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长安》读后感1000字
《西望长安》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35,页数:1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望长安》精选点评:
●谁没有骗的时候
●1很紧凑不松松垮垮的描写,都是在围绕虚伪和愚蠢,权威和故作忠厚,趋炎附势和转换面孔的部分时代性格的描写。 2人名都好严肃,看到最后有点记不住了 3不想再看第二遍了虽然感觉没有理解精要的部分
●骗术高明。
●这居然是老舍先生写的戏剧。
●怎么能有人如此胆大且拙劣。看的时候,葛优的脸挥之不去。
●最好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成话剧
●中国的历史就是历史的中国啊,这段话说给那些玩过了的人到今天也太恰如其分吧。 事情可真有点出乎意外的复杂了!我不能明白,假若他是个骗子,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他为什么不适可而止地停顿下来,老老实实地作点事,保持住已经得到的地位,何必非弄到身败名裂不可呢?他相当的聪明,会想不出这个道理吗?
●2019#11 看过话剧,很好奇改了哪里,改了多少。看过之后感觉栗晚成一定程度也是被达玉琴怂恿,“地位越高待遇越好“。达的虚荣表现得很到位,开始我想她最可怜,可是一转念,她到后半程基本就是共犯了,因为朝夕相处怎么会不知道栗的伤是假的呢?想起话剧中二人模仿老干部坐车的一段,栗下车时达要用手拦一下头,不要磕在车上,真是太形象了。
●完全为了听翟同学的课才读的,可他竟然....!!!
●我真的很爱这话剧。
《西望长安》读后感(一):没有葛优,还剩什么?
没有葛优,《西望长安》肯定要歇菜。
因为故事情节上,西望长安实在是太过单薄了。话剧能给导演更多的空间,将原来的著作按照现代生活加以丰满。导演也确实是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甚至老葛都豁出去唱歌跳舞,还是无法让我感到满意。
谈谈感受啊:
1、故事太单薄;哪怕导演用了心,且挺有诚意,但还是无法扩充内涵。
2、其实葛优的角色可替代的人物挺多:陈佩斯、潘长江等等,一个丑角还是好找的;
3、看完之后,我在考虑,为什么葛优会接这个戏?人家那是大牌,可不会随便接戏的啊!
一方面,葛优这样的老戏骨一直是有话剧情结的;
一方面,适合他的角色应该是小人物、丑角等,夜宴中他的国王形象确实是让人莞尔。这个角色似乎是比较适合他的。
可有了葛优,那又怎样?
票房多了,笑声多了;但我从剧院出来,还是禁不住失望.......
《西望长安》读后感(二):50年后的回归
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看过这本小书,而且扉页上写着先祖父于1964年的评语:“这是一本丑化革命干部的毒书,不能让它流传下去!”
最近葛优和煤矿文工团又把这出在当年明显“政治不正确”的话剧搬上了舞台,在深圳公演的时候一票难求,家父花了1000多块去看了一场。老舍这部50年代的现实讽刺剧在50年后的回归,让人生出了很多感慨。
现在看起来,剧本文字和情节的大胆程度在1956年的时候实在显得有些惊人,尤其是在最后一页,骗子被抓住后,几个干部互相的嘲讽:
林:“...唉,马主任、卜司长,还有我,都是用新社会的道德标准衡量了旧社会剩下的渣滓!”
唐:“据我看哪,林处长,你们恐怕是用了旧社会的思想感情处理了新社会的事情!”
杨:“你说得对,老唐!得啦,三天就破了案,我祝贺你的胜利!”(举杯)
唐:“领导的胜利,咱们大家的胜利!可是美中不足,这个小鸡尾酒会开的不很圆满!”
