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书店印象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北京书店印象的读后感大全

2021-05-01 00:21: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书店印象的读后感大全

  《北京书店印象》是一本由严彬 主编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一):坚守最后的神殿

  在万圣书园看到这样一本书,不需任何理由就要买下来。

  书店,读书人心目中的圣殿。

  这些民营独立书店坚守着最后的圣殿,抵御着世俗文化。

  万圣是经常去的书店,逐渐走近,逐渐喜欢,万圣的书仍然变得深刻。

  豆瓣也是留下许多记忆的地方,特价书同样很有特色,可以淘到很多好书。

  墨盒子,进去过几次,经常在门口驻足,如果童年有这样一个书店相伴,该是多么绚丽多彩。

  彼岸书店,也是一个经常去的地方,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了那个长长的桌子是鸡翅木。

  最震撼的还是读到最后,那个香港书店老板在库房被书压死,何其惨烈,何其悲壮。如同勇士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

  我们从滚滚红尘中走来,走进一家家小小的书店,洗出一颗颗明净的心灵。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二):边读边抄之一(刘明清)

  我不是“醒客”,去万圣有时只是为瞎逛。 ——沈昌文

  我觉得人们与其收藏那大量发行的邮票,倒不如搜罗这种印数无多的图书呢。 ——止庵

  我知道读书人都敬惜字纸,以干净整洁为荣,以乱写乱画为耻,这没错,但难免因此没了兴致。——杨葵

  那几年,生活单纯而美好,从一个书店到另一个书店,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绿茶

  任何阅读都是碎片化的,这是它的本质,这是对苏格拉底那句“人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的最好呼应。——思郁

  尽力去破坏这个世界,只是为了满足片刻的冲动,年龄越大,对人生便感失望,便越会觉得,拯救遥不可及。——唐山

  十年来,和书店的缘分更多是因为职业的要求。做读书节目主持人,不逛书店,就像厨子不逛菜市场,时尚大师不参加时尚周。——贺超

  我承认,自己读这些书是安静的,内心却又是电闪雷鸣火光四射的,那是最美好的时分,那是静悄悄的快乐。 ——张莉

  可以低头看书,不用抬头看人,若是想读懂人,就只留意他的书单。——许春宇

  开书店的人给爱书店的人以梦想,爱书店的人给开书店的人以幻想。——邱小石

  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了某个高于我们自身的理想一道奋斗过,体验过人生中非凡的时刻,体验到那种人生被点亮的感受。——许知远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三):愿书店通过继承与创新长存

  虽然书籍不会消失,但是书店能在滚滚车轮中前进的时代里获得一些尊重与支持,愿更多人能在书店里收获幸福的灵魂交汇。

  这本书写于2015年,三年过去了,书中提到的一些书店,尤其是人文学校附近的传统书店愈来愈艰难,北师大的盛世情书店和墨香书店,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人大里的静闲斋书店不知道老板现在还在别处开书店么,还是转了行。书里的读者篇从读者的直接和间接感受里展示了书店的精神意义,有时会很有同感,因为逛书店真的是一个挖宝的过程,那不经而遇的欢喜是多少金钱与美食都换不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作者又采访了很多有名书店的创始人,对万圣书店的的刘苏里和彼岸书店创始人的开业日记感受更深,尤其是直接放出了开业日记的原文,会看到开一个书店背后更多的阻碍与现实斗争纠结。

  虽然现在电子书很发达,可是有很多的经典不是通过电子书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的。虽然书店不一定要还是按照传统方式营业,比如可以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供样书内容试读和书评展示或者其他更多不一样的与书的内容相关的东西,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海报等,让更多人对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后进行选择是否想要带走它,然后通过扫描书籍条码下单,可以选择现场提货,也可以选择快递上门。同时也可以开辟借阅专区,将一些可能稍微影响书籍品相但不影响阅读的书,进行会员制免费阅读,一定要借走的话,需要每月读完至少一本书籍并给书店提供线上书评,来获取积分换取带走的借阅书籍。当然这都是随便想想,但是真的希望书店可以继承与创新并存,不要让后代失去这个家园。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四):我们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你们通向未来的路

  “我们和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

  现如今做书店的人,多少是有一点理想主义的,也是有一点固执的。置身事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个中滋味——他们坚持着琐碎繁杂的日常劳作,获取着卑微可怜的酬劳,他们要营造精神世界的乌托邦,也要迎合浮躁残酷的市场。仿佛不死,已成为他们最大的成功。我打心底佩服这些人,他们把许多人心中的梦想雕刻在城市街道一隅,为受不了灯红酒绿的人们寻求片刻的宁静。

  书店篇里印象最深的当属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的访谈录,对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来说,很遗憾,在北京的两年时间并未踏足过半步,不过单是看一看人家的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对图书行业的预见,都收获不小。还有读者篇里“在书店,来自陌生人的美意”,温暖的故事让人对曾经的书店有了一丝艳羡之情。我们这个年代里的大多数人,跟书之间的缘分浅的可以忽略不计了,上到学者、下到普罗大众,估计放在老一辈眼里都是自上而下的失望透顶——上层学问不精,底层干脆几乎放弃阅读了。

