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摘抄

2021-05-07 00:2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摘抄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是一本由[日]杉山正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一):满蒙汉统治

  书中写道10世纪,从北宋开始辽、元、明、清,一千年来一直是满、蒙控制现在中国版图大部分区域,其中宋、明仅控制现今国境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反驳大 汉 族 主 义,国内一直在少数民族控制中,而少数历史人物以排外立国,难以说服国人。这样的情绪也无法说服我们对大片 领 土的主 权。外国人确实有独到之处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二):断代的汉文明

  正史看多了,看看老外写的蒙古兴衰史也挺好,关于内容里所谓的黑宋和明,我倒是觉得这才是本书的价值,不同视觉角度,而看得更清属于我们真正的历史,明宋是汉族的文明史,但明和宋文化是断代的,现今的中国更多的是明汉文明的传承,宋代汉文明的断代的罪魁祸首就是蒙古人,几乎把我们汉族灭族的蒙古人,是恐惧是愤恨,是庆幸......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三):元大都是“汉式理想国都”吗?

  这是一篇很久以前的读书笔记。

  杉山正明在《蒙古帝国的兴亡(下)》称,在元大都建成之前:

并没有真正的“汉式理想国都”的先例出现。“汉式理想国都”反而是由外来的蒙古人首次在中原大地上建成的。而且兴建大都的一线工人与技术人员,既有汉人,也有穆斯林和蒙古人……事实上,到最后只有大都是唯一按照《周礼》建造的都城。

  其实,对杉山正明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他是一位彻底的蒙古帝国本位主义者,对蒙古帝国投入了无限的热情与想象。读到这一段话,我产生了一些疑问。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四):大元与大明

  明朝开国,社会商业交流急转而下。蒙古黄金时代装入黑暗时代。

  洪武帝朱元璋的强权政策,明帝国开国后进入黑暗时代。在前后一个半世纪里,几乎没有任何著作及文人学者出现,这与蒙古时期的繁华截然相反,是一个荒芜的时代。虽然到了16世界后叶的明朝后期,因为新大陆的发现,白银大量流入,反而呈现一种兴盛的景象从全球视野来看历史,避免就有“中华思想”。

  被视为正统蒙古家族的察哈尔部首领把大元帝国的玉玺转交给清朝皇帝,清朝被视为蒙古的继承者。

  在大清帝国,科尔沁部是地位最高的亲王家族,与大清皇族享受同样的标准。其他蒙古部落也纷纷被授予王号,爵位,成为清朝体制下的贵族。当时清朝的统治也是由满洲贵族和蒙古贵族两大统治阶层组成的。可以说,清朝时两大贵族手下的联合政权。

  但是蒙古是海洋与陆地并重的帝国,为何清朝要采取故步自封的姿态呢?

  明朝开国,社会商业交流急转而下。蒙古黄金时代装入黑暗时代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五):读日本学者的蒙古史

  由于拍过《黑骏马》,对蒙古民族的历史一直兴趣浓厚。这本日本学者的书,角度独特,资料多样,文字简洁,还是很好读的。

  上部讲完了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阿里布哥到忽必烈的历史发展,配以图示和家族关系图,可以较清晰地了解这半个世纪中“蒙古欧亚大帝国”的兴衰。至于日本人的史学观优劣,那是专家们研究的事了。 2019-11-19。

  11-30 读完下册。本书让你简单明了地知道了160多年的大蒙古帝国之发展史,视角不仅限于我们常规的中华或元朝历史,综合了汉语、伊斯兰、波斯语的各种历史文献,应该说是更接近事实。

  体会一:成吉思汗确实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到处屠城杀戮”也是片面的夸张。他开创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五大汗国组成的大蒙古帝国,在人类历史上有着许多重要价值,影响深远。“联邦制式”的欧亚帝国建制;东西文化、经济、宗教的交流;征服腐败的南宋政权后,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做了不少有益的贡献。

  体会二:帝制专权的致命弱点在于无制度的保障。一但皇帝(大汗)去世,一切都会崩溃,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等的突然去世,都是造成帝国大乱及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接班人”的选择也是各汗国子孙、亲属交恶、争权、暗杀、内仗的核心。用法治即制度的方式取代人治,这是现代人类社会吸取几千年历史教训的核心经验。

  以史鉴今,古为今用。读读这些外国学者的研究,值得!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六):畅销书中的蒙古史

  日本学者对于蒙古的研究是在世界一流水平的,无论是“上古”的箭内亘,还是后来的和田清、白鸟库吉等。以及近几年著作颇丰的冈田英弘和杉山正明。蒙古史的学习需要广泛的意识。中国的研究还是局限于以元朝的很多东西来看,虽然近来这个现象还是得到改善的。

