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摘抄

2021-02-20 03:35: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摘抄

  《矮大紧指北1》是一本由高晓松著作,北京长江新世纪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19-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一):《矮大紧指北》

  艺 门 手艺 术 心中的魔鬼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胸怀和质量所在:负面人物的底线跟正面人物的顶线如何设置?” “中国古代讲格物,就是用人观物,然后再以物观己,跟物相观照,这在中国自己的儒道文化里非常重要。” “电影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 “大家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都拧巴了,这就是好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个人遭遇探讨女权主义,去争夺男女平等的普遍意义,就会显得苍白。” “任何时候我都觉得不应该从创作者的世界观去评论,因为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永远是最重要的,你评论的应该是手段、技术、艺术以及能力。” “自然的东西最能体现人的孤独、人的绝望、人的那种短暂的欢愉跟长时间的孤单,表达的是一系列存在主义的哲学。”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表达人的三大矛盾:人和环境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人和自己的矛盾。我觉得所谓的艺术片,其实就是更多地探讨人和自身的矛盾。如果大部分时间讲前两个矛盾,只花五分钟来讲人和自身的矛盾,那就是商业片了。”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二):大紧反复提到的“艺”和“术”

  北野武:被讨厌的勇气

  99

  “艺”就是那道门,“术”就是你内心的魔鬼。一开始的时候你内心是有魔鬼的,但可惜门只开了一个小缝儿,魔鬼噼里啪啦挤出去,等你的手艺越来越好,门开得越来越大,最痛苦的一件事儿就是魔鬼没了。

  科恩兄弟:独立电影的精神

  121

  往往一个导演在“艺”——手艺很粗糙的时候,“术”——心里的魔鬼却充满了力量。

  122

  当手艺的门越开越大时,结果往往丢失了内心的魔鬼。

  村上春树:山坡上的傻子

  128

  “艺”是那道门,“术”是心中的魔鬼。门开到多大很重要,门代表手艺,代表大家所说的形式,但更重要的是门里到底有没有魔鬼。若没有魔鬼,你在那儿怎么耍把式都没用,你即使把全世界都批判一遍也不行。若有魔鬼,那魔鬼也不是非得嘶叫怒吼,不是非得张牙舞爪猛扑过来撕烂你的心灵,它可以就在那儿蹲着,就在那儿看着你,它甚至眼神都不凶恶,以一种与你无关的状态旁观着你。这也是一种很吸引人的魔鬼。

  门和魔鬼的关系,不就说的是青春和人生?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三):《村上春树:山坡上的傻子》P128

  怎么感觉高晓松和郭德纲说的“艺术”是反的...

高晓松心中的艺术

  以下摘自郭德纲相声:

  什么是艺术?艺是艺,术是术,这俩不能分开。有艺无术,有术无艺,都不能被称为是艺术。艺是演员的能耐,术是把能耐卖出去。 单有艺不成功。哎呀我这个东西好的都不行了,但是没有人理我,就仨人支持,这东西叫诈骗。你说的天花乱坠,为你花三块钱一卖票,观众报警了,你这不叫艺术。 说我这没有艺,单独我就是能卖,你也无外乎是个商人。你非得搁到一块,那叫艺术。 能卖票未必是好演员,不能卖票肯定不是好演员。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四):#Fisher读书# 2020-29 《矮大紧指北指南1---文青手册》 [中] 高晓松

  

⭐⭐⭐一本主流明星的轶事合集,同时推荐的一些作品还是值得去看的。(我竟然才知道周迅和朴树谈过恋爱?!

【原文片段】 “生活到底该怎么选择?“ 大哥说:“其实生活呢,就这么两件事,一件事儿呢 叫做熬,另一件事叫做 拼。对于生活,你要么熬,要么拼”“熬来熬去,你会发现,最终还是要拼,那还不如早一点拼了,不然的话,比如说你的婚姻,你的感情,你的这样那样的东西,你以为可以熬,但是熬过十年之后,熬过很多年之后,你发现还是要拼。还不如早一点拼,早一点拼对自己也好,对别人也好。”

【推荐】书籍:王朔《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阳光灿烂的日子》《玩的就是心跳》 村上春树《再袭面包店》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

电影:李安《制造伍德斯托克》《至爱梵高》(歌曲:Vincent,好听!)

