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尚厨房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时尚厨房》是一本由[澳]加布里埃拉·斯科利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一):非常全面实用的一本厨房书
非常全面的一本厨房书,光看目录就知道内容有多全面了,很实用,偶尔喜欢自己做饭,还是很有帮助的。涉及烹饪的各方面,初学者可以很快学到基础的烹饪技能,简直是技术大全。图片很多,还有非常详细的步骤展示,真是拯救烹饪小白的~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二):送给热爱生活的你
我一直认为“烹饪“是一件可以很享受的事——前提是当你的生活情绪好的时候,你开心地去菜市场选菜,心里想着要切成什么样做成什么样;回到厨房,慢慢一步步来准备,甚至想好了用哪样餐具来盛放会体现菜品的气质、要配什么样的配菜和色彩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美,待到一味色香味俱到的菜食物完成时,心里是洋溢着一种别样的美丽的……
然而忙碌的都市生活,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到家,吃与不吃、怎么吃又是另一个问题。
只有寄托于周末与不出行的假期,来调剂一下在饮食上的口味与心情。
这本书也许不会页页去看样样去学,但总会有那么几样是会去试的。
假如你有一个漂亮的厨房,可以试着参考这本书来挑厨具、布置餐桌甚至厨房,它不会指错。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三):一本简单实用的烹饪入门指南
《我的时尚厨房》是一本简单实用的烹饪入门指南,内容丰富较为全面,配图也简单、精美又很有趣。无论是毫无经验的厨房新手,还是会做饭的烹饪老手,这本书都会让你很有收获。
本书依照烹饪方法将内容划分为不开火的烹饪、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等等部分,在前面的几章中则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厨具、饮食和烹饪前的准备处理技巧等知识。比如挑选应季食材、不同国家猪牛肉的部位名称、咖啡速成、食材搭配、香辛料的使用等,还有准备篇章中的各种处理蔬菜水果的方法。或许有一些知识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用得上,但作为了解也是很不错的。
这本书中,下至水煮蛋、煎蛋,上至各种美味的炖煮大餐,都有清晰的操作步骤,按照步骤练习实践,就可以做出满意的作品来。书中有很多的食谱是大家常见的,也有举一反三的延伸,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有条件的真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照书中所讲进行一些有趣的尝试。
书中的插图和步骤说明很搭配,简单易懂,不时有小贴士在旁提醒也是很有心。而且在书的一开始先告知了读者如何使用本书。
最后,还是很期待将书中的各种食谱与烹饪技巧转化为实际的一道道美味,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做饭要用心,好好烹饪也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体现。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理论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今后自己如何去实践。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四):致对烹饪有兴趣的你
此书由食材的性质与搭配开始讲解,如各种常见香料与何种肉类或蔬菜搭配。这样的讲解便于初入者明白食材间搭配原理,为未来举一反三的创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此书也介绍了食材储存方式、营养价值等实用小知识。从食材搭配原理以及储存方式这些小细节与超前期的准备工作讲起,可见作者撰写此书时的细心考量。
此书以烹饪方式的分类,个人认为非常合理与喜欢。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如何处理蔬果与肉类),到不开火的烹饪方式,再到常见的煎、煮、炖、烘培,再到最后的饮料调配食谱。书的覆盖面非常广与全。既能满足工作日的简餐需求,也能为周末想要捋起袖管,大干一场时提供实用的资讯。
