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1000字

2021-05-06 02:3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1000字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是一本由【日】间所寿子 著; / 【日】黑井 健 绘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0,页数: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自然中的乐趣-读《咕噜和小刺球》

  这两天读了一本温暖治愈系的绘本,那就是《可爱的咕噜汪》系列中的《咕噜和小刺球》,它的文字作者是日本作家间所寿子,诗歌音乐会会员。主要作品,诗集《近山的日子》、《可爱的咕噜汪》系列、《10只青蛙》系列、《粉笔纪念册》等。插画作者是日本的黑井 健,他是日本著名童书绘画师。他长年潜心研究儿童绘画,最擅长运用彩色铅笔进行创作,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充满温馨的诗意,朴素动人,极具东方韵味且富有禅意,深受大众喜爱。曾荣获三丽鸥(SANRIO)美术奖、红鸟插画奖等各种奖项。现居日本神奈川县,在日本清里建有“黑井健绘本屋”。在中国已出版的绘本作品有《可爱的咕噜汪》系列、《小狐狸找手套》、《圣诞老人的国度》等。

  故事发生在初秋,一只胖胖的花斑小狗跟小蚂蚱在草丛中跳来跳去,身上粘了好多的小刺球跟草籽,有点儿痒有点儿扎。小田鼠告诉咕噜这个是草丛送给它的礼物,傍晚回到家后,妈妈告诉咕噜这个小刺球是草的宝宝,它要落在地上钻进土里才能够生根发芽长出一片草丛。

  女儿一直不停的追问“小刺球是什么东西啊?是蚂蚁么?是虫子么?”她不像我一样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在田地里打滚捉虫长大。对于刺球这个东西,我们老家管它叫“苍蒺藜”,也叫苍耳,大都生长在山坡、草地、路旁。我记得还有一种长刺的植物叫“蒺藜”。好像蒺藜比苍耳扎人要疼多了。苍耳只是粘到衣服上头发上,但是并不怎么扎人。因为女儿问的多了,特意去查找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原来不论是苍耳还是蒺藜都是药材,都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等秋天的时候带女儿去姥姥家的田里撒撒欢儿,也让她看看玉米是怎样长出来了,蚂蚱是怎样蹦来蹦去的,在秋天的夜晚数数夜空里的星星,认识一下北极星跟北斗星(她妈妈我也就认识这点儿星星)又或者坐在葡萄架下面听蛐蛐叫。带她去体验真正的自然,去自然中看那些小动物,而不仅仅只是从书本上看到的这些。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

  《咕噜汪在下雨天》这本书主要是讲咕噜汪在某个雨天的经历,短短的几句话,温馨的几页图画,交杂着淡淡的诗意与童趣。除此之外,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它所要传达的道理却很深刻,也是讲给大人听的。

  下雨天,咕噜汪的妈妈告诉咕噜汪不要出门了,不然会得感冒的。小小的咕噜汪不知道感冒是什么,也不知道感冒对他有什么影响,更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他出去和感冒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简单的脑袋瓜想不到他妈妈考虑的那些,只想着能够痛快玩,哪顾得上下雨不下雨,所以他趁着妈妈不注意偷溜出去玩。天黑了他才回来,不小心得了感冒,身体很不舒服,他的妈妈却告诉他这是他不听话的结果。

  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家庭间上演,家长们苦口婆心的劝说或者威逼利诱孩子们要乖乖听话,不去做某些在家长看来是犯错误的行为,总是强调这些是为他们好,却不告诉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做或者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等。孩子们则像咕噜汪一样,对于这些被禁止的事情没有概念更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他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不听话的触犯了家长的禁令,过后意识到了这样做的不对,最后经常以受到家长的批评与指责为结果,这让他们感到十分不平,明明是家长们没有尽到义务,却要让孩子承担后果,明明自己受到伤害得不到安慰与照顾,反而还要被家长指责与批评。

  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中的通病,那就是过分控制孩子。大人以强制或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做出符合成人要求的事情,不允许孩子们犯错误,使他们养成了过分谨小慎微,追求安稳,缺乏创新力与活力的状态。所以不要不愿孩子们这么没有出息,家长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什么问题。

