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100字

2021-03-17 00:06: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100字

  《这个历史太有趣》是一本由齐吉祥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18.4,页数:9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一):孩子不喜欢历史?不要紧《这个历史太有趣》可以帮到你

  一群鸡娃父母谈到孩子的阅读问题,很多人对孩子阅读历史故事感到束手无策。一些家长认为历史故事枯燥、沉闷、无趣,孩子一读起来就会打瞌睡,并且历史故事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对孩子们吸引力不大。 其实这是对儿童历史类书籍的一种误解,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书,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这个历史太有趣》是一套给孩子的历史启蒙读本。共8册,精选120件国宝,展现了不起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套书用珍贵的历史文物作为线索系统而详实地介绍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 特别要告诉鸡蛙父母的是,不用担心这套书孩子们不喜欢。精美的画面,精彩的故事,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讲述出来,会让孩子们喜欢上历史,并且对祖国充满自豪感。 因为这一套书的作者齐吉祥,是第一代中国国家博物馆解说员,有着长达45年的讲解经验,他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曾经接待过许多国家元首。 齐老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委会委员、主编。为了能够编好这一套《这个历史太有趣》,他一直考虑给孩子们讲什么?怎么讲才能听懂?怎么讲孩子才喜欢听,记得住?可以说这套书是他用自己的经验和心血专门为孩子们写成的。 我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第四册《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第四册作者用十六件文物,贯穿起了这段历史。作者精心挑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代表性的文物,文物类型多样,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特别是用孩子们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讲述,精美的插图,风趣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从故事中获得知识与享受。 这些文物有动物比如铜飞马,人们常称“马踏飞燕”,独特的造型让美国总统书桌上也有它的仿制品。有船模,反映当时精湛的造船工艺,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庖厨图像像石让孩子们了解到大户人家的厨房景象,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古人就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宏大的场面,也能看出当时有钱人的生活细节。 凡此种种,豹见一斑,图文并茂的展现让孩子们兴趣盎然。 1.文物中动人的故事,教给孩子们做人的常识,也带领孩子们了解历史。 一剑在手,走遍江湖。古时候宝剑是名士标配,常常随身佩戴。怎么会有珍贵的宝剑挂在树上呢?一个季札挂剑彩绘漆盘把孩子们引入到一个讲究诚信的故事中。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春秋时期的季札为人正直,为了一个承诺,把自己的宝剑挂在朋友墓地前的树上,以此悼念友人。人们不仅用文字记述他的故事,还用漆盘画下了他的故事保留了下来,可见人们对他的尊敬。 我们吃的盐是怎么来的?告诉孩子们井盐、海盐、岩盐三种盐,重点介绍井盐的制作。文物就是历史的见证,带着女儿一起看书,孩子跟我一口气看完了一本书。还给家里人讲解她了解到的盐的制作过程。贴近生活的内容,非常具有吸引力。 2.文物类型多样,珍藏的地点各有不同,但是极具时代意义。 《这个历史太有趣》中齐吉祥老师特别注重文物的选择,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宝,写给孩子们的这套书,就要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文物,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这些文物有马踏飞燕这种可移动的,也有云冈石窟这种只能实地参观的。云岗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许许多多人前来参观,这是曾经的北魏都城大同的历史景观,比龙门石窟建造历史更久。 曹天度石塔身首分离,讲解这些历史可以使孩子们更有责任感。 3.适合不同年龄段,可亲子共读,可独立阅读 如果孩子年龄小,孩子翻看绘图,家长可以读给孩子文字内容,亲子共同阅读,不仅能让孩子领略宏大的历史场面,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去读完全没有问题,生僻字书中都有注音,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能力,可以用这本书起步。 《这个历史太有趣》第四册中《九色鹿》的传说,带领孩子们到敦煌莫高窟,没有条件去行万里路,先去读万卷书,我家孩子对这些传说特别着迷,尤其是精美的画面,让想象力更加丰富。 这套书吸引的不仅仅是小孩子,同样适合初中生。书中有一个知识小百科部分,介绍了跟文物相关的知识点,齐吉祥老师作为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之一,编写这套书也融入了中考的相关知识点。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从《这个历史太有趣》中可以找到不同的入口,这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做到的,所以不用担心花冤枉钱,随着年龄增长,重读这套书会有不同的收获。 《这个历史太有趣》这套书,用文物讲有趣的历史,年代跨度大却结构紧凑,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启蒙教材。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二):逛博物馆的时候,你在逛什么

  

央视最近推出了一个神级综艺《典籍里的中国》,开篇由著名演员倪大红扮演了传承《尚书》的伏生,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让后世读典籍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时光交错,古今轮回,深感震撼。

我们天生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都充满好奇。未来尤可期,过去不可追。可我们却可以到博物馆去借由文物的力量,让我们来一次时光穿梭。

逛博物馆时,你在逛什么?当你看到那那些穿越千年来到你面前,带着厚重历史、历经沧桑,直到被挖掘被保护被展示的文物时,你愿意是仅仅是到此一游还是带着思考和崇敬去体会呢?