书中步骤简洁明了,含有必要步骤,但又不是死板的步骤要求。初学者可根据食谱做出菜肴,稍高阶者也可在书中食谱基础上稍加发挥,形成自己个人特色的食谱。
推荐此书,适合各个阶段的烹饪人。趣味性强,读下来,颇有让人以食材做实验的冲动!细致、实用的目录分类。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五):无论我身处何方,味蕾都朝着家的方向
婚期将至,生子的事情也被排上了日程,比起婚前恐惧症,我似乎更担心另一样东西:太太怀孕之后我能不能照顾好。毕竟,我这几十年的人生都是个吃货,而不是个厨师。
也许,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吧,从这本书开始0基础起步。
这是一本专治厨房小白的厨房书,光是看目录便可知道。从最基本的常识普及,到冷餐热食的烹、炸、烤、煮,无所不包且步骤详实。就像在本书封底宣传的那样:“全面的厨房厨艺知识,五花八门的厨房技巧,468种食物烹调方法,帮助你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各式美味“。得之确是我幸。当然,学会全部468种食物烹饪方法并不是我整个改变计划的全部,它们的背后还应有一个更大的命题——为一个未来温馨的家,烹饪一份属于它的独特味道。
家的味道是什么?少年离家之前,我并不懂得。吃惯了妈妈烧的家常菜,不觉应有何感动,少年离家之后偶尔返乡,方知道记忆中的美好与不易,以至于日后即便是在异乡尝到家乡的菜肴,心中都为之一荡,所谓归属感,莫不是如此。
城市化的浪潮,谁都不可逆,既已随波逐流异乡成故乡,再寻一份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就是理所应当了,这归属感的构成里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当然,也不该少了熟悉的味道。这份熟悉的味道若是出自自己之手,必然倍加珍惜;这份熟悉的味道若能让一生所爱每天享受,必然长乐于心;这份熟悉的味道若也能伴随四世同堂,必然此生无憾。
无论家乡异乡,我都盼着熟悉的味道,无论我身处何方,味蕾都朝着家的方向。《我的时尚厨房》,谢谢你,让我开始有了这份期盼与坚持。
以上
读罢第一天的行动记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六):一本超实用的美食工具书
《我的时尚厨房》是由加布里埃拉•斯科利克写的一本烹饪类书籍,加布里埃拉·斯科利克生活和工作在维也纳,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师、面包师。在网络上并没有搜索到很多关于作者的信息,这本书是作者和插画师合作,以信息图的方式,呈现了有关厨房和厨艺的知识。其中既有五花八门的厨房技巧,也有近500种食物烹饪方法,可以说是一本国际化烹饪大全。 《我的时尚厨房》是一本能够提高你逼格的书,更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就像你看外文书旁边要放一本字典一样,在我眼里,这本书就是像字典一样的工具书,这本书向你保证:按照指导来,你不会烧糊任何东西。 这本书不仅为你介绍了烹饪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还会告诉你选择厨具和餐具的方法。你知道如何制作一支不粘手的擀面杖吗?你知道怎么让孩子吃蔬菜吗?你是不是看到这些,会觉得和厨房无关,是不是觉得这是一本有关生活小妙招的书?No,no!只不过是生活中一切与厨房有关的知识这本书里都有。 一张过滤纸能去除橡木塞残渣;只要学会方法,你可以学会糖渍各种水果。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学会制作一些花式马提尼,也可以学着自己做一些诸如自由古巴或是草莓格丽塔,不用远赴俄罗斯,就可以在家来一壶俄罗斯茶,甚至你还可以学会煮一壶女王级的好茶。看看这些是不是都是那些你周末花了不少银子在一些所谓的小资的店才能享受到的?千万不要告诉我氛围和环境很重要,氛围和环境就像你看到的这些饮品一样,都是能做出来的。 你可以从这本书里学会不开火的烹饪,比如制作诸如调味黄油等酱料,或是面包沙拉这些简单菜品;你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会熬高汤、做鱼汤或是白汁意面等一系列需要煮的食品;你更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会烤、炖、炒和煎炸,甚至是烘焙。 这本书里会教你如何铁锅除锈,也会告诉你分辨咖啡;这本书里会教你做水煮蛋,也会教你制作布丁;这本书会教你剥虾去虾线,也会教你摊巧克力可丽饼。厨房对有些人来说是油烟重地,对有些人来说是心之所向。一个时尚的厨房也许会让不爱做饭的人想要进厨房试试,也会让爱做饭的人更好厨房。 诚如书中所言:可以不下吃饭,不能不懂生活。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七):矢量图是美食的唯一敌人
