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刀阔斧绣花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大刀阔斧绣花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1 15:13: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刀阔斧绣花针》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刀阔斧绣花针》是一本由李零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一):李零先生印象——《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

  这是一套试图通过各自作品介绍几位文化名人的丛书中的一本儿,是我非常喜爱的李零先生的分册。

  先生1948年生人,老革命家的后代。干部家庭出身,却从小想做一名隐士。文革时,成为“黑帮子弟”,插队知青。酷爱读书,潜心钻研中国古文字、古代思想史、考古等学科。北大中文系教授。不局限于纯学术活动,近年来创作了大量随杂文随笔,集结出版并被我拜读过的有《花间一壶酒》、《鸟儿歌唱》、《放虎归山》等。先生的文化普及著作我读过的有《丧家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往低处走》。

  先生的杂文,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语言上的:行文非常特立独行,有那么一种桀骜不驯的劲儿。而另一个又是处处透露出的学者风格的客观冷静,但却又时时让读者体会到蕴含在其后的强烈分明的爱憎。这两个特点,在先生的笔下浑然天成,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先生的杂文往往侧重于阐述某一具体的事物,但其间又以深厚的文化、思想功力为基础,旁征博引、探幽发微,于不知不觉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不矫情,不做作,大家风范跃然纸上。

  先生的三观是我极佩服的。而这都来自一个学者的深厚学养与客观公正。你看,他并不因为文革时落为“黑帮子弟”、父亲半生革命却受批挨整而对文革有何怨言,而是指出“被人围剿,很难搞民主,也很难搞建设,更谈不上言论自由”。文革的发生,是内外双重作用的结果。他还指出,现在西方在世界上策动的是“墨吏花革命”:贪腐分子把国家吃干喝净后,找西方埋单。

  《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二):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大刀阔斧绣花针》书评

  文/青禾

  这是李零先生的散文集。时至今日,“老师”的称谓早已取代了“先生”,作为北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似乎更应称李零一声“老师”,但我认为,唯有用“先生”一词,才最为贴切。

  所谓先生,必须是才学与品格并重,我们称杨绛、张允和为先生,便是出于敬仰。李零先生,同样是令人景仰的人。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李零先生精通历史,对史料信手拈来,又不似枯燥地重复,而是经过他的理解与加工,如同讲课一般,再向读者一一道来。

  李零先生的写作,视野开阔,拥有大格局。他写父亲,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吃尽苦头,一笔带过,又写父亲在回老家时带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小说主角以父亲为原型,可他眼中的父亲却喝书中的主人公判若两人,书中的主人公血气方刚、桀骜不驯,父亲却逆来顺受、与世无争,原因也许是坐过太多监狱。

  这是李零先生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寥寥数语,看似朴素,却将朴素的小人物置身于时代的辽阔背景中,原本对立的宏大与渺小,轻而易举融合在一起,读来舒畅,又让人不禁怆然。李零先生的格局,出于对时代和其中所处的人怀有悲悯。没有悲悯,写不出看似克制、又字字见真情的词句。

  对人悲悯,对物则是敬畏。李零先生不止一次提到,中国的山水要用脚走出来,那些山川都要一座座去,有一天他要写一本《我们的中国》。他看秦始皇走过的山、做过的梦,他读白居易的山太飘渺,而李白诗里的山,则是看得见的山,是中国的山。山的美,不仅在于漂亮,还在于历史沧桑感。

  他学历史、学考古,山水在他眼中便穿越时空,打破地理限制,悠悠然呈现在面前。若说懂了,恐怕许多人看不懂,若说不懂,历经千年的山水,分明讲述着那些雨打风吹的故事。只有遇上李零先生,山水才有那么磅礴大气,才有那么柔肠百结。

  通透,是难能可贵得品质。无论是天地君亲、孔子之道、名山大川,还是一匹马、一个鼎,李零先生都说得透彻,由史学的角度出发,却又不拘泥于历史,于细微之处着墨,不动声色,捕获人心。我想,李零先生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之人,其文真可谓“大刀阔斧绣花针”。

  《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三):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Leo鉴书205

  2016年初才开始读李零的书,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唯一的规则》讲孙子兵法的,从本源讲了很多内容,收益很多。给我比较震撼的是当今把军事运用于商业如此之流行,李零在书的前言里特别强调“《孙子》不是生意经。凡谋商机于兵法者,不必读此书。”让我很是佩服,之后又在网上看了一段李零讲的“说中国贵族”,很赞。

