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经典观后感集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是一部由Matt Tyrnauer执导,Valentino / Giancarlo Giammetti / 乔治·阿玛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一):最后,没有最后
现在做任何事都越来越复杂,单纯的想去做一件事变得不那么容易了。有商业头脑比有才华更容易成功。我想这是就趋势吧,哪儿都一样,不要为此愤不平。新东西会冲淡一些记忆,虽然一浪推一浪,但是水是循环的,周而复始,没有开始也没有完结。时尚也是一样,不要为了谁感到惋惜,认清了,自然就释怀了。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二):从Valentino想到时尚产业
资本运作品牌、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扩大,单纯做华服的品牌们开始推出配饰、香水营造盈利点。老牌品牌中创始人的个人元素越来越少。设计师、创意总监们像专业经理人一样跳槽、被挖角。快消品牌风风火火地粉墨登场,时尚自媒体、电商相互加持绑架了年轻女性的钱包。
这确实不是他的时代了。
美好是非常私人化的东西。美好也是一种特权。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俩个老大爷的日常:谈谈工作,斗斗嘴,傲娇又互相关心着。
看完真是被甜一脸。
罗马斗兽场回顾Valentino经典设计的那段看得崇拜又感慨。
天才总是让人羡慕又赞叹的。
这两位相携相伴,走过几十年的岁月不离不弃,名利兼得,还有满满的对彼此的欣赏和感激。
多不容易。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真是适合他们。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四):残酷的时尚圈
一直以喜欢valentino的自己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T台作品不是valentino先生设计的而只不过是大财团所指派的设计师推出的能赚钱的“华伦天奴产品“后顿感现实残酷。自己的基业被一块一块的吞并最后不得不离开闪光灯的感慨令到自己一直向往的时尚产业觉得怀疑,再次刷新了自己对时尚圈残酷的理解程度。anyways,至少valentino这个名字能够让garavani先生有生之年看到由自己的两徒弟得以延续吧。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五):美,是需要震颤的
很感动于他们之间的partership,无坚不摧的情感和无条件支持,这么多年并肩走过。而且,也深深的感慨于"资本"这个邪恶的物质,会将世界上仅存的少数"美好"事物剥夺去---用他们自认为更“健康”的方式经营它,毁灭它。资本可不可以不那么evil, 哪怕只留一个没有效率的小作坊,给人们留存一些对真善美的向往和想象空间呢?
看他的所有作品,包括fashion show的design,让人不由得想起卢浮宫看到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雕塑,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美的力量。徐志摩说过,美必须是震颤的,看Valentino的那些作品,真得让人发自内心的为“美丽”“美好”而震颤。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六):谁穿上Valentino 谁就是仙女
这部纪录片最有意思的看点,是Valentino和Giancarlo之间有趣的互动
也许每一个伟大的设计师背后,都有一个为他操持琐碎事件,支持他成就他的人。没有Giancarlo为Valentino打理商务运营上的事,也许Valentino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帝王”。
Valentino,有一次在颁奖致辞的时候,最后特别感谢了一下Giancarlo,没用什么辞藻,但就是在说对方名字的时候,沉默了五秒,我们能从他低下的头看到眼里的泪花,是本片最感动我的一个场景。
Valentino这个人很固执,他的设计很有个人风格,classic,所以退休这个话题从开始就被提及。他对自己的设计引以为傲,但是也承认,时尚界的后起之秀会如洪水一般。所以他在罗马用45周年纪念秀,以华丽而庄严的方式告别了这个圈子。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七):Valentino和他背后的那个男人
时尚圈的爱情故事总是短暂的像炸开的烟花。在这个圈子没有什么可以停留很久,就像每年两季的时装周,总是会推陈出新,一年一年的时尚趋势都不一样。但是Giancarlo Giammetti和Valentino Garavani不一样,他们间的友谊甚至于爱情,让人羡慕和动容,毕竟能陪着对方走过五十多年,一直在对方身边陪伴,是件多美好的事啊。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翻翻Giammetti的instagram(PRIVATEGG),你会看到他发的十张照片里八张都是关于Valentino先生的,时不时会发发以前年轻时候的合照,TBT之类的。你会觉得,嗯,这老爷子还像个小青年要秀秀恩爱,真可爱。所以我不禁对他们年轻的时候如何认识、如何相知、如何相恋到如何成为对方的人生伴侣的那些故事产生了兴趣。
电影里,Valentino接过法国荣誉勋位勋章之后的那段获奖感言,太让人感动了,台上的那个人说感谢Giammetti的时候,我何不也是红着眼眶,想想世上的真爱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就像每个罗曼蒂克的小说一样,一切都是像命运的安排,他们在1960年的一个七月遇到了对方。当时GG还只是个罗马一个学建筑的学生,在Valentino到法国开始自己的时装事业的时候,年轻的Giammetti毅然决然的退了学,一点都不了解商业的他开始照顾Valentino的高定时装的生意(当然你也看到了,包括很多经营中的琐碎杂事)。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尽量为Valentino争取到一切,从广告到秀场,都能看到这个麦色皮肤眼神如炬的男人穿梭于其中。Valentino有了这样的伙伴,当然能更安心的做自己的高定时装,有了这么多令人啧啧称奇的设计。他们俩,就像阴与阳,太阳与月亮。
Valentino在这个他一笔一划构筑的帝国中工作了47年后选择退休,我们是唏嘘是感叹的,在罗马竞技场的那个告别大秀上,用那一抹Valentino红书写了华丽的终章。我想他应该是舍不得的,毕竟这是他爱的事业,就像自己的小孩儿一样……
摘取一段Giammetti受访的一个回答,记者问GG有没有想过做其他的?他说:没有。Valentino 和我都是很情绪化的人。我们个性很强,常会吵架,但我从未想过离开,也从不后悔。
多好啊。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八):源于艺术,终于商业
Vanlentino与 Giancarlo Giammetti
Yves Saint Laurent与Pierre Bergé
朋友、情人、终身伴侣、事业合伙人——集如此多的角色于一身,相互走过一生。
在两位大师年轻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终身的伴侣,而且还能把他们的时尚艺术事业的财务&运营部分,从0到1、从1到100的打理好。
Giancarlo Giammetti说:
The world today,
The world of fashion today is very very different,
If there is a reason for Valentino to stop one day, that’s the reason that is not a world made for him.