剧集:《权力的游戏》《This is us我们这一天》(原生家庭治愈)

音乐剧:《长靴妖姬》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五):1948 文青手册

  本书同名有个fm节目,也叫文青手册。考试期间加上考完这段时间听完了,翻了翻和书本基本一致。

  高晓松是个很善于自嘲的人,他有点知识分子家庭的清高,有点搞艺术的文艺和自持,但是又开放和自谦,是个又骄傲又谦虚的人。他声音蛮好听的,还蛮讨喜。以前不大喜欢他,但是后来了解的多了,觉得没什么毛病,还很有意思的人。感谢他的声音相伴的几个月吧。

  他的文艺事业和在阿里巴巴的事业,让他真的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书中提到过的大佬们,甚至是有过硬的交情。我想高晓松在娱乐圈应该是交友面很广,且友情较为稳固的人。而出身于知识家庭,他从小看过的书,经历的事和教育,都决定了他的格局比较大,眼界比较宽广。这本书里有很多对音乐,书籍,戏剧,电影,电视剧的评价,谈及到许许多多的歌手,导演,演员,制片人等等。我觉得高晓松来谈这些,一切都显得很合适,感觉没有更合适的人了。这本书和访谈节目的不同在于,非常随性,然后主观意识很强。不在于去挖掘这些作品的创作人是怎么想的,而是从高晓松本人的见解或者和这些作品创作人的交往中,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我觉得是很有趣很新鲜的。其中还标记了不少好的作品。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书只是让你知道有哈姆雷特这个人,具体他如何,需要自己去翻阅。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六):风华绝代有佳人

  这是第一部,矮大紧指北,矮大紧者,高晓松也!指北,指南之戏称也!然高晓松何许人也,著名跨界青年,也可算是文化人一名! 本书副标题为文青手册,内容也以风华为主。风华者,风采才华!那么我们在第一部指北当中看到的将是这个时代的绝代风华! 全书写的人很多,那么我们从李宗盛(因为高晓松也是搞音乐的)开始聊,介绍了比较完整的李宗盛,提出了小品式的歌,比了罗大佑,比了崔健。爱的代价,像不凋零的花。回忆了自己的中戏,回忆了滚石的时代,泰山北斗。因为音乐就是音乐,不能量产。而李宗盛又捧红了大量的歌手,就好像一口井一样,在李宗盛的周围有了大片的森林。 而王朔又是北京的代表。朔爷,80年代的高潮中弄潮的文学大师,就好像一个灯塔。 而接下来的朴树,就是麦田工作室的一个力推的歌手。从最开始简洁的朴树到现在依旧另类的朴树,从最早的火车开往冬天。到现在时隐时现的朴树,一句傻逼骂完了音乐圈的所有人。当青春的快乐,来自于文艺的开心的时代,清白之年。 而韩寒,一个影响了近乎一代人的著名文青代表。06年文坛论战,陆天明,陆川,高晓松。三英战吕布。2个字,伶俐。 张大春,文青知识分子典范代表,台湾,旧时代知识分子,却又是其中的叛逆者。家庭熏陶,高阳之徒,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小说稗类,喜欢讲李白。喜欢吃酸菜白肉锅。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样子他都有。 再比如说黄磊,比如说老天赏饭的王菲,张艾嘉,李敖,李安,郑钧,王家卫,诺兰,北野武,坂本龙一,莎士比亚每一个都是照耀了一个时代的巨星,都是一个时代的绝代风华。 其实有点羡慕高晓松,因为曾经听别人评价过高晓松,说高晓松就和马未都属于一类,因为他们真的吃过见过。知识来源比较驳杂,穷过富过,见过人世间的人生百态(这里不评价其他,仅仅是说他们见多识广)。 其实书中谈了这么多风华人物,其实作者也是一个被遗漏的风华人物,真的就好像高晓松说的一样,80年代真的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其实大师在变少,但是人民的生活在提高,时值70周年国庆,看到时代在变化,我想风华绝代的人物也是出了不小的人物。 风华……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七):听听年轻时的故事

