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卷二)的读后感大全
《燕云台(卷二)》是一本由蒋胜男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一):情生不息
其实这算是一二部的书评,书是老友相赠,极是欢喜的,之前听过这本书的大概,所以也是抱着“不只是读一下”的心态去真正好好看的。其实自己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是很多,正好借着看这本书,去涉及一下。首先,很喜欢作者的文风,一词一句给我的感觉就是信手拈来,掺情却又不多情,恰到好处。欣赏韩德让与耶律贤,更是欣赏燕燕的灵气,她与韩与耶律二人的相识是缘,也是命运。燕燕以自己的视角来思考,给予那二人不同的震撼,甚至是改变看法,确定之后要走的路。她倾心的男子,最终未成她的丈夫,但是她还是成就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我更是把这本书从情的角度去阅读,去品味。喜欢燕燕,契丹太后萧燕燕。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二):看过第一卷,力挺第二卷
萧燕燕——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16岁入宫,29岁为皇太后,摄政长达40年;皇帝丈夫对她拖以江山,青梅初恋辅佐江山,成就辽国盛世局面;自摆婚宴改嫁初恋,儿女孝顺,死后得以和初恋同窟。她不仅有武则天政治上的辉煌,更有武则天始终未得到的爱情。
在作者蒋胜男看来,与芈月得到权力但失去爱情相比,萧太后在家庭、情感、功业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大圆满,这种圆满在古代的男权社会殊为不易。“这种圆满需要大毅力和大智慧,也让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了一种和《芈月传》不一样的风格。”
《燕云台》讲述了铁血红颜,辽宫雄后萧燕燕的传奇一生。她年方二八,贵为皇后,协助治国,为夫解忧,年轻摄政,巧计固权,信任汉臣,力革弊政,两败宋军,澶渊受益,自摆婚宴,改嫁臣子,左手江山,右手挚爱。
她这一生,被两个男人深爱着,辽景宗耶律贤教会了她怎么运用权术去统治一个国家,贤臣韩德让却帮助她成为一代明主英后。千古以来有过许多女皇执政并创下丰功伟绩,但能够全面收获功业、家庭、爱情之圆满者,却唯有萧燕燕一人。而身处动荡的朝代,她的长姐萧胡辇、二姐萧乌骨里也因为政治联姻不由地卷入了皇族三支的纷争。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三):哀莫大于心死
我从来是不大爱看历史小说的。一是正史无趣,絮絮叨叨伦理纲常总也提不起人的兴致;二是野史虚妄,为博眼球篡改杜撰的多了,好像人人都是油滑的泥鳅。可这次拿到蒋胜男老师的《燕云台》一读才知道,什么叫有趣——七分真实三分想象,虚的实的水乳交融仿佛就该是这样。
拿到书一口气读完了第一部的故事,又使劲挤出时间把第二部也看过。也许是同为女子的缘故,我总不由得多关注书中女孩子们的境况——祥古山之变甄后贤德却不许留名青史,怀节皇后不争却也免不去杀身之祸,胡辇乌古力里心有情意,婚姻的结合实质上仍是政治的牺牲品。萧燕燕,本以为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能得善终,却仍是免不去生离之痛!
“我这十五岁以前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埋在这石板下面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是那个人任性妄为的萧燕燕了。”
十五岁的姑娘还是豆蔻将过,却要被现实威胁着被迫长大——我不知道她成为一代名后时,心里究竟有几分得意。
怕是没有一分罢。
中国的女人为中国做过太多的事情。她们没有机会像男人一样被当作天选之子崇敬,甚至有才能的还要被冠上妖妇祸乱之名。武则天给自己留下一块无字碑,是得意也是嘲讽。
哪有什么传奇人生呢。不过是人心冷掉死掉的绝路而已。
长歌当哭,哭每个在历史里消磨了青春的女人。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四):我们都是过客,只有他们才是永远。
