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缓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死缓读后感精选

2021-05-03 02:20: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缓读后感精选

  《死缓》是一本由[法]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7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缓》读后感(一):要pdf版找我买

  3块 豆油我 我的小天使们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死缓》读后感(二):怎么读《死缓》

  塞利纳说过一句话,生存之所以十分吃力,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使自己在二十年、四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过着理智的生活,而不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即邪恶、残忍和荒诞。我们生来就是瘸腿的下等人,却要从早到晚把当超人作为普通的理想,真是一场恶梦。所以《死缓》里的性是带着厌恶的,是那种被生理性所驱使着的,不得不做的,甚至于到了作者的笔下,在性开始之前就已经是带着厌恶,都等不及到完成之后。这个和色情小说真是不一样。与《死缓》相比,色情小说其实宣扬的是一种对性的向往与美好。

  公众号:怎么读

  《死缓》读后感(三):上学读《死缓》不要太爽

  开学第一周,本来在暑假半个月都读不了几页的我在这一周里就读完了《死缓》第一部…

  在学校不得不正经守规矩,不能再过暑假那种放纵的生活,而且新班主任管得特别宽…我就打开《死缓》,狠狠读上几页,那种混乱和脏话,让我的身心获得极大的舒缓。

  尤其是回到学校又见到在乎的女生时,看《死缓》的大量色情描写时我直发笑,在费迪南想上诺拉却不能上时,我嘴咧得更开了。但费迪南最后还是上了诺拉呀…还是美人自己投怀的,不过诺拉跳河时我是很心痛的,看起来费迪南也是,立刻就不嫉妒他了。

  本来觉得我的生活很惨,但对比费迪南,我简直不要太幸运。我是悲观主义者,但费迪南这么惨我也是没见过也没想到,书里我还特别心疼费迪南他妈妈,进的货总是不合时宜,好不容易有客户了,她的腿却重伤了。就像费迪南拿着那尊金像好不容易见到希望,却被老板娘和别人拿走并诬陷。

  《死缓》读后感(四):在苦中笑,在笑中哭

  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读这本小说,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又笑了。

  《死缓》读后感(五):被下架之后。

  离读完《死缓》快过去两年了。相比书中的“色情”描写,想来还是那不可胜数的省略号更让我印象深刻。我属于那种记性不好的阅读者,书中的大致情节已经忘记,只是那个缝缝补补的热气球,那个使人升往高空的器物碎裂的场景实在是令人悲伤。

  想起年初看的《邻人之妻》,书中有这些段落:

  “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读会写,大批出版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宗教在扩张的国家里无法像原来那样控制日常生活后,审查的重要性就显现了”。

  “本内特强调政府应当明确“淫秽”的定义,让每个市民都明白它的含义,像谋杀、致死、强奸、纵火、盗窃和伪造文书这些罪名一样清晰。但遗憾的是,淫秽罪的定义并不清楚,不同的公民、法官、陪审团、律师和公诉人对它有不同的解读,结果就是,这个罪名留在法律书籍里,以便有权的人随时随地、以各种理由对其利用,制造新的罪人。”

  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想想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估计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承受了不小压力。即将出版的《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改成了《背叛》。也许这个出版计划会被搁置下来。

  如今,平装的《死缓》在老家柜子上躺着,记忆中那已经磨损了的边角注定着得不到第二个人的翻阅。

  《死缓》读后感(六):我的枕边书

  这是被誉为“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936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力作,是一部曾经让西蒙娜•德•波伏瓦“大开眼界”的颇具争议的小说。

  作品以作者贫困的童年生活为蓝本,以自传体手法描述了小费迪南在贝雷西纳廊巷度过的暗无天日的童年,在贝罗普布行和格尔罗杰首饰加工店悲惨的学徒生活,在英国寄宿学校里奇特的求学经历,以及在《热尼特龙》编辑部每天都在上演的混沌的滑稽剧……作者用异常丰富的口语化的语言写出各种愚蠢、卑鄙、疯狂和痛苦的人物,以讽刺和黑色幽默的笔调写出了童年和都市生活的孤独、粗暴与残酷,用跳跃、省略、断断续续、独树一帜的文体表现一个正在分崩离析的世界,一个凄凉可怕、道德沦丧的没落世界。作品中表现出的绝望、不道德、癫狂和情色曾让部分评论家感到不安,但也有人认为作者那痛苦的呻吟是人道主义的呐喊,作品中俯拾即是的胡言乱语是对世间罪恶的抗议。法国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达尔声称:“《死缓》是我永远的枕边书,是最伟大的法国文学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写尽了人世间的一切:爱欲,死亡,厄运……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死缓》读后感(七):偏爱塞利纳式赤裸的真实

