恢宏而忧桑。特别想去看婆罗浮屠!

  如果去旅行,在路上,带上这本书真是不错!

  《沿着季风的方向》读后感(十):赤道无风带

  

几个月前就买了刘子超的这本《沿着季风的方向》,但读了几页就放下了。作者在开篇的《穿越北印度的火车之旅》里高频率引用别人的语言,让我感觉生硬又缺乏个人风格,比如第2页的“这是印度人待人处世的典型态度,V.S.奈保尔写道”,第3页的“感受异国情调的首要工具是嗅觉,T.S.艾略特曾说”……

前一阵看到罗新老师推荐刘子超的新书《失落的卫星》,我又想起了手头的这本《季风》,于是抓起来继续读,没想到这本书的东南亚部分带给我巨大的惊喜。

也可能是作者的写作渐入佳境,也可能是相比于南亚,东南亚对我而言更具吸引力,我跟着作者的脚步从中缅泰边境的掸邦,一路来到柬埔寨。又搭乘Orcaella号游轮沿着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到达蒲甘,慢游缅甸后前往赤道无风带上的印度尼西亚,接下来是老挝、菲律宾和泰国。

我生活在四季分明的温带,甚至在夏天也很难找到雨季的感觉,因此对炎热多雨的气候充满了向往和好奇。要问我想象中的东南亚是什么样子,我大概会闭上眼睛吸吸鼻子,说是大雨后水汽向上蒸腾的味道。这样的感觉主要来源于两部电影,一部是根据杜拉斯小说改编的《情人》,一部是越南导演拍的《再见,妈妈》。《情人》是西贡炽热的太阳,赤裸躺在床上的主人公,光透过窗缝在她身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阴影。《再见,妈妈》是越南雨季的村庄,湿了总干不了的外套。作者的文字功底比我好的多,把我的这种若隐若现的感觉描绘得极为精准。在老挝那篇的开头,作者这样说:

对我来说,老挝是一片晦暗不明之地,一个躲在竹帘背后的国度。好笑的是,我对它模糊的想象,全来自于一些越南电影,或者杜拉斯描写湄公河的小说:孤独、颓废,如无尽的雨水抽打墨绿色的庭院。

虽然对佛教没有任何兴趣,但屡屡被作者笔下的佛寺和佛塔群所吸引,柏威夏寺是其中最让我神往的地方,它过往的血红色的历史让我触目惊心。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亲身前往。想要坐在山坡的高处,看日落。

沉浸在浪漫幻想中的我,突然想起一个严肃的事实:我令人着急的英语,可能无法支撑我独自旅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