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长型思维训练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成长型思维训练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3-09 04:2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成长型思维训练经典读后感有感

  《成长型思维训练》是一本由安妮·布洛克 / 希瑟·亨得利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一):正向导引,让成长更快乐

  翻阅《成长型思维训练》,我经常联想到班里的活动案例,这不由得让我对成长型思维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长型思维大概是自信与坚定并存,不畏挫折与困难,能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

  本书作为工具书,详细地介绍了12个月的计划,层层递进。其中结合问卷、案例、表格等详细分析了固有思维和成长思维的区别,引人深思。作为老师,本书可以作为参照很好地与家长、同事分享;作为家长,本书可以更专业地帮助家长去指导孩子。事实上在我们的大脑里,两种思维方式都在,如何让成长型思维优于固有思维去看待事物,这离不开每天与外界的联结。成长型是正面而积极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需要拥有这样的心态为孩子树立榜样。曾遇见一个小男孩小班第二学期,还是不愿意做手工,于是和妈妈说在家可以多陪他练习剪纸,尝试用剪刀。妈妈说孩子像她,动手能力差。事实上,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普遍不是很好,有的不会用剪刀。然而在老师有趣的游戏、儿歌带动下譬如(剪直线练习)为剪面条,(使用剪刀)小火车开起来,呜呜呜,到站了。孩子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剪刀逐渐用得熟练起来。刚开始宝贝还是不愿意,通过同伴帮助,老师特别指导,宝贝逐渐也爱上了剪纸。有一天男孩妈妈来接的晚,宝贝在做手工,妈妈进来就惊讶地问这是你自己剪的吗?宝贝真能干呀。后来,妈妈也和老师交流,原来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好,并没有受能力遗传影响,只要多练习。有时,像这位家长一样的举动我们很容易发生,作为成人,我们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让发展的可能最大化。我们需要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在挑战中收获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成长性思维——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

  未来我们无法预测,本身的条件也无法限制事物的发展。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加快乐。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二):培养成长型思维,释放无限潜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维方式应该就是我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工具,选择好工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6年,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两种思维理论,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前者认为才智与能力与生俱来,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通常倾向于回避挑战、害怕失败;而成长型思维认为人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能够沉着应对挑战。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会发现有的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迎难而上,而有的则显得胆小畏缩,害怕说错、做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烦躁的心理。老师或家长一般把后面这种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但按照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结果,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具有成长型思维,但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固定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并存的,如何让成长型思维占据上风,这应该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要考虑和改变的。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美国两位老师安妮布洛克和希瑟亨得利共同完成了《成长型思维训练》这本书,是两位老师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更加了解,使得本书更符合实际情况。

  与其他很多偏向于理论的书不同,本书更像是一本“用户使用手册”,易懂、易读、易学。作者将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理论“两种思维理论: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具体化,按照十二个月把本书分为十二个章节,将任务细化、具体化,它包括每月计划和目标、各种活动设计、易操作的课程方案、真实案例以及建设性的反馈,极具可操作性。老师或家长每个月都能看到成长型思维在学生们身上的应用成果。

  虽然本书的写作目的是改变学生思维方式,但通读下来后发现需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和家长。

  中国家长表扬孩子喜欢用“你真聪明”这句话,但这往往会让孩子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之中,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与生俱来的聪明,之后面对失败时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了努力。第六章“反馈是一份礼物,接受它”针对的就是这种情况,通过这章的训练学会具体的表扬方式,肯定学生的努力。

  第八章“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这更像是为很多中国家长量身打造的。是人都会犯错误,但一面对自己孩子学习中的错误,中国家长就变得特不淡定,而我也是其中一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是学习的一个最基本方法。正常化看待错误,然后将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并训练学生走出挫折,这才是我们面对错误时应有的态度。

  现在是八月份,正好是本书开始的第一月,新的学期也马上要开始了,抓住这个契机,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见证我们的成长。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三):改变思维,让梦想起航

  改变思维,让梦想起航——读《成长型思维训练》有感(1132字)