  偏爱塞利纳式赤裸的真实

  欧阳德彬

  最近翻读赛利纳的最新中文译本长篇小说《死缓》,可以说是爱不释手,许久没有这样畅快的阅读体验。这本小说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生活本相,那些我苦苦寻求却难觅踪迹的艺术真实。很多时候,人们谈论真实却陷入虚假。《死缓》的真实是剥除所有伪饰的孩童视野下的真实,如此赤裸,如此酣畅,如此自由,如此有趣,让人欲罢不能。透过文本的街谈巷语甚或污言秽语,发现对世间罪恶的鞭挞以及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对日渐陷入乌托邦麻痹症的头脑大有裨益。在伪善横行的社会洪流裹挟下,要想生存就不得不戴个面具,久而久之,面具和脸皮无缝对接完美融合,完成了体制化过程,就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自己。这时候,最需要阅读的,就是直抵本相的赤裸之书。

  《死缓》的受众不仅是广大读者,还有从事写作的作家。赛利纳热衷于文本实验,很多片段具有极强的现代性,呈现出新的文学经验,值得小说写作者借鉴。具有一定文学视野的读者都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就是在不断模仿西方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连文学理论都是舶来品,丝毫没有必要避嫌。小说中呈现的赛利纳飞扬的想象力,让我们这些经受体制教育想象力剪除手术后的读者大开眼界。试举一例,一个章节写到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竟然凭空冒出来一个活灵活现的女巨人,席卷了所有财物飞走了。女巨人背后的丰富指涉引人深思,所谓万博会,不过是上流社会捞钱的噱头罢了。赛利纳寥寥数语的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地洞察了诸多社会阴暗面。

  赛利纳的叙述声音带有孩童般的真诚和生趣,渗透着巴黎贫民窟游荡者远离城市中心的失落和悲伤。一个个有趣、可爱又残忍的小故事,珍珠一样用意识流的丝线串起来,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小说中少年的父亲动不动就揍他,外婆买了一条小狗安慰他,结果少年一挨揍就回去踢那条狗,又觉得小狗的可怜相与自己没什么两样。在外头受了欺负,转而欺负更弱小者,丛林法则古今中外都在上演。

  在《死缓》中,主人公在巴黎周边四处游荡,生活中充斥着苦难和诅咒。细细玩味,不难发现该小说在世界经典文学谱系中的位置,与其他伟大小说达成微妙共鸣。主人公与邻居格格不入有时也随波逐流,这让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主人公永无休止地与生活环境的徒劳战斗让人想起贝克特小说对荒谬和绝望的反抗。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上凭空冒出来的女巨人又让人想起魔幻现实主义鼻祖拉伯雷的《巨人传》。

  塞利纳的小说就是这样,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毫不避讳心中的阴暗,具有自传体小说报告文学般的客观真实性,也是了解巴黎底层生活的一面镜子。读了市面上太多粉饰太平刻意强调真善美的宣传文本,很有必要浸淫于此类经典小说。想必很多有识之士,都会偏爱塞利纳式赤裸的真实。话说回来,对经典小说的解读总是减损性的阐释,要领略该书的丰富内涵,还需要爱书人亲自阅读。

  (2016年5月12日修改,深圳)

  (法)路易-费迪南·塞利纳长篇小说《死缓》,金龙格译,漓江出版社2016年1月

  《死缓》读后感(八):死缓

  

死缓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看过之后,我始终不认为这本书有什么值得推荐或者做记录的地方。可久久思量之后,我反问自己,我认为值得推荐或者做记录的书应该是什么样呢?是主角凭借自己辛勤努力终于活出个样子,还是一家人努力拼搏终于走入名流?很明显都不是。

