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世界》读后感摘抄
《丈量世界》是一本由[英] 萨拉·巴克斯特(Sarah Baxter)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丈量世界》精选点评:
●蛮佩服徒步爱好者的,不过自己真是没兴趣
●感觉能挖到宝藏:)
●挺精美的,但只是很简单的列举介绍,并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攻略。
●确实是500条 但并不是每条都有测评数据的
●将我喜欢的历史、文化、旅行、徒步几大元素完美结合起来。线路都介绍得比较简略,只有少数路线给出了比较重要的可做攻略的基本信息,但它以历史为纵轴,铺展开一幅徒步主题的全球地图,也是一部极佳的参考书了,非常适合乐于在徒步过程中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旅行者。
●以历史为纵轴,用徒步建立横轴来画出旅行的意义。
●分类很迷的一本种草书,不适合检索。大多数人应该是会看季节,时间,国家地区等方面去选择徒步路线吧,有几个人会按照时间轴去徒步呢?太迷了,真的。
●可以收藏的书
●多年以前妄自给人下定义,爱不得,求不得,去不得,无论去过多少地方,有些地方还是永远抵达不了。今读《丈量世界》,果然,我丈量不了太多土地。500条文明轨迹,一条旅途以平均一月算,得耗时15000天,大半辈子也就过去了,这就是人的有限。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两只脚抵达不了的,就在书中意淫一下可否,意淫不能满足的,就让想象去呈现吧。人不在路上,心却在路上,路上,意味着许多新的可能。
●作为一个非徒步爱好者,试图看这本书了解徒步的乐趣和经典路线。但是这样的尝试失败了。 500条路线中估计有400条是没有任何照片、只有简单一段文字介绍的。即使是有照片的一条路线,照片也不超过2张吧。这本书实用谈不上,只适合随便翻翻。 ————————————————————————————————— 记下几条印象深刻(可能本来也是比较著名的)、有机会想去的路线:科罗拉多大峡谷,乞力马扎罗山,冰岛,东非大裂谷,西奈山,约旦佩特拉修道院,金山岭长城,哈德良长城,危地马拉埃尔米拉多玛雅古遗址+蒂卡尔玛雅古遗址,维苏威火山下的庞贝古城,德国莫泽斯泰格罗马城堡,峨眉山,冈仁波齐转山,日本四国岛88佛寺朝圣,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圣米歇尔山,不丹帕罗谷莲花生大士虎穴寺,复活节岛,吴哥窟,秘鲁失落之城马丘比丘。
《丈量世界》读后感(一):优缺点随便几句
1、以“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为名但其实只是按地质形成或登陆/发现时间排序而已,不严谨就不说了,除此外并无太多有观察或参考价值的历史性背景,差不多不超过搜索引擎可以告诉你的导览介绍。
2、因为没有一份500项的具体目录,实在很不便于分类查找。不知道会不会真有人按史前-古代世界-中世纪-19世纪…的顺序去搜索和选择目的地,但个人认为按所在大洲/目的地、或地貌类型、或徒步时间、或适宜季节等等划分,都更适合在出行时翻翻有无合适的徒步路线,以及统筹制定行动计划。否则,就像新西兰南岛和北岛分别入选至少3条以上步道,却被分别放置在从“中世纪”到“20世纪”的不同章节,一旦你合上书,再想找其中某项,已经无所依凭。
3、中国入选的徒步路线包括:华山、黄山、峨眉山、西安城墙、九龙溪(在哪?)等,对了,还有韶山(它被划归到20世纪这一章因为它跟中国某位主席有关)——看不懂入选标准。可以说所有入选罗列的中国目的地,都不是中国顶尖的徒步路线(它们或许是中国最好的旅游景点之一)。
4、看到说John Muir的真爱是“约塞米蒂”并促成其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国家公园时,才知道是说Yosemite——翻译如果能尊重约定俗成的译文,就更好了。而且显然“优胜美地”是更好的译文。
优点也很明显,我们有了更多的怀想之地。山在那里,路在脚下。
《丈量世界》读后感(二):在步行中学习