每次翻开食谱类书籍,就会油然而生的诸如“首先你要有一个厨房/一套厨具/一堆食材……”的吐槽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本书没有“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会做饭的人到哪里都活得下去”、“你饿不饿啊我做XXX给你吃”等红的不要不要的心灵鸡汤类故事作为食谱的主料抑或佐料,也没有前期各种摆拍、后期各种修图的美食写真,更没有真人出镜、秀色可餐的帅哥美女,而是一本很纯粹的西式餐点制作指南,囊括了餐具准备、酒水饮料、酱料甜点、各色主食等部分,在具体使用上来说,更近似于一本工具书,每道食谱都包涵原料清单及分量、制作过程等一整套环节,书后还有字母索引,方便新手查找,简直是图文版的厨房大辞典。
但可能,本书还是要面对市场的失败,会在国内遭遇滑铁卢。原因即上文所提到的各种“没有”。先不说西餐在国内的普及度和认可度,单单是平面、简洁、干净的插图风格,就和厨房、特别是中式厨房经验不太融。看着那些矢量化的制作过程及成品图,嘴巴不会急速分泌唾液,简单的说,就是无法引起食欲。而本书88元的码洋,使得不热衷于西餐的读者入手的几率很小;喜欢西餐的,一般是海归人士,可能更乐于上西餐厅点餐,或者本身西餐厨艺已不俗,不需要本书的指导。
不知道本书引进方及编辑在决定在国内推出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或者事先的预测。中西方文化之间,在柴米油盐上的隔阂远大于讲小说、电影等方面。可以一起看好莱坞大片的中西方恋人,可能就因为不能好好吃一顿饭而分手了。就像现在很多小年轻喜欢的开放式厨房,其展示作用大于实际。本书也大抵如此。
哦,对了,随书的书签,是下厨房的广告。深以为,下厨房还是不错滴,即使是想尝试西餐,我上下厨房的几率也是远大于翻开本书。因为前者有互动、有晒图,而不是只有平板、冷淡的矢量图。中国人对于“人间烟火”有异常的执着呢。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八):约约食,修修旧情
西餐,其实点的不是什么菜。有时都不明白菜名,只知道“打开”了一个50元,一个是75元。感觉吃的不是菜,而是吃钱。而现在西餐店与料理店的味道,大概是海外版学生食堂的等级。所以,我对西餐并没有什么热情,但我还是想要“了解”西式的菜肴。或许我的某个归宿,就是在一个有食物热情的厨房。因为有时,不会做饭的男人是一无是处。西餐,也实在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如果一个会做很多道西餐的人,应该是很有意思很有学问的吧。
《我的时尚厨房》就是一个初级的操作图谱。它在按图说菜,你也可照单收菜。还能了解不少的常识与小奥义。比如爱干净的擀面杖是因为穿尼龙丝,袜识别蒸锅与隔水蒸锅的正确用法。对巧法过滤开红酒时瓶塞的碎渣,我不意外。最意外的是,我才知道,迷迭香原来是rosemarry。
这浩浩荡荡的配方与原料,光是看着就有些“请君,入瓮”的架势了。因为作为爱吃的我,有种饥饿的反应。我沉浸在巧克力泡芙、奶油西兰花汤、炸蔬菜天妇罗、日式照烧三文鱼等食物,反复想象着每一种味道唇齿相依的上瘾。
而在“需要”一节,林林总总的烹饪设备,也如漫画作者的全套装备告诉我们,都是一个技术活儿啊。对于厨者而言,厨房就是战场一样的东西。该有的装备一定要入手,不然就会备受舍弃的考验。
但是只有菜,刀与锅,没有”准备”你对食物的爱,那样是无法完成做饭的奥义。不同的食材,在人手的指引与收拾下,西餐的模样雅致又有分寸,料理的色相却是彬彬有礼。正如家庭主妇,她们好多都不轻易下馆子吃饭。她都会用不同的食材换着法地做各种美味的家常便饭。似乎她们做的最好吃的菜,就是给家人了。
我觉得,“庙堂之上”的西餐可能比较适合情人与商务场合。因为很难有那种热闹气氛。正如火锅,也被挤出正式场合的“江湖之远”。但是我们据此改革,额外添减自己的辅料,就用想象力做一些自己完全不会知道的菜式。做出一道道独家私房菜。那也是大厨们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哇。
若干年后,看着这本菜单,你想吃什么,尽管说,我都做给你吃,吃吃吃。饭暖菜香,管够,这是我渴望的平静生活。毕竟,没有什么能比吃个光饱的岁月更美好了。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九):【书评人俱乐部】不一样的餐厨秘籍——《我的时尚厨房》