  作者:苇眉儿

  人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其学习力、思维力和意志力等各方面也会逐渐拓宽和变得强大起来。要想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卓越,就得不断学习和突破自己,摈弃以往的固定型思维,发展成长型思维,让智力可塑变睿智,让能力提升变强大,最终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当然,这些并不只是体现在学习上,还有人的情绪、态度、人际关系、健康和性格、状态上等各个方面。特别是针对学生,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成长型思维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代人,托起的是整个社会、世界的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和各种能力,能在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反复强化中得到提升,一点一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是人生的主旋律。

  这个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黄臻老师推荐了一本书,“《成长型思维训练》可谓从头到尾、浑身上下都是宝。我想充满激情地将它推荐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甚至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他如是说。

  倾力推荐,自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页页翻开,细细读来,感觉自己的思维也在不断拓宽、延展向纵深潜入,很多在生活、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疑惑、停滞和矛盾,得到了解决和疏导、疏通。同一件事,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对待这件事、处理这件事的结局,也铸就了人本身的情感趋向和对待以后人生路的态度。通过书中大量翔实、生动的案列,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不同的成长高度。人只有看向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加清晰明亮、笃定强大以后的人生视野和导向。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已经习惯并依赖着固定型思维,如何才能葆有终生受益的成长型思维呢?《成长型思维训练》,是一本用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的指导手册,从八月的“教学是个实践过程,并不是追求完美”到七月的“新的一天是成长的新契机”,每一个月的针对性训练和提升,都有明确的目标、知识点、案例、反馈和练习,手把手指导,一对一练习,带动读这本书的每个人积极投身到成长型思维的教育和被教育中,原来生活中的成与败、学习中的进与退、人生路的光明与黑暗,都可以作为进步的机会。问题在那儿,就看你怎样看待、对待了。要相信,每一块绊脚石,都是我们学习新事物和改善老方法的最好的机会。也许刚开始做起来很难,但是书中每个月都有具体的指导和引领,只要用心,我们总能找到正确、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磨炼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来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所有问题、疑惑和心结。

  当然,这些理论并不能保证“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我们可以综合考虑文化、学生、社会等各种因素,改编、调整和运用,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发挥自己无限的潜能。这样,当我们满怀力量与决心,就比从前更加坚强、更加睿智。接受挑战,每一天都做更好的自己,加油!

  改变思维,让梦想起航,从这一刻开始!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四):“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支持者”

《成长型思维训练》这本书主要围绕教师如何在学校里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为主,书中作者例举了许多有关成长型思维的事例,有力的佐证了成长型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对教师还有家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具有固定思维的教师、家长更应该有一定帮助。但是仍然要注意,孩子成长型思维方式的训练引导,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对于引导者来说在孩子小学阶段起到的影响较大。并且,国内外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依然有所差异,所以,关于书中某些教学活动的开展建议还是要适当有所取舍。

  下面来看看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吧……

(一)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人类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采取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他们不怕犯错或难堪,而是专注于成长的过程。

  区别于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相信我们出生时带有固定量的才智与能力。采取固定型思维的人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从而剥夺了自己过上富于体验与学习的生活。

  形象地来说,就好比小孩子和成人,孩子的话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经常是“为什么?”,而成人的则是“这事我不会做,我没有学过……”之类的话,区别就在于孩子在不停的吸收学习,而成人大多都“自觉性地”停止成长。

(二)成长型思维的原理

  好吧,这部分有些涉及到神经学和心理学,不过我保证不难理解,用类比的方式来说明就轻松很多了。

  我们的思维就像一张由无数神经细胞还有神经回路组成的复杂的城市地图。比如固定型思维的人就是每想去到另一个地点(神经细胞)的时候,他通常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神经回路);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就好比,每想到去另一个地点时,每次都会尝试不同的道路,然后逐渐形成小的网络,慢慢地就能解锁他们那片的地图形状。那走的越多,可连接的道路和构建起来的地图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是为了此路不通时,还有其他的道路可选。

(三)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部分主要对于教育者,家长或者教师来说。正如德韦克在《思维模式》中所述:“如果家长想给孩子一件礼物,那么他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教给孩子热爱挑战,不畏犯错,去享受努力与坚持不懈的学习。”