《西望长安》读后感(三):早生五十年的栗晚成
最初知道老舍有这么一部《西望长安》,因葛优来锡演此剧炒得热闹。老舍的剧作,熟悉的只有经典的《茶馆》,遗憾的是不在京城,无缘亲临现场欣赏,只由电视看过几回,每回也止片段,郑榕、于是之之后,《茶馆》恐怕也已出不来那个味了。唯一的看话剧经历,还是九五年去北京时在北京人艺看的《北京大爷》,至今仍十分迷恋剧场观众区灯光熄灭后的感觉,完全不是电视可以比拟的。葛优领衔的这出,票价亦昂,也就没凑这个热闹。日前有网友网上开帖售书,居然见《西望长安》五六年的单行本,遂买来一睹为快。
《西望长安》是老舍根据五十年代初一个大骗子的真人真事改编创作的五幕话剧,让我吃惊的是老舍居然能在那个年代写这样一个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题材。剧终狄仁杰般的唐石青说:“领导的胜利,咱们大家的胜利!可是美中不足,这个小鸡尾酒会开得不很圆满!”全剧便戛然而止,这句意味深长的台词,怎么听都不象是正面的胜利宣言。栗晚成这个只想“骗点好吃好喝”的混混,凭着漏洞百出的说辞,居然能一骗好几年,骗到了地位、待遇,成为了偶像,甚至骗到了老婆。可惜的是栗晚成早生了五十年,若在当下,完全不必这么费尽心思扮英雄,如今的“骗”已摇身变作“绯闻”或者“八卦”,成为全民集体群氓式的狂欢,骗的人心安理得,被骗的也安之若素。娱乐时代,谁都不必为自己的怪叫负责,只要开心,一切都无所谓。
《西望长安》明着是批官僚主义,我却被老舍借栗晚成的口说的那句台词震撼:“爬的越高,享受越好!”这是那个时代的写照,放眼五十年后,乃至以后若干年,在吾国仍然是颠扑不破的标注。
《西望长安》,恐怕不是仅仅因为故事发生地在西安,我却想到这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007/11/30
《西望长安》读后感(四):西望长安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天周末,同事提议下班去捧葛优的场,在美琪。先到的Y买好了KFC,手机里报告门口黄牛多如牛毛。可是等到18:50我们杀到的时候,形势就180度变了。警察无数,据说还抓了一头“牛”,门口贴了告示,昨天第一场出现无数假票,躲在远处的黄牛,开价不俗,680降到300自称不能再低了。估计牛票难求,我顺便带着DC去大厅里留影去了。左逛右转,听门口同事大叫自己,跑过去才晓得,原来刚才与自己擦肩过去的是刘嘉玲,木知木觉,再找那个黑衣人,已经是检票进行中了,只看到梁夫人的背影。据说同事是闻香奈尔识的梁夫人,你可以的。
眼看着离19:30开场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想葛优是越来越远了。19:15响起了入场铃,难道我注定和美琪是有缘的。第一次看“生意经”是单位包场,第二次“王老虎抢亲”是陌生阿姨赠票,今天这第三次,只能说自己是莫名其妙的白看了一场。上座率极高,几乎另我这个无票观众无座可坐,第一个座位不到十分钟就被主人认领掉了,横竖横往前走,最后在11排24座安营扎寨,一开始拍了不少照片,直到旁边那个观众半途撤退时,遇到了工作人员的告诫,反正也拍够本了,就差最后谢幕,那时应该可以东山再拍。
言归正传,这是一部葛优的独角戏,若是换了别人主演,那势必大打折扣。老葛竭尽所能的逗大家,上海话“瓦特了”,“天下无贼”里的台词接二连三,哼着“果汁分你一半”等流行歌曲,太多的现代成分充斥其中,完全不是原著的味道了。故事讲了一个“骗子”栗晚成的发迹史,骗钱骗工作骗老婆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但这出戏包装之后更象是一头四不象。在自己遇到过的话剧里,仅看整个故事,是够苍白的。要不是有葛优主演,谁还会那么热情的捧场呢?舞台布置主要也就是7个铁框架来来往往,至于最引人关注的道具,非那辆活跃残疾车莫属了。葛优有一半的时候是在舞台上“开车”,左右穿梭,只听后面观众说,葛优练车一定花了功夫的。看来大家的感想出奇的一致。临近结束,后面又传来对话,说:“你怎么困着了?”答:“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唉,整出戏的水准由此可见,难关观众不免要小煞一下风景。
当然还有“碟中谍”,音乐在比较低劣的音箱中摧残你的耳朵,三番四次的响起砸锅卖铁的声音,万幸还好今天不是演唱会。最后的“办证”也让我想到了那个西塘墙壁上的号码,不知道“碟中谍”为什么就是和“办证”有缘。对于骗子的骗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倒是不怎么挑明的“官僚”,才是真正的主题。可惜在这一点上表演得效果既暧昧又模糊,你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了。不是因为那个骗子有多高明,而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圈子里,他越来越以为自己是个“英雄”。从一开始诚惶诚恐的谎言,到后来的“理直气壮”。那情形不就是一个“无票看戏的观众”的写照么。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舞台上有一个栗晚成,台下一个我。21:05早早结束,演员们把花抛下,现场又是一阵人来疯。一个人乘上206回家的时候,收到没看成话剧的同事短消息:“我们在豆捞坊二楼等你。”唉,看了戏,都忘了同事那里有以备不时之需的KFC可以充饥的了,这样的一顿“精神食粮”有点失望,肚子忘了大唱特唱诸葛亮的空城计,都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今天也许是遇到了一条鱼。还不如去豆捞一哈。
西望长安,今年看的第一场话剧。台上的戏不过如此,台下看戏的过程却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生活就是这样一道题目,不可能或者可能。
《西望长安》读后感(五):《西望长安》葛优演,我看行!