据说从古希腊时代起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人就赶着骆驼,从默克莱徒步去300千米以外有地狱之称的达纳基勒盐漠,这趟行程要走七天七夜,他们与盐厂中的阿尔法人交易,通过脚力赚取10倍的收益。阿尔法人采盐,提格雷人运盐,这种默契已经延续几百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依赖于徒步来完成迁徙,追寻历史最好的方式,是以历史的方式去生活。提格雷人传承家族文化的方式是带着男孩重走默克莱到达纳基勒的运盐之路,而普通人想去了解一段段历史中破碎的时光,那你可以翻开《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从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去寻找一段你感兴趣的徒步路线,感受世界史中一段零星的碎片。
从身体到心灵的详细攻略
作为徒步旅行攻略,路线提供了可量化、可定义的的数据,起点、终点、距离,每条路线的名字,数百幅详细路线图与照片,路线涉及地名中英文对照,提炼路线长度、耗时、难度、徒步最佳月份等基本信息。
路线中的重要提示很重要,比如乌卢鲁山脚徒步道
还会在注释中,标注一些政策信息。
如果你在城市中,也能找到经典徒步路线。比如中国香港的凤凰径,日本本州岛的熊野古道,美国波士顿的自由步道。
以徒步路线串取历史中的故事
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旅行书籍,《丈量世界》以徒步路线串取历史中的故事,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那你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学习到不一样的世界史。作者萨拉·巴克斯特以年代顺序编排,从史前时代到现代,让这些经典徒步路线沿着这个星球的时间轴移动。
你可以从古老山脉中那些光辉地质奇迹中,去感受那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那些失落的世界。沿着我们祖先的脚步,去追寻神话中的人物与遗迹,在传说中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分中,长城路线的提示是避开10月的第一周。如果你对十字军东征感兴趣,那可别错过中世纪的经典路线。想采风的绘画者会喜欢第4章现代世界的画家之路以及泰姬陵的自然步道。
轻松有趣的延伸阅读
作者萨拉·巴克斯特作为旅行家和作家,的确见多识广,虽然《丈量世界》是本徒步旅行攻略书,却包含大量的知识,从作家史蒂文森到勋爵默里·麦理浩,这些世界各地经典徒步路线中隐藏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徒步中,你可以想象这些人物当年走过这条路的情景。
《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更像是引导读者在步行中学习,以历史为纵轴,用徒步建立横轴来画出旅行的意义,通过一个个故事,那些历史中零星的人物,串起了这本大书,看似出于寻找自我的行走中,那些美丽的景色,历史的印记,地理的变迁都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
《丈量世界》读后感(三):引言
你随便问任何一个人最想拥有什么超能力,我打赌时间旅行在大多数人的前三名之列。这是多么诱人的愿景:你有机会偷看一眼早已消逝的时代,可以亲眼目睹重要的时刻来理解我们的现代世界,而正是这些时刻将我们送达今天;能看到协约国在“一战”的战壕里战斗,或者看到罗马帝国的兴衰,那真会让人大开眼界!想象一下通过时间旅行回到过去的时代:非洲的早期人种头一次直立,或者恐龙还在世界上漫步。
然而,你可以选择正确的传输模式让时光倒流—那就是走路,再发挥一点点想象力。走路这件事跟早期人种一样古老。摒弃了汽车、飞机和火车,我们与祖先处在同一水平的竞技场上,让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即便视野环境已经在几千年间变化,踩在往日士兵、国王、先驱者和朝圣者踏过的大地上,还是能让我们与他们产生联结。
所以,就让这本书做你的时间旅行向导吧。《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是一个路线的纲要——距离、难度各异,跨越全球——目的在于帮助你与过去联结。本书以年代顺序编排,分为6章,沿着我们这个星球的时间轴移动。我们就从最初的起点——史前时代——开始,那是个书面记录尚未出现的神秘时代,当时的世界还在忙着塑造自我:板块在移位,火山在喷发,山脉在缓慢升高和侵蚀风化,人类首次开始“入侵”世界。
我们从地质学的光辉岁月,来到文明破晓的起点,并且经由澳大利亚原住民、布须曼人、古希腊人、罗马皇帝、佛陀和耶稣,最终纵身投入于公元后(AD)。过去的这2000年是与朝圣之旅、贸易路线、战争行军及伟大探险家的冒险大量交织的。我们追随著名的远征,记述革命与文艺复兴,见证休闲旅游(即单纯为了走路而走路)的兴起,甚至与宇航员一同漫步。每一条小径,不论它是1000米还是1000千米,都对这个星球的起源有话可说。