我选择后者。所以,在去博物馆之前,我都会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再去。 最近遇到中信出版社出品的《这个历史太有趣》,作者是文物届知名专家齐吉祥老师。说到齐吉祥老师,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会被他所传授的文物的知识、流传的故事、持宝人的传奇深深吸引。在这套书里,老师精选了120个国家顶级文物,通过不同的视角做了讲解,把这些曾经埋藏在地下的宝物讲解得活灵活现,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仿佛穿梭千年,回到过去。

最妙的是,这套书,不仅仅就文物讲文物,齐老师在介绍文物的同时,还引入了很多知识小百科,讲一个文物的故事,拓展成了链接着科学、技术、文明的古代文化传播故事。让你不仅了解文物,还了解了文物创造的年代发生的故事,被故事里的人和事深深感动着,无形间也接受了一次次爱国主义教育。

让我们来挑选书里的几个小故事,感受一下国宝们的魅力吧。

01.小铜马跑天下

有个文物,特别可爱,它不像其他的文物静静地呆在各地的博物馆里,它可是跑遍了全世界,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就吸引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来观看。

它是一匹快乐的小铜马,哦,不对,它是一匹快乐的小铜马和一只不服气的飞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只小铜马四蹄腾空,尾巴高高翘起,看上去正在疾驰,速度快到连飞燕都被踩到了脚上。小铜马的头歪斜着,仿佛在告诉飞燕:不服气吧,可是,我就是比你快。

这是出土的东汉文物,我们现在都称呼它为:马踏飞燕,由于它太精美、太可爱了,还被选为了中国旅游的标志。

在介绍完这个文物后,齐老师又很自然的将小铜马和秦始皇兵马俑里的秦马做了比较,引出形态上的不一致是因为马种选育的原因,自然又引入了汉武帝引进汗血宝马的故事,还讲述了小铜马出图过程中,文物修复师是怎么对小铜马记性修复的。

一个小文物,就这样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02.勇敢善良的九色鹿

九色鹿的故事,我们应该都听过。九色鹿的原型,在北魏时期被绘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里,它是一只身上有九种色彩,头上的角像雪一样洁白的神鹿。

在莫高窟的绘画上,故事这样流传的:善良勇敢的九色鹿不顾危险的救了一个叫做调达的人,并告诉调达自己喜欢独居,请不要告诉别人看见过它。调达却为了金钱,向国王告了密。当国王带兵去狙杀九色鹿时,勇敢的九色鹿告诉了它就出调达和调达发誓的故事。后来,国王放了九色鹿,而调达却因为背信弃义长了烂疮而死。

这个故事教我们善良勇敢,也教我们千万不能做背信弃义之人。

因为九色鹿是绘制在敦煌莫高窟内,齐老师自然又讲到了莫高窟,介绍了莫高窟形成的过程,也介绍了磨高度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

我们的知识小宝库又不知不觉丰富了很多内容。

03.古塔也在期盼团圆

人喜爱团圆,古塔也是。

齐老师在《这个历史太有趣》中包含深情地介绍了一座古塔——曹天度造塔。

曹天度造塔,塔身分为九层,用浮雕的手法共雕刻了1300多尊佛像,手法精致令人咂舌。我们现存的公元5世纪前的佛塔,只有几座,而其中,曹天度造塔是最精美的,它对于研究我国早起的佛教发展、佛教艺术和造塔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物背后的故事,往往更为让人动容。造塔人曹天度,拼尽家财造塔,只为了心中信仰和博爱。而这座塔于1930年,在日本侵华时,塔身和塔座被运到了日本,塔刹被爱国人士不顾危险藏起来了。历经波折,这座塔现在仍然“身首异处”——塔刹在马邑博物馆,塔身藏台北历史博物馆。多么希望塔刹和塔身能够早日团圆,重现往日风采。

文物本身不会说话,但是通过讲解人、通过书籍,可以让我们去更深刻地了解它,在博物馆瞻仰参观它时,它仿佛跟我们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走进《这个历史太有趣》,带着它,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回到过去。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三):听,文物也会说话,原来历史可以这么生动有趣

  

