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锦集

2021-03-08 00:05: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锦集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是一本由黄磊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01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一):生活的温度

  这本书不是菜谱,我从书中看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在如今这个社会,很不容易,从某方面看,黄小厨是我的榜样,值得学习。现在开始试着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子,扮演好每一角色,从做一餐饭开始。也许你不记得获得过什么奖励,但是家人欢乐的笑声会永远使你难忘记!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二):男人的温度

  这本书不是菜谱,我从书中看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在如今这个社会,很不容易,从某方面看,黄小厨是我的榜样,值得学习。现在开始试着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子,扮演好每一角色,从做一餐饭开始。也许你不记得获得过什么奖励,但是家人欢乐的笑声会永远使你难忘记!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三):饿

  中午收到书,下午四点读完后已是饥肠辘辘。

  儿子因为爱看“鸡条”,所以兴奋地指着腰封大喊“黄磊”,一副他母亲认识大明星他与有荣焉的样子。或许在孩子眼中,与明星在书中相遇比在电视里会更亲切些吧。文字确乎能够拉近距离,何况黄磊的文字都是过日子的柴米油盐,平实到聊家常一般。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里的黄磊不是狡黠的明星,他只是《向往的生活》里那个一天到晚围着锅台转,能做一手好饭菜心宽体胖絮絮叨叨的中年男人。

  孩子最爱的是黄磊的聪明,他甚而为此对黄磊崇拜不已。

  黄磊的确聪明,所以在他所涉及的任何领域,都可以成为佼佼者。这一定与他对世界一直保持好奇心有关,更和他能够愉快接受自己所有的状态有关。他在书中教做“鲫鱼汤”时提到了这一点,他接受自己的发胖,接受自己从翩翩公子变成了中年大叔。就像正常的四季更迭,每个季节都有应季而生的蔬菜瓜果,各有味道,各自悦人。或许这本书里,已经成为“黄胖子”的黄磊也已经将“聪明”抛下,奔“智慧”而去了。

  人说四十而不惑,《黄小厨的春夏秋冬》里的黄磊中比《黄小厨的美好日常》的他更为通透和平和,所以,我以为这本书的文字比上一本要好,更接地气,更有烟火味儿。由此一来,书中伴随各节气和节日应运而生的菜式也更家常,更大众。尽管书中列举的所有菜式几乎囊括了大江南北几个菜系,既有浓油赤酱的红烧肉,也有清雅甘醇的烧茭白;既有无辣不欢的重庆辣子鸡,又有清淡甜爽的川贝雪梨炖雪蛤……虽然每个菜都声名在外,看起来很是唬人,但黄磊给出的用料都不偏门,制作过程也无需精雕细琢。虽然书中的菜式图片精美得让人垂涎,制作过程却并不会繁复到让你望而却步。恰恰相反,它们个个能让你跃跃欲试,甚至对自己到大年三十儿弄出一桌年夜饭也信心满满。何况黄小厨并不吝啬,他在书中写了不少自己做饭的小技巧、小妙招,甚至不藏私地贡献出独家配方,这无疑是每一个配方的点睛之笔。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图片是菜,文字是饭,“吃”起来是过日子般的踏实熨帖。可是,整本书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刹那,只剩下一个感觉——饿!赶紧在书中找两个菜,去厨房做起来!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四):生活的仪式感

  在《黄小厨的美好生活》里,黄磊曾说过:“仪式感是平凡生活的解药。”对于最日常生活的一蔬一饭,其准备的过程,本来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感。而到了这一系列书的第二季《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这份仪式感成为了应季而食,更为具体,成为了某种生活高级感的具象指南。在佳节或节气做一道特定的菜,来庆祝生活,来表达情感,的确是一个不错主意。譬如中秋的那碗扎实的梅菜扣肉,秋分的让人垂涎的羊肉板栗,小雪时经过时光沉淀的泡菜,都让人联想到时光的模样。

  就如黄大厨在书中描写得那样:“真心爱一道菜,爱一个季节,爱一个人,都需要在过程中感受它,并且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心情”,“一切短暂的美好,都可以让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享受到乐趣。”

  现今技术发达,食物的季节感明显得以减弱,暖棚里的反季蔬果与空调,让我们渐渐模糊了季节的概念。然而,有些食物的滋味,强扭的瓜并不甜,就像40天长成的白羽鸡,要说果腹,自是可以,要说完美,总还差了意思。应季而食,并不只是因为生活的仪式感,甚至“不仅是人们上千年生产、生活累积的经验,还是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尊重食物原本该有的样子,是一种生活方式,食物的意义,亦从止于感官享受,上升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及相处方式,接近于老庄的思想:顺势而为。