  一开始说杉山正明,还是其对于《史集》大量版本的拥有和掌握在世界上无出其右,据说其办公室是堆满了各个波斯文版本的史集,而其年轻的志向就是将对史集的研究出版。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看到他对《史集》的研究有多少,反而一些宏观的畅销书榜上有名,作者自己说是有合约在身。《蒙古帝国的兴亡》就像其名字一样,是一本通识性的“科普读物”,和传统的日本学者所创作的一样,对于蒙古帝国宏观的认识还是很有日本特色的,类似的书还有冈田英弘的《世界史的诞生》以及作者的《颠覆世界史的蒙古》以及《忽必烈的挑战》,这三本较这本更短,但是内容虽说一样但是还是略有差异的。

  有人说书中缺乏历史史料的证实,个人觉得这个不存在问题,只是作者在解构不同史料的时候角度不一样罢了,或者在叙事的时候换了语言体系,当然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当然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是附录很翔实,以及地图的大量出现。对于一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对于蒙古帝国的分裂以及对李壇叛乱都有合理的解释。在研究蒙古史的时候是很好的思维方法。其实这些作为科普读物是足够了,缺点是有些人物脸谱化或者太有感情色彩,但是这不也是畅销书一贯的风格么。

  日本人的蒙古史就像北海道的成吉思汗一样。想要表达的其实见到了才知道。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七):蒙古帝国的兴亡

  这书看得我真是无力吐槽。

  虽然我只是一个读书不多的未入门的历史爱好者,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书中满满的槽点。作者对于蒙古帝国的过分拔高,看得我尴尬癌都要犯了,依我看让忽必烈他们本人来读这本书,可能都会脸红。

  说什么蒙古人有商业立国的思想,四处征战是为了打通贸易渠道。我就很疑惑了,忽必烈思想那么超前吗?

  说什么蒙古四处征战,没有滥杀无辜,说他们杀人太多的都是谣传,然后证据也没有,都是臆测,论证过程不严谨。

  书中还拿蒙古的可汗跟美国的总统制相类比,觉得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书名叫《蒙古帝国的兴亡》,看上去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作者却没做到一名历史工作者应有的客观公正,夹带私货太多,各种预设立场,还有许多结论都是凭空臆测出来的,并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作为依据。

  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对汉族王朝的不屑和轻视,他以为他很公正,其实傻子都能看出来他的偏见,你拔高蒙古我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你捧一踩一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另外,我在读其他历史类的书籍时,一般后面都会附有本书的参考文献之类的,但是在本书中却没有看到,不知是引进过程后删除了,还是怎么的了。

  还有最后蒙古灭亡的时候,也不忘再贬低一下大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蒙古灭亡的无限惋惜,你可拉到吧。我寻思大明是不咋地,可你大元也没好到哪里去啊!都不用找其他书,就只看你这一本,你瞅瞅从元世祖到元顺帝这近百年时间这帮皇帝在干嘛!十一个皇帝,元世祖在位三十多年,元顺帝在位三十多年,中间九个共三十多年。成吉思汗死后,历代大汉有几个是平稳上位的,哪个不是各种争夺,刀兵相见,换一个大汗就跟来一次改朝换代一样。这样低效不稳定的政治有什么好吹的。

  有想象力当然不是坏事,但是过分的想象力用在了历史研究上就不妥了。我觉得杉山正明老师更适合去写历史小说。

  如果读者能抛弃作者的各种主观判断和偏见,单纯以了解蒙古帝国的兴盛和灭亡过程为目的。我觉得这倒也算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读物,作者把蒙古帝国发展的脉络捋的挺清晰的,而且文笔也挺流畅。

  最后,本书篇幅也不长啊,为什么要分上下两册,两本合一起也没多厚,让人费解。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八):不傲慢与偏见

  杉山正明从一开始就在描述他心中那个差点就完成的完美帝国—蒙古兀鲁思。 蒙古人是文明的毁灭者吗? 蒙古人是一群空有蛮力的武夫吗? 元是中国的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在他心中这个不足200万人的小部落,化茧成蝶一统欧亚,政治经济无所不胜。 他沉醉了,沉醉于他的研究对象,沉醉于立不世之功的草原英雄,沉醉得似乎蒙蔽了双眼一切罪孽都理所应当。 可蒙古人的臂膀再强壮也挡不住历史车轮,杉山似乎也看到了他心中的英雄成了提线的傀儡,驰骋的汉子也仰卧在建府立衙后的卧榻上。曾经伟大的帝国被四头猛兽分食,曾经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也成了嘴上的骄傲。

  (正经) 作者杉山正明虽然在一些观点上有失偏颇,但在欧亚大历史观,和颠覆对游牧民族传统意识上观点独特,让我们跳出“汉人”角度,重新审视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九):蒙元帝国史入门