读《燕云台》第一卷,并没有太多关于女主燕燕的描述,但却将这个鲜衣怒马的少女情节穿插在风云诡辩的商朝之间,尤且书中最后一章,令我印象至深。 燕燕和她的德让哥哥追赶着太阳,偶然登上燕云台,韩德让讲述着燕云台的历史:“...也有人说,是本地百姓造起来望着南方的...希望......南方圣主出吧!”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连年战争,燕云台就好像代表着百姓对和平年代的希望与向往。 而后韩得德让讲出因燕云台废弃引出的道理也是令人深思。“人,不能只有盼望。与其期望别人的拯救,不如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你看这燕云十六州,百万黎民,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活了几千年,一代代薪火相传。我们都是过客,只有他们才是永远。” 是啊,在那个时代,人不能只有希望,总要自己在绝境中不断挣扎才能有希望脱离困境。这段话的后半段似乎也为第二卷奠定了基础,燕燕和德让好像要成为为这个时代牺牲自己的人,穿梭于历史的时间中,舍弃自己的种种,方能永留给后世一片安宁。 德让与名扆少时的牵绊似乎也为第二卷二人与燕燕情感的羁绊埋下伏笔,名扆对燕燕的惊鸿一瞥难忘怀就仿佛注定一般。我感慨,感慨那个心事重重的德让终于在第二卷真真切切的表达了对燕燕的喜欢。但我也心痛,心痛这对苦命鸳鸯无法长久。 德让匆忙提前办婚事就好像料到什么一般,不妙的事还是发生了,天意弄人,相爱容易相守难,萧燕燕终登上銮车,走入宫殿,成为新帝贵妃萧绰。 身份的转变也代表着燕燕心态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活泼肆无忌惮的少女,而德让只好骑着乌云盖雪独自离开。但我相信故事并没有结束,第二卷简短且悲痛的结尾也是新的开端...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五):权力与爱情
我看书很随意,拿着笔时会写写画画,没带笔也会用手指头在纸上瞎比划。 看一本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抛开那些高堂之上的高谈论调,能不能吸引人读下去是我唯一注重的地方。 拿到《燕云台》后我没有刻意提醒自己一定要看完多少才能休息,不知不觉就读完了大半本。 情节紧凑,节奏感很好。情节是决定一本小说好不好看的框架,文笔才是内部的精装修。情节不精彩,靠文笔撑起的小说看起来像是摘抄。 写历史小说怎么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给读者是非常重要的。从小说里认识人物其实光写外貌是没有用的,在现代数字传媒,到处都是屏幕的年代,我们的大脑已经不擅长把文字的外貌描写转换为画面。性格的塑造才是人物的关键。蒋胜男对人物的塑造很用心,体现在一些细节处。穆宗因为牧人唱歌而下令射杀他们,当穆宗一把火烧光牧人们的尸体时,高兴地唱起了歌,唱的就是牧人们刚刚唱的歌。 这个唱歌细节寥寥几笔,我看的时候本来也想一扫而过,然而再翻几页忽然想起,脊背一阵发凉。 全书的主题:权力的争夺与爱情的悲剧。 其实这是两个刚好相对的东西,权力的争夺是不确定的,权力像一个光溜溜的金球,在不同人的手里流转。你不知道它会属于谁,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输赢。 爱情的悲剧是确定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萧燕燕的爱情是一个先天畸形的受精卵,不管后天怎么努力,它都发育不良。因为她的爱情里,掺杂着太多爱情不该有的东西。 一个是竞争的结果,一个是注定的悲剧。在这么一个有悬念,一个没有悬念的双主题下读者很容易就能融入到书里。 这两个主题也相互纠缠,碰撞,互相反应,得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有些人利用权利追求爱情,有些人想利用爱情得到权力,有些人因为失去追求爱情的权利而开始追求权力。 读罢全书,若不能与所爱之人相伴,每夜红袖添香,王侯将相又如何?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六):活下去
一年前读卷一,真是爱死了主角萧燕燕。她活泼、娇俏、勇敢、聪慧,与身边一众或愚蠢或世故的人有着天壤之别。她敢爱敢恨,一路与男主角之一韩德让相随相伴,终于得到了他的喜欢。两情相悦,燕云台上的二人正当少年。
卷二中,韩德让精心辅佐耶律贤上位,其间波折不断,险象环生。耶律贤之弟遭遇皇帝赐宫刑,最后竟和宫女成了亲。罨撒葛从旧皇宠臣沦落为与妻子分别的亡命之徒,喜隐父亲被杀后始终被皇帝轻视。而那个掌握着举国百姓生杀大权的皇帝,竟日益沉沦于烈酒。他愈发暴戾,常常挥剑杀人,杀得最后奴隶已经不够更替。他不问社稷,整日浑浑噩噩,提防祥古山之变再度上演,心魔难祛。
韩德让一步步让燕燕走进自己尘封已久的心之时,其主上耶律贤却一步步向萧燕燕靠近。终于在黑山之变,耶律贤登基后,一道圣旨劈开了二人的姻缘。本已许诺婚姻,耶律贤却硬要纳萧燕燕为妃。命运弄人,没有人可以一直快乐。世间疾苦,不忍卒读。二人私奔被追回后,苦不堪言。韩德让卧床不起,萧燕燕绝食抗旨。于是作者如是写道:
“他们可以不能一生相守,可他希望她活着,活得长长久久,活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祖母,儿孙绕膝,哪怕是像他的母亲、祖母一样,容貌苍老腰肢粗壮,气壮如牛地呵骂儿孙,可是至少,她还活着。
天是如此的蓝,花是如此的红艳,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她曾经是如此有活力的姑娘,就算没有他,就算她有求不得的失落,就算她没有爱情,可她还有世间的一切。
他凭什么因为自己的失落、自己的绝望、自己的意气,就让她跟他去一起殉情呢?