  在黄磊的《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中传递出的,便是这份静水流深的食物观,不求标新立异,而更顺应天意,让食物与生活以其本来应该有的秩序与面目呈现于我们面前,天然去雕饰。黄小厨做菜的气质是我欣赏的,有种烟火气,那种感觉,很像最近挺火的一个某厨具广告里那句:“在人世间穿梭,在焰火中修行”,生活中的化骨绵掌之力,不过是一碗人间焰火。

  看他的菜谱,十分简洁有力,对于厨房的实战与生活创意的激发,确实颇有助益。不过,黄小厨在做菜之余爱唠叨,在书中表达了不少自己的感悟,则像极了他在真人秀中的话唠模样。这些碎碎心意,固然有些挺有趣,比如把选排骨比喻成寻找对的另一半,或是将对于女儿们的热爱,揉进足够可爱的鹅场饭团中。而在相当的篇幅中,则显得多少有些絮叨,像中年大叔厨子在捏寿司饭团时滔滔不绝,抒发自己的伤春悲秋、人生感悟,没有那么多情怀的年轻人,则在对面不知道如何与之互动,便只能笑笑,想着那鲜美的鱼籽一定很是好吃。

  当然,瑕不掩瑜,如果热爱食物,热爱生活,《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依然是值得一读的闲书,经历了时间历练的食物是珍贵的,大抵人生同样如此。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五):没有什么是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慰藉不了的

  雨后,在初秋的微寒中,踩着一地湿哒哒的雨珠,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想着晚上吃点什么。一阵凉风吹来,顿觉寒意遍及全身,急需要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慰藉一下。于是想到回家要做一锅乱炖,放一点胡椒粉,点几滴香油,搁一点味极鲜,然后和家人围在餐桌旁,热乎乎的边吃边聊。想着想着,脚步也变得兴冲冲的,归家的心情越发急切。是的,寒冷、孤单、想念,这些身体或内心的感受,都可以在食物中得到缓解,可以说,没有什么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慰藉不了的。食物,从来就不只是用来果腹,它能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

  黄磊在他的《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这本书中,讲述一食一味,一餐一情。在黄磊的笔下,除夕的盆菜让忙碌的人们慢下来,细细体会亲情爱情;元宵节的汤圆传达着家庭美满团圆,预示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龙抬头这日的水煮牛肉,在春天的开始带给人满满的元气和能量;小满这日的苦菜包子,让人想到知足常乐才更容易得到幸福;夏至这日的凉面,则让人想起炫目的青春,想起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时刻;入冬这天的八珍烤鸡,让人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还有情人节的玫瑰考酥胸,浸润着生活的浪漫,母亲节的鲜花饼,充满了亲情的芳香。一年四季,美食相伴,不同的节气、不同的节日,黄磊记录着美食与故事,感受亲情的美好和曾经温暖的记忆。

  黄磊一直是个有温度的演员,也是个有温度的儿子、丈夫、父亲,一餐一饭,在他的笔下,充满着惊喜与美好,传递着爱心与温情。

  在春夏秋冬的四季流转中,黄磊讲述着如何制作美食,讲述着美食故事。非常贴心的是,在这本书中,每一个故事后面,黄磊都会分享一种与故事相关的食物烹制方法,让人看着看着,唇齿留香。

  在食物的故事里,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人生真谛。在谷雨吃着香椿鱼儿,黄磊感叹,“真心爱一道菜,爱一个季节、爱一个人,都需要在过程中感受它,并且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心情,一切短暂的美好,都可以让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享受到乐趣”;在立夏吃着茭白,黄磊想到青春不该被消耗掉,反而应该有更多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年华似水匆匆过,我们更应该摆脱因循守旧,更应该热爱生活;在父亲节吃着父亲最拿手的金银蛋炒饭,黄磊悟到了父亲在意的并不是孩子多么有成就,而是儿女对亲情的回应,这回应可能是打一个电话、见面吃一顿饭这样质朴的举动。

  世间千般情感皆有温度,万种食材亦有性格。感受着四季轮回,品尝着世间冷暖,让我们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没有什么是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慰藉不了的,也没有什么比吃好一餐一饭更为踏实和幸福了。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六):慢慢吃饭,好好相爱

