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全3册)全本无删减全注全译版 九年级初中生
《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全3册)全本无删减全注全译版 九年级初中生必读》是一本由沈海波编著著作,曙光书阁/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1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全3册)全本无删减全注全译版 九年级初中生必读》读后感(一):新世纪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主要讲述魏晋时代士人的言行举止的一部书。虽然有人认为魏晋士人不务实事,崇尚空谈,实乃误国之举。但魏晋时代人们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开创了哲学思辨的风气,对后世也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所以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世说新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我主要谈的是《世说新语》文学篇。开篇第一条就令我感触颇深。第一条是“奴婢皆读书”,讲的是郑玄家的故事。其大意是这样的。郑玄是汉代的大经学家。有一次郑玄使唤一名婢女,不合心意,准备鞭打她。婢女还要解释。于是郑玄发怒了,让人把婢女拖到泥水中去。过了片刻,有一位婢女向那位被拖入泥水中的婢女问道:“为什么在泥水中那?”她回答说:“我去向他陈诉,适逢他在发怒。”这是文学篇开篇的第一条目。
这一条目非常有意思。第一,在当时的社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读书的。能够读书的都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而婢女在封建社会是属于地位比较低的。而在郑玄家中婢女也是读书的。我们可以看到,婢女们在郑玄的影响下也在读书。这反映出了郑玄的家风。郑玄这位大学问家对于周围人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当郑玄由于生气想要打一位婢女,婢女“方自陈说”。我们知道,作为地位低下的婢女一般是不敢为自己申辩的。然而郑玄家的这位婢女很有个性。她毅然为自己申辩。因此我认为这位婢女的行为就应该是读书的结果。读书使得婢女个人精神觉醒,使她敢于为自己申辩。
读过这一条我对郑玄想打婢女极不赞成。首先郑玄是一位有身份的官员。官员就有官员的行为准则和心胸。况且,从本条目中看不出婢女有什么错,只是由于郑玄觉得婢女做的不称意就要打婢女。这样的行为有失一位官员和大学问家的风范。当然,我们看《世说新语》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从我们今天男女平等观点会认为打婢女是一件极为可耻的事情。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责罚一位婢女将会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所以不必苛求古人。
《世说新语》把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记载下来,个人认为这主要是为了反映郑玄这位大学问家对于周围人的影响。由于受郑玄的影响,婢女皆读书。这不仅说明了郑玄的对周围人的影响大,也间接地说抿了读书已经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一种风气。
除此之外,我还对“官本是臭腐”这样一条目颇有感想。
书中原文是这样的。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
大意是有人问殷中军:“为什么将要得到官位时就会梦见棺材,将要得到钱财时候就会梦见粪便?”殷中军说:“官位本是臭腐的东西,所以将要得到时候就会梦见棺材尸体:钱财本是粪土一样的东西,所以将要得到的时候就会梦见污浊肮脏。”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至理名言。
看了这则小故事,不禁有几个问题。首先为什么古人会梦到棺材尸体和粪土。从某种角度来说,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古人梦到棺材也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崇尚玄言虚淡的社会。对于官位,当时的社会并不是十分的热衷。而且很多人更视官位钱财为污秽之物。当时的普遍风气是这样的,所以古人在得到官位时梦到棺材尸体也就不足为奇。
这则故事反映了当时士人们的认识。文中最后还写道“时人以为通”。可以看出以官位为腐是得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赞同。魏晋时代的士人的价值追求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此外,我还对“七步作诗”这则小故事有一些感慨。故事大意是魏文帝曾经命令弟弟东阿王曹植在走七步路的时间内做出一首诗,做不出就要杀掉曹植。曹植在七步之内就做出了一首诗。这首诗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十分惭愧。对于这则小故事,我们不管曹丕和曹植两兄弟的争执。个人认为《世说新语》之所以把这则故事记载下来是因为曹植的才思。读到这则故事,自己非常惊讶于曹植的机敏与才华。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代士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看《世说新语》非常有收获。
《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全3册)全本无删减全注全译版 九年级初中生必读》读后感(二):读《世说新语》,知人生真谛,品名士风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亦能出不朽的思想著作。诞生于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便是一部从20岁到60岁都读不腻的国学经典。那这部国学经典究竟讲了什么内容呢? 它主要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优秀史料,书中内容非常丰富,呈现跨度之广,详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社会活动,人物性格,人生追求,人物嗜好等。
