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望长城》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望长城》影评100字

2021-03-28 23:57: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望长城》影评100字

  《望长城》是一部由刘效礼执导,焦建成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望长城》影评(一):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长城不是国力强盛的象征,而是妥协和封闭的世界观的象征。劳民伤财

  ,毫无防御价值,而且军士屡因条件艰苦而叛逃匈奴,攻破弱点易如反

  掌。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灭了匈奴,而不是防着匈奴。一部长城的修

  筑史,就是半部中国历史。修建长城,始于汉,盛于明。目的都是防北

  方的游牧民族。我们现在去的最多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崇祯皇帝被李自成攻破北京,煤山上吊,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

  关,赶跑了李自成,建立了清朝。由于中国一向封闭,拒绝和外国通商

  ,英国人便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强行通商,直接从海上进攻,所以长城

  也基本是个摆设。

  《望长城》影评(二):向日本纪录片学习的开端

  广院电编学生路过。

  纪录片小红老师在课上放了这部中日合拍的《野长城(日文名:万里长城)》

  对比了CCTV和TBS的两版,当年还不太会拍纪录片的CCTV完全拍成了长城的风光宣传片,一个劲地介绍长城多么雄伟,多么厚重,多么有历史,用了各种拍摄手法。然而日本却仅用长城作为一个引子,把视角放到了长城脚下生活的河北农家,过年包饺子的热烈温馨的场景。用的长城素材都是CCTV给的部分素材,但是成片长度却长了好几倍。当时对这个印象特别深刻,老师说“纪录片,就是要拍人,万变不离其宗,任何非人的主题都是引子而已”。

  近年来已经发现CCTV的纪录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做到“借物拍人”了。虽然还存在很多致命缺陷(如在切菜等场合的时候“非法”使用后期音效导致其不能被归为真正纪录片等)但是从主体上真的开始描写百姓生活了,不能不说是从这部纪录片考试以来这么多年的进步。

  《望长城》影评(三):啰嗦而混乱的纪实

  1990年代,CCTV频道扩张,却并没有那么多好看的节目可以播。

  终于,《望长城》阴差阳错地,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朴素的拍摄手法,让习惯于表演的观众,也有些新鲜感。

  朴素,实在是太朴素。打开摄像机,几乎没有分镜头剧本,想拍啥就拍啥,镜头的大中小也随心而欲,镜头摇晃造成画面眩晕,也丝毫不顾观众的感受。

  不管怎么样,《望长城》让CCTV的编导们发现了一个“超近儿”的办法——随便拍、随便剪、随便播。最典型的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之后的整个1990年代,CCTV的纪实类节目泛滥成灾,几乎所有节目都会扛着像摄像机胡乱拍、胡乱剪,充斥荧屏,丝毫不顾老百姓的感受——因为CCTV是垄断的。

  这种不用动脑子的拍摄方法,在当年居然被吹捧为“分水岭”“里程碑”。终于,2000年左右,电脑网络让普通国人接触到了更宽广的世界。中国电视界“敝帚自珍”的纪实方法,面对BBC为代表的国外作品,被全面地碾压了。“里程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CCTV纪实片的“墓碑”。CCTV再也没有拍出有影响的纪实片,而它的纪实频道,因为手法拙劣,经常被当做笑话。

  曾经,“人民的艺术家”包括了太多的人,经常还包括他们的配偶。黄宗英,在本片中,表情造作,声同乌鸦,而且读错了太多太多的字。

  现实中的黄宗英,多次男女关系,包括傍了大名人赵丹——赵丹,肯定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成功了。