所以,要从哪里开始呢?本书中有500条独立的步道,部分附有激发灵感的地图与照片。它们基本都是可量化、可定义的路径:已知起点、终点与距离,或许还有引起共鸣的名字,比如南非的逃亡步道(第279~281页),日本的哲学家小道(第382页),或者意大利的恐龙步道(第19页)。一些徒步路线包括了更多的细节,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将会面对什么;其他的仅提供一些迷人片段,让你心动脚痒,想象力爆棚。所有路线都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全都仿佛最棒的教科书,在眼前鲜活地展开:全彩、环绕立体声、嗅觉影视及3D影像。简单来说,世界历史在这些路线中栩栩如生。
我在为这本书收集路线时,有几条路线立刻脱颖而出。比如印加小道(第181~183页),这是一条四天的徒步路线,穿过秘鲁安第斯山脉,沿着15世纪精确铺砌的人行步道来到摇摇欲坠的城市马丘比丘,这里从未被西班牙征服者发现过。要理解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南美洲文明的工程天才、社会结构及精神信仰,没有比走路更好的方式了,走在过去500年里几乎没有变化、他们称之为“家”的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
同样,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南北穿越路线似乎也必须在列(第25~27页)。从这片令人陶醉的峡谷边缘的一边下降,再从另一边爬上来,可以极近地观察数百万年的岩石形成与侵蚀。这比任何地理课都更加生动,触手可及。
然后是柏林墙步道(第340~342页),它讲述了一个更加当代的故事。1989年,柏林墙才轰然倒下,而这条环道正是沿着曾经环绕西柏林的屏障延伸,它展现了一段最为原始、刚刚形成的新鲜历史。站在查理检查站或者如今欣欣向荣的城市里的大块涂鸦混凝土旁,你会感觉后背一阵发麻。
本书收集了很多迷人的路线,能满足各种兴趣与心境。有你的心头好吗?格陵兰的超棒北极圈步道怎么样?(第56~58页)既包含数世纪以来大自然的慢工细琢,也反映了现代气候变化的问题。或者约旦的达纳-佩特拉徒步路线呢?(第88~89页)这条线路经由贝都因小道穿过沙漠,再经一条鲜为人知的通道抵达拥有2000年历史的岩凿城市。还有英格兰壮观的西南海岸路径(第307~309页),与19世纪的走私贩一同在沿岸漫游,还有喊号子的海员、姥鲨和与康沃尔烘饼。以及希拉里步道(第380~381页),它从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深爱的新西兰风景中穿过。希拉里爵士是第一批征服珠峰的人之一。
徒步登上一片山腰,你或许会赞叹它的绿草如茵,或白雪皑皑的戏剧性场面。但如果你知道曾有一个军团在这里行军,或者这些山坡曾启发一位作曲家写出旷世杰作,那么整幅场景就变了。这座山仍有戏剧性,但现在,它变成了一个战略要塞或音乐灵感。
我从写作这本书中学到的重要一课,就是到处都能发现历史。无论你何时走在何地—经常步行去各处本身就很好—总有前人与往事来过,发生过。这不是坏事,它充实了每一次漫步。这意味着我们在地热活动创造出的美妙而奇异的风景中大步前进。我们可以在摇摇欲坠的城堡里、囚禁人们的高墙内、阻隔人们的高墙外、奴隶与逃亡者挖出的沟垄里、两侧林立定义新纪元的建筑的街道上,或者非常非常古老的树林间散步。
地球如果会说话就好了。尽管如果你看得真切——观看细垄与山岗,观看四散的废墟与保存完好的遗迹——你会发现它真的在说话……
《丈量世界》读后感(四):看世界——助成长!
最近收到悟空问答的“丈量中国巅峰之巅峰”活动信息,并没有什么想法,指尖划过就放下来。昨天收到朋友发来的 “亮眼”新书《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读了前几页不由得怦然心动,与以前看的书不同,他是从史前时代开始以年代顺序来编排的,把地质、文明、政治历史延革、经济发展等融为一体的,看似简单,读起来却有要去看世界的冲动的图文并茂书。前后两个地图上标识出书中介绍的位置,以历史为主线,把遗存的经典最佳观景点串联起来。刚开始我想500个呀,估计我一个都没有去过呢!
翻开书,精美的照片映入眼帘,惊喜中发现还真有我去过的地方啊!
心动不如行动
由于工作关系,我去美国和日本比较多,所以对书中介绍的一部分景区比较熟悉,比如:美国的加州山脉和东海岸、夏威夷火山岛、日本的寺庙。。。。。。中国共介绍了16处,我竟然去过一半,读过全书惊讶的发现500个景点里我还真去过不少呢!