那么为何我不能接受《死缓》?在看书过程中,我始终认为:1.内容浮夸,无论是费迪南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最后一份在“小白脸”农场的“工作”,都给我一种不切实际的感受,尤其是在遇到库尔西亚(姑且叫作这个名字)之后,整个杂志社连篇累牍的吹述,“新发明”、“新专利”,让人分不清是情节的浮夸还是对现实的嘲讽;2.情节的不理解,费迪南的母亲及其祖母均是商人(破落商人),可费迪南父母缺执意送他做学徒而没有走别的路子,或许在那个年代不存在上学(文中部分已出现打字机)?接下来的情节围绕着费迪南的学徒生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弃的有始无终,给本就破落的家庭逼到了绝境(因此爆发了家庭矛盾)。之后,在费迪南舅舅的介绍下,送去英国学习语言,一路下来,一无所获。在费迪南归国后,在他舅舅的又一次帮助下,终于见到了库尔西亚,进而一条路走到黑,跟着库尔西亚始了毫无学术的助理生涯,在杂志社抵债、烧毁之后,又跟去农场。人生不必相逢,命运终有尽头。终于等到了库尔西亚的自杀,这时费迪南发现自己几年下来一无所长、一无所学,又来到了命运轮盘的死胡同。这之后,他蜷缩在舅舅家中,无法面对自己,他终于萌生了人生第一个正确意识:参军。作者在开篇中介绍过费迪南父亲为海军,以此为伏笔扼杀了他刚一开始从军的可能性,又提到费迪南舅舅,进而对学校(知识)带有一定的偏见,可这都不是一个巴黎商人世家能做出送亲儿子去做学徒的理由啊!难道在那个世界,一个商人的儿子只有做学徒这一条路子?一个厌倦了(并且失败的)从商的母亲,会亲手送儿子走上自己憎恶的道路?情节之中,合理与不合理兼有,一言以蔽之。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死缓》是有所表达的,似乎在向读者吐露一个不为人知的巴黎:在光鲜亮丽的国际都市,底层穷苦人及其后代的苦苦挣扎,其原因一方面是命运,另一方面是底层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命运。费迪南并不是聪明的人,他所在的家庭、家族也并没有能力出众的人,他们是平平凡凡的活在巴黎、活在都市的底层人,他们竭力谋生,却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费迪南父母选择的行业在他们年轻时并不像眼下这样难以为生(父亲时刻担心被辞退),他们有着自己难以维持的骄傲(库尔西亚也一样),却如同落叶一般地被吹落到地上。命运从不公平,她不仅给了某些人平凡,还给了他们一个接受平凡、安于平凡的心。

在《死缓》中,我也读到了和《长夜行》相近的感受,却明显的不如后者顺畅和深刻。我本想说为何不取名为“挣扎”,后来一想,费迪南在自己初入社会的道路中,何曾有过反抗与挣扎,他仅有的扑通、抗拒也仅仅是自己的家庭,而非源自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倘若说对一个青年谈命运过于复杂,可眼前的事情,这个青年总该有所理解吧?他所选择无非是大街上的躺椅,远方的道路与河流,新鲜的空气。可去吧!巴黎,哪有什么新鲜和自由的空气!我始终不理解书名为何叫作《死缓》,原法语标题为Mort à crédit。Mort意思为死亡、毁灭,crédi意思为信用、声望、信贷。不知译者的死缓,是否蕴含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意思。

  《死缓》读后感(九):披着荒诞外衣的绝望

  初读《死缓》,简直会被书中的重口味惊得目瞪口呆:情色场面此起彼伏、人体的生殖器官漫天飞,更不必说那些粗话俚语以及种种倒人胃口的场景描写。凡此种种,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除了生理上的不适之外还会引发某种程度的心理不适。

  在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笔下,这个世界呈现出一种绝望和苦厄的色彩,但这种绝望却是用癫狂荒诞的文字表现出来的。因此,《死缓》最大的特色便是文字越癫狂荒诞而绝望便越深刻入骨。

  这种力透纸背的绝望,不仅是因为小说主人公费迪南过着残酷恶劣的生活,而且还因为不论费迪南一家如何拼命挣扎,都很难从贫苦和厄运中挣脱出来。整个世界就是暗无天日的,不仅是费迪南这一家过着贫困苦厄的生活,而是大多数贫民阶层,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不论如何使劲儿,似乎都无法挣脱苦难的羁绊,这才是人生中的绝望。

  但更绝望的是,即便竭尽全力与命运搏斗,命运不仅不给人们留下一丝温情,反而还变本加厉地凶残起来。一再地被厄运纠缠,已经令人苦不堪言;而当一个人连努力奋斗来改变命运的机会都被夺走,那就相当于是扼杀了这个人活下去的权利。

