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赶在陷落之前》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赶在陷落之前》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2-19 03:52: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赶在陷落之前》经典读后感有感

  《赶在陷落之前》是一本由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 编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一):008|让想象力去旅行

  惯例首先感谢雷哥的赠书。

  本书为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十年菁华星云志系列第一本,内有四篇佳作:程婧波的《赶在陷落之前》、王晋康的《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甘泉的《达尔文的夜莺》、墨熊的《斑鸠》。

  《赶在陷落之前》读来或许不能算是科幻,她太软了,可能用奇幻或梦幻来形容更为合适。读此篇,我想最恰当的时间应该是午后,阳光从窗外、从指间、从书缝里透过,昏昏欲睡,半梦半醒,读完之后方知大梦一场。

  《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严格来讲,在我的认知中,本文的理性之桥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刚刚顺便重温了下时间旅行的各大猜想,我还是喜欢平行宇宙理论(笑)。借用书中的话,以目前的思维来说,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别扭的、反直觉的、反自然的”时间旅行。或许,面对这一体裁的作品,保持混沌的感悟才是最好的。

  《达尔文的夜莺》不知算是中篇还是短篇,展开来讲会是一部精彩的谍战(过年来看了好多),但是放在书中可能因为剧看多了,悬疑度不够高,提前猜到了boss。顺便提一句,以后看电影,看到用苹果的就可以提前判定好人了hhhh。

  《斑鸠》是最长的一篇,故事很精彩,结尾很感人,“爱”果然是充满了神奇的力量。遗憾就是书中的歌曲竟然不存在,也挺科幻的,好想听歌。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二):《赶在陷落之前》中的《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的书评

  《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这是一个为拯救生命而穿越的故事。主人公丁洁是一位大美女因与人讨论事务没有理会与他表白的大马,导致大马为爱献出自己的生命。丁洁的好友书剑是时间机器的创造者,他们想要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所以他们打算冒险走一回,然而时空干涉并不能如愿。可以选择的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不幸的事务一次又一次上演,甚至还差点搭上了书剑的性命。 回想自己的青春岁月多多少少还是见过各种各样的表白场合的。表白者准备了一束束鲜花,蜡烛等等,等待自己心仪的姑娘,内心焦急、紧张、兴奋。爱,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旺盛的多巴胺支配下,整个人都变了,仿佛那一刻心仪的那个她只能属于自己,如果她不同意,便要付出生命。而对于被表白者或许真的是很害怕,害怕伤害一个爱他的人的心,害怕自己恋爱的展开或许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或许她的心里也是喜欢他的,但就这么快的陷入爱河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假如你是主人公丁洁因为自己的一个拒绝而导致一个生命的消失,你的内心的谴责该会有多大,或者这一生感觉都是在内疚当中度过的。但假使你用时间机器返回到过去救回大马那个爱你的人,你会怎么样?你就会爱上他?新时空里的他又会怎么样和你的关系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关系?时间点一旦形成,过去的就已然是过去的没有方法再倒回。你的每一举动都会成为影响时空轮回的重要原因,牵一发而动全身。 愿你的青春岁月里有爱你的人与你相伴,你的每一个梦想都会实现,你喜欢的就是你爱的不会有太多的感情上的纠结,但是或许成长、青春就是这样,不然他就不是青春。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三):普通读者的普通看法

  

《赶在陷落之前》程婧波

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一篇玄幻小说更贴切。整篇文章与科幻的联系基本没有,不知道怎么会入选。但作为玄幻小说来看,故事的设定、格局、任务塑造都是很不错的。如果作者愿意,甚至可以写成一部长篇。移动的洛阳城,异域风情的人物姓名,枝枝蔓蔓的感情关系,跳跃而冷静的文字叙述,其实都在我的阅读舒适圈内。白骨拉着洛阳城向前走,城里永远是黑夜,人鬼和谐相处,这在玄幻或架空小说里是非常棒的设定。只是限于篇幅,最后故事讲的不是很清楚(很大可能是我没有读懂)。这个故事放在星云志的第一篇,其实很败读者好感。

《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王晋康

作为科幻小说是很优秀的,探讨了关于时空旅行、时空坍塌和时空修补的问题。逻辑严密,想象大胆——如果剔除三人的感情环节,阅读体验还是很好的。是不是科幻大师都不擅长感情戏?作者为了搭载自己关于时空理论的构想,硬生生编了一个狗血的三角爱情故事,先不说书剑和丁洁之间仿佛背书般的对话,也不说富二代的设定以及老掉牙的求爱方式,只说大马这种死亡方式,不但狗血而且三观及其不正啊。求爱不成就自杀,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吗?死不成可以让女神回心转意,死成了可以让她后悔终生?明知女神不在意金钱,那为何用这种钱堆出来的求爱方式?丁洁的转变也是迷,一开始明明那么喜欢书剑,转眼就为大马心疼了?个人觉得大马被车撞死都好过这种死法。所以王老师,咱们好好写科幻小说,不要写爱情故事了好吗?