  《大刀阔斧绣花针》是李零的随笔集,买来一读感觉挺好,也收录了刚提到的“说中国贵族”。我看过视频之后还愿意花钱买同样文字资料来读的不多,一来内容要真的有货才行,二来则要讲的好写的好。

  有种说法“一般人最多往后看十年,好的政治家能看五十年,好的历史学家能看一百年”,因为历史多少都有重复,重点在于“够不够好”。李零的文字让我感觉到他能看到足够远的未来,因为他已经认真读过足够远的过去。他的作品整体分两类,一类是研究成果,一类是随笔集。后者更好读一些,也更容易入手。

  写随笔也更能体现作者的功力,平实厚重是我读这本小册子的感觉。现在太多人都是有一写十,明明货不够,非要硬充。李零则是有十写一,给人很多回味,也感觉到作者有很多真东西。估计这种作者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难得的。

  书里提到的读书境界也给我很多启发。书里提到有两种读的方法“一种是职业读书,二种是嗜好读书。前都读书如同木匠磨斧子、裁缝理针线;后者手不释卷,全出自愿,就像爱打牌的人,不在赢钱,只在兴趣。”总结的相当棒,不少人只停留在第一种,而我希望成为第二种。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我倒认为是第三种人,不怎么读书的人。很多人在学校消磨了对读书的兴趣,一毕业就再也不看书了,这种不太好。作者也提了学者的高下。下者跟着材料走,跟着学科走;上者跟着问题走,跟着兴趣走。

  读完“说中国贵族”我的感想就是:还是做个平民,有一技傍身,平安过好自己日子比较好。不要企图去攀这个攀那个,归根到底没有人。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文中提到现在很多人想尽办法认祖宗,非说自己是遗老遗少。我感觉还是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未必是真的想为祖宗做点儿事。有句话说的很对“老实人不吃亏”,反过来就是“吃大亏的,多半是那些不老实的”。

  书里还提“倒转纲常”的观点我也很同意,即败家子利用母亲的溺爱反制母亲,又借鉴母亲的威反制父亲。

  本书我读完一遍之后,就地又读了一遍,很有收获。

  《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四):在学术中民间着

  在学术中民间着

  读《大刀阔斧绣花针》

  文/方木鱼

  李零先生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文笔,是我颇为佩服的。他的杂文,虽无鲁迅的激烈,但读来自有一番味道。

  有的人,写的文章,像学写作文的,文笔虽优美,字词虽华丽,思想性也不可谓不深刻,但那种工工整整,刻意为之的做工考究的文字背后,读来总有一种隔阂。

  有的人,写的文章,真的是大白话,平白无奇的大白话,那真是心中无剑,笔下亦无剑啊。不对,是心中无字,笔底亦无字。读来不仅令人哑然。

  李零的不一样,李零的文字是那种大巧似拙、返璞归真的平淡。平淡之中自有滋味。

  比如他在自序里写:我是个用笔说话的人,锻炼辞章,改造文体,也是我的追求。大刀阔斧绣花针,两种功夫,一样不能少。

  李零的视角亦是独特。全书共有五个部分,他把第一部分命名为《我的天地君亲师》,讲他亲眼目睹的历史和人物。他说他选了三篇:他的爸爸、岳父、老师。在第三篇《赶紧读书》中,他写他的老师张政烺。他谦虚地说,他跟随张老师的时间比较晚,学得太少。但是先生送他一句话,他说他终生不忘:我劝你们年轻人,趁着还没出名,赶紧读书,人一出名,就完蛋了。

  这句话让我想起武无数名人。尤其是季羡林老先生万年力辞三顶大帽。都是学术人,对名利真的是不感兴趣。季羡林如此,张政烺如此,李零亦是如此。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李零说了八个字:零虽不敏,请事斯语。薪火相传,大概就是这个境界了。

  第二部分“读万卷书”,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真学者对读书的态度,“业余读书”和“读者身份”是他的标签;第三部分“行万里路”是李零先生阅读和行走的文章;第四部分“舒之横四海”出人意料地写了身边的不平之事,“我对政治缺乏兴趣,但对身边的不平之事很难完全置之度外,有时会从校园里的小事扯到很多政治家都头疼的大事,比如‘改革’,比如‘革命’”。这一段话,我读之默然,难道这不该是我;第五部分的名字也颇有趣:卷之不盈怀。