  联想到日渐萧条的出版行业,也早已不是当初做文化的纯粹。商业、产品、利润,这些硬梆梆冷冰冰的词语,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冲击着脆弱不堪的出版业。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不过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打造着自己也未必在意的商品,迎合的不过是散发着铜臭味的钞票而已。即便是没什么积淀的普通从业者,怕是也对此时的行业现状失望了吧。而对于那些做学问的人,真是对此心痛不已了。“当编辑,其实是需要有点罗永浩说的工匠精神和罗振宇说的死磕精神的。当编辑,要么做有意思的书给读者快乐,要么做有诚意的书给读者温暖,要么做有品质的书给读者营养。”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编辑会带着一点情怀和许多认真做书,但以我对本书编辑的认识,她还在坚守着这一点。

  这本书,让我对市场冲击下这一小撮有理想有担当的写书人、做书人、卖书人心生敬佩。书中所写读书人,不止是读书人,他们是文化的继承者;书中所写卖书人,也不止是卖书人,他们更是文化的摆渡者。虽然大多数人对实体书店前途持有悲观的态度,但他们从来不想放弃对传递文化这一职责的坚守。

  所谓摆渡,既是出版社之于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也是书店之于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出版社与书店肩负着同样的使命。雨枫书馆奉行这样一种理念——“我的存在,只为目送你再次远行的身影”。

  我们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你们通向未来的路。

  (题外话,书中的大部分插图,是由摄影爱好者肖文俊提供,他也是我尤为膜拜的才人之一,一张亲手拍摄的美片,配上一段亲自着笔的文字,一向是他的风格。虽未见其人,但也不妨碍我对这类人的认识,倒不是他的人生,而是他面对人生的态度。)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五):好书相伴,一生长安

  上周末,特地去了一趟号称上海最美书店的钟书阁在闵行新开的分号,碰到了一本《北京书店印象》。看了看封面,简单的翻了几页,就买下了,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整的读了两遍。

  这本书主要是一群爱书人关于淘书、读书和卖书的感悟与体会的组稿,字里行间映衬出人与书,书与书店,书店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又紧密的关系,在每一个爱书人的内心深处荡起浅浅的涟漪。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读者篇,主要讲述的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述每个人与书、书店的故事;书店篇,则是通过与书店从业者的访谈来讲述每一个京城坐标书店发展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的思考。

  这本书的编者和作者,无疑都是一群重量级的爱书爱到骨子里的人。书里有解玺樟、俞晓群等文化大家关于北京书店整体变迁的回顾,有杨葵、任剑涛回忆旧时买书、淘书的乐趣,也有止庵、绿茶对属于书、属于书店的那个黄金时代的怀念与如今书店没落的遗憾,还有作家张莉所一直惦记着的那个在盛世情书店狭窄的空间里给她推荐影响了她整整一生阅读趣味的偶遇的陌生人。在与刘苏里交谈过程中,他和他的万圣书园一路走来的路径和今后的去向逐步清晰;单向空间独特的个性、豆瓣书店的淘书经历对于每个读者充满了吸引力。

  读完了这本书,对于做一个好读者有了自己的体会与认识。已经记不起自己人生所读的第一本书的样子,但是依然记得小学的时候差不多将学校图书室里的书借了遍,记得中学的时候去图书馆做志愿者只是为了每次可以多借一本书,还记得大学的时候窝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看《沧浪之水》泪流满面的场景。读书就像是在找一种爱的感觉,在长久的坚持中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培养了自己的人格;在与每本好书相遇的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人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社交,有人把书籍作为装饰,但是我认为理想的读者应该是以阅读为乐的人,平时的生活中虽然忙忙碌碌,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心思,但仍然会留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给读书。买了一本书特别开心,读了一本书满心愉悦,让阅读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让逛书店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书店,让爱书的人有了精神归宿,让不爱书的人有了附庸风雅的机会。”对于很多人而言开书店是很多人儿时心中就积蓄的梦想,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就像许春宇所云,可以只是低头看书,不用抬头看人,若是想读懂一个人,就只留意他/她的书单。尽管每个人接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发生了变化,高企的房租和网点的冲击使得实体书店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还是能欣喜的看到有那么多书店从业者在做最努力地坚守。雨枫书店的特色童书,读易洞所力图打造的社区文化空间,单向空间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气质,万圣书园的纯粹学术与专业,还有三联书店历史沉淀与大众普及的结合……自身独特的定位也让很多书店的生命力也比所有人想象的更为持久,更富有韧性。即使是诸如亚马逊、当当之类的网络书店也在筹划开设线下书店,实体书店在引导公众阅读中依然有着存在的价值:独特的定位,专业的图书推荐和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将成为今后实体书店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向。

  曾几何时,习惯了在网上购买图书,如今,慢慢做出改变,只为延续这种传统,哪怕再微薄的支持,即使再微弱,也希望这些城市之光亮的时间再长久一点。书中虽然写到的是北京的书店,但是什么是一个好的书店,如何评价和判断一个好书店,好书店存在的价值不会因地域的限制而有太多差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同样不缺乏那些有个性的书店,在这个城市的角落也散布着一个个爱书的人,希望能够有机会遇见他们。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六):当书店成为印象