《达尔文的夜莺》甘波

《斑鸠》墨熊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四):《赶在陷落之前》——所有的科学与幻想,都源起于我想看清这个世界

  什么时候,能一眼看穿这个世界?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最好能顺带打破一些虚妄,建立一些幻想之中仍有人不放弃的执念推动的愿景,甚至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帮助自己,就在无人处给自己鼓劲儿坚守信念,于是更加想用科学的理论让更多人信服,最好把对方带入自己想象的世界——那时,又有谁能看得清那一个世界? 《赶在陷落之前》:梦境长久重叠,要求处处相悖。本来以为是记忆里最深刻、最难以混淆的气味和味道,竟然不能成为现实和梦境的分野。心心念念的少年,究竟是因为什么入我梦来,萦绕于我心怀?为什么能这么清晰地感受信任的人指点出的所有声音和图腾?洛阳城到底会成为谁无法逃离的地方,成为谁在陷落之前最后的希望?谁是对方幻想出来的梦境里不可或缺的人?谁是真正活着的人里最不想离开陷落前的洛阳的人? 《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一场轰轰烈烈的求爱,以一个为爱痴狂的青年流血丧命告终。为了挽回他,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他的好朋友和求爱未遂的女朋友在几十年后,都在时空机器对能改变的过去的干预程度上费劲心力,反复猜测验证各自的认知,想要知道怎样的干涉程度能够改变过去,怎样才能让现实成为自己认可的“现实”? 《达尔文的夜莺》:多么优美的名字——代表了怎样的真相?什么才是有效的反抗?人格移植到另一具身体里的技术,到底是为了能在各个方面把动物的天赋无限制地反复强化到人类身上,还是干脆就是一些人类蓄意造就的阴谋好不断“转生”? 《斑鸠》:科技究竟能给人带来怎样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在本应“由始至终不离不弃”的身体上,人类能获得的极限改变有多少?又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当药剂和试验组合起来,将一座巨大的城市变成试验场,药剂隐性的智能随机将人改变成各色人等自己都不熟悉的模样,那时的上帝会是谁?那时的信仰又靠什么维系? 跨越星云般的乐观和坚定,能让每一个努力赶在信仰陷落之前,依旧执着地想看清这个世界的人,将所有关于科学和幻想的理念珍藏于心,并始终相信它们将以某种形式一直存在着,直到宇宙的尽头。而每个专注于思考自己和宇宙关系的人,则会永远继续为这个星云写序作志,让我们思维的宇宙中掀起一场又一场起于蒙昧的“大爆炸”。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五):还算不错的阅读体验

  喜欢读科幻小说,但是阅读量又很少。星云志出版了,入手后打算认真读一读。

  第一册,赶在陷落之前。给4星。

  四篇文章,1赶在陷落之前,2马龙的时空定律,3达尔文夜莺,4斑鸠

  先说第一篇 赶在陷落之前。

  严重不同意这一篇文章放在第一册的第一篇。这并非科幻故事,大概星云里也有奇幻,但是我相信喜欢星云的多数都是科幻迷。入手了十年的国内科幻精华,第一篇却来个奇幻……让已经做好准备大看科幻的读者实在不太舒服。

  这个故事在这里我只能给2星,不及格。主要因为其并非科幻。

  其一开始各种诡异的景象让我觉得和科幻的风格太不相称了。而也就大概看了6页左右(这篇文章25页)我就猜到这个主人公估计已经死了。后来一看果然……

  虽然没看作者是谁,看了几页就感觉到了女性独有的感觉,后来看,果然,是女性。本人不太喜欢女性写的语句,不是不好,是我个人不喜欢。

  如果单看本文质量,虽然我不喜欢,但是客观讲是相当不错的,悬念,气氛描绘,语言等都属上乘。剧情也不错。

  怪只怪我做好了看科幻的准备您给我上了个奇幻……

  第二篇王晋康老师的马龙的时间定律。

  非常喜欢,给满分。比较对我的胃口。看似一个烂大街的时空机的题材,却切实道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在读的过程中的期待答案。最后归结于三定律。相当不错,完美。