  就像费迪南,从小就过着贫苦且毫无尊严的生活,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父母,其实都在向往着过一种体面的生活,而费迪南确实也曾经逼迫自己努力过。可接连而至的打击却把这一家人搞得极为狼狈。这就好比,当一个人面对困境时如果尚且能够保持希望,那么便也能熬过艰苦的岁月;但当他发现,是否努力都无法改变生活的窘迫现实时,那么他的精神便会一下子就垮掉了。

  费迪南·塞利纳的故事带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虽然他的文字带着一丝不着调的味道,好像一个小痞子在嘻嘻哈哈地讲述着什么糗事,但越是嘻嘻哈哈地讲悲剧,这悲剧便越是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得不说,塞利纳的文字还算是中规中矩的,除了满篇的诙谐荒诞之外,并没有那么多的“花活儿”。他就是在用平实的语言来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不论你是否拼搏、努力、虔诚,你的生活依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你的努力白费了,你的虔诚一文不值,你以为自己安分守己地做个卖命工作的人就一定会过着安稳的生活吗?醒醒吧,别犯傻了,你的日子根本过得连狗都不如!

  但更可悲的是,原本良善的堕落得反而更快,真正勤劳的却注定困苦一生。生活很残忍吗?可它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啊。塞利纳不会给人留下希望的曙光,只会让人感受到一再的绝望。可有谁会因为这种绝望就去甘愿放弃生命吗?其实,不论是谁,终究都难逃一死。对于死亡这种事情不必太着急。塞利纳的《死缓》正是想告诉人们:安心地受罪吧,好好享受这个受罪的过程,反正谁都会死的,只不过在死之前品尝的那些苦楚会让人们明白,有些时候,死亡确实比活着更人道,而活着则比死亡更残忍。

  且看小说中的费迪南一家,不就是这样子吗?那么费力地活着,但即便如此,却依然还要活下去。虽然看不到出路,可依然还是要走走完人生这条路。带着绝望而破碎的心,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人类最大的悲哀便莫过于此了吧:努力都不能拯救自己,却还要继续更努力地活下去。

  小说里某些场面描写虽然比较露骨、肮脏,但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在某些人看来,生活是似锦繁花,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则如同一个大垃圾场。很显然,塞利纳就属于后者。但这绝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或许,他如此直白甚至夸张地描摹出生活中的丑恶肮脏的一面,正是希望提醒人们:活着就是要面对这些,面对这些你觉得恶心粗鄙的一切,在死亡降临之前的这个过程很难熬,可即便如此,你也还是想要活下去,对不对?就因为你觉得活下去,才会有希望。

  那么,人世间真的还有希望吗?塞利纳在故事中已经给了人们答案。希望是有的,温暖也是存在的,可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希望的存在就是为了带来绝望,而温暖的存在则是表明,对于命运那不可抗拒的力量,些许的温暖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也别指望着它来度过人生中的寒凉。

  《死缓》读后感(十):塞利纳——文学大师们无限推崇的天才作家

  赫拉巴尔在《我是谁》里面谈到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品是塞利纳的《死缓》。

  还有很多作家特别推崇塞利纳的作品:

  从这个时代起,我们要记住两部主要作品。一部是《茫茫黑夜漫游》,另一部则是同一作者的《死缓》。我读《茫茫黑夜漫游》,觉得对于现有价值体系质疑得淋漓尽致,而人物命运与情节进展又与此相辅相成。《死缓》似乎更进一步。

  ——皮埃尔•德•布瓦岱弗尔《一九〇〇年以来的法国小说》

  《死缓》中的每一个情节似乎都处在安排得恰到好处的系列中,因而允许塞利纳的世界向外扩展:这里的绝望伴随着戏谑、粗野和杂乱。

  ——J•贝尔沙尼等著《法国现代文学史》

  说实在话, 塞利纳就是我的普鲁斯特!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是一个了不起的解放者。我为他的声音所吸引。

  ——菲利普•罗斯《文学半月刊》

  对我而言,他那些短小、结巴的句子, 遍布的省略号,间杂的叫嚷和黑话,让我的神经无法忍受。尽管如此,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茫茫黑夜漫游》和《死缓》都是有极强说服力的长篇小说,它们那肮脏下流和古怪离奇的倾诉令人心醉神迷

  ——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塞利纳也许是我们中间唯一永垂不朽的。

  ——萨特《为自己的时代写作》

  塞利纳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用黑色墨水在黑色背景上书写,我们依然能看清他写的是什么。

  ——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死缓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