  罗森塔尔效应这个事例让我们明白,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我们如何看待他的成长,他就会如何反馈回来。而家长和教师需要努力的是,给孩子创造出可以肆意生长的肥沃土壤,不需要去揠苗助长,为不用为之充分遮风挡雨。给这片苗圃外面挂上“在这里我们包容错误”、“我们鼓励孩子主动尝试去冒险”、“我们鼓励孩子主动挑战自我”的标语,每次观察他们的成长前都可以默念一次。

  此外,还需要细心注意孩子的成长速度,犹如每棵植物的生长都不一样,挺立屹然的我们需要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而埋土蓄力的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承认差异,各有不同,才是适合他们的最好养育方式。

  所以,提供给孩子一片生长的土壤,期待并且相信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模样安然成长。放手不是放任,放手之后我们依然可以在背后默默关注,而放任则是让孩子和我们各不相关。因此,成长型思维训练不仅对孩子来说能够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其次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裨益许多。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五):12个月练就成长型思维好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老。早年的被教养方式和生活经历已经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形成属于他的思维方式和私人逻辑。试想一个摔倒的宝宝,被养育者大呼小叫着飞奔过去扶起,还要恨恨地捶打几下地面,责怪是地面绊倒了宝宝。那这个宝宝长大以后,遇到问题时,很难不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是别人害了自己。 而进了幼儿园,进了小学,一个孩子跨入了社会,他的思维方式又会被遇到的老师和班集体所进一步教化影响。一个班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孩子积极优秀成绩好,而有的孩子就畏缩消极成绩差呢?为什么有的小时候看起来聪明可爱的宝宝,到了上学以后就越来越不行了呢?一个人的思维习惯跟他的成功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团队研究出了“成长型思维”这一概念,并因此荣获首届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这不但为我们揭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还给我们家长朋友和教育者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成长型思维就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密匙,而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的。 在这个理论根基之上,有两位美国教师——布洛克和亨得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成长型思维推行教学,并将其成功经验,打磨成一套12个月科学系统训练法,写成了一本书《成长型思维训练: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指导手册》。 简单讲,这是一本“教师写给教师”的教案指导手册。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当我读完这本书,我也从中厘清了关于思维模式的认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培养方法。对于自己,是提升;对于孩子,是家庭教育极大的补益;同时,也可以作为家校携手共进的强有力的方法参考,实在是收获良多。 德韦克教授指出:我们的思维一般有两种模式,她将其命名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持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才智和能力都是出生时就固定带有的,后天无能为力,因此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

  而执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才智和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练习和坚持来获得,并且有无限潜力。 举例来说,一个数学不好的孩子,认为自己笨,天生没有数学头脑,根本不可能学好数学,这就是固定型思维;而如果他认为,自己只是还没有够努力,或者没有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会在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之后开始补足练习,并且相信只要坚持练习,一定会提高成绩。这就是用了成长型思维。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在面对不同的任务时,我们不同的思维习惯会无意识地跳将出来,决定着我们的态度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进取。 德韦克教授在《思维模式》一书中指出,婴儿是成长型思维的最佳典范,他们学习说话,练习走路,拥有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然而这种状态很快就被终结,因为固定型思维的出现。我们身为孩子的第一养育者,也该思考——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

  在《成长型思维习惯》这本书里,布洛克和亨得利的思维训练教程从8月开始,每月一个主题,一直到来年的7月。我拿到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刚好是7月底。我显然觉得这样的巧合也是对我冥冥之中的指引。我按照这个教程,逐个读下去。每个月的教案中会有不同的口号,有需要完成的目标,有案例,有训练步骤计划、对照表格、评估测量等等,非常专业,非常全面。 比如,8月口号是:“教学是个实践过程,并不是在追求完美。” 重点是完成SMART目标,涵盖S-明确性,M-可衡量性,A-可操作性,R-现实性,T-时限性。 9月口号是:“每个人都能学会!”教案里设置了分步教程,提出基本问题,用参考的资源与材料,完成两大部分目标:“能学会”和“区分两种思维”。每一部分分别又有6到10步来逐步完成。这样的分步训练非常有实用性。 《成长型思维训练》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区别两种思维,怎样采用成长型思维,最大程度的限制固定型思维,同时加强自己的必要技能和策略,过上注重学习与成长的生活。 学习和生活都是一辈子的事。德韦克说:“通往成长型思维的道路是一段旅程,不是一个宣言。”当我们意识到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并愿意开始改变我们自己,传递教育给我们的孩子,带动我们身边的人,这本身已经是在用成长型思维来成就我们的新生活,我们已经走在这段美好的旅途上。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六):一本让我跃跃欲试的好书