  到底是王晋康老师,五星。

  第三篇达尔文夜莺

  科幻点子不错,世界观构建不违和。与第一篇一样,也是展示各种情况,最后再说原因。不过我又是早早猜到主人公就是夜莺……最后真相大白味道不够足,没有拍案叫绝的感觉。只能说一般吧。

  三星。

  第四篇 斑鸠

  科幻点子不错,代偿者。讲故事的能力非常好,情节引人入胜。让人有兴趣一直读下去。

  但是,当最后结局到来的时候,感觉完全不解渴,已经算不上是科幻的结局感觉了。我本来以为错综复杂的几个人之中最后还会有几个反转反转大反转。然而根本就没有……

  勉强四星吧。

  第一册读完了,没事我会继续读第二册。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六):<赶在陷落之前>——身处随时会陷落的时代,你孤独吗?

  看完<赶在陷落之前>,忍不住在心里问一句:21世纪,有人不孤独吗?

  地铁站毫无预警嚎啕大哭的上班族女孩、电梯里隐忍着抽泣的妹子、身强力壮七尺男儿在公众场所吼叫发泄……压力让成年人的崩溃变得毫无预警,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似乎会随时爆发蔓延,让人脆弱得无处可逃。你有没有过陷落在孤独的陷阱里充满了无力感的遭遇?

  孤独拥有让世界变得梦幻的力量。

  她的生命因受到了诅咒而变成了一缕幽魂,眼睁睁看着整个洛阳城变成了一个散发着焦味的灼热球体,载着无数只孤独的灵魂在暗无边际中走向崩塌灭亡。梦里的世界,似真似假似现实,唯一不变的是从心底里溢出的孤独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灵魂。

  过去未来的梦幻,让世界变得惊艳。

  大马是个富二代,精心策划了一场表白盛宴,为了向喜欢的女孩证明自己的感情,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声中悄悄划破了自己的腕脉,任鲜血下流。离开的人让活着的人有了孤独的勇气,这种孤独的执念任凭带有梦幻色彩横穿过去未来的时光机也消除不掉。世界的惊艳,有时因孤独起,因孤独灭。

  有些惊艳,让生命开始变得有期待。

  不知道是时间抛弃了生活,还是生活剥离了时间,这里的人不再是人,只是拥有人灵魂的动物躯壳。韩宇和薇这对璧人的命运,因一场人为的病毒感染改变了。薇为了救韩宇,把他变成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叫伊缇露的夜莺。原本该结束的生命,在生物技术的作用下,变得扑朔迷离。既是结束又是开始的生命,需要期待一个契机,复苏爱情。

  因为有了期待,世界开始变得进步。

  代偿者,是他慢慢走出孤独的力量。年少时失去了自己郑重其事承诺要好好保护的姑娘,他的生活变得漫无目的,做走私运货买卖、打拳被叫“星期一王子”(弱鸡的意思),这样的孤独状态一直持续到代偿者百灵的出现,让他的生命在战火中重新燃起与命运抗争的欲望。

  我一直觉得毛姆笔下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很孤独,他心中那团对画画艺术的火热无人能读懂。为了画画,不惜抛妻弃子,远离幸福美满远走他乡,变得穷困潦倒,却无关于成就、财富、名利。读完这本<赶在陷落之前>后发现,有些小人物愈孤独愈有力量,在毫无生机的绝境里竟能绝处逢生,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平凡而伟大呢?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七):时空回溯

  《星云志》一共有九本,汇集了近年来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各路华语科幻作家八方云集、大显身手,为我们展现了一场饕餮大餐,同时也大大地提升了华语科幻作家的知名度。 《赶在陷落之前》这一本合集包括了《赶在陷落之前》、《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达尔文的夜莺》和《斑鸠》等四个短篇小说。要写好短篇小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其中,最喜欢的是这篇《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 时间旅行,人们长久的梦,失落的梦想。时间旅行可以说是这几十年来科幻界(包括一些科学家)的终极梦想。《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叙述了两次使用时光机器回到过去的经历,探讨了时空的哲理性,总结了时空回溯三大定律(丁洁定律)。这篇小说在内容上有点像之前看过金希柱写的《阳台见》,住在阳台对面的两个人,阳台对面的世界相差了三年时间。为了改变未来,两个人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来来回回,现实与未来不断交替,不断地改变。看的时候真的有点恍惚,分不清现实与未来。 现实生活中,时间对我们是再重要、再平常、使用再多不过的概念了。比如要抓紧时间,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等。对于时间,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包括小时、分、秒或者年、月、天,都是人们发明出的一个便于记录万物运动规律的记录单位,如公里、米等。但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时间倒流或回到过去,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逻辑基础上的。 人们把时间看作是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无休止地均匀流逝的客体;在中学生数学、物理课本中,时间被表述成一条有起点、有单位、有指向、无始无终的直线,这就是符合人们常识的牛顿“绝对时间”,也是直到本世纪初被普遍接受的科学的时间概念。 古人虽然从日升日落、花开花谢的自然规律中总结出来了时间的概念,可是却似乎从未理解到时间的本质。即便是伟大的科学巨人牛顿,他对时间的理解也是略显粗浅。他代表了多数人对时间的理解:即时间是物质位置次序的衡量,且这个标准在整个宇宙都是统一的,不以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里提出,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时,标尺将会缩短、时钟将会变慢。当它以光速移动时,时间将不再流动,而开始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移动时,时光将会倒流!但是,光速恒定和光速不可突破是相对论的基石,进而否定了时空旅行的可能性。 如果说真有穿越时空的,历史被改写了,未来也受到了影响,而现实生活会不会大乱?幸好这只是小说而已。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八):这一卷画