  《望长城》影评(四):《望长城》电视摄影初期的电视语态

  quot;你们在哪儿啊"主持人的一声吼,吼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开端。 1.创作手法:画面一出,我们就可以看到"穿帮镜头",摄影机出现在画面中,这是一种纪实风格的创作手法,不怕穿帮,不怕暴露记录的痕迹。 《望长城》的纪实性绝不仅仅体现在它所采取的那些令当时的观众感到新颖的声画同步、现场访谈、跟拍、肩扛摄像机等技术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具有的那种宽广而敏锐的视野上。《望长城》是一部风光片,但是它是中国第一部比关心风景、文物和解说词更关注“活人”当下真实状态的电视片,这使它从质上超出了过去的专题片、文献片,从而具有了“保留第一时间”的最可贵的纪录片品质。 2.叙事结构:复线结构大量出现,主持人串联的形式,长镜头始终跟随着主持人,以这条主线分散出许许多多长城边“人”的故事,把纪录性的镜头伸向了长城沿线以“现在时态”展开的当代生活。 3.声画结构:将声音的体系与画面的体系有效的组织在一起。录像机的出现带来了声画一体的影像体验,摄影机在跟随一女子上长城时, 开始使用镜前随机采访,把采访放入事件中去,增加作品信息量,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出现有源音乐的使用,在渲染片子情绪时,通过画面中人物打鼓而出现的音乐。 4.影像符号意义:开始注重影像抽象,通过长镜头拍摄着窗外绿色的草原与黄色的荒漠相间分布的景观,向人们展示着环境的变迁。片子开始大量运用写意镜头,拍摄空镜头,可以调整纪录片节奏,同时与人物情感搭配,有暗示代表作用。 5.情感长度出现:主持人将随身携带的望远镜交给二人,向着不远处的蒙古包眺望,找寻亲人的身影。镜头对准女主人,只见她小心的拿起望远镜对着远方,远处似有似无的身影牵动着她的心,镜头的特写细致的记录下她面部的表情变化,让观众随她一同体味快要到家时的焦急与思念。镜头时间适当留长,可以很好的渲染情感,拉长片子的情感表达。

  《望长城》影评(五):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过了多年后再回看这个页面,发现看过的人很少,很是遗憾。看过不少国内的纪录片,我认为《望长城》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望长城》,我会选择真实、自然、亲切、乡土气息,那种朴素的人文视点令人动容。拍摄于21年前的记录片,现在看来有些粗糙,但它有种内在力量打动了我。我喜欢穿插在片子当中的陕北民歌,更喜欢片中出现的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形象和片段。它虽然是关于长城的记录片,但却没有忘记捕捉人们的生活状态,毫不吝啬的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大量的镜头。而他们在面对镜头时,也一扫拘谨和僵硬,谈吐朴实自然,摄影机虽然跟踪拍摄,但却能让人忘了它的存在,想必影片背后有一段相当长的沟通过程。

  在华山脚下的韩城司马迁祠,一个修鞋的老汉和主持人交谈的场面,让我忍俊不禁:“这里没有长城嘛,这里主要就是一个司马迁。我们这地方文人多一些。上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主持人没听清后面这句,询问的时候,老汉埋怨他说:“怎么没听清啊,还是拍电视的呐,连那么几句话都记不住……”然后乐呵呵的笑了,主持人也哈哈大笑。我好久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融洽、自然的采访场景了。这种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不分你我,不端架子的采访风格是我所喜欢的。

  临洮教地理的孙老师也让我感动。为了找到秦长城的西端,孙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调查了近20年、把周围地区都跑了个遍,家里桌上摆满了各种地图,地上堆满了寻找过程中发现的秦代器物。过去普遍认为岷县是秦长城西端的起点,但孙老师经过不懈的实地调查,确认临洮三十里铺才是真正的起点。

  还有带主持人上土龙岗的农妇和她的女儿、司马迁祠“讲古”的老人、临洮中学一脸灿烂笑容的孩子们、拨开长城梁夯土的老乡、用手讲价的地毯市场的年轻人…… 出现在镜头里的每个人都那么亲切、实在。主持人也一样,如果不是他质朴、真诚、风趣(有时候还挺可爱)的采访作风,我想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感受会逊色许多。这个主持人叫做焦建成,一副西北汉子的爽朗、憨厚模样,这部片子播出后很多人喜欢他。查了下,他竟然是出生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锡伯族人,也有自己的BLOG。现在年近50了,还在CCTV工作,只是很少出境了。

