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金王朝(平装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金王朝(平装版)的读后感10篇

2019-11-06 23: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金王朝(平装版)的读后感10篇

  《大金王朝(平装版)》是一本由熊召政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17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金王朝(平装版)》读后感(一):小说家手笔,大历史格调

  小说家手笔,大历史格调

  ——读熊召政《大金王朝》

  相见恨晚,读着过瘾。这是读完著名学者熊召政《大金王朝》系列小说的第一感觉。在作者熊召政的笔下,宋辽金三国的风云变幻民族融合,似乎穿越历史的尘埃,向我们缓缓走来。这部书体现了小说家的手笔,展示了作者的大历史格局

  《大金王朝》为四卷本:《大金王朝•1 北方的王者》《大金王朝•2 擒龙的骑士》《大金王朝•3 逊位的皇帝》《大金王朝•4 崩塌的帝国》,煌煌百万言,于纸面之上,构建起宋辽金三国的兴衰历史。虽然作者是在写历史小说,但从文本之外、文本之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匠心”“野心”。

  其匠心体现在文本之外,四卷本构思创作14年,考察行程6万里,光是相关资料文献著作就阅读近千万字;匠心体现在文本之中,既有小说味,又有历史感,读起来,欲罢不能,甚为享受,看得出作者的投入诚意。作者的“野心”,应该说是很多历史写作者野心的代言:要有手中之笔,穷尽精力,使得历史得到最大可能的还原。

  通过阅读这本展现宋辽金大三国时代的著作,再现历史的金戈铁马,历史还原度较高:1115年,宋辽两国进入政治暮年,女真人在松花江畔建立了金国。十年后,辽国灭亡。又两年后,北宋的都城汴京也被金攻陷。《大金王朝》让这段历史得以复原,着力刻画这段历史,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在历史背景下践行自己命运悲欢离合。作者是怀着历史使命感书写这段历史的,虽也有演义的成分,却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尊重历史脉络,尊重历史事实。在阅读的过程中,牵动读者的情绪,为之高兴哀伤感叹情感得到互动是非优秀读物

  作者触碰的是历史的“非热点区域。似乎我们一说到宋辽金,就会想起《说岳全传》等读物,一些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我们是正统的王朝,我们被侵略欺凌。往往写作者也是,写历史喜欢站在汉民族的正统和王道上去书写,这样写就显得格局太小,也难出新意。作者熊召政从中华民族的大版图来落笔书写,突破意识的局限,用崭新的历史观去呈现这段历史,所以《大金王朝》是一部有胸怀、有大历史格局的小说。

  “读史使人明智”。确实,好的历史作品,应该给读者以启迪思考。作者作为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有着丰厚学养,创作这本《大金王朝》的背后,也一定有自己的意图用意。借助阅读这本书,作者的写作初心得体会:娱乐至死,实干兴邦。在展示这个初心基础上,还能体会到作者更高的艺术追求:用本书做载体,回望中华民族千年来路,不忘其本;展望民族未来复兴道路继续前进。理解了作者的这些苦心,对于阅读本书也好、体会历史也罢,都有一定的益处,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是一种启迪。

  《大金王朝(平装版)》读后感(二):灭辽伐宋:大金的奋斗史,辽宋的辛酸

  与以往历史小说不同,长篇历史小说《大金王朝》是站在中华民族版图的宏观视角讲述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如何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契丹人的辽国,再一步步入侵宋朝,讨伐征战宋朝官兵,并将上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等众多皇亲王臣沦为阶下囚的历史故事

  《大金王朝》的作者是茅盾文学得主熊召政,他潜心14年,在辽金故址行走6万里,研读上千万字史料,写就了这部长篇民族历史小说。该小说,分为4卷:《北方的王者》、《擒龙的骑士》、《逊位的皇帝》、《崩塌的帝国》。

  小说以宋朝皇帝宋徽宗和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海上之盟为线索展开:在金辽两国冲突不断,战争不断的条件下,宋朝皇帝宋徽宗在几名权宦建议下和金达成密盟:宋和金联合灭掉辽,胜利后金将辽一直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宋。宋徽宗原以为可以从此了却了宋朝的心愿,收回之前花数十年北伐战争都无法收回的如聚宝盆般的燕云十六州,抹去屈辱的“澶渊之盟”。但没想到的结局是,和“澶渊之盟”的进贡金银相比,“海上之盟”带来的却是灭顶之灾