  从未提笔写过所谓书评,今日偶见一册,名曰《北京书店印象》,随手翻阅大半,恰逢京城乍暖还寒时候,略有感慨,遂提笔略注一二。

  书如其名,自是纪录北京城之书店云云,分为读者篇和书店篇。读者篇为各路作家、媒体人等记述自己的读书、淘书、买书琐记,描绘了一幅幅属于个人的京城书店记忆。书店篇则遴选了京城书店个中颇为代表性的10家,以自述或访谈之形式,讲述一路发展之心酸。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书初版于2016年初,其内容也自是近年所记,未出几载书中所见店铺竟已有多家黯然消逝与历史长河,足可见行业之凋敝。京城之实体书店本就已是屈指可数,除却以新华书店,三联韬奋及各路出版社为首的所谓“国企”,其余独立书店又有哪家不是在苦苦挣扎。

  书中提到“荷兰的书店像咖啡馆一样随处可见”,阿姆斯特丹一做人口尚不足百万的城市书店竟有百余家,在联想到多次蝉联世界最宜居城市桂冠的东京,手中的书店统计数量为2014年,竟有“惊人”的1430家。而北京这座人口千万级的巨型城市,书店依然是城市中的稀罕物了。我坚信这并非现今已无人读书,只是比起在北京的交通中奔波淘书,现今动动手指便可以更低的折扣将心仪数目揽入怀中,未尝不能说是科技带来的便利。只是在此冲击之下,本应成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各路实体书店已成强弩之末,纷纷关门大吉——开书店不挣钱,这是现今实体书店面临的实际问题。

  开书店的人多为爱书之人,而泡书店的自不用说,但现今高昂的生活成本下,没有人不会去考虑经济原因,加之科技进步使人们的阅读习惯转变,各路实体书店的路越走越窄。现今饱览群书早已不是谈吐渊博的必要条件,一部手机足可让人尽览天下。碎片化阅读充斥了当代生活,本人也是深受其害,时事阅毕必然转至评论区,各路见解均觉得甚是独到,慢慢的,本就不够深刻的思想更见平庸。

  回想个人经历,似乎从小就不是个爱书之人,甚至有些阅读障碍,除了课本之外所阅书籍甚是匮乏。自没有体验过什么所谓淘书之乐趣,也未曾有遇一佳卷反复摩挲之记忆。只是近年来不知怎的忽而重拾书本,反觉甚是有趣,遂懊恼未曾与书本为伴的前半生未免苍白遗憾。但实体书店的黄金时代依然逝去,书中所见多家店铺已再无机会光顾,不免感慨。但黄金时代过去,还会有白银时代,还会有青铜时代,所幸书本是不会消失的。

  书本,阅读——本应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但在现今万事皆被赋予经济行为的社会,不免不再纯粹如初。初版行业看似繁荣,但我想真正爱书之人走进西单图书大厦这座“航母”之时,一定是焦虑大于兴奋的,这茫茫书海要想寻得心仪之册二三,不啻于大海寻针。虽比起四大新华书店,本人更偏爱本书中所介绍唯一一家非独立书店——三联韬奋中心。三联的面积十分适中,既不让人有如坠汪洋的恐惧之感,又有着足够的货品陈列,自2014年24小时营业以来,已然成为了京城文化地标中的翘楚。

  书中援引肯尼迪的演讲词“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他们玩耍的乐趣;它也不包含诗歌之美和我们婚姻的力量、公共争论的智慧以及官员的正直。它既不衡量我们的敏锐,也不衡量我们的勇气;既不衡量我们的智慧,也不衡量我们的学识;既不衡量我们的怜悯之情,也不衡量我们对国家的忠诚。”在这个唯经济指标论的时代,情怀变得廉价,所有不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事物似乎都是背离了这个时代,这样的社会未免太过苍白。三联韬奋的经历樊希安在访谈中提到“我们一味地强调GDP、强调经济、强调金钱,如果不强调文化,不强调心灵的塑造,我们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从小便听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书中有的更是读者与自己内心的独白,透过文字,让自我变得平静,开卷合卷,人生得到沉淀。有人说这是附庸风雅,但至少读书使人懂得“风雅”为何物。我会继续读下去。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七):边读边抄之二(岑红)

  三味书屋,门前有几株洋槐,树荫遮住了市井的喧嚣,店里就有了几分清幽。一家小小的书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以孤岛式的坚守,生存于今天,我想是很不容易的。——解玺璋

  在我心目中,万圣是唯一坚定不移地守持学术理念的书店。——解玺璋

  很多好书找不到它的读者,而很多读者又找不到所需的图书。——解玺璋

  万圣,不一定很费钱,但一定很费时间;不一定是你身体要去的地方,但一定是你精神要去的地方。——沈昌文

  北京能有万圣书园,是一个地标,一种幸福,一点欣慰!——俞晓群

  时尚廊,外在之美,气度之美,创意之美。在那里,书只是它诸多元素之一,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那要随来访者目的和心情确定。时尚廊的构建是反传统的,又是一种融汇传统精神的存在。——俞晓群