大家都知道读历史呢,有很多好处,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增长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提高课堂的语文成绩等等,总之懂历史的孩子看得远,眼界宽,益处多多,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最近呢,我就发现了一本比较有趣的历史绘本,它叫做《这个历史太有趣》,它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以解读文物为线索,来讲述历史的。

它不仅内容丰富,充满童趣,而且这些文物故事的背后都有很深刻的含义。

比如,我就以手中的这本第二册为例,具体讲讲书中的内容。

第二册呢,主要讲解的是春秋和秦汉时期出土的文物故事。

看了其中的小故事,真是让人觉得大开眼界,古人根本不比现代人笨嘛,虽然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但是他们确实很有智慧和想法。

比如,春秋时期古人还用“冰箱”呢!

当然,这个“冰箱”可不是我们现在用的冰箱,它是用青铜做的。

它的真名叫做“铜鉴”。

这个冰箱不仅可以制冷,还可以加热。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铜鉴总共有两部分组成,包括冰箱的外壳,以及中间盛放酒水、果汁的“内缶”。

外壳和内缶之间有很大的空荡,古人就是利用这部分空间来改变冰箱的温度,从而达到加热或者冷却食物的效果。

比如,夏天的时候,在冰箱里加入冰块,那么内缶中的酒水,果汁等就可以凉下来。

冬天的时候,在冰箱里加入热水,那么内缶中的酒水、果汁等就可以变热。

这样一说,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这个距今2400多年前的冰箱是不是特别有趣呢!

据说,这样的冰箱在历史上出土了两个,被考古学家誉为历史上最早的冰箱。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文物也很有意思,它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乐器,叫做凤架虎座鼓。

我们仔细看这个鼓,它的两侧分别站立着一只凤凰,底下是两只又矮又小的老虎。

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凤凰和老虎又有什么深意呢?

原来啊,战国时期的楚人特别喜欢凤凰,他们认为凤凰是美好、正直的象征。比如,当时楚国有位很厉害的国君叫做楚庄王,他在位的时候,国家非常昌盛。因此,他还自喻为凤凰,还说过,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 ;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意思是他认为自己有凤凰那样的雄心壮志,能够一飞冲天。

不过呢,楚国有一位邻居就是四川的巴人,他们在3000多年前时非常强大,经常欺负楚国。巴人和楚国人不一样,他们崇拜老虎,认为老虎十吉祥之物。

后来,2000多年前时,楚国逐渐强大了起来,他们终于打败了巴人,因此这个凤架虎座鼓就象征了当时的整个社会风貌,反映了楚国人民美好的向往。

此外,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凤架虎座鼓中的凤凰雕刻非常复杂,它不是由一块木头雕琢而成的,而是由多个木头拼接起来的,技艺精赞,令人叹息。

当然了,这套书籍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文物等着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去探索呦!

另外,这套绘本还有这几个特点。

第一,这套书籍呢,是以历史文物的讲解为主题线索的。书中包含了总共120件在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它们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因为它们曾经见证了中华文明演变发展的过程。

通过这套书籍的解读呢,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有趣的文物知识,还能够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有更清晰的认知,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这套书籍的作者叫做齐吉祥,齐老师是中国文物界知名专家,年轻时就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他可是中国博物馆第一批讲解员,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教授喔。

齐老师在讲解历史文物方面有着几十年的经验,他不仅对历史文物非常熟悉了解,他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能够更加适合小朋友阅读。

第三,本书不仅仅向孩子们介绍文物的历史,也是希望通过文物这一载体,挖掘它背后的人物和历史故事,让孩子们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过去,理解社会。

同时,这本书也包含了目前中国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比如中国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展与历程等。

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科普呢,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期待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撒下一片更广阔的土壤。

让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坐着时光机的列车,发现更大的世界,开启一段奇妙的中国文化之旅吧!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四):开学啦!送给小朋友们一份历史绘本大礼包,学习,娱乐两不误

  

快开学啦!小朋友们马上又要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了!

