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逻辑》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暗逻辑》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19 04:28: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逻辑》的读后感大全

  《暗逻辑》是一本由张鸣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逻辑》读后感(一):就当是历史故事会 入门 有趣

  开篇读了清朝种种暗逻辑小故事,每一篇都不讲大道理,历史小故事背后蕴含了很多不摆在明文行间的小道理,虽说是小道理吧,但又带点儿小调皮,给人留下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跟喝了一口低度冰镇果酒似的,喝进去酣畅顺滑,进了胃里是刺激还是留香就得根据自己生活阅历慢慢品了。

  前面几篇少有的讲道理的话语出现在讲慈禧:“一个人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后来的眼界和见识。”

  好的大佬我知道了,以史为鉴,我好好学习。

  《暗逻辑》读后感(二):不错

  #读书.12月.12.101#2018年12月6日,用微信读书,花了8小时19分读完了《暗逻辑》。准确的说是每天早上跑步的时候坚持听书,听完了这本。所谓“暗逻辑”,应该是模仿于吴思同学的“潜规则”,有的历史逻辑是很明显的,有的历史事件看似没有逻辑,其实是有逻辑的,这些逻辑不易看清,是谓“暗逻辑”。书分成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民国那些事,历史里面我不喜欢民国那段,是中小学教育的结果,因为总觉得混乱不堪,任务纷乱,简直没法记人和时间,考试的时候简直要疯,还有就是那时节军阀割据丧权辱国的,不痛快;但是老张娓娓道来,觉得民国初期的军阀混乱,却还是有些魏晋风范,人也相对自由,而且江湖的味道很重,每个人都很随性,看似乱,其实还是有些规矩的,这样的氛围下,才重新出现了战国以后一个新的大师层出,学派学术突出的时代,绝版;第二部分,说了些古代的事情,也还是江湖而自由独立;第三部分,算是杂文,不说段子,不说故事,只说观点,足见老张还是个性情中人,眼里容不得沙子,个别词句还是激进的;第四部分,是老张自己那些黑历史,怎么样乱说话,被老师坑了,怎么样的当着没名没分的兽医,参加了77、78高考,差点因为政治成分没读成大学,怎么样读了个机械工业专业却搞起了历史。不过看完了,还是没看清历史的“暗逻辑”。其实,要什么鸟逻辑,逻辑这东西,就是个悖论,还是胜者为王,成功了就有逻辑。

  《暗逻辑》读后感(三):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的中国近代史故事

  多年前曾经和老妈一起看过一部只有几集的地方电视剧,名字叫做《傻儿师长》。内容讲的好像是有关于一个地主家的傻小子如何误打误撞的成为一方军阀的故事。整部电视剧看的人是笑中带泪,这么多年了一些主要的情节内容我还记忆犹新。之后还陆续出品了《傻儿军长》、《傻儿司令》等好几部续作。这么些年来以为这是一个虚构人物的故事,没想到最近看了一本名为《暗逻辑》的书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部电视剧居然是有原型的。那就是曾经的川中军阀之一范绍增。

  《暗逻辑》是一本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而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历史爱好者,一看到有关于历史的书籍就移不开眼,这本书自然也是要翻上一翻的,没想到这一翻,还真就看出点滋味了。

  “暗逻辑”这三个字从书名的字面意义来推测本应是一本讲述不为人知的复杂关系的书籍。其实这倒也没什么大的问题,该书的作者正是通过一些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细碎故事,来为读者剖析历史背后的隐秘细节。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它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年代,所以它显得风云变化莫测。虽然它是常常是伴随着乱世这个字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不管是政客还是军阀,其中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供后世研究评论。

  显然《暗逻辑》的作者在文武之中更加偏爱武将,书中的内容虽然讲述的基本上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但是有关于军事政权人物的比重明显是要多出许多。张作霖、冯玉祥、吴佩孚、孙传芳……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民国军阀一次次出现在此书的不同篇章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的一番中国近代史故事。他们扮演着自己的历史角色,同样也在影响着别人的历史足迹。

  相对于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名字。书中所提及的很多历史人物其实是我们并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不过我们不曾想到,或许就是这些名气不大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左右了历史的走向,改变了一些人物与事情的结局。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让人难以捉摸。有太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存在于其中,本该按部就班而行的大致的方向或许就被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细节所改变。