08.01.15晚8点,《西望长安》成都第三场演出继续“金沙国际剧场”!
我与同事早早的17:10分即离开公司,因为在前两天的检票工作经验告知,此时间从中西顺城街到金沙国际剧场,打的都难得打到!我们一行四人,分兵四路,将体育场路的十字路口完全控制,各个击破,没料仍让停下来的寥寥“的哥”给人家截去!郁闷!晃悠一会就到了17:50,大伙儿开始对成都的士抱怨不已,不得而已我们前行100米来到 一公交站牌,唉!也苦于我们四人当中也就一人为四川的,也就一人知道到站点地址,两人合力在公交站指示牌下足足是呆了5分钟,最后给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此站无到金沙国际剧场的车!郁闷!
在我们向前慢行之时,总算抓住一下车的的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8:25我们总算提前5分钟到达!
此时大厅中已经有许多等待入场的观众,细听大伙儿的主题无不离开葛优的!更有甚者在自己朋友圈里面忽悠起“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神州行,我看行!”等等!看来,广大成都观众花钱买票,更多的不是因为这老舍,而是其中一角——骗子葛优!
仿佛也因为这话剧而非一般的演唱会,来场市民非常遵守交通规则,所以验票期间一路相安无事,也就不多提!
进入金沙国际剧场内,正好赶上节目开始,第一次看话剧的我,不懂那几个演员各推一样像门一样的玩意儿在舞台上转来转去是何等韵味!唉,羞羞!
几分钟的铺垫,主演葛优总算出场,他坐着一辆类似霍金用的轮椅,开场一句“神州行”让在场观众大笑不以!
介绍一下剧本《西望长安》(载自新浪网):
老舍的《西望长安》描写的是五十年代的一个真骗子,骗身份,骗荣誉,骗飞机票,骗生活补助费,欺骗组织,欺骗群众,骗了三年,最后,终于被抓起来了。
那时候的人民都特老实,特崇拜英雄,骗子说什么他们信什么;
那时候的干部都特厚道,特同情弱者,骗子要什么他们给什么。
那时候的骗子特难当,刻个图章,印个表格,打个长途,拍个电报,坐个飞机,难了去了,而且,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不像现在,出门走到桥头,好几个人主动上来跟你聊:刻章吗?办证吗?
葛优在这出戏里就扮演这个骗子。
有这个骗子的时候,葛优还没出生,对那个年代的生活背景了解不深,这是葛优的难度。但如果说葛优长得像骗子,也不算太冤枉他,老谋深算,含而不露,外表持重,内心狡诈,所以,葛优演,我看行!
作者——老 舍,一位大师级的文学家
主演——葛 优,一位现代人的偶像
导演——娄乃鸣,一位当代的喜剧导演
舞台美术设计——易立明,一位用空间占有你灵魂的鬼才!
真可惜,人生第一场话剧在同事的吆喝下,最终没看完就流产了!噢!不是演出流产,而是我这群俗气的同事挡不住外边好吃的肉丸子,强拉着我离开!
仅仅看了看开头的我,也能想象的出葛优将会把这个片子扮演的何等活灵活现。
葛优演,我看行!
加几个链接,都是网友们看完《西望长安》后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