  爱死中国书店里那股陈腐的味道,一闻心就醉了。——杨葵

  大多数民营书店还在坚持着对书店的梦想和对书籍的虔诚,努力坚守自己的阵地,做力所能及的坚守。搬家的搬家,流浪的流浪,这些民营书店先驱们,用自己的真心点燃书店微暗的灯光。——绿茶

  读易洞,七年前说它是理想的书店,没想到它那么理想。——绿茶

  万圣书园,虽然这是一家让无数读书人都景仰至极的好书店,但是给我的印象却并不好——书太多,书架太多,眼花缭乱,眼睛看不过来,手也抚摸不过来——不是他们的书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书太多太好了。——思郁

  在万圣书园,第一次我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威胁——所有的书都是自己渴求的书,所有的书都是自己想买的书,所有的书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思郁

  万圣书园的存在,让我意识到了人类的渺小,知识的浩瀚无垠,而我们的阅读极力抓住的只是宇宙图书馆中的一个瞬间。——思郁

  我们对知识的蔑视,与我们对待书籍的这种愈发轻慢的态度之间,是不是有着某种关联?

  我们丧失了一种淫逸的天真。我们为失去的东西怅然若失。——思郁

  做一个书虫,看着屋里书架上每一本书,包括堆在地上的,落满了灰尘的,每一本自己想要的书,都是自己一手买的,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思郁

  这些年在网上已经买了1500本书,绝大多数没看,网络犹如自助餐,瞬间将人的贪欲激发出来,当我忘了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时,有没有这次人生,其实已无分别。——唐山

  我们这一代人注定如此,曾经的痕迹都被擦除了,剩下了一个没有过去、永远崭新的世界,这是最好的培训所,它教会了我背叛、遗忘、麻木和冷血。活下去,就得交出回忆的权力。——唐山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书店,让爱书的人有了精神归宿,让不爱书的人有了附庸风雅的集会。——贺超

  把豪门这词给了北京图书大厦,把隐者给了王府井书店,把知性给了中关村图书大厦,把复古给了三味书屋。——贺超

  书店塑造了我的精神世界。——许知远

  我们有可能在此创造一个对话的空间,你不仅与沉默的书籍、逝去的作家对话,还与志趣相投的人分享这些对话。——许知远

  所有潮流都是从一小群人开始的,从关键的少数开始的。——许知远

  我们总要想办法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要有表达,要说话。开书店是一个方式。——刘苏里

  我们从来不是以好卖为标准来进书的。——刘苏里

  我们就有一个目标,怎么样做一个小小的书店,能搭起东西个文化的这种交流。——刘苏里

  我们要建造一个去处。——刘苏里

  实际上开创了一个独立书店专业类型的先河。——刘苏里

  而那些市场再流行的书,如果没有经过我们的一道问题意识过滤,专业的过滤,是不可能进来的,再好卖也没有用。万圣从来不会因为一本书好卖而进它。否则你和别的书店慢慢的就会类似——我跟你讲,你只要开这个口子,很快就会变成跟别的书店一样了。——刘苏里

  你的存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卖不动的书。——刘苏里

  你的做法造成了一个神话,而你持续做,那个神话就持续在。——刘苏里

  天灾人祸击跨一家书店很容易,但是击跨一个体系非常难。你是不是一个体系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个体系是由诸多的要素组成的。——刘苏里

  到了书店,才找到这辈子最可心的活。——赵万波

  你拍电影是表达,你唱歌是表达,你做媒体也是表达,开书店它也是某一种意义上的表达——我想开这种类型的书店,可能是一种类型的反射。——卿松

  我总觉得万圣是我们的精神领袖,刘苏里是开书店的教父。——卿松

  如果有一个理想读者,那他就是以阅读为乐的人。我特别迷恋他们买了一本书之后特别高兴,离开店里时特别开心的样子。——卿松

  以前更多的是那种激情,现在慢慢体会,是一种温和的欢喜。——卿松

  我们是在宣传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关注,希望能再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我们给自己找了三个关键词:发现美,感受爱,启迪智慧。——张弘

  我摸的不是书,是享受!——赵越超

  我恨死了国有出版社不紧不慢的工作态度!——赵越超

  爱书之人原本就志同道合,玩越野的更是英雄相惜,在这两样面前,我们从来都是不惜成本的!——赵越超

  泡甜水园的较高境界,其实不是在甜水园,而是在甜水园周围的库房,你只有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图书,才能走入这些库房,而走入这些库房才知道什么叫迷茫,什么叫无从下手。——赵越超

  看着书友们谈笑风生、来来往往,这恐怕是全世界开书店的人眼中最幸福的场景了。——赵越超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八):冷摊负手对残书——也谈北京书店印象

