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100字

2022-04-02 15:17: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100字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精选点评: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无所谓是否从事相关专业,我们的先辈开创了一段段璀璨的先迹,一个个伟大的人格灵魂指引着我们,感动着后人!可悲的是诺大的基业,消失殆尽!

  ●获益匪浅

  ●余秋雨先生和北大台大学生的授课内容及互动,着眼中国文化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很多内容或许不够深刻,但是最让我喜欢的是提出的思考。

  ●没有任何疑问,秋雨大师就是文化一号牟其中,太牛了!

  ●说到孔子的时候,余秋雨有段话讲得特别好。 “一个人对父辈的继承,继承财产是最低等级,继承学识是中间等级,继承健康才是最高等级。这里所说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姜鹏八卦资治通鉴,有两集的内容异曲同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和把孩子生在美国问题就解决了么。从历史的维度精准打击育儿焦虑症。

  ●很喜欢闪问部分

  ●之前一直想读余秋雨的作品,但无奈没时间。这是读的余老的第一部作品,花了一周时间研读,对于余秋雨,毕竟只读过一本并不是很了解他这个人,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他文学造诣确实很高,从中学到了很多。至于其他就只能等我读过更多作品再来评价。

  ●第一章闪问的形式使我眼前一亮。真正教书育人,其实就是把老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去讨论。后面单个章节对于知识一扫而过,读的不过瘾

  ●读了三遍的书,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余秋雨,大师就是大师。

  ●相比作者其他的书,这本书中情怀较少,干货较多,原谅我是应试教育出来的,鼠目寸光了。书很好,读起来很顺畅。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一):第四十七课

  

中国也朦朦胧胧地看到了世界。但是,历史终于走向了悲剧性的拐点...悠久的中华文明不得不放下架子,开始认真的面对强大的西方文明。但心态非常复杂。崩溃、沮丧、气恼、仇恨,包裹着更加变态的自大、保守、固执,使中国的集体精神一下子陷入污泥深潭。

—————————

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仿佛自卑和自大相辅相成,让国内一些官僚机构彻底蒙上感知外界的眼睛和耳朵,陷入自己编造的虚假繁荣里。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二):余秋雨的文化史

  中亚的免费书,本着不买白不买的原则囤着了,随便翻翻发现很好看,尤其是书中有很多和学生的讨论很有意思。

  余老师很直爽,比如有个台湾同学说上海的同学说很羡慕台湾的夜市小吃什么的,余老师说,那是人家有礼貌。还有对某些民国的大师和所谓民国诗意的生活也是直言不讳地批评。

  余老师特别推崇文化,认为经济高于政治,文明高于经济,所以这本书被定义为中国文化史。从甲骨文,青铜器,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曲,书法和绘画,和外来文化的融合碰撞,虽然知识没有什么新的内容,视角却是新的视角。决定再找几本余老师的书看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却非常缺乏中国文化知识,实在是有点惭愧。再说点不喜欢的,1 相信神秘主义 2 对科学的不重视,文化仅限于文学。3 因为自己的一些境遇,所以对整个上海文化圈的批评。作为一个理科生,的确更喜欢吴军的文明之光。本书亮点主要是和学生的问答环节。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三):中华文化史概览

  《北大授课》是余秋雨当年再北大开设中华文化史的课堂笔记,主要是与学生的问答,从远古说到明清,最后提了一笔近代的西学东渐。

  这个课程的内容,并不是按照时间的长短安排比重的,按余秋雨的说法是坐过山车式的,前面讲得慢讲得详细,后面讲得快讲得简略,特别是元明清,都是一节课一略而过。

  这么安排课程的比重,是因为余秋雨认为应该按文化的比重、重要性安排讲课时间,开始的时候重要讲得详细,尤其是文化奠基的时期,诸子百家、屈原、司马迁都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讲,魏晋时期和唐代的人物也重点去说,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样的内容《中国文脉》中其实有很好的讲诉,现在这本其实更适合作为入门读物,另外也让人感受了北大学子的水平,这一点也很不错。对我来说,基本的内容其实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但有些内容,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的来龙去脉有了新印象,更好的理解了这幅作品,对于苏轼的《寒食帖》也是如此,这些都是读这本书的收获。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四):《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

  网上看到余秋雨的一篇演讲稿,我对他的书产生了兴趣,所以在图书馆借了此书。

  看了他的简介,对他更加佩服。二十多年前他敢于辞去一切职务做一个独立的文化人。这是有多大的勇气!很多人一生所追求的名利,他却弃之如敝屣。当自己看完整本书后,对他更加充满了敬佩。他讲明白了很多我对中国文化的不懂之处。此书通俗易懂,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了两遍。

  作者很幽默。文中提到有位企业家问作者,他开了个国学堂,招收不少学生,自认为学生将来毕业找工作不愁。但是作者很讽刺地说:这批学生只能到古籍出版社当校对,不过那里已经满员。

  文中提到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作者的回答是:地球人人口最多的族群,就是靠中医祐护下来的。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作者提到:一个人对父辈的继承,继承财产是最低等级,继承学识是中间等级,继承健康才是最高等级。这里所说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多留下一点财产,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孩子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面,将来哪怕家财万贯又如何?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现在表现出来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家长再忙,也请给孩子点时间。

  要具备三十而“立”的“立”字。必须要满足三点,即明确的主张、社会的信任、专业的特长。这么说来,并不是满了三十就立了。社会上很多人对立字产生了误解。

  此书从古到今,将中国文化罗列了一遍。其中作者也选取一些重要的代表人物与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回答了很多学生的问题。这些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我的很多疑问。感谢此书的出版,让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对中国古籍产生了兴趣。余秋雨不愧是公认的大师。自己特地购买了他的《文化苦旅》,听过其中的几篇文章编入了语文教材,相信读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五):一部中华文化的简签

  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常常会用到这两个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又有几个人能说出这两个词中的“远、长、大、深”,分别体现在哪里呢?