  小说以此展开,讲述了大金王朝如何灭辽伐宋的过程。

  海上之盟建立的条件相差悬殊,这也是金未曾想到的。

  宋和辽都进入了政治暮年,宋朝皇帝宋徽宗喜好舞文弄墨,茶石诗画,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个高人,无疑,他的爱好导致身居高位的朝臣也都是些文人墨客,喜好攀附之徒;而辽国天祚帝更是昏庸腐败,如果说宋徽宗是崇文,他便是尚武,在狩猎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多于以往辽国皇帝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而刚刚崛起的金王朝,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无论是亲族臣子,官兵奴仆,各个都是励精图治肝胆相照有勇有谋者多,这和辽宋形成鲜明对比。若不是宋金的海上之盟,大金王朝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说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无论是大金开国皇帝完颜大骨打,元帅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还是为其出谋划策的汉人参事陈尔栻,第二代皇帝吴乞买,将军金兀术等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便是为大金建功立业,灭辽伐宋,扩张国土。在大目标的基础上,面对背叛和不降,他们凶猛甚至残暴,但在大义面前,他们胸怀宽广,无论是对降将郭药师,还是对劝降的宰相左企弓。

  和大金的皇帝朝臣一心相比,宋朝的状况真可谓是各怀鬼胎,众说纷纭反复无常。从是否和大金签订联金灭宋密盟的事件开始,便产生了两派,建议签订此盟一派,和反对签订此盟继续《澶渊之盟》一派。后来,宋朝因在灭辽一事上未尽多大功,金找理由拒绝全部归还燕云十六州,两派中的同意签订一派为脱责而对上混淆视听,对战事一瞒再瞒。当纸包不住火时,大金开始进攻宋朝时,朝堂又开始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两位皇帝无论是宋徽宗赵佶,还是宋钦宗赵桓,在朝臣的各路进言中优柔寡断,对赔偿了一次又一次的金银,却又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宣战,屡战屡败。这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累年的结果,纵眼望去,朝臣数百,基本全是文人,竟无一人可用战场。仅有的几名战将,在平方腊后,返回作为抵御大金的主力,也都老的老,伤的伤,死的死。

  《大金王朝》无论是从宏观上战争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都非常细致,读来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金将完颜娄石率敢死队冒险攀越鹰嘴峰时的赞叹;对完颜阿骨打轰然去世的叹息;对辽国萧莫娜殉情殉国的哀悼;对宋徽宗和宋钦宗丧国后的痛惜;对陈尔栻运筹帷幄悲天悯人崇敬;对饥饿到人吃人的程度时,太原官兵依然顽强抵抗外侵的肃然起敬……

  这部长篇小说,起于进攻辽国,终于攻克宋朝黄河以北,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这是一部记录大金王朝崛起后扩张势力范围史书,也是一部辽国灭亡的史书,还是一部关于宋国皇帝如何沦为大金阶下囚的史书。

  《大金王朝(平装版)》读后感(三):《大金王朝》:以金国为视角,重新审视宋金辽三国兴替往事

  岳飞的故事,可能是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他是在抗击金兵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英雄。他牢记母亲刺在他背上的“精忠报国”四字,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征战十八载,一度打到朱仙镇,有望收复中原,“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又被赵构与秦桧合谋害死。

  但是,他一生所抗击金兵,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是怎样崛起的呢?这个恐怕就很少有关注了。

  其实,金王朝的崛起也是一部非常精彩(当然也是充满了残酷杀戮)的故事。不过,在以宋朝为正统的文学叙事中,人们一般不太关注金王朝的崛起,仿佛突然天降灾星,来了这么一批人,将北宋王朝击败。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的新书《大金王朝》一书,非常难得地采取了金王朝的视角,以非常写实的手法描述了金王朝的崛起,为我们审视宋、金、辽三国兴替往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悲宋朝一再重蹈覆辙

  缔造一个王朝,看起来是一个庞大工程,但历史上一个王朝的崛起往往用不了太长时间。金王朝的崛起,也不过是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完成

  本书开始时,金王朝的创始人完颜阿骨打已经攻下辽的上京、中京,开始攻打辽的燕京城。但还没有完成灭辽事业,阿骨打就去世了。这并没有影响金王朝的继续崛起。他的兄弟和子侄团结一致利用辽国内斗造成国力下降的有利局势,联合辽国的死对头宋朝一起攻打辽国,在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灭辽事业。