  虽然很多家庭都认可“尊重”与“自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却意识不到自己的很多行为都是偏离这个轨道的。家长们应该知道,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却是与出发点背道而驰的。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所以不要把孩子们不合成人要求的行为视为错误,要真正尊重他经历人生的权利。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会知道很多家长们想让他们知道的道理。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三):和咕噜一起热爱大自然——评《咕噜和小刺球》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被封面上咕噜的样子给萌化了,咕噜是一只短毛、小眼睛的短毛小胖狗,而且有十足的呆萌气质,封面上还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和咕噜相互对望,让人对这本书有了更多期待。 这本来自日本的绘本读物是在日本1-6岁幼儿重复阅读率最高的绘本,可见这本书是多么受小朋友的喜欢。这个可爱的绘本讲述了小狗咕噜在草丛中玩耍遭到了小刺球的“袭击”,小刺球扎在咕噜的身上、屁股上,让咕噜又疼又痒,正在小咕噜不知道被什么“袭击”的时候,小蜥蜴告诉了咕噜是小刺球粘在它身上,而同样遭到小刺球袭击的小田鼠们让小咕噜知道了小刺球是草丛送给它的礼物,这让小咕噜非常高兴,小咕噜还把小刺球带回家送给妈妈,而在妈妈的教导下,知道了刺球是草的宝宝,所以小咕噜把小刺球儿作为礼物送给了草丛,而小咕噜也期待草丛长出更多的小草,然后小蚂蚱会在新生的草丛中出现,来找自己玩儿,在这满满的期待中进入美美的梦乡。 《可爱的咕噜汪》不单只是一个小小的绘本,而是一个绘本系列,《可爱的咕噜汪》系列绘本是日本绘本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是经典中的经典,荣获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好绘本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日本讲坛出版社文化绘本奖、日本厚生省儿童福利文化奖,而就我个人看来,这些奖项完全不敌这本书是在日本1-6岁幼儿重复阅读率最高的绘本这一荣誉,我觉得这才是对一本书最高的评价。 我们身处一个钢筋水泥的环境里,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和自然接触,想想很是可怜,我小时候在外面玩儿的时候就特别烦这个小刺球,粘在裤子上让人特别讨厌,可惜当时没有人告诉我我是大自然的传播者,不然我想我也会和小咕噜一样觉得特别开心。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媒介,很好的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传播的途径,了解植物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更了解自然才能让孩子更爱自然,要让孩子学会和自然更好的接触。 我们见惯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和越来越多的高架桥,但是我们却与自然越来越远,我们的孩子可能知道什么是“热岛效应”,却不知道狗狗为什么爱刨土,因为城市里没土可刨。当一个花坛都被当做自然景观,当孩子要到动物园才能看到猪,当我们要看果树只能去采摘园时,我想孩子要爱自然也只能是在书中了。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四):【书评人俱乐部】和咕噜汪做个好朋友。

  “来来来,听姑姑给你讲故事。”我抱着小侄子,打开绘本《冬天里的咕噜》。我家小侄子差不多一岁了,还不会讲话,可他特爱咿呀咿呀的说着只有他自己能听懂的娃娃语。开心的时候,总是喜欢上下摆动着身子。他要是喜欢谁,简直就要强吻的节奏。我记得前几个星期,陪他玩累了,于是躺在他身旁休息。结果,坐着好端端的他,一股栽跟头架势,直接整个小脑袋栽在了我的脸上,还不忘在我的脸上留下一堆口水。这小家伙,一次还不过瘾,连续几次的攻势,我实在招架不住。

  我指着封面的咕噜汪说,“小多多,你说着咕噜汪可爱,还是你可爱啊!”小侄子哇哇的叫着,手还不停的拍着绘本的封面。小家伙好像在告诉我,当然是我最可爱了。还好绘本的封面是硬纸板的,不至于被他一拍就变形了。绘本的纸质也非常好,很厚实。我特别喜欢封面的咕噜汪,毛茸茸的,可萌可萌了。

  咕噜汪跟随着雪地里的脚印找到了糊糊汪,于是,他们便一起开心的在雪地里玩耍。在雪地里玩得正起劲的时候,糊糊发现雪地里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刨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小朋友戴的红色手套。咕噜和糊糊决定去寻找这只手套的主人,它们跟着脚印一直奔跑。拐角处,脚印变得多起来了,它们没有了方向,就在这时,它们发现了一位戴着同样颜色手套的小姑娘。但是,这个小姑娘并不是它们要找的姑娘。它们继续寻找着这位手套的主人。在一个公园里,它们看到很多小朋友在愉快的玩耍,只有一个小姑娘脸上露出有些难过表情,并且低着头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咕噜和糊糊很快就找到了这位小姑娘,并把这只手套还给了小姑娘。就这样,两个小家伙和小姑娘开开心心的一起玩起来了。