  我在北京待了十年,这十年里没少逛书店。

  读大学时,学校北门外开了一家书店,多是教辅书,在各大高校都有分店,我办了会员卡,还记得买了本《物理学史》。后来北门外的书店倒闭,别的高校里的分店倒闭,会员卡里预存的钱也没花完。五道口周围的光合作用应该是我去过最多次的书店,后来倒闭。在北大听完三大热门公选课之一的心理学概论同时也去风入松,看贴满墙的合影,后来风入松倒闭。中关村地铁站面对面的两栋书店大楼,一面是新华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一面是旧书大楼(昊海楼),常常逛完这边逛那边,后来因为学业太忙一段时间没去,再去就没几家书店,只见快递盒摆满地的年代。蓝旗营太远,只偶尔去一次豆瓣书店,买过一本廖一梅的《柔软》,万圣也就是逛逛,那时候对社科书并无大兴趣。

  毕业后在五道口工作,学业压力轻了许多,每天无所事事,又拾起逛书店的爱好。惊闻清华东路西口有家三联韬奋书店,还是 24 小时开业的,便在周围租了房,每路过一次地铁口都逛一次三联。从某天起它又变成了晚上关门,可能是利益问题。万圣书园和豆瓣书店是常常去的,逛完万圣逛豆瓣,万圣书太贵都靠情怀,所以我通常是去豆瓣书店淘旧书。书店逛得多了,便渐渐地从只认识国内文学作家扩展到认识各种方面的作家,再在网上多逛逛,形成循环,便越发体验到逛书店的乐趣。

  有个跟我一届的小伙伴,我们聊当年在清华看的同一部话剧(萨勒姆的女巫)、听的同一场讲座(周国平),以及他看的青春版牡丹亭(苏昆),我看的精华版(省昆)。而后我带他去万圣逛了一圈,聊许多看过的书。过了两天约着一起去单向空间听刘苏里对话吉井忍的讲座,说好打的去,到目的地后俩人统统想吐,原来是都晕车但因约好又不好回绝。在讲座上获得吉井忍定向签名《东京本屋》一本,谈的是她采访东京各大书店老板的故事。后来小伙伴又推荐钟芳玲的书店三部曲给我,暂时只收入一本《书店风景》。从那时候起便对书店本身产生许多兴趣,对关于书的书亦是。可惜后话是,我们因为争论史航有没有收钱捧《爵迹》闹掰了。

  读这本书,获取不少小道八卦。万圣的名字我一向是知道的,以为只是刘苏里的生日,但不止,原来刘苏里的前妻甘琦(现在还活跃在豆瓣上的诗人北岛现任妻子)和他一起创办万圣,也是万圣节所生。想来也曾是美满伉俪。万圣门口的推荐榜原来是解玺璋最早发起、从而成为常态:

我们共同办起一个“推荐书目排行榜”,每一期两家书店的推荐书目,都是甘琦和王炜亲自选定的

  我有个微博小号只关注一些出版人,其中有杨早,看这本书才知道杨早是读易洞的读书会发起者,他提到读易洞是一个面向社区的书店,国内的社区文化不浓厚。

改变这种状况,或许就是从一个复合式的书店/咖啡馆/活动中心开始。读易洞承担着书院与街市的双重角色,对于愉快的社区生活来说,它是必需的而非仅属点缀。在读易洞开张五周年之后,我们——读易洞洞主邱小石、《绿茶书情》主编绿茶与我,联手创办了社区读书会“阅读邻居”。在一个记者沙龙上,我介绍上期阅读邻居讨论了桑德尔的《公正》,推荐了社科文献的“近世中国”系列,对面一个MM眼睛睁得牛大:“你们小区这么强啊?”我想对她说,不是小区强,哪个社区没有读书人?哪个读书人不愿与人分享?问题是,得有一个空间,得有为这个空间张罗的人。

  三联韬奋书店的名字容易被误解,但韬奋原来是创始人邹韬奋的名,书中提到传闻是某高层父亲难怪三联有浓浓国企味。豆瓣书店是卿松故意开在万圣旁边(搬家以前)的。

  大部分明星都只买鸡汤类、实用类书籍,只有周迅,她只看世界名著。

  说到书,书主要分两部分,读者、书店。读者各花入各眼,文笔都很了得;书店也各有各的心酸。

  封神的万圣,为了维持神话付出代价,代价又转化成正向资产——大家都觉得万圣没有找不到的书,会习惯性地去万圣买书:

七万多种图书,每年动销的品种,卖出一本及以上的,只百分之六十多一点。

  刘苏里提到书店要与个人品牌割离、书店立场要与个人立场剥离,“去个人化”;采购与摆放的各种哲学,这些在《东京本屋》里也有许多类似讨论。刘苏里的访谈质量很高,只是我一向知道的,看完也没太多惊喜。

  有惊喜的是——豆瓣书店创始人卿松的访谈十分有趣,值得一看。他提到自己是怎么去收购旧书——跑县城、瘦小的他在武林大会般的抢书大战中绝望地周旋。他还提到旧书的必要性:新书一两年就要下架退货。他也会去网上买书,因为太便宜,采访者(编者严彬)提到因为网上可以用亏损的书来吸引大家成为其他能赚钱的商品的潜在用户。卿松说豆瓣书店会一直开在成府路,因为这是学院脉。卿松最后说,认为有钱的人适合开书店,他对自己的店持悲观态度。我想了想,豆瓣书店在成府路上搬迁几次,几次宣布要倒闭,现在还是挺过来了,借助网络发布到货信息,应该会一直卖下去。可惜武汉分店关闭了。