书封设计《世说新语》记录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动荡,也让我们看到魏晋名士身处压抑中,表现出的迷人个性与自我觉醒。《世说新语》根据内容分类编排上卷依次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打开书目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儒家学风,这一点也从不同层面上证明了世说新语在思想上有尊孔崇儒的倾向性。但,在书中还涉及了谈玄论佛的表述及蔑视礼教的观点,和前者的思想想矛盾。但恰恰是这一点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和编撰者思想的碰撞,呈现出魏晋时代思想活泼开放的显著特点。 除了语言上的特色以外,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拥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就曾把它的艺术特色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话或一句隽语,表面单纯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大翻译家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所以说那些在历史书上难以窥见的灵性与洒脱,翻开《世说新语》我们便可触及得到。 展开来说世说新语不仅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活灵活现,还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不同人物形象。曾经粗略的计算过《世说新语》里大大小小人物有1500个,作者的写作功底可见之深。
其次,作者在有的篇章中还别出心裁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物的不同表现而来凸显对比之感,通过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进行漫画式的夸张反讽,通过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这样的精彩描写在书中有很多的实例。 比如在《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后的种种表现,言语之间人物便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在《忿狷》中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凸显他性格急躁他的性急。在《赏誉》中王导“以麈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说:“来,来,此是君坐!”生动地刻画出王导对何充的器重。在《俭啬》篇中写司徒王戎的吝啬,三言两语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在《简傲》篇写钟会访嵇康,表现了嵇康高洁傲岸的个性。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文隽语的笔记小说和小品文的先驱,对所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望梅止渴”“拾人牙慧”、“一往情深”、“难兄难弟” “肃然起敬”“身无长物”“鹤立鸡群”“渐入佳境”“七步成诗”等成语,也出自《世说新语》。 都说20岁时读《世说新语》,读的是高级趣味;30岁时读的是洒脱风气;40岁时读则是目穷一切的智慧。 当你感到孤单、或焦虑、抑郁时,翻开这本《世说新语》,跟着这些魏晋名士,在黑暗中探寻自由的光,不论多困苦的遭遇,都要他们一样乐在其中。
《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全3册)全本无删减全注全译版 九年级初中生必读》读后感(三):喝大酒、追星、磕腐向CP | 真正的“古风”,不只有仙气飘飘
近几年“古风”热度越来越高,古风音乐、舞蹈、汉服、茶艺等小众爱好不断破圈,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但大家一提到“古风”,多是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派头,略显单调。
可能是大家接触到的古文古诗古画,给人这样的印象。但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心怀天下的圣人和超脱世外的仙人都是极少数,大多数只是和你我他一样的普通人,爱听故事,爱聊八卦。是的,古人也聊八卦,还一本正经地出书,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这部《世说新语》了。《世说新语》原名《世说》,用现代文说就是“世人说”,或者“大家都这么说”,这可不就是八卦嘛。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的是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明星”们的小故事,总共有一千多则,每一则几十字,短小精悍,随便翻开一页就能读,很适合现代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故事里的人物有品行高尚的,也有很不靠谱的。但书中都只是记录,没有说教,完全符合大家心目中对“稗官野史”的期待。
我最爱读的要属“任诞篇”,记录的都是魏晋士人不满礼教束缚,任性放纵的故事,非常可爱。其中一则写阮籍爱喝酒,听说步兵校尉的职务空缺,而官署的厨房里储存了几百斛酒,就去跟司马昭求这个官做。就很像前一阵中国青年报公布00后求职意向,字节跳动排第一。年轻人因为喜欢刷抖音、刷头条,所以想去字节跳动工作;和阮籍嗜酒所以成了阮步兵,异曲同工。
当然竹林七贤里喝酒最有名的还是刘伶,一篇《酒德颂》直抒胸臆,文中“唯酒是务”的大人先生完全就是他本人,兀然而醉,豁尔而醒,对礼法之士的讨伐全然不顾。他有时喝多了在屋里脱掉衣服赤身裸体,有人看到后嘲讽他,他却说:“我把天地当房子,把房屋当裤子,你们为什么跑到我裤裆里来?”能把“关你屁事”说得这么幽默辛辣,顺便展示了一把自己的开阔高远。要是刘伶生在现代,和网上爱管闲事的键盘侠互怼,肯定能有更多金句。
