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读后感精选
《使徒》是一本由冰河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50,页数:2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使徒》读后感(一):戏里戏外,生死之中
除了巧妙安排的情节,步步紧逼的节奏,这本书里充满了戏和人生。作者很直白地讲述主人公为活下去而贩毒所面临的绝境,也一字不多地给出解决办法。它保证了所有读者都毫不费力地体会到故事的美妙,而没有半句故弄玄虚。以贩毒为题材却又以底层演员为主人公,让一个演员演最难演的戏,这种设定已经决定了它的戏剧性,让人心生期待。细读之后,它悬疑的外壳下充满了亲情和戏谑的人生,为了活下去,你永远不知道主人公会做什么。但是作者在书里告诉读者,为了活下去他做了一切,演过所有人以后他成为了自己。
《使徒》读后感(二):最近迷上了悬疑小说
悬疑小说,真的要情节曲折才好看。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情节总在转折,你心里刚有个猜测,它就来了个反转。作者在人物设定和情节设置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也正是会吸引人一直读下去的地方。主人公的设定,应该是在别的悬疑小说里面没有过的,而且正是因为这种巧妙的设置,使这本书除了悬疑小说应有的惊险刺激之外,还多了一些幽默感。让人不禁一会儿冷汗一会儿又乐出声来。
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还只是第一本,看到最后,发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不知道作者后面还会有什么巧妙新奇的设置呢?还挺期待的。
《使徒》读后感(三):遗憾
技巧爆棚。感觉是冰河写作水平最高的一部书,却是最差的一部。
我知道这样说有些粗暴。然而确实觉得遗憾。
看书过程中,一路心说……能不能少受影视圈那些人影响?不乱开华而不实的脑洞?
从创作者角度来说,通俗小说的路比文学作品的路,确实好走,然而未尝不是舍近求远……不过这种取舍,确实好难。总归,不管写成什么样子,都是我们自己吧。
anyway,踏实写小说,还是远离影视圈子的人好,至少心态上。
好文学,有力量,有力量才能行之久远。而出挑的影视,重噱头。这两者很多时候,恰好背道而驰。
又及:这人名,艾玛,吴右 卫风华……
《使徒》读后感(四):双胞胎卧底故事
李可五线演员在各种剧组里当着四五号主角,因为一次斗殴被抓进警察局。李可的哥哥李进是一名警察的同时还是一名卧底,在燧石集团卧底五年已久 一次回江城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从此昏迷不醒 。
警局“王干”李进的上司找到李可 希望李可能够代替李进回到燧石集团继续卧底 。李可最终被劝说去到燧石集团卧底 但是面对心狠手辣的毒贩么 只有十天短暂的训练时期 李可能够顺利的替哥哥完成艰难的任务吗。
各种故事情节我觉得发展的挺好,比较让人意想不到 不像是有些书里 用的都是同样的套路剧情 猜都能猜出来以后的剧情怎么发展 这本书就感觉到不一样 你心里想可能那样发展下去 可是他可能偏偏就不 跟你想的不一样 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发展下去 。同时还有比较有看点的是 李可李进和安娜之间的故事 ,书里关于心里细节描述的挺好 比较李可 虽然还依旧恋眷“前任” (忘记叫什么了) 但是安娜是比较 迷人的充满魅力的一位女性 想起前任的同时 但又因为安娜心里比较纠结 这段也挺不错。
总之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可以值得一看 。然后结尾留下了一个大悬念 挺让人期待的第二部。
《使徒》读后感(五):如果说这样一个菜鸟当卧底,真不知道他能活几天
冰河最新犯罪悬疑小说《使徒》,也可以说是史上最容易穿帮的卧底故事!