  起初,金王朝对与大宋还是抱有一定对敬意的,但就在联合灭辽的过程中,宋朝军队虚弱、宋朝君臣的颟顸无能,被金人发现,因此,当灭掉作为宋的屏障的辽之后,很快便挥师南下,攻打宋朝。

  可悲的是,宋朝此时君主安逸游乐大臣勾心斗角,君臣苟且度日,军务废弛,上下离心。金军打来,只能束手就擒。靖康耻、臣子恨,就这样酿成了!

  更可悲的是,一百多年后,这个局面再次出现:当成吉思汗在北方崛起,开始攻击金王朝的时候,南宋一帮目光短浅的君臣,忍不住报复渴望,再次联合蒙古大军灭了金朝,自毁屏障,导致崖山的悲剧

  在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关内农耕民族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什么时候汉族建立的王朝虚弱辽,北方民族就会乘势而入,要么灭国,要么花费巨大国力来抵抗,搞得国库空虚,如汉武帝

二、从《大金王朝》看王朝兴替的历史周期

  其一,王朝兴起之初,创始人往往起自民间,深知民生疾苦,洞悉旧朝弊端,所以会身先士卒选贤任能揭竿而起,无往不利。宋的创始人赵匡胤、辽的创始人耶律阿保机、金的创始人完颜阿骨打,以及西夏的创始人李元昊等,都是这样的。创始人的才能出众,又能团结一帮贤臣猛将,摧枯拉朽一样打败旧朝。我们看《大金王朝》书中,金王朝上下同心,共克时艰,而辽和宋,内部则是尔虞我诈小人当道,谁胜谁负的局势非常明了,我们只能在一旁感慨不已

  其二,等到王朝格局固定下来,或者一统天下,或者扩展到一定程度,各方都按部就班进行统治了,那么也是王朝走下坡路的开始了。无论哪个王朝,都没法避免君主能力弱化的危险。大金王朝崛起的时候,宋朝正在徽宗的手里,这个在太平盛世中成长起来的花花公子,在吃喝玩乐、艺术创作方面倒是有一手,论到治理国家,就一窍不通了。而对面的辽国,同样也是强弩之末。两个强弩之末的国家,只能乖乖等着如“干将发硎”的大金王朝来收拾了!

  其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局面一再出现。宋和金两国,在形成对峙局面之后,也有一段互相较劲的时段。因为有强敌窥伺,所以都不敢放松,所以双方隔江而治,都有一段中兴的局面。对峙几十年之后,大家都安于现状,又一起疲沓了。于是灭霸级的终结者,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崛起了。

  孟子曾经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从宋、金、辽三国的兴废中,我们再次看到这个道理。这是《大金王朝》带给我们的启示

  《大金王朝(平装版)》读后感(四):波澜壮阔的大金王朝崛起之路

  熊召政本着拒绝戏说对读者负责态度,耗费七八年时间阅读史料典籍,并对古战场进行实地勘察。为了切身体会当年的历史场景,甚至亲凛冽刺骨寒风,只为感受十万铁骑是如何在寒冬中行军过江,以此种精益求精严谨态度,十年磨一剑,书写《大金王朝》。

大金王朝四部曲

  现今有很多小说或影视剧戏说历史,将历史进行娱乐化,什么穿越回到宋明清,或与历史上的名人谈笑风生,或干脆更夸张取而代之搅弄风云,更有借鉴历史框架架空朝代类的创作,分布在各大文学网站。但是在这些层出不绝的作品倾轧下,我们可能已经早已分不清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戏说了,毕竟演绎的好的文学作品比之厚重的历史典籍来的更加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历史一旦无人传承,也将沦为野史