当然了,最忙碌的可能还是爸爸妈妈们了,又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

其实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总归有老师管着,但是课余生活该怎么安排呢?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想想孩子平常学习就够辛苦了,总得让孩子多玩一会吧。

可是光玩也不行啊,时间都浪费了,啥也没干,扪心自问一下也觉得有些心疼。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学习两不误。

那么把一部分时间抽出来看绘本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又方便又好玩又涨知识,大人小孩都受益!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中信出版社的《这个历史太有趣》。

首先,大家都知道读历史呢,有很多好处,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增长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提高课堂的语文成绩等等,总之懂历史的孩子看得远,眼界宽,益处多多,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接下来,我们主要看看这套绘本有哪些特别之处。

第一,这套书籍呢,是以历史文物的讲解为主题线索的。书中包含了总共120件在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它们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因为它们曾经见证了中华文明演变发展的过程。

通过这套书籍的解读呢,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有趣的文物知识,还能够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有更清晰的认知,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这套书籍的作者叫做齐吉祥,齐老师是中国文物界知名专家,年轻时就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他可是中国博物馆第一批讲解员,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教授喔。

齐老师在讲解历史文物方面有着几十年的经验,他不仅对历史文物非常熟悉了解,他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能够更加适合小朋友阅读。

齐吉祥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第一代讲解员

第三,本书不仅仅向孩子们介绍文物的历史,也是希望通过文物这一载体,挖掘它背后的人物和历史故事,让孩子们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过去,理解社会。

同时,这本书也包含了目前中国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比如中国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展与历程等。

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科普呢,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期待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撒下一片更广阔的土壤。

接下来呢,我就以手中的这本第二册为例,具体讲讲书中的内容。

第二册呢,主要讲解的是春秋和秦汉时期出土的文物故事。

看了其中的小故事,真是让人觉得大开眼界,古人根本不比现代人笨嘛,虽然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但是他们确实很有智慧和想法。

比如,春秋时期古人还用“冰箱”呢!

当然,这个“冰箱”可不是我们现在用的冰箱,它是用青铜做的。

它的真名叫做“铜鉴”。

这个冰箱不仅可以制冷,还可以加热。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铜鉴总共有两部分组成,包括冰箱的外壳,以及中间盛放酒水、果汁的“内缶”。

外壳和内缶之间有很大的空荡,古人就是利用这部分空间来改变冰箱的温度,从而达到加热或者冷却食物的效果。

比如,夏天的时候,在冰箱里加入冰块,那么内缶中的酒水,果汁等就可以凉下来。

冬天的时候,在冰箱里加入热水,那么内缶中的酒水、果汁等就可以变热。

这样一说,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这个距今2400多年前的冰箱是不是特别有趣呢!

据说,这样的冰箱在历史上出土了两个,被考古学家誉为历史上最早的冰箱。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文物也很有意思,它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乐器,叫做凤架虎座鼓。

我们仔细看这个鼓,它的两侧分别站立着一只凤凰,底下是两只又矮又小的老虎。

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凤凰和老虎又有什么深意呢?

原来啊,战国时期的楚人特别喜欢凤凰,他们认为凤凰是美好、正直的象征。比如,当时楚国有位很厉害的国君叫做楚庄王,他在位的时候,国家非常昌盛。因此,他还自喻为凤凰,还说过,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 ;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意思是他认为自己有凤凰那样的雄心壮志,能够一飞冲天。

不过呢,楚国有一位邻居就是四川的巴人,他们在3000多年前时非常强大,经常欺负楚国。巴人和楚国人不一样,他们崇拜老虎,认为老虎十吉祥之物。

后来,2000多年前时,楚国逐渐强大了起来,他们终于打败了巴人,因此这个凤架虎座鼓就象征了当时的整个社会风貌,反映了楚国人民美好的向往。

此外,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凤架虎座鼓中的凤凰雕刻非常复杂,它不是由一块木头雕琢而成的,而是由多个木头拼接起来的,技艺精湛,令人叹息。

当然了,这套书籍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文物等着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去探索呦!

我个人觉得这套历史绘本书籍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所选取的文物非常珍贵,也很有看点,而且它们也恰好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个节点,因此它们确实值得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解。

让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坐着时光机的列车,发现更大的世界,开启一段奇妙的中国文化之旅吧!

  《这个历史太有趣》读后感(五):河南春晚《唐宫夜宴》霸屏,这套书更好看,家有孩子的千万别错过

  

文|陈言

牛年的春晚,被河南台一个叫《唐宫夜宴》的节目刷屏。

舞台上衣着鲜艳明丽的一群宫女,调皮逗趣,活泼灵动,那一脸的仿唐俑妆容,宛若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带领你走入那盛世的宫廷。

节目不仅再现了风华绝代的唐代女性形象,更是通过5G技术立体呈现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七大国宝。

看这样的节目,仿佛与历史来了一场邂逅,荡气回肠,久久回味。

而历史也不再是历史,是鲜活的人物与场景,故事与器物。

我今天要向你介绍的这套历史书,也是一部鲜活的历史,它更像是一部历史动画片,看过去满眼都是故事,家长拿在手可以看了给孩子讲,也可以陪孩子共读,孩子能独立阅读的也可以独立读。