她应该继续活下去,为了让她或者,他也应该……活下来。”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感情上的伤痛,其实并不比皮肉之痛轻几分。不要害怕心死,长生天终会让有情人的灵魂相遇。
活下去,生命才可能拥有新的转折。
萧燕燕,从此改名萧绰,登上銮车入宫。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七):于是没有人逃出命运的手掌心
一直看到第四十八章「耿耿长恨」,大家最讨厌的人是不是辽穆宗?
反正我是。
他真坏啊。察割之乱,他两面三刀,先背弃了与察割的盟约,自立一方参与皇位争夺;又惺惺作态地说要视遗孤二皇子明扆为新儿子,却强硬让惊魂未定的孩子看父母尸骨,使他十余年噩梦未停。他酗酒暴虐,不理朝事,敏感多疑,滥杀无辜。刚刚上位就开始“大清洗”,却把政事都推给了宰相萧思温,甚至放言“燕云十六州还给汉人又如何”。他视人命如草芥,身边的鹿人杀了无数。
可是他又那么孤独,没有人知道,真正处在皇位之上是怎样的高处不胜寒。辽太祖与述律太后留下的横帐三房子嗣,没有人放弃过对皇位的追求,始终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而凭借一时的投机取巧被万人拥立的现在辽穆宗,其实骨子里还是当年在述律太后身边活得战战兢兢的那个孩子。有点小聪明,有畏女之症,不敢反抗强大的祖母。他凭着一股酒意自立一派,从此之后就再也离不开酒了。很难想象,那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居然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
这才是历史人物的另一面,绝非史书可以记载的寥寥数语盖棺定论那般。辽穆宗作为横帐三房的一子,无论性格适不适合当一个皇帝,皇位对他来说都必争不可。这是他逃不开的命运,也是他的可怜。
其实乱世中的每个皇亲国戚都逃不开这命运的掌心。
像是相爱后的乌骨里和喜隐,地位低微无人问津。憋着一口气,怎么想都是要重整这一房的雄风,把尊严争回来。离皇位越近,越容易变成魔鬼。
像是韬光养晦的明扆,父母亲人都死了,却还要认贼作父苦心经营。自己常年吃药早已伤了根本,这天下赢了又是谁的天下。但是他没办法,他不争,弟弟妹妹无人庇护,迟早断了这一房的命脉。
像是为爱私奔的燕燕和韩德让。可以放弃所有荣华富贵,只求一心人相守。但是不行,过早的流露出的政治远见和才能,让他们无法享受平凡爱侣的幸福。只能静静相爱远远相望。
生在皇家,含着金汤匙出生,让无数人艳羡,其实是幸运也是命运,一朝政变便是万劫不复。他们无从选择,只能求长久生存。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兄弟反目、兵戎相见,太可怜,没人逃出命运的包围圈。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八):心有所属终成别离,雨雪霏霏难相忆
在这段雄浑悲壮的爱恨情仇中,他们渐渐走远,但是却始终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叫人们哀叹着遗憾着。终究世界上的有情人不是都会终成眷属的,心有所属终成别离,雨雪霏霏难相忆。从第一部的皇族三支为争夺皇位流血不止,辽国充满血腥屠杀和阴谋叛乱,燕云台上燕燕手指远方,心怀天下,慷慨而陈,到第二部的与耶律贤的相知相识,与韩德让的日久生情,这部史诗巨著展现出爱情的缱绻与无奈,更加提醒了世人珍惜眼前人的真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在历史的脚印中品味揣摩前人的心迹,品读着折射出我们自己的人生。
反观朝代兴衰,穆宗的残忍暴戾令人恶向胆边生,感到彻骨寒意。而当明衾当上皇帝之后,众人虽然晓得他的脾气秉性,却也是生出很多担心,连只没都畏惧的君臣相称,以礼相待。那么这皇帝的宝座究竟是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每一个坐上去的人都会发生改变呢。就像群臣谁都没有料到,穆宗居然是这样一个将他人生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暴君。那么喜怒不形于色的景帝,未来又会如何呢,这场权利的游戏,最终谁会是赢家呢,在燕燕太后的辅佐之下,真的能换取大辽平和安定吗?历史给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九):一卷深情,两卷离愁