  《赶在陷落之前》

  昨天中午收到的星云志的第一本《赶在陷落之前》,开始阅读第一篇程婧波的同名作品。

  文章诡谲波澜,如梦似幻,神秘莫测,来回看了两遍,那个永夜的洛阳城就长在了我的梦里。

  今天早上鬼使神差打开了许多天不用的微博,提示有个新的关注者,我点开一看,居然是程婧波。

  我揉了揉眼睛,不是在做梦。又擦了擦眼镜,不是程靖波,也不是程菁波,更不是程倩波,就是程婧波三个字,我还不放心,又顺着微博过去翻了一遍,是程婧波本人。

  这是什么定律呀。我今天准备读第二篇王晋康老师的《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明天再打开微博试试。

  还是说《赶在陷落之前》。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构成了一个宏大主题的对立统一,《赶在陷落之前》至阴,而夸父追日至阳,都是关于执念。

  不管是夸父还是拉着洛阳城的白骨,都在一路向西疾奔。夸父是为了追上太阳,而洛阳城则是为了不被太阳追上。

  我们不知道夸父追上太阳会怎样,却知道一旦洛阳城被太阳追上,永夜结束,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这种对立统一,在《赶在陷落之前》中多次出现。

  朱枝脱去黑发红袍朱颜之后就是捉鬼老妪波波匿。

  大彻大悟的云休方丈也可能是执意等待爱人的胡商迦毕试。

  矛盾就是洛阳城里大小鬼魂的鬼性,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

  作为叙事的“我”,更是矛盾重重。

  “我”要捉住朱枝,让洛阳城停下来,迎接阳光,又不忍让洛阳城中的离阿奴们在阳光下化为水汽。

  而“我”,是十四年前出生时因为脐绕颈或者中了咒术而死去的女婴。洛阳城中发生的一切,是“我”的执念下的梦境,又何尝不是云休方丈的一段执念。

  文章最后说“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此之多,谁又真的知道呢?”

  最喜欢的还是文中的各种意象,老槐粗的白骨拉动洛阳城,洛阳城犁过大地肉躯上留下的疤痕,一口水井变得枯竭,就像洛阳断掉的牙齿……

  读《赶在陷落之前》,一张张水墨巨画缓缓浮现在脑海,飘忽,晦暗,却又明亮异常。

  爱啊恨啊,是主题,又只是引线,人啊鬼啊,都充满了执念,却都不过是梦境中的一个道具。

  最后,我还是不知道洛阳城有没有陷落,不知道阳光有没有照到,不知道到底这是谁的梦。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九):广大科幻迷的福音 既有科幻亦有深度

  《赶在陷落之前》是由“全球华语星云奖”组委会编辑出版的系列丛书之一,“全球华语星云奖”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有目共睹,无须赘述,所以,能够入选这本书的科幻小说,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这是毋庸置疑的。

  程婧波《赶在陷落之前》,故事发生在古时候的洛阳,故事的情节有些悬疑,也有轮回,还有些玄机,整体风格是唯美的,很引人入胜,把科幻小说写得犹如唯美的古代爱情故事,读着读着,又有些看鬼故事的刺激和过瘾,就像品尝一个千层蛋糕,层层滋味叠加。

  在步步机锋的情节推动和愈发玄妙的气氛渲染下,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慢慢凸显出来,原来我非我,她非她,一个个轮回循环往复……