  多年前在国外的时候,我用仅有的几道食材做了一份小食感谢一位法国朋友,为这份小家子气的礼物觉得不太好意思,他却大大方方地接过去,笑得满脸灿烂,然后说了句让我记忆至今的话,“最好的食材,就是爱。”是啊,包含着善意与爱意的食物,再简单,也不寻常了。所以,在绵绵秋雨中看完这本被十足的爱意浸润的厨房笔记,不由心头温热,觉得一家人一起做顿饭,坐下来慢慢吃,真的是一件让人心头温柔的事呢。

  能够静下心来琢磨做饭,研究做饭的男人,一定是热爱生活且温柔的。在这本书里,让我反复咀嚼的倒不是做菜的过程,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家人满满的温暖,这份温暖从心里流出,融入食物,让整个做饭的过程变得活色生香,摇曳多姿起来。于是,做饭,吃饭,不再是一个纯粹填饱肚子的过程,而变成一种仪式。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庸常的生活需要仪式感。正是仪式感,让我们日渐倦怠下去的生活变得充满活力,闪闪发光。想象一个男人,在厨房里认真的样子,记录从春天到冬天,一年四季的美食,这种认真足以让人生出一份敬意,对认真生活的人的敬意。

  看到他写到包汤圆,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每年冬天的早晨,跟爸爸一起包汤圆做早餐的情形。我也包过肉馅汤圆,自己家里炒的肉馅,包在糯米团子里,煮熟了,一咬开,咸咸的肉馅油流出来,有时候会烫到嘴巴,但是真是好吃极了。

  他写到买玫瑰花瓣的故事,别人买玫瑰,他买玫瑰花。我会想起自己,多年前,为了给男朋友省钱,我们自己定日子过情人节,买玫瑰花。玫瑰花,既可养眼,又能入口,真是妙哉。至于那道玫瑰酥胸,让我想起《巧克力情人》中的女主角,用划破自己胸口的玫瑰做了菜给大家吃之后,引发了一系列戏剧性事件。若不好意思说爱,那就用食物吧。不知怎么表达,送礼物吧,比如甜点,让人感到幸福甜蜜的食物。作者说,无论是恋爱中的伴侣,还是共度多年的夫妻,不仅在节日里,即使是在普通的日常中,为对方准备一份礼物,做一顿饭,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是不要动不动就去打扰,其实经营感情,也如同烹饪,我特别赞同作者说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如同做一道鲫鱼汤,看似简单,需要用心将每一个环节做好,每一餐饭,用心用情去完成,两个人相处也是付出真心真情,不断去消化觉得对方不好的地方,也不断地去发现在一起时美好的东西。

  一对爱人,做得最多的两件事,不过就是吃饭和睡觉,普普通通的一顿饭,因为有了彼此的爱,就有了更丰富的滋味。

  不是食物美味,而是我们的爱让食物如此美妙。让我们,慢慢吃一餐饭,好好爱一辈子。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七):暖心的四季餐桌

  尽管印象中的黄磊还是《人间四月天》里的徐志摩、《橘子红了》里的容耀辉,还是那个唱着《我想我是海》、《边走边唱》的文艺男青年,其实岁月已经悄悄流逝,改变了月亮的脸。可能我们都不会想到,如今让黄老师再一次“火爆荧屏”的居然是《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和《向往的生活》这样的真人秀节目。而他也从文艺气质十足的小鲜肉完完全全蜕变成了既会暖心又能暖胃、机智幽默、厨艺超群的发福大叔。

  2015年黄磊将爱好变成了事业,成立生活方式品牌“黄小厨”,把有关美食制作与美食中悟得的人生智慧分享给大家。之前也曾读过《食器之味》,讲的是人与盛放食物的器皿之间的关系,而这次的《黄小厨的春夏秋冬》更为直接,通过应季而食的道理,传达出重视回家吃饭,重拾被忽略亲情的理念;用拉家常式的文字和简洁明了的烹饪步骤,教会大家如何去丰富自己家的餐桌,如何在每一个节庆、纪念日或普通日子,用美食让亲情、友情、爱情变得滋味美妙。

