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1000字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是一本由[英]莱恩·阿思曼/著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015-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一):创意改变生活
非常有创意的一套书。当你读懂了,这套书就变成了一个个模型:罗马角斗场、埃及木乃伊、大教堂、十字军城堡、希腊神庙。
只需要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轻轻松松就可以与孩子一起,制作出这个世界上最绚丽、最宏伟的建筑,去探秘那些神秘的古代遗迹中的故事。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二):不简单的手工书
对孩子来说每一次的挑战都很刺激充满诱惑力,这次的梦幻手工制作也是一样。一些小部件精细的构造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按照书中的步骤提示他做得很好,并且超级有自信,我想在动手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的。
这不是一套普通的手工折纸书,他是集剪裁、折纸、粘贴、拼图为一体的手工游戏,既能让孩子体验动手的乐趣,又能培养他的兴趣和立体感、建筑观,并且还会引入一个伟大建筑的介绍,让孩子多方位的感知一个事物。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三):世界古老的文化遗产
这套益智拼图书包括5本,分别为《罗马角斗场》《埃及木乃伊》《大教堂》《十字军城堡》《希腊神庙》,要想完成这个模型,你需要先准备一把剪刀,一把裁纸刀,一把尺子,一个剪裁板,以及一些双面胶。只要你认真拼插,你便能制作出令人惊异的奇特景观。最终完成模型的基本尺寸是89 x 30 厘米,而高是 22 厘米。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并且用这种DIY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的操作。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的!
媒体推荐:
DIY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构建认知结构。 儿童通过自己‘动手做’、‘做中学’,将技巧、力量和创新思维都融入于DIY的整个过程中。《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系列图书正是一套快乐DIY的玩具书。
这本书既可以动脑也可以学习知识,家长孩子可以一起参与,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买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四):孩子的大教堂
首先得说一声,这本书连个文字都不有!我说的是故事文字,所以那些打算给孩子讲故事的朋友,需要脑补,或者和孩子一起开动大脑,蓝翔挖土机的开脑洞。
书到手了,孩子确实无兴趣,因为没有什么带有动物植物连贯起来的故事性。所以他瞧了一眼就丢开了,恨得咱都想啪他。还好,她老娘机智,变换找法子来诱惑他,一遍说教堂如何如何,里面住着小王子和公主。可是那小子尽是导弹,他说,青蛙去哪里了?老巫婆呢?…………
反正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学会了如何使用剪刀,一上来就嘎查,将书本剪坏一页。。。真是气死爷了!不过还好,他就跟着他老娘沿着书上的说明,剪出了教堂墙壁、尖顶、街道,还有街上的树,小孩子……我在边上让他跟着学用双面胶连起来。。慢慢的,教堂、树木、街道、孩子都立了起来,立体感超爽。
嘿嘿,我必须说,耐性啊,这是什么怀疑啊,,,,不过最爽的是,那些字看着参与手工做好的大教堂,叽叽歪歪拍手赞美自己…………天感情是他自己多的,瞧那的一样。。。噗!!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五):果真是艺术品!手工小达人已被虐哭T^T
没钱去看真木乃伊,只能默默在家DIY一个。
外棺、内棺、木乃伊,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一层,看着最终的效果图,真真是心向往之。
拿起剪刀大刀阔斧开干,从外棺的外层开始。底板、侧面,每一个图案、每一丝纹理都很精致,还有那种旧旧的感觉,真是手工界的良心之作。到了外棺的内层,就稍微有点麻烦了。不仅有内壁,还有棺木的厚度(没错,就是7号那个圈圈),剪下来并不困难,难的是粘。要粘牢,还要粘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真是不容易。尤其是弧面的锯齿状粘接区……真是愁死个人。双面胶使用者只能把胶贴在锯齿君们要粘上去的那一面,总算是好办些了。
然而,到了外棺盖,才发现,双面胶也没有什么卵用啊!根本贴不牢!搭内部支架的时候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到了弧面的“脚部”,简直想拿透明胶给它捆上一圈!对着刚拆封的双面胶,只能静静地翻白眼……可是固定牢靠以后,真的是很牛叉的模型呐!