  历史终究还是已经过去的故事,是是非非自有无数后人前来评说。不过这一切又有谁能够说的清楚,讲得明白呢?。

  《暗逻辑》读后感(四):历史的推手

  什么是历史,那是过去一切故事的集结。在那长长的洪流之中,有英豪辈出,有璀璨群星,有举证巨头、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主角配角,在这个曾经的大故事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自己的命运,然而,却又被一种莫名的东西所牵引,不断的向着冥冥之中的那段路前进。

  张鸣,一个我们熟知的教授,作家,文字以一针见血的犀利和不拘一格的幽默而著称,写历史极具个人风格,行文韵律独特,内容以小见大,看似不经意的嬉笑怒骂,折射的是作者在历史方面的深厚底蕴和独到见解,他以独特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一段又一段的历史传奇,为我们谱写一段又一段辉煌的精彩。

  历史,不仅仅是你我眼中的正史,也曾是你我不知的存在。在那一段段的历史中,表面现象隐藏着暗逻辑,微小细节折射着大历史。《暗逻辑》打破常规,为我们剖析中国历史背后的细节,这本书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细节里面瞧瞧晚清;第二章,大大小小那些人物;第三章,林林总总都是套路;第四章,点点滴滴藏着历史;第五章,泡在历史里的中国。

  对于慈禧太后,张鸣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在历史上,对于慈禧,不能说功过谁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她的一生可谓也是一个传奇。从进宫初始,到最后的垂帘听政,把握政权,这个女人,在她的一生之中,可谓走上了历史之巅。历史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女人在古代,在宫中一抓一大把,慈禧作为世家女子,也曾是目不识丁。但是这样一位女性,却在进宫之后,逐步展现出个人的能力,爬上了那个所谓只有男人才能主导的政界。习字,戏剧,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形成自己观点的途径。是非分明,恩怨两清,即使,最后在晚清末年,将清朝的统治推向了灭亡,但是依旧不能埋藏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不外是讲故人的故事,讲曾经的年代,然而看似清楚的历史,却依旧迷雾重重。那背后的一切,将是你我不熟知的真相,也是一个个背后的逻辑推手,真实的存在。

  《暗逻辑》读后感(五):民国历史里,只想记住那些才子佳人

  看我的标题,《暗逻辑》看完了,跳出这么一个标题,感觉这本书像是白读了。有没有?这标题是给的有点没心没肺,只是想给作者张鸣递个话呗,你这么了解民国的历史细节,知道那么多细秘有趣的事,为何不多挖挖那些更好的人,更美的人,更吸引人的人呢?民国的才子和美女们,是我们对民国这段时期里,关于历史可以提及的一点亮色。

  因为

  整个民国历史,是灰暗的,是不忍细细推敲和回味的。

  我不知道有没有别的人,在上学时期,学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为了考试,要记住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还有许多血腥的事件。为了考试,为了更好的明天,忍了。记住慈禧,记住李鸿章,记住上海……然后考试过后,就很快忘记掉。

  你会问既然这么不喜欢民国和中国的近代史,为什么看《暗逻辑》这样的书。

  因为人都有成熟的那天。有些事,不是躲就能躲开的。历史永远在那里。看过去,你会了解更多的东西。所以当某一天发现自己关于民国只是知道陆小曼徐志麾林徽因的时候,我觉得近代史被我忘记得一干二净的时候,我就有了稍微的觉醒。于是《暗逻辑》这样的书一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还是果断的拿起来了。

  虽然,我以为自己长大了,以为自己的视野可以更大些,可以容得下那些黑暗历史中的细节了,却不曾想,脑海里还是挤不走关于民国人物的想象和才子佳人的琐事。有时候成长只是假象,脑海里的阴影和逃避,很难去摆脱吧。

  基于此,我可能还会再读一遍《暗逻辑》这样的书。

  书中只讲了些细节,关于历史,说的不太周全。虽然关于慈禧和戴笠,他们背后的黑暗故事,我还是很想知道细节的。就像曾经,我不懂八国联军是怎么来到中国的,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是因为什么样的引子而起的。在《暗逻辑》的书里,我又回忆起来了。是因为义和团。他们的神话论蒙昧大家,说自己刀枪不入,不害怕洋人。然后杀洋人杀传教士杀中国的教徒。微小的引子,引来了八国的愤怒,最后来了大灾难。这样的恶果,真纠心。

  我们永远搞不懂,那么强大的大清朝,怎么被小日本打败的,怎么被八国联军辱踏的。

  历史经不起推敲。但民国和近代史是可以推敲的。作者以人讲事,由人开始讲历史中的细节,然后点滴成书,是推敲历史的新方式。可能这么写出来,不刻板,不枯燥,会让读的人感觉比较有趣,也在读的时候比较轻松。