我夏天打算去新西兰,看到书中的介绍马上更改了行程计划,增加二个景点。。。同时有了下一个旅行的冲动,11月富士山已经约好;在下一个,2020年美国加州的John Muir Trail。。。
为了方便做出行计划,我把书中的景点按国家写在小卡片上方便进行检索,见下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难忘——历史课
波士顿我去过几次,最后一次是去年夏天,书中P213,第264景点介绍的所有内容我都细细按城市地面景点标识路线走过,读这到此处时仿佛把我带回了波士顿,熟悉的照片和地图(注:我所到之处都会保留一张地图作为纪念)历历在目。
2007年我在波士顿遇到了美国小学生上历史课的情景,当时的小学生围着一个穿美国独立战争时传统服装的男士,看上去好像在做街头表演,其实是现场实景给孩子们讲当年的故事,语言生动、易懂,孩子们可以随时提问,上课的形式使我大开眼界,出于好奇不自觉中我跟随着小朋友的队伍完整的听了一次美国人的历史故事课,至今印象深刻。
黄山——我的最爱
在中国,我最喜欢的地方尚属黄山了,它不仅是我们蜜月的圣地,也是赏日出、观夕阳的绝地, “八仙过海”处观斜阳,让人如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一般。可以说黄山是我一年四季都喜欢的地方,百登不厌,冬天山上的雪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观了,一次在山上巧遇大雪封山,鹅毛大雪铺天盖地,一会儿就没过了脚面,树上冰雪覆盖真真的银光素裹,第二天冰雪在阳光下开始融化,其松柏叶上冰雪融化的过程我们肉眼可见。。。晶莹剔透堪称奇观,让人终生难忘,只是当时不比现在可以录像,我们只有手动相机设备,连拍下来很多不可复制的照片,这些照片保留到现在,我一直视为家宝!
——建议带孩子去登黄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世界——成长的必修课
记得我和先生结婚时就有个小计划,每年寒暑假带孩子周游中国,30年过去了,回想起来真的实现了。我们儿子从三岁起,每年寒暑假都带他去各地旅游。90年代,出行都靠绿皮火车,比如:去张家界要从北京坐一宿的火车到长沙,再从长沙坐几个小时的汽车才到达张家界;车上的条件比较艰苦,费时费力。现在就方便了直接坐高铁当天就到了,车上也环境也不错。当时张家界全部景点都要步行,一天下来很辛苦,而且非常容易迷路,因为当时没有完整的清晰路标。记得那天已经黄昏,我们找不到出山的方向了。。。情急之下,儿子拿起我的摄影包说:“跟我走,半小时一定找到出山的路口!”我们一行7个人(3个小孩),在这个小大人(当时他10岁,我独自带儿出行)的带领下,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真的找到了出山的主路,大家松了口气。。。在韶山(书中P381,第482景点)附近,我们顺河流漂流而下,坐在简单的皮筏子(后来想想挺可怕的)上一共8个人,每个人都要求穿上救生衣,记得我让儿子坐我前面比较安全,而儿子坚持他坐我后面,当时我不懂他为什么坚持。。。后来他告诉我——因为他游泳好,可以保护我!从那次旅行以后我觉得我儿是个男子汉了,特别有方向感,遇到事情非常沉稳,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强;而且方方面面会考虑安全周到。儿子高中以后就和同学自己组织出游了,独立生活能力很强。
——带上《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走出去,看世界,不仅使人开阔眼界,收获各种人文、历史、文化、地质地貌、环境等等知识,而且也为我们深层次的了解世界方方面面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你是孩童还是成人,你会发现不经意中渐渐在成长!
《丈量世界》读后感(五):500条经典路线,让你插上旅行的翅膀,游遍全世界
2020年,贺岁片《囧妈》播出后,我们知道了有一趟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这趟火车历时六天五夜,从北京直达莫斯科。
《囧妈》呈现了伊万和妈妈在六天中惊心动魄的旅程,也由此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好奇,这条铁路票价多少钱?