这套手工真的是精细到了极致,然而在下最大的疑问是——小朋友们真的能hold住么?遥想当年俺玩过的手工……部件有个十来个已经算是相当复杂的了。而这个连支撑的骨架都有六块,各种槽、弧面、厚度……真的不需要和麻麻一起亲子娱乐吗?让孩子独自面对这本手工书的麻麻,真的不是亲妈!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六):《大教堂》
忙了好一阵,把书评这事都给忘了,非常不好意思。书也还原原本本的放着,都没来得及动工。这套益智拼图书包括5本,分别为《罗马角斗场》《埃及木乃伊》《大教堂》《十字军城堡》《希腊神庙》,在内容上倾向于世界古老的文化遗产,所有的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次我收到的是《大教堂》这册,书页是硬卡纸,质量很不错。
要想完成这个模型,需要先准备一把剪刀,一把裁纸刀,一把尺子(最好是钢尺),一个剪裁板,以及一些双面胶。只要你认真拼插,你便能制作出令人惊异的奇特景观。最终完成模型的基本尺寸是89×30厘米,而高是22厘米。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并且用这种DIY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的操作。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的!需要准确度比较高的手动操作,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小朋友,我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要动工的话,大部分就只能我来操作。如果是大孩子的话,可以跟孩子一起动手,边做边了解一下这些真实存在的建筑历史信息,那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样的手工亲子阅读,远比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看书”要有趣得多。孩子的书,可以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可以是布做的,也可以是塑料的;读起来可以从头开始,也可以跳跃着随便读;当然,还可以自己动手来做书,就像这套DIY立体折纸书。孩子幼儿园里也开展过自制绘本的活动。手工书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精细动作,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愉快地“玩”书,能让孩子练手练脑更练专注心。手工书类的亲子阅读,既有益又好玩。它让人惊喜,让人惊奇,仿佛我们置身于中世纪,神秘的城堡,特洛伊木马就这样扑面而来……然而它的魔力就来自看似平常的纸卡,折一折,粘一粘,就会玩出大不同:玩出想象力,玩出思维力,全面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动作操作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真的是一套难得的益智玩具书!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七):动手的乐趣
动手的乐趣
孩子的快乐源于有意思、成就感,自己动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应该是会吸引所有小朋友的眼球的。《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这套书,仅吸引孩子,连我这个大人也十分痴迷,沉浸在动手的乐趣里不能自拔。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是套益智拼图书包括5本,分别为《罗马角斗场》《埃及木乃伊》《大教堂》《十字军城堡》《希腊神庙》,每一本书完成后都是一个宏伟的建筑,全书将这些建筑景观分解为若干部分,每一个小纸片减下来,粘贴完成都是建筑的一部分,将一本书变成一个令人惊异的奇特景观,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这是一本需要极大耐心与细心的书,因为完成的图形比较大,所以需要剪裁和黏贴的部分较多,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将书中的每个部分剪下来,按照顺序进行粘贴,尽量做得规范才能更好的完成最后的组装,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细心很重要。有时候胶棒已经不能满足于需要,因为一些圆弧的形状需要粘合度更高,此时双面胶是更好的选择。
看着细小的纸片慢慢立体起来,小小的零件组合成大大的景观,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动手的成就感越来越大,专注力的凝聚,忘我的粘贴,有时候是减压的一个好方法。手工的图书没有涂色书的眼花缭乱,却依然能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十字军城堡》为例,在动手完成这个景观之前,我没有想到这个建筑可以如此复杂,内城、城垛和外城,细致的分开再组合,最后还有敌我双方的战士,要靠自己的想象力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伴随而来的成功的喜悦和大大的成就感。
对于太小的孩子这本书过于复杂,但家长如果能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动手,亲子间的互动乐趣又是一个亮点。
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点时间动动手指,和孩子培养一下感情,让自己静下来,享受一下手工的乐趣,也能给你不一样的收获。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八):让孩子在动手中成长
在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做手工,总喜欢鼓捣一些自认为很有趣的东西,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的学校会有些手工课,不过是用废布缝个娃娃,用泥巴捏个锅碗瓢盆什么的,还记得有次为了给鸡毛毽子用的铜钱包上布,把我妈妈的一大块布对折,把铜钱夹在正中间,然后剪了个洞,最后招来我妈的一顿好揍。后来弟弟上了学,学校发了一些做手工的东西,形式和《让孩子痴迷的手工》类似,不过每次都要等好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动手制作,因为新书刚发下来,弟弟还不舍得让给我。