  绘本的故事很短,简单明了,画风很温暖。《冬天里的咕噜》就好像在说,再冷的冬天,总有一缕阳光会温暖我们。咕噜和糊糊都是善良的小动物,他们喜欢帮助别人,喜欢和别人交朋友。翻到最后一页,我对着小侄子说,“看,他们在一起玩多开心啊,以后,小多多想不想和咕噜汪一起玩啊,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啊?”可是,小侄子已经在我怀里呆不下去,扔下绘本,跑去玩他的小汽车了。这小家伙,真贪玩。

  等小侄子可以认字的时候,让他自己再读一遍吧。我想他一定会喜欢和咕噜汪做个好朋友的。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珍惜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品质

  文/河北小珊 评《咕噜在大风天》

  秋天来了,树叶褪去翠绿的颜色,慢慢地变黄,有的黄中透着些许枫叶的红,就像一个少女,由青涩变得妩媚,却略含娇羞。一片片树叶在秋风的抚摸下不急不缓地摇曳着飘落,整个氛围中带着一丝冷清、一丝浪漫、一丝清爽,让人有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

  在这样一片深情的景象里,一只肉嘟嘟的小狗,长着四只厚厚的爪子、一条非常迷你的小尾巴和两只同样迷你的小耳朵,它深情的回头,任凭嘴角几根小胡须在风中凌乱,黄豆大小的眼睛仍旧目光坚定,它不是在凹造型,而是想不通怎么一夜之间天气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只小狗就是主人公咕噜。

  一天早上,外面刮起了大风,咕噜家的房屋被风吹得摇晃不止,年幼的咕噜不知怎么回事,妈妈告诉它不要怕,这是风。咕噜立马由畏惧变为好奇,跑出家门,在大风中嬉戏。它看到片片白云被风吹走,就想如果自己能飞到想云一样高的地方去该有多好,于是它爬在地上,想象着自己是一片云,祈祷着风能将自己吹走,却被吹了满口沙子;它看到树叶满天飞,就以为是树叶在赛跑,于是也在风中奔跑起来,还叫着“汪,汪,汪,汪”;它看到小山一样堆起的树叶,觉得软软的像被子,于是高兴地踢起来,惊扰到了睡觉的青蛙,咕噜明白了原来这是大风给青蛙做的床啊!它马上停止了踢树叶,一面祈祷风能够吹来更多树叶,一面小心翼翼把落叶盖在青蛙身上。

  《可爱的咕噜汪》是关于小狗咕噜的一系列故事,这套绘本采用的是绿色印刷,环保安全。故事情节简单,配有大量生动可爱的插图,很适合幼儿阅读,是日本1-6岁幼儿重复阅读率最高的绘本。这也是一套很好的亲子互动读物,书中的咕噜天真、善良,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像弄个明白,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能马上改正,这种简单单纯足以让我们这些大人感动。其实年幼的孩子就像咕噜一样,除了与生俱来的善良之外,对外界一无所知,就像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五彩缤纷还是乌七八糟全在于后天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从小开始,从小事开始的,而孩子获取对外界的认知也是从接触外界的人和事物开始的。在启蒙阶段对于孩子进行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其实就是在为其以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套绘本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咕噜汪的形象,又从最不起眼的事情上去描述咕噜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就是让小读者们愿意和咕噜做朋友,看到它纯真、善良的一面,把这种美德变为自己的品质。期望家长们能够很好地去引导自己的孩子,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和认识霸道地灌输给孩子,而要珍惜、维护好孩子的这些天真,要知道爱心和善良是最珍贵的品质!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 一只咕噜汪的月夜探险

  你有没有独自在夜深人静,走在某条乡间小路的经历?或者是在你熟悉的小区,走一走,转一转,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没有日间行人的嘈杂,一个人站在黑夜里,像披上了夜行衣——这是最好的掩饰,你可以放心大胆看你能看到的一切。明月在天,星辰点点,小虫子撩开了嗓子,在草丛里歌唱舞蹈。你的心,在一阵阵凉风里沉淀下来,说不出的舒坦。如果能牵一只小狗,就更好玩了,它会带你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秘境。

