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则游戏读后感1000字
《无规则游戏》是一本由[美]塔米姆·安萨利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规则游戏》精选点评:
●一位旅美的阿富汗裔作家写作的关于近现代阿富汗历史发展的书,对于厘清阿富汗问题的脉络,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作者饱含对阿富汗的深情,客观地解读了阿富汗问题发生的历史原因,以及未来阿富汗的发展。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有兴趣的可以读读。
●不只是简明的阿富汗史,作者的家族也是历史参与者,流亡者的身份,也使得叙述者的视角既远且近,翻译不错
●之前看《追风筝的人》是一个通宵读完的,此后对阿富汗的印象一直就是——民族冲突历史悠久,频繁的外国干涉严重干扰本国建设。这种印象根深蒂固,直到这次拿到这本书,作者安萨利也是流亡海外的阿富汗人,提供了另一种认识阿富汗的视角,书里满满的是对故土家园的深情,聚焦的是阿富汗的生活和那里的人民。书很好读,翻译流畅,在习惯了微博和朋友圈小短文的今天读起来也全无倦意。
●神秘国度的历史,整本书比较大篇幅还是讲的近代史,当代的比较杂.严格来说,整本书也并非严格的历史,增加一下中东的整体知识面还是不错的
●才三百年不到的历史,记录了从建国到现在的阿富汗,真是又可怜又可气!英国-苏联-巴基斯坦-美国,虽然每个阶段总有外国列强介入影响了自己发展,但跳开这些环境因素,难道阿富汗自己本国就没有硬生生把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斩断吗?你们只记得一时让你们痛快、维护保守教派的屠夫们,却把那位变革开创新世界的国王阿曼努拉丢弃在异国客死,你们享受了大树带来的阴凉,却忘记了一开始是谁栽的树。你们是崇高神圣的穆斯林,你们也是愚昧无知的胆小鬼。你们可以充满勇气一致对抗外来侵略,但出现一丁点对保守教派的亵渎就胆小闭塞死不接受,宁愿被邪恶极端控制,也不愿踏出这一步看看这世界,善待国家、善待自己。好在塔利班被镇压以后有了波恩计划,阿富汗得以朝世俗化社会发展。
●关于阿富汗前世今生最值得读的书,懂得阿富汗的历史,才懂得今天的阿富汗,值得再读。
●如果想了解阿富汗,这是一本入门书。美国永远也打不赢这场战争,因为不知道对手是谁。塔利班更像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
●通俗简短
●三星半吧。叙事风格有写平淡,甚至是流水账。阿富汗的历史如同书名,无规则,像一具钟摆,在世俗和正统中摇摆,在美苏之间摇摆。
●十字路口上的默示
《无规则游戏》读后感(一):阿富汗是大国夹缝中生存失败的典型
阿富汗是大国夹缝中生存失败的典型,在这里12世纪与21世纪并存,看到现代的喀布尔和几近原始的乡村,会让人有一种时间错乱……阿富汗国内的斗争性太强,最终成了帝国的坟场。2019年最值得购买图书之一。国家只有强盛了,人们才可能安居乐业!。落后就要挨打,一万年不会变。生存法则就是这么残酷!
《无规则游戏》读后感(二):苦难却又坚强的土地
像我这样对中东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可以借此对阿富汗这个国家有点了解。
语言通俗易懂,叙事重于评论。
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感叹生在现代的中国是多么幸运。列强势力、恐怖势力的欲望、贪婪、残忍、胁迫……几百年来一直侵蚀着这片土地,然而始终阻挡不住它生机勃勃地开出花来。
这片苦难却又坚强的土地的未来,必定是光明的。
《无规则游戏》读后感(三):像听故事一样走近阿富汗这个国度
对于一个普通读者,一个带着好奇想了解这个混乱不堪的国度之来龙去脉的人,这本书真是个不错的选择!阿富汗——这三个字,几乎等同于战乱、混乱、离乱,何以如此?看完本书,知道了这个深陷现代文明洼地的国家,这个通过反侵略战争形成的国家,居然至今仍有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在延续!似乎明白了,文化和制度的滞后才是其远离现代文明之根源吧。 本书应该不是严谨的历史学专著,但作者类似讲故事的行文,更有助于普通读者走近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度,走近阿富汗的内里。
《无规则游戏》读后感(四):简单一翻所想
书店简单翻了翻,因为对外国不太感兴趣再加上囊中羞涩就没入手。不过看见了就拉点题外话。
原来老世界并存的三大秩序,欧洲文明,中华朝贡体系和伊斯兰世界,到如今欧洲文明全面主导世界,中华体系解体,正以某种新的形式复活,只有伊斯兰世界日渐衰微,。
彼阿富汗位于两个文明接壤地区, 先后得两个文明之浸润,后被英国殖民,沐浴过欧洲文明洗礼……列子说:大道以多,歧路亡羊。选择多了,经历多了就可能丧失初心。一个人一个国家莫不如此,这也许就是书名中“无规则”之题意吧[微笑]
《无规则游戏》读后感(五):不解
非中亚史熟悉者。我就想问问,这本书是不是阉割过。
为啥阿富汗周边国家都有在他们破碎的历史上踩过一脚,唯独缺是我们大***?看到冷战结束,我记得书里提到我们的只有两处:一处是一句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另一句是(大意):各国风物都竞相出现在喀布尔的街头以拉拢这个冷战中的不结盟国家,有。。。和中国的京剧。
战前,阿富汗联络列强,日本总是会提到的;战后,美英苏印不用说,伊朗、巴基斯坦也扮演了不少角色,唯独缺是了我们,难道只是我们忘记了这个高原上的小伙伴吗?可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报纸读到过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的报道。
嗯,对,是和红色高棉写在同一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