  这样一本小书,不知不觉中翻完了,余味却是悠长的。我想,这肯定是作者在众多的学术著作和间隙里的拾华之作。那些闪烁着智慧的、学术功底和时间累积的文字,应该是远超这本书的含量的。而这,我愿把他看做是打开李零学术之门的一把钥匙。

  《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五):《大刀阔斧绣花针》:典型文人的“自我表白”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李零老师的这本自选集《大刀阔斧绣花针》,并不算是一部分量很重的作品。书中所收录的16篇杂文,其中《战争启示录》和《倒转纲常》两篇长文,在《花间一壶酒》中也有收录,其余的也多为旧文。但比起门槛较高的学术文章,这本册子似乎更值得推荐给大众——文章并不艰涩。而更重要的是,一本自选集,其实往往是一个作者最希望呈现读者的“面目”。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我的天地君亲师”、“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三部分分别从人、书和“大好河山”的角度,精选了些许旧文,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悟;而在“舒之横四海”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探讨了关于“变革与进步”经验与反思。而鉴于这一部分有些“不愉快”,在最后收结的部分“卷之不盈怀”里,作者分享了几篇“轻松小文”,却也辛辣而有趣。

  其实对于所谓的“文人形象”,人们大多是有自己的定义,他们或许可以参透世情,却到底无力改变,只得酸楚寡欢,郁郁而不得其志。他们的形象也许来自于先知——一不小心还会被当成灾祸的源头,面临不公平的对待。

  所以在《大刀阔斧绣花针》里,李零的“自我呈现”,其实是同时具有自省、劝诫,再加上些许自我宽慰的。他写人,写自己的父亲,写那个属于自己的“老家”的传奇,一切读来遥远真切,但回到现实却又分明很陌生,好像是作者今日在与父亲对坐,“他究竟在想着什么”却是个最大的谜。一切传奇都将了然而无言,却奈何世事纷扰,人自己总是执迷而不愿彻悟;而写书,写读书之体悟,他更是会将自己所思所感“浅入浅出”——通过这样的触及,其实是给读者留足了空间去发现与探索;至于游历名山大川,则更是“壮怀激烈”——如此明丽而壮阔的大地,人怎能任由自己的余生虚度呢?

  可这一切的“理想状态”——思念故人,读书且游山玩水,在面临现实时,总会令人有些遗憾且愤慨。和其他文人相比,李零的“批判”,读来其实更有滋味——他不会言辞激烈,也不会“阴阳怪气”。一切坦荡,一切言如其实,使人信服而畅快。

  可文人之为文人的无力,到底是面临现实时必然暴露,且无从消解的。那么之为文人,文人又何为呢?古人之“内圣”之道,或许可借来,聊作慰凭吧。

  当下我们的身边,太聒噪也太寂静。聒噪的是多数庸常之徒,在一个可以“无限发声的年代”,恣意地阐释着自己的无趣和卑劣,却掩盖了太多真正有必要被听见的声音——这便是寂静的原因。我们好像听见了一切,却又什么都没有听到。

  甚至在这样的年代,真诚地去说点什么,分明也是需要勇气的事。

  《大刀阔斧绣花针》读后感(六):《大刀阔斧绣花针》:闲话中折射对国脉命运的承担与担当

  《大刀阔斧绣花针》:闲话中折射对国脉命运的承担与担当

  《大刀阔斧绣花针》属于北岛策划主编的“视野丛书”。这套丛书搜罗了张承志、韩少功、李零、汪晖、徐冰和李陀。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我觉得他们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走上文坛和学术之坛的,年龄应该和北岛差距不大,都有文*革与知青的经历,与北岛有共同语言。当然他们的政治观点也不一定完全一致。而实际上,北岛的影响力,我最近通过一件事,感到远比我想象的要大。

  前一阵,我在某旧书网站看到有一QQ群,叫“签名本群”,因为对有的书友竟然能够搜罗到众多名人的签名本很好奇,便加入了这个群。到这个群时间长了,发现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北岛,一个是董桥。特别是北岛,是群里的书友经常挂在嘴边时而羡慕时而调侃的一个著名人物,我在那一段时间里,也约略知道了北岛已经移居到了香港,曾经得过中风,一门心思想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被推荐参评这个奖的最多的中国作家。我也经常听到,有书友出席了北岛的签名会,说北岛签名不摆架子,总之,他的号召力是相当的强大的。