卷一读完,横帐三房明争暗斗,权位更迭。局势起起伏伏,世宗及其妻儿被暗杀,瞬间皇族血流成河,也就是说素日里在皇座地下看似服帖的一众朝臣,背后缺暗存叛逆之心。
皇位易主,穆宗在血泊中继位。
甄后生前有意促成皇族之子与后族之女的姻亲,卷二中,明戾与燕燕的微妙情感线,也是两大势力的交汇,皇族与后族开启霸业的一个起点。
只是,在这期间又有了胡辇和罨葛撒的荒唐婚事,乌骨里任性嫁给喜隐。让权力之争又陷入了一个新的局面。
萧思温三个女儿之间必将产生后位争夺战,并且这场争夺将给三人的命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萧燕燕,一直深深喜欢着韩德让,爱着韩德让的萧燕燕,她讲怎样处理自己的情感,与韩德让私奔失败,离别之际,韩德让起名萧绰。燕燕亦说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当初任性娇纵的相府小女。
记得韩德让与明戾交谈的时候曾说“我素日最怕小丫头烦人,可是有时候,譬如经历一件大事以后,就忍不住想要坐到她的身边,听她讲些没意思的小事,忽然觉得,人生还有些活力。”明戾便也是知道他对燕燕是有情义的,可是明戾私会思温宰相却是说出要以燕燕为后的想法。明戾心中究竟是酝酿着怎样的计谋与野心。
作为后族的姑娘。这世上对她们献殷勤的人太多了,没有几个不是为了她们的后族身份,为着他们的父亲是萧思温。当穆宗准备让他的弟弟接位的时候,他便促成弟弟和胡辇的婚事。胡辇本就是个重情义识大体的姑娘,所以对罨葛撒产生了情意,最后更是以命相救。喜隐求得乌骨里以求大计。这便是后族姑娘的使命吧。
对于燕燕来说。曾经美好的那些事情,她以为可以一生一世不会改变的东西,似乎如沙堆一样,眼睁睁的看着它坍塌,却无可奈何。她无所不能的父亲也会有任人宰割的时候。于是后来她与韩德让双双私奔,又在蓝天白云下私自结为夫妇。
人生多苦厄,苍茫草原上,一阵雄风起。
《燕云台(卷二)》读后感(十):山雨欲来,何去何从
作为历史小说,《燕云台》第一部埋下的各种历史铺垫、感情铺垫,在第二部中完美填坑,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萧燕燕巾帼不让须眉,聪明大胆其过人之处不用多说;胡辇对于太平王的情感变化也十分细腻到位;乌骨里和喜隐的共同患难时对乌骨里的心理描写,“冲动-害怕-付诸一掷-欲望”,并不仅仅是第一部的延续,还有穆宗,这个辽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庸皇帝,小说也进一步延伸到其小时候,小时候经历的种种而导致如今性格标签“残暴、滥杀”的形成……第二部将整个气氛推向高潮。 《燕云台》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历史背景/楔子: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而这起起伏伏地二百一十余年里,皇后世世代代出自后族萧家。 “有时候时光如同一张网,那所有人都网在里头,纠缠交错,最终发现每一步的举动,都是牵一发发动全局,不得不思之又思,慎之又慎,甚至不能抽利剑斩断绳索痛快了事。” 上一代的恩怨像是命运的回转,转入下一代,又是一番政变,又是一番分离。唯一不一样的,有些是为了皇位,为了欲望,残酷苛刻,最后因为皇位而死;有些是胸怀天下,为了国家王朝……可是,也避免不了伤害有情人。站在燕云台上,展望南下之景,萧燕燕胸怀天下,注定了萧燕燕的身份必不会是一个普通官家的女子。 第二部初始,萧燕燕为了保护家人截取太平王耶律罨撒葛报告给穆宗的信件,偶然之下假扮成巫师肖古(以人心人血给穆宗入药的坏女巫),深入帝廷骂地皇帝暴怒,阴差阳错,反而使巫师肖古失去穆宗信任,这个穆宗实施暴政的一个"刀"终于下台。爽! 然而,只要穆宗不死,暴政还在,只要穆宗还在,人民依旧水深火热。 共同目睹了穆宗的残暴行径之后,萧燕燕和韩德让的感情迅速升温。而萧燕燕经过胡辇和乌骨里的"怂恿",嗯对,给韩德让表白了(热情大胆的契丹族女子)。但是,韩德让是汉人,这个温柔内敛的小哥哥一直把辅佐耶律贤作为己任,"国家大事未了,怎能顾及儿女私情?"为压迫点,对燕燕的感情一直隐忍不发。可萧燕燕这么一个有魅力又很主动的人,最终还是倒在了萧燕燕的石榴裙下,与燕燕订婚。是萧燕燕让韩德让找到了自己。 另一边呢,耶律贤也对马背上的那个少女念念不忘,一眼万年。一张一张画着萧燕燕的画像,直到黎明(心疼男主一下)。萧燕燕也跟耶律贤的结下了深深友情(单方向爱情)。萧燕燕就是耶律贤一碗一碗苦药里的蜜饯。
茫茫人间,无垠草原上能遇到这个看一眼就觉得天地间万道金光绽开的女子,也实属耶律贤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