天龙八部之完颜阿骨打

  有很多人说《大金王朝》有点过于遵循史实,反而矫枉过正有失偏颇,这不也恰恰说明了野史戏说的能量之大,已经模糊了我们的历史求真求实的看法。对于历史,史官记载不过是三言两语,即使是正统的记载也未必不夹杂私情,这么一本实事求是之作,打碎了我们对于历史的浪漫幻想,难免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写大金这个朝代?熊召政说,“一个朝代的意义不在于时间长短,我想从另一个独特角度,让读者了解辽金宋的文化宗教、政治、军事民风各方面的特点政权更迭的原因”。其实说实话,未看此书之前,我对宋辽金朝代更迭知之甚少,顶多就知道宋朝很多文豪大家比较厉害,拜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晓得了完颜阿骨打和耶律阿保机这几个名字,但是多的就没了,实在也是很汗颜了。看过之后对辽宋金的认识才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唐太宗曾评魏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他做到了,为后世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可是纵观他之后各朝各代的诸位皇帝,似乎只有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能做到此。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便是公元十二世纪,传承了中国帝王术的地表最强者,虽然在此书中他的历史光环平分了一半给他的军师陈尔栻,但是我们依然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雄才伟略,霸王气概。

金辽战争

  本书共分四卷,第一卷·北方的王者,第二卷·擒龙的骑士,第三卷·逊位的皇帝,第四卷·崩塌的帝国,有历史的发展趋势描绘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朝代更迭的大戏。起初宋金约定澶渊之盟,共同抗击辽。此后完颜阿骨打礼贤下士,得获民心,愈战愈勇,治国有道;而宋徽宗虽有心朝政,但更耽溺于声色犬马神鬼书画,朝政由宦官奸佞把持,朝臣纵有交替,也不过是一个小人下去了,换上另一个上位罢了。两相对比,虽在联盟中宋基本没怎么出力,金也依照盟誓归还燕云十六州。反观之后的宋却称得上背信弃义之辈了,甚至李师师都敢借唐玄宗和杨贵妃比翼盟誓,暗示徽宗:“凡世上盟誓过的,十之八九都是悲剧。”古今中外,但凡背信弃义之辈似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徽宗却仍自比天上道君,迷信鬼神之说。上位者若是借神鬼之说巩固王权安抚民心尚可为人称道,若是安慰自己增强自信就很可怕了,反观辽的萧德妃萧莫娜和金的完颜宗翰都知晓此理,两厢对比之下宋真的是气数已尽,无力回天,难怪有人评说“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徽宗赵佶

  其实说到宋辽金,很多人都会想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毕竟与他有关的影视小说诗篇实在是太多,然而《大金王朝》却反其道而行,描述笔墨甚至不如李师师,单只涉及一个章节,由宗泽评价了句“精忠报国之人,大多遭人算计”。虽一针见血,短促有力,但由此也可窥得大金王朝崛起路上的英豪之多,笔墨已不及。

  历史呈现有严肃的,也有不严肃的;有沉重的,也有轻松的。每一种都有读者,历史小说还是要起到引导作用。因为很多读者比如我,都是会通过文学作品去了解历史。作为一个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者,熊召政拥有一颗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心,并且与时俱进,将历史以一种更文学的方式展现给我们,这真的是难能可贵值得称赞的。

  《大金王朝》是一套承载了厚重历史格调的书,全书涉及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上的只言片语在熊召政的笔下缓缓书就,历史中的他们从此成了我们可以想象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文学创作中的产物。如果真的想了解辽宋金这三个朝代的纠葛,当看此书。

  《大金王朝(平装版)》读后感(五):所有的残酷跟历史的残酷相比,都是小残酷

  文 / 顾大海

  公元1123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麾下猛将完颜娄石,由安肃门进入汴京。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城市,北宋都城汴京每日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完颜娄石的到来,不仅让汴京,更让北宋的国运自此有了极大的改变。

  作为金朝特使,完颜娄石访宋是为了兑现“海上之盟”的承诺,与宋徽宗赵佶商谈交割燕云十六州的细节。

“海上之盟”约定:金宋同时出兵两面夹击辽国,金取辽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宋攻取辽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金同意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

汴京城内的人间乱象

  金军势如破竹,仅凭五千先锋军,三天时间便攻陷了由六万人防守的辽国上京。而童贯、蔡攸率领的三十万宋军,却被两万辽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随着金军顺利攻下最后一座辽国都城燕京(南京),除了人迹罕至的荒漠和极寒地区,辽国的土地均已臣服在金军的铁蹄之下。

  这场战争完全暴露了宋朝的无能,遭到轻视也在所难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顾群臣反对,坚持如约兑现承诺。正月初六,金朝特使完颜娄石参加在大庆殿举行的朝会大典,觐见宋徽宗,谈到交割事项时,宋徽宗却顾左右而言他。