  这种强大,是否是这套书能够问世的原因?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对北岛最深刻的记忆自然是他早期写的那一首诗“一切”,之后,对他真的了解不多,毕竟我更喜欢关注从事虚构类作品的作家。所以在这个丛书里的张承志与韩少功是我非常欣赏的两位作家,但对他们的喜欢,也是他们的早期作品,后来他们都悖离了我们期望他们成为的那一种作家,所以也就对他们疏远了许多。

  而李零一度时期是我非常痴迷的学者。最早知道他的名字,应该是在《读书》杂志上,看到他的文字,大体印象是,他的文笔不生涩,把很诘屈骜牙的中国古代历史,用简易的通顺话语表白出来,还有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他能把那些遥远的陈芝麻烂谷子,拉扯到当下的现实中来,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接上关系,稍微发挥一下,他还能与外国的八竿子靠不着边的事,牵扯上关联,所以看起来,他的思维是发散型的,想到哪里是哪里,但却给人一种启迪感。个人认为,学者里最宝贵的是一种通才,就是能学贯中西,博通古今,他们实际上身体力行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李零对毛泽东是很为推崇的,可以说是言必称毛泽东,他们这一代人,受毛泽东的影响极大,毛主席语录可以说渗入到血液之中,他的写作风格,说穿了就是毛泽东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术境界的自觉自愿、使命在身的体现与承兑。比如对文*革,李零就讲的很客观,他有他对文*革的看法。甚至在他的对孔子论语的专著中,认为文*革期间评注的“论语”恰恰最有学术力量。这是不是与通常见风使舵的学者唱了一个反调?这本专著就是我曾经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我曾经读过许多关于《论语》的书,但都不如读李零的这本书更有一种切近作者灵魂的感觉。大多数学术读物,评注者都板着一个面孔,装着一副通人的模样,高高在上,侃侃而谈,但是有的地方,他讲不通,所以,学者就回避,但李零不,他在书中直截了当地说,他读不通,只能“附会”,只能“择善而从”,他把前人所作的解释罗列出来,说出它们的不可信,然后,他道出自己的见解。学术上最怕的是不懂装懂,让人越读越糊涂,哪怕你把你的糊涂坦白出来,也能给后人标注出一个“此处是事故多发地”的醒目提醒,让后人留意这儿,至少不会囫囵而过。李零就有这个胆量与勇气,还有这样的学术诚意。所以看他的书,觉得是与一个活人交流。这一点感受,我们可以在钱钟书的“管锥篇”的阅读中也能感受到。李零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还梳理出孔子的弟子年龄及关系、孔子在列国的旅程状况、论语条目中涉及的人物出现比例,都给人去把握一团乱麻的“论语”时有了一绳在手、提纲挈领的舒畅感。所以,读李零的书吸引人,他打通了相隔千重山的时代与学术,纵横捭阖在历史与现实之中,用现实去加深对历史的感悟,又用历史来求证现实的走向轨迹。

  作者自编的《大刀阔斧绣花针》里的文章,多数是作者近年来写的,有好几篇颇有分量的文章是这本书出版的前一年写的,所以书中涉及的时事如乌克兰内乱、茉*莉*花革命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世事反映的迅即性。这本书分成五部分,其实仔细考究一下,很能够体察到李零的良苦用心。

  第一部分,主要回忆的是作者的父亲、岳父还有老师,捧出三位作古的老人,顿时就能够把人给镇住。他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曾经被狂飙社里的一位作家写入小说,岳父专门研究古文字,作者能够从事考古一职,如果没有这些家学渊源,能够那么顺利吗?而他的老师也一位古代史大家。作者把三位元老放在书的第一回,就是明白地告诉你,我是红二代,是白二代(白专路线的第二代),是学二代(学术大师二代)。作者这样做,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潜意识?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论述“二代”的:“大家比以前更喜欢炫耀出身,只不过反过来。……大家热衷寻根,一代代跨着辈儿往前倒腾,特想找一个与共产党无关,与受苦人无关的祖宗,不是大富,就是大贵。”那么,“正过来”理解,作者能够得到这种结论应该是从自己的所思所想为出发点的吧,或许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多少读解出一点作者第一部分里亮出自己的宏伟家世与不凡出身的原因吧。