女儿刚四岁半,这本《让孩子痴迷的手工》对她来说还是很复杂的,我的初衷是给宝爸申请的,从女儿出生到上个月,我们一直是出于周末夫妻的状态,本来父女两个相处的时间就很少,再加上宝爸是个十足的手机控,只要回家往沙发上一坐,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让他带着女儿一起做手工,剪剪贴贴,这也许是他们两个都不会觉得无聊的游戏。
我拿到的这本是制作木乃伊,包括外棺内椁(这个词是我从考古纪录片上学来的,呵呵)等一些东西。宝爸看到的第一眼说,哇,做个这么恐怖的东西,哈哈。他在剪下每个部件后还不忘在背面写上相应的序号,这样可以避免粘贴的时候对不上号。看了之后不禁暗自庆幸,如果是我肯定会稀里糊涂的一路剪下去,到时候就game over了。
中国的小朋友历来都被认为动手能力差,在我们小的时候很少有需要动手的课程,一些化学、物理的实验课也是好久才有那么一节,很多的东西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想象。记得在大学里学铸造的时候,因为没有看到过实物,没有亲自动手过,许多东西都觉得很抽象,直到工作后看见实物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现在的情况可能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开始逐渐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但我想这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特定的手工书上,身边的每件东西都可以拿来作为手工的材料。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九):我不是刘墉,做个手工也能感悟人生
常言道,男人至死是少年。
猫靴虽然一把年纪,但拿到书的时候,还真是有点小兴奋。
我拿到的是《大教堂》这本。中世纪的大教堂,从图样上来看,应该是偏中后期的哥特式教堂,结构轻巧,装饰精致,有标志性的高耸塔楼,整体宏伟肃穆。周边功能性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直延展到整个村庄。
书的质量上乘,内页用纸扎实,有点像小时候挂历的纸,区别是更硬更结实。
工具的话,如果家里有双面胶自然是最好,没有也无妨,胶棒亦可。剪刀是必须的,裁纸刀和尺子也要,在掏中心塔楼的时候会用到,除此之外,由于纸张偏硬,手工折起来有些吃力,这时候便可以用尺子和裁纸刀轻轻划一下,便又整齐,又省力了。
裁剪粘贴的顺序,按着提示操作就好,先粘好中心塔楼,其他部分,都是基于这栋塔楼,四面相连的。
建议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无须一次剪下整部书,再去找需要的部位拼凑,那样太狼狈,有些细节部件,也容易丢失。
此外,合理安排时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设定计划,循序渐进,切莫贪急,正所谓,“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手工这件事,急不得,唯有放慢节奏,才能放松心情,沉下心来,才能更加精进。这是专注的力量。
态度上,也要端正,不要觉得是幼稚的事,和孩子一起玩,却显得不耐烦,在《男孩就该有男孩样》那本书中,有讲到关于男孩与父亲的关系,孩子的性情培养,更多的不在吹毛瞪眼的责备,或是刻意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在他感兴趣的小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最为难得的是,这样的机会不多,更需仔细把握。
和孩子一起,便有了分工。这种分工因人而异,毛手毛脚的孩子,便让他去裁剪,这精致的活儿,最能磨练心境;顺从听话的孩子,便要他去设计整个建筑搭配衔接,锻炼其统筹规划,合理分配的能力;
我想父母总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这点不用我多说。
《让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读后感(十):第一本手工书
《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是我家的第一本手工书,纸张太好,我家的小剪刀都有点不受用了。再加上我可是天生的笨手笨脚急脾气,所以这第一本手工书最后的结果,其实不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东西未必是完美的,但是看着它还是真高兴,是真的很高兴。因为这个周末的某个下午,那个制作的过程,是百分之一百的享受的过程。
你会发现世间很多的事,都很重要,都有不可推脱必需要去做的理由。但是一个短短的下午,陪孩子做一本书的手工活,那欢笑,抵过世间一切的美好,也比任何的事情都更加重要。
必须承认,最近的工作压力很大,心情很紧张,甚至有些轻度的郁抑哦,可是那个洒满阳光的下午,我真的感觉到了自己放松了,那时光变得缓慢详和,千金难买。最后的欢乐,无法言说。
刚好呢,看到某个超市搞活动,邀请小朋友们参加比赛,其中就有一项手工。于是呢,我就替孩子报名了。至于会会制作这本书中的罗巴角斗场,还真不一定。我让孩子思考,用我们身边的东西,还可以制作出来什么可爱的手工。我们会一起思考和动手准备素材的。五颜六色的彩笔都准备起来了,孩子说先拿纸杯做个太阳吧,看着它兴高采烈的拿剪刀制作,我在一旁开心死了。
《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不是开启孩子动手做手工的第一本书,他在幼儿园里参加过手工课,肯定也碰到过学到过一些制作技巧和本领。但是呢,《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却真正是我的第一本手工书,是我第一次跟我家孩子联动制作的手工练习,它开启了一段美好时光,而且是那么的容易,我就得到了大满足!
是真的开心。想必世间一切的美好,都抵不过儿童期孩子的童颜欢笑,点滴的童声童语,我心里真是美美哒!
好吧,可爱的《孩子痴迷的梦幻手工2》,已经被我们肢解了。那个拙劣的作品,不完美,但是可爱致极。要什么完美呢,要的就是这份拙劣,这份真实。因为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摆弄的,它还有会新造型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