  半好半坏的一个访谈是对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的店员。这家店我去首都剧场看剧时路过几次,可惜都太晚散场未曾得见。这位店员是退休后去上班的,提到工资很低,两三千。他也提到许多书的采集、摆放上的事,还提到多次被提到的“阅读空间”的概念。

现在有个“空间”的提法。这个概念就很好。你把它设想成是一个空间,城市空间,这样去做,不仅仅是卖书,它更是一个读书、交流的场所。

  但也许是时代特殊性,他对女权和女性的错误理解让采访者不得不强行扭转话题。

  读者篇里,有从读者角度写天通苑的书店从开张到倒闭的;有读博一时在书店选书被陌生人提点了买伍尔夫和桑格塔、感受到最深善意从而伍尔夫变成她最爱作家、陪她走过十几年的;有在风入松做店员,不停换职责后来发现还是最喜欢在分区给读者选书日子的。

  我们每一位读者,可能也期望在书店默默地看书、选书时,偶尔抬起头能看到店员眼里的同理心和善意罢。

  最后提一下编者,编者是一位诗人(湖南人),书中的采访都是他做的。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九):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北京书店印象》编辑笔记

  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图文版)

  最早与书店结缘是大学,那时候还没有力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或躁动或失意或感伤的时候,书店是我的解药,当然,同样是解药的还有图书馆,只要走进它,就像迷失的孩子重回母亲的怀抱。未曾想30年后,我竟有缘编一本关于书店的书。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火” ,关于主编严彬及跋

  一开始,《北京书店印象》还叫《北京的书店》。严彬主编,对,就是那位诗人、《凤凰读书》频道的创始人严彬。诗人嘛,一般是激情和仁慈的,想的是“什么孤独最孤独”的问题,写的是“太阳升起来了,多么温暖啊、这时你应该悲伤、悲伤时阳光会照在你身上”之类的文字。

  这小子挺行,组来了解玺璋、沈昌文、俞晓群的文章,还做了刘苏里老师这样堪称民营书店教父级人物的访谈,书稿质量相当不错了。内文倒是挺完整,但没序,没跋,哪怕“写在前面”几句话也没有。主编一本书,总会有些初衷有些缘由。我跟严彬说,你得写。几天后他告诉我,没写出来。诗人,总是很性情,我忙着整图、弄附录,心想宽限几天也成。过了几天,再问,严彬说:“我试了几次,都没写下去,没有不成吗?”我再次跟他说:你得写。说实话,我在想,如果真的等不了,发排前,我写几句编者的话充数吧。三审结束那天,我又一次坚决地对严彬说:“你得写,就差你这篇东西了。”第二天一早,打开微信,严彬的话蹦了出来:“我写成了!收信。”到单位,天还没亮,我打开邮件,读他写的跋,读到最后,流泪了——

  “我们和更多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进出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

  因为这份清晨的感动,我重新安排了排印顺序,在目录前加了一页,排上了这句话。

  我要埋一些只属于这本书的基因:关于版式设计及书签

  当编辑,在我看来,要么做有意思的书给读者快乐,要么做有诚意的书给读者温暖,要么做有品质的书给读者营养。社长把这个选题交给我的时候,我打算把它做成一本有温度的书,用自己的诚意。

  版式设计前,我特意去了一趟京城最诗意的书屋——篱苑书屋。篱苑书屋虽隐居在怀柔山谷却声名远扬,它不通电,靠自然采光、采暖、采风。里面的藏书时间跨度大,种类跨度也大,不分类,正适合我这种脑子里没什么框框,瞎翻的主儿。虽然浸淫在书海中我常常会信马由缰,忘记初衷,这回倒比较专心,好的排版、好的配图形式都把它拍下来。不知不觉,拍了上百张照片。我常说自己,也许做不好问答题,但做好选择题还是有信心的——比如说我编的1962学人文丛(目前出了两本《重思胡适》《重思国家》),我想庄重,但要去学术化,因此把注释做了特别的安排。三审的时候,老师问,这样表达会不会有违规范?我说:不会的。编百科出身的我,养成了创新不逾矩习惯。上百张照片放一起,便会知道自己要什么。

  在照片中找感觉,跟美术编辑刘一唯沟通:图的安排要疏密有致,要有气眼,不要杂。选图既要考虑美观,也要考虑特色,要有一定的辨识度。正文不用常规的等行距、正常版芯,而采用大段距小行距,版芯扁胖而非瘦长。总之,我想让拿到这本书的人看出一点变化,在字里行间埋一点只属于这本书的基因。版式设计的姑娘很用心,把单页书眉设计成了一本书,双页书眉设计成了一个书签,和一个“B”,姑娘说她的设计思想:“‘北京’Beijing和‘书店’Bookstore都是B字打头”,书眉一次通过了。