除了这些轻松的 “明星”日常,书里也有发人深省的严肃故事。有一则讲的是石崇每次宴请客人,会让美女给客人劝酒,如果劝酒不成功,美女就会被杀掉。当时的丞相尽管酒力不济,但觉得如果自己不喝酒就会害的劝酒的人被杀掉,所以勉强自己喝得醉醺醺的。但大将军坚决不喝,连着三个女子被杀了,依旧如故。丞相认为将军太残忍,大将军说:“石崇杀自家人,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乍一看大将军过于冷血,丞相又过于软弱,谁对谁错一时分辨不出。想到这几年频繁出现在热门上的外卖、快递从业者和消费者、保安的矛盾,看底下的评论,都在争是外卖员、快递员的错,还是消费者、保安的错。这就像是在争论,到底是故事里的劝酒女错了,还是大将军和丞相错了一样。争论消费者要不要给外卖员、快递员差评,就像是丞相和大将军争论要不要被成功劝酒一样。其实他们都是无辜的,矛头应该对准石崇。规则是他定的,残暴的是他,获利的也是他。现实里,尽管有个别人素质差的情况,但最大的责任肯定还是在外卖平台、快递公司、物业等等。希望大家也能把矛头指向定制不合理规则的人,作恶的人,获取不义之财的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世说新语》打破我很多对古人的刻板印象。看“容止篇”,原来古人也颜控,也追星,著名帅哥潘岳出街会被女生们团团围住。他的好友夏侯湛也是大帅哥,两人被组CP,称为“联璧”。所以腐女这个事,也不是现代才有。
古代女子不是各个都仙风飘飘,她们也和你的同学同事,邻居姐妹一样,只是生在古代。古代男子也不是各个都豪杰霸气或温润如玉,也有浑人。今年春节时候,河南台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大火。在这个节目里,古风美女也会相互捉弄,也会摔个大屁股墩,让大家看到她们顽皮娇俏的一面,有人味的一面。
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断加深,“古风”等于“穿汉服拍美美的照片”的时代肯定会过去,而想要入门下一级“古风”,《世说新语》这本八卦段子集,是挺好的选择。
《世说新语无障碍阅读(全3册)全本无删减全注全译版 九年级初中生必读》读后感(四):《世说新语》1500年前,魏晋时期上层社会“网红”手册
《世说新语》/ 沈海波 编著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王朝更迭频繁,征战不断。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残暴血腥的时代,
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杀戮频频。
魏晋南北朝也是一个绚烂的时代,
士人阶层逐渐挣脱经学的束缚,
一跃成为主导社会潮流的中坚力量。
在竹林七贤的倡导下,老庄学说成为显学,而印度佛学的传入,也为中土学术注入了新鲜血液,最终形成玄学思潮。
魏晋士人所思考的哲学命题已远远超出了儒学的范畴,诸如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的问题,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开启了更广阔的思维领域。
印度人热衷于辩论,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或许就是受印度人的影响而形成,而清谈之风也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活跃。
思想的活跃必然带来丰厚的收获,《世说新语》堪称这一瑰丽多姿时代的浪漫画卷。
当代学者普遍将 《世说新语》视为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之“世说”,意指世人之说,即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野史,这是历代著录将其归入“小说”的原因。
《世说新语》的性质应当属于野史笔记。
正因为《世说新语》的内容大多出于里巷传言,所以其真实性是存在疑问的。
但里巷传言也具有真实的一面,如 《俭吝》中有数则关于和峤、王戎吝啬贪财的故事,这些故事都不足为信,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世俗之人对名士们的偏见。
和峤生性极为节俭,家里有品质优良的李树,他的妻弟弟向他讨要,和峤心疼,就给了十来颗。
王济那个生气啊,趁他上班的时候,带领胃口好的少年人, 拿着斧子到果园去,饱餐一顿后,把树砍了送了一车树枝给和峤,还问他:“这些跟你家李树比怎么样?”
和峤很无耐,但也没办法,只有尴尬的笑了笑。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 ,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 “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选自《世说新语·俭啬》/ 沈海波编著)西晋时期奢靡之风盛行,石崇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就是最鲜明的写照。
但和峤却并不以物欲为欢,而是过着俭朴的生活,节俭在竞事铺张者眼中也就变成了吝啬,这自然会被名流视为异类。
杜预甚至认为和峤有“钱癖”。
其实,和峤看到王济送来的树枝后,“唯笑而已”,由此就可以知道他的气度绝非贪财吝啬之徒所能比拟。
这样的一个人物,显然无法和守财奴联系在一起.节俭 原本应是士人的本色,但在西晋的社会氛围中却受到异议,诸多士人都因此被刻画成了吝啬鬼 (如王戎).
王戎节省吝啬,他的侄子结婚,只送了一件单衣,后来他又把单衣要了回来。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选自《世说新语·俭啬》/ 沈海波编著)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之一,这一事实已足以表明其品德、趣味、格调之出众。
趣味高雅之人不可能有贪吝之个性,而嵇康、阮籍等高士也不可能与贪吝之徒交游。
据 《德行篇》第二十一则记载,王戎之父王浑去世后,其旧属相继致赠数百万奠仪,王戎一概不收。可见,王戎并非贪财之辈。
西晋社会物欲横流,贵族阶层处于奢靡无度的生活状态中,和峤、王戎等名士虽然富有,却不愿随波逐流大肆挥霍,所以他们在世人眼中就成了异类,也就是吝啬鬼,各种挖苦讥讽他们的故事也就随之附会而生。
不受故事表象的蒙蔽,真正认识其真实的一面,需要通过考证。
泰斗级研究专家沈海波教授最近重新编撰了《世说新语》,加入独家解义,诠释故事背景、解读故事寓意的著作。
除了对《世说新语》作注译,帮助普通读者克服古文阅读障碍之外,同时对每一则故事进行解析,以便深入理解。
看的时候都不是会心一笑,而是哈哈大笑。一个个雅谑有趣的故事,三言两语交代完毕。再看注解与解义,大呼痛快。
魏晋士人真是有风格,就这么直接,就这么豪爽,爱谁谁,爱咋咋地。有的看得我瞠目,有的看得我捧腹。
桓温的英雄气概,王敦的刚毅可爱,谢安的超世脱俗,顾恺之的画龙点睛,王羲之的神采奕奕,庾亮的沉稳冷静,刘真长的能思善辩,嵇康的狂放真挚,跃然纸上,魏晋风云人物仿佛跨越千年,来到我们的面前。
好一个多情而狂放不羁的魏晋朝,好一个论天谈玄的闲雅社会,聊聊数语就将魏晋风流勾勒得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