继《狗日的战争》《警察难做》热卖30万册后,畅销书作家冰河的最新犯罪悬疑小说《使徒:迷失者的续命游戏》这一次又吸引了我,这是一个卧底的故事,有和一般悬疑完全不同的主角——四流演员代替孪生哥哥成为卧底,角色串位,堪称最容易穿帮的卧底。
四流演员李可被迫代替孪生哥哥李进化名龙久,潜伏东南亚最大毒枭吴右身边做卧底。突如其来的任务,没有剧本,更没有喊停重来的机会,再完美的演技也无法复制李进的记忆。李可不仅要面对教父级的毒枭老大、搭档和手下,还要与李进的未婚妻——吴右的女儿安娜朝夕相处。更可怕的是,李进似乎早已向吴右暴露了警察身份……菜鸟卧底能否闯关成功看到这本书的最后,我都觉得他每个下一秒都可能狗带……
主角所面临和解决的每一个危机,主角通过潜伏毒贩集团,一层一层挖掘出背后更深更庞大的组织,相当于一层层闯关。剧情重重反转,悬念十足。本书既有美剧的强情节、强设定,又有日式悬疑的人性思考和关怀。这本书如果改成电视剧或电影,或将会成为继《暗黑者》《心理罪》《余罪》后最值得期待的犯罪悬疑剧。
《使徒》读后感(六):几个情节分享
1.主人公关于接受卧底任务的心态转变:在监狱里受到了同性的凌辱是其中一个因素,很多文学影视作品都体现过这么一个现象,比较著名的就有《肖申克的救赎》。而这些作品表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我看来其中一点是增加其真实性,向我们展现监狱中的残酷;另一点就是定下作品的基调,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前期的压抑还是本作最初的无奈都可从中窥见一二。
2.“公主的祭日”:何翰对李可进行了气势上的压迫以及心理上的试探,他当着李可的面杀死十年前害死“公主玛丽”的内奸钢琴师,显示了自己的一种态度,对背叛组织者绝不手软,也侧面表明了自己对李可不信任的心态,于是便用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法来试探一下李可,而李可当然在这突如其来的血案中察觉到了危险,不过出于演员的直觉,他也走钢丝般的暂时抵挡了何翰的进攻。
3.“最伟大的演员”:李可被泰国警察洪坦抓住后便开始想对策,由于他不是真正的警察,而是个演员,所以他的办法就是在脑中搜索相应的电影桥段再演出来。李可在小说当中一直没有忘了自己演员的身份,并且通过电影的二手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这个设定蛮有意思的,因为在如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把荧幕当作评价尺度,用影像作为判断标准。
《使徒》读后感(七):很多事情难以预料,恰恰在电影中常发生的事情真的在男主身上呈现了
转:文超新星
一直对警察系列和卧底类的小说不感冒,觉得太假,或者是本身就觉得这种职业搞笑,认为读此类小说浪费时间耗费精力。对这本书开始也没有抱多大的希冀,是被广告吸引进来的。读完第一页,嗯,觉得有那么点感觉,又读了几页,作者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故事的开篇平铺直叙,没有卖关子,把主人公进行了简单介绍,使读者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之后随之发生的打鬼子事件以及李可最初的心理活动,让读者们小叹一次,哦,主人公是这样的,有了进一步了解。而后对他身世的简介及李可在狱中的遭遇,让读者二次小叹,此次不仅使读者着急了解李可在监狱中的遭遇,在阅读时有一个什么立场,同时更对作者那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和接地气又不失特色的文法暗暗叫好,使读者更有意愿看下去。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演员怎么会和卧底和毒枭联系起来,峰回路转,很多事情难以预料,恰恰在电影中常发生的事情真的在男主身上呈现了,且不落俗套,使人拍案叫绝,又浮想联翩。文中开篇和鬼子干架本是生活中的常事,正是生活中的事才最具吸引力;还有王干为了让李可答应自己,又和牢头及众流氓联合给李可下套,更觉得真实性。仅仅读到此,便知此书非同一般,定是一部上乘佳作。
《使徒》读后感(八):反转的人生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由地,不由您 在网易蜗牛阅读平台上花了几个小时阅读完成了这本叫做,使徒 迷失者的续命游戏,的犯罪悬疑类长篇小说。 小说作者叫做冰河,这是第一次阅读他的作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了实体书。 使徒,这个词语。自己一直没有搞懂什么意思,记得以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中EVA就是主要在和使徒作战,那里面的使徒貌似是一种更高阶的存在派下来在地球上要完成一定的使命的执行者。 在龙与地下城这个游戏中貌似也有使徒,是指穿过屏障进入魔法世界仍然拥有魔力的存在?貌似如此吧。 港剧有一部叫做,使徒行者的作品。自己没有看过但是貌似也是警匪片吧。 anyway自己对于这本书的名字,使徒,的理解就是一个undercover,一个卧底,一个犹大,一个异类,却要努力地斡旋于多方势力之间,他会被各方势力所影响,很容易就会改变自己的颜色。 这部作品看起来将会是一个系列,这次只是第一本,可以说,第一本的结局就看得出来,作者的谋划很大。 书中的内容自己就不多剧透了,个人很欣赏的是作者多重悬疑元素运用的恰到好处,双生子,身份替代,性格错位,多重卧底,到最后的情感抉择,还有人物内心的变化,等等。 同时作者对于悬疑的把控能力也是很不错的。 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影视作品桥段和台词,这也是很容易被读者诟病的,不过在剧情推动上这些台词的运用还不算过火。 总之,这是一本阅读起来很享受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活生动,故事扑所迷离,冲突绵延不断,让人可以酣畅淋漓地跟着主角一起体验不一样的紧张不一样的人生。 总的来说,语言风格8.3分,人物刻画8.6分,故事架构8.5分,场景描述8.6分,情节把控8.6分,故事立意8.3分,综合得分8.48分,推荐指数四星。
《使徒》读后感(九):无善无恶 即是解脱
不得不承认,《使徒》这本书有着让你一口气读完的魔力,情节丝丝入扣、跌宕起伏,几乎让人怀疑那是作者冰河老师的亲身经历,否则一个文人,怎么能把在黑社会卧底的情景写的那么真实呢?