  次日,蔡京在家中宴请完颜娄石,宋徽宗的几个宠臣作陪。一张偌大的圆桌,坐了十一人,每人身后都站着一位服侍的丫鬟,个个眉清目秀,穿着裸露半胸的吊敦。完颜娄石刚坐下,丫鬟便屈膝呈上一只小小的白玉盆,里头盛着一节指头深的清水,上面漂了几片花瓣。

  完颜娄石尚在犹豫,丫鬟已将他的双手拉进玉盆中润湿轻揉,接着拿出丝绢帮他擦干。完颜娄石臊得面红耳赤。丫鬟低头帮他洗手时,那酥胸差一点挨到他脸上,纤纤玉指的摩挲,他竟有些不能自持。

  完颜娄石伸手将丫鬟一推,粗鲁地说道:“好了。”丫鬟训练有素,不气不恼,又含笑递上一个八寸长短的黄绢卷轴:“请将军过目,这是府宴餐单。”完颜娄石摆了摆手:“不看了不看了,上啥吃啥。”

  完颜娄石的老家在阿什河畔的皇帝寨,世世代代居住的女真人,生活都很简朴。女真只出两种人,农民和猎人。猎人一辈子与豺狼虎豹搏斗,再调转刀口与人作战,个个勇猛无比。至于农民嘛,既种田,也打鱼。所以,那里的高山、平原、树木、河流,孕育出天底下最勇猛的战士,最勤劳的农民。

  完颜娄石才四十一岁,但在马背上至少度过了三十三年。他看不惯更过不惯达官贵人们富贵熏天的生活,直觉告诉他,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他得出一个结论:宋朝比辽国好不了多少。当官的锦衣玉食,一个个都用尽心思去讨好皇帝;街上碰着的众生,不管是人是鬼,都一门心思想着怎样发财。官民矛盾尖锐,当官的搜刮民财,当民的巴不得当官的全死掉。这人间乱象,在汴京城中随处可见。

  此时,蔡京的宠姬唱起了《永遇乐》,那妙曼的歌声让人陶醉,也让人兴奋。众人都在忘情地倾听,唯独完颜娄石闭起眼睛,他的心已经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了北国,回到了阿什河畔的家乡,回到了辽阔的草原,另一种歌声更让他神往:“我如此怀念马背上的家乡,我的怀中搂抱着草原上的姑娘。她的笑声让我成为勇士,她的眼睛比星星还要明亮……”

大金王朝缘何崛起

  和完颜娄石一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也是一个重义轻财、豁达大度的好汉子。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有一段关于阿骨打的描写:那人双臂使力,将猛虎牢牢的钉在雪地之中。但听得喀喇喇一声响,他上身的兽皮衣服背上裂开一条大缝,露出光秃秃的背脊,肌肉虬结,甚是雄伟。萧峰看了,暗赞一声:“好汉子!”

《天龙八部》插图

  看得出金庸先生非常喜爱阿骨打,相较这种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熊召政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大金王朝》注重写实。作者本着大处不虚、小处不拘的态度,通过实地考察和研读史料,为作品注入了丰富生动的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阿骨打。

  金宋签订密约时,载入誓书的是:“归还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事实上,石敬瑭割让的只有十三州,平、营、滦三州早已被辽国占领。所以,归还十三州是金朝与宋朝谈判的先决条件。

  有大臣问完颜阿骨打:“燕京是第一等的繁华之地,能不还吗?”

  “不行。”阿骨打立即表态,“两国交往,重在诚信。我当年答应过南朝皇帝,归还石敬瑭割让的土地,既然答应了,就得兑现。”于是,金朝首先归还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燕京等地。

  公元1123年八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返回上京途中病逝。与后来各代金朝帝王对宋朝充满敌意不同,他这一生,对辽国冷血无情,却对宋朝相当和善。《靖康稗史笺证》中记录其二子完颜宗望曾直言:“太祖止我伐宋,言犹在耳。”完颜阿骨打就是不许儿子们伐宋,直到他去世。

  写宋朝的小说汗牛充栋,写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人却极少,《大金王朝》是极有意义的文学补白。全书舍弃狭隘的史学学统,以千年的眼光回望历史,书写辽宋金三国争霸的故事,摆脱了汉民族的单一视角,客观地审视一个国家如何衰败,一个国家如何崛起,以及各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融合共生的历史进程。