  网上关于《望长城》的信息很有限,以下是我2007年写的博文,在这里贴一下吧: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997283/discussion/15416338/

  《望长城》影评(六):望长城,走西口。

  科索沃强行独立了,西方高兴了,我心里只是替斯拉夫民族和曾经的南斯拉夫感到了悲哀。短短的20年不到,一个曾经团结、统一、强大的国家已经完全消失在巴尔干半岛了。真是万分感慨唏嘘,不禁又想起了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想起了里边那些坚毅、敏感、热爱南斯拉夫的人们,只是再看见“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南斯拉夫”这句话时,对政治、国家乃至世界的质疑越来越浓郁。

  静下来想想,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共同信念和文化根子,最终只能落个分崩离析和家破人亡的境地。于是正在看的记录片《望长城》,就深深地被长城两边的人民吸引,被他们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丰富淳朴的民风民俗、黄土高坡的苍凉久远、充满温暖的亲情乡情所感动,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渊源流长。特别是听到里面王向荣唱的《走西口》,那种离乡背井的悲凉又几乎催我泪下,什么是最顽强的生命力,不是那几千年的万里长城,不是那些达官富贵,也不是统治者,而芸芸众生的老百姓。

  当时去买片子时,别人向推荐这一套中国新记录片系列,我只功利性地挑了其中两张获奖。放了很久,在心情时而平淡时而浮躁时,拿出来一看,倒是真能多点体会,平抚心绪,不再忐忑。该片彩了主持人串联的形式,长镜头始终跟随着主持人,考察中国历代长城修建、变迁,全面介绍了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长城对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长城与当今自然生态及人口迁徙变化的关系等等。全片不仅考察了长城本身,更多的还表现了长城遗址沿途人民的生活状态。据说,该片的纪实风格,对以后电视片的影响巨大,堪称是中国新记录片的开端。

  “可叹的是,我们历来习惯于在虚构的文艺作品中寻找所谓的“社会现实”,为了标榜这种意义上的现实,甚至不惜采取艺术之外的手段。1980年代的先锋艺术,是对这个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的反叛。但是,当诗人和画家在文艺形式的探索之路上渐行渐远的时候,1980年代沸腾的社会现实却只能通过小说或报告文学的方式来加以“反映”,或不如说是“想象”。那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机会拿起摄影机或摄像机,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想起,在小说和虚构出来的故事片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现实主义;摄影界人士对此做了一定的探索,但可惜照相机很难在摄像机的意义上去保持生活的连续性。在当时的精神氛围下,有识之士的眼光几乎全都投向了未来、远方以及说不尽的民族性。1990年开始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是一道分水岭,它没有去探索长城和内陆民族封闭性的关系,也没有把走长城的活动当作一次有关“大好河山”的风光教育,而是把纪录性的镜头伸向了长城沿线以“现在时态”展开的当代生活。《望长城》原本选择的是一个民族象征,结果却走向了生活的现场。

  在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活现场,影片给我们展现出细致、真实的人物内心和生活状态,让以往只存在于虚构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黄土高坡、信天游、走西口如此真实地附载于一个活生生的平凡人身上,从平凡中见不凡。“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所有的长城两侧的人们,都在自己的故乡默默劳作、奋斗,也深深地热爱着乡土,所以他们说起即使已经成为废墟甚至夷为平地的长城时,依然是那种自豪’、大气和淡定。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可它的伟大在于那些建造它的伟大人民,还在于那些一辈子、世代守侯在它脚下的平凡百姓。

  虽然记录片还显稚嫩,甚至可能有“为纪实而纪实”的不足,可只要认真看了片子,你就分明可以从中体会:老百姓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了几千年,就象是巍峨长城生出的根,扎进了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扎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底,牢不可破。有这样的根,有这样的同一个信念,即使世界怎么变幻,国家如何演变,政权如何更替,只要老百姓组成的长城还在,中华民族就在,不会消亡,不会分裂,不会成为后世的悲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