  说实话,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觉得黄老师的文字有什么过人之初,无非就是将大家都已熟知的年节饭菜罗列而出,讲讲做饭罢了。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就渐渐品出了其中味道……情人节的《浪漫的秘籍》是一道听起来有点性感的“玫瑰烤酥胸”,其实呢,就是我们常见的蜜汁烤鸭胸,黄老师别出心裁加入玫瑰花瓣制造独特的浪漫氛围,既富于创意,也诠释了出了他“男神”的本色,原来他早在多年之前就如法炮制,通过一桌的好菜和便宜购得的玫瑰花瓣给了爱人情人节的浪漫与惊喜。

  人们常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吃,但是在黄老师这里,我们不仅要吃得好,还要懂得分享。一道美食不仅需要根据节气时令来制作,还要适合我们的身心状态,人生阶段。餐桌上的食物代表的不仅是食物本身,也是浓浓的心意与爱。正如情人节的美食可以把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有趣而充满情调,夏季里的一碗自制凉面也可以带来无比的清凉与年少的美好。

  书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一道独特的美食与之相对,有时候它是符合时令的节气美食,比如春天的“香椿鱼儿”,夏天的“苦菜包子”,秋天的“蟹黄豆腐”,冬天的“冬日暖心锅”;有时候它也是我们最日常最喜闻乐见的餐桌常客,比如:水煮牛肉、饺子、烤羊肉串、饭团、红绕肉、鲫鱼汤、麻辣香锅,等等。

  黄老师热爱美食,也享受用心准备每一餐的过程。他的制作方法介绍详细且重点分明,搭配步骤图片,令人一目了然,不禁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不过,更重要的在于在他的文字里,你能感受到那种表里如一的“温度”,就如同“向往的生活”中那个走来走去,为每一餐而忙碌的黄小厨本人。

  “真心爱一道菜、爱一个季节、爱一个人,都需要在过程中感受它,并且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心情。”黄小厨很年轻,却也有着十足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经历;黄老师已经步入中年,但却愈加精力无限,热爱着身边的亲人、爱人与朋友,真希望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用这样的暖心美食去丰富家中的四季餐桌,把每一个日常变得有滋有味,趣味盎然。爱与生活,其实不就是这样的简单么?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八):厨艺代表我的心

  文/***

  从录制发行《我想我是海》歌曲专辑的十七岁,到如今身兼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教师、作家的四十七岁,这30年间,黄磊的变化真大。这个微胖的中年男人,与那个甩着长发,轻声唱起“我的心像柔的沙滩,留着步履凌乱”的美少年,判若两人。

  不过,变化中也有不变。若问黄磊这一生里最爱干的事是什么?他肯定回答:做饭!为此,他不仅注册了“黄小厨”品牌,还制作了一档教人做饭的美食生活类电视脱口秀节目。

  这本《黄小厨的春夏秋冬》,是黄小厨系列的第二本,与电视节目同名。之前那本叫《黄小厨的美好日常》。虽说都是写美食,可最大不同的是,《美好日常》里分享了很多爸爸妈妈的拿手菜,也唤起了黄磊无数唇齿留香的味蕾记忆。书里黄磊的视角依然是孩子,最幸福的事是“我妈喊我回家吃饭”!可在《春夏秋冬》里,黄小厨长大了,成家立业,承担起了家庭责任。他关心的是,如何做一道老婆喜欢吃的菜,又如何让两个女儿吃得既美味又健康。读了这本书,我们就知道,黄磊做为演艺圈里著名的食神丈夫和超级奶爸,绝不是浪有虚名。

  尽管将歌德的“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这句话,用在黄小厨身上有点不合时宜。但我们真的有必要了解一下,黄小厨到底多爱做饭?这些“先进事迹”都是他在书中为了“推销”做菜方法,见缝插针给读者讲的。

  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别的同学都在屋里喝酒,就他在外面炒茄子,炒完刚想擦手进屋,里面又喊太好吃了再来一盘,他又转身回去再炒一盘;老婆孙莉不会做饭,他说只要有我在你就不用学做饭;现在家里有了多多和妹妹两个女儿,他更是女儿奴,姐妹俩点什么老爸就做什么。菜品的色香味真不是普通家常菜的水平,但他偏偏说,我教你们在家里做!最可怕的是,他还说了一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做你们一辈子的黄小厨!你们看,是什么样的志向和热爱成就了我们的黄小厨!

