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同学会》观后感100字
《老王同学会》是一部由沈怡 / 丁仰国执导,屈中恒 / 黄品源 / 庹宗康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王同学会》精选点评:
●汉典兄,阿怪,正妹,品源,罗大佑,小胖老师的老王同学会
●笑。
●Ok的
●在最后的一集有看到哭...这是很被感动的中年男人的戏
●挺好的
●我连第一集都没撑完~
●中年人的生活写真,哈哈
●剧情很好很特别也不落俗套 不过饰演庹宗康大女儿的那个演员一直臭脸说话也满口不愉快看着烦死了
●伟忠哥的东西就是好
●纯为庹宗康!哈~其实黄品源也不错~屈中恒也还行~那维勋也挺逗~
《老王同学会》观后感(一):不错……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挺无聊的……不过一直喜欢国光,就坚持看下去了,越看越好看,特别是最后几集,的确蛮感人的,人生或许没有那么绚烂,可是平淡也许是另外一种美……不知道在自己50岁的时候,身边还有没有这样几个从小昏倒大的朋友……
《老王同学会》观后感(二):目前刚看第一集
目前刚看了第一集,所以评论也只有到第一集啦。
看到老王跟那维熏打篮球的时候,突然觉得是不是叫中年F4啊。
当然,王伟忠叔叔是不会那么没有创意的,老王同学会在我看来真是非常的有意思。仿佛在看小学时候的《鸡蛋碰石头》,典型那时候台湾情景喜剧的样子。
从开始的演员表来看,康熙采访里说明的没有知名偶像加入看来是真的了,不得不佩服伟忠叔叔的创意了,大伙都在拍偶像的时候,他来了这么一手,不管是不是伟忠叔叔的生活写照,生活中琐碎的矛盾,被巧妙地剧情安排展现出来,在家庭里,无论关系多么亲密,还是会因为无心的言语和对方的感受、想象,产生很多的误会,有些是沟通也解决不了的,只能慢慢随着生活继续走下去。不过让我更多考虑到换位思考的意义,以后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也能多想想。
看到一半的时候,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现在的境遇和压力,他们比剧中人也许经历和感受的更多。
看剧的时候会从头笑到尾,演员们的功力屈中恒果然是第一把,难怪是主角。小康怎么看怎么像是在主持国光帮帮忙,纳闷第三个人怎么没让孙鹏演呢?
那维熏我很喜欢,他演GAY最合适了哇。
后面怎么样,回头接着看啦。
《老王同学会》观后感(三):我们的生活跳着探戈
四十岁到五十岁!人生青黄不接的年纪,人生乐天知命的年纪,事业刚好有成的年纪。同时也是身心都向老年阶段迈进的年纪。老王的同学会当中的每个人都很有特色。
可是我最喜欢的是当中的阿嬷,阿姆很有自己的个性,直率可爱,但是阿嬷无疑是睿智的,她很明白人生就是在跳探戈这个道理。你进我退一定要保持相当的默契,否则舞步跳错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倒可不仅仅是膝盖擦破那么简单。
妥协,妥协是什么?妥协就是妥协,无论你把这个词掩饰的再好听都没有用的,弹性、包容……这些的实质就是妥协。妥协,是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是我2009年最讨厌的词之一,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很希望在回答你为什么这句话的时候,给你这个很有个性有很简洁的答案,可是这样又怎么能让你感受到我的思想呢?不让你感受到我的思想那我写这篇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好吧为了让你弄清楚我的想法,我就妥协了。
生活着个词很好,也很讨厌。生活最常用的释义是活着的意思,但活着就意味着有太多的麻烦,甚至也有地方把“吃生活”这个词当作挨揍的意思来用。好吧说了那么多的题外话却没说出我为什么讨厌生活着个词,为什么这个词加上艺术以后让我更加的讨厌。
我们有很多评判各种事物的标准,这种标准往往明确的界定了对或错,好或坏等等,我们往往根据自己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读过的书……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判断标准。但是这个标准一旦放到生活中来说就会出现大量的灰色地段,这样往往事情就会变的复杂和暧昧。这样的灰色地段让黑白变得很不分明,而往往很多事一但变得暧昧变得不分明就会让所有参与的人变得痛苦,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没错,觉得自己好心,觉得自己受尽委屈。
当我们主观的觉得很多事情变得对自己不利时往往我们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出问题。
我很喜欢西方人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崇洋媚外,是因为我觉得那些话是有道理的,但是无奈的是我生活在的却是一个民主集中制的东方国家。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都是批判西方人的观点的(为什么说东、西方人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因为笔者本身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那么自然也就不想把这些大帽子扣在头上),所以我也会有矛盾的时候。
的确当一切和预想的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
那就要像跳探戈一样默契的你进我退你退我进了对吧!
我很喜欢的一对子轩与龙!被我看作是模范夫妻的人不是一样出轨了吗?我是有一点洁癖,我不能忍受,对我来说出轨就意味着分手。可是还爱的死去活来怎么办?不是也只有原谅吗?除了原谅又能怎么办?
但我又觉得奇怪,为什么爱着还要出轨呢?我想是因为根本那些出轨的人就不觉得这样到底是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没想过这样到底会给自己爱着的人到来怎样的伤害。
那么这样的话换言之就是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他的爱永远不能超脱自私的层面。
那着样的爱有意义吗?
也许我没有爱过,但是种种这般让我也变得不敢爱了。不敢失去自我。这样不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吗?
也许真的不存在爱别人比爱自己多的人!
那么我们又在追求的是什么呢?
很多问题我都不懂我也想不明白,算了吧,在想无疑也只是浪费脑力罢了,只有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是适用的吧!
生活真实门艺术,生活不是小说有时却比小说还要荒唐的多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