Valentino选择了在perfect time落幕(2007),而Martin Margiela也在2008年离开了自己的品牌,一直低调的生活着(画画、做雕塑)。而Yves Saint Laurent 在2002年选择退休,但早已被盛名所累,一直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当代,一个大师,除了要有才华,做出最amazing的dress,他还需要面对商业销量、媒体舆论、以及最最最残酷的:资本。正如Giancarlo Giammetti所说,一开始他们就是卖衣服,后面是卖license(特许经营),再后面是被investment。中国卖爆的YSL口红跟YSL本质上不是一家。香水、配饰、口红彩妆,基本都是特许经营。在商业的国度里,用时髦的话,叫榨干一个IP的最大价值。
在这样的复杂与诱惑中,在这样的压力与华丽之中。需要艺术大师和商业大师的合作,需要财团和资本的成就。
最后能像Valentino一样全身而退,不伤及自己的精神世界。太厉害了。所以vogue的高管说他是
Triumph of will。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九):最后的帝王
quot;To be with Valentine as a friend, as a lover and as an employee, you need a lot of passions."
——Giancarlo Giammetti
本来以为这部电影会是堆陈Valentino Garavani老人家一生伟业的总结陈辞,却不料故事的主角多了一个,一个甘愿在其身边当绿叶长达几十年之久的Giancarlo Giammetti。他们之间的感情成为电影最大的主题,他们每天碰面,一起探讨成衣设计、T台布置、周年庆典、集团发展。好笑的是,几乎每次 Giancarlo的创意都会被Valentino数落一番——“你的小肚子露出来了”、“不,我才不胖,你看看你自己的3层下巴!”,但最终成品出来时,他老人家还是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在Valentino在颁奖台上老泪纵横地感谢站在角落里的老伴侣时,那种感动让人心头一颤。
之前听到他退休的消息时,其实没什么感触,但这次看到好多女人会为了发布会上几件服装抱着Valentino流泪时,突然又开窍了一些,恋人和恋物,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人的心,总是需要某种归宿的。同时代的其他几位大师,Yves Saint Laurent已仙逝,Giorgio Armani的伴侣死于艾滋,Karl Lagerfeld天天和身边模特儿纠缠不清,就这点上,Valentino Garavani真算的上是最后的帝王了。
《华伦天奴:最后的君王》观后感(十):After me, the flood
该片在Coolidge Corner Theatre挂了2个多月牌还没拿下,对时尚丝毫不感冒的我也好奇地买了票去探个究竟。
某记者在采访Valentino时奉承道:“很多人说,你是不可取代的⋯⋯”
Valentino一笑了之:“Apres moi le deluge。”(After me, the flood) 他用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名言“我死了之后,管它洪水滔天”揶揄了记者的旁敲侧击。
整部电影里,皇帝般的Valentino无时无刻不被大批随从簇拥着,助手,裁缝,打板师,摄影助理,保镖⋯⋯甚至还有负责照顾Valentino五只爱犬的工作人员,都对他敬畏三分,言听计从。而Valentino本人,也很大方地流露出他对作为权威和注意力中心的热爱。
1000个人心里可能会有1000个不同的皇帝主宰时尚界,但Valentino无疑有他傲视群雄的理由。才华自然不必说,可贵的是他的坚持。很少有人能在小学时就意识到自己愿意为之投入毕生精力的事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心无旁骛地追逐这种理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皇帝固然风光无限,但背后的焦虑、心血、挣扎亦非常人所能想像。
Valentino也有很多艺术家通有的毛病,顽固,自大,任性,不近情理。他是如此明白自己的才华和使命,眼里容不下沙子。我更倾向于把这种固执诠释成执著,如果没有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执著,不会有今天的Valentino帝国。
一向号称credit myself for being free from vanity的我,对时尚一窍不通,还常常觉得fashion industry is evil —— 但我热爱这部纪录片,并由衷欣赏Valentino先生。喜欢他在和工作人员争论细节时一脸的无辜样,欣赏他的自信和对人间之美的追求。
天才除了灵感和汗水,还需要取长补短的partner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Giancarlo Giammetti,Valentino创业最初期的伙伴,也是他的终身执友、爱人,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搭档。他用他的包容,呵护着艺术家的敏感和脆弱。也是他用自己的市场营销技能和生意头脑,协助Valentino创办了传奇的时尚帝国。遇到Giancarlo估计是Valentino一辈子最美好的意外。
影片的最后,为了庆贺Valentino从业45周年纪念,公司在罗马举办了3天的纪念活动,包括各种宴会、表演,当然还有T台。耄耋之年的瓦老还倔强地说“要是户外场地的厕所像现在这样,我就不去了!”让人忍俊不禁。
为致力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家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