  乱世佳人,乱世英雄,乱世也有更多的坏人。从这个角度 出发,暗逻辑里,圈进来的人,无论好坏,都反映的历史时期的很多点,当这些点仔细想一想,就能更深刻的体会那些远去的历史时期。

  《暗逻辑》读后感(六):转粉张鸣先生

  以我的见识,原来并不知道张鸣是谁。最近开始读书,一本张鸣先生的《暗逻辑》,30万字,工作和照顾两岁女儿的同时,一气呵成三天看完,创了自己读书速度的纪录。全书都是短短的文章,几十篇,看完一篇都有深刻的体悟,足见作者的功底,所以上网查了张鸣先生的资料来满足好奇心。不看不知道,张鸣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知名历史学家”,写的文章却特别亲切,犹如自家长者将所熟知的历史娓娓道来。也找到了张鸣先生的微信公众号,果断关注,立即转粉。

  按张鸣先生的话说,这本《暗逻辑》自然不属于学术著作一类,可归为历史文化随笔一类。《暗逻辑》全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人和事,都以历史人物为主题写成,自然故事性的感染力很强;第二部分是作者写的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品文,以文化现象为主题,反思色彩比较浓;第三部分是作者对自身经历的评价、感受,以作者的经历为主题,寥寥4篇却可大体窥见作者思想的形成源头。在所有这些文章里我都隐隐感受到张鸣先生对民族对国家深入的思考和关怀,隐隐有鲁迅先生文章的力量和营养,这也许是兼做政治学专家作者的习惯吧。

  什么是所有这些历史细节里的“暗逻辑”?我还没有彻底想明白,作者也没有明示,这大概也是作者要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吧。这段历史的“暗逻辑”是人的趋利避害属性?比如冯玉祥,作为北洋军阀里的“大老粗”思想上进步也许与出身贫寒有关,但也可能是军队缺饷凝聚人心的现实需要使然,毕竟军阀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武装和武装的战斗力。还有更聪明的比如曹锟,别人都说他傻憨傻憨的,他也以此为乐,为人厚道肯吃亏,是真正的“难得糊涂”,所以人缘很好,事业越做越大直到混成曹大总统。

  也许这段历史的“暗逻辑”是玩弄权术?特别是乱世,最不缺玩弄权术的人,而且权术玩出了水平,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无疑是聪明的,也可说是“狡猾的”。比如徐树铮的确是智商超过常人,作为段祺瑞的得力干将,不仅帮助领导排除异己,涮了不少人,而且不失时机的大练兵,收复了蒙古,也算是留名青史了,可是还是因为处处显摆、锋芒毕露吃了不少亏。再比如青帮大佬杜月笙,一面贿赂政府官员、垄断大半个中国的鸦片贩卖,一面又做大善人周济穷人广做善事,可谓黑白通吃、机关算尽,可还是抵不过蒋介石的“算计”,一旦形势稳定不再需要杜月笙的“政治黑金”,而要巩固政权就果断“禁烟”断了杜大佬的财路。

  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折射出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色,也许这也算一个“暗逻辑”吧。

  《暗逻辑》读后感(七):历史有逻辑吗

  如果各位看官只从书名或者书的封面入手,对《暗逻辑》的认识应当是一本哲学或者思辩的书,与之对应的就是自然科学的暗物质,但是当你看到副标题,你就会哑然失笑,原来是张鸣的故弄玄虚。除了我之外,其它观众还有被惊呆的感觉,纯属巧合而已。

  人看衣服马看鞍,一本书如果没有精美的封面或者通俗的书名,是很难有良好的销量,作者如果写的是专业的著作,只作为阳春白雪的自怨自艾,倒也没有关系,主要是张鸣虽然是一位历史学研究者,但是他距真正的历史学家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至少我对于他更多地觉得是一位历史学普及者或者说书者。

  满嘴跑火车,字面的意义是不靠谱,因为历史不容重新书写,也不会让当事人假设,这就给了那些以历史为素材的著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王子的存在并不妨碍贫下中农的讽刺与调笑。但是究其本质意义,满嘴跑火车,还是首先肯定“火车”的存在,如果历史上没有这个人,没有这个事件,任凭你巧舌如簧,也难以服众称颂。

