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代英雄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当代英雄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21 01:23: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代英雄的读后感大全

  《当代英雄》是一本由[俄]莱蒙托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代英雄》读后感(一):评《当代英雄》

  好喜欢啊。贝拉!维拉!直到「梅丽公爵小姐」都好喜欢!贝拉的故事和「塔曼」使我联想到读堂吉诃德时的那种明快节奏。维拉,使我特别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的女性,我一直想着纳斯塔霞,还有阿格拉雅。觉得毕巧林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存在着。在地图上看到塔曼有一座白色小房子,是莱蒙托夫纪念馆,不知道是不是「塔曼」里毕巧林住的那间。「梅丽公爵小姐」发生在的五峰城,即皮亚季戈尔斯克,正是莱蒙托夫在决斗中殒命的地方。26岁。毕巧林在决斗中开枪了,莱蒙托夫选择了朝天开枪。觉得自己也在高加索呆了好久!高加索!

  《当代英雄》读后感(二):当代“英雄”却不是英雄

  

时代背景:彼时的俄国,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已传入俄国,而沙皇又竭力想保持贵族统治的农奴制。所谓“时代病”:令人窒息的社会与西方自由思想在一些贵族青年的脑海里碰撞着,他们不站在政府方,也离人民很远,属于第三方。思想上人间清醒,意志力却薄弱,生活上摆脱不了上流社会懒散的贵族生活方式,苦闷绝望,燃不起任何兴趣,无法将精力放到有意义的事业上,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灵魂已被尘世糟蹋,思想骚动不安,内心永不知足。

所谓“多余人”:患有时代病的贵族青年。

毕巧林,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物,非正向形象的男主,患有“时代病”的贵族青年。以高贵外表掩饰卑劣本性的、整日无所事事拈花惹草拥有无数情人、以看他人受折磨为乐。视友情无睹,视爱情为游戏和比赛,只为让自己生活得更有趣,而对其他人来说,他的出现,形同魔鬼

  《当代英雄》读后感(三):20多岁就对人生看得如此透彻,是什么感受?

  

简直难以相信,这是莱蒙托夫在二十多岁就写出来的作品。真是好奇,如果他能活到三十岁以后,会达到何等高度,是否能力压老陀和老托?

二十多岁的莱蒙托夫,就将人生看得如此透彻。他笔下的“当代英雄”,于我而言感触很深。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人间的繁华。

然后的人生道路,却充满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身处最繁华的都市,灯红酒绿之下,却感觉清冷寂寥。

身处最顶级的大学,群英荟萃之中,却感觉灵魂孤独。

有美女环绕,却感受到爱情的虚妄。

爱情的游戏失去乐趣,生活一天比一天空虚,只剩下唯一的办法:旅行。

旅途充实,但除去旅行之外的生活,依旧空虚。

终究无法成为“当代英雄”这样的人,勇猛而叛逆,视死忽如归。

但是,依旧赞赏“当代英雄”,即使看透了人间的无趣,依旧要“骑最好的马,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女人”。

从世俗的观点看,他绝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对于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他都漠然视之。他在决斗中杀人,也不在意别人在决斗中杀死自己。

对于爱情,他游戏其中。深爱自己的女人死去,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追求另一个女人,他也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魅力,成功获得芳心之后就冰冷拒绝,因为,游戏已经由于通关而变得无趣了。

对于朋友,他也并不在意。过去的无聊时间,他会说出一些心里话;但重逢之后却并不想重提往事。

他的灵魂,永远独行。

  《当代英雄》读后感(四):天才之作,满分人物小说

  首先说说《当代英雄》这一题目。之前看到的版本中,译者在前言内表述,莱蒙托夫所写的《当代英雄》这一标题在原俄语中更接近当代的时髦人物、流行形象这一意义。对比书中毕巧林的所做所为,标题的戏谑成分很浓。

  总览小说全篇,从大体到细节,不得不拜服于莱蒙托夫——他是真正的写小说的天才。

  莱蒙托夫在编排上先写了遇旧友,描述外界眼中冷漠飘忽的毕巧林;顺势从旧友之口描述贝拉,进一步描述出他的英俊和恶毒。毕巧林已经自私到如此化境:贝拉活着时,那怕让她家破人亡也要得到她;贝拉死后,毕巧林就在沙地上无聊地画圈圈。对他而言,那个担心死后灵魂不能相守的贝拉,也不过是个死人罢了。

  拿到毕巧林日记后,情节一转,海滨女贼的真爱让毕巧林无从勾引上手,狠狠吃了一亏,此处巧写了“恶人自有恶人磨”。读到此处读者容易中了毕巧林的圈套,即相信毕巧林是个柔弱的,会被轻易打败的人。

  紧接着就是本书的高潮情节,度假地事件。此时的读者已经由外至内深入毕巧林的思想,看他一边操纵人心(他明确知道这样做会把事情往坏发展),却每做一步都自我告解,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被拒绝者,被教坏者,悲惨呼唤的缺爱者。但实际上毕巧林哪次不是让自己站在道德高地和顺风局上?他对谁都没有打开过心门,也就无从被接受,被教好,被真正地爱。毕巧林展现了真正的自私:他只想像英雄一样被狂热的爱包围,却不会像英雄那样去牺牲。他杀死同僚,捏碎少女心。旧爱的自杀让他不得不奋起直追,最终他也只是选择接受被自己搞坏的现实,返回,安慰自己是个废物,了事。

  毕巧林让他人与之共情,为之奉献,但他从未改正过。在灰色的山脉间,浓雾暴雨飘来,山脉中的巨大十字架若隐若现。在驯服了一切人的山区,乘着精致得扎眼的马车的这位毕巧林,他瘫坐在驿站沙发上,“如同跳舞疲倦了的巴黎女人”。

  人物写到这儿已经足够精彩,但莱蒙托夫的天才之处在最后一章:命运。赢得俄罗斯轮盘赌,躲过无差别杀人,最后空手套白狼捉凶手,毕巧林一件件完成了高难度的英雄事迹,这位聪明人却后背发冷汗。还记得毕巧林被称为文学上著名多余的人形象吗?他做到了三点多余:

  1.远离社会,单纯追求刺激的多余人;

  2.不交心,游离于他人之外的多余人;

  3.会被幸运眷顾,也会被幸运抛弃,无法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多余人。

  在这最终章里,追寻着幸运和归宿的毕巧林悟到了他的顺风顺水只不过建立在一种无法掌控的概率上,现在,他看到了对命运偶然的真正之恐惧。

  故事就在这儿完美地结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