  有两句话曾经打动我:“我曾经暗暗猜想,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没有书店的地方不是地方”,想把它安放在一个地方,然后,让它在读者间自动自发地传递。请美编设计了书签,中间因为尺寸、用材、印制各种问题颇费周章,姑娘不厌其烦地改、改、改(感谢她的耐心,一直忍受着我的各种折磨),也许,这便是我说的诚意。

  “我想表达读书让心灵更加澄澈”,关于摄影师肖文俊及其他

  为《北京书店印象》配图的肖文俊并不是职业摄影师,但数十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假期都贡献给了自己的摄影爱好,他的摄影作品出过挂历。喜欢他拍的照片,喜欢他写的文字,也欣赏他的才情,说是他的粉丝也不足为过。肖文俊拍风景的水准我是知道的,但会把书店拍成啥样子,没有想象过。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把一本翻开的书与一个在马上驰骋着的身影合成的一张照片,被打动。有些照片除了美没有别的,有些照片除了美还有生命,他的照片常还给人张力。就是他了!我俩相识十几年,只见过两面,是为数不多的“相望于”江湖的挚友。一下子要谈工作,而且是替我工作,真有些开不了口。我们没谈报酬、没签合同,就开始工作了。在契约社会按江湖习惯行事,也只有我们这种神交的朋友了。当时照片要得很急,而且配照片的想法是慢慢成型的,有列表弄错的,有读了文章加拍的,还有因为凑印张补拍的,肖文俊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响应。他有一份相当体面又重要的工作,每个周末他有出行计划,但那段时间,他像一个随时待命的摄影师。我没有为我的不周全说抱歉,他也没有说过一句拍摄过程的艰难与不顺意,我们只是交接照片。

  肖文俊告诉我拍一些照片的感受:“书架与阶梯”是在雨枫拍的(你现在看到的目录上面那幅图),想告诉人们:读书能让人走向高处;万圣那个窗口的光,用来表达“读书让心灵更加澄澈”;拍豆瓣《最后的手稿》那张,心里一阵酸楚,别人家很堂皇……还有那两幅画儿和两部书的名字,比较“绝境”,可能是被那难以遏止的没落感驱使了——我们选片的时候,有些没有用,怕把表达书店变成了表达某本图书。

  选出最喜欢的几张图片,委托奇文云海设计封面。设计公司拿出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一个以一位在书店里伏案的女孩子为底图,宁静、温馨;一个以书架为背景,富金属感与质感。难以取舍。后来,在出版社的公众微信号、微博听意见,有朋友提醒:那是徒劳,不会有结果的。我知道,封面不是做数学题,它没有标准答案,但当我知道了哪部分人选择哪个封面,会让我的判断慢慢变得清晰。最终,我选择了具现代感的那个方案,没别的,我是个慢热的人,我喜欢第三分钟喜欢、第三天更喜欢的东西,胜过喜欢第一分钟就喜欢,而喜欢的峰值停留在第一分钟的东西。

  还有书名,正如开篇所说,一开始它叫《北京的书店》,后来有人提出《北京书店印象》,我和主编都更喜欢前者,总觉得后面这个书名缺乏一点味道。如果把《北京的书店》比作中国写意画的话,《北京书店印象》则是西洋写实画。之所以定名后者,是要把它从小情小调的文艺腔拖出来,让更多的读者叫得更上口。卖得更多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这也是后来一改编译版图书价格偏高的定价策略,把价格定在50元以内的初衷。说到定价,不瞒您说,在下厂前一刻跑印制单的时候,领导还在犹豫,我觉得我打了一个价格保卫战,我真怕50的门槛拦住了一部分读者。

  您一定看出来了,编译社比较开明,给编辑充分的自主权,它更看中你在书中的心血,很多事情,你可以自己做主,比如寻找摄影师,比如定价。

  刘苏里老师是偏执狂吗?关于书店及读书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编与作者,无疑都是重量级的,是一帮爱书爱到骨子里的人。

  作家张莉的“在书店,来自陌生人的美意”,说了她的一次改变她一生的阅读习惯的逛书店的故事。那时候她还是个刚到北京的打算读博一的学生,在盛世情书店面对成架的书无所适从,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文章中,她历数中年男子推荐的书以及这些书对她的影响,她说:”我怀念在环境狭窄空间里的那个偶然,那个偶然相遇,那个偶然交谈,它是那么纯粹,那么短暂,那么意义深远,它深深影响了一个年轻 人一生的阅读趣味。”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搞一个寻人启事,我们是否有幸,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让张莉跟那位中年男子(现在应当已经步入老年)重逢?那一刻也许并不感天动地,但一定诗意。

  听豆瓣书店的卿松聊他的采书经历,心惊肉跳的!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 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他敢一进三四千本,谢泳的《储安平与〈观察〉》也一气进了1600本。最有意思的是一次他到江苏沭阳进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的经历:“我是晚上8 点的车,下午 2 点多,有人把我拉到库里,秘密的。我一个人在库里选书!成山的书,一件一件的,四五个工人帮我拆,我选。那是我人生中的非常难忘的经历。”回到北京,”来了大概有五六十个人。我都不用拆包了, 他们抢着拆。拆到中午,书已售出去一半。 当时那种狂热,真的难以想象。 “其实办书店和做人一样,总得有点核心竞争力,有些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他就是,凭他的激情和眼光,现在大家喜欢把这称作“情怀”。