  书中有一段话,虽然不关乎历史,但是张鸣却借今讽古,文字摘录如下:“今天的中国,基本上已经是汽车王国了,连不少地方的山村里,都有了汽车。不会开车的农村大妈,居然有被经销商忽悠得买汽车的,买来汽车不会开,放在院子里生锈,人家乐意。至于稍微大一点儿的城市,都是“堵城”,大小汽车挤在一起,动弹不得。而大城市则成了“万国汽车博物馆”,什么国家生产的、什么牌子的汽车,在中国都能找到”我不知道是为了博观众的眼球,还是为了抒发自己对于工业文明的认识,总之汽车的保有量增长绝对是历史进步的产物,说明国力强盛之后我们对于美好生活更多的向往,而不能以汽车类比民国时代的各类枪支横行,毕竟民国是兵强马壮社会动荡的时代,有一两支各国枪支不仅出于自卫自保,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生命权上的高人一等。但是我们丝毫不觉得张鸣的类比有任何高明之处,最强的暗示反而是哗众取宠。

  张鸣在本书中延续了其一贯的想象空间,把历史的必然说成了偶然的发生,似乎他不仅是导演,也是编剧,但总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就是张鸣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的,比那些纯虚空的网络作家要好得多。具体到书中所谈及的民国纷争,本来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后代对前朝的事总是不愿意让其在阳光中流转,而任由其在黑暗中摇摆。

  不拘一格的书写和一针见血的指摘,是张鸣的过人之处,也是吸引我们读者的所在,愿这本《暗逻辑》能成为一本消磨你时光的精神食粮,如饼干、瓜子般的存在。

  《暗逻辑》读后感(八):暗逻辑是什么逻辑?

  暗逻辑是什么逻辑?

  暗逻辑,是相对于明逻辑而言的。

  比如:1+1=2,这个逻辑大家都懂,这就是逻辑推理。如果1+1=3,这中国社会,那就要看每个人的悟性了。要不然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有的人说是鹿;而有的人说是马呢?

  张鸣在《暗逻辑》里描写了民国初年,军政要员、达官贵人,流氓文人的粉墨表演。其实衣着光鲜的表演,有一种暗黑的逻辑操纵。这就是中国的潜规则。

  一、 政治方面的暗逻辑:任人唯亲

  民国初期,各路人马要想飞黄腾踏,都得有关系路子。

  任人唯亲,有许多变种,不仅仅是提拔自己亲戚。任人唯忠,任人唯“老乡”,任人唯“校友”,都是各种选人用人标准。

  比如:

  库兵基于可靠性的考虑,只能从八旗里挑人。

  慈溪就是喜欢姜桂题这个粗人,既是在宫中看戏大声叫好,慈溪也不责罚。若是换了别人只怕早已人头不保。

  像张作霖,儿子六岁,就给挂上了陆军少将的肩章。

  当年北洋系,所有的军校,段祺瑞都做过监督(校长),所以,绝大多数北洋将领,都是他的学生。

  二、 经济方面的暗逻辑:产权不清

  经济上产权不清,主要表现洋务运动,铁路运营。

当年没有“国有资产流失”这个概念,但是,相关的内涵却早就有了。一个倒掉的洋务企业,任由机器烂掉没事儿,没有人说国有资产流失;一个濒临倒闭的洋务企业,明明可以挣钱,就是因为经营不善,天天赔钱,也没有人说是国有资产流失。但是,你只要把它卖掉,那么,御史们的弹章,就会把你埋了,满朝文武都会骂你。