《大金王朝》实拍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靖康之耻”。提起徽钦二帝、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被金军掳往北方,汴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就咬牙切齿。还有很多人出于对女真族的刻板印象,把金朝看作落后野蛮的蛮夷之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与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不同,女真是一个渔猎农牧多元复合体,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既能组织强大的骑兵,也能自力生产各种精良的武器和铁甲,甚至装备了十二世纪最先进的攻城器械。

  根据地缘政治学观点,作为一个新兴的地区强国,金朝不可能与孱弱却又异常富有的宋朝长期保持良好关系。公元1125年十月,也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去世两年之后,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包围了汴京。

历史的教训说明,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中汲取任何历史教训

  如果说战争之前,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对攻宋还尚存几分担忧,认为宋朝毕竟是泱泱大国,兵力强盛,对外可能消极怠战,但守土肯定都会拼死御敌,却没想到宋军如此稀烂不堪,兵锋所到之处皆一触即溃。

  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积弊已久。腐败的官场中,暗藏祸胎的人太多,结党营私的人太多,笑里藏刀的人太多,纸醉金迷的人更多。匆忙禅位的宋徽宗懒政误国,面对势不可挡的金军,继位的宋钦宗束手无策,竟把希望寄托于巫术戏法。社稷危亡之际,纵然涌现出韩世忠、李纲、种师中、王禀、宗泽、岳飞等一大批忠臣良将,终不能挽狂澜于既倒,阻止北宋灭亡的命运。

《大金王朝》精装典藏版 实拍

  在《大金王朝》第四卷“崩塌的帝国”结尾,公元1127年正月,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先后被拘留在金营。阿骨打身边的汉人军师陈尔栻告诉赵佶:“吴乞买皇帝会给你足够的时间,让你和你的儿子反省,你们是怎么把一个大好的江山玩完的。上皇啊上皇,你是天下第一号才子,一生阅人无数,却始终不认识小人。”

  “老先生,您帮帮我。”赵佶乞求陈尔栻的怜悯。

  “帮你什么?”

  “请您跟大元帅说说,放我一家老小回去,我们不当皇帝了,只求找个地方,一家老小在一起过平安的日子。”

  陈尔栻没想到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竟如此可怜,“你知道辽国的天祚帝现在如何吗?”

  “不知道,他怎样了?”

  “有饭吃,肉也有的吃,偶尔也能喝上酒。我想,吴乞买皇帝也会这样对你。”

  “这么说,吴乞买皇帝不会放过我?”

  陈尔栻苦笑着,回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你看苍天放过谁?”

  是啊,“你看苍天放过谁?”这句话说得真好。

  天下无不灭之国。仅仅过去了107年,对宋朝极尽残虐,曾经不可一世的大金王朝,也走上了北宋政治腐败、娱乐至死的老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他的开国将帅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亲手缔造的国家居然先于南宋崩溃。

  公元1234年正月,蒙古和南宋联军将金哀宗完颜守绪合围在蔡州。正月初九,蔡州城破,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正月初十,南宋军队与残余的金军展开巷战,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之中,金朝覆亡。

  黑格尔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名言:“历史的教训说明,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中汲取任何历史教训。”

  《大金王朝(平装版)》读后感(六):燕云十六州的得与失,北宋王朝的喜与悲

  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原因,中国版图,以燕山为界,隔开了两种文明形态。山的两侧,内侧以农耕汉族为主,外侧则为游牧民族的家园。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柔然、鲜卑、女真等游牧民族,一次次越过燕山,掠夺中原丰饶的生活资料。 学者熊召政在其著作《大金王朝》的开篇就断言:最初的民族战争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资源争夺战,这种几乎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开始的战争,其间歇性的杀戮与对峙,既给中国历史染上了血腥,也给各民族之间的整合与交流提供了种种可能。

长城内外

  燕云十六州易主,游牧民族获得了主动,农耕民族失去了屏障 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构筑万里长城,用以抵御游牧民族的进入。 西起八达岭,东至山海关的燕山山脉的这一段,是万里长城中最坚固也是最险要的一段。汉唐时代,中原王朝依赖长城一次次挫败游牧民族的铁蹄。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在长城内外的军事斗争中发展与轮回。中原的农耕文明以长城为据,得以持续发展:农人们安居乐业,诗人们吟风弄月,僧道们晨钟暮鼓…… 然而,这一局面很快随着大唐王朝的坍塌而发生变化。