这套书叫做《这个历史太有趣》,文如其名,我作为一名家长,都读得津津有味,觉得不但有趣,有料,还有用,甚至是有味,值得反复读。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齐吉祥,他一辈子在博物馆工作,在这长达45年时间里,齐老接待了访华的各国元首,还包括美国总统尼克松。

齐老历史知识丰厚,是我们孩子正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的主编,他不但知晓历史中的典故由来,对知识点和考点也把握得非常到位。

齐老用毕生精力和心血,为孩子们创作了这套《这个历史太有趣》,全方位地将旧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呈现出来,且视角独特,信息含量丰富,可以说是孩子历史启蒙的必读科目。

那这套书到底独特在哪呢?

01 视角独特的历史切入点

以往的历史书都是从历史年份和朝代切入,齐老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从历朝历代珍贵文物入手。

书中,齐老精挑细选120件文物,这些文物都堪称国宝级,比如有名噪天下的越王勾践剑、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流芳百世的《清明上河图》,还有出现在《唐宫夜宴》里的莲鹤方壶等

对每件文物,都辅以详尽介绍,娓娓道来涉及文物的历史典故,还配有一段知识小百科,告诉你文物的制作工艺、奇闻轶事等等。

这哪是讲历史,这分明是全方位地呈现了一幅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创造、艺术、娱乐、生活全景画面,读来如身临其境,简直是太有趣了。

比如在介绍战国时期的文物铜鉴的时候,就讲到了它的用途,把它比喻成中国最早的冰箱,冬天可以温酒,夏天可以凉酒及各类果品,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一幅高朋满座,饮酒作乐的欢乐场景,也让人不得不感叹我们老祖先的智慧。

你有读过这样的历史书吗?

02 通俗易懂的历史典故

对于孩子而言,最喜欢的莫过于听故事。

齐老一辈子研究历史,与文物打交道,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并且因为当解说员的经历,他知道怎样说别人才更愿意听,才更听得津津有味。

每一件文物或者是遗址后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齐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精炼的故事将它讲出来。

不但让孩子们瞬间记住了文物所属的朝代,文物背后所经历的历史沉浮,更是让孩子们见识了中国古代祖先的高超技艺与民族智慧。

齐老在书中不但讲了各类历史典故,还涉及到一些相关文物的延伸故事。

比如在介绍莲鹤方壶的时候,他猜测这类器具如此华丽,可能是用在重要场合盛酒招待贵宾所用。

接着他就顺带讲到了1977年在河北中是河北中山王的墓地里,出土的两壶酒,尽管已经过去了2300年,但是因为铜壶的密封性很好,仍然能闻到一股玫瑰的清香。

当然了,喜欢讲故事的齐老,还会把他在博物馆遇到的一些奇闻轶事也分享给你。

在讲到越王勾践剑的时候,他就说到,他曾亲眼看到此剑的锋利程度。

有人用剑锋在20张叠起来的纸上轻轻一画,纸齐刷刷地分成两半,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依然锋利无比,堪称宝剑无疑。

你看,这么多的故事讲下来,孩子怎么能不喜欢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呢?

03 精美华丽的手绘插画

这套书不但用120件文物串起了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用1000多幅手绘插画,真实再现了历史的一幕幕镜头。

这上千幅精美插画里,有的展现了文物本体的形状、结构,有的描绘了历史故事的真实场景,还有的介绍了文物的制造工艺。

通过不同时代的人物与场景描绘,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服饰特征,人情风貌,并能深刻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车轮也在不断滚滚向前。

翻开这一套历史书,有时候不像是在读历史,而像是在看绘本,每件文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个场景都刻画得生动丰富。

仿佛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与古人一起生活劳作,与古人一起激战沙场,与古人一起同悲共欢。

如果心急,不细看文字,仅仅通过图片也能大致了解讲述了一些什么内容,就算是不识字的孩子,也会对它充满故事性的画面产生浓厚的兴趣。

04 让孩子爱上历史,就读它

都说犹太人非常聪明,会在小婴儿看的书上抹上蜂蜜,让孩子爱上阅读。

其实中国人的智慧又何止于此,把历史做成绘本一样,引导孩子去了解中国瑰丽的古代文明。

在图片的吸引下,在故事的浸润中,用一件件文物串起整条历史长河,让孩子们在这条长河当中畅快遨游。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了解历史,不仅仅是帮我们了解在过去的年代里发生了什么事件,更是指导我们从历史中传承文化智慧,总结经验教训,开拓视野空间。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热爱历史,博古通今,不妨从这套书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