  在我心里,姑且打个8.5分吧。 先说缺点,叙述方式不是特别亲民,相对需要耐心才能看下去,当然最好对历史有一点点功底。 但同时,作为对蒙元帝国历史不熟悉但是有点兴趣的人,这样的叙述正好介于专业与业余之间,耐心看下去会有很不错的体验。

  以前看过几段蒙古的历史,写的都很乱。小时候看过成吉思汗的电视剧,但对他后代了解的很少。想起金庸写的杨过打死蒙哥,还以为蒙哥是个呆瓜,没想到是一位雄主。感叹书还是要多读,尽管对于一般人来说电视跟通俗文学的影响力才是最深的。

  话说回来,最近事情很多,没什么时间看书,零碎的时间凑起来看完。感受是,前面略辛苦,后面爽,特别是写到蒙哥后面的,就觉得特别好看。特别佩服忽必烈,他统筹全局,背靠军事跟经济实力,创造了贯通亚欧大陆的经济体,一整套物流体系。加上各色人种汇集,各国各地的商人各种。(做过贸易的都知道,物流畅通是多么的重要,关乎多少人的利益)

  里面的海山(元武宗)那段我也很喜欢。给政敌就那样弄死了真是很可惜。他培养的权臣燕帖木儿,简直是我现在这个阶段的偶像。除了他,没几个权臣可以一直架空当权者,还能到死都一直做权臣,一点事都没有的。这样的奋斗,相比前人拼着性命打出天下才能登顶,可以说是风险低很多了。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元代的皇帝其实不是那么大的权力,背后有很多的约束。毕竟他们的迅猛发展,靠的就是族人的团结,而要族人团结,必须给他们特权。更不要说王族的权力跟荣誉。

  其实吧,没必要老带着只有中华才是正统的观念,北宋南宋能被少数民族兴起的政权所灭,也是内外多重原因。咋们也未必有那么好,别人也未必就那么野蛮。有时候,站在他们的视野,或许能看到更多的思路。说他们剥削汉人,人家就是靠蒙古人发展起来的,后面经历过北方军阀的背叛,再到收服不少精英汉人,灭南宋。部分南宋人激烈的抵抗,加上这里的气候不适,肯定多少会让当权者不那么放心。

  只能说,他们的统治方式并不是那么适合南方大陆。但毋庸置疑,元代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很深。具体的,我还要多读书,才好说。

  话说的远一点,有时候不禁想,如果自己是郭靖,能当成吉思汗女婿,义兄是拖雷,会不会就那样跟着他们征服南宋,享受荣华富贵跟地位呢。但我是南方人,尤其我们广东人,理应对这种政权好感不多,所以我也只能说,跟着这本书,游历了一遍蒙元帝国的兴亡,体验还是挺特别的。

  最后结尾,自己是第一次写书评,文笔实在生硬,但这是真正的自发性的(高中被迫写过几篇读后感,初中写的读后感就算了,更加没见识)。不过我真没想到,第一次是给了蒙元帝国这题材的书。

  最近读了一些清代的历史,或者说明清史,读回去蒙元帝国,甚至是宋,晚唐,五代十国都是很有必要的。

  宫崎市定写的宋代前后的历史很不错,顺势推荐一下。

  最后感谢大家看我的废话,也希望自己后面更能带着自己的思考,读更多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工作中也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

  希望2020年,身体继续健康,家庭和睦,自己事业更进一步,大家也过的越来越好。

  2019.12.27凌晨于广州荔湾区

  大学毕业两年的小任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十):细思极恐的蒙古

  说来也有缘,从小接触到的第一个高难度的历史概念名词,是东胡,是黎东方先生在「细说清朝」开篇提到,大致地说了一下北边少数民族的走向,当时我并没有很细致的概念,总把女真和蒙古认为是同类。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杉山正明的脑残粉,对于蒙古的看法,我更赞同巴菲尔德的观点,这是东北亚游牧民族中的一个异数。凭借其高能的军事组织能力和消化管理能力,蒙古并不需要像它的“前辈”们一样必须绑架一个中原王朝来帮自己输血。它拥有太强的包容性,可以完整地接纳在征服途中遇到的各种体质的文明,为己所用。某种程度上来说,用传统的中国王朝国家概念来思考蒙古帝国,当然只能得到一个落后民族的观念,因为它的一切特征都与东亚的传统背道而驰。没有科举;没有某一个特定的必须的中央核心学说(当然也给政权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容易一朝天子一朝臣地瞎折腾);并不重视农业税,反而大力发展商业;在选择家族首领的问题上,原则是看实力,然而即使是家族之首,也只是意味着是整个黄金家族各联盟成员的盟主,蒙古帝国并不单单只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黄金家族的每一个有分量的成员。这些元素是不能用二十四史那干巴巴的逻辑说通的,因为蒙古帝国涵盖的不仅仅是概念中的中国。