长城为屏

  后晋之主石敬瑭的饮鸠止渴 唐朝烟消之后,朱温建立梁帝国,然沙陀人晋王李克用亦占据河东,与之相峙。其后克用子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仍复称“唐”。 石敬瑭,原属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帐下,为李嗣源女婿。石敬瑭在其账下,参与“梁晋争霸”,为其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李嗣源与李存勖之间相互猜忌,终至刀兵相争,庄宗李存勖兵败中流矢而死。李嗣源率军入洛阳监国,任命石敬瑭为陕州留后。 李嗣源不久称帝自立,是为唐明帝。 然而,历史相同的一幕再次上演,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又因功高被忌,起而反唐,兵进洛阳,先为监国,后称皇帝。 李从珂时期,轮到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武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的石敬瑭被猜忌了。 起初石敬瑭曾替李从珂抓获后唐闵帝李从厚(李嗣源亲子),助其除去后患,但李从珂并不信任石敬瑭,将之视为最大的威胁,千方百计想将石敬瑭调离河东根据地。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李从珂改任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并催促他速往郓州上任。 石敬瑭先是装病,后又推出明帝另一亲子李从益与李从珂争位。李从珂不再对石敬瑭客气,下令罢免他一切官职,并出后讨伐之。 石敬瑭见兵临城下,己身力量不足,于是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援。为求得对方援手,石敬瑭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或曰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还向契丹进贡大量财务,并以儿国自称。 契丹皇帝正中下怀,立即领兵出雁门关南下,偷袭后唐军队,解石晋瑭于倒悬。936年11月,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晋皇帝。两年以后,石敬瑭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石敬瑭事急求援,不惜以中原屏障为贿,于他后晋小朝廷而言,实乃饮鸠止渴,前门驱狼,后门进虎;而于整个农耕中原而言,实为门户大开。

北方的天空

  失却屏障的赵宋王朝,陷入被动 燕云十六州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天津到大同长城内外的地区。具体为: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幽、蓟、檀、顺、瀛、莫、涿、易九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燕山东南面,史称山前九州;余下七州在太行山西北,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山后七州。 山前山后十六州是农耕与游牧交错的十六州,中原王朝失去了它,就失去了长城,失去了保护中原的屏障。而契丹人拥有了它,就有了入驻中原的中转站、桥头堡,同时也获得了农耕经济提供的粮食、物资。 坐拥中原的君主,对这块土地的失去是痛心疾首的,自后周世宗开始,都在想办法收回燕云十六州。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曾亲率军队北伐契丹。此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五,正欲一股作气,夺取幽州时,世宗染病,无奈班师。此年六月,柴荣崩,但悲不见燕云十六州回。 稍后建立的赵宋王朝,面对的仍然是失却了燕山与长城拱卫的被动局面。 面对此情此景,赵宋的创立者赵匡胤并非没有打算,但北宋初年,南方还存在南汉、南唐、后蜀、吴越等一些割据政权。宋太祖奉行的是“先南后北”的战略,他与宰相赵普一致认为,剿灭南方只是时间问题,但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不是一时半会会能拿下来的,因此放在后头。 宋太祖作了两手准备,在征伐南方之际,他还曾在内府库专门设置一座“封桩库”储藏财富,以期用金钱赎回这片土地。但这么大一块肥肉,契丹人如何舍得吐出来呢? 燕云十六州买不下来,就只有武力收回。不过天不假年,还没等赵匡胤腾出手来北上,自己却暴病而亡。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先兄遗志,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围攻北汉,赵光义于二月亲征北汉,击退辽兵,灭亡北汉。同年五年,赵光义趁伐取北汉之势,自太原出发北上。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但在围攻燕京之时,赵光义受伤中箭,仓惶撤离,北伐失败。 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派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东路军屡遭辽军挫败,粮道被切断,终未能与中西二路汇合,于歧沟关大败而归。中、西二路亦只能南撤。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在狱中绝食三日而死。给后世留下“杨家将”的诸多传说与赞歌。 北宋初年,数十年的北伐战争,屡战屡败。长期的战争给宋朝国力带来巨大损耗,也给中原百姓带来无尽的苦厄。 痛定思痛,北宋第三任皇帝真宗赵恒终于决定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公元1004年,北宋在澶州的北城与辽国签订了停战和议,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订立盟约,约定每年向辽进贡大量金银岁币,于中原政权而言,这算是一种屈辱,但这种妥协退让也给赵宋王朝和中原百姓带来了一百余年的平稳与繁荣。