  今年上半年在樊登读书会,听樊登老师讲述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作者从两种思维模式的概念、区别、能力与成就的真相、在不同领域的体现以及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五个方面做出来详细的阐述,每每让我恍然大悟。在此后的工作、生活中,我经常会不自觉地判定自己或周围属于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当然,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最好,还能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带给孩子们。 不过,这本书虽然带给我很大的认知冲击,但是在如何指导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方面,缺乏操作性。如今,再看到这本《成长型思维训练: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指导手册》,我真是如获至宝! 这本书不仅全面应用了德韦克团队在成长型思维培养方面的成果,还完美融合了心理学各前沿领悟的方法或品质培养的相关内容,其理论深度与广度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写的科普著作,易读、易懂、易学。它不仅只是成长型思维的操作指导书,更是整个非认知能力领悟精华内容的教育践行地图;既可以作为学校班级实施的教案,又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教材,还可以是开阔视野、自我提升的工具书。 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想要帮助作为老师的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并放大我们大脑中成长型思维的声音。第二,想让我们接受内心成长型的声音,在学校中尽情释放它。只要付出耐心,努力与时间,在任何学习领域取得成功都是有可能的。

  作为老师,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逐月实施的计划,每个月都有一句月度口头禅,如:教学是个实践过程,并不是在追求完美(八月);每个人都能学会(九月);大脑如同肌肉,也会成长(十月);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三月)……这些整月都要一起说的口头禅能让我们专注于月度成长目标。每个月为一个章节,里面包含了基于研究的各种活动设计、可以亲自动手的课程方案、来自教育工作者的真实故事、建设性反馈、给家长的信的示例和各种实用操作表格等等。看得我心痒痒,想要尝试在班级中创造成长型环境。正好,计划从八月开始,我和我的班级也可以从此刻出发了!接下来的一年里,按照书中的指导,每个月我们都将有本月关注成长的主题和强化成长型班级的策略,并且,要和学生、家长及其他老师一起参与其中。

  作为个人,自始至终,我们都要统一认识:思维模式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所有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它更像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你倾向于器用哪种思维模式。 我的妈妈就是个比较保守、悲观的传统母亲。然而,在我读师范时,有一件事却充分展示了她的成长型思维。那是师范二年级时,我报名参加了自考。不料,第一次考试完后,报考三门才过了一门。我非常丧气,打电话给妈妈,想要放弃。妈妈听了,鼓励我说:“很不错啊!每次过一门,一年过两门,五年就能全部通过,拿到大专文凭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受鼓舞。此后,我一鼓作气,刻苦学习,三年时间居然就拿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妈妈对于学习的成长型思维一直影响我至今! 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明确它出现的原因;然后,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 当它出现并阻碍我们时,我们得学会和它沟通。 作为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首先要掌握称赞的方法: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 其次,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我们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最后,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不要只看重分数和结果。 总之,这本书深得我心,我还得好好阅读、认真揣摩,并参照书中的指导去付诸行动!