  读《北京书店印象》不读严彬对刘苏里的访谈“书店体系的挑战”,那你不是错过了一篇,而是错过了很多。既然你一定会读,我就不剧透了,只是告诉一个书外的故事。这篇访谈近2万字,刚开始没有层次标题,一问一答从头到底。一审后加了小标题,不放心,让主编和苏里老师审,稿子给苏里老师那天是9月30日。10月30日,实在等不及了,催稿,苏里老师说,改得他头晕脑涨,还剩3页。10月31日,苏里老师在微信里写道,“今天是万圣22周年店庆日,今天大体改成,也有些纪念意义——让我想起22年前以及以来的许多故事。”后来又改了两次。最后一次三审已经完成,等不得了,跟苏里老师约着送稿。苏里老师说:“图书不是杂志、报纸,更不是网文,那些东西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图书要留世的,好书比咱们的生命都长。”。做编辑二十多年,越来越胆小,生怕出错,我没有苏里老师的水平与境界,但其中之“敬畏”,我想我有。因此我敬重他,敬重每一位认真对待文稿的作者。

  关于编辑职业及我的作者

  编辑最不能刷的是存在感,就像口译,最高境界是两个不通语言的人聊起天来就像口译不存在。但谁又能说一本还不错的书,哪个细节没有渗透编辑的想法呢,不能刷存在感不等于不存在。编辑要用心,但又不能太刻意。有时候朋友问我,编辑到底在做啥?作品是作者写的,文稿是排版公司排的,图书是印刷厂印的,编辑是他们之间的收发员吗?曾经有一个合作伙伴,周六晚上给我发了4部书的电子稿,问我两天后的周一能不能拿出样书。我微信回他:“如果我告诉你,你花了很多心力整理好的文稿,在编辑看来只是原材料,你不会恼火吧?”(哎呀,这位仁兄可别读到这篇笔记,否则我岂不是死定了?!其实我们的关系真心不差。)

  当然,编辑也会遇到特别理解你的作者。最近手上有几部“北京套爷”文经风的书稿,他是个特别善于学习、特别乐意分享的人,与他沟通过程中,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给他划边界。他自己也一直说:“你是导演,我是演员,你要警惕我的自恋。”“我知道,写作并不是很个人的事情,我不能做传统妇女,只孤芳自赏;我要做妓女,要懂得迎合和讨好我的嫖客——读者。”话有点儿糙是吗?理不糙。像遇到任剑涛和许章润这种睿智、魅力又谦和的帅大叔作主编(《重思胡适》《重思国家》),那更是很过瘾的事儿。对了,任剑涛老师还为《北京书店印象》赐稿,想知道任老师爱逛哪家书店吗?自个儿找。

  之所以花那么多笔墨说这本书,有些话还扯远了,除了想作为《北京书店印象》这个孩子的出生礼外,顺便告诉我亲爱的读者,这就是编辑,苦逼的、幸福的编辑。编辑,是需要有点罗永浩说的工匠精神和罗振宇说的死磕精神的。

  这一本本书本身,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世界观;这一本本书本身,不能让你尊贵,但能让你的灵魂渐渐变得值得人们尊敬。

  不算题外的话

  我喜欢读大冰的东西,《乖,摸摸头》和《他们最幸福》都赚过我的眼泪。有那么多人说大冰装,说他矫情,我却认为他是真实的,只是你并不了解在路上的人的活法,正所谓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大冰写完书做的一件事让我心动——新书一出版,他都会背着书去找那些他文章中的主人公,天南地北、海角天涯。

  我有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像大冰那样,带着新出的书,去寻找这本书的每位作者,递上书,再录1分钟语音,让他们跟我们的读者说说话。然后,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公号里播发出来……

  这本书有遗憾吗?当然有。如果能组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掌门人的稿子,就不会用《三联生活周刊》的这篇了;如果给摄影师的时间再充裕点,就会对书店有更多的表达了;如果完全不考虑成本,就把彩图分散在书中了;如果组稿范围再广泛,就再加一些藏书家、民间爱书怪咖们的文章了……也许有些文字锤炼得不够,甚至也许还有错别字。

  最后(重要的都压轴),隆重地推出这本书的幕后英雄:北京阅读季。韩昱局长、王亦君处长和王妙丽老师给了这本书最直接的指导和支持。这本书不少地方,你可以看到“北京最美阅读空间”LOGO。彩图插页,我们为获得”最美阅读空间”称号的十家书店上了专页,它们是书店群体中的旗帜,向它们致敬。

  爱书店,爱书,爱你。

  写于2015年12月19日D168列车上

  附记:

  本来副标题“《北京书店印象》编辑笔记”是正标题,今天,拿到了样书,各种兴奋。想起了“澎湃”的“一出生便风华正茂”,我们这本《北京书店印象》,正是一出生便风华正茂。

  这篇笔记,是这本书的出生礼,也是给自己的2016的新年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