  有这么一只叫咕噜的小狗,胖胖的,圆滚滚的身段,卷起来就像一团毛绒,轻柔柔的。在某个夏夜里,它突然鼓起勇气,想来一次月下散步。月亮又温暖又明亮,月亮花也开了,是晕染过的鹅黄,幽幽地放着光,漂亮的不像话,咕噜还是第一次看到呢,感觉像在梦里,守着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那感觉既兴奋又神秘。它决定去看看远一点的地方,月亮阿姨跟着它,笑眯眯地,它跑呀跑,蚱蜢在草丛里跳来跳去,月光下的花花草草,像被镀上了一层银。萤火虫、小飞蛾、千牛都出来了,还有许多咕噜没见过的昆虫,成群结队地,在路灯下飞舞,像电视里的舞林大会,热热闹闹。它打了个招呼又跑起来,忽然听见咔咔咔的脚步声,它害怕了,赶紧躲起来,“咔咔”走近了,原来是一个晚回家的叔叔啊,咕噜也不好意思笑起自己的胆小。它跑到公园附近,发现暗处有闪光,凑近一看,呀,是一双眼睛呢,在发光!它朝它“汪汪”叫起来。一只猫跳了出来,原来是阿黄啊,两个人可开心了,一起在公园玩了起来,这可是专属它们俩的公园喔。

  这就完了么?

  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小的开始,咕噜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在黑夜里穿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就算是一样的花草树木鱼鸟虫,不同的时令和天气,都有不同的姿态,大自然的一切,从来都是千变万化姿态万千。不是身边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拿到的是《可爱的咕噜汪》系列中的一本《咕噜在夜里》,咕噜汪简直萌化了,看久了,有一种想把它从纸上抠下来,捧在怀里好好抚摸它的冲动。大部分的图画背景都是晕染后朦朦胧胧的蓝色,神秘感油生,在小小的咕噜汪眼里,月夜下的世界才是它真正的快乐来源。而在我们的小朋友眼里,他们的快乐来自于那只可爱的咕噜汪。如果不能在家养一只真正的咕噜汪,那就在书中,和它一起探索月下的世界吧。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七):梦里遇见萌萌的咕噜

  寂静的夜里,金色的月光洒下来,总是让人内心充满幸福感,尤其是有家人陪伴。咕噜今天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夜里。朦胧月光笼罩大地,清爽的空气夹杂着花草的味道,小虫子在叶子上蹦蹦跳跳,咕噜则追逐着月光在自由快乐的奔跑。

  这样美的夜里,谁都有想出去走走的冲动。可爱的小咕噜醒来,黑的夜喊“妈妈”,立即把我们带入了情景中。原来,妈妈在月光下静静的守候着小咕噜的同时在享受着这份甜蜜时光,绘本的画质带有朦胧的质感,好温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咕噜的妈妈带上咕噜一起观看夜里的月亮花,这夜里柔美朴素的月亮花一到早上就会枯萎,如同很多世间的美好,往往也是转瞬即逝。我们与宝贝相处的时间看似很长,其实很短,如同这月亮花一样,会随着时间而慢慢远走,孩子用他渐行渐远的身影告诉我们“不必追”;但我们也不需要过多伤感,最奢侈的爱是陪伴,这份在唯一时间维度里的节点永远无法复制,而最欣慰的是我们曾一同走过。

  宝贝看的欢快高兴,而我渐渐的有点伤感,难舍这样的时光随风流逝。看到咕噜高兴的叫起来“不困啦,不困啦,我现在特别精神,哪怕一次也好,半夜里去散步吧。”这段时我一扫刚才的伤感,没错,看到宝贝能够快乐成长无忧无虑,就是最大的心愿。我会把我们的岁月年华注入你的思想记忆,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一切都是这样的悄无声息,无怨无悔。

  回归神来,看到半夜里,咕噜站在路灯下看小萤火虫,我好开心。找一天我也要带宝贝在夜里散散步,看看月光。

  建所未见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八):怎样培养自己的“小一休”

  小时候最喜欢看《聪明的一休》,里面的小一休既聪明又可爱,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每次看完电视,我们几个孩子就会聚在一起,学着电视里的腔调说:“休息,休息一会儿!”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那就是值得崇拜的小英雄、小领袖啊!