毫不讳言,我是极不爱进厨房的人。不是因为不爱美食,只是太不爱繁琐、细碎、一团乱麻的感觉。所以对于各式美食菜谱,不是冷眼旁观,就是觉得不过是纸上谈兵。几张修饰过的照片,一段“若干……若干……若干……”的分量列表,真正做起来,实操性实在是很低。基于这些“偏见”,初见这本书,只是被它简约、时尚、cute的封面晃了一下眼睛,觉得它有些别具一格,至少没有用简单粗暴地用一盘能勾起人食欲的餐食撑起门面。
真正翻开它,这本书才是切切实实地提起了我的阅读欲望。或许因为作者是澳洲人,对书本的章节安排非常细致,思路也非常清晰、有趣。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书中平面卡通图形的运用。作为一本定位为“时尚”的餐厨秘籍,书本印刷精致,色调运用明丽但不艳俗,清新但不冷感。一应食材、厨具、下厨步骤,全都以简约时尚的平面图形形式出现。除了一般食谱所具有的内容,本书当中还加入了各国偏爱的食材类型,各种食物卡路里的摄入量,多项活动所消耗的卡路里量,食材搭配,香料运用等等等等。仿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相信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女性,捧得此书也会有与我一样的观感。
此外,本书从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烘焙、预制保存、酒水、不开火的烹饪等方面入手,缔造餐厨秘籍。食谱主攻西餐,尤其是烘焙与不开火的烹饪、预制保存等几方面的内容正中我下怀。倒不是什么崇洋媚外的小心思,每个女性心中应该都做过开一个甜品蛋糕店的美梦。与烟雾缭绕相比,冷餐厨更能获得对厨房暂时无感的新手菜鸟们的偏爱。
“想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得抓住他的胃。”美味的手艺是现代人个人价值的另一个附加点,中餐无能,可以开辟西餐。不想当烟熏火燎的传统黄脸婆,完全可以选择时尚大气的清新餐点。我曾有一个目标,做不成大厨,至少有几道让别人念念不忘、口口相传的拿手菜。与其在大众菜品上孜孜以求,另辟蹊径显然更能成就目标。
动画片《中华小当家》中,下厨者的心情是直接影响到事物的美味程度的。这本一打开就能让人心情愉悦、舒适的餐厨秘籍,一定能助你开辟自己的时尚厨房。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十):再奋斗十年,或许能有一间这样的厨房
人懒就要多读书,尤其是读How to do的书。以前是教人How to success,现在是教人How to relax。成功学的书主要看推荐,打够了鸡血就可以撤了,放松学的书主要看图片,攒够了YY的素材也可以退下了。
我合上了书,放回了图书馆的书架,准备退下。可那些看着就美味的食谱和图片,还该死地在我脑海里转啊转——
永远干净的灶台,最顶尖的厨具、五彩果篮、缤纷的食材、各种甚至没听说过名字的调味料,这样的厨房,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是什么?我想好了,下个月我要去买个西门子顶配烤箱,家里的操作台太小需要改造一下,颜色和板材就用书里的好了,那什么什么名字的干酪需要海淘,对了明天午餐我要亲手试做一下伯伦亚酱汁,肯定超级美味,还有那些甜品,派酥芙糕,一个都不能少,吃完我还要去健身房找我的私教……但是最终,当我在脑海里挑选好食材、配好菜、点好蜡烛、铺好餐巾之后,仍然会滚去吃10元一套的煎饼果子,20元一碗的牛肉拉面。读这样的书,让眼睛饱餐一顿就好,至于怎样去安抚自己的胃,还是要靠眼前的苟且。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出色的厨师。他懂得如何烧一桌好菜,怎样搭配膳食的营养,煎炸烧烤炖都是好手,还积累了无数厨房里的小窍门,一如我们的妈妈。不同的是,他在最时尚的厨房里工作,有最时尚的团队,他能够穿着西装品尝一颗黑橄榄,为我们介绍如何切丝和切丁。而我们的妈妈,在油腻的厨房里操劳,我们风卷残云后,她还要收拾碗筷。
妈妈,你为什么不出书,你知道的并不比他少。还有正在阅读本书,即将成为母亲的姑娘们,若干年后,当你们的孩子骄傲地向同学夸赞你们的手艺时,你是不是也可以出一本这样的书?“人间烟火”和“不食人间烟火”往往也就一个“商业”的差别。
不要看我这样写,我并没有在抱怨。其实我真的好想有一间时尚大厨房,而不是油腻的、窄小的、甚至没时间开火的厨房。我并不想只能趁着在食堂扒饭的时候,瞄两眼电视上的维秘。我并不想知道了How,还不能to do。
我想起曾经有一篇风靡“《读者》界”的文章叫做《我奋斗了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希望我再奋斗十年,可以和你站在一起做菜。That is my ho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