  王晋康《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发生在大学校园的一个当众求爱事件所引发的一场血案,影响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一生,围绕“祖父悖论”展开了一次次无怨无悔、执迷不悟,但在读者看来却每一次都惊心动魄的冒险尝试。

  然而尝试也有失败的时候,当女主角敢冒风险和男主角的助手兼爱人一起尝试救回男主角的时候,让人感到终于松了一口气,男女主角终于一起冲破了对自我的囚禁,赢得了新的人生……

  甘泉 《达尔文的夜莺》,开篇就引人入胜,在想象力很丰富的作者的构建下,我们看到人和动物的尴尬又滑稽的“合体”,人类即使活在动物体内,依然有人的属性和欲望,也许这是作者的一种隐喻,关于城市,关于人性,关于世界。

  在寻找“夜莺”的过程中,又以日记体牵出一个个惊天的秘密,通过设谜和解谜的过程,真相浮出水面,让人不禁唏嘘感叹、扼腕叹息……

  墨熊《斑鸠》是本书里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本书中最硬核的科幻小说,风格冷硬、科幻感十足,但某些段落和语句又充满着哲理,或者饱含着脉脉神情。可以从中窥见作者对世态人生的冷静观察和深刻描摹,也可以感到作者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正因为是长篇小说,作者构筑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科幻的世界,所有的人,是人,却又不是人,所有的感情,是真的,又有几分虚幻,这个长篇可以看很久,也可以思索很久。

  《赶在陷落之前》四位作者各有味道、风格不同的小说,让我深深陷落在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又赶在我陷落在科幻世界中不能自拔之前,让我写出了这篇不愿过多剧透、只愿唤起更多人阅读的书评。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本书里读到科幻小说独特的魅力,让对科幻小说的热爱充实我们人生的每一天……

  《赶在陷落之前》读后感(十):一场醒不来的梦之《赶在陷落之前》

  lue编辑

  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所能够直接看到和触摸到的事物是有限的,我们生活的圈子通过直观感受也只能感受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极小一部分。虽然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现代工具和探测仪器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但是在面对茫茫的宇宙时我们又能看多远呢?

  所幸的是,我们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我的一项技能——想象力。每一个孩子在刚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带着浓厚的好奇探索之心的,与此同时大脑中也涌现出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文学上,在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及漫漫宇宙方面,科幻小说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好的科幻作品不仅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巧妙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们的想象力还能从中得到锻炼和启发。科幻小说从其起源来讲不算是我国的本土产品,而是源自近代西方的一种文学体裁。从这也能够看楚科幻小说的前沿阵地基本上都是以国外的科幻大师为主,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一批批优秀的科幻作者的崛起,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好的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还属刘慈欣的《三体》。

  今天带来的这部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汇编而成的《星云志》系列科幻小说的第一部《赶在陷落之前》就是一部优秀科幻小说的精选合集。该系列小说一共有八本,本书是其中的第一本。我们通过本书中收录的《赶在陷落之前》《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达尔文的夜莺》以及《斑鸠》这四篇小说得以一窥国内优秀科幻获奖作品的概貌,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星云奖在我国科幻界的地位。

  本书的第一篇小说也就是本书的书名,一般而言能够以文章名来作为书名的都是有其代表意义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感受获奖作者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赶在陷落之前》这篇小说中,作者程婧波给广大科幻小说爱好者展现出了一个关于梦的故事。

  在这篇故事中我么看不到一般科幻小说里给我们呈现的外星生物和各种超前的文明以及先进技术,而是用了传统的手法以梦的形式将鬼怪的传说融入到了故事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设在了我们遥远的古代——隋朝。学过历史的我们应该都知道隋朝时一个相对短命的朝代,皇帝二世而亡这和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类似,但尽管这个朝代短命,隋朝的都城还是相当繁华的。但是在作者设定的故事中,隋朝的都城洛阳却是一个终日笼罩在黑暗之中的一个城市,而且这个城市之中鬼怪与活人共存,在这里面的第一人称“我”的身份是被一个叫波波匿的抓鬼老婆婆收养的人,名叫禅师。我的任务就是抓住一个叫朱枝的女鬼,按照波波匿婆婆的说法是只有我才能抓住朱枝,而且只有抓住朱枝,洛阳城才有可能重见天日,从黑暗中解脱出来。

  但是当你看完整个故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故事的情节并不这么简单。而且整个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靠想象意想而成的,究竟这里的鬼怪和活人的区分是怎样的,“我”在其中又是怎样的角色,整个洛阳城与梦之间的联系等等。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不如说是一篇锻炼我们想象力的暗黑想象文。

  相信聪慧的你通过本书的阅读对于科幻小说的写作方向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