  要说黄磊对于“美食”真是没脾气。连对因贪吃而使自己日渐发胖的身材,他都温柔地说:我挺喜欢微胖的自己。听这话,最高兴的应该是微胖界的领军人物高晓松吧。但他只吃不做。与只吃不做的“馋宗”比起来,爱吃会做的黄小厨真是太帅了!是带着成熟的那种帅,带着好丈夫、好爸爸韵脚的那种帅。“爱她就给她做饭!厨艺代表我的心!”这算是我在本书里总结出来的黄小厨厨房宣言。

  书中菜品杂多,无法逐一推荐。不过,每个季节里重要节日吃什么更喜庆,重要节气吃什么更养生,黄小厨都讲得一清二楚。我倒是记住了些新奇好玩的菜。比如,春天有道菜叫“玫瑰烤酥胸”。虽然黄小厨说“我教女性同胞们一道追求男神的必杀美食-玫瑰烤酥胸。这个名字听着有点性感,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蜜汁烤鸭胸……”可我怎么觉得女同胞不是不能学,但男同胞们学会了也没什么坏处吧。古代有比武招亲,现代可以来个比菜招亲嘛,肯定更有生活气息!无论哪道菜,大家一起学呗。

  不管是黄小厨、黄大厨、黄老厨,家家都有个会做饭的人,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黄小厨说,“爱就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其实,在平凡生活里,爱也是一起做饭。

  转载请豆邮联系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九):春夏秋冬,每天都有理由为你烹煮

  读过《黄小厨的美好日常》(我和你之间隔着一餐饭的美好)后,再读《黄小厨的春夏秋冬》,感受这位暖男用美食为家人朋友打造的平凡但美好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不论名流伟人,还是凡夫俗子,人人都离不开“吃”。许多朋友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这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美味的食物填饱我们肚子的同时,也让我从中品味到为我们亲手烹饪美食的家人朋友付诸其中的爱,它让我们内心充盈满足而温暖。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持续《黄小厨的美好日常》的美味与温暖。那些美食背后的故事和从美食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在这本书里会让我们重温黄磊本人的暖男形象和他保持生活幸福感的秘诀。“美好日常”是从生活日常点点滴滴中汇集总结出来的,而“春夏秋冬”则更有时序性,以四季为序,按时节来聊时令美食,这春夏秋冬四季中,有中国传统的节日,有二十四节气,有中国近现代规定的节日,还有不少外来的节日。譬如,春天里来有新春正月初一(前一天是大年除夕)、有十五元宵、有二十四节气里“昼夜平分”的春分、还有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节等,古今中外,各种节日,除了相应的主题,还有与“吃”有关的热闹与温情。

  除夕夜,黄小厨为家人准备的是广东年菜——盆菜,一盆菜荟萃百菜百味,有喜庆团聚的寓意。黄小厨在说自己为家人做这道菜的用意以及关于他记忆中年夜饭的真实故事。小的时候是父母做年夜饭,如今已为三个孩子的父亲的黄小厨在给家人准备这道年菜时一定也是费尽了心思,每一样食材精心挑选,每一件半成品摆放用心巧思。看过黄小厨分享的食谱,来年我们为家人准备年菜也可以偷学一招。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里除了讲述每一个节日的温情故事,也都分别分享了一道与之相关的黄小厨特制美食。食谱清新,食材、作料一一说明,步骤文字加图片清晰明了详解,如此布局本就很有家常味道。听着黄小厨娓娓道来那四季更迭中相处的人与经历的事,再来一品那与时令相符的美食,别有一番滋味。

  时下国庆,关于国庆美食,《黄小厨的春夏秋冬》里竟也有一篇专门写国庆节的,他说国庆长假与家人朋友相聚时,最适合吃火锅。黄磊的妻子孙莉喜欢吃麻辣火锅,这也成了他在家钻研做麻辣火锅的动力。想着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喜欢吃火锅,每每与家人朋友一起吃火锅时,我是吃不了辣的,通常会做鸳鸯火锅,既让爱食辣者吃到辣味,又满足了不能吃辣的人。黄小厨制作火锅有他的独门秘笈,读来,倒挺像武侠小说里某种神功绝技一般,让人不容错过一丝细节。黄小厨的私家火锅,吃得够味,却也凝聚着他对爱人的包容与宠溺。

  黄小厨的每一道美食都有说道不尽的人情温暖与生活智慧,细读细品细回味,让我们珍惜每个时节大自然的馈赠,也更珍重家的温暖,督促自己多为家人洗手做汤羹。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读后感(十):心里的食物

  今年可能是我对家里饭菜感悟最深的一年。国庆节第一天早上早早接到我妈妈的来电,电话里的声音传出来的意思:这几天我和爸爸有事要去外地,你把买的票退掉吧,不好意思啦。晴天霹雳,五雷轰顶,当头一棒,祸从天降,我脑海里一直是这几个词在叫嚣,别处的票也买不到了,别处的朋友也约不上了,这是一个丢失的国庆节。我早早买好的票,好不舍得的退掉,幸灾乐祸的12306还吞掉我一部分的退票费用,祸不单行。把打包好的东西又缓慢放下,思索着这个无限自由的国庆该怎么度过呢?