  这样的“小一休”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也稀罕啊。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爱动脑筋,有行动力的人呢?我想,《冬天里的咕噜》一书能给家长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冬天,下雪了,小狗狗咕噜发现雪地上有很多脚印(冬天的时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观察一下雪地里动物的脚印,城市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雪地里走一走,让孩子比较一下,大人和孩子的脚印有什么不同)。然后,他碰到了出来玩的伙伴糊糊。两个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发现了埋在雪地里的小手套,然后想办法找到了手套的主人。

  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咕噜和糊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把手套还给它的主人。咕噜和糊糊根据手套的大小,判断出手套是小孩的,所以,要跟着小脚印走。这样就排除了一大部分大脚印!讲到这里的时候,可以先不讲咕噜的办法,让孩子先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说不定,孩子会有更妙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即使排除了大脚印,小脚印也有很多,到底跟着哪个走呢?咕噜他们忽然看到前面的小姑娘戴着同颜色的手套。手套的颜色相同,会不会是手套的主人呢?结果,他们一路追下去发现,小姑娘两只手都戴着手套。由此判断,这个手套不是前面的小姑娘的。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这是他们判断的依据。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成双成对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举出例子:袜子、鞋子、筷子,等等,都可以依据这个原理照此办理哟。

  小姑娘显然不是失主。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怎么办呢?当一个办法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换个思路吧。所以,咕噜和糊糊想到的办法就是换个方向继续找!这种面对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太棒了!于是,两只可爱的狗狗顺着脚印来到了公园,看到了一大群孩子正在雪地里玩。

  第三个问题来了:这么一大堆孩子,谁才是丢手套的那个人呢?找一找,看一看,有什么线索吗?和孩子一起仔细看图,画面上,每个孩子的动作和神情都不同,你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吗?作者特意给画中的每个孩子都画了不同颜色的手套,我们可以通过表情和规律,不断启发孩子,直到找出丢手套的那个孩子。画面中只有一个小姑娘低着头在寻找着什么,她只有一只手套!任务完成了!

  在找失主的过程中,咕噜和糊糊一路找下来,遇到困难不灰心,遇到挫折不放弃,找错了换个方向找,终于找到了丢手套的孩子,也找到了成功的快乐!可爱的咕噜汪就像那个聪明的小一休一样,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最终让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成长的垫脚石,大人都可以因势利导,带孩子去观察,引导孩子去思考,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习惯成自然以后,你自会收获一个目标明确,果敢自信的“小一休”!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九):【书评人俱乐部】绝佳的亲子共读文本 ——读《咕噜在下雨天》有感

  【书评人俱乐部】绝佳的亲子共读文本

  ——读《咕噜在下雨天》有感

  文/岸晓风

  最近江南多雨。和孩子一起读《咕噜在下雨天》这本书的时候也刚好下雨。真是一种巧合。这本书是“可爱的咕噜汪”系列的一本,这是一套在日本有着巨大反响的绘本。读之后返回头来看,的确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名不虚传。

  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情节足够精彩。故事讲的是一个下雨天,大雨哗哗的下着,妈妈对小狗咕噜说,今天不要出门,不然吓人的“阿嚏”要来找你的。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莞尔一笑了。妈妈内心的柔软以及对于小宝宝的爱溢于言表。可是我们的主人公肯定是不乐意呆在家里的,这和我们的孩子如同一辙,因为他们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力,是不甘于呆在家里的。于是趁妈妈不注意,咕噜就跑了出去。并且它还说,我才不怕“阿嚏”呢,我会打败它的。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在小狗咕噜的设想中,这个讨厌的家伙不是怪兽就是妖怪。

  然后就开始了咕噜的一段有趣的旅程,在路上它遇到了小青蛙,它看到小青蛙跳来跳去的,很厉害。于是它也学着小青蛙那样跳来跳去。读到这段的时候,我家的小家伙也会心的笑了起来。因为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也想学呢。”比如在外面看到别的小朋友歌唱得很好、舞跳得很好、表演的很好,他都想学,这是一种孩子天生的上进心。做家长的是应该引导的。然后咕噜又看到了慢悠悠的蜗牛,它喜欢蜗牛的慢悠悠和不慌不忙,于是它又学着蜗牛往前爬,尽情地玩耍着。