燕云十六州

  辽没落,金崛起,带给赵宋是福是祸? 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称雄中国北方的辽国政权也开始腐化堕落。末代辽帝耶律延禧放荡荒淫,臣民人心焕散,大辽危机四伏。 此时在辽之东北边境,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迅速集结力量,成为不可忽略的部落联盟。而此时的辽国官吏仍然在对各个联盟部落进行勒索压榨。 完颜阿骨打不满天祚帝对女真人的傲慢无礼,也不满巡国特使对女真的索贿无度与欺凌妇女。1115年,已是远近归心的完颜阿骨打在正月初一宣布建立大金国,辽国以镔铁为宝,金却克铁——阿骨打要消灭辽国、 大金王朝成立七年,即拿下了辽之中京、西京和东京。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大辽国土多被阿骨打收入囊中。辽国只剩燕京周围的山前九州还在自己手中。 早在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派遣武议大夫马政等自登州渡海,以买马为名,与金交好,欲待火中取栗。 宣和二年(1120年),宋使赵良嗣等与阿骨打达成协议,决定联兵抗辽。 说起赵良嗣,这里要着重介绍。赵良嗣,原名马植,世为辽大族,是汉民族居居燕云十六州之人。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在童贯出使辽国之际,马植献“联金灭辽”之计,由童贯改其名为李良嗣。归宋后,李良嗣又献策曰: 女真恨辽人切骨,若迁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约攻辽,兴国可图也。 宋徽宗听后,深以为然,赐其姓为“赵”,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始。 说完赵良嗣这个“联金灭辽”的始倡者,再来看宋金约定: 女真兵自平州松林超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趋白沟夹攻;北兵不得过松亭、古北榆关之南;宋取辽之南京(燕京),金取辽之中京,幽燕原为中原之地,应归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适(天祚帝),待与南朝;金人助宋收复失地,宋须纳前与辽之岁币于金;平营滦别是一路;其地界,且以古北松亭及平州东榆关为界;要约之后,不可与契丹讲和;西京管下为恐防收捉阿适道路,所有蔚、应、朔三州,近南界,将来举兵,欲先取此三州;其余西京归化、奉圣等州,侯了阿适回日,然后交割;事定之后,当于榆关之东置榷场;并特别强调:“不如约,刚难依已许之约。”(《三朝北盟汇编》卷四)。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海上之盟”。 盟约写得清楚:宋金联手,共同伐辽,一旦事成,金承辽土,并将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 收土心切的宋徽宗似乎看到了一丝契机,于是遣使谛约,并筹集大量军费,着童贯等领两路大军北进。但宋军即使在日落西山的辽军面前,也不堪一击。童贯被辽将萧干打得落花流水。 完颜阿骨打眼见宋军不给力,亲率大军来取燕京。 战斗结束后,两国就要谈“海上之盟”的事。南朝虽也出兵,但毕竟没按说好的攻下南京(燕京)。因此,金国不愿意按说好的把全部十六州归还,只愿归还山前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以及山后的新州、妫州、州七州。 大宋仍然没有得到完整的拱卫燕蓟的长城,而大金,却仍然保留了铁骑驰骋中原的战略要冲。 为得到山前九州近三分之一面积的平、营、滦三州,宋朝对占据这三州的张觉进行策反,未遂而被金觉。 1125年8月,完颜宗望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金朝出兵伐宋。最终导致“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

  赵宋王朝以赵佶为首,虽成日流连于享乐之中,却对联金灭辽、收回燕云十六州心存幻想。却不料孱弱的宋兵不堪一击,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在如狼似虎的金人面前,又失去了辽国对金朝的掣肘,最终酿制了一杯亡国的苦酒。 自金灭北宋后,中原王朝北望燕云十六州,只有徒叹奈何。 此后蒙古南下,灭金灭宋。燕云十六州复归新兴民族大融和政权下的版图,关内关外,自此一家。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争夺战,给历史染上了血与火,也给中华文明的大融合提供了种种可能。 参考资料: 熊召政《大金王朝》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