  第二部分是“读万卷书”专题,这里是作者安身立命之所,李零的最突出长处,是他有考古学的底蕴与实践,研究古史,没有考古学支撑,只能在理论里打滚,从理论里挖掘出理论,稍有风吹草动,便全盘皆输,还有没有实践知识的激活,要在汗牛充栋的中国历史里找出一片天来,那简直像陷入一片混沌世界一样,是学者最大的恐怖。但一旦融入进考古的东西,那么那一份实践不断描粗的记忆,会引导学者进入到古史里的飘浮不定的部分,把那些虚无无定的蛛丝马迹,凝聚成雷打不动的真实的存在,借此支撑与夯实了理论基础,从而使一名学者稳如泰山地获得自己的应有地位。李零的底气就是他有考古学的经历,他能够看到与研究的东西,帮助他开拓了他的那一块独一无二的学术天地,这是别人动摇不了的,所以,他在历数中国文化中的战争、男女关系等等的时候,都显得说一不二,底气十足,显出一种罕见的学术霸气来。第三部,行万里路,体现了作者的实证历史的道路,进一步强化了上面的他依托于考古学而积累起的实地勘察的知识获取路径。二、三部分是李零的学术根基,是他的骄傲与命脉。

  第四部分反映了李零的入世部分,在这里,他对众多敏感性政治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地进行一下分类可以等同于新左派的观点。在这里,他要回答他的父亲作为一个革命者却在革命成功后被革命本身伤害的问题,李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在“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文中提出的一个生动事例所述的标准:一位革命者在革命后被关了十八年,但他对这个国家,仍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没有因为他们参加过‘革命’而后悔。”这一标本性的心态,其实也是作者对身为革命者的父亲却长期被革命抛弃而到老了之后却无怨无悔加以欣赏的心理支撑。在这种心态下,作者欣赏革命时代的英雄,理解今天的革命锻造的现实与成果,对那些意图否定革命的另一种“墨吏花革命”保持着高度警惕,并在书中用三个立场表明了他的态度。大致概括一下:一是反腐,二是反“茉*莉*花革命”(作者不知为什么用“墨吏花革命”的谐音代替),三是反美。

  在这样的思想基调之下,作者从学者的角度,指出西方的另一种洗脑(如中情局把《动物农庄》引申出它们需要的用意),并借此获得的一种话语权对知识群体的压制与左右,在这种强大的话语力量之下,李零能够直率地表白出他的真正的站位,我觉得作者在这种表白中更主要的是体现出李零的一种不妥协精神,一种更高层次的对国脉命运的承担与担当。所以说李零的可爱之处也在这里,他能够在遥远年代的考古中对漶漫的一个字句探讨出真相,更能抽身走出历史的陈迹与遗痕,直接站到中国面临的现实冲突的前沿,用他考古一样的认真态度,道出他丈量出的世界真相,竭力给予层层迷雾封锁的社会潮流涌动,剖析出它们的走向背后的本质,喊出一份出于对中国命运关注的“火烛小心”的警示与提醒。这一种对政治的热切关注来自于何处?我想不能排除的一个原因是,李零在学术研究中,所遭遇到的西方学术的太过强大的对中国国学的影响与抑制,中国学术界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穿过西方强大话语权打造的学术壁垒是何其难矣。这种学术上的遭遇到的本身研究课题的困境,使李零能够很容易在他的政治投向上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从而形成了书中李零可能视为非常重要的他的政治立场的自白书,并作为重要的章节,构成了第四部的重要内容。

  第五部分,是李零喜欢的雕虫小技,是他的学术之余对中国历史的一点把玩小品,但即使在这里,也没有减弱李零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与关注,他能够从“中国贵族”引申到革命的传承与接力问题,都显现出他对当下中国现实命运的思考。

  从这本书里的文字来看,李零的语言越来越趋向于“瘦金体”,力求用最精减的文字,道出最深刻的真谛,正如鲁迅先生所无意中形成的风格那样,但是,李零可能受思想深度的影响,他的对中国文化的剖析与解读以及对中国当下政治的解读,还是给人一种过于表面化的印象,就是当我们在阅读李零文论时享受到的快意,并没有转化为我们理念与框架的收获,远没有鲁迅先生一语中的且屡屡能够被我们应用到现实中的那种普适性。这,如果追寻下去,或许可以让我们触摸到李零的软肋处的终结原因所在吧。也希望李零能够自己找到自己的症结,让自己不辜负更多喜爱者的期待,实现自己的“中年变法”般的飞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