  《成长型思维训练》读后感(七):成长型思维训练——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成长型思维训练——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亲爱的你,希望给孩子什么样的传承?姣好的外貌?丰厚的财产,房子车子? 较高的社会地位?教给孩子大量的知识?我想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希望他能获得成长型思维。 财富,终究会坐吃山空;名誉地位,终会随风而逝;学识,家长能做的也就只是引入门而已。那么我们能传承给孩子、影响孩子一生的,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性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我们对待自己、探索世界的态度。 思维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这两种思维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绝对成长型思维的人,也没有绝对固定型思维的人,但要看哪种思维在你的头脑中呈驾驭模式,能够起主导作用。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书中定义道:成长型思维就是坚信智力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练习得到不断提高。大家可否知道,我们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每种言语行为的背后都由其思维方式所决定。 与成长型思维相对的是固定性思维。成长型思维认为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暴露缺点没关系;固定型思维认为错误是羞耻的,错误证明了失败。成长型思维认为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能学会;固定型思维认为我天生某方面就很笨,我在这方面根本不行。成长型思维的人脑海中经常闪现的话是我又进步了一点,我可以的;固定型思维的人则是我不行,我不要尝试,我不要失败。经书中老师历经多年在教育工作中对成长型思维的实践运用,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更积极、更乐观、更自信、更优秀! 现在有句谬论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什么是真正的终点线呢?也许会有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想到高考。等孩子考上985,211,重点大学,就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了。真是这样吗?上大学的年纪,正是刚刚步入青年,一棵小树才真正要迎接属于自己的风雨,人生的帘幕才正式要拉开,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把高考这个节点当成是人生的终点。有多少高考胜利者进入大学后开始混吃混喝,坐等毕业,高考成了人生最巅峰时刻;又有多少高考失败者、成绩不理想者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给自己立好目标,奋起直追,直到超越逆袭。固定型思维很容易以一时的成败来论断自己,而成长型思维更聚焦于努力的过程,以及阶段性的进步。

  成长型思维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

  当一个人拥有了成长性思维,他就有了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的信念;当一个人拥有了成长性思维,他就有了掌握自己幸福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成长性思维,他的生命中就会迸发出坚忍不拔的品格。 成长型思维对人的影响远不止于学习成绩。事实上,它在情绪、态度、人际关系乃至生命状态方面,都有着深度的决定力。 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的发小,从小学习很好,高考失利,考上了一所非常非常普通的地方大学,这所大学所处的城市也很偏远。相比于她的同学,她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失望,我这辈子都完了,我没有考上好大学,我以前的努力也白费了。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游戏没有结束,现在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要把这次失败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失败。我的发小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从踏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决定要考名校研究生。大学四年里,别人吃喝玩乐,她潜心苦读上名校网课,她用认真和坚持让四年的大学生活闪着光芒。毕业时,真的是她华丽逆袭的闪耀时刻,她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心仪的导师。研究生时,她也是一路面对着艰难的课题抹着泪水,一路鼓励自己“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破茧成蝶的成长。发小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事业蒸蒸日上。 成长型思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思维改变了,随之而来人的状态立马发生质的飞跃。那你一定以为我的发小从小就是这么坚韧不拔?非也,从小的她也是固定型思维满满的人,认为自己很多方面都不行,不擅长,在与人交往时气场也是较弱的一方。但是在高考失利后,她的父母挺身而出,用他们的人生经历不断地向她灌输成长型思维,她才渐渐振作起来。

  怎样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一点都不难,但需要你一点一点地去做。 首先,你要了解一些神经可塑性的科学。大脑如同肌肉一样,也会成长。神经元与树突的连接,就像我们练习广播体操一般,练习得越多,产生的连接越多。 你要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试一试会有什么损失呢?”“错误是用来学习的机会。”“每个人都能学会,这需要一些努力和坚持。”要让自己最终意识到智慧是过程的结果,而不是遗传学的礼物。 最重要的一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计划。要记住:没有计划的目标仅仅是个愿望。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一个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美丽的空想家》,故事中的小鸟想成为一个歌唱家,但是却没有为她的目标制定任何计划。尽管她有这方面的天赋,然而没有有计划性的训练,没有不断地反思不足之处寻找新策略,最后她的梦想只能成为一个空想。 要设立每日目标、每周目标、单元目标和年度目标。挑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不断强化不足之处。要让自己沉浸在对学习的反思之中,经常审视自己的评测数据,制定怎样让自己提高的数据。 Smart目标方法,制定的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可衡量、可操性、现实性、时限性。这样的目标方法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不仅仅是对学习知识、体育运动、健身、学习乐器、写作、演讲有显著的帮助,甚至在人际交往、情商、对生活的态度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如果你还在哀叹工资不高、孩子不乖、爱人不好,那么赶快从固定型思维中跳出来,训练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吧。你会神奇地发现一个人一旦驾驭了成长性思维,成长的强大力量就会被无限地激发。当自己的进步可量化、可被感受到后,你会越来越自信,上进。家长的成长型思维会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给孩子,这就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