  那么来看一看余秋雨教授的《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吧,通过这本书,你可能会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了解。

  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在北大讲授中华文化的课程。因为是课程,所以就有学生的参与,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所以书的表现形式也就以课堂对话、交流的方式体现。

  这期间有学生的提问,有老师的解答,更有师生交流时的触碰、引导,而这些提问、解答、触碰、引导,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基奠、精神、传承。

  书的第一部分是闪问,所谓闪问,就是由学生提出文化问题,由余秋雨快速回答。而闪问部分的学生由北大和台大的学生组成。

  北大学生的提问以文化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社会上的伪文化现象,余秋雨做出了相应的解答,与北大学生的对话,让人感觉有一种文化上的纯粹。

  而台大学生的提问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排他性,而且还有一种莫明的优越感,余秋雨的回答也算是有理有节、进退有度,与台大学生的对话,反而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对立。

  书的第二部分,是余秋雨在北大开设的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课程从甲骨文开始,讲到商、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这一路讲下来,几乎就是一部中华历史的年签。

  在这些年签中,有早期的诸子百家,有魏晋名士风骨,有唐的诗,有宋的词,有元的剧,在每一个时期里,总有一些闪光的,能让人提起一个现象,就想起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记。

  比如,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解诸子百家,对于那段历史,作者是向往的,因为那种百家争鸣的状态是各种思想的聚会和碰触,同时又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调,更具有开山立派的原创气魄。

  在这段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奠定了道家、儒家的思想。还出现了庄子、墨子、屈原、司马迁等人,这些人以文字记录了当时的人、事、思想、文化,而这些文字又以散文、诗歌、寓言、史书等多种形式,反映出当时的文化思潮,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直到今天还让人仰望。

  又比如,魏晋时期,也是一个让作者向往的时代,那个时代虽是乱世,但也恰恰是在乱世中,反而更让人思考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而魏晋名士们的放浪形骸、纵情自然、我行我素的风范,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另一种存在和可能。

  啸,是一种发声方法,没有内容,没有言辞,只让一种喉底的声音的自然倾吐。

  阮籍曾到苏门山去寻找一个叫孙登的高人,两人见面也不说话,阮籍就啸了起来,一遍之后,孙登从打坐入定的状态中抬头看了他一眼,第二遍之后,孙登又已打坐入定。阮籍觉得已完成任务,就下山了,走到山下时,突然听到另一种啸从山上传来,这是孙登在回答他。

  阮籍的哭与啸,在现代人看来,真的是无法理解,于是只能靠想象,也只有靠着想象,似乎才能体会那种没有一字一句,却又包涵了千言万语的状态。

  其实,魏晋名士的作派是一种很自我的状态,他们不为世俗所羁绊,洒脱、自由、不羁,这种生命状态也确实让人倾慕不已。

  魏晋名士的风范,按照罗宗强先生的说法是:“他们把庄子的理想人间化了,也就使生活变得诗化、艺术化了”,而这种诗化了的生活,又让后人再也无法企及。

  再比如,作者用诗、词、剧三种文化形式,来分别讲述唐、宋、元三个时代,唐诗、宋词、元曲成为中华文化的标记,在世界文化里独树一帜,成为瑰宝,而这些诗词曲的作者,各有风格、自成一家。

  其实,细想这些诗、词、曲的形成与衍化,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历史的堆积,有了文化的滋养,才会出现那些旷世之作,而历史又因有他们的名字,让人牢记。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其实就是四十七节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用四十七节课程来讲述中华文化,从时间上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作者却从中华文化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让这些人、事、物来代表一个时代、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用时代表述思想,用思想讲述文化,从而让文化有了落脚点,把这些点串起来,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这本书是作者自己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作者更偏重于早期,理由是,那一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

  就如同课程第一讲的题目----《童年的歌声》一般,因为在“童年的歌声”里,有我们自己文化的记忆。

  这种种记忆,都源于那些开山立派的大思想、大文化,而这早期的大思想、大文化也是作者一再推崇的文化的大架构与文化的大包容。

  而中华文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大架构与大包容,而成为人类最早的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湮灭的文化。

  这不禁又让人想起台大学生与余秋雨对话时,那种对立、排他的状态。细想一下,两岸禀承着同一种文化,却因为历史的原因,都还会出现这种排它性,那么在面对其他不同文化时,又会怎样呢?

  也正因为看到了这种思想的狭隘和对文化的曲解,所以,作者在这本书中,一次次的表达出,中华文化的这种大架构、大包容,也是我们在面对任何文化时应有的态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