  坏心情缠绕了一会儿,我迅速做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欢乐无边”计划,措施如下:早上看书,中午看电影,下午去游泳馆游泳,晚上想干嘛就干嘛,但是三餐必须好好做好好吃。前五天确实按照措施进行下去,煮了好吃的咖喱(第一次加了牛奶)、煲了胡萝卜淮山清远鸡汤、炒了辣椒胡萝卜牛肉、还凉拌了一斤青姐寄给我的卤牛肉(本来想带回家一起分享的)等;看了《料理鼠王》、《奇迹男孩》、《闪亮少女》、《快把我哥带走》、《风雨咒》五部电影;下午也去游泳了;晚上喝了好多好多牛奶;看了一本《因为是你》的外国小说和几页专业书;虽然现在回想起来非常不错,但是当时却觉得时间稍微长了一点。第六天,死党培发了她吃的早餐(我们江西老家的美味米粉),一下子好想吃,全身细胞都在沸腾,冒着泡想吃江西米粉。恰巧这时,妈妈来电说:我们回家了,你可以回来了。于是,我半小时内收拾完毕,买好票直奔家里。当我回家跟我爸爸说出我想吃粉的愿望,我爸爸立刻去买原材料,妈妈入厨做好端给我时,我开心的简直要蹦上天花板了。原来,我期待一整个国庆节回家,竟然就是因为一碗粉。

  食物,是可以让人回家的。食物,不仅仅是满足你的味蕾,更是让你再次感受你家人的厨艺。那是散发着家人幸福的味道,它让人忍不住沉溺其中。食物,拥有着这种魔力。

  《黄小厨的春夏秋冬》我是就着张国荣的歌曲《春夏秋冬》品完的,看完真的是温暖的让人不禁觉得自己是厨艺高超的太阳,真的很开心与它相遇在这个世间。

  书里的菜单是结合二十四节气和重要节假日来展开,这种安排让人忍不住读完关于该节气或假日舒服服的散文后做一道紧随其后热腾腾的菜。

  春天的新春-重庆辣子鸡。这是一道让人停不下来的辣菜。它里面的食材鸡可谓是中国自古以来凡是要招待贵宾必定出现在餐桌上的。偶尔吃腻了口水鸡、白切鸡、荷叶鸡、盐焗鸡、新疆大盘鸡、文昌鸡等的食客,不妨来一道重庆辣子鸡,红红火火大开胃。

  夏天的夏至-自助凉面。夏季的炎热有时会败了胃口,这时候选择吃一碗凉面配冷饮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凉面的操作也简便,少油够味,吃完也解掉了一身暑气和汗津津的乏腻感,仿若走在夏天最炫目的青春高点。

  秋天的教师节-清蒸鲈鱼。人的一生真的是会遇到很多感情,这取决于你内心的感情触觉敏不敏感。有些人在一些感情来临之时,未有感触。可当它离开,才恍然发觉。而一些人却能伊始便感触到。师生情,是特别的。它影响的范围太广,太大,太深。一道鱼,是黄大厨对自己恩师齐老师的朴素而深层的表达。清蒸鱼要做的好吃,必定在于火候的掌握和时间的控制以及调味的精准把握,它不用同于水煮鱼、烤鱼、红烧鱼。它在于一个淡而有味。我想它用来形容师生情是及其恰当的。愿天下所有老皆能传到授业解惑也。

  冬天的立冬-糖醋排骨。鉴于今天午饭我吃了一顿美味至极的糖醋排骨,所以我必须把它作为冬天的代表。糖醋排骨,是我的最爱。可我却做不来。希望周末参考黄老师的步骤能做出让自己嘴角大咧的排骨出来。

  食物的魔力接近于无限值,每个人心里都有关于它的另一种人生,一种能让人幸福的人生。没错,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发现了你心里那个幸福的人生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