  忽然提起文青可能觉得和高晓松根本搭不上边际,这是我们以貌取人了,要说文艺一般人都会觉得高晓松就是个做音乐搞娱乐了,可是我们都错了,他说自己是文艺青年我到是觉得是谦虚,看过他好多作品感觉他的文化底蕴还是很足的,毕竟家庭的熏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这本文青手册前半部分风华讲的是人的故事,可能再说他们风华正茂的年代,后半部分光影讲的是影视作品,可能再说光影流年,书中他介绍了好友中的文青,讲述了了他们风华正茂的故事,以他对朋友的了解和理解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他们, 李宗盛 王朔、朴树、韩寒 黄磊 李敖、李安等等,每一位都有着文青的样子,也有岁月的痕迹,最好的不是人而是他们经过岁月的沉淀,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或年,现在还是听不懂他的歌,但是却说不出的喜欢,朴树的性格真的是太牛了,直爽不做作,没有多余的废话,在我们看来可能是比较高冷,但是真性情,记得高晓松说过想朴树借钱,短短的两个字:卡号,叫高晓松还钱的时候也是两个字:还钱,同样高晓松回复:卡号。有意思的朋友。韩寒我们80后太了解了,上学时候偷偷看他的书,他和高晓松还有过一段争论,不过都是过去了 ,真是不打不相识,黄磊算是文艺青年吗,开始我是怀疑的,不过看过了书之后才发现,年轻的黄磊真是风华正茂呀,那时候的文青就是现在的小鲜肉吧,李傲,“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初看看不懂,再看耐人寻味。

  矮大紧的名字是网友给起的,每个字都是他名字的反义词,所以指南变成了指北,可以说这是他的自嘲也看得出他的随性,有那么一点点文人的傲气,之前听过晓说,然后在蜻蜓FM听了他的新音频,矮大紧指北,这次看了他的书,对高晓松有多了一份好奇,他并不单单是一个作家,他还是制作人、商人、文人,他去过的地方,见到的人,看到的事使我们无法企及的,但是他把这些写在了书上。带着我们领略不一样的生活。

  还是喜欢这端话:路走了四十四年,方向却不止一边,服装偏爱黑色,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护照四十八页,但是每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旅程左右万里,时差却最多一天,世界上下千年,却偏要说出瞬间,世界依旧很大,却可以晓说。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八):那些年,那些人

  高晓松的事迹我是知道一些的,也知道他开了一个节目叫《晓松说》,但是直到他出书之后,我才真正的了解高晓松和他的节目,这套书叫《高晓松指南,矮大紧指北》,为什么叫矮大紧的?是高晓松对自己的一种幽默嘲讽,他的形象一直也是如此,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才华,从他的家世背景到他自己才华,这些都足以让一个普通人不能望其项背的。打开高晓松的经历,首先令人羡慕的是他的家世,父母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外公的深圳大学的创始人之一,而高晓松也是一个很有自己思想的人,他考上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喜欢电影,喜欢艺术,最终中途辍学,去读了最喜欢的电影学院,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的决定,可以看出高晓松的刚毅性格。

  第一部书主要讲诉了文艺青年,里面讲诉了一些当今比较红的歌星:朴树,王菲,还有一些演员:黄磊,还有外国的一些文艺青年,甚至曾经的文艺青年,从高晓松的文字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更让我惊讶的是在这个圈子里面,还真的有兄弟情,例如高晓松讲诉他和朴树的故事,那段友情不仅体现在平时的吃吃喝喝,更是体现在在高晓松困难的时候,问朴树借钱,朴树只是说了四个字,“多钱”、“卡号”,等还钱的时候就两个字“还钱”,顿时我对朴树的好感翻倍,还有就是他和周迅的爱情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猜想一定是深爱过,要不怎么会如此的刻骨铭心,也就是因为深爱,才最终没在一起,但是他对周迅的心疼,真真的是爱在心里。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韩寒,本来他和高晓松是因为舌战而相识,但最终却成了很好的朋友,在高晓松在监狱最困难的时间,他的《大武生》马上也要上映了,这时他给很多人打电话,但是在首映时刻,只有韩寒来啦,并且是在山东参加完赛车赶过来的,可见韩寒的为人是很光明磊落。

  在他写的所有的名人当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李煜,他本该是王朝将相,可偏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写的很多词都是被后人所称赞且流传的,但是却硬实生在帝王家,最后成了一个“违命侯”,娶了大周小周两姐妹为皇后,最后小周却成了宋太宗纳入宫中,总之,这些都导致他的词风由前期的香艳变成后期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总之《高晓松指南,矮大紧指北》这本书还是很丰富的,很喜欢,期待他的下一本。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九):与众不同的文青

  所谓名人讲点什么,一种是照书搬,一种是肚子有料。高晓松就是属于第二种。这离不开他幼年时书读得多,也离不开他的家庭环境,毕竟咱小时候可不读钱老的书,毕竟咱小时候家里铺的可能真是狗皮,而不是袋鼠皮。环境造就人,他处的这个环境,见的多,读的多,自然谈资也就特别多。于是这本《矮大紧指北1》就来了。