其实,这辆车的票价也不算贵,硬卧3500元左右,如果有优惠,只要2700元左右,高级的包间要5000元,花费时间相对较长。
此列火车在中国境内行驶一天,然后就进入蒙古境内,也是一天时间,最后进入俄罗斯,它会在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土地上飞驰4天,这漫长的旅程想想都很开心。
这辆火车是一辆国际列车,它的航线是沿茶叶的贸易之路,穿过西伯利亚,越过长城 ,这趟K3国际列车的车票虽然贵,可是很多乘坐过K3国际列车的驴友,却坚持认为这趟已经运行六十余载,半道还要停下来进行换轨作业的旅途,是他们一生中数一数二的宝贵经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出行更多的是要求快捷、高速,甚至有段时间,人们会以为火车会被淘汰,可是,我们旅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放松身心吗?火车更像是放映一部电影,随着窗外景色的变化,犹如一幕幕电影上映,火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不费力就能近距离观察景致的出行方式,所以,直到今天,火车依然存在于世界各地,为喜欢旅行的人提供了许多经典线路,就如《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中,列举了500条经典线路,为我们插上旅行的翅膀,游遍世界。
《丈量世界》以年代顺序编排,从史前时代到现代,沿着这个星球的时间轴移动,以史前时期、古代世界、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19世纪、20世纪六个时间轴,从历史遗址到最佳观景点,罗列出了每条路线的细节与亮点,畅游其中,和历史来一次亲密接触,体会到的是惊喜和心动。
1、国际列车(北京-乌拉巴托-莫斯科)
现在,这条线路全程需要136个小时,如果放在400年前,背负茶叶的骆驼商走完需要16个月,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六天的时间。
这条线路全程 千米,穿过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穿过蒙古大草原,风景优美、 景色宜人,车内设置有茶饮,列车会根据火车途经哪里,就提供哪里的美食:在俄罗斯境内时,可以喝到特色美味的罗宋汤、肉、土豆和伏特加;来到蒙古境内,配上了米饭和羊肉;在中国境内,是辣小炒。
火车上的136个小时,伴随着窗外变幻的景色,可以想象几百年前的驼队,驼铃叮当作响;成吉思汗的马蹄声,声声入耳;这些吃苦耐劳的商人们通过漫长的旅途,把茶叶运过戈壁滩,送往俄罗斯皇宫。车厢里的茶饮,既能取暖,又能暖心,旅途因茶起,也会以茶继续下去。
2、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也被称作天路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的话,那就是“叹为观止”。它是铁路史上的一个奇迹,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它的最高点是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比世界上任何一条铁路都要高。
青藏铁路沿线既有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清水河特大桥、有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还有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
青藏铁路会横穿可可西里大草原,处处可见奔跑的野牦牛和藏羚羊,坐在火车上就可以退回速度的激情。
为了对抗高原反应,青藏铁路上还有一项创新:火车内部会持续灌送氧气,每个座位上都配有单独的供氧设施,整条线路长达22个小时,走过675座桥梁,最终到达拉萨。
坐在这条火车上,吸着充足的氧气,想想曾经为建设这条“天路”的铁路工人,在室外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这样一条神奇的“天路”啊,光是想想,就觉得用“叹为观止”来形容,远远不够体现它的壮观。
3、鲁菲尼亚克洞穴火车
火车除了可以行驶在山路之间,还可以行走在洞穴里,这个洞穴火车就是鲁菲尼亚克洞穴火车,花费时间仅仅一个小时,全程只有千米, 却在一个山洞中藏着158只猛犸象、29只野牛、 16匹马 、12只野山羊、11只披毛犀 、六只蛇和一只熊。
你一定会奇怪,穿行在短短1千米的洞穴之中,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动物, 原来在这个洞穴壁上 画满了岩画,所以我们才在一个小时的旅程里面能借到数量如此庞大的动物群,数量庞大的它们已经在这个洞里面生活了13000千多年。
行驶在山谷中,我们常常和自然融为一体 ,无论是桥梁、山崖还是涵洞,都让我们在青山绿水之间,欣赏着别样的风景。
4、北京-八达岭
提起中国的铁路,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詹天佑。
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北京到八达岭的这条路线是中国第一条征服长城的铁路 ,也是中国人建的第一条铁路,行进在这列火车中,詹天佑的感叹犹在耳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北京-八达岭这条铁路就是詹天佑设计,并亲自主持修建的,为了迎接2022年冬季奥运会,已经新建了一条从北京体育场到河北滑雪场的高铁,它的建成会取代詹天佑建成的这条开创性的铁路,新的高铁不仅解决了穿过长城的问题,还大大缩短了旅程,把以前需要80分钟的旅程缩短到半小时左右。
这位被慈禧太后嘉奖过的詹天佑,以卓越的贡献,被李四光赞叹:“詹天佑先生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大气,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
2008年我随母亲回老家探亲,当时乘坐的是从太原去郑州的火车,那会儿还没有高铁,我们坐了 整整八个小时的卧铺,咣当咣当地到达目的地。
现在从太原到郑州有了高铁,仅仅三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生活节奏加快。
可是我却分外想念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可以不受干扰地欣赏美景,快捷的同时俨然也少了一些乐趣。
《丈量世界》为我们打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暂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我们已经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旅行的翅膀,终有一天,我们会带着这本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