自世纪之初香港电影《无间道》系列问世以来,警匪谍战作品层出不穷,但套路几乎雷同,而《使徒》这部书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比以前的谍战片多了那么一点点东西。
在以往警察卧底的谍战作品里,大都说的是正邪与是非,然而《使徒》却多了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情义。坏人与坏人之间的情义,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情义,还有好人与坏人之间的情义。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坏人是羡慕好人的,坏人也愿意讲道理,他们更佩服情义二字,他们更需要得到世界的救赎和宽恕。
所有人都说,这世界是公平的。但我们总是忽略,公平不等同仁慈,惩恶扬善是仁慈,助人为乐是仁慈,好生之德是仁慈,然而公平不仅仅是这些。那么什么是公平呢?公平像阳光,它温暖好人,也温暖坏人;公平像空气,它让好人活着,也让坏人活着;公平像是大自然。如此善恶美丑,交替往返,无间而生。人们身陷其中,时而绝望,时而希望,无数人开始寻求解脱之道,或者接近宗教信仰,或者借助科学、哲学,想要一个终极答案。
当你迷茫,无善无恶即是解脱。这世界让人分不清光明与黑暗,由此恐惧或犯错,于是我们祈求神灵的救赎,比未知之时更渴望正义之道。就像《使徒》这本书一样,很多人的命运和生活,是没办法给它定义是非黑白的。事实上,黑暗中更需要光明,光明里也需要一些影子来照见自己。
如果我们还对这部书抱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希望《使徒》的第二部,作者能把价值观体现的更笃定正确一些,给作品注入坚坚实实的精气神。毕竟,我们愿意看到的,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一个不要那么复杂的世界。
《使徒》读后感(十):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演员和卧底都是考验演技的行当,然而境遇却大大不同。演员靠演技吃饭,卧底靠演技玩命。演员演杂了可以卡掉重来,顶多扣钱解约;卧底演砸了基本上要完蛋,不仅会死,而且必然很惨。
李可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三流演员其实是有理想、有才华的潜力股。不仅阅片无数,而且苦练英语。还没出道就做好去好莱坞的准备,绝对的有想法。不过没遇到伯乐,演了几年都还是小角色。这样的实力派戏骨不火其实演艺圈很多的,他不过是其中之一。不过造化弄人,一个演艺圈没有机会表现的演员却阴差阳错的去当了卧底。一路踩着西瓜皮滑得惊心动魄、回肠荡气,把李鬼演得比李逵还成功。看来是金子终究会发光。只是,你再一次假扮你哥睡你嫂子,这样合适吗?
李进是个复杂的人。如果把李氏孪生兄弟比做绝代双骄,那么李可显然是吊儿郎当的小鱼儿,李进则是一本正经的花无缺。可是这个花无缺的想法有点复杂。本来以为他这样浓眉大眼儿的肯定是忠于组织的,没想到他隐瞒了那么多东西,有严重的变节嫌疑。然而可能变节的他居然也合谋其他势力想要搞死集团老大,这又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了。正版李逵演着演着,成了四不像了。或者说,他才是最终Boss?
毒品江湖诡谲险恶,能在这个高端凶险的圈子混成大哥必然是很有料的人。吴右,很有料。“教授看一步算三步,还望出五步。”作为集团老大,必然是心智如铁、城府深沉、精于算计的。吴右让我觉得特别的有两点:爱读书、有信仰。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吴右这个大流氓都有文化到“教授”水平了,简直是可怕至极。一边严刑拷打内奸,一边拿本书在一边读。这是真的爱读书啊!而他一个不缺名利的人仍然热心于毒品事业,居然是为了信仰!我很好奇,他的信仰究竟是什么。要么很伟大,要么很奇葩。反正,肯定不平庸。这样一个人类精英的信仰必然不平庸。
最后我想说,李可真的危险了。弟弟冒名顶替把自己初恋睡了不说,还继续睡自己未婚妻,谁受得了?换我肯定开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