  不知不觉,雨停了。傍晚的凉风吹起来了,嗖嗖嗖地吹过蜗咕噜的背……“咳、咳,怎么突然变冷了?”这个时候,在咕噜幼小的心里,它还不知道阿嚏就要来了。它只是觉得要回家了。后来当咕噜醒来的时候,的确已经在温暖的家里了。

  其次给人的感觉是画面足够温暖。这本书总体上就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与故事情节契合的是温馨的画面。画面的内容简略而绝不简单。既不像一些绘本把画面填的满满的,也不像有的绘本又太简单了,总之是恰如其分,让孩子们看了既深受启发又意犹未尽,的确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可爱的咕噜汪 第3辑》读后感(十):【书评人俱乐部】反看绘本——拒绝粗暴的对与错

  评《可爱的咕噜汪》 By 团团花哚 2015.08.29

  有了孩子,看的绘本也多了起来,渐渐的,开始熟悉各种不同类别、不同国别的绘本。如果有朋友让我推荐温暖的、可爱的幼儿绘本,我大概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日系的绘本吧。

  日系的优秀绘本中,有很多都是以动物为主角,拟人的小动物们之间发生着各种事情,有家长里短,也有奇趣冒险。小动物们都画的毛茸茸萌哒哒的,一脸的天真娇憨。看着绘本里的小动物,就和看见刚出生的小婴儿差不多,那一幅幅天然呆自然萌的样子,把人的心都要软化了。比如风靡日本的小鸡球球、小鸭嘎嘎和小鸭呱呱,又比如我手中这本书里的咕噜、糊糊和咪咪。

  拿到这本《咕噜和娃娃》,孩子就迫不及待的翻开要我讲。她指着封面上和咕噜相互依偎的娃娃,问我:这个是狗狗的主人吗?孩子总是会不自觉的亲近动物,哪怕只是印在书上。

  翻开内页,看见落叶,淡昏黄的主题色调让人意识到这是在秋天,但是,好像又掺着太阳金黄色的光,赶走了秋的萧瑟。一只小狗用它那胖屁屁对着大家,不知道在看着什么,原来是远处的秋千架下躺着一只布娃娃。天色暗了,起风了,担心布娃娃感冒的咕噜带着娃娃回了家。咕噜在家里陪她聊天,给她唱歌,妈妈却说布娃娃该回家了。咕噜依依不舍的跟着妈妈把布娃娃还回到秋千下,看着布娃娃被她的主人带走,委屈又难过。没想到第二天,咕噜又遇到了布娃娃和她的主人,三个人成为了好朋友。Happy ending,皆大欢喜。

  整本书的画面清新柔软,连起风的日子里都带着阳光的温暖。没有清晰硬朗的勾线,图案与背景融合的极为自然,色调淡雅,饱和度低,色彩偏暖,很多场景都处于逆光的状态,典型的日系风格。干净的画风非常适合小朋友们阅读。

  故事旨在通过咕噜的故事教会小朋友们物归原主,妈妈并没有指责咕噜,而是运用同理心对咕噜循循善诱,不讲对与错,只有多为他人想一点。我们家的孩子恰恰相反,太过注重物品的归属性和秩序感,反倒别人拿她的玩具是常态。她经常觉得拿她玩具、撕坏她书籍、不小心撞到她的的小朋友们都不乖,是坏孩子,做不对的事。我问她:“咕噜汪把布娃娃带回自己家,是不是坏孩子?”她说:“不是的,咕噜只是怕娃娃感冒,因为娃娃没人要了。”

  “上次某某拿了你的玩具,可能他也以为没人要了,也可能他太喜欢那个玩具了,忘记要先跟你讲一声;某某某撞到你了,他只是想找你玩,结果跑太快停不住。”她想了一会,好像有些明白的样子,转头丢开这些话题,自己翻着绘本重温咕噜和娃娃。

  我们常说世界不是只有黑与白,却忘记生活也不是只有对与错。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简单粗暴的贴上对与错的便签,只能忽略很多善意和美好,徒增冲突与记恨。同理心不是强势者的专属,身处弱势而不忘同理,方能大度释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