  看不一样的高晓松,读不一样的矮大紧;别人指南,他指北,哈哈。确实是这样,别人谈的,他不说,他谈的,别人也讲不了,因为他说的全是他自己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眼中的人,重新认识了许多熟悉的人。比如八零后都知道朴树,听过他的歌,也知道他内向,但是从来没想到这么一个想要卖歌的人约高晓松见面后,约见地点竟然是小树林,还会搞地下党接头一样的事情。这种人就不会被世俗所困惑,这种人活在想象的世界上,高速上看到日落,就要下车欣赏,果然与众不同啊(后来真是走回去的吗)。王朔,这个人可能不常出现,之前可以说是很火的,用他的话说,有一年称为王朔年。他的作品被改编的不少,出名的也很多,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改编的他的作品。话说这个真火,成就了不少人,还真不知道原作是他的。

  在这本《矮大紧指北1》里,我们看到高晓松眼的人,很多都是八零后所熟悉的,比如歌坛大哥李宗盛,王菲等人,还有一些就是世界上出名的人,比如莎士比亚,这个被高晓松称为被上帝眷顾的人,不他说莎士比亚直接就是上帝本人,一个敢在作品里直接这样写那样写的人。还有坂本龙一,李安,村上春树等人。

  村上春树这几年火了起来,国人对他的认识还是很高,毕竟他的作品译过来的也是很多。李安自从一飞冲天后,也是被熟悉的。但是大家不知道,李安当年是多么热受电影,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和过去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成名后人们只看见他的风光,却不知道他曾经流下的汗水。最早拿着几十万美元拍电影,只能找非常小的公司,小到什么地步的公司呢,和另外一个电影公司共用一间办公室,共用一部电话。钱是怎么来的呢,是李安一边当库管,一边写剧本,然后参加活动,得了第一第二名,这是有奖金的。可以说真是很不容易。

  与其说是揭密名人的趣事,不如是说名人的另一面,显不人知的故事,听听指北的与众不同,品味文青的与众不同。

  《矮大紧指北1》读后感(十):文青一枚矮大紧

  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推出的《高晓松指南,矮大紧指北》套书共分三本,分别是《文青手册》、《闲情偶寄》和《指北排行榜》。之前看了《指北排行榜》,在那本书里,高晓松戏谑轻松,有一种玩世不恭之感。回过头来看这本《文青手册》,发现这本书里边的高晓松和《指北排行榜》十分不同,在《文青手册》里,高晓松严肃专业,有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文青手册》一书分两部分:风华和光影。“风华”是矮大紧对于一些文艺工作者的评论,涵盖文学(莎士比亚、李煜等)、音乐(黄磊、朴树等)、电影(北野武、科恩兄弟等)三大重要的文青必备领域,古今中外、老老少少,没有矮大紧不能聊的;而“光影”则是对影视剧作品的评价,评价的类型也十分多样,有大IP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也有记录片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麦克白》等,甚至还有歌剧《长鞭妖姬》和《摩城》的对比。这部分的最后几篇,又从单个的影视作品中跳脱出来,对整个行业的一些现象或事实做“指北”解说。

  因为书中的很多提及的作品没有看过,对已经看过作品的“剧评”便印象比较深刻。在《《无问西东》:四代清华学子的“致青春”》中矮大紧提到:

我觉得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回头看我们这个国家如何一步步艰难地冲出那些幽暗的时代,逐渐成长起来,非常有意义。我们要反思自己今天所处的位置,反思到底要不要“诗和远方”,反思名校是不是国之重器,反思我们读名校的目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对于出身清华,并家传几代清华人的高晓松而言,应当有许多不需感同,已经身受的情节。他在对电影的直接评价上相对节制,而是添加了许多与这个影片相关的轶事,没有参与演出、忘了为影片写插曲等等,让对先辈及母校的尊重跃然纸上。最后,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如上),展示了文青不仅沉溺于各种文艺作品,同时,也有对于祖国人民的思考。

  其次,对书中的《“毯星”进化史》一节也十分难忘,看完不禁掩卷思考。“毯星”做为新的媒体热点,一般媒体只关注谁去了、谁表现怎样、谁的咖位高。而文青矮大紧则将他对于某些行业的原因、操作原则等一项项列举说明,坦承行业内幕,想让读者在关注红毯的时候,更明白其行为下的深层次原因。

  总之,这本书从选材到内容,相较于《指北排行榜》都要文青许多,更能让人沉下心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