  铁路是中央政府的,但是经营却在地方军阀手中。

  军人控制铁路,索取如此高的运费,但对于铁路维修却不管不顾。实在没办法了,开不动车了,才对付着修一下。

  三、 书中的金句

  1、 在战乱时期,人命不如狗,即便是大富大贵之人,也挡不住瞬息祸福。人们问卜求卦,本质上无非求个心安。

  2、 在北洋时期做大官,即使贵为总统,也会被租界的报社谩骂,所以脸皮要足够厚,用来挨骂,肚皮也要足够大,用来装气。

  3、 文化产品,也是产品。对于文化产业,保护过度,将是一场灾难。保护的大树下面,长不出发育良好的树苗,只能长出豆芽菜。

  《暗逻辑》读后感(九):晚清民国那些事儿

  《暗逻辑》这本书,讲真第一眼看到以为是本类似逻辑学的书,黑色的封面金色的字体,但后来看完内容介绍发现这原来是本相当有趣的书。作者是张鸣老师,我网上查了下他原来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巧妙地将枯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用精准犀利的文字为我们解读大历史洪流中的各色人物及内在逻辑,读完让人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暗逻辑》不属于学术著作一类,应该归为历史文化随笔一类。《暗逻辑》全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人和事。作者以娴熟的文笔从清朝末期的风雨飘零讲到了民国的直系和皖系以及奉系军阀的混战,的确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中比较混乱的年代,历史课本中很多也只是一笔代过,这一篇篇文章短小精悍,每一篇都是一个枭雄的故事,无论是奉系军阀张作霖还是皖系的段祺瑞,跟随作者的思路读下来,到也不觉得吃力。第二部分作者写作焦点更多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的眼光反观我国传统文化,反思的味道比较浓;第三部分也就是附录部分,个人感觉更多的是作者的自传文或者自我解剖,以作者自己亲身经历为主题,从文革写到了第一届高考,寥寥几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思想和思维的转变。对于一些枭雄的历史评价,作者也并不是单纯写出他的生平轶事,而是通过当代人的观点对他的所作所为做出适当的分析,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逻辑为我们来解读事件,然后再做出客观评判。

  纵观全书,张鸣老师的文字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和启迪,对很多问题也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本书的第五个章节,很多文章看似是在讲过去的事情,但细细读来更有现实意义。比如《二十四孝图》不是一个好教材那篇文章,作者没有一味地认为以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就应该无条件的遵从,而是列举出来许多二十四孝中扭曲的故事,来揭露里面存在的虚伪和残忍,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中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来。的确,当今社会很多思潮和想法颇多,我们更应该认清现实,把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摒除,直接取其精华部分为我所用。又比如《拼爹,还是拼自己》这篇更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作者文笔犀利直接指出这会导致的为国就是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些问题真正值得我们反思。

  历史的洪流是不可逆的,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个近代的人物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更从中看出他们各自的社会局限性。我们更应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只有顺应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节奏和步伐,才能不被历史淘汰,更加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暗逻辑》读后感(十):小细节里有大历史

  历史上的典故从来都很吸引后世的人,对先祖对渊源的探寻永远都饶有趣味的考证。这本张鸣所著的《暗逻辑》以其独特的视界来通过细微表述不一样的史学观点,这本书《暗逻辑》不仅仅只是历史读物的补充,更透过全书的阅读对曾经发生过的过往有更全面的认识。

  若当故事书读会觉得轻松许多,从这一篇篇与前人所述不同的故事里,读到的是人生的智慧,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一言一行,一文一说均成印迹。历史的兴衰演变在于这文字的描绘,感叹时光匆匆易逝,一篇篇文章落下真知灼见,也不算虚度此生。

  作者张鸣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对历史的看法也颇有见地。以《潜规则》和《血酬定律》闻名的历史研究者吴思如是评价,“张鸣说史,总能化繁为简,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从这本《暗逻辑》中同样看出这一点,简单,清晰,明了,不累赘,不晦涩,将历史真真正正活化于现实之中。这也是张鸣教授所提倡的“史学通俗化”。这一观点,也获得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的赞许,“读他(张鸣)的书,我学到很多东西”。

  张鸣的文字流畅,完全是市井白话般简单,而唯其这简单的描述,却多了刻骨的力量,一件件画史上的细未小事,在张鸣的文章里也考究也了事关社会存亡的关键。这就像蝴蝶的翅膀,千一方而动全身。无论是蒋世杰守信阳无奈,还是汤二虎反奉的恣意妄为,终究透射出人性之愚惷与私欲,这样的以嬉笑的文字写出的历史典故,正是张鸣作成此书的特色。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说的是历史的细节,讲的是当今时弊。五章的内容,言辞幽默之中见真知,无论是对晚清的分析还是对军阀混战的描绘,民国的三教九流,均彰显着身为知识分子文人的使命感、责任感,调侃的是历史,反思的是现时,不得不说,不得不写,遂成著书。

  如何看待历史,张鸣说,“历史事件总是要学习,学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要有一个反思,反思的前提是要正确认识,我们要一个真的历史,不是假的历史,假历史是无法以史为鉴的,搞清楚历史真相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反思,不反思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现在我们往往是感觉只有纪念,只有庆典,可是没有反思。”在《暗逻辑》中也正是重新思考并分析隐藏于历史事件中的那些小事,未等事,那些被历史正史和大事件所忽略之处,这是对我们理解历史的补充,也是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许多已有定论的历史。真相虽然淹没于历史之中,但是真相的发掘永远没有止境。

  人当自强世人才不敢欺。张鸣的《暗逻辑》正是此理。一篇篇文章正是一段段的心灵感悟,由现实生活的压迫而生出的思想精髓,这思想的闪光点终将成为个体存在于世的依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