  也因此细思极恐。因为蒙古的不同,通过杉山正名的比较,那一前一后的两个王朝更多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或者说故意被我模糊掉的概念变得清晰得刺眼。

  在忽必烈时期开始,蒙古帝国通过了一条法律,凡在帝国境内任意兀鲁思贸易,过往船只只在出发港口和最后目的地港口收税,其中无论中转或经过几次其他港口都不允许收税。这句话让我不经意地想起了平长毛时清廷的经济收税创新——厘金,即只要商人经过任意指定关卡,每一次都要交税,这当然是晚清之时国家财政开源想出来的不是办法的办法(这项恶政一直延续到民国)。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到蒙古帝国对商人贸易的鼓励和诚意。

  曾经想过为何明成祖修大运河感觉就像大功绩了,应该就是大运河很久没修了。那如果没有大运河,元朝,北方人如何吃到南方过来的“漕粮”?答案是海运。虽然海运会有翻船的危险,但成本远比大运河漕运便宜(大致成本比是1:3-1:5之间),而且史料记载,明代之后用大运河的漕运也经常会因为吃水太浅或水势不妙而致使翻船。

  这两个简单的历史概念,让我再仔细联想宋朝和明朝做了些什么,不禁脸都黑了。

  运河这条吸管,大致隋唐时期就开始用了,一开始是为了讨伐高丽而开辟了这条供应链运输管。而后则是因为华北的生态肆意恶化而当地的产业又不变化,逐渐华北本土就无法承载自己的人口需求,需要南方的粮食作为补充。南宋建都临安,自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长江沿线处处可自足;而北宋因建都开封这个生态恶化无法自我承担的位置,从地理上来说确实是必须倚仗大运河。那明朝呢,和元朝一样建都大都,知道漕运和海运经济上的差别,却依旧选择漕运,再联想到洪武开始对江南实施重税,我一下子笑不出来了,明朝这项基本国策的恶意昭然若揭,而后清朝也一直沿用,还能说什么呢,非我族类还能说其心必异,而明朝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分明就是故意的。元朝后来虽然滚回蒙古了,然而当年“南人末等”的政策却被明朝变本加厉地继承下来,不可谓不令人心寒。为了钳制住“南人”的实力发展,甚至不惜海禁,禁到头来,苦的还是自己啊,明朝,不就是隆庆开关之后经济才感觉辉煌了一些么,然而和南宋昔日相比,却依旧还是遥遥不及的。也难怪元末明初的时候,不少汉人士大夫本是拒绝出来做官的,想来是看出来,明朝和元朝在战略、眼光和气度上,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再来看看宋朝。昔日一本「刺桐梦华录」曾让自己天真地以为元朝的贸易政策只是宋朝的延续,而后才发现,宋代,与明代一样,贸易繁盛的也只是民间贸易,只不过后者是不合法的走私,但究其根本结构确是一样的。虽然偏安一隅,南宋,也并未认真思考过要去创建一个商业帝国,贸易税收,不过是国家获得更多收入的一种手段,既然这个钱袋子可以生出更多的钱,又为何要掐住它。南宋的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国家的军政防御都是靠三地(四川、鄂、江东)军阀把持着的,中央朝廷的呼吸全仰仗外人,而短视的朝廷无视三地军阀对抗金、蒙古帝国的有力效果,只是怀揣着昔日中央集权的内亚帝国幻想,要将军事大权统掌于手,于是,在皇室的默许下,贾似道对四川以及襄阳的固堡下手了,迎来的终究是自己的毁灭。所以那些幻想着宋朝就能衍生出现代文明的可以把梦醒一醒了,南宋的统治者终其一朝,最起劲的事就是刨自己的根,他们只看得到的土地,却望不见大海,即使没有蒙古,也会被其他势力抓住空子付之一炬的。南宋的对外贸易繁荣,得益于更早的起步者——五代十国的诸多南方政权,诚然他们也更多是为了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但也实实在在地造福了一方人。

  当然蒙古也并不完美。最著名的关键词就是屠城、杀戮。尽管作者试图举例说,所谓屠杀人口的数据多半是受害者为了表现自己的可怜或者是胜利者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德而故意夸大的,然而蒙古带来的风暴,对于很多发展中的文明,客观上就是被动的事实,中断了很多可能性。还是那句话,如果入侵的结果是将更为合理的文明引入,代价固然惨烈,但终究是得有所偿;而如果只是对于财富的贪婪而故意去摧残先进文明,我相信他们的结局,历